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多篇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多篇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1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後,對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做好這個老師角色,通過學習,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育兒先育己,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儘可能掌握相關的科學育兒方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去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爲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質量的相處時光。孩子能夠從心底裏信任父母,才能順從父母的教導。對孩子的事情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多用耳朵聽,少用嘴,用彼此的相愛、尊重、信任、讚美和關心建立“紐帶”,在親子感情漸漸加深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才能水到渠成。

三、豐富孩子的課餘時光,配合“雙減”政策,讓孩子的學習實現高質量,更全面地開展。在課餘時間,帶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分工,一起做菜做飯,讓孩子習慣參與到家庭中,從而對家庭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長中的困難,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在開拓視野,接觸社會,培養興趣特長的時候,意志更堅定。

四、加強孩子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多跟孩子講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庭的家族歷史,讓孩子有民族傳承的使命感。培養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係,爲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而努力。

以上是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收穫總結,希望在不斷地學習,反思中更好地掌握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共同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2

初讀了《家庭教育促進法》,我的感覺是,其實這部新法,一定程度上就是想幫助家長緩解我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焦慮症”,引導我們更多關注孩子健康成長中真正重要的方面,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促進政府和全社會在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和方法優化上投入更多資源,給予不同情況的家庭分門別類的支持,比如單親家庭、委託監護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等等。這部新法規定了家庭教育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也明確了各級政府和各類社會機構的責任與盡責方式。可以說爲市場上的資源,無論是盈利性資源還是公益性資源,流向家庭教育這個領域樹立了風向標,爲持續提升家庭教育對於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提升我國家庭普遍的“父母素質”和家庭和諧程度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藉着跟大家一起學習這部與我們家長和孩子都息息相關的新法,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感受。既是學習法條的體會,也是一直以來和家長朋友們交流中形成的想法。首先,我們家長必須在自己的心裏,給家庭教育一個明確的定位,科學地理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樹立鮮明的界限,不要缺位的同時,注意不要越位,該守住的陣地要守住,該給孩子的空間要給足,該交給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的要交出。

我一直堅持認爲: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輔助,換言之,我們家長不是老師的眼線和助教;家庭教育不是贏在起跑線的競爭與押寶,換言之,孩子的快樂童年時光不是我們爲自己的焦慮買單的成本;家庭教育不是拼爹燒錢的階層分水嶺,換言之,昂貴的教育方式未必科學,理想的教育未必需要花錢;家庭教育不是衡量投入產出比的投資決策,換言之,我們沒有權力替孩子決定他應該喜歡什麼,他應該在什麼領域投入自己的熱情和精力。

在這個最初的認知邊界圈定之後,我們可以結合學習新法,看看我們應該在家庭教育的觀念和方法上,有哪些優化提升。第一,新法再次告訴我們:家庭教育,陪伴是最堅實的基礎。新法第十七條第一款就是“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表白,陪伴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基礎,也是親子間信任的源泉。有了足夠的陪伴,孩子才能放心地在父母的關注下大膽探索世界,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足夠的陪伴,父母才能細緻地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思維方式,洞察孩子的發育敏感階段,找到恰當的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有了充足的陪伴時間,聰明的家長和更聰明的孩子,一定能找到屬於彼此的最快樂的高質量陪伴方式。

第二,新法提醒我們,家庭教育要以“當下”爲本。教育當然要面向未來,但更根本的是要服務今天,給孩子一個完整、健康、快樂的童年。新法第五條第一款“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第十六條“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家庭教育”,第十七條“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其參與相關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尊重差異,根據年齡和個性特點進行科學引導;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字裏行間透露出一個很多人看來還很先進的理念——童年不是成年的準備期,兒童不是爲了贏得將來的競爭而生活。“雞娃”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孩子身心發育的階段性特點和規律,片面地將成長看成一條跑道,於是爲了將來而犧牲現在,還美其名曰“都是爲了你好”。新法尊重孩子與成人不同的特點,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給了孩子平等的發言權,這是我們家長應該認真反思的地方。

