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河南中原精神(通用多篇)

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河南中原精神(通用多篇)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一

各位,今天請大家參觀的是鄭州市黃河遊覽區,這一個遊覽區位於鄭州市西北,距市內約三十公里,南依嶽山,北臨黃河。1970年,爲了解決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問題,在這裏修建了提灌站,工程歷時兩年,後經八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裏建成了一個佔地面積十七平方公里的遊樂場包。今天主要請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寬闊的河牀,以及這周圍的景色。

據說,日本也有”人類起源於河流”的說法,黃河自古就被稱之爲中華民族的母親。她與悠久的歷史同流至今,與中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象徵着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歷史上曾多少文人騷客以詩描寫黃河的洶涌澎湃之勢;唐朝詩人李白在他的《將進酒》一詩中以鏗鏘有力的句子這樣讚譽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很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黃河之水通江戶,珠穆朗瑪連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廣爲人們所使用的諺語,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基於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務必請諸位到黃河邊上一遊,面對着氣勢磅礴的黃河,回想對比一下我們兩國間過去那種關係和今日的友好關係,希望大家能從汲取進一步發展我們之間友誼的力量。這樣,我就安排了這一個參觀計劃。

首先請看正面的這條河,這就是中國的第二條大河----黃河。衆所周知,她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注入大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0xx平方公里。據說東京至博多的新幹線長1176公里,那麼請您記住:黃河的長約從東京到博多兩個半來回的距離。黃河的源頭是一股清泉,但是由於遊經中游的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時,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濁的河。”百年待河清”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國諺語,就是比喻黃河水之混濁的。

每年經黃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億噸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達到60%。如果用這些泥沙修建一個高一米、寬一米的堤防的話,這一個堤防可以繞地球27圈!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澱在下游的河牀上,每年將河牀擡高三到五釐米。因此,下游河牀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懸河。這就是洪水氾濫的原因,也就是說,下游是這條大河的薄弱環節,這一帶的河牀也比鄭州市內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於這些原因,過去的人們飽嘗頻繁氾濫的洪水之苦。據記載,歷史上20xx年之間,洪水竟氾濫了1500次,實際上是四年三決口。其中最慘無人道的是1938年國民隊伍曾人爲地決堤,引起洪水氾濫。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像這樣被充作戰爭的有力武器,難怪百姓常言道:”亂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黃河流域的人民羣衆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長的大堤,建起了水利發電站,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後的41年間,黃河從末氾濫過。而且,經過治理的黃河水被充分利用於城市用水、農田灌溉和發電,成了一條造福於民的河。

總之,這條大河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既有破壞,也有創造,正是這條大河孕育了中華兒女。那邊那個白色塑像,就生動地表現了這一個主題。塑像高5米重12.5噸,取名”哺育”。身着唐裝,端莊賢淑的母親慈愛地望着懷中的孩子,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與黃河年在關係。

諸位請看周圍的山,這一帶的山稱邙山,一直從洛陽綿鄭州,過去是荒山禿領,經過綠化,現已是濃陰覆蓋。遊覽區的一些參觀項目就掩映在這綠色之中。

先請看右面的山頭,那裏一些古象的雕塑,歡騰奔馳,妙趣橫生。只是爲什麼在如此優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觀的動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諸位能回答得出嗎?好,請大家好好猜一猜。

諸位請往左邊的山上看,那裏有遊覽區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古代黃河治水傳說中的大禹的像。聳立在黃河岸邊峭壁上的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噸。左手握一像鋤頭似的工具,右手高舉,目光炯炯凝視着河的遠方。大禹的父親鯀也曾治水,但最終失敗。大禹治水時,總結教訓,發明新方法,綞成功。並打下政治權力的基礎,成爲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之王。”制黃河者治國家”一語或許就由此而來。爲治理這條暴虐的河,過去的民衆用盡了智慧和體力,而人類的智慧又在治水中發展。因此黃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國文化的源泉。

爲了繼承和發揚優秀的黃河文明,現在山下正興建一座將由三千塊碑組成的黃河碑林。碑林集中了從唐朝至現代前來這裏瞻仰黃河的詩人和文人們的作品,一旦完工,可與集中了歷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圍的山上還有一些亭臺樓閣,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鵲樓》一詩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正如詩中所描寫的那樣,登上高處,遠眺黃河,更能領略其氣勢。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領諸位一直登上那個最高的亭子。

那麼,在登山之前,讓我們來聽一聽關於古象的答案吧。諸位猜到了嗎?

