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多篇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多篇

學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1

國小綜合課與社會生活相聯繫,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產物。要傳遞和交流人類經驗,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繫起來。國小綜合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和社會”,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所擁有的經驗儘量豐富,在現代”中不知不覺滲入未來”,以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灌輸。

國小綜合課迴歸生活和社會”是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空間;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讓國小綜合課迴歸生活和社會,纔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纔會使國小綜合課成爲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那麼,如何才能使國小綜合課迴歸生活和社會呢?

首先,要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國小綜合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於兒童生活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繫,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繫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爲學生的知行統一搭起一座橋樑,使它們得以溝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級《我眼中的秋天》時,可以讓學生們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變化,秋的氣息,這毫無疑問比書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說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實現學生樂學的需要。

國小綜合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於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爲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時空的特點,或班級,或小隊,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同時獲得發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級《我與學具》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鍛鍊和提高調查、探究及蒐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瞭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

最後,要發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實施學生生活中的教學。

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論,大力倡導生活教學。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要使學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由此他認爲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教育應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從中可以看出他極其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和創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迴歸。因此,理論聯繫實際是國小綜合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裏,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

由此可見,國小綜合課先有系統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學校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生,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教育的切入點、結合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表現找準時機,然後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教育,從而促進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統一,生活與發展的統一。

總之,國小綜合課迴歸生活和社會”是立足於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繫,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於學生社會活動的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的,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內在規律安排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教學。這種教學思路既爲廣大教師所認可,又爲全體學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國小綜合課真正成爲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程。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2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全班乘大巴車去新橋馴馬場和神龍生態園遊玩,一路上我們興致勃勃,好興奮。

到了新橋,看到了三個大風車我們就到了新橋馴馬場。或許因爲我屬馬,所以我對馬非常的喜歡。我們一邊聽着馴馬場阿姨的解說一邊參觀。這裏的馬真多呀!一百多匹馬都是進口的,來自五湖四海也來自世界各地,讓我看花了眼,真是大飽眼福。馬的顏色有全棕色的,有全白色的,也有白棕相間的。聽阿姨說近幾年馬的價格越來越貴,從以前的幾萬一匹變成現在的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一匹。每匹馬還都有自己的馴養師,在馴養師叔叔的教育下,每匹馬都很乖很聽話。我一直在想:這些馬吃的都是草,怎麼那麼高大那麼強壯呢?

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馴馬場,又來到了神龍生態園。生態園的空氣真好,植物很豐富,像一幅美不勝收的風景畫。我們還參觀了生態園裏的各種動物,和小動物進行了一些親密接觸。這裏有雄偉的老鷹,缺胳膊少腿的猴子,數不勝數的鴿子,圓滾滾的珍珠雞,還有各種各樣的蛇……我們還看到了愛美的孔雀開屏,真幸運呀!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彷彿只是一眨眼我們就要回家了,一路上我一直都在回味,我還要把這份快樂跟家人一起分享。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3

綜合實踐活動要讓學生聯繫社會生活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考察、訪談、網上查找資料、討論等活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學生養成探索自然,親近社會,發展自我的個性傾向和能力,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把學校環境中的學習與社會、家庭環境中的 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健康積極的個性品質。

本學期的教學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綜合實踐活動應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綜合實踐活動應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應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爲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着眼創新,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4

5月25日,廊坊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年會,在廊坊十五小召開,我有幸參加了這場既是比賽又是輔導的活動。活動期間,觀摩了16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教師的說課比賽,領教了執教老師紮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別具匠心的活動設計,自然親切的教學風格,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聆聽了廊坊市教育局張佔國主任和上屆河北省綜合實踐課一等獎獲得者----老師的精彩點評,使我深受啓迪和教誨。

本次綜合實踐課活動是以《課外閱讀》爲主題,聆聽16位教師的精彩說課後,我正確區分了語文與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懂得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分爲以下幾個步驟:課題的生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基本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確定主題和子課題,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第二階段:實施階段。第三階段:活動總結展示階段。還可以按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個維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開發系列活動主題,既有新鮮感,又有連貫性。

在本次說課活動中,十六節課異彩紛呈,專家和老師的講解更是讓我們茅塞頓開,耳目一新。《故事長廊》、《誦經典美文潤美德少年》、《走進昆蟲世界》、《戰火中的童年》、《神奇的課外閱讀》《暢遊書海愛上閱讀》、《我讀書我快樂》、《走進童話王國》、《我愛讀書》、、《揚帆書海墨香童年》、《讓孩子愛上讀書》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知識、經驗進行自主的活動。讓教育走出了課堂,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學生的親身經歷,自主體驗、感受,實現了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的目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使兒童的發現、研究、探索的慾望得到滿足和釋放的最佳途徑。綜合實踐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來,越是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學生就越有興趣和能力去完成探究活動。

