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多篇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多篇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1

在課堂上課時,國中學生是喜歡有趣味的活動,長篇大論是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師除了知識點的準備之外,認真考慮設計課堂活動也是很必要的。預備和七年級的教材內容本身就比較生動活潑,所以上課時要多鼓勵他們舉手發言,進行學生間的配對對話練習,結合課本內容組織一些小範圍的調查、猜謎,或者短小的英語小品表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八年級開始,課本課文的形式漸漸與高中模式接軌,但如果上課時也像高中一樣重點強調語法知識,那麼學生很容易變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據國中生的英語基礎,無法接受較爲系統的語法知識,只有把語法點結合到令他們感興趣的操練中,經過多次的重複練習,才能在學生的腦中形成概念。所以,國中的課堂一定要組織的活躍一點,從而讓學生能在一個較爲輕鬆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雖然國中學生在學習態度和學習要求方面,與高中生相比,更加能夠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和教導,但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又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對於課文中的生詞和句型,他們有較強的短時記憶能力,可老師們都很明白,過兩、三天或一個多星期之後,遺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國中教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反覆。除了把近期所學的課本內容反反覆覆的通過默寫、背誦進行強化之外,在新知識的教授同時,把以往幾個學期裏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課堂裏有機的結合,進行書面和筆頭的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內除了期中、期末兩次綜合性的測試之外,每月組織的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能及時瞭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尤其對國中學生而言,題目難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識點的重複出現能幫助學生加強長久記憶。此外,定期進行單詞測試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學生養成經常溫習所學過的詞彙的好習慣。

在國中上課還有一個關鍵點便是如何把握課堂的紀律問題。如同前面提到的,國中的課堂不能過分沉悶,國中學生還未脫離兒童的特性,枯燥單調的講解一定會使他們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這樣必然導致學習成績的不理想。但是45分鐘的課堂時間也不能完全用於遊戲活動,過多的活動也會使他們過度興奮,從而使課堂紀律產生混亂。所以,我們應當把握好尺度,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2

新課程英語教學認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預習複習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學生通過對文本知識的預習和對所學知識的複習產生一定的疑惑,進而思考,以解疑惑。由此可見,預習複習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英語學習過程之中,爲他們學習的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和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一、預習、複習的作用。

1、預習:學生通過預習,熟悉教學內容,並且大致找出預習內容中的難易點。當老師講解時,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聽講。這樣,學生能很快地理解教學內容,縮短老師的講解時間,減輕師生的課堂負擔,爲豐富教學內容奠定基礎,提高教學效率。

但要注意得是:熟悉課本,預習要有層次性和差異性;

巧用網絡,預習要有時代氣息;

抓住熱點,預習要體現綜合性。

2、複習:學習了新的內容後,如果學生能自覺地複習。從記憶規律方面來說,能增強記憶效果,訓練記憶能力。從知識鞏固來說,學生及時地複習能使知識在頭腦中得以強化吸收,利於學生對其他新知識的掌握。

二、對學生預習、複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1、通過課堂監督學生預習情況。

英語課結束前,佈置預習內容,並說明下次上課前檢查預習情況。申明:如果檢查到沒有一點預習的跡象會有一定的懲罰。最初的幾次檢查一定要言出必行,以後偶爾抽查,抓突擊,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會在下課後開始預習下一次要上的內容了。

2、以課後作業與輔導爲載體逐漸養成學生複習的習慣。

每上完一堂課,都得要求學生及時地將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對剛學的知識印象纔會深刻。我教了兩個平行班,其中一個班要求上英語的那天必須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認讀幾遍或背些詞彙。另一個班則沒有這樣要求。同樣的教學內容,要求複習的班能很快吸收,學習的興趣更濃,感受成功的喜悅更明顯;而沒有要求複習的班級對新知識的接收能力很弱,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強,課堂紀律與效率都不如有複習的班。這說明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複習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以小組長領着組員複習的形式、優差生結對子互助複習的形式,還是由老師親自督促學生複習的形式,都得堅持學生在校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複習至少一遍。如果有負責的家長,可以讓學生回家複習。但農村的學生家長几乎不顧孩子的學習的,更不會在家輔導孩子學習。因此,老師們就得多花點精力輔導學生在校完成複習。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老師較辛苦,待學生養成一定習慣有一定自覺性後,可以讓學生管理學生,老師抽查就可以了。

此外,老師在新課前也要適當複習上堂課內容,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利於學生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

3、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標。

有了預習、複習的內容,如果沒有目標,則顯得盲從。學生如果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標,這樣他們有目的地學習能調動學生的興趣。當他們達到目標後,既增長了知識又有了成就感,這成了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當學生有一定預習、複習習慣後,老師可指導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各自的學習目標。更利於維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習慣的持續養成。

三、讓“習慣”成爲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就英語學習本身而言,是枯燥的、乏味的,光靠興趣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持之以恆。故,培養學生預習、複習的習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動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需要日積月累逐漸地形成。

總之,抓好預習複習環節,對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有利於學生的多向思維、發散思維、綜合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發揮挖掘現有教學資源,從文本出發,挖掘各種資源,精心設計預習內容,讓每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積極學習,完成分配到的各項任務。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3