第三,幸福快樂的能力,應成爲家庭教育的追求。新法第十六條第三款“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其培養廣泛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第十七條第三款“相機而教,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健康細胞,幸福能力是未來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核心資產。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也不是對未來社會競爭的押寶。我們可能無法預測哪門學科在未來更有價值,哪個專業在今後更容易找工作、收入更優厚、社會地位更高,但我們能確認,獲取幸福快樂的能力,一定是陪伴孩子一生的重要資本,也是將來我們可以放心地讓孩子獨自上路的關鍵因素。那麼這個能力,應該在家庭教育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四,共同成長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有的態度。新法第十七條第八款“相互促進,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這句話簡直就像是猴叔說的一樣。多年來猴叔一直到處呼籲:我們不敢妄言教育,我們要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我相信所有用心用情的父母都會發現,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從孩子身上學到的,很可能比我們教給孩子的還要多得多。而且我們自己必須不斷進化,不停升級我們的知識技能包,不懈學習,持續成長,才能努力跟上孩子的腳步,纔有資格被我們的下一代帶進由他們創造的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孩子面前,我們真的沒有指手畫腳的底氣和導演、設計他的人生的資本,我們可能要在甘當人梯的基礎上,學會隨時放空自己,隨時向孩子學習。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3

對於家庭教育,自己覺得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家庭也好,就是盡本份三個字。真理總是隱含在樸實無華的點點滴滴之中,所以教育孩子,我們注重尊重孩子的主動性,給他一個儘可能有張有馳,相對自由的成長空間。同樣,小樹不修不直溜,當孩子由於天性不能換位思考的時候,我們也會及時糾正,力爭在教育方面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別人的玩具他想要一起玩,他的玩具就不想分享,這時候,他媽媽總是問他,爲什麼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你要分享,而你的玩具,爲什麼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哪?這時候,孩子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孩子媽媽,我記得有一次是這麼循循善誘的,孩子媽媽問,兒子,我給你出個腦筋急轉彎好不好,孩子說好啊,她媽媽說,你看過年了大家團聚,有一大桌子美味佳餚,可好吃了,但是家裏只有一捆很長很長的筷子,怎麼辦,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這些好吃的哪?孩子說,這可怎麼辦哪,就在那裏低下頭來,靜靜的去冥思苦想。一會時間,孩子說,有了媽媽,可以讓每個人夾着她身邊的人最愛吃的菜,另一個人也同樣給他身邊的人夾,這樣就不怕筷子長,每個人就都可以吃好吃飽了。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太多了,家庭教育是平淡而又潤物細無聲的。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平平常常的教育,但是我們珍惜孩子生在這麼一個偉大的時代,是黨和國家,學校以及幼兒園老師,爲孩子日積月累,無私無我的辛勤付出,才真正給孩子們支撐起一片燦爛的星空,這裏感恩幼兒園的老師們,你們真的是辛勤的園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從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每個孩子就像一個花朵,越開越鮮豔。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4

今天參加了由萊山區第二實驗國小徐曉彤老師講解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講座。講座分享講解的內容和法爲我以後教育孩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和向指引。作爲父母受益匪淺,感受頗深。讓我們再一次審視、反思作爲父母應該如何去潛移默化、言傳與身教養育我們的孩子。現在,我就和家談談平時的想法和做法,共勉之。

奧地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都在治癒童年。”好的家風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樹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起點,母應該把孩看作平等的,有獨個性的,尊重孩的個性發展,找到適合孩的成長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

去練字的時候經常有人問我:“你兒子的字寫這麼好,到底是怎麼學的?我的第一反應是,沒怎麼學啊,就是跟着老師的例子寫,慢慢的就寫出來了。”這其實某種程度上是被美化和篡改過的回憶,並非刻意,而屬本能。當我靜下心回想過去,甚至去翻翻我給兒子保留的物品,一路走來從數字都寫不對,到可以成篇寫的有模有樣的本子,盤點與他一起練字相互“找茬”的批改印記,再重溫下與他歷任老師的各種溝通聊天記錄——便會知道,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等一切步入正軌時很多事情都成了理所當然,就漸漸被忘卻了。

孩子養到第二輪,我越來越體會到:養育中容易操作、效果立竿見影但是最短效的就是吼叫和強制,而未必能馬上看到效果,卻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不要陷入糾結和較真。但這不意味放手不管,我和爸爸都不是放養型的父母,但是我們也不會用“正確的標準育兒知識”來禁錮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長規律,不能違背規律,一切要從眼前你與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

在孩子習得“努力”這種韌勁的過程中,父母必要的陪伴、督促、引導永遠不能少。“怎樣瞭解孩子的需求,協助他去解決問題”就像講座裏講解的,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可能需要幾代父母的共同努力!我們也初爲父母,要學習的真的有太多!這個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孩子的成長期是不可逆的,其中每一步,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是值得珍惜的!

