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育兒心得

第一篇:讀《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育兒心得

讀《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育兒心得

讀《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育兒心得

月積分換禮品幸運的兌換到了《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這本書,非常高興。寶寶生病媽媽是最難過的了,恨不得能替寶寶生病,所以日常對寶寶的照顧也是要非常用心非常仔細的。

《怎麼樣養孩子不生病》這本書寫的是中醫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獨特療法,針對價值臨牀提出的常見問題,日常生活中家長餵養存在的誤區,進行了分類、系統的解答,對兒科常見疾病的預防、調養、餵養進行了形象細緻的介紹,提供了包括小兒積食、小兒感冒、小兒水痘、兒童抽動症等兒童常見病的食療方,強調實用性,突出中醫特色。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了,孩子發燒多爲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對於高燒的孩子,最常見的就是外感發熱,85%以上都是有病毒引起的,10%左右是由細菌感染造成的。對於細菌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需要應用消炎藥,對於病毒感染,西藥至今還未發明特效藥,而中藥對於病毒感染有較好的療效。

這本書還介紹了很多食療方法,有機會可以試試做做看,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就儘量的不吃藥。有時候真是很糾結,一點點流鼻涕打噴嚏等想不給孩子吃藥,但是又怕挺不過去變嚴重了,所以很矛盾啊。這本書真的很實用,有空的時候多翻閱一下,對怎樣養一個健康的孩子是很有幫助的,感謝安康提供這麼好的書,謝謝!

第二篇:育兒心得:與散養的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與散養的孩子一起成長

沿西國小六年級二班 劉澤熠媽媽劉敏霞

與世間所有的媽媽一樣,我希望給孩子到最好!希望她健康快樂,希望她陽光自信,更希望她學習優異。爲了以後的生存爲了相對比較安逸的生活!但是這些希望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得有這個能力,如果僅僅是靠父母的給予那這一切都是空話。畢竟你不可能陪她到老,這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談到散養也有很多的無奈,那時候創業階段從農村到城市,租住在七八平米的小平房。沒有人會在禮拜天幫忙帶孩子,於是就告訴她爸爸媽媽得上班你只能呆在家裏,就這樣四周多的劉澤熠就被鎖在家裏,蹬着小凳子換光盤!小零食和動畫片裏那幾個小老鼠伴着她的孤寂。多少次開門回家光碟演完了孩子倒在牀上嘴裏叼着半截子沒來得及嚥下的零食,都覺得這辛苦換來的日子是孩子想要的嗎?她真的能感覺到快樂嗎?當然,這可能也是孩子今天之所以能自立的一個前提吧!

學習!談到這兩字都有點慚愧,從來沒有管過更談不上什麼心得!我總是說孩子的第一桶金來自於郝老師,因爲有她的嚴謹認真纔有孩子今天優異成績!其實她獲得的很多榮譽我都是後知後覺,包括小廣播站也是五年級捧回獎狀才知道她早在很久前已經是那的成員,後來問她回答是:你不是說沉甸甸的苞谷總是低頭嗎?再說也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我從來沒有陪着寫過作業,因爲我覺得沒有必要,爲什麼寫作業要人陪呢?家長又爲什麼要陪呢?這些跟吃飯睡覺一樣簡單的東西作爲父母有作陪的必要嗎?如果孩子連這點最基本的東西都做不來那還談什麼明天會更好?檢查作業我也是過一陣子抽查,看看同步訓練看看課堂習題,偶爾一次看紅叉叉多了趕緊抓起來補一下,其實課堂內容認真聽講了也就消化了。所以我始終認爲課堂前三十分最重要!

其實有時候看她也挺累的,不像我們小時候雖然窮苦但是快樂!沒有課外作業沒有條條框框當然更沒有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考試成績不好她也會有小小的失落,我總是會說彆着急慢慢來,付出和收穫肯定成正比!我們課外班也就一個英語,我希望給她一個鬆鬆垮垮快快樂樂的童年!順其自然也挺好,心情比什麼都重要!沒有必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給孩子一個自由呼吸的時間和空間!

