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一

作爲家長,我是幸福的,因爲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美麗的收穫;然而作爲家長,我又是困惑的,因爲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燈下翻開《父母課堂》,孫雲曉的一篇《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映入眼簾,讀着,讀着。我的心裏豁然開朗,我明白了做爲家長一定要懂得尊重、懂得信任,才能讓讓孩子成功地接受教育。 記得“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曾經這樣說過:“我有一雙愛的眼睛,5分鐘之內就能發現這個孩子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在我眼裏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父母的第一職責不是發現孩子的缺點,而是尋找契機去激發孩子的潛能、發現希望。我家孩子曾經很不愛學英語,特別是聽讀的時候很畏難,有明顯牴觸的情緒,勸說、呵斥對他也根本不起作用。有一次,我靈機一動,拿了個單詞裝作不懂的樣子問他,他讀出了這個單詞,說這個單詞是聰明的意思。我反問了一句:“那我可不可以這樣說呢:youareacleverboy?”頓時孩子就開心的笑了,很主動的打開電腦跟着光盤學習英語。以後隔三差五,我就會向他“請教”,給他更多的自信。當他慢慢的對英語學習有了一些興趣,我就送他去外教老師家裏上課。現在他很喜歡外教老師,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我想,孩子的轉變或許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其實對孩子來說,父母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種讚賞的態度,當孩子面臨困難時,這種信任可以給他進步的勇氣。 父母是孩子的導師,更是孩子最想取悅的人,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與信任,而不是懷疑與喝斥。讓我們靜靜心,當孩子有不足的時候,看到他更多的優點;讓我們消消火,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他更多的鼓勵與信任。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已經非常優秀了……

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有本著作叫做《要相信孩子》,其中說道:“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爲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書中闡述了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無論是在天性中還是在後天的成長要求中,對信任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和必要的。事實就是這樣,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相信,會使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存在,以及自尊感和自立感的提升。這樣,孩子會增強獨立處理事物的積極性,勇氣倍增地面對所遇到的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切忌搞“一言堂”,認爲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不會做,事事都要替孩子做主,給孩子拿主意。特別是孩子相對獨立的生活圈和學習圈範圍之內的事情,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處理。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地學習自立的過程。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信心去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坎坷,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能力的養成需要鍛鍊和實踐。

家長應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吃一點苦頭也許會成爲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愛孩子,請從相信孩子開始吧!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二

國慶長假之前女兒帶了《父母課堂》一書回來讓我看。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整理書包”、“整理牀鋪”、“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四、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五、尊老愛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爲人父母者,同時也身爲兒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尊重長輩、尊重他人的好習慣,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可以趁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頓飯;父母過生日或重大節日的時候,可以不失時機地買些禮物,還可以經常打電話詢問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上下公共汽車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車上沒有空位時可以把座位讓給老人,這些事情也可以當着孩子的面做,讓他也體會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鐘,跟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講些尊老愛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我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要緊記六個“不”。不寵,不慣,不遷,不就,不打,不罵。小孩子不能過於寵愛,讓她們覺得我們父母都要以她們爲中心。很多家長會問爲什麼不能打,不能罵呢?由於現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我們越是打罵她們會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們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讓小孩從中領悟。

看了《父母課堂》這本書我認識到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是維繫成長的後盾。家長教育是聯繫兩者的紐帶,《父母課堂》是爲家長提供正確信息的平臺。

希望《父母課堂》可以讓家長與老師多方面溝通、交流,家長做表率,爲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三

現代社會中孩子在一個家庭中是寶貝,重中之重,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我覺得應在培養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改變和修正自己的錯誤,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與孩子一起進步,讓自己成爲孩子的榜樣,做到言傳身教。