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今後,我們將深入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拓寬課程內容面,拓展資源領域,整合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是關鍵角色,有活力、有激情、有創新的指導藝術纔能有效推動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與成果的推廣,逐步使活動走向課程,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具備一名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資質。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5

九月開學季,我們期待已久的綜合實踐活動終於到來了,我們像樹上的麻雀一路上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不知不覺活動地點已經到了,我們懷着的激動的心情,顧不得聽老師的安排,一溜煙的跑下了車。

今年的活動地點有兩個,我們首先來到哈爾聽教育研究中心。那裏有激動人心的穿越火線活動;有寬敞明亮的舞蹈教室,供我們跳歡快的舞蹈;有五彩繽紛的美術教室,讓我們享受藝術的美妙;有充滿活力的武術教室,讓我們瞭解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第二個實踐地點是豐潤澤植物園地,那裏有軍訓活動,在教官的帶領下,我們每個同學都艱難地做着各式各樣奇葩的鴨子步,終於到了軍用帳篷。教官教會我們站軍姿、吃軍飯、用手槍……

最令我難忘的是扎染活動,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我們的織物是一塊白色的手絹,首先把手絹在清水中浸溼,然後找見手絹的中心點,圍繞中心點用皮筋把手絹一截一截紮起來,帶上已經準備好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手抓着已經紮好的手絹到放有顏料的染色缸裏浸泡五分鐘,時間到後拿出手絹放到盛滿清水的大水池子裏,摘掉皮筋,清洗乾淨手絹,擰乾、曬乾後,扎染活動結束。扎染活動讓我瞭解民間藝術的奧妙和樂趣,讓我體會到民間藝人的聰明才智。

我們正玩得盡興,時間卻悄悄的溜走了,有趣的綜合實踐活動結束了,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了,當一名軍人的不易,他們每天接受艱苦的訓練,還要保家衛國。想想他們,我們學習這點辛苦算什麼,我以後要像軍人叔叔一樣,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刻苦努力,爭取爲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薄力。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6

“社會實踐”這個詞我早有耳聞,無疑就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可是當我真正經歷過一次時,我才發現之前那種想法很幼稚、可笑,因爲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的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一早寫完作業,想起今天還有一個任務沒完成——社會實踐。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那麼,我就掃我們這樓的樓梯吧!我拿起掃帚馬上開始行動,跑到六樓開始掃起來。掃了一半,這時,一位中年男子走了上來,不管周圍有沒有人,隨口亂吐檳榔渣,我很生氣,怎麼能浪費別人的勞動成果了?看看我剛掃完的地,我鼓起勇氣對準備走上來的那位叔叔說:“叔叔,請你撿起檳榔渣扔進這裏的垃圾桶。”可那位叔叔還蠻不講理,瞪了我一眼,說“我就要亂吐檳榔渣,你管我啊!小的還說起大的了,這兒是公共的,我愛吐哪兒吐哪兒!”那位叔叔說了一大堆,我認真的聽他說完,然後進行辯駁:“這就是因爲是我們大家公共的,我們纔有權保護,您是大人,應該爲我們這些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啊!我好不容易掃好地,您隨便浪費我的勞動成果,我就應該說啊!”那個叔叔面紅了,理屈詞窮的愣在那兒,隨然走過去,撿起了檳榔渣,灰溜溜地走了。我嘆了一口氣,繼續掃地,這時迎面走來了一位阿姨,她笑咪咪的對我說:“真不錯,是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裏甜滋滋的。

這次短暫而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此次社會實踐告訴我:“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不知的過程,迎接滿意的結果。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7

3月12日在區教研室的精心組織下,我有幸聽取了石麟國小趙偉老師、實驗國小徐瑩老師、樂天國小井普欣老師的三節優質綜合實踐課,通過聽取學習讓我這個初涉綜合實踐大課堂的新兵對該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初步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如何定位與開展系列活動,同時,也明確到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下面就將我對該學科淺談幾點認識。