劉澤熠的明天必須自己獨立完成!這就是散養的媽媽散養出來的孩子,我只需要靜靜的陪她走過,一起成長…

第三篇:孩子生病父母心得體會

孩子生病父母心得體會

在忙碌和磨練中度過了十多天(2014.9.9-9.21),這是女兒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發燒才愈,讓我很是的擔心了一回。女兒從週日下午開始發燒,去第二人民醫院經過大夫檢查,是病毒引起的,由於血象低不能用抗生素類藥物,只能用中成藥與退燒藥,醫生建議回家觀察,隨時聯繫,因爲醫院病牀緊張,怕交叉感染,在開了一堆藥之後,我們懷着忐忑的心情回家了。菾菾,現在長大了(快一歲五個月了),懂事了,對藥物也很敏感,喂藥基本上是硬灌的,看着她難受的想吐的模樣,我心如刀絞,女兒這次很難受,眼睛失去了神采,沒有了往日的活潑,只是躺在牀上睡覺,但是又睡不着,一直鬧。到了晚上11點鐘睡了一小會二之後,便開始哭鬧,一邊哭一邊喊:"媽媽,抱抱吧;媽媽,抱抱吧……"她的淚都浸溼了我的衣服,眼睛也不睜,我知道她肯定是難受,卻又說不出來具體是什麼地方。當時只祈盼女兒能夠快點兒好起來,看着孩子受罪,心裏真的很疼,

想代替她,卻又無能爲力。這種無奈,無助的心情只有爲人父母的人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孩子生病的時候,彷彿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只想陪着她,看着她的臉,此時,我只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想滿足她的一切願望。正如歌中寫的那樣"我願意爲你,我願意爲你,付出我所有,失去世界也不可惜,什麼都願意,爲你……"

醫院在十多天裏跑了五趟,複診、開藥、化驗……經歷了女兒的這次生病,讓我想起了我的小時候,那個時候我的身體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是醫院的常客,小的時候基本上是住在姥姥家,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女兒的小小發燒就讓我如此牽腸掛肚。在我生病的時候,我的父母是怎樣度過的,不說也能想象得出來,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正是有了他們才換來了我今天的健康身體。在這裏我要說:"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感謝二老爲我做的一切。"

"我願意爲你,我願意爲你,付出我所有,失去世界也不可惜,什麼都願意,爲你……"這是每個父母心底深處對孩子最無私的呼喚……

第四篇:讀育兒書心得

讀育兒書心得

1、小巫《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主》

在萱未出生和出生不久,我就在同學的介紹下讀了這兩本書,也是到目前爲止,我最喜歡的書。在這本書中,我認識到了,要給萱自由,要關注萱的心理健康。在這兩年當中,我堅持給萱母乳餵養16個月,讓萱自由成長,想吮指頭就吮指頭,不把尿不把屎,生病時主張低藥物成長。現在萱已經長成一個健康,活潑,陽光的可愛娃娃了,大運動、精小動作,語言表達都比同齡寶寶好。不足之處就是有點心急,在早教課上總是急着想去看老師拿出來的教具,經過十幾堂課訓練,最近幾堂課才能坐下來聽課。

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看了這本書,更加讓我體會到寶寶閱讀的好處與重要性。

這本書,也讓聖誕老公公走進了萱的生活。每天聖誕老公公會給萱發紅花,晚上睡前會給萱送來貼紙書裏面的貼紙,偶爾會送萱點小禮物。

讓我加深小兒多動症的知識。

2014.8我把這本送給了一個好同學鏡,她生活在一個沒有書店的小鎮上,得到了這本書時,看了興奮得無法入眠,吃了兩次安眠藥才睡了4.5個小時,一直批評我,等到她兒子4歲半才送她這麼好的書。她由於缺失對育兒知識的學習,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小魔王,她表示一定好好改造自己,努力做個好媽媽。真爲她高興,感謝作者。

