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秋心得體會300多篇

中秋心得體會300多篇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1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爲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着我也牽動着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爲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啓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2

越來越感覺,隨着年齡的增長,過節的心情,沒有超市的氣氛來得那麼濃烈了。本想趁中午,屋子收拾整潔,花草也已灑完清水,被褥曬在太陽下,一個人靜靜的時光,泡一壺暖茶,劃拉幾個閒字,捱到下午去接女兒的重要時刻。就在翻之前寫的文字時,竟翻出一篇可體現此刻心情的中秋舊文,就懶得寫了,搜來貼此,權當今聊過此節吧。

又到中秋,本是團圓的節,我卻不願品咂這節裏,象徵幸福團圓的甜蜜月餅;曾經何時,對節日那麼淡漠?是以前的節日太過濃烈,讓現在的心承受不了那份帶着心酸的歡樂;還是,蒼桑的胸懷,已失去過節的興奮,把一切,都看得那麼平淡;還是隱忍的心思裏,不願看那份人生的殘缺?

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節還是要過,還要歡樂。可這時的歡樂,多麼滯重?相比,記憶裏的,愉悅。

記憶裏中秋,似乎比春節,還要幸福和快樂。因爲春節裏沒有中秋的豐收和圓月,中秋卻有着比春節還要豐盛的美食。因爲它所處的這個季節。

豐盛的中秋節,因秋日累累果實的點綴,而更加豐滿,山珍地饈撐圓了兒時的肚子。小時候因住在一個頗有世外桃源之美的小山村,那時雖大都生活貧瘠,可秋天,簡陋的山裏莊園裝滿地瓜,花生,玉米,瓜豆,菜蔬……令其也像一個富翁;而最爲鮮美的,便是這裏特產的地方名吃,全羊湯。那啃着山脊散着草藥香的野草長大的黑山羊,肉嫩味香,純鮮誘人;即使日子再窮,中秋節那天,村裏總是慷慨地殺掉幾隻,家家分個遍,讓辛苦了大半年的山裏人,美美的飽餐一頓,開開洋葷。

記得,那天一早,大隊村委的院落裏,人仰馬翻,比趕集還要熱鬧,全村的人,基本都聚在了這裏。孩子們在聚堆閒聊的大人中間,竄來竄去玩得歡,大人人手一個盆,吸着旱菸,比任何時候都悠閒自在,或蹲或站漫不經心地扯着農事家事國事天下事,等待着分羊肉。襯托着這份歡樂的是後院裏,待宰的羊咩咩叫得悽慘,大膽的孩子,圍攏在屠宰現場,看那血腥的一幕,多少有些膽戰心驚,驚恐和憐憫的眼神裏,卻充盈着隱隱地期盼,那血,都將是羊湯裏不可或缺的美味呀,只因那個年代生活的貧瘠令心也粗糙。

而我記憶更深的是,中秋送十五。這是民間的傳統風俗,不帶有雜質,純是親情的自發。不像現在,這一傳統風俗變相的令人不堪其累。熱情豁達的母親心裏有譜,該送哪家送哪家,只等她一一吩咐來,我們兄妹便樂顛樂顛地接受着這份光榮的任務。揹着荷葉包裹的放在竹籃裏的羊肉呀,羊大腿呀,羊下貨呀,一家一家送去。之所以喜歡這個任務,是,這是個相當棒的美差,每到一家,看到的是驚喜歡愉的笑臉不說,自有一份“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當然,還有不同的回禮滋潤着這份禮尚往來的傳統美德,即使對方拮据的無物可送,順勢打下自家園裏棗樹上的一把棗,塞到我們的手裏,我們也會高興地一蹦一跳地道一聲謝。那棗甜了一路的嘴巴……

若兒時的記憶,中秋是美味;再以後,便以期盼中秋團圓的那份幸福爲中心了。只因一年到頭,越來越很少見到的家中最核心的人物兄長;與哥的感情,就像依在月亮邊的那顆星;從兄長十幾歲在外求學,到大學,到上班,一步步離家遠去,全家的思念便越扯越長,唯有節,才讓這思念釋懷。而中秋,哥回來會帶我們出去遊玩,登山,採野菊花;摘野果子,野炊;還會給我帶回精彩的課外讀物,初識唐詩宋詞、舒婷、三毛、尤今、四大名著……都是兄長的引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最早便是哥哥先教會了我,當然還有爬到山頂,聽哥大聲喊什麼:“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的《關山月》,那時聽來卻懵懵懂懂,只感覺上文科的哥哥,好歷害呀,因而特別崇拜才華橫溢的哥哥。