我一直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做到全職陪伴,但是隻要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我們都能幫助他們做最好的自己。若干年後,當孩子們成年了,希望他們無論何時想到自己的父母時都能感到溫暖。同樣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都可以擁有: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爲別人着想的善良。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5

在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中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並在2022年1月1日實施。針對近年來各地出現的未成年人犯罪及對未成年的迫害等問題,家庭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國家及政府針對此類問題有針對性的規定了家庭責任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國家各政府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個人對於家庭教育的支持都有了明確規定,並規定了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或者非法阻礙實施家庭教育的予以批評教育、訓誡等。

敘述了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即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並規定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爲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

家庭教育不在是父母或者監護人和老師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婦女聯合會、縣級以上精神文明建設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體育、新聞出版、網信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強調了家庭責任在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父母及監護人要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爲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中國小校、幼兒園等相關社會組織建立家長學校、服務站點等形式,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指導服務。

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該《家庭教育促進法》把家庭教育問題落到實處,家長們也要積極配合教育局、學校的工作,參加學習家庭教育的有關培訓,真正把自家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抓上去。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6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渴望成爲合格、成功的家長,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家長、合格的家長。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說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個家長並不難,當他(她)有了孩子後,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媽媽,他(她)就變成了家長。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都會在孩子身體、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讓孩子出生更順利一點,營養更豐富一點,長得更健康一點。但是除了這種生理、身體方面的養育之外,在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行爲習慣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樣重要。

我們知道,孩子從一出生,首先面臨的教育者是家長,上了學校纔是老師。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因爲孩子個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着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對部分問題孩子的考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種個性缺陷。個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學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家長的行爲、家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着孩子個性的形成,而個性是每個人在社會立足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父母們,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當你們當上父母,匆忙上崗的時候,你們憑什麼來教育孩子,你們合格嗎?就像駕駛員有駕駛證一樣,你們取證了嗎?

只有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過頭來看,纔會發現作爲家長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長平時的工作重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呢?現在有很多家長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做鬥爭上。因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許多不良的影響,使得孩子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而任何彎路都會影響孩子的順利成長,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一些痕跡。如果家長提前學習,孩子的成長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家長天生就是合格的。我們認爲不合格的家長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細細品味。

通過學習該法律,我深切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己作爲家長肩上的責任重大,必須不斷的學習,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和理念。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改變家庭教育方式,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任何有關的行爲和語言都會影響孩子,只有自己做到位,付出的行動充滿正能量,孩子纔會跟着學習,爲孩子樹立榜樣。

二、尊重信任孩子,不要打擊,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建立共同興趣,多帶孩子跑步。爬山、打球做有益於孩子身心的事。

三、真心的陪伴,不做“影子父母”關注孩子的需求和學習。用心感受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陪伴不是低頭玩手機、看電視,而是陪孩子看本他喜歡的書,侃侃而談自己理想,真正的心靈陪伴,是陪伴孩子享受自己的成功,面對自己的失敗。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學校、家庭的合作,爲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和學習的環境。

在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的艱辛歷程中,我們要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微笑。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要實現這一心願關鍵在於教育。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幼兒園、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尤爲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就孩子教育方面談談一些心得體會與天下父母分享。

一、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萬般被寵愛,造就了他們以自我爲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作爲家長我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他,以良好行爲來影響他。凡事從正面去教育,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和他一起討論讓他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二、以身作則,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現在的孩子讀書壓力大,作爲家長應儘可能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舒適的環境裏心無旁騖地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儘可能不去幹擾他們,在旁邊靜靜地看書報做家務,隨時回答孩子關於學習方面的提問,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一個言傳身教的良好環境中快樂學習。

三、強打根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礎,我曾聽過這樣的話:"國小、國中差不多就行,高中好好學" 。我認爲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國小和國中是很關鍵的打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的階段,一旦基礎打不好,上高中後很難改變局面。所以在這個階段,我每天叮囑孩子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不懂的一定要弄懂。英語一定要多讀、多背、多聽;數學一定要掌握基礎,不能混淆概念,答題時看清題意,小心謹慎;語文不僅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了解和課文相關的、書本上沒有的其他知識要引申出去。從細微之處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自覺性。