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積極思維活動,要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策略。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閱讀的效率。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閱讀,利用空餘時間讀一些短篇讀物,英語雜誌,英語作品等,可以選擇具有較強時代性和實用性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報紙,如《二十一世紀報》、《英語輔導報》、《英語週報》,學生可以從中瞭解語言的變化以及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動態,還可以做一些相應的練習,鞏固課堂上所學的英語知識。閱讀可以是隨意的、無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須是持續的。

二、運用整體閱讀法,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採用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將課堂教學引向激發——創造性模式。閱讀文章時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閱讀前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篇章結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測性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和討論,激活學生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網絡,使他們處於主動認知狀態,從而產生閱讀的願望和心理準備。不在閱讀前單獨教生詞,而在討論和語境中呈現生詞,並藉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教師在提問時注意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他們有話可談;在討論中,學生獲得了交際所需的語言技能和相應的語言知識,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逐漸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興趣,也要不斷的訓練學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如何依據語篇情景正確理解句子和詞彙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閱讀教學既教學語言基礎知識,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雙重教學目標。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4

古人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朱熹也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所提倡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

書是我的朋友,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它能帶給我快樂,安慰我的心靈,讓我瞭解自己。我是一個特別愛看課外書的男孩,如果有哪一天不看課外書,我就會覺得特別難受,全身不舒服,我想這可能就是讀書癮吧!有時我連上廁所的時間也不放過,爲此,媽媽批評我很多次。

記得第一次接觸的書是童話故事《拇指姑娘》,那時的我還不識字,只能看書中的圖畫,心想:拇指姑娘可真小啊,媽媽怎麼能養活她呢?丟掉了怎麼辦呢?完全沉浸在書中。後來我漸漸長大了,開始識字了,四歲時,只要是帶拼音的書我都可以讀下來了,大意也理解了。在幼兒園時,經常躲在被窩裏看書,有時會被老師抓到,每當這時,老師對我又愛又恨。

每次幼兒園組織春遊,小朋友們都會帶上滿滿一大包吃的,而我卻比他們多出一本書,小朋友們玩耍時,我會捧着一本書,那時的我真正愛上了讀書,有一點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味道。那時書就是我的全部,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後來上國小了,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回報,一年級時,我的作文就奪得全市一等獎的好成績。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國中學生了,書對我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現在,書不僅走進了我的生活,還融入了我的生活,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愛書。不僅僅喜歡它給予我知識,更多是它帶給我的歡樂。

讀書讓我的感情更加細膩,讓我的信念更加堅定,讓我有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勇氣,讓我有了正確的做事準繩。讀書增加了我的信心,增長了我的智慧,讓我體驗到了快樂。是書讓我變得陽光,讓我活得瀟灑。讀書生活雖然單調卻並不乏味,讀書雖然平淡但意味深長。書是知識的來源,是心靈的門窗,是炫爛世界的開啓,是一切東西包括感情的根。

我要高呼:我愛讀書!同學們,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來讀書!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5

英語閱讀作爲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

新英語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爲:朗讀課文並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信息。根據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來猜測生詞或詞組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爲,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通過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信息,解決各種問題。進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通過今天聽了三節閱讀教學的診斷示範課,談談我的認知和想法。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大多數時候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有時候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詞組,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後僅瞭解一下故事情節。由於教學方法單、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很能鍛鍊他們的閱讀能力。

3、教學方法上的問題: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忽視了對教學方法的研究。

4、在課程設計上的問題: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雖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時間得不到保證,閱讀僅是體現於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訓練。上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問題的設置過於單一和簡單。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作爲教師,要重新理清思路,加大對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英語做閱讀題心得體會篇6

一、閱讀材料的選取

在國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立足於教材的基礎上,我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教學特別是每個單元的reading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瞭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可以把它拿出來作爲單獨的一節閱讀課進行指導訓練,在有效利用某種方法對課文進行指導之後,我還利用課外的閱讀材料來進行對學生閱讀方法的鞏固訓練,同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課外材料的選擇要根據所練閱讀技巧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閱讀材料,作爲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利用課外閱讀材料增加詞彙量、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興趣,最終達到培養閱讀能力的目的。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式有:

1、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爲細讀作準備。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係,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係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2、跳讀: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3、細讀: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繫,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着內在的緊密聯繫,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着很重要的聯繫,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係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5、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能瞭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於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對於這些閱讀方法我們要在閱讀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進行練習,每節課選擇一種主要的閱讀技巧讓學生來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不能急於求成。並總結一些做題小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握主旨推斷法。在某些情況下,文中並沒有直接提到與題目相關的信息,但我們可以通過文章前後的邏輯關係以及暗示來推敲作者的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以主旨爲核心答題。

三、有效的閱讀提問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狀,即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直接給答案多,分析過程少。因此我們要設計問題誘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

1、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我們儘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爲易,化繁爲簡,由近及遠,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2、提問設計應有“度”。我們認爲這個“度”必須是廣義的,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鋪墊性設問)、亮度(講究感情色彩,抓住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和新接受信息不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打動學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點、難點,問得集中,施行濃縮法,加大問題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問設計中的難易度的把握。提問有一定難度,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

3、提問設計要“巧”。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教師對題型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因爲從縱向看,它必須考慮因課堂教學流程中各個時機、環節的不同而不同;從橫向看,則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所區別。這就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說,①要採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②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對象、提問的方式、答問的評價等。③要講究提問的邏輯:問題要合理,問域要適度,概念要清楚,表達要明確,答案要未知。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越來越顯出其重要作用,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此法必須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