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保留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改善自我的心智,不要過度關心孩子的成績,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加以表揚和肯定,不斷告訴孩子優秀孩子應具備的素質。《父母課堂》中有一篇文章《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文中寫到: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從北京軍區醫院接診的3000多例全國各地孩子的情況來看,網癮背後折射的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根據病例,這些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受批評多,表揚少”,有的孩子甚至表示“幹得再好,在家裏也沒受到過表揚”.而在網絡世界裏,這些孩子感受到了“自我的第一”.所以,一味地針對孩子,只是依靠外力矯治孩子是很難見效的。有的上網成癮的孩子經過心理醫生的疏導和矯治戒除了網癮,可是回到家中不久又“舊病復發”,原因是父母沒有做任何改變,沒有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哪怕僅僅一絲的變化而加以鞏固和讚賞。由此可見,孩子能否培養得出色關鍵在於家長的改變和提高。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讀懂孩子這本書,應謙虛地向孩子學習,尊重孩子。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身高多少,體重多少,但能真正從心理上理解孩子,瞭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心理上的需求是什麼,生理特徵是什麼,喜歡怎樣的生活方式,有的父母就未必能做到。今年春節正月八年級,我們一家三口一同出門拜年,中午回到家中已到午飯時間,在上樓過程中,孩子突然發現樓道的牆壁上貼滿了小廣告,樓道里也碎屑滿地,有礙美觀。孩子立即提議先打掃衛生,再吃午飯,我一開始感到麻煩,內心並不同意,但轉念一想,孩子愛做好事的想法多麼可貴啊,趕緊表示贊同,並提議我與孩子媽媽掃樓梯,孩子清理小廣告,孩子非常高興,一家人準備好工具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很快大功告成,整個樓道煥然一新。孩子雖然有些疲勞,但我看得出她非常滿意。父母要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就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家長也要向單純的孩子學習被我們忽略的公德心、愛心,學習孩子熱衷於做而自己並不熟悉的新事物,適應孩子的心理、生理及行爲特點的變化,與孩子成爲朋友,與孩子一起進步。

最後,我認爲應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因此,父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顯得尤爲重要,很喜歡《父母課堂》的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教育的源泉是“愛”,“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誰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類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誰能進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四

如果說我是《父母課堂》的忠實讀者,那麼我家順可以說是特級鐵桿粉絲了,每次老師將雜誌發到他的手中帶回來,我只能等他看完了才能看。

我的性格屬於急性子單位裏也很忙每天回來的很晚累的我就想睡覺可嘉順超級調皮經常犯錯不聽話我會壓不住火衝孩子發脾氣,有的時候孩子想解釋我總覺得他是在找藉口更是生氣我就會動手打他,家裏是大人吼孩子哭好不熱鬧。時間久了孩子也不願意和我溝通越這樣我們兩個吵得越厲害後來直接就是隻要他犯錯我就會動手打他,並且是越打越想打。我們吵架時像是陌生人一樣彼此傷害我會辱罵他,兒子也會用恨恨的那種眼神看我我打他的時候他也會反擊我,他看的我心裏發冷覺得這不是一個小孩子該有的眼神。更可怕的是我發現嘉順自己的脾氣是越來越大,只要不順他意他就會大發脾氣亂扔東西。

當我發現的時候我真的很害怕他纔是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脾氣這麼大以後怎麼辦,我很自責也很難過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去改正我的這個錯誤怎樣去彌補這一切,讓孩子迴歸應有的那份純真。在我舉手無措的時候我想起了《父母課堂》這個好朋友好老師,我決定通過《父母課堂》來幫助我和兒子!有一天我開玩笑說順你能看得懂嗎,湊什麼熱鬧,這是父母課堂不是孩子課堂!很認真的說怎麼看不懂我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你啊,再說裏面講的都是我們孩子的事情啊我很喜歡。

接着他的這句話我說:那好我們約定以後每次發了《父母課堂》我們會一起看。這樣每次看的時候我會通過一些案例來教育他同時他不認識的字我也會講給他聽一舉兩得。讀的過程中嘉順也會“教育”我,讓我向書中的人物學習我也會虛心的受教,並在以後的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意。我和兒子也會就書中的一些案例進行討論,並把自己假設爲當事人如果這個人是我我會怎麼做,我應該怎麼處理類似的事情。

現在遇到事情我會和孩子坐在一起好好地商量討論不再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去訓斥他,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會給他解釋的機會並和他一起分析這件事他爲什麼不對錯在那裏應該如何改正。兒子有事情也願意和我溝通。慢慢的一學期過去了我和兒子都發現了彼此身上的變化,我也從內心深處覺得很開心。有一天我和兒子躺着牀上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愛你,你以前老是對我發脾氣我很難過你還老是打我,有的時候我是故意發脾氣的,但你現在不了你不打我了你願意聽我說話和我做朋友我愛現在的媽媽。

我當時眼淚瞬時就止不住的掉下來,我的淚裏有感動也有對孩子的愧疚,誰說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內心什麼都明白,我們一直以來總是從大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總認爲我們是爲了他好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我們給了他們物質上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嘉順故意和我作對,不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爲,只是我不夠理解他沒有足夠的尊重他。當我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看待來和他溝通,隔在我和他之間的那座冰山就融化了剩下就只有我們對彼此慢慢的愛了!