看來答案各異,實際上四、五十萬年前的河南是亞熱帶,當時有許多亞熱帶的動、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據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牽一象的象形文字證明,三千多年前還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國分爲九州,現在的河南省屬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這一個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簡稱。山上的古象塑像顯示了這一個典故。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以外,還有公元前220xx年西漢時期,劉邦、項羽爭霸的古戰場、用磚雕來表現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中故事的民間藝術館等等,由於時間關係,請恕不一一講解了。

講解膚淺,內容零亂,很抱歉!只是今後每當諸位看到了日本的江戶橋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黃河,還有鄭州和中國。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二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岳飛廟,我是你們的導遊。

岳飛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該廟面積4000多平方米。

岳飛廟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佔地6千4百餘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築100餘間 。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殿宇建築近百間,座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

現在被列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既是一處歷史遺蹟,也是人們憑弔民族英雄的絕佳去處。

安陽湯陰岳飛故里"宋嶽忠武王廟",原名精忠廟,英文名稱爲"yuefei temple"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時間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佔地6千4百餘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築100餘間 。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1963年12月,岳飛廟被列爲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後,經全面整修後重新開放。如今的岳飛廟建築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實,陳列豐富,1995年被評爲全國文博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6月25日,湯陰岳飛廟被列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不僅是名戰無不勝的戰將,更是一名揮毫潑墨的文臣,《滿江紅》是其代表作,膾炙人口,慷慨激昂,道出心中的滿腔熱血,絲毫不遜於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頗具大將之風。

岳飛廟內,碑碣林立。東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東爲"肅瞻",西曰"觀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區一個較大的書法、文學藝術寶庫。穿過儀門,由御碑亭北望,即爲雄偉莊嚴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氣勢恢宏。殿內正中是岳飛的彩色座像,氣宇軒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爲貼金巨匾"還我河山"。精忠坊,又名櫺星門,建於明正德七年(1520xx年),是一座卯榫結構的木製牌樓。它飛檐尖聳,形如羣雁比翼,建造精美,氣勢雄偉壯觀。由於排列緊湊,吻合嚴密,雖然通體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卻歷經近520xx年的震災水患,仍巍然屹立,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築藝術,在力學、美學和建築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精忠坊兩側壁間,分別嵌有"忠"、"孝"石刻大字,爲明萬曆年間彰德府推宮張應登所題。山門,岳廟山門青階朱戶,古樸莊嚴。門兩側琉璃青龍蟠壁,雄師威踞。山門上懸"浩然正氣"、"精忠報國"、"廟食千秋"三塊巨匾,分別爲楚圖南、舒同、肖勞題書。楹聯"孤憤書兩表墨跡猶在,報國秉一心浩氣長存"、"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分別由魏傳統、魏巍所書。

岳飛廟施全祠,施全原爲殿司小軍官,對秦檜主降誤國,誣害岳飛極爲憤恨。在岳飛遇害八年後的1150年,藏於橋下刺殺秦檜,行刺未成被捕。施全面對秦檜大義凜然,寧死不屈,被磔刑處死。後人建祠以資紀念。施全祠下的五跪像分別爲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王俊,此五人因殘害岳飛而成爲世人唾棄的千古罪人。御碑亭和乾隆碑,在岳飛廟正殿前方的神道上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御碑亭,但是亭子裏卻不見有碑。那麼,這塊兒御碑是哪位皇帝的?碑又到哪裏去了?他就是風流天子乾隆。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清高宗弘曆巡視嵩山返京路過湯陰岳飛廟,在拜謁岳飛後,由衷地寫下了一首七言律詩加以讚頌。按理,碑亭不應建在神道正中,但封建社會皇權至上,所以破例。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的1920xx年,人們把乾隆詩碑移到了山門外的東側。正殿,岳飛廟的主體建築。殿堂巍峨莊嚴,氣勢恢宏。殿內彩樑畫棟,輝煌絢麗。岳飛彩塑坐像端居正中,頭戴金盔,身着紫袍,臂露金甲,手握寶劍,英武魁偉,氣宇軒昂。賢母祠,原稱寢殿。殿內原塑有岳飛和李氏夫人塑像。1985年修復時,經有關部門批准,內增塑"岳母刺字"組塑而改爲賢母祠。賢母內四周壁間鑲嵌有岳飛手書"出師表"、"滿江紅"、"墨莊"、"還我河山"、"寶刀歌"等碑刻及後人歌頌岳飛書法讚詞的碑碣近七十塊。以上主要建築之外,還有岳雲祠、四子祠、孝娥祠、東西廂房、碑林以及肅瞻亭、覲光亭等。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三

各位朋友:

我們現在乘車出發去遊覽的是龍亭風景區。龍亭風景區坐落在古城開封的西北邊,佔地面積83.13公頃,園內古建築巍峨,御道兩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遊者慕名而來的理想景區。

歷史上曾有七個朝代在開封建都,特別是北宋王朝,定都開封長達168年。當年的皇宮所再地就是如今龍亭一帶。金朝末年,龍亭一帶成爲皇宮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在此建周王府,後因黃河氾濫,漸成廢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總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廢棄的煤山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位,文武官員定期到此朝賀遙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稱爲真龍天子,因此這個地方就成爲“龍亭”了。解放後,這裏被闢爲公園,成爲人們休息的場所。

今天的龍亭仍然保持着清代“萬壽宮”的建築風格,在南北5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和龍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築的宏偉氣魄,又兼有南方建築秀麗的建築風格。午門是龍亭景區的大門,作北朝南,雄偉壯觀,彷彿引導我們進入了歷史。

