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合集5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5篇《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相關的範文。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合集55篇)

篇1:《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最吸引我,讓我看得最入迷的是《走出教育誤區》這一章,讀着任安妮、王紅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被揪緊,這一件件“小事”讓我明白,教育無“小事”,所謂的“小事”,只是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大的事”!特別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年齡更小,心靈更脆弱,對老師也更信任、更有依賴感。在他們的心中,老師更是神聖無比的,不允許有絲毫玷污的。教育,需要我們常常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所謂的“理解兒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兒童的心去理解兒童的心。

XX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XX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再次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真是感觸頗多啊。

這本書記載了XX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工作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展示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樣一個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XX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作爲一名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老師。

篇2:《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量,讓自己全速運轉,不浪費一點點有價值的東西,不漏掉一絲絲潛在的價值,個人夢想+社會理想=成功。XX的成長過程,再次讓我看到一個事實,一個成功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是把自己的夢想與社會理想融合,與回饋社會緊密連接。XX正是具備了這樣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人的潛能也只有在大的理想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遇到困難和挫折纔不至於灰心失望放棄。最簡單的最樸實的想法是做最好的自己。帶給學生快樂自己也快樂,給社會以好的奉獻,社會也認可了他的作爲。這種小我融入大我的心態,成就了偉大出自平凡的神話!

傷春懷遠幾時窮,小雨纖纖風細細

我知道自己是中國千千萬中國小教師中的一員,我所做的能改變什麼?所以自己總是傷逝。XX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說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XX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讀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學感覺真的事相差太懸殊了。那就像XX說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還會有讓自己讓孩子讓同事感到遺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堅持和自己比一比,堅持不懈(我就是沒有這個韌勁吧),我想我也會不斷向最好的教師靠近了。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大多。是啊,現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傷春懷遠嗎?沒有對自己的教育行爲和教育細節追問,審視,推敲,質疑卻恰恰在懷疑別人對自己是不賞識的,這樣的自己怎麼可能是個好老師呢?時時刻刻爲汲取名利而困擾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師,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業績的,我們總是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身爲教師的自己更應該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個性全面的發展,那樣我們纔有資格說自己在對學生說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一切,爲了一切的孩子。教育過程是繁瑣細碎的,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的,而我們做教師的就是要帶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這些細節之中,以研究的心態對待我們每個學生,在工作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那樣纔會每一階段都由創新和超越。

暖時微波盪漾,炎時蒸騰九霄,寒時冰心守節。XX如水,性情謙和,充滿智慧。XX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就儘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中達到自己能力所恩那個達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說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能如XX所說的做個反思型的教師,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這樣堅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細節,定會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今天再一次鄭重的告訴自己,傷春懷遠是沒有道路的,像春風細雨一樣真正潤物細無聲,只有不停的前行,做個會閱讀,會實踐,會思考,會寫作的老師。

篇3: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 推薦度: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推薦度: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最近拜讀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該書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鎮西老師25年來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讀《做最好的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最好永遠做不到,但是一個比一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經驗告訴我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日積月累我們會不斷的進步,慢慢的.我們就會高興很多,快樂很多!就會朝最好邁進!

李老師在給高三學生的信中說到:“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在這個森林中的,有的人是喬木,有的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即將畢業,可能升入大學,可能參加工作,但志願和職業的選擇現在還不能取決於你。你以前的理想是好的,但現實並非可以隨心所欲”。是的,我們可能無法選擇我們的職業,無法選擇我們工作的學校,無法選擇我們所需面對的學生,我們可能無法成爲大師名人,但我們可以自己怎麼去做,可以選擇讓自己應該的位置,選擇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還是在這一封信中,李老師說到:“你或許不是最美麗的,但離考研最可愛;你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或許不會追富有,但你可以是追充實;你或許不會追順利,但你可以是追樂觀;你或許不會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是那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中的一個最好的自己”是啊,我們在工作中有許許多多的困惑,有許許多多的煩惱,但我們可以去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爲一名教師,用良好的心態對工作與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你的課堂。你的學生同樣會收穫陽光雨露的的普照與滋潤,他們就會茁壯健康的成長!這樣良性循環,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你,你離做最好的教師也會越來越近。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爲,也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某種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只管登高不問高”,儘可能每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暫時遭遇挫折與不幸,最後也將贏的人生的快樂,這叫“道是無情卻有情”。