我很感謝《父母課堂》發自內心的感謝,它不僅僅是我教育孩子的法寶祕器,也是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我和嘉順都愛你!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五

記得看過《父母課堂》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孩子身上出現的這樣那樣的毛病都是大人行爲或教育不當的折射,歸根結底是大人造成的。隨着時間推移,我真真切切體會到確實是如此。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教育孩子的誤區,之所以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就是因爲我們沒有按規律辦,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事事從我們大人的意願出發,強加於孩子,沒有以平等的方式與他交流,總是以教育者的姿態高高在上管教他。總之,對孩子的尊重不夠,當然我們也經常能及時發現大人們存在的問題,經常開家庭會議研究解決辦法,可實現起來又感到力不從心。不過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只要發現孩子有點問題,馬上就找原因,幫助他改變。

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也是我們大人自我教育的過程,有了對孩子培養教育的過程,才發現原來我們自己還有很多地方是無知的。但願我們與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閱讀《父母課堂》後,我更加明確了這一點。對孩子的行爲,要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好的要鼓勵,不好的行爲一定要及時批評。當然,表揚與批評都要講究方式與方法,還要及時,這樣纔能有好的效果。我們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就象我們大家小時候也有很多感興趣的東西一樣,家長不能不讓孩子接觸。對電視和電腦的內容,家長要給孩子分析,讓孩子知道哪些可以看和玩,哪些不能。其實,感受最深的是對看電視和玩電腦時間的控制,規定孩子的時間,不能長,也不要太短。有的家長限制孩子看電視和玩電腦。一週只有半個小時,這實在是太少了。關鍵要讓孩子能夠自我控制,到時間可以玩,玩的時間事先講好,不要超時。

我是從三個方面做的:

一是要以身作則,想讓孩子做的,自己要先做好,比如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上,家長自己也要適當的控制,不能無限制地玩,到睡覺時間就休息。在工作生活中,也要儘量地考慮一下,孩子會怎麼看,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二是不要有家長制的作風,不能粗暴,不能感情用事,對孩子要講道理,以理服人,不能認爲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隨便打罵。要愛而不嬌,嚴而有格。

三是家中要有民主平等的氛圍。要尊重孩子,有事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成爲家中的小主人。不能自己說了算,特別是在要求孩子的時候,要事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取得共識,這樣孩子才能願意去做。

《父母課堂》教導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是靠懷疑、監視,而是靠溝通。與家長溝通,是今天的孩子特殊的需要。他們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更渴望與父母溝通,與父母建立夥伴關係。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就要靠溝通。良好的溝通能使我們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不良的溝通則會破壞這種關係。每天孩子放學回到家裏,會主動對我敘述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有快樂的,也有鬱悶的。當他說到一天愉快的學習生活時,我會與他一同分享。當他傾訴不悅和困惑時,我又與他一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關心孩子不僅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撫慰,讓孩子真正擁有一個傾訴的對象。在孩子與父母之間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六

很高興能來到__小家長課堂接受專家的指導。

通過這次專家的講解指導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古代的孔子就倡導以德育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對他的弟子言傳身教,乃至世人影響頗深,甚至衍生出儒學研究的課題。孩子呱呱落地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的微笑,聽到的第一聲是父母熱切的愛的召喚。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我的孩子劉博盈一直有個膽小,遇難而退的心裏,往常我一發現就比較急躁,不斷的對孩子指責訓斥,孩子只是低頭不語,反而我發現孩子更膽小,通過這次老師的指導,我首先試圖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以緩和的態度,耐心的講,,我們和老師教你知識文化,變得更聰明,掌握豐富的知識,等長大了才能做你現在心中夢想的事情。孩子看到我的態度改變了,隨着她面對一心些困難也有了一些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很欣慰。

l、自理能力。《生活與勞動》中編寫了“整理書包”、“整理牀鋪”、“釘鈕釦”、“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這些課程教學在學校,但大量的實踐必須在家裏進行,如果沒有孩子父母的指導、督促和嚴格要求,則無法實現教學目標。育人的實踐告訴我們,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2、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從最低要求看,勞動是每 -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爲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生活與勞動》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編寫了“洗碗筷”、“紅燒豬肉”、“鋪路填坑”、“秋收勞動”等內容。這類課在學校的課堂教育中,教師在講授目的意義、相關知識、操作的基本方法、步驟提出相應要求的同時,只能作示範性的操作或組織一般性的實踐勞動。而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熟練地掌握家務和生產勞動的技能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3、動手能力。《生活與勞動》課中的手工工藝製作,如“編籃子”、“繡手帕”、“製作七巧板”等內容,在國小低年級佔總課時的25%左右。中高年級佔33%左右。這充分說明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就一雙靈巧的手,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使機體充滿活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對手工工藝製作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能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意識。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4、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生活與勞動》課中的 “看電視”、“不挑食、偏食”、“生活起居要定時”等課,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七