進入龍亭大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大道兩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橋叫玉帶橋。玉帶橋是用漢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長40米,寬18米,高17米。下有五個涵洞,把潘、楊兩湖連成一體,湖水相通,可使遊船穿行。

站在玉帶橋上向北望去,是一座巨大的磚砌臺基,龍亭大殿巍然聳立其上,莊嚴雄偉。玉帶橋兩側的龍亭湖被大道一分爲二,分別是潘家湖與楊家湖。關於這兩個湖,還有個民間流傳的故事。“楊湖清,潘湖渾,奸臣忠臣清渾分”。說得是北宋一門英烈的楊家將爲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但皇帝卻善惡不分。楊業被害後,餘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狀,但皇帝卻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世美的三個虛職,餘老太君一怒之下,帶領全家罷官歸隱。楊家搬走後,天降大雨,將潘、楊兩府淹成了一片汪洋,當時潘家位於湖東,楊家位於湖西,大雨過後,東胡湖水渾濁惡臭,西湖湖水卻清澈如鏡,老百姓就認爲這是潘楊兩家對國忠奸的寫照。其實並不是這個原因。原來過去東岸住戶多,又有許多作坊,因排放污水,東邊的污水就變的很渾濁,而西邊的湖,因當時住家很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質就很好。現在經過治理,兩湖都變清了。不過這也告訴我們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走過玉帶橋,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裝飾華麗的建築叫“嵩呼”,其意爲“山呼”、“嵩呼”。這座建築是清代開封地方官員在重大節慶之際到“萬壽宮”給皇帝祝壽是三呼萬歲的地方,所以建築規格採用了最高級別的廡殿頂的形式,取其意,名“嵩呼”。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龍亭大殿前,大殿位於13米高的磚砌高臺上,殿高13.7米,共26.7米,遠遠望去,雄偉而壯觀。拾級而上,一條72級的石階把我們帶到了龍亭之上。石階中間爲青石雕刻蠣龍盤繞的御階。龍亭大殿裏專門陳列了一組宋太祖趙匡胤大宴文官武將的蠟像。講述的是公元961年,剛剛當上北宋開國皇帝的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正中的宋太祖端起了一杯酒,宴請爲趙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們。宋太祖藉着酒意發一番感慨,說做個天子太艱難,整夜連覺都睡不安穩。他的言談讓石守信等將軍不明其意,就追問原由,宋太祖很是真誠地說,一旦有人把黃袍也加到你們身上,不幹能行嗎?石守信等人一下子嚇得變了臉色,忙跪地涕泣磕頭,宋太祖勸他們不如交出兵權,多買些良田美女以終天年,這樣君臣無猜,大家都可以平安相處了。第二天,這些人都稱病辭職。趙果然不費力地如願以償,而北宋王朝從此也便進入了文人主政的時代。大殿裏的蠟像是開封市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文官武將,表情各不相同,寶座上的皇帝趙匡胤的意圖,他們是否體會了呢?

宋朝是我國經濟、科學、文化高度發達的朝代,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發明中指南針、活字印刷和火藥等都是在宋代發明和完善的。唐詩宋詞並列於中國古代文壇,書畫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然而令趙匡胤始料不及的是,一杯酒儘管巧妙地收回了兵權,坐穩了自己的寶座,卻由此傾斜了整個宋代。杯酒釋兵權之後,北宋王朝又採取多項措施防範武將,這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北宋王朝比之我國曆史上的其它統一王朝表現的都要軟弱,只存在了168年。但北宋的建立,使開封成了當時世界上超一流的大都市。當時,俄羅斯的最大城市基輔才幾萬人,而開封的人口卻已逾百萬。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開封的真實寫照。

站在龍亭大殿平臺上往南望,兩湖碧水猶如二面鏡子,優美嫺靜,一條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開封的悠悠歷史之中。今日的開封盡收眼底。西南方是我市著名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中國開封翰園碑林和天波楊府。往北望,古城牆彷彿如一條綠色的長龍,中國曆代更迭的歷史彷彿就在眼前,遠方開封鐵塔,雄偉挺拔,彷彿在告訴您開封過去和今天的說不完的故事。再往遠方望去,那便是我們母親河----黃河了。大殿下左右兩組建築,從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時官員們等候的朝房,現在龍亭歷史陳列和宋代著名帝王時代的歷史事件蠟像。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四

朋友們,我們今天遊覽的目的地,就是素有"雄、險、奇、秀"於一體的林濾山。

林濾山,古名隆濾山。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殤帝劉隆名諱而改名至今。林濾山,就是南太行山,位於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的林州市境內,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29公里,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

林濾山奇峯林立,山勢嵯峨,崖谷密佈,瀑布高懸,共有大小山峯7658座,大型幽谷7845條,造就了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這裏現存古長城遺址1處,古塔9座,洞窟5處,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l處。這裏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水溪潭池、飛瀑銀花,重巖疊嶂、姿態萬千,構成了一幅幅變幻無窮的林濾山風景名勝圖。