1、生活是最好的課程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本質上講,是一門基於生活實踐的課程。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的文化環境都爲我們的課題提供了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善於挖掘生活社區蘊涵的課程資源和研究課題,使學生將自己成長環境作爲學習的場所。因此在主題的設計上要將所謂的“熱點”“關注”問題,化解到平時的生活中,顧及學生的實際,緊密聯繫生活。如“長清方言土語調查”一課,教師注重挖掘鄉土資源,開展鄉土文化教育,讓學生不僅能繼承一個傳統的語言文化,感受鄉土的親和感,而且能重溫前人的語言交流方式,重新發現先輩的智慧、典範和價值。“識別真假人民幣”、“生活中的廣告”等二節課,也都緊緊圍繞我們的生活實際進行活動與命題,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實際中充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探究、發現,使學生親自獲得對社會、對自然和對自我的認識和體驗,這種認識和體驗是學生在課堂裏、在書本里不能獲得的。正是這種全新的認識和體驗,使學生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使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科學觀和良好意志品質,同時還能激發學生關心社會生活的興趣,關心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以及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2、教師的綜合素質強。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沒有教材的限制,隨意性比較大,而且內容往往是“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以其廣泛的包容性、教學的靈活性、學科的滲透性變成了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學校的一種特色。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決定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綜合的知識。作爲指導教師必須要衝破學科壁壘,廣泛地涉獵各學科知識,使自己具有廣博、綜合的知識結構,成爲一個知識雜家。這就要求教師在“專”的基礎上追求“博”,達到“一專多能”。“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桶水又有別於普通的水,它的營養含量更爲豐富、複雜。由於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打破了書本知識範疇,從而擴延到生活實際,突破學科限制,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位教師的優質課堂中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高素質、高水平。

3、注重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質。

普羅塔克曾經說過:“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比起學科課程來講,綜合實踐活動沒有規定的必學內容,它的設計和實施是基於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學生在這個課程裏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和權利,他們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而又能研究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去研究去探索,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活動過程中,擅說的學生採訪,會寫的學生編輯、撰稿,會畫的學生負責美工,善於交往的學生負責聯絡、協調每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都得到了充分地發展與展示。在綜合實踐活動“長清方言土語調查”中,學生通過走訪、調查、觀察等多種途徑獲取資料和信息,利用適當的工具和技術整理與歸納信息,初步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學會運用獲得的信息描述或說明問題,並做出恰當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和提高。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積累經驗,提高分析和利用資料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爲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另一扇窗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可能。

陶行知曾說過:“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這次的聽課,使我真正的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實踐活動中我將充分調動每一種課程資源的積極因素,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具有更大的空間,也收穫更多的喜悅!

國小生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篇8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長沙蔘加了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骨幹教師培訓。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特別是姜平教授、吳雨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以及精湛的理論闡述,讓我認識到了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學習了綜合實踐課的範式以及課堂教學策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在我國部分學校(特別是長沙的幾所學校)經過多年的實驗,取得了很好的經驗。

一、綜合實踐活動走入課堂。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所規定的必修課程,自3年級開始設置,每週平均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根據主題活動經歷的過程劃分爲選題指導型、主題分解型、活動策劃型、中期反饋型、成果交流型、方法指導型等六大類型。綜合實踐活動的產生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綜合實踐活動爲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當今社會變遷日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環境問題,道德問題,國際理解問題,信息科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參與,探究,理解這些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

二、綜合實踐活動在身邊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以現實主題爲核心,注重學生的直接體驗和真切感受,綜合地利用各學科的知識,用綜合的辦法,通過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視野和方法,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來,越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學生就越能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

三、新課程實施任重道遠。

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隨着新課改實施的逐步深入,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着很多豐碩的成果。然而,卻大都是語文數學耀眼的光環,綜合實踐活動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由於認識上的不到位,以爲綜合實踐活動只不過是一個可上可不上的副科,又不考試,不用特別重視。對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知之甚少,拿到這門課甚至不知道該怎樣來上,更不能做到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靈活地運用教材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方法落後單一。各位教授專家的講座,從理論視角切入,結合具體課例,深入淺出地解讀綱要的內容,撥開了我心頭的迷霧,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理念,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及必要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雨、王歡、李煒等老師的課例,讓我明白了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到底該怎樣上,我發現原來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上得這樣有聲有色,讓學生如此興趣盎然。

我初次接觸這門課程,以後我將邊教邊學,儘量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將盡量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活動目標,活動對象,活動方法,活動條件和環境,讓學生作爲主體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構建,從而實現全面發展。同時也會不斷充實自己,做好學生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