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多篇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多篇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1

帶着對學習的渴望,我參加了爲期四天的“送教下鄉”活動。這次活動,從理論聯繫實際,真正服務教師的高度展開,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自我充電機會,更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用閆局長的話說,很給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強調今後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要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爲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方針,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參加此次學習活動,我以新的視角,新的思想定位走進了名師的課堂,在與名師近距離的接觸中,令我心中豁然開朗!

我所在課堂教學會場的三位培訓教師均是省級骨幹教師行列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教學親切、自然、隨性,既像朋友之間在聊天,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遵循了課堂主線,收放有度。現場領略了名師們高水平的迴應策略,對課堂的把握真是到了爐火純青、隨意自如的境界!而孩子們自然在這種行雲流水,近乎享受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分享着經驗,體驗着快樂,悄悄地成長。 特別是那一節語文課《我和祖父的花園》,執教的教師是哈市平房區保國四校的王春麗老師,在她的動情的引導下,孩子們將女作家蕭紅的一段一段文字讀得妙趣橫生,有滋有味,入情入境。蕭紅曾生活在一座大花園裏,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文章中所寫的景、事、人、情,有一些我也經歷過,可是每每表達起來卻很蒼白,而通過作家的筆尖卻令我感同身受,如遇知音。

再加上王老師的閱讀引領,孩子們於品詞析句,咬文嚼字間,走進文本,走進了蕭紅的童年,找到了自己的那一片天地。我也恍若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一段充滿溫馨的時光。在那如畫,如詩,如歌的歲月裏,我們曾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春天,我們可以在三月春風的吹拂下去放風箏;夏天,我們可以在游泳池裏去享受水的清涼;秋天,豐收的季節來到了,我們可以品嚐美味的水果;冬天,我們可以和雪人去親近,享受那晶瑩的世界……課後就想,我作爲一個聽課的老師竟如此身心陶醉,如醉如癡,可見王老師的語文功力非凡!她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識修養,營造了遊刃有餘的愉快課堂氛圍啊!她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我們真切地聞到了語文味,誦讀經典,讓我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語言的魅力!當天晚上回家,生長在呼蘭河畔的我便找來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飽讀到深夜······好一節語文課,到位! 四天緊張的學習活動雖然結束了,寒假生活卻剛剛開始。我深深被名師折服!更感到,爲人師者的“水平”是如此重要。相信每一個用心去聽,去思考的教師,都會體會到領導們安排這次學習的良苦用心:希望我們能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與名師的差距,從而進一步明確前進的方向,做一個有心人,利用這個假期以名師精神助成長。總之,我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豐富學識與內涵,充實先進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獨特而睿智的教學策略,使我的每一個學生從我的課堂中都有所收穫,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2

今年6月5日、7日,我有幸參加了我縣教育中心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作爲一名承擔送課任務的老師,我的內心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短短的三節課,可帶給我的感受卻是很多很多。

心得之一:感謝

首先要感謝教育中心領導給了我這麼一次學習和鍛鍊的機會。雖然在教育中心擔任手工製作教學工作已經快六年了,但是在別的學校和衆多同行面前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怎麼能讓別的老師和學生學到好的製作方法呢?接到任務的我誠惶誠恐,是學校的領導、老師們及時地給了我鼓勵和自信。在準備公開課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他們的熱情幫助。

心得之二:感動

來到育秀、育才民工子弟學校,那整潔的校園,那設計巧妙的標語、版報,使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熱情好客和對我們的歡迎。

我執教的是製作絲網花,在進入課堂時的一剎那,我深切地感覺到了民工孩子們的好奇、淳樸、熱情、可愛。上課期間,他們那種求知的慾望,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真的讓我從心裏感動。我感覺我比以前任何一次上課都更有熱情、更投入,更希望和學生交流。這次送教下鄉活動,使我更進一步感受到,教學是教與學的交流、互動,只有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了相互的交流、溝通、啓發、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才能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

