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生態文明生態產業建設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生態文明生態產業建設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生態文明建設徵文 篇一

每當我們踏進校園的大門,就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兒綠茵遍野,芳香四溢。我們可以在曲徑長廊的木凳上欣賞古今名著,我們可以在高大挺拔的老槐樹下吟誦感人的詩篇,我們還可以在乾淨整潔的大教室中學習知識,交識朋友。.。.。.在學校裏我們感到心情愉快,我們的學習效率總會不自覺的提高,我想這和學校優美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在這令人自豪的時刻我們又在擔憂着。.。.。.在這一相當長的時間裏,人類只顧發展,忽視環境,於是我們面臨着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資源的日益短缺這一空前的挑戰。但是爲什麼資源豐富的地球竟會變成如此下場,我認爲除了人類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與人類的道德和貪慾有關。

環境問題與人類道德的缺失有着至關重要的關係。人類在面臨着金錢的誘惑的時候總是放任自己的貪慾,一味的尋求着獲得金錢的方法,於是一片片森林倒下,一條條食物鏈遭到破壞,越來越多的動植物變爲稀有品種,即使是這樣,還是會有人違背道德違背法律去獵殺它們。甚至在治理環境污染時只是簡單地解決表面問題。可是人類似乎沒有意識到自然與我們的關係: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離不開自然環境。所以,人對生態的破壞,最終也會影響人自身的利益。

環境問題還與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有關。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吧。它的意思是靠着硃砂的變紅,靠着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走在大街上,看到許多人吐一口痰,扔一下垃圾便認爲自己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行列,只是爲了圖一時的方便。

在資源日益枯竭的時代,我們人類又能爲地球做些什麼呢?工業文明過度消耗資源的惡果就是如今的環境問題,很多人說是不是應該停止發展,我認爲我

們應該繼續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建立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各自的發展道路也不同。在我國,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可持續發展;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工業污染,建立現代化工業文明;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所謂環境說到底就是人的生活環境,作爲人類,在面對着環境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我們應當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綠色消費,選購環保產品;做好垃圾分類的處理,方便回收廢物,循環利用。我們還應改變客觀環境對我們自身的影響,不隨意跟隨他人的做法,做到每一個行爲都符合道德準則,做好別人的榜樣,如果 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環境問題。

綠色,低碳生活已經成爲了現代人們的追求,在國家和人民的努力下綠色美好家園不再是夢想,閉上眼睛,想象着我們生活在如詩如畫般的生活環境中,心情倏地變得輕鬆與愉悅,工作效率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時代的發展會越來越迅速,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生態文明建設徵文 篇二

環保,綠色在我們的身邊到處都能看到這些宣傳資料,只要你是有心人,必須能做到環保,必須會擁有健康的生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人這樣報怨的:“爲什麼吃的食物不是純天然的不是綠色食品”因爲此刻有空氣、水源、土地都遭到了污染。還有一些是爲了個人利益故意添加到食品裏。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遭到污染的現象,如:燃燒礦物燃料,放出超多的二氧化碳;毀林,削減了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潛力。另外,大氣中還增加了許多人造的溫室氣球,使地球表面聚積的熱量越來越多,最終導致了全球變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莊稼都被淹沒了,這樣生態平衡就遭到了破壞。

我認爲我們就應學會節能減排,比如:節約用紙,儘量用手帕,這樣就能少砍伐一棵樹木了,我相信這樣做會有一棵樹感謝你,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綠色出行,少開車,坐公交車,少排放尾氣,選用節能電器,多植樹造林……

我曾在報紙上讀過一個真實的人和事,講的是一位外國人,他爲了宣傳環保,來到了我們昆明,一住便是12年,在這12年裏他到處宣傳生態文明,低碳生活,12年只穿過兩套衣服。我們都就應像他學習這種環保精神。我們務必要有保護生態文明、低碳生活的意識。我相信幾年以後,微風吹過,我們將聽到微風和樹葉的低語聲,呼吸到香甜的空氣!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從我們做起,從此刻做起!

生態文明建設徵文 篇三

人類爲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然而,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以後,大幅增加了了對資源的需求,而忽略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兩者平衡,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縱觀這兩年,地震、洪災時有發生,極端天氣也異常增多,生態平衡的破壞,直接或間接的給人類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損失。恩格斯告誡人們“不要過於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這句話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爲所欲爲。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設生態文明呢?

首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質與行爲觀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心任務多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生態文明建設與其間的平衡關係,導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遭到破壞,引來雙重危機。爲此,我們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重要的地位,努力建設可持續發展型社會。

其次,我們要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堅持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使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同時應推動科技發展,建設低耗能、高環保的新型企業。我們還要堅持可循環經濟,因地制宜,多種產業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當然,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還必須完善相關的機制與條令,儘快制定相關的法律與政策,才能真正的保護好生態壞境。

雖然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不久,我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但我國近段時間在保護環境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我也堅信,當我國公民都擁有了生態意識,當工廠企業都能做好相關的處理程序,當“保護環境”不在只是口號,我國的大好河山一定能夠重現在國民面前!

生態文明生態產業建設心得體會 篇四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爲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爲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爲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萬物是脣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爲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迴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係: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爲依存、互爲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於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後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爲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模化的良性軌道。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係。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係。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徵文 篇五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環境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生態文明卻一步一步的離開人們,可人們還是不把生態放在眼中。直到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大規模的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地球早已被他們破壞的千瘡百孔。地球在近幾年受傷害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大約每一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不見。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一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或許大家以爲這些都是外國的災難,但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資料。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爲文明三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黨一向強調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災害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經濟,據說我國每年要拿出2000億人民幣來用於受生態災難影響的地區的補償。生態已經與人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了,人類纔開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遲了。

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環境是那樣的完美:花在草地上展開笑臉,鳥兒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着,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如今,應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就應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人類作爲高等動物,卻連低等動物保護家園的意識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小學生更就應受這種教育。我們就應明白,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類的亂砍濫伐,使原本秀麗的地球變得不堪一擊。我們必須要更加珍惜生態,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化成碎片。我們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扔白色垃圾、廢電池,構成自覺的行動,不浪費身邊的資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們作爲國小生,在抓緊教育的這天,更就應明白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們就應將它作爲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珍惜它,愛護它。我們就應吸取上一輩人的經驗,珍惜資源,把地球轉成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