做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內心收穫一份寧靜,讓我們遠離浮躁,讓自己更加踏實與充實。

篇4: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人的理想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地變化,免不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聽着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授,心想:老師這麼偉大,懂得這麼多,將來我也要做一名知識淵博的好老師。漸漸地懂事以後,明白了老師其實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沒有那麼威風,於是就對別人說:“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做老師。”說的時候還特別堅決,生怕別人不信。再後來,屈從於現實的社會隨波逐流。很多人都說教師是個鐵飯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當一名老師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師的路上擠破了頭,於是我也加入了這隻雄壯的隊伍中去了。同時,當我瞭解到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趁着各種假期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心中豔羨不已,心想,這樣的生活多麼自在瀟灑,只要我成爲老師,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這個崗位,才知事實並非如此,生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不知不覺踏上工作崗位三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時而爲了學生的調皮跳腳不已,時而爲了孩子的天真充滿驚喜,時而爲了工作的難題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時而爲了家長理解的笑容滿心歡喜。雖然我是一個新人,依然是雄心壯志,心想着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着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怎樣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這似乎是一個難題。直到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個謎題才漸漸被解開。

並不是你認認真真的備課上課了你纔是好老師,也並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你纔是好老師,真正的老師是教書育人,而我們往往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說到底我們頂多算是一個還算稱職的教書匠,卻不是一個好老師。

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當我看到別人的優秀時,會忍不住的跟別人學習,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儘快的成長,卻一直在重複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僅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都是如此,他們是一顆顆幼小的樹苗,需要我們的愛和呵護才能茁壯的成長,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中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公正的無私的愛,是對每一個孩子的愛。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調皮的愛惹事或者成績差的孩子,他們更需要關心。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幼苗,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回想過去,在工作中,我有這樣無私的愛嗎,我用心的去愛每一個孩子了嗎?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尤其面對成績不好又特別搗亂的孩子,有時真恨不得狠狠地罵他們一頓,哪裏談得上愛呢?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懷着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調皮好動,上課的時候與其他同學說話,或者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與同桌打鬧嬉戲惹得老師生氣不已,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既然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小時候乖巧懂事,遵規守紀,又如何要求現在的孩子能夠多麼的聽話,老實。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有時換一種方式,用心的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裏,弄清楚楚他們行爲背後的真正目的,然後再像朋友一樣去和他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愛教育事業,愛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綻放自己的美麗。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不已。讀了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爭取做最優秀的自己!

篇5:做最好老師讀書心得

濃烈的過年氣息隨着爆竹聲聲而來臨,千家萬戶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處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羣。閒暇之餘,我靜靜學習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寬容中有嚴謹,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穩,沉穩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慾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潤學生乾渴的心田;激情如風,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學生懵懂的迷夢。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書中 李 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雖然教師在教育中富有愛心早已不是什麼新潮觀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但我還是被 李 老師對學生那份深深地愛折服了。

李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優秀學生的愛,而且包括難教兒童的愛; 李 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直接教的學生的愛,還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級的,甚至是外校的學生的愛; 李 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剛踏上工作崗位初爲人師時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貫穿着他的以前,現在,甚至是將來的教育事業,愛心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前提和保證。

