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篇1

幼兒園教師教育心得:老師,我不想玩了

到了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我像往常一樣,讓幼兒練習跳繩,因爲班上有十幾個女孩子已經學會了跳繩,還有一大部分孩子不會。一聽說跳繩,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又要跳繩啦!”語氣中透露着不情願的味道。我說:“你們看,那麼多女孩子都會了,有些人還不會呢!快向別人學學吧!”

在我的鼓勵下,幾個會跳繩的女孩子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來,旁邊的孩子還一個一個幫她們數。剛纔不情願去跳繩的男孩子們也圍着過來,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孩子們有的在找自己的繩子,有的在看別的會跳繩的孩子。跳了幾次失敗後的陸文靜對我說:“老師,我不想玩了!”

我一怔:爲什麼不想玩了?比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健康部分的內容與要求,我嘗試了以下做法:1.老師示範跳繩的方法,讓孩子跳着學;2.將會跳繩孩子的跳繩數寫在黑板上,進行表揚;3.鼓勵一繩多玩;4.可以自由選擇體育活動的內容,如跳繩、玩沙袋、踩高蹺等。接連幾天,孩子們的表現大不一樣:一些幾次嘗試跳繩而失敗的和不想學的孩子,在我的示範、鼓勵下,認真學了,願意跳了;會跳繩的孩子一看見自己跳繩的數字寫在黑板上,更加樂意跳繩了;不會跳繩的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種繩子的玩法。還有一些孩子則玩起了走高蹺、頂沙袋、扔沙袋的遊戲。真是豐富多彩,其樂融融。

這件事紿了我很大的啓迪:在孩子不願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時,是堅持活動呢,還是反思自己的行爲,來調整教育活動?從以上的活動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在調整了教育活動後,孩子的表現大不一樣。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當然也是無處不在的。可是我們卻總是喜歡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孩子。於是,就造成了有許多孩子不願跳繩的那一幕。其實,我們應該多觀察孩子,問問孩子,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來組織活動。蒙臺梭利說過:老師要眼隨孩子。就是說讓老師的要求合上孩子的節奏,讓老師跟着孩子的想法和行動,並且快速搜索到孩子的那個最近發展的領域,使孩子得到真正的發展。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篇2

最近讀了《教育的55個細節》和《愛的教育》,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我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就應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爲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就應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到達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爲自我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爲自我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爲自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一樣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着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於創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我的主觀選取。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爲師,以學者爲友等等。不僅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資料轉化積澱爲自我的綜合素養和創造潛力,這樣才能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帶給了經驗和指導意見。

李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着問題讀書——透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我的行爲。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鑑。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爲:“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

1、由數量上的積累進而構成質量上的積澱;

2、將資源轉化爲能量。即將所讀資料有效轉化,爲己所用,變成自我的專業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量上要保證,時光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先;

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聖陶文集》這類著作就應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穫。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爲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好處: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爲,“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搞笑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能夠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爲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願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篇3

11月15日上午,寧夏科技館第一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廉政警示教育中心,通過參觀,讓我係統的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反腐歷程和壯士斷腕的反腐勇氣。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學習了不同年代國家領導人的反腐倡廉講話,深切感觸到黨中央猛藥去痾、重典治亂、反腐倡廉的決心。從“八項規定”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從“拍蒼蠅”到“打老虎”,從座談調研到羣衆路線專題民主生活會,這一系列的舉措都顯示出黨中央“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真正落到了實處。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羣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一堅決打壓腐敗行爲的高壓態勢,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員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收到的實效。

我們觀看了警示教育圖片展以及中紀委公佈的近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使我深受教育,主人公用他們聲淚俱下的懺悔,用他們後悔莫及的警醒,用他們對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給我們實實在在地敲響了警鐘。不禁令人反思,領導幹部一旦貪慾膨脹、利慾薰心,就會喪失理想信念,在金錢面前打敗仗;一旦追逐名利、撈取功名,就會導致急功近利,貽誤事業的發展;一旦恃權輕法、心存僥倖,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過好權利利益關、思想道德關和廉潔自律關,要時時注重學習,不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從思想深處築起黨紀國法和道德意識防線。

這次警示教育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時間,與我而言卻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思想上的震撼,一如入口處那句“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的口號振聾發聵。作爲科普工作者,我們肩負着學習科學、傳播科學的神聖使命,必須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觀念,自覺遵紀守法,養成良好作風,增強科普使命感和責任感,強化服務意識,堅守職業道德,抵住誘惑、經住考驗,築起反腐防變的堅強思想防線。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篇4

爲了增強大家的法制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養成良好行爲習慣。近一個時期,我們在全校全力推行《一日常規歌》的誦讀,不僅僅是讓同學們能夠背熟,更重要的是從大家上學、上課、上操、活動等十四個方面,以這種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易於記誦的七言童謠的形式,誦於口,踐於行,指導規範同學們日常行爲習慣。

如:《課前歌》中所說“聽到預備鈴聲響,秩序井然進課堂”,就是要求大家明白:鈴聲就是命令,鈴聲一響迅速進教室,或誦讀,或唱歌,進入上課狀態;再如《值日歌》中提到“慢擦黑板輕掃地,桌凳物品擺整齊”,就在教給我們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課間歌》中的“上下樓梯靠右行,經過走廊不擠擁。”就是指導大家在課間有秩序的活動,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誦讀《一日常規歌》,就是在潛移默化中使廣大少先隊員明白“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什麼都重要”的道理。良好的行爲習慣,是安全管理的保證,是成功人生的基礎。

最後,校長張喆軍作了總結講話,對開展“安全教育日”的意義做了生動而深刻的闡述,對同學們的日常行爲規範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校長的講話,爲我校自3月25日起掀起的“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爲主題的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我麼深刻的領悟到: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校將以安全教育日爲契機,限度地發揮好學校教育的作用,將安全教育活動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家庭、社會,使學生及廣大家長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文明意識不斷提高,爲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有序的環境而不斷努力。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建平安校園,祝願我們每天平平安安,高高興興,祝願我們的校園真正成爲全校師生安全的港灣,和諧的家園!實現平安校園和正常教學的共贏。

教育爲誰心得體會篇5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爲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爲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感恩的來面對世界;一雙毫不起眼的鳥兒,以它那動聽的歌聲,感恩在面對世界;一棵大樹,在山裏完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以它幾千年自在的生長,感恩地來面對世界……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之恩,何以爲報!

感恩,是我們古老中國的傳統文明。讓我們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感謝他們攙扶我們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讓我們用心去關愛身邊的父母,孝敬父母。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燃起愛的火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