長大後,期盼節假日,是因爲喜歡看父母被兒孫圍着那幸福歡愉的笑臉,終於熬到子孫滿堂,是該享受的那天倫之樂帶來的幸福生活了;更喜歡都成家立業的我們,與父母一塊過節的那個親情洋溢的氛圍;只因離婆家遠,嫁出去的女兒,在中秋可以和父母團聚在一起,使得中秋節,我們的家特別的圓。慈愛的老爸老媽,已從各自操勞的崗位上退下來,安享晚年,秋高氣爽的季節裏,一手攜孫子一手將外孫女,在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地陪伴下,遊山玩水,遍嘗美食,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父母的幸福,便是我們心的暖;父母的家,依然是我們心依靠的港灣……

一直,因爲,這份溫暖,這份依靠,這份幸福的對節的期盼,會陪伴我一輩子……,沒想到事事難料,與單純的意願相悖的是,我卻過早的,讓心失去了幸福的根;再也得不到,那份溫暖的依靠。節,便成了心底的痛,夢中的酸,多想,就那麼混混厄厄的,今夕不知是何夕。

可節依舊在,中秋月兒圓,期盼人團圓,我還有自己的血脈在。於是,埋藏不能與父母相守一輩子的感傷,在回憶裏聊以自慰,在祝福裏獲得人間溫情,祝:中秋大家都快快樂樂!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3

中秋節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爲了豐富全體同學的生活,同時讓廣大同學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融融氛圍,加強各中隊的團結意識。9月22日下午,沙溪鎮虎遜國小少先隊大隊部開展了“難忘今秋”的慶中秋節活動。活動將本着“相互關懷,快樂和諧”的宗旨,要求全體同學都參與,使虎遜學子都能過上一個快樂而有好處的中秋節。

活動首先進行了“佳節中秋時尚過,資源回收利環保”回收月餅盒活動的啓動儀式,由大隊長向全體師生宣讀了倡議書。儀式後,慶祝中秋節活動正式開始。活動以各中隊爲單位開展,一、二年級同學進行了猜燈謎比賽,活動場面熱鬧,一年級小同學認字不多,由老師讀謎語來搶猜;二年級同學在掛滿謎語的彩條走廊各顯神通。三、四年級的同學在各中隊輔導員的指導下,進行了剪紙活動,主要進行剪燈籠的比賽。五、六年級的同學進行了製作燈籠的比賽。活動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時,由高玉璇校長爲組長的活動評比小組深入各比賽場所,對各中隊活動進行評估。評估小組按照評估要求,經過嚴格地評比,五(1)中隊、四(2)中隊、二(1)中隊榮獲最佳活動組織獎。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比賽後,全校師生集中學校大堂進行了展示會,同時對獲獎中隊以及各中隊表現突出者進行表彰。當獲獎隊員拿着自己的獎品(一個精美的小燈籠和一個精裝月餅),喜笑顏開,陶醉於歡樂海洋中。活動在優美的歌聲和全體師生的祝福聲中結束!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全校師生都能夠以用心的心態、高昂的鬥志參與整個活動中,使活動得以圓滿成功。我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虎遜國小全體師生會展現出更加精彩的一面!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4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墮入了深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來的氣候閱歷,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費145天左右的時刻,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第一個嚴重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這樣的氣候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明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爲。可我們卻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過古人,並從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發明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絢爛都是明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着這個以前照過古人的月亮,看着我們中華民族以前的輝煌,我們自鳴自得,引以爲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爲古人的時分,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先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先人爲我們去自豪嗎?我們又爲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5

近日,喜逢教師節和中秋節雙節來臨,我們學校精心設計了“感恩教師節,歡慶中秋節”的假日作業。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師恩、讚美恩師、祝福老師等形式的感恩作業,讓隊員們學會感恩老師、尊敬師長通過中秋節“遙望星空,探究月球”和“對月賞詩,經典誦讀”的作業佈置,指導學生學會蒐集信息,感受傳統節日文化。

活動中,隊員們通過自發組織召開慶祝教師節班會,有的早上見到老師時給老師獻上一首歌,說一句誠摯的祝福語;有的老師走進教室時,看到黑板上寫的祝教師節快樂的話;有的班級以全班同學的名義,在講臺上爲老師放上一杯水;有的自發地給老師捶捶背,按摩按摩。有的班級營造了節日氣氛,準備了小禮花,禮花一放,給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小驚喜。

通過查看感恩作業的完成情況,我們發現孩子們在回憶老師對自己無微不至地關心與教導的過程中,自然激發了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並通過蒐集讚美老師的文章和自我抒發對老師的悄悄話,加深了孩子們對老師的崇敬之情。不少家長都反映孩子們都變得懂事了。

中秋節的作業佈置,是源於去年我們設計的探究中秋節的作業,上次作業我們重在要求孩子探究中秋節的來歷和節日文化,今年的作業我們重在讓學生探究月球,瞭解月球知識,背誦與月亮有關的詩歌。由於今日發射的“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孩子們對宇宙的探究興趣很高。此次作業再次提高了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積極探究宇宙的興趣和能力。