太行大峽谷是林濾山的一顆明珠,是旅遊觀光的勝地。它羣山環繞,山巒重疊,青山流水,森林蔥鬱。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太行之魂王相巖,三九冰雪桃花開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掛的冰冰背,還有太行平湖、國際滑翔基地等;令人留戀忘返。

朋友,在我們的正前方山頭上,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壑口,這便是聞名退還的魯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巖鄉和山西平順縣的惟一通道。這裏地勢險要,海拔1172米,橫寬110米,200餘米高的絕壁聳立兩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巖鄉的老百姓要想到縣城,只能肩挑手提爬過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艱難。

關於魯班塹有這樣一個傳說:工匠師傅魯班到林濾山伐木,看到山高難越,行走艱難,想劈開大山,便掄起手中神斧,結果只在山頂上砍了一個塹口。在望口東側的山塹上,有一隻全手指印的明顯痕跡,據說是魯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從這個景點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魯班喝過的仙水。過路人喝了此水,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經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幾口甘甜的泉水。因爲山高且離我們太遠,因此我們只能飽炮眼福,望山興嘆了。

現在我們穿行在林石公路上,這條公路被稱爲森林浴廊。公路兩旁森林茂密,鬱鬱蔥蔥。林木覆蓋率達到72%。而且植物種類上千種,其中350種植物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是難得的迴歸大自然的去處。

林濾山風景區有天然森林32萬畝,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森林浴場。我們腳下走的這條林石公路,就像一個婉蜒的長廊。因此,如果您來林濾山旅遊,您會感到空氣清新,精神舒暢。

眼前這條公路隧道,就叫"太行隧道"。它全長l000米,高6米,寬7米,於1974年鑿通。

山後的石板巖鄉千百年來,一直靠魯班壑進出,路途遙遠艱險,嚴重製約了山區經濟的發展。這裏的人民羣衆爲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鋪就一條通往未來的大道,於1969年11月,組織380人的鑿洞專業隊,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戰頑石,鬥塌方,堅持苦幹5年,終於在1974年5月在海拔700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了這麼一個較大的公路隧道。從此,高山峻嶺再也不是"關塞極天唯鳥道",而成爲"萬古天險變通途",爲山區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這個大型隧道也是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的又一曲凱歌。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五

我先給大家講個關於這個景點的故事,話說唐朝有個文人叫韋固,小時候經常到河邊去玩,一天晚上,他見一個慈祥的老人在月光下翻閱書信,一邊看,一邊用一根紅線繩把兩塊石頭系在一起。韋固看見後非常奇怪,隨口問道:“老伯伯,你係石頭幹什麼?”老人說:“我在給當婚的人牽線呢!這一對石頭,就是世上一對夫妻呀!“韋固好奇地問:“那我的妻子是誰呢?”老人說:“就是村頭看菜園子的女孩兒。”韋固很生氣,心想,那丫頭又窮又醜,我可不要,不如害死她算了。第二,他路過菜園,看看旁邊沒有人,拾了一塊石頭向女孩砸過去,女孩”撲通”一聲倒在地上,韋固也嚇得逃往外鄉。十幾年後,韋固做了大學士,給他提親的人非常多,但沒有一個稱心如意的。一天,韋固到張員外家作客,看見張員外的外甥女美貌出衆,心裏便十分喜歡;姑娘看韋固儀表堂堂,心裏也有幾分愛意。張員外看在眼裏,喜在心上,當下託媒人定了婚事,選了吉期。到了大喜的日子。韋固將小姐娶到府上。洞房花燭夜,韋固細細端詳愛妻,發現額角有一塊小疤,就問她是怎麼回事。小姐說:“小時候家裏窮,有一天,我正在菜園裏拾菜,不知哪個野小子打了我一石頭,因此留下了這個疤。”韋固聽後,心裏十分吃驚,就把月下老人的話告訴了妻子,他這才相信緣分是拆不散的。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後來的“千里姻緣一線牽”這段神奇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我們商丘古城。說起美麗的商丘古城,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在這座古城始建於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商丘”,“睢陽”,“宋國“,“南京”,“歸德府”這些商丘歷史上每一個時期的名稱,彷彿都在向人們訴說着它悠久輝煌的歷史。商丘古城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撂(liao)城三大特點,全城外圓內方、形如古銅錢,九十三條街道形如棋盤,內城地勢呈龜背狀,中間高,四周低,略向南傾斜。內城四周城牆聳立,巍巍壯觀,古城四面環水,僅有四門與外界相通,從空中看古城像建在水中一樣,需要說明的是,內城的南門和

城牆,是北宋南京城的北城門和北城牆,距今已逾千年。在地面上能保留上千年城牆,實屬罕見。且內城、城湖、城廓三位一體,城內以“八卦”圖形排列,堪稱古代建築藝術瑰寶保存完好的古城,全國獨一無二,整個古城堪稱中國古城池的典範之作,商丘古城旅遊區內的景點可以說是星羅棋佈,不勝枚舉,古蹟勝景多達百餘處,主要包括古城景區、南湖景區和火文化景區三大部分。