心得之三:收穫

這次下鄉送課,我首先收穫到了一種精神。在我們到達之前,育才民工子弟學校老師們就早早在等候了。更令我深受感動的是育秀、育才民工子弟學校那裏的教師。聽課的老師整個聽課的過程中無一人講話,只看到他們都在用心地聽着,時而思索,時而認真地做着筆記、有的還和學生一樣地做着絲網花,多麼令人感動的場景,他們和我們一樣,一樣有着理想和抱負,不一樣的只是環境。但他們比我們還多一樣東西,那就是艱苦奮鬥,不斷進取,求學的精神,我被他們的這種精神所感動着。是啊,“送課下鄉”使我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動之情無以言表,最大的感慨那還是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此行也學到了一種精神—好學、鑽研、創新。我相信這將使我終身受益。

“送課下鄉”是一次難得和難忘的經歷,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記憶。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覺得我過得很充實,只要這些事對他人有用,我就很快樂,這就足夠了。這裏的學生都有這樣那樣的病因存在,和這裏工作的教師相比我感受到教正常的孩子無憂無慮的學習是多麼的幸福。這裏的孩子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們一樣的可愛,也許更淳樸更像一張白紙,和世界上所有可愛的孩子們一樣,需要優秀的教師隊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教育他們的這個隊伍中來。最後祝願德清縣的教育事業揚起更高的風帆,駛向更遠的彼岸!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3

伴着綿綿細雨,暖心的送教下鄉活動,來到山路十八彎的漆工鎮告頭國小,一堂堂實效生動的課堂,震撼了年輕教師們的心絃;評課中,一幕幕碰撞出的思維火花,豐富了我們的教學理念,給予了我們啓迪。掩卷梳理後,我學到以下的啓示:

1、要把握好語文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突出語文的本體性知識。

2、課前必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不能一把抓,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一課一得,以一個大訓練點帶着小目標來指導教學,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一定會有很大提升。

3、教學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並不是只針對一篇課文內容的教學,還培養學生獨當一面解讀文本的能力。馮豔萍老師的《觸摸春天》把“聯繫實際閱讀法”教給了學生,還進行了實踐與鞏固,以後學生遇到難理解的句子,就會想到用這個辦法來幫助理解。

4、教師具有主導地位,教師要善於引導與評價,因學而教,順學而導。用我們的語言把學生引向文本的深處,他們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會有更高遠的看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生是主體,脈絡得清晰,遊戲要得體,目標要突破,聽說讀寫需俱全。課堂40分鐘的每一個環節的編排都需要反覆斟酌,考驗着執教老師的個人素養,爲了提升自我,我們可以從閱讀,反思,寫作中成長起來。

6、教育界的大師不是一天煉成的,他們有着強烈的成長願景,他們不斷鑽研思考總結,他們把握住了機會……纔可以比我們更懂教育,更懂學生。我們要跟上他們前進的步伐!

很榮幸能聆聽到優秀前輩們的經驗肺腑之言,感恩弋陽教育,感謝這次活動,帶給我許多的知識,學到的理論知識會融入到我的課堂,我的生活中去,努力提升自我,提升課堂,做一名合格的教育人。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4

前段時間,我們參加了爲期三天的“國小數學國培送教下鄉”活動,通過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以及各位專家的精彩講評,體會到了他們的優秀教學方式以及教育的智慧。本次活動兩位專家急學員之所需,想學員之所想,不僅從理論上爲我們送來了優化國小數學教學的“營養大餐”,而且現場指導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讓當地教師大開眼界,同時激發了教師們的學科教育教學改革和反思意識,讓我們感受到了專家團隊的專業精神和力量。

在__老師執教的課結束後,作爲教師的我已經感受得到__老師課堂上精心的設計與引導,令孩子們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當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測出課桌長度時,教師巧妙地問:“同樣的課桌長度爲什麼不同?”孩子馬上意識到:“測量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啊!”就自然感受到新課學習的必要性,自然學得更積極主動了。

當__老師講完課後,兩位專家的精彩點評讓我感受頗深。如:專家老師建議,應在讓學生橫、豎、斜、拐彎看,發現規律後,進一步把所有的規律串起來,讓學生把算式之間溝通一下,選擇簡單的,以便於以後更好的應用,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化繁爲簡的思想。這個建議讓我感受到,我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本節課的知識,更要注重以後能很好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更重要!