在現代社會,孩子在一個家庭中是寶貝,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看了《父母課堂》,我深受感觸。《父母課堂》的開卷“愛是最好的老師”,非常棒的標題!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需要對孩子充滿愛!讓孩子時時刻刻都感覺到愛的存在,共同爲孩子營造一個愛的氛圍。

女兒九歲了,但她的點點滴滴仍然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的一次洗衣服,在盆子裏我看不到襪子,問:“孩子,你的襪子呢?”“還是媽媽最關心我,爸爸、爺爺奶奶以及外婆都不會找我的襪子。”一句微不足道的對話,孩子就懂得了媽媽的愛。

今年升四年級,離開陪伴了自己三年的老師,女兒有點不知所措,聽說兩位老師都很嚴肅的。“嚴師出高徒嘛”,我勸導說,“只要做好自己,老師會喜歡你的。媽媽對你有信心!”有一天放學回來,女兒說出了老師跟她的對話“寶貝,看你跑了幾趟四樓,老師都心疼了。”老師,謝謝您!謝謝您發自內心的一句話,讓女兒的努力得到認可。我相信,女兒與老師的距離又邁前了一步。

教育的源泉是“愛”,“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

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我不是爲了煩惱而生下你,而是爲了快樂與幸福!孩子,感謝你的到來,爲家庭增添了無限樂趣;你不是爲了煩惱而學習,而是爲了快樂與幸福!當你需要學習一些新東西時,把關注的焦點從學不會可能導致的災難和懲罰,轉變到學習可能帶來的益處、獎勵上。你會發現,這將使你的學習熱情高漲,而高漲的學習熱情又會使你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孩子,我允許你犯錯誤,但要懂得糾正,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件我女兒的事情:

記得三年級的校運會,女兒沒被體育老師選中參加跳遠,她很不開心,因爲二年級校運會她獲得了跳遠銀牌,希望今屆能繼續。我鼓勵她自己爭取,班主任答應了她的請求。結果,女兒榮獲金牌,也是她們班那年唯一的一枚金牌。女兒,媽媽爲你驕傲,你真棒!雖然你不是最優秀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憑着自己的信念一直走下去,媽媽永遠支持你,寶貝!加油!

孩子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父母課堂》是盞明燈,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爲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八

網絡時代對於報紙雜誌一類平面媒體的興趣可以說大大降低了。如果不是女兒在國慶中秋長假前就一直嚷嚷着要家長完成寫《讀後感》這一艱鉅的任務,可能我的“寶貴時間”又將在浩淼的網絡海洋中消耗殆盡。爲了顯示家長的爲人師表,交出一篇合格的家長作業,漫漫長假,稍有空閒便認真翻閱這本20__年9月期的《父母課堂》。說實話,一開始是信手翻翻,打算隨便找一篇文章,寫上幾百字的文章應付應付就算了。但是,翻了一會後,感覺自己已經被雜誌所刊載的每一篇文章深深吸引:既有傳授孩子教育方法的柴潔心訪談,又有講述名人李嘉誠教子成功的案例,還有親子加油站、家校頻道、教子良方、父母忌語、孩子心聲等近20個欄目,可以說簡直就是一本架起孩子、學校和家長學習教育的百科全書。細細品味,其樂無窮,受益匪淺!

開卷欄目通過一個發人深思,充滿哲理的故事,一步一步向我們闡述着“愛是最好的老師”這一至理名言。通過退休女教師最後自言自語的話“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爲故事和每一個讀者找到了最佳答案。無獨有偶,在最近表彰的最美鄉村教師裏,最美鄉村教師陳萬霞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也表達了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意。所以,對我們家長來說,良好的家教,也應該是以充滿愛意作爲基礎的。脫離了愛的家教將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也不會結出健碩的果實。

柴潔心訪談錄,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澆灌了我們煩惱、乾焦的心田。一篇《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一桌豐盛的營養盛宴,直接幫助我們解決了當前在教育小孩過程中面臨的急需解決,而又一直難於解決的困難——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小孩已經六年級了,經過幾年的成長和努力,養成了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一些“小毛病”卻始終沒能很好解決,比如:節假日喜歡長期“泡電視”的問題,做完作業總是不認真檢查等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夫妻倆困惑過、責怪過,甚至還爲此爭吵過,可是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合適辦法解決。柴潔心訪談錄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入淺出,給了我們理論的思考和方法的借鑑。我想文章中提到的“家長千萬不能成爲孩子的柺棍”告誡,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們深思。而“剩餘時間歸你支配”,又是我們解決孩子學習和喜歡看電視這一矛盾很好的辦法。