如果我們到商丘古城而不到古城湖看一看,真是一大遺憾。那麼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古城湖。八千畝的水面無比壯觀,美麗的護城湖像一條玉帶繞城四周,長達10餘華里,湖水清澈見底,碧波盪漾,春夏之交,岸邊垂柳臨風,湖面波光粼粼,水鳥歡唱,蒲葦搖曳,荷花飄香,倘若駕一葉小舟,仰觀古城風貌,俯察水中游魚,談古論今,定會觸景生情,無比愜意。在美麗的城湖正南方矗立着一座巍巍壯觀的祠堂——張巡祠,張巡祠是爲紀念在“安史之亂”中血戰睢(sui)陽而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張巡、許遠等人所建,是中原地區最大的仿唐建築。至今站在大殿前依然可以想象到當年張巡等英烈爲保守睢陽而英勇殺敵、浴血奮戰的戰爭場面,雖最後城破失守但他們爲平息叛亂,保護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勳,千餘年來張巡等英烈一直受到海內外人民的無限崇拜和敬仰,文人墨客也多有吟詠,文天祥的一首“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的詩句更是傳頌千古。在美麗的南湖景區還有一景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八關齋。八關齋是因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晚年在我們商丘有感於八關齋會寫下的《唐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而聞名。《八關齋會報德記》碑文爲八棱石幢,共983字,其字體結構嚴謹,端莊雄健,被歷代書法家譽爲顏真卿楷書中的精品和神品。

而我們商丘古城三大景區之一的火文化景區更引人入勝,有燧皇陵、閼伯臺、開元寺等,也向你講述着一段段悠久的歷史。商丘是火的發源地。早在1萬年前,燧人氏在這裏發明了人工取火,開創了人類文明歷史的新紀元,燧人氏被人們譽爲火祖,故商丘主火。燧皇陵至今還矗立在商丘大地上。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園,是上古時期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園,位於商丘古城西南三裏處。據《歸德府志》、《韓非子》、《左傳》、《三皇五帝時代》等典籍記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據專家考證,燧人氏爲天下第一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觀天象,確立了中華第一姓——“風姓”,研究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曆法,確立了商丘爲天地之中,在商丘建立了中華第一都。由於他貢獻巨大,被後人尊爲“天皇”,位列“三皇”之首。商丘是火的誕生地,歷史上多次在此取火,1992年4月12日,國際旅遊觀光年“黃河之旅”首遊式點火儀式在這裏舉行;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七運會在此取火;20xx年12月19日,“信用河南聖火”在此點燃;最值得驕傲的是我們與北京、南京並列爲全國十運會三個取火點之一,20xx年7月15日,河南省省委書記徐光春,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國際乒壇名將鄧亞萍、全國勞動模範,永煤集團總經理陳雪楓在此共同點燃了“華夏文明之火”。 大家都學過:“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吧”!她的主人公花木蘭的故鄉就是我們商丘。花木蘭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女英雄,“代父從軍”的壯舉廣爲人知。自從美國動畫片“花木蘭”放映以來,她作爲“巾英雄”的形象,更是風靡世界。花木蘭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縣營廓鎮人,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率五路大軍親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蘭便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年。屢立戰功。戌邊歸來,隋文帝欲封她爲尚書,她堅持不授。歸家後,脫去戎裝,又現女兒真面目。木蘭女扮男裝的事情聞達皇上,皇上非常愛慕,欲選進宮中,木蘭抗旨自殺,唐初追封爲“孝烈將軍”,後人爲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縣營廓鎮建造了木蘭祠。該祠

始建於唐代,後多次重修擴建。原祠有大殿、獻殿、後樓、僧人住室等百餘間。大門內有花木蘭的戰馬塑像和花木蘭全家塑像,1943年毀於戰火。如今,木蘭祠堂大殿已原樣重建,木蘭仍戎裝躍馬,威風凜凜,東西殿房尖頂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現在的木蘭祠已成爲豫東的一大遊覽勝地。

遊了這麼久大家也餓了,那我先來介紹商丘的小吃。商丘的四喜丸子很著名。惠樓山藥爲主料製作出的四喜丸子,更是一枝獨秀,它進一步地使人們享受到山藥之甜美。其實,四喜丸子也是由來已久了。 明朝萬曆年間,傳說神宗過壽日,全國不少地方都要敬獻壽禮。惠樓山藥年年進貢朝廷,這次爲神宗送壽禮,仍然離不開山藥,不過單單山藥總覺得不新鮮,惠氏八世老祖惠英明,在壽禮上動了腦筋,特製作出一席福壽山藥宴,其中一道是用上等惠樓山藥、芝麻、蜂蜜、白砂糖、玫瑰醬、桂花糖、小磨香油及其他優質材料合理調配,通過打皮、籠蒸、油炸成丸子(初起名爲“四季丸子”),包裝得精美無比,帶着進京了。神宗見惠英明製作的福壽山藥宴,感到別有趣味,也嚐到宴中的“四季丸子”,覺得滿口盡是無法形容的美味,心裏簡直樂透了,藉着酒興,即命名此丸子“四喜丸子”。從那時起,由惠樓山藥做成的四喜丸子出了大名。四喜丸子食之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滋補壯身,健脾胃,補腎益精,爲歷代朝臣喜食的山藥菜點之一。