在每位優秀教師做完課後,專家老師在點評中都指出:扶得過多,放不開。這也是我們教師的通病,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學生自己能解決問題,老師急着講,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自己解決,其實只要我們合理引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那麼你會發現孩子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的!__老師執教的課爲我們做了這方面的指引。以後我一定要注意少講,讓學生真正成爲主角,成爲導演,我們教師做好配角就行!

這次培訓,專家點評切中肯到位,掌聲不斷,參訓教師一致表示,專家評課緊密聯繫國小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讓我們在傾聽、反思、實踐中儘快成長起來,希望以後每一堂課都能成爲自己進步的臺階,每一堂課更精彩。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5

作爲一名承擔送教任務的老師,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的信任與支持,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和鍛鍊的機會。這次送教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試教時,我精心設計的導入環節,是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入分數。我覺得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短一分鐘,也不是很浪費時間。但付校長說的很好,課堂上的時間是寶貴的,要把時間用在關鍵點。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基礎之上,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這個環節的意義不大。

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不應僅僅考慮這個環節是不是新奇,學生是不是感興趣,而是要看這個教學環節能不能爲達成教學目的服務。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這樣的課纔會更加簡潔、有效。於是“猜謎語”環節,果斷摒棄。這纔有了這樣直入主題、回顧舊知、引入新課,簡潔而有效的導入。教師應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起點,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並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數學教學應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放手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機會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給每個學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親歷探究感悟的機會。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更大,對整體與部分的體驗也更充分。如果不是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發現理解數學知識是如何形成的,學生自己想的少,動手少,總是被動地去學習。長此以往,會使學生養成一種懶惰的心理,而缺少主動學習的能力,就不會掌握學習知識的技能。

讓每個學生都經歷探究的過程,即使花費的時間有點長,有個別學生還會出現錯誤,但學生有獨立思考的過程,再經歷同桌交流,全班彙報後,能通過及時反饋明白錯的原因,及時更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數學教學要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以探代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相互之間的交流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思維的廣度、深度。要變單相交流爲雙向或多向交流,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進來。這樣不僅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說的機會,而且說的時候也有了“小老師”的傾聽和相互之間交流內容的補充和完善。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在大家充分的參與下,將所學知識的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

由於受到我教學經驗和理論水平的限制,這節課並沒能達到領導預期的、理想的教學效果。我以後要努力學習教學理論知識,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送教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篇6

9月27日,由佛岡縣教育局組織的“送教下鄉”教研活動在佛岡縣龍山鎮中心國小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參賽的藍彩虹老師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令我敬佩。置身於會場中,傾聽着藍老師這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前輩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藍老師用複習引入的方法,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的學習中,從簡單的口算式子中分類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因數與倍數的學習。導入的'設計推陳出新,既具實用性又具時效性。提問學生時語言簡單易懂,指令明確,並在課堂中適當加入字體動作,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教學中,藍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4是36的因數,9也是36的因數,4和9是36的因數,;而不是4是因數,9是因數這樣籠統的講解知識點。並能夠通過典型的反例對因數與倍數進行講解,令人恍然大悟。

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藍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教學環節精彩的設計,老師對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尤爲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也容易流於形式。藍老師在活動前明確提出“怎樣分工合作,才能數得快”,讓學生有意識地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再通過傾聽一個小組的合理分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不僅使數因數與倍數的活動開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併爲以後的合作活動提供範例。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藍老師本節之所以如此的出彩,離不開平日的日積月累,通過這次活動,我找到了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要向這些優秀的青年教師學習,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