李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爲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說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樸實的話,蘊涵着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爲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篇6: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假期裏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爲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篇7: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最近我讀了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專著《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在閱讀中,我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幼兒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幼兒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我是爲誰而工作;爲同事的好評嗎;爲校長的表揚嗎;爲獎金嗎;爲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可見我也並未“脫俗”),但如果這些與幼兒的評價產生了衝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於幼兒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幼兒的評價。

教師因幼兒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幼兒而存在。培養幼兒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篇8:讀書心得《做最好的老師》

正值暑假在家,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讓人不禁爲之激動、讚歎、折服!我也從中獲得了不少啓示:

啓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啓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啓示三:教師每天的必修課“五個一工程”。

我最欣賞的是李老師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師卻不覺得需要什麼“毅力”,他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李老師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績,並樂在其中,實在讓人佩服!

篇9:讀書心得《做最好的老師》

與同學聊天,偶爾說起暑期讀書的事,介於她的推薦,我去拜讀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

翻開此書,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老師的那番“最”字論:“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讀到此,不免有些慚愧!每每看到學校在表揚優秀教師時,會想盡職盡責的老師便是如此了!相反對比自己,對比過去幾年來的工作歷程,哪及得上,更別提李老師所說的“超越自我”,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讀完全書,讓我深切體會到了李鎮西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無比赤誠,以及他那顆對學生無比熱愛的教育者的心。桃李滿天下,這是我對教師最早的認識!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個桃李滿天下的教師已經是相當偉大了!而要讓滿天下的桃李都能幸福的去度過一生,這又是多麼遠大的志向啊!而李老師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

正是源於這個追求,李老師首先付出的是他的愛。書中,李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和學生相處時,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看到這句話,反觀自己,又是在學生犯錯以後,自己老早就開始“批評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還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的去思考問題。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當然,李老師也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對後進生的教育上,李老師的種種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曾經面對班級中的調皮的學生、不愛聽課的學生、搗亂的學生無比的頭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訓斥都無法長久,偶爾的好將其放大並表揚,但這一方法僅僅只是短暫的。

篇10: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 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篇11:《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最吸引我,讓我看得最入迷的是《走出教育誤區》這一章,讀着任安妮、王紅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被揪緊,這一件件“小事”讓我明白,教育無“小事”,所謂的“小事”,只是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大的事”!特別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年齡更小,心靈更脆弱,對老師也更信任、更有依賴感。在他們的心中,老師更是神聖無比的,不允許有絲毫玷污的。教育,需要我們常常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所謂的“理解兒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兒童的心去理解兒童的心。

李老師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再次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真是感觸頗多啊。

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工作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展示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樣一個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老師。

篇12:《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爲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Q問�}。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纔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e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爲「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爲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F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認爲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M希望與理想。

啓發: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纔有美好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1、系統思考2、自我增進3、改善心智模式4、團隊學習。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師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師》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篇1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李鎮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假期中有幸拜讀此著作,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鎮西老師心聲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文,更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更透徹的理解。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爲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着“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着“成爲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着年輕班主任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着李老師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靈,回憶着自己的教學行爲,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學生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爲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爲什麼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爲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爲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纔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爲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篇14: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前段時間,我利用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此書讓我受益匪淺!

在沒讀此書的時候,其實我內心早有一顆小小的種子,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名孩子們喜歡的老師。但如何才能成爲孩子們喜歡的老師呢?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孩子一起逛書店,發現了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毫不猶豫的把它帶回了家,開始細細品讀。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其中羅列了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

讀完此書,我心想,這不就是爲了我而寫的嗎?正是我想要找的書啊!作爲一名教師,當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師”。那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鎮西老師說:“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就是這本書首頁序言裏非常樸實的語言,卻讓讓我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李鎮西老師的這一段話也令我回味無窮:“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這是寫給他學生的,也是寫給他自己的。讀到這兒時,我茅塞頓開: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爲,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是的,“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進步。