四、用愛心和微笑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進入七年級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與父母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裏發生的事,學習好壞更是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們經常以家長的身份與他說話讓他反感?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對孩子報以愛心的微笑,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給他聽,並讓他出謀劃策。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裏和學習上的事。對於他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爲主。

五、培養良好興趣,樹立自信心。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興趣纔會有動力去做好它,帶着興趣學習和被動的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從來不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報讀什麼提高班、輔導班之類的他不願意學習的東西。我的孩子總是在玩中學、樂中學,而且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現在,我的孩子已學會了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踩滑板、騎自行車、滑冰、游泳等。他從這些運動中懂得了什麼叫團隊協作精神,也嚐到了成功和失敗的滋味,這些親身體驗對他來講是一筆很好的精神財富。

六、認真總結經驗,制訂好下一步學習計劃。

每一次考試,我都讓孩子總結成功經驗,找出每一個階段的弱點與不足。每次成績出來後,都要和孩子一起總結分析每一科目存在的問題,制定好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打有準備之仗,凡事做到穩操勝券。

七、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一生當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它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八、把握好尊重、信任、鼓勵、批評的尺度。

做父母要學會換位思維,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他們,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他們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通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他找回自信。以恰當的方式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

九、返璞歸真,迴歸自然,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一到孩子放假,我們都會抽空帶他去旅遊,讓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通過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增長了不少見識,開拓了視野。看到孩子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地玩耍、其樂融融自我陶醉的樣子,我們舒心的表情喜形於表。是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十、做好表率,常懷感恩之心。

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家長們寵着、愛着,個個都是家裏的"心肝寶貝"、"小太陽",有時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奏效,不好管理。所以要求他做到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做好表率,儘量做到最完美。例如:要求他不要經常打電腦遊戲,那首先我們也要做到不玩,努力去做他的榜樣。孩子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我們爲孩子所付出的愛心、耐心和關心,他們會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家長的言傳身教和無微不至的關愛會感動孩子,他們無論何時,無論對老師、家庭、社會都會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也會帶着一顆誠實、善良、感恩的心去努力創造一切並回報社會。

以上談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培養孩子的體驗遠不止這些。它是多方面的、具體的、有感觸的。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孩子的具體狀況不同,教育的具體方式也不同。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我也曾困惑和彷徨,但我會依然執着和努力。我堅信:只要我賦予孩子更多的愛心和微笑,我的孩子一定更棒,將來一定成爲國家棟梁之材。

家庭教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篇7

教育就是一個認識並用理性指導的過程。兒童處於發育階段,給予他們指導顯得格外重要。作爲孩子的家長和監護人,父母承擔的教育責任無疑十分重大。

每個孩子生來其實就在經歷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過程,但是由於個人特質或者環境的影響,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時,家庭作爲孩子的搖籃和第一個避風港,理應承擔指引的作用。家庭、學校、社會,只有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團結、協調並融合起來,才能不枉對社會未來的培養。

學校由於肩負着教書育人的責任,發揮的教育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校除了肩負主動教育和矯正孩子的任務以外,還是一個實驗站,因爲小孩早期家教的弊端和優勢定會在學校暴露無遺。有時,早期嚴重的錯誤一旦形成,就只有很小的可能性再把這些錯誤矯正過來。

由此來看,家庭其實肩負着更大的教育責任。

作爲家長,我們在毫無保留愛孩子的同時,要給予孩子清醒的認識,瞭解自己孩子的特質。

基於孩子的個人特質,給孩子賦予合理的發展預期,幫助孩子確立適當的目標。

雖然要教育孩子不斷追求成功,但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應該培養孩子成爲勇敢、堅韌和自信的人。

孩子終究是要在社會的大團體中和諧地發揮着自己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成功與否還在於教育的成果是否符合社會公衆的利益,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培養他們的社會感情。

教育,是一門需要終生學習的課程,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家長並不一定都是善用技巧的專業教育工作者,但是,作爲家長,我們可以多學多問,與教師和學校攜手合作,努力尋求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呵護孩子健康體魄的同時,更要培養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