睢州燒雞,是地方名吃,已有220xx年的歷史了,由張家祖傳,傳到張老太,已是第六代傳人。張老太做燒雞講信譽,贏得了衆人好評,於是慢慢就把張家燒雞叫做張老太燒雞。張老太真名叫陳乃芝,不過外人都知道她叫張老太,因爲她是張家燒雞店的主婦,擔負着掌握技術又是老闆的角色,她親手加工的燒雞,在豫東盛名不衰。睢州張老太燒雞,採用祖傳祕方,做法經殺、沾、清、幹、油、煮六道工序,配以十二種中藥和香料,成品達到透爛爽口,食而不膩,回味無窮,素被稱爲豫東名吃,享有“張家燒雞三日香”的美稱

商丘的戲曲文化也是十分獨特的。在商丘戲曲文化方面佔統治地位的是豫劇,如果在商丘城鎮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裏,在耳邊迴響的始終是那大腔大調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聽起河南梆子來,是那樣的如醉如癡、物我兩忘。所以,有人說,河南梆子就像 “ 海洛因 ” 一樣,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會怎麼過。早在北宋時期,城南五里的汴河邊便出現了河市樂和 " 撂地 " 演出的藝人。宋元佑六年( 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場所 “ 照碧堂 ” ,日夜都有戲曲演出。清乾隆年間,梆子戲傳入商丘。由於受民風民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 " 河南東路梆子 "—— 豫劇豫東調。豫劇豫東調曲調高亢、激越。女聲唱腔明快、花俏,男聲唱腔粗獷、大氣、豪放,集中體現了商丘人坦蕩、直率的性格。除豫劇外,在商丘這快土地上廣泛流行並大行其道的還有二夾弦、曲劇、四平調曲子戲、大油梆、落子戲、評詞、琴書、墜子、大鼓、大鐃、武老二、京韻大鼓等。四平調是在商丘誕生、商丘所獨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聽到的地方戲,是文化和戲曲 “ 特產 ” 。四平調根據花鼓男女藝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調四平八穩的特點及花鼓中原有的 "平板調式 " ,借四平八穩之意,依 "平調 " 之稱,各取一字定名爲 " 四平調 "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陳三兩爬堂》等。商丘的民間工藝。商丘人心靈手巧,民間工藝美術品種繁多,如剪紙、刺繡、編織、石刻、木刻、泥塑、麪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輩出。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六

歡迎朋友們來省級風景名勝區河南十佳景區雞冠洞觀光遊覽。雞冠洞洞長4600米,現已開發1800米,觀賞面積23000餘平方米。整個遊覽過程需60多分鐘,雞冠洞坐落於雞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雞冠洞。

雞冠洞爲石灰岩溶洞,地質學上稱它爲"喀斯特岩溶地貌"。該地形常發育在碳酸岩山體當中,在溶洞內常伴有地下暗河,由於碳酸岩長時間的被雨水所侵蝕而形成了諸如石筍、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態的洞穴景觀。

雞冠洞發現於清朝乾隆年間,1992年9月開發,1993年月10日對外開放。目前全洞已開發8個景區,依次爲"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閣"、"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八大景區連綴而成,全洞大小景點188個;尤其以"衆仙迎客"、"金龜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戲珠"、"疊幃宮"、"鯉魚戲水"、"八仙拜壽"、"西天取經"、"小人王國"等80餘個景點,景觀姿態奇異,形象逼真而備受廣大遊人青睞。

北國第一洞--雞冠洞,它爲什麼稱爲北國第一洞,因它是長江以北形成的一個最大的溶岩洞穴。洞內二廳是國內洞穴生成最早的一個大廳,時間達6億年之久,三廳一組石筍生長奇特,被世人稱爲中華龍宮,雞冠洞爲此根石筍投保5000萬。六廳石盾遍佈,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xx多個溶洞,共發現石盾10面,雞冠洞內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徑達3米,而小的石盾直徑不到10釐米,其形狀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廳的九龍玉柱,又稱中華第一柱,由九條石龍攀附其柱身,直徑達20餘米,支撐着6000餘平方米的遊覽大廳。雞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將給朋友們今天的遊覽帶來驚和實實在在的收穫。

玉柱潭主要行特點是:它是由高低粗細不等的石筍組成。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一景區景觀最爲集中的地方,前面突出的景觀叫"金龜渡仙翁"。這個景觀由三塊平放的石塊組成,上面的石筍形象仙翁。你們看它伸着長長的脖子,彷彿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不畏艱險,乘風破浪。因金龜前進的方向,也是我們進洞的方向,所以這個景觀也叫"金龜指路"。