李鎮西老師說到,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他認爲教育中的“愛心”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是我非常欣賞的觀點,一直以來我也堅信自己是個有愛心的老師,再次讀完這本書,我對教育中的“愛心”問題也有的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書中他談到“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有時我也在懷疑,對於我們班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到底要不要懲罰?如今我明白了這其實只是一個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師用愛心去把握的“度”的問題了。因爲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在李老師從教之初,他也曾經諷刺過學生,曾經辱罵過學生,曾經體罰過學生。但是後來他將這一切都變成了教育財富,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難、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誤最終將他磨練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

給我印象最深還有第八章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後進生的轉化。在李老師看來,轉化“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寫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論文乃至教育專著。李老師之所以把關注“後進生”最爲科研目標,一是因爲素質教育充滿了對人的尊重。二是因爲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就必然要面向爲數不少的後進生。李老師在書中向我們介紹了他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採用10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寫家校聯繫本;填報喜單;遊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對手競賽;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幹部;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讀了他的後進生轉化手記――我和萬同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我清楚的記着有這樣一個情節他讓萬同代表班級在全校進行國旗下演講。爲了不失去教育萬同的機會,李老師不斷鼓勵萬同,讓萬同連寫三稿,最後抓住“班級的愛就是祖國的愛”這一句用閃光的話寫的演講稿,還利用自習課和下午放學後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最後終於讓萬同信心十足地進行了演講,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掌聲。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讀完他怎樣對待“後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爲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班裏,問題學生也有,有了李老師的祕密寶典,我心裏也有了一些方法,我想在接下來的教育中我再面對郭浩宇,何歡等孩子時,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着急、困惑了,一定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找到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爲孩子引領一條適合他們學習、成長的道路。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做最好的老師》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與追求,他就是一盞希望的燈塔,一個智慧的寶典,一個你我隨時可以求助的良師。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篇15:《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在假期中,我抽出時間學習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書籍《做最好的老師》,這其中記載了他30年的教育教學精華。書中說到“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對於已經工作12年的我來說,好的教育教學著作會成爲我事業路上的路燈、航標,邁着他們成長的步伐,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創造屬於自己的教育未來路。

打開書,一頁一頁地翻閱,細細地品味,總是收穫頗多。簡單的字眼,訴說着老師與學生之間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凝聚着師生之間那純潔真摯的師生愛,我多麼渴望自己也能擁有這樣的“愛”,那是心靈的淨土,是人生的享受。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書中說到“大凡有事業心的年輕人,在剛踏上工作崗位時,都熱情有餘而思考不足,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而幹勁沖天,卻很少想過其他將遇到的挫折、教育規律、教育理論、前人經驗等等”這些說的很符合現在的我,有工作熱情、幹勁十足,卻不曾想過那些未知的事。通過閱讀,我明確了自己不應該自以爲是,該虛心面對任何一件事,不要總以爲自己怎麼怎麼樣,應從實際出發;對於教學規律,應在自己摸索的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從中發現已有的現成規律,學習怎麼駕馭課堂,怎麼引導學生學習;對於教學理論,我只是簡單瞭解一些關於新課改的理論,具體到實際中還不能靈活應用,因此應多讀書,大膽嘗試到教學中,虛心請教“前人經驗”,多聽、多看、多讀、多學。

“培養學生高素質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質”,“能力只能由能力來培養,志向只能由志向來培養,才幹也只能由才幹培養”。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能力、志向、才幹,首先教師應該有能力、志向、才幹,這樣才能去教育培養學生,作爲教師應該具備這方面的素質。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呢?書中說到從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作爲一名年輕教師而言,閱讀量實在有限,另外由於剛畢業,對所教知識體系完整性掌握的不夠,專研分析教材能力有限,因此更多的時間用在備課上,而沒有時間去看其他書籍。據我瞭解“老教師”均有看書的好習慣,跟他們聊天時,無論是言語還是話題內容都讓人感受到他們知識的淵博,我想這就是讀書的好處,瞭解國家實事、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更多的是關於的地理的書籍中涉及到的美妙言辭,充滿意境的圖片,讀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對於寫作,我更感羞愧,如今科技的發展,網絡資源的豐富,想要找到什麼都能蒐集到,所以就很少寫過屬於自己的作品。

