靈感範文站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1

通過這段時間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教師課堂語言幽默,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簡單明白的例子,讓學生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學握了數學知識。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課其實並不難,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於積累,就能學好數學課。從生動的舉例中掌握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我深刻感受優秀教師對教育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此次學習到了名師的教育理念,學習到名師課堂中教學設計的巧妙。也學習到了他們對一堂課的評價與交流。教師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做到“先學後教、師導和學生討論相結合,這是老師所執教的如何學習數學。

此次活動中的研課磨課讓我感觸頗深。我覺得就應該用這樣方式來搞教學研究。通過反覆打磨一堂課,讓每位教師都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從一堂課的設計,到反覆修改,到做到最好。每一個這樣的過程都是很值得學習的。更多是的我們可以相互學習。青年教師可以向年長的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如一堂課該怎麼上好,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喜歡你的課堂,等等很多教學上的問題。都讓自己有很大提高。

總之,這次送教下鄉的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2

4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藁城區國中語文送教下鄉的培訓活動。這次活動如這無聲的細雨,滋潤着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心田,如涓涓細流,給我們全體教師帶來了新的活力。下面是我這次培訓的一些體會。

這次送教下鄉培訓活動我感覺收穫頗豐。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爲?課堂上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態,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啓迪。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教師的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重點,一步步的深入教材、深入文本。把閱讀課上得簡簡單單、清清爽爽。把語文課中的解決問題上的輕輕鬆鬆,讓學生順利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第二、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授課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讓學生用這樣的思維去思考,表達,在做練習時也同樣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完成,不僅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也讓學生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親切的評價語言。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老師運用“你讀得很認真、你的聲音真清澈、你這次說得真好、和我們的孩子一樣聰明”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老師在課堂上用上這樣真實、自然、美麗的評價語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我們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富有高效的課堂。

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我也深刻的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向同事們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鑽研,爭取更大的提高。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3

11月14日,我有幸來到了高平鎮中心幼兒園參加了此次的送教下鄉活動,聆聽了光彩幼兒園的幾位老師和教育辦幾位骨幹老師的公開課以及樑老師的《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的開展》的培訓,從中學習到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中細微環節的處理,受益匪淺。

一、巧設計,善引導

袁婷老師的繪本《蘿蔔屋》,以“猜測這個精美的大蘿蔔是什麼?”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在不斷的觀察、思考、猜測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較好地培養了孩子的仔細觀察能力,認真思考的能力。老師還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東西要擺放在該放的位置上,不能亂丟,最後通過小豬和小兔互幫互助教育孩子們好朋友要互相幫助,整節課在輕鬆、愉悅的的氛圍中進行,老師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孩子們活潑可愛,認真思考,踊躍發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幼兒教師不僅要爲幼兒創設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

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要給幼兒關愛、溫暖、尊重,教師要成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這一點在袁老師和陳老師身上都體現得特別到位,對於那些跟不上的幼兒,他們能耐心的引導,鼓勵,讓他們也獲得一定的發展。整個教學都在看、聽、說中完成,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值得我們去認真研究與學習。

三、幼兒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最後,我們聆聽了樑春娟老師的《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的開展》。今天“主題教學”也已經成爲中國幼兒園課程體系的主流,我們要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結合生活實際確立一個大主題,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綜合五大領域設計出許多的子主題來開展教學活動。總之,主題教學是一種以幼兒的自主探究爲核心的、以獲取有價值的“學習經驗”爲本位的課程,是一種開放的、生成性的課程,是以活動形態存在,在幼兒與周圍環境、與教師、於其他幼兒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和形成的一種課程。以前的培訓中我對主題教學有些嚮往,但總覺得我們還沒有條件實行,這次的培訓使我對主題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覺得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使“主題教學”很快在我們這些農村幼兒園生根發芽,結出碩果。

這次送教下鄉活動對於我們的鄉鎮學校的老師是一次絕佳的學習機會,真正起到了“城鄉交流、資源互享”的作用。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4

爲了提高村小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山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5月8日,在校長的大力支持及黃龍國小全體師生積極配合下,我們來到結對子學校——黃龍國小,開展了“送教下鄉手拉手”活動。此次活動由中心校黃主任親自帶隊,我校送課教師是本人和五年級的王壯英老師、英語組的潘建梅老師,我們們帶去了《第十二次微笑》、《生活中的數學》以及《module 1 unit 1 it’s on your desk》三節課。課前老師精心準備,用活動模板、小卡片等“原生態的教學手段”給黃龍國小帶去了清新的三節課,課後,黃主任與參加本次活動的村小各聽課老師席坐一堂進行了教學環節設計及圍繞新課程特點的針對性互動活動。

“全班7個學生這樣的課還真是沒上過。”“我們切實體會到了做村小教師的辛苦。”我們的老師上完課後談了自己的感受。課後上課老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教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爲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說,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爲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爲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爲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爲重要。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對於提高相對薄弱學校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爲,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啓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一點在本次送教活動中尤爲突出。

二、送教怎麼送的問題。爲了提高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本人認爲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各級骨幹教師承擔執教任務。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說,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說,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被送教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真正達到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5