每一次的活動,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收穫,有時這種收穫雖小,但是孩子的點滴收穫都是我們渴望的成功。爲了孩子的進步,我們將繼續不斷深化和豐富活動內容,讓活動更深入學生心靈,收到良好的收益。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6

我一直認爲中秋賞月是件很愜意的事。皓月當空照,地白如霜凝,走進曠野,舉目望冰輪,一邊賞之,一邊誦之、嘆之、念之、感之,可邀月共舞,可忘卻物我,讓浮躁的心靈在月光下慢慢趨於平靜。

中秋賞月並非現代人閒暇時徒生的矯情,早在魏晉時期便有“中秋玩月”之說。到了唐宋時,中秋賞月已然盛行,“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峯前看不眠”便是當時的寫照。

古人賞月最初是爲了祭拜月神,後來慢慢成爲一種民俗,人們已不僅侷限於祭祀,而是與渴望團圓、快樂和幸福結合了起來。文人墨客更是滿懷詩情,或吟詠,或感懷,或悵惘,以月寄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軾在思念遠方的親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王建在思念家鄉。詩人們貌似賞月,實則渴望與親人團聚,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我沒有詩人的才情,卻有賞月的興致。小時候陪父母“賞月”,是因爲那時缺吃的,等到母親祭完月神,能吃上一口香甜的月餅;成年後陪戀人賞月,是爲了花前月下,享受愛情的甜蜜;婚後有了孩子,賞月時,或講解李白的《古朗月行》,或講述民間故事《嫦娥奔月》;轉眼間,我已步入中年,中秋賞月,卻是遙望圓月緬懷遠在天堂的父母親。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很多時候,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詩仙李白那樣灑脫、狂放。但才情縱橫的李白只有一人,俗如我輩者,即使是月下獨酌,也只能吟詠着古人的詩句,裝腔作勢,附庸風雅。

一輪中秋月,自古照今載。幾多喜樂愁,望月抒情懷。一年中秋今又將至,我雙手合十,默默祈願,希望今年中秋夜,天公要做美,天氣能晴朗,皓月當空亮。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7

又是一箇中秋節,令人盼望的中秋節。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裏人一同吃聚會飯。如今,人們餐桌上擺放的食物真是多種多樣,似乎和中秋節以前搭不上邊了,但我們只需細心點,就會發現一些傳統的中秋美食還是會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還是會舉家在窗前賞月——至少人們還沒有遺忘中秋節和它的習俗。

那麼中秋節的來歷呢?有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也許大家會零系統碎地說出一些,也只是大約,似乎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一輩知道了,我們還真不必須完全瞭解,這,是變。還有就是中秋的氣氛,雖然人們都吃月餅、賞月,好不繁華,但總覺得這繁華中似乎少了點什麼,一時刻又說不下去。

中秋節最重要的莫過於吃月餅了,這點大家都知道。那月餅都中秋節感想鈥斺敱漵氬槐有些什麼餡呢?豆沙,椰蓉,你必須會笑着說:“過時了!”如今我們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鮑魚、海蔘的也屢見不鮮。走進商場的月餅區,我們會發現這些口味的月餅獨佔最顯眼的中央,而那些最爲傳統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點也不顯眼,假設不細心找,甚至還發現不了它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月餅的包裝就更爲樸素了!外盒就象鍍了層金一樣閃閃發亮,拆到外面,一個小月餅用一個小鐵盒裝着,底下還有“紅袍”襯着——有必要這樣“大費包裝”嗎?我估量一個包裝都比一盒月餅要貴!這難道和以前繁複的包裝比起來,不是一個大的變化嗎?如今,大少數買月餅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親戚冤家的,如此送來送去,家裏的月餅不但吃不完,還有能夠堆積如山,這和以前又是一個變吧!

中秋節,有些變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們能夠跟家裏人聚會,共享天倫之樂。但有些變化能否真的好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秋心得體會300篇8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火都很明亮,周圍的環境非常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往日的寂寞環境!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爲”中秋”或”仲秋”。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還要亮,所以又被人們稱爲”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因此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又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今天聚集到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阿!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首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輝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意義的”餅和月”了。

在家裏,我們更是熱鬧非凡。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裏賞月。剛剛升起的月亮傾瀉不了一片清輝,月亮燦燦的,慢慢的變成了白色。月亮靜靜的灑在地面上,整個世界彷彿被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銀紗籠罩着。月亮將光輝灑在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銀子鋪的,美極了!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從雲裏探出她那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銀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爲了紀念纔將八月十五定爲了人們所企盼的中秋佳節。這令我還想起了詩人李白爲表達他的思鄉之情所作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原理擺一擺一張大圓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等。全家圍在一起,表示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一說家常事,工作,學習。其樂融融。

中秋節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結成一個結,使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