我手燈指引的方向,是一個自然通風孔;直徑不大高達38米直通山頂。我國有大大小小溶洞兩千多個,惟有雞冠洞有一個自然通風口。所以洞內空氣清新。紅光照亮的地方,景觀取名叫"玉兔望月"。

請看綠燈打亮的石龕裏,站着一位小仙人,你看他頭戴一頂尖尖的帽子,神情悠悠自得,在他們旁邊掛着剛洗過的一件短袖衫,衣衫隨風飄蕩,景觀取名"仙人晾衣"。

在仙人晾衣的右邊,還有一種什麼動物?請大家猜一下,對,它是一隻雪白的山羊,兩隻羊角高高聳起,你們細看,就連眼睛裏的黑眼珠也顯得特別有神,這個景觀名叫"雪羊奮蹄",展示着它們不畏艱辛,不屈不撓的精神。

隨手電照射的方向,大家看到這片三角形的壁流石,它像不像一座陡峭的山峯?整座山峯上有五個仙人分佈不同位置,故名"五佛畫山"。你們看最上面的一尊是觀世音菩薩,正雙手合攏,向今天到來的各位朋友祝福,祝各位朋友新世紀新千年裏事事如意,財源連年。中間是如來佛,下面是阿彌陀佛,左邊還有兩尊佛。

第二景區是雞冠洞中形成最早的一個洞穴,距今已有6億年之久。洞頂懸掛的鐘乳石,地上的石筍,星羅棋佈,在現代燈光照射下盡顯流光溢彩,故稱爲溢彩殿。請大家往洞頂上看,一隻河馬的馬頭懸在洞頂,它大張嘴巴,瞪着黑溜溜的眼睛,活脫脫一幅河馬窺世圖!往低谷看,谷底一組石筍組成一個十分形象的景觀,你看它張嘴翹尾像一條爬上水面的鱷魚。這個景觀取名--鱷魚拜壽。

請回過身來順着我手電指的方向向上看,這一景觀名叫"山澗層樓"。你看兩山對峙,山澗流水,峽谷水中有一頭海獅穩坐,它瞪着機警的眼睛,生怕有什麼不祥之物驚擾他們的安寧生活。背後遠處兩山之間層層高樓高聳雲端,雄偉壯觀。大家看它像不像現代化小康村的建設風格。讓我們回過頭,看下屹立在路邊的這根石筍。據洞穴專家考察,這根石筍是溢彩殿中形成最早的一根石筍,大約生長時間在5.4萬年。現在經過頂端修飾,便妙趣橫生。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七

萬仙山,著名的旅遊、避暑、休閒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市70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這裏羣峯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峻爲一體。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佛教聖地——三湖四個分景區組成。1990年確定爲“省級風景名勝區”,20xx年評審爲省級地質公園。20xx年被評審爲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萬壑有聲伴天籟,千峯無語立斜陽。

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的萬仙山位於太行山南麓,至峯頂可遠眺黃河,俯瞰牧野,一覽逶迤羣山。萬仙山匯聚百里太行赤巖絕壁的精華,赤紅色的懸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巖瀑石幕,曲折、盤旋、迂迴、流暢的圍、隔、堵、截出八條深澗峽谷。飛瀑、洞穴、老樹、古寨、石牆、石街、石房子組成一個個鮮亮的景點。

萬仙山景區保留着原始次生林仍屬於天然林,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

進入萬仙山腹地,環顧一座座奇峯,多層重疊,赳赳向上,直刺雲天,姿態迥異,似神似仙,惟妙惟肖,霧遮雲繞,飄然欲動:甲冑在身的將軍峯,揮手遙望的華山石人。仰天側臥的虎嘯石,錯落有致的七郎峯,幾欲開屏的孔雀,鎮定落座的石鷹,體積上萬立方米的太行石王。還有那四大龍洞--黃龍洞、白龍洞、紅龍洞、黑龍洞;四大崖梯--續梯、天梯、猴梯、寨門梯;四大奇石--日月星石、龍鱗石、神龍石、鴛鴦石;四大古寨--漢王寨、鐵打寨、羅姐寨、藺相如寨;萬仙山保留着原始次生林,覆蓋着古老的植被,生長着千餘種植物,兩百多種草藥,十多種食用菌,可稱得上植物類王國的天然寶庫。

萬仙山山高林密,人跡罕至,是衆多野生動物的樂園,金錢豹、獼猴、黃羊、獾時有出沒,鷹、山雀、角雉等隨處可見。還有衆多色彩斑斕的蝴蝶。良好的林木植被涵養了豐富的水源,泊泊清泉、淙淙小溪從巖縫中流出,匯成一條條瀑布,衝擊出一個個深潭,黑龍潭瀑布、磨劍峯瀑布、白龍潭瀑布、雪山潭瀑布、通天河瀑布、喊泉似一束束冰絲銀紗垂掛在谷底峯澗。