《“小氣”爸爸教會兒子處世的哲學》從富豪李嘉誠言傳身教,培養兩個出色兒子的成功案例,給我們展示了家教的境界和榜樣。父母始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李嘉誠身上可以說是最真實的寫照。而不過分溺愛,不當孩子的靠山,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試問又有幾個家長可以做到?文章可以說既充滿哲理,又無形之中給我們樹立了家教的榜樣,確實,值得每一位父母好好閱讀。

類似精彩的欄目和發人深思的文章還有很多,不甚枚舉……。

女兒今年已經六年級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將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隨着心理和生理年齡的成長,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將逐步加大,而作爲家長對其的教育引導的難度,毫無疑問,將越來越難。如何做好國小最後一學年的家庭教育,顯然是擺在我們每一位家長面前首要的課題。我想,通過《父母課堂》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決之道:一是要愛心。愛孩子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也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二是要耐心。孩子的成長伴隨着其心理成熟的過程,有平靜,也有抗爭,有對夥伴的依賴,也有自己獨立性格的開始養成,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教育,離開了耐心或是操之過急,顯然都是不對的;三是要放心。準確講應該是放手,就是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做孩子的柺棍。放心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個人的問題;四是要細心。十多歲的小孩,思想和身心都會不斷變化,作爲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及時做好教育和引導。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九

國小很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工作,每學期都會舉辦幾次家庭教育講座,聘請名師圍繞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問題對家長進行講解和輔導,拉近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距離,使得親子關係更加融洽。特別是免費給家長提供《父母課堂》等小孩教育方面的書籍,我們家長通過一段時間閱讀《父母課堂》後,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在怎樣教育孩子起到不小的作用,受益匪淺。

說實在的,一開始閱讀《父母課堂》時,我並不重視,沒有認真的閱讀,認爲只是一本雜心而已。但通過一段時間閱讀後,逐漸喜歡上了這本書。通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發現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居然很多不足之處,受這本書的影響,讓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爲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方法。書中的很多文章和事例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相很相似,既有父母忌語、孩子心聲,也有教子良方和一些優秀家長的經驗之談。

我們孩子這一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的孩子當作寶貝,希望孩子成績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在各方面都要超過別家的孩子,也許一方面是爲了孩子將來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許是我們做家長的有時拿孩子做攀比的所謂的“虛榮心”(注: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很多問題呢?孩子需要什麼?在想什麼?希望父母怎麼做?自從閱讀了《父母課堂》後,我才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求,教育孩子也要與時俱進,不能用上世紀70年代我們做小孩子的時候我父母教育我的那一套經驗來教育我的小孩,畢竟已經過時了,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教育和培養我們的小孩:

一、站在孩子的立場,平等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學會與孩子做朋友。

二、以身作側,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做到的,我們做家長的自己要先做到。比如在看電視、玩電腦和打牌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注意影響 ,要適度的控制。在孩子做作業和看書時,我們做家長的儘量陪在孩子的旁邊,看看書報等,營造家庭共同學習的氛圍。

三、家庭要和睦團結,不要把工作上的事情帶到家裏來,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爭執,

在家裏儘量營造一個和協的家庭氛圍。

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讓孩子主動做作業,做完作業後讓孩

子學會自己檢查。

五、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在有空的情況下,儘量多陪孩子,做做遊戲或多參加戶外活動

等孩子喜歡的活動。

六、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習慣,學會去關心別人,學會做事做人,學會尊老愛

幼,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和有愛心的人。

作爲家長,由於沒有教育小孩的經驗,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讓我很困惑,讀了《父母課堂》後,使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小孩的技巧,如讓我學會了要教好孩子,就必須走進孩子的心靈,要去尊重、信任和理解孩子等等。俗話說,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好壞在於家庭,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教不好,而是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孩子,要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思想活動,學會與孩子做朋友,給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以上就是我閱讀《父母課堂》的心得,很感謝香市學給我們學習的機會,祝願香市國小家長學校越辦越好。我深信,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定會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將來一定會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篇十

國慶長假之前女兒帶了《父母課堂》一書回來讓我看。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 “整理書包”、“整理牀鋪”、“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四、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