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參考多篇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參考多篇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1

我是一名小學生,今年才12,別看我年紀不大,煩惱可多着呢,來自家庭的煩惱,學習的煩惱……這些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保持好的心態就可以了,但近視就是我人生一大難題了。

近視的問題已經困擾了我半年多,原來炯炯有神的'眼睛,現在卻被厚厚的眼鏡片擋住了昔日的風采。不過,這些還不都怪我自己,愛看電視,玩電腦。

你知道近視的我最怕做什麼嗎?那就是——測視力。每學期臨近末尾時都會測視力。當我看到別的同學測視力時,我都會非常“嫉妒”,因爲不管老師指到哪,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而當我走下位置,摘掉眼鏡,測視力時,視力表上的“e”幾乎都看不清,除了上面三行,其餘的都像看螞蟻一樣。測完後,別的同學都在炫耀自己的視力有多麼好,而我卻逃之夭夭,生怕他們笑話。

戴着眼鏡也是很煩的。眼鏡架在鼻樑和耳朵上,一節課下來,眼睛感覺酸酸的,本來就有些塌的鼻子變得更塌了。有一次,因爲上學匆匆忙忙,忘把眼鏡帶上,半路才發現,又原路返回,害得我都遲到了。如果上課時我沒戴眼鏡,那整堂課下來,豈不聽得雲裏霧裏?

現在,近視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與學習,是我苦不堪言。在這裏,我想提醒廣大青年,“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請保護好你的眼睛吧!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2

在學習“四羣”活動轟轟烈烈開展之際,我積極投入,抓住契機,積極聯繫羣衆,深刻反思自己的師德言行、工作作風和生活態度,謙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爲今後的工作、學習與生活調整好新的奮鬥目標。現如今社會關係複雜,如何正確的做好羣衆工作,不脫離羣衆,要把“四羣”工作開展好,面臨許多的問題,因此我認爲,應該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是走進羣衆中去,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基礎。只有真正的瞭解了羣衆所需要的,才能把羣衆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從羣衆的角度出發,才能爲羣衆謀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羣衆路線,才能獲得羣衆的信賴和支持;也只有把羣衆工作做好、做實,才能爲今後的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創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環節。羣衆利益無小事,我們作爲質監部門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羣衆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與羣衆緊密結合起來,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最大限度的保障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是做好宣傳工作,力求取得實效。總之,只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羣衆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羣衆呼聲,真實反映羣衆願望,真情關心羣衆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羣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把羣衆放在心上,羣衆就會把我們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羣衆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生機盎然。

總之,只要我們每個共產黨員把國民放在心上的最高地位,尊重國民主體地位,尊重羣衆的開創精力,朝拜的人們的老師,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能力的進步是深深植根於人們的創造性實踐。高度器重和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問政於民,人們要問,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羣衆呼聲,如實反響他們的願望,真正關心羣衆疾苦,依法保障國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其他權利,羣衆的心,羣衆就會讓我們記住,我們將得到最廣泛、最可靠、最堅實的羣衆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充滿活力。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3

xx縣這次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動,有利於促進黨員領導幹部增強廉政意識,從而更好地實踐三個代表的要求。作爲縣警示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我認爲,領導幹部參加警示教育,從思想上要始終做到四有:

一、要有正確的認識。開展直觀、形象、具體的警示教育是從嚴治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能使廣大黨員幹部從典型案件中吸取教訓,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江強調,在從嚴治黨中,首先要治理好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大量事實說明,把從嚴治理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這個關鍵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級、在基層、在羣衆中有說服力,才能把從嚴治黨的各項工作做好。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從國際局勢的變化、國內發展的需要、幹部隊伍的現狀等方面充分認識警示教育的重要性。

從目前我縣領導幹部隊伍狀況看,還存在着不適應或完全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問題,一些消極腐敗現象蔓延發展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已經取得的成效離縣委的要求和人民羣衆的期望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是事關我縣發展前途命運和事業成敗的大問題,必須抓緊抓實抓好。

二、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首先要端正思想認識,切實克服心浮氣躁、應付了事的精神狀態。其次要把警示教育與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結合起來,與貫徹中央、省委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與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轉變工作作風結合起來。

三、要有觸及問題的勇氣。觸及問題關鍵是要從嚴剖析自己,帶頭自查自糾。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按照《黨章》、《準則》嚴格要求自己,經常檢查自己在用人上有無親親疏疏的問題;在經濟上有無貪沾現象;在生活上有無追求奢靡的表現。必須緊密聯繫自己在遵紀守法問題上的各種糊塗觀念和錯誤認識,自覺地檢點行爲,改正錯誤,特別是要用胡長清等典型案例喚起自己的警覺,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到慎獨、慎微、慎權、慎欲。

四、要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解決問題就要對自己有決心,知錯就改,是各級領導幹部應具有的品德。我認爲,領導幹部通過警示教育,要着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去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做到五個始終:一是始終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三是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四是始終嚴格遵守和執行黨的紀律;五是始終接受黨組織的嚴格管理和監督。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4

五月十二日、十三日,我參加了江油市教師進修校舉辦的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通過培訓班的學習,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

首先教師應樹立新的師幼關係觀,即轉變傳統教育工作者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幼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關係。把兒童看成是一個具有歷史性又具備與兒童溝通、交往的能力。

其二教師應通過觀察記錄,熟悉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發展。

第三,做反思型教師。反思是教師着眼於自已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某種行爲、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注重個體差異。

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爲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是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如在觀摩活動中,我們要以平常的心態組織孩子活動,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樣能力差的孩子纔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纔會獲得成功和滿足。

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幼兒,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有着表現自己的機會,不要只追求結果而放棄過程中尊重幼兒發展水平與個體差異教育的統一。

三、教師應注重綜合性和課程的整合。

兒童的生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兒童的多個發展領域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它們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發展整體,就像杜威所說的:“出現在兒童世界裏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分門別類地呈現出來的,兒童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結構來分門別類,而且兒童也並不足分門別類地去感受、去認識他所經歷到的事物。分科課程與兒童生活的統一性是衝突的。”

因此,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應是綜合的,儘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繫,以促進學習遷移。在教學實踐中,要綜合各領域的知識進行活動設計,力求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

四、教師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求、願望。老師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對孩子說話的音量要適中,不要大嗓門;儘可能蹲着和孩子說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

如“我認爲你這樣做比較好”,並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理由和益處,這時孩子會自覺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特點,接納孩子的錯誤,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應給於他們更多的獨立和自由,關愛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斷感受到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喜愛、鼓勵和支持。

五、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前兒童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最後,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5

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爲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爲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啓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啓發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兩段名言:

1.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爲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爲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爲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2.“五大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於動腦,善於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於觀察、善於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三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於提問、善於提問;四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侷限在狹小的課堂裏,也不侷限在學校中;五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多得做不完。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陶先生說:"有了這解放,創造力纔可以儘量及揮出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實施創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創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極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極大的指導意義。他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無不閃爍着創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的滲透與運用,會讓課程改革更好地發揮出實效,促進新課改的推進。

黨和教育心得體會2023篇6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存在着一種線性關係,人格決定了人的發展發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麼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爲: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爲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嗎?能在以自學爲主的大學校園裏取得更大的收穫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出一番事業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纔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莎士比亞說:“性格即是命運,心態主宰你的成敗,氣質影響你的力量,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習慣,用習慣收穫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說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爲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說:“養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