自秦漢以來,萬仙山上就有人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曾路過此地;北宋楊家將西征時曾在這裏紮營 ,一個個古寨的寨牆、遺址依然殘存,流傳着許許多故事和傳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萬仙山撩開神祕的面紗,著名導演謝晉在這裏執導《清涼寺鐘聲》,題寫了“太行明珠”,於本正導演在這裏執導《走出地平線》,先後有《倒黴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劇在這裏拍攝外景。許還山、楊在葆、濮存昕、郭達、潘長江、倪萍等衆多藝術家在這裏擔綱表演,郭亮村被譽爲“華夏影視村”、“中國第一影視村”。

萬仙山俊秀的景色,吸引着衆多書畫家、攝影家前來寫生、採風。書畫家張仃六進萬仙山,題寫“華夏奇觀”。張憑、王世龍、侯德昌等書畫家、攝影家在這裏留下了傳世之作。中央美院、廣州美院落等100多所藝術院校把萬仙山定爲寫生基地,每年有數萬名學生在這裏臨景習作。五龍嘯聚洞天含涎孕靈氣,萬仙飄臨雲底奇石萌秀色。萬仙山景色獨特,山高氣爽,氣溫與山下相差6度,盛夏季節,山下酷熱難擋,山上清涼如秋。

萬仙山四季四景,應時變幻:春,花團錦簇,嫩飾赤巖;夏,綠漫峯巒,山丹點綴;秋,雲高天藍,紅葉盡染;冬,雪填溝壑,冰掛高懸。萬仙山沒有商業氾濫的喧囂,沒有精雕細啄的人造景觀,沒有時尚開發的硬傷。仍然保留着渾然天成,仍充盈着洪荒野氣,讓人在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

走進萬仙山,住農舍,食農家飯,聞炊煙裊裊,瞧百年老宅,看藍天白雲,聽瀑鳥合鳴,走林間小道,吸太行氧吧,坐石凳弈棋誦詩,臨景揮筆,潑墨丹青,可領略時光倒流,歸返原始的韻味。走進萬仙山,森林浴、生態遊、觀日出、賞明月、登石梯、攀崖壁、探洞穴、濯清泉、認草藥、拾蘑菇、品山泉甘甜,嘗山果純香,憑弔山寨墟址,發思古之幽情,看影視村天然外景,聽村民講拍攝趣聞,平添幾分遊樂,幾分遊興。

最新河南德耀中原心得體會實用 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雞冠洞風景區位於河南洛陽欒川城西三公里處,景區內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遊;春天,春花爛漫,十里飄香;盛夏,濃廕庇日,飛瀑流泉;金秋,紅葉滿山,層林盡染;隆冬,冰掛銀條,松柏凝翠。區內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因此而取"雞冠洞風景區"

雞冠洞屬於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質學上稱她爲喀斯特岩溶地貌。據專家考證,她形成於早,中更新紀,諸多景觀早在六,七萬年前就已定形。早在清代就有人冒險探幽,奇險。懼而返。

雞冠洞,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區連綴而成,依次爲"玉住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瑤池宮","石林坊",洞內峯迴路轉,曲徑通幽,景觀佈局疏密參差,鐘乳石形象各異,姿態萬千,或如逸仙,如臥佛,如飛禽,如走獸;或如春竹,如密林,如竹簾,如帷幕,其景觀無不栩栩如生,維妙維俏,一片片龐大的石幕猶如琴瑟,以石輕擊,琴音清脆,餘音嫋嫋,萬古流淌的洞中河,清澈見底,"叮咚"作響,給靜逸的雞冠洞增添了無盡的活力!

雞冠洞旅遊資源豐富,洞中共有大小景點168個,尤其以"衆仙迎客","金龜渡仙翁","貴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戲著","鯉魚戲水","八仙拜壽",等88各景觀,姿態奇異,形象逼真而倍受廣大遊客青昧。

雞冠洞考古研究價值及高。洞中石花,石旗,石瀑,石幔,石鐘乳,石筍密佈,據科研數據表明,較長石筍在18.4萬年前就已行成,現在通過石筍的內部結構、層關結構以及沉澱下來的物質,可考察出古氣候、古環境、古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另有石盾、蓮花盆等,它們的結構成因及特徵、形狀屬世界罕見,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科研價值。

雞冠洞中一年四季恆溫18°c,嚴冬季節洞內熱浪撲面、暖意融融、盛夏酷署,洞內寒氣侵襲,清神爽心,爽涼宜人,被稱爲"自然空調"。

九四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爲"省級風景名勝區",九七年被省旅遊局授予:"河南省十佳旅遊景區"。九八年被河南省建設廳授予"風景區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全省風景區衛生達標先進單位"。

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同志爲雞冠洞欣然題名"北國第一洞",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爲雞冠洞作出了"景觀壯、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首家龍宮"的權威性評語。

目前,雞冠洞正以嶄新的姿態、優質文明的服務,迎接四海賓朋觀光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