3、《愛出一個好寶貝》桐媽

這本書讓我印像最深的是一篇名爲《今天,你快樂嗎?》,現在我每晚都問萱,今天你快樂嗎?萱都有大聲說:“會!”,然後跟

她細數今天發生的事,每件小小的事,都是很快樂的。從小培養萱快樂情緒。努力中。

4、《捕捉兒童敏感期》孫瑞雪

這本書,讓我更加主張讓萱自由玩水,玩沙,雖然在別人眼裏是另類的媽媽,但爲了萱的快樂,管不了那麼了。

5、《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美]阿黛爾.法伯 伊萊恩.瑪茲麗施

這本書是同事借的,讓口笨詞兒少的我學了不少招,還做了不少筆記。希望書還之後能繼續學習。

6、《卡爾威特的教育》是在手機上看的,後來,看到桐媽的日記,把它摘錄下來。桐媽實在太棒了。

我曾經用名爲“平靜下來”的遊戲來訓練兒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激動地喊桐桐過來,告訴她要跟她一起玩媽媽小時候玩過的一種遊戲,並現場示範給她看:如何把習慣蹲齊、散開,如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根吸管而不干擾其他吸管……

把小傢伙和吸管丟在那裏我就自顧忙自己的事情了,沒想到小傢伙拿着吸管玩的還真開心,我悄悄觀察了一下,小傢伙的玩法主要有三種:1一根根地數吸管2用吸管擺各種幾何形狀3把吸管當積木搭着玩

?各取一些吸管,比數目的多少

?數量守恆遊戲:拿幾個吸管,排列整齊,讓她數有幾個,然後再把這些習慣的排列變換形狀,問她現在是幾個。等等,很多這類遊戲都可以開發出來。

?數的分解:比如,拿5個吸管,看看可以做幾種拆分。

?加減乘數的運算

都是多麼有意思的數學遊戲啊!想的我有些激動,但我明白,除非小傢伙主動邀請,我不應該去自說自話地教她怎麼玩,自我探索的快樂勝過現成的玩法技能,我不想剝奪她這個權利!

7《2014大教育》賴國全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昕媽的《心有蓮花》讀經日記之後,就與育心經典結緣了,先後請了《三字經》、《易經》、《詩詞啓蒙》,從2014年5月13日開始137積累學習法。我就如一個空殼,是應該學着裝點東西進去了。

讀了兩個月了,感覺還不錯,易經實在大強大了。向100前進。

8、《窗邊的小豆豆》2014年上半年看

我們的童年太不幸了,家長沒有這些書籍可以看。人家日本在50.60年代就有了我們當代覺得很先進、科學的育兒觀了,杯具也。

9、《好父母會遊戲》 2014.9看 練麗丹(醉梅)著

遊戲,是父母送給孩子是好的禮物。書上這麼說的,讓我學到了許多與萱互動的遊戲。

我覺得要親手給萱多做些自制玩具:如橡皮泥、用廢棄盒子做小火車,這些都讓萱玩得很高興,比那些幾十甚至上百元的玩具好得多。

10、《古代育兒寶典》 2014.9 在手機看

講一個現代人,死後附到一名古代妃子身上,生了個可愛小孩叫榮佳,用現代的育兒理念挑戰宮裏的規矩,還講到許多潮汕風俗,讓我覺得可笑又親切。

第五篇:孩子形成好性格,老爸育兒有心得

孩子形成好性格,老爸育兒有心得《聖經》裏說,世間萬物皆有定時——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有時,凋零有時。養育我們的小孩,就像成長,就像花開,需要時間,需要我們靜下心,慢慢來,不要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其實這也不難,孩子良好的性格培養我有這些心得,供大家參考:

1:對待孩子要有耐心

對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瞭解。當你們精心準備好大餐,她卻一口都不吃;當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後再做,她卻無論如何不肯睡;當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東西卻哭個沒完??你得拼命壓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氣和地對待你的寶貝。你必須這麼做,因爲仔細想來,這些都不是他的錯。但你能做到嗎?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嗎?