4月9日,由縣教研室組織的國中語文送教下鄉成果展示活動在白廟河中學舉行,全縣有一百多位教師參加。

上午,聽了白蓮中學葉明梅和三裏畈中學肖蕾兩位老師的課,讓我對國中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有較大的。提高,也是一次促進我成長的過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下面我就肖雷老師的課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一棵小桃樹》是七年級部編版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我們都知道,部編教材中的自讀課文的助讀系統由“註釋”“旁批(不是所有的自讀課文都有旁批)”“閱讀提示”“讀讀寫寫”等組成。自讀課文的“助讀”重在“提示”,體現課標要求的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理念,要求學生把教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應用於自主閱讀實踐。肖老師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很好的體現了這一原則,她從批註入手,把課文裏的五個批註進行分類(學生標上序號),其中批註三、四、五是提出的問題,這幾個問題不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主解決。批註二是方法指導,教師利用批註二指導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切入教學重點,從課堂實施來看,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習方法,同時對文本的品讀細膩,較好地理解了文本。整節課由淺入深,層次清晰,環環相扣,而且構思新穎,讓人耳目一新。這節課肖老師對文本的挖掘也比較深、比較透。對文本語言的品析,從段到句再具體到詞,可謂是逐步深入,層層遞進。首先,讓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小桃樹“沒出息”的句子,再找出這句中最能體現小桃樹“沒出息”的詞語,並說明理由。在指導學生分析句子的同時,肖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朗讀。我們常說,有體會纔會產生情感。肖老師就是讓學生深入體會後再朗讀。可以說她的每一步教學都不是隨意的,都是有深意的。最好結合批註一,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從一棵樹到一個人再到一種情,學生對託物言志的寫法有了較好的理解。從教學效果來看,肖老師這堂課無疑是精彩的,她的語言極具感染力。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在認真聽課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會比照自己的課堂教學,這樣就能更加明確有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6

xx年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清徐縣“遠程培訓送教下鄉”活動。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們有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

首先要重視情境設計,注重學生自主參與整理與複習與練習。在整理和複習課上,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師採用“炒剩飯”的方式進行整理和複習和練習,學生的主動性肯定是不夠的,那麼,如何激發學生整理和複習的熱情顯得很重要,有經驗的教師在課的開頭就能設計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整理與複習與練習。

再次要重視學生自主梳理,注重學生建構能力。複習已學的知識.並建構起一張知識網絡.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這是複習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來說,獲得梳理知識、建構知識網絡的能力,形成建構的意識顯得更爲重要,這種能力和意識是在經歷自主梳理、主動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的。

最後還要重視練習題的設計,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習題的生活性。複習知識主要是通過練習的方式去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情況,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識的水平。所以,上課教師在練習的設計上都下了功夫:一是練習設計有坡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二是練習形式要多樣。對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形式的練習,同類知識系統練、易混知識對比練、易錯知識反覆練等等。以便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調整部署,提高教學效果。練習的內容還要體現生活性,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教師都注意設計一些與所學知識聯繫緊密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答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作用,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正如專家所言,整理與複習課、練習課爲我們提供了重新組建學生認知結構的時機,必須充分運用,整理與複習時對學生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更高層次的歸納、概括、提煉,使新、舊知識完美地融爲一體,達到構建學生良好數學認知結構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總之,今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以後我會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學生潛能,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

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篇7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的通識培訓,心中頗有體會。xx教授的講座更是深深的觸動了我。當看到王教授時,我內心已經很激動了,王老師是我們的大學德育老師,他的課風趣幽默,而且耐人尋味,很有教育意義。能夠在畢業之後,又相遇在進修學校的報告廳,我只能說自己是十分幸運。

三個小時的講座,按說是很長的,可是卻匆匆的就過去了。王教授從三大方面爲我們做了闡述,主要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幸福以及教師的職業認同。在報告正式開始之前,王教授把他一次考前動員大會做的演講再次呈現,我再次感受文字的魅力,語言的激情,我好像回到了高三,我好像箭在弦上,熱血沸騰,要衝刺起來。王教授用親身事例爲我們闡述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爲人師表,教師育人,終身學習。其中又分析了一些經典的教師案例,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教師的職業素養,分享了社會各界對教師職業的理解,也給廣大教師一個行爲準則做了指向。在聽的過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是否全心全意的關愛學生,是否一視同仁,愛的方式是否正確,是不是考慮了學生的感受。在教師育人方面是否面面俱到,是不是隻注重了教師,育人方面是不是有待加強,是不是以身作則不夠,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做什麼,是不是真正的熱愛自己的工作。是的正如王老師所言,一個學生最不可愛的時候就是他最需要老師給予愛的時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顆糖的故事就是這樣的,這個孩子其實也是可愛的,正如在課堂上的問題學生一樣,他們其實也是可愛的,由於種種的原因,他們才成爲問題學生,他們此時最需要老師的關愛。也許一個微笑,也許是輕輕的點頭,也許是個善意的招手,他們都肯爲此而改變。王老師還提出了四個嚴,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恆。只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貫徹好四個嚴,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王老師飽讀詩書,堅持用心創造,他是純粹的創造,不爲功利,不沽名釣譽,用心,用自己的德行去影響他人。

最後,王老師爲我們分享了創造的幸福。1.拋卻功利,不忘初心;2真心感受,忠實記錄;3觸景生情,抓住靈感;4學思結合,發散思維;5集思廣益,切磋琢磨;6熱愛生活,全情投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要多思多想,把教學中的所思所感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