我的策略是: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樣的態度對他,這種態度也會潛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沒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人的耐心畢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讓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會告訴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2:言出必行

你也許會認爲:孩子小,偶爾騙騙他沒關係。其實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後也被她騙。我不騙孩子。我還刻意要她知道:爸爸不會騙她,爸爸說到做到。這一點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獲得她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樹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她因僥倖而無理取鬧。舉個小例子:最初給女兒穿衣服,讓她把手裏的東西先放下,她總是哭鬧着不肯,她或許以爲我要把這件東西拿走。幾次穿好衣服,我馬上把東西交回她手裏,從此她便很放心地把東西放下或主動交給我。

3:始終如一

儘量做到始終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維、判斷的混亂。處理同樣的事件要給出同樣的標準,如果你今天允許孩子這麼做,明天沒有任何理由卻告訴她不行,就會造成混亂。你或許會忘記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絕對不會忘。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命令很難貫徹。是孩子任性嗎?其實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4: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父母,也無權要求他們事事按照你的意願來做,即使你是爲了她好。比如:你認爲她該睡覺了,你一定要她把一碗飯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讓她放下手裏的玩具去做你要她做的事??強加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5:忽視孩子的無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無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無法滿足時,如果她哭鬧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滿足她嗎?恰恰相反。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滿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協。否則只會使同樣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當你對孩子說“不行”、“不能做”時,孩子往往不會馬上放棄她的行動,她會一邊看着你,一邊繼續試探你是否真的不讓她做。這時,你應該堅決地走過去,把孩子抱開,讓她做別的事;而不是繼續坐在那裏,重複說着“不行”,持續與孩子的較量。孩子從你堅決的態度上,可以知道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6:適當地給孩子一點權力

有時,孩子會對某件事很感興趣,你不讓她做,她也執拗地一定要做。這時不妨給孩子一點選擇的權力。

家裏有兩排落地書櫥,女兒對裏面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一再要打開書櫥,翻出裏面的書。我不想讓她養成到處亂翻的習慣,又不想扼殺她的探究欲。怎麼辦?我一方面告訴她亂翻書不好,另一方面她實在要打開的話,就建議他:好吧,那我們拿一樣東西,拿好就把書櫥關上。她每次都很開心地照辦。現在,她不僅會打開書櫥,挑選一樣東西,然而把櫥門關上;而且東西玩好後,她還會打開櫥門,把東西放回去。 7:讓孩子承擔一點責任

看到這個小標題,你或許會跳起來,這麼小的孩子你讓她承擔什麼責任?其實,孩子的責任感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應該從對自己做的事承擔責任開始,樹立起責任意識。女兒時常會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我會讓她和我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導她自己收拾。她掉落的東西我讓他自己撿起來,她摔倒後我讓他自己爬起來。凡是她能做的事情,我都讓她自己做。

8:讓孩子瞭解別人的感受

一個不瞭解別人感受的人,是很難體諒別人的。雖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這些你或許不想讓孩子過早知道。但讓孩子瞭解父母的感受,體諒父母的辛苦,對孩子卻是不無益處的。所以,我會讓女兒知道我真的很累,我要睡覺,希望她自己玩,不要打擾我;我會讓女兒知道我對她不好的行爲真的很生氣;我會讓她知道我抱着她很累,讓她自己走;我會讓她知道打別人,別人會很痛,想打別人先打自己試試看;我會讓她知道父母也會有不對的地方,是我的不對,我會主動向她說對不起;我會讓她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她生病時,她必須堅強起來,承受疾病帶來的不適,而不是無休止地折磨大人??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起來的,作爲老爸,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探索,使孩子成爲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一個高情商的人。

標籤:育兒 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