李老師對於寫作提出四方面的體會,也是對我們的建議:要日積月累,不要急功近利;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要讀寫結合,不能讀寫分離。對於以上四點是提高我們素質的一方面,作爲語文老師,我想我們教學基本功是亟需提高的。我們的教學方法在我們的努力中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採用更爲合適、有效的方法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真正做到學生在我們的教育下收穫更多、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李老師指出“素質教育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健康的個性爲宗旨,面向全體,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相符合,通過讀書我們已經能區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怎樣做到素質教育,避開應試教育的各種弊端。我們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以優良的師德去感化學生,我們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我認爲從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以平等的心去對待學生,當與學生建立平等關係時,學生就會除去心中老師“高高在上”的想法,與老師成爲朋友。人們常說,當學生討厭一個老師時,他便不願意學習這科。那麼反過來,當我們與學生成爲朋友時,學生就會喜歡這位老師,自然在課堂上會認真學習,達到較好的結果。其次,我們應該起到示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必須做到,另外還要一視同仁。最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在這個環境中,我們會茁壯成長,另外我也積極聽其他老師的課,努力來填補自己的不足,這是多聽。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師德;而師德的靈魂是師愛。

第一,有愛就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優秀教師共同的特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位學生。伸出溫暖的雙手,獻出真誠的情和愛,扶持他們一步步長大。

第二,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決定性因素,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師隊伍,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好人民教師隊伍。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這些事情卻連着千家萬戶,連着祖國的未來。老師們不僅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敬業奉獻,作出不平凡的光輝業績,在危急時刻也同樣能夠挺身而出,見義勇爲,作出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沒有廣大教師的艱苦奮鬥和獻身精神,就沒有教育事業的今天,就沒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

第三,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李鎮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師德是密不可分的。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了愛,教育將永遠是豔麗的春天!願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把真愛奉獻給每個孩子,讓我們的下一代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健康成長。

篇16:《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讀了《怎樣做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專著,收穫極大,書中的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啓示。本書爲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點燃了一盞明燈,也爲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讓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作爲一個老師想做到最好,對孩子、對教育事業的愛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純真的愛心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愛的力量是無窮。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二、真摯的情感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爲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班裏有個同學,罵人、惡作劇、作業經常不做,上課經常遲到和做小動作,批評教育他當耳邊風,嘴上說改,事後還是屢屢犯錯,真讓人頭疼。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這個學生勞動起來竟那麼積極,不怕髒不怕累。我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回家後他把我表揚他的事告訴他媽媽,不過我私下裏又把他叫到一邊,指出他的許多不足之處,最後我還充滿信心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採取先揚後抑的辦法教育他,這樣在表場之後批評,他進步了很多,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其實就是給學生最大的鼓勵。後來他變了許多,紀律明顯好轉,作業也完成了,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向同學請教。

三、尊重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爲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爲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醜、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你這位老師,才能成爲他們學習的動力,纔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關心瞭解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瞭解學生不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輕輕關心幾句,爲他送上一杯暖暖的開水,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愛,我想沒有的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做最好的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還要深入瞭解,對學生的心理變化要細緻觀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接觸到學生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

五、面向大多數

做最好的教師,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做最好的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秀學生偏愛,對後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幾年的教育經驗使我懂得,教師愛學生,不是一個純粹主觀的過程,如果學生從來不向他們信任、愛戴的老師敞開心扉,學生的心靈之門打不開,那麼教育就無法進行。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着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的生動活潑,卓有成效。

做最好的教師,應該無私地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時時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當老師把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公平地把愛和溫暖送給每一個學生時,學生的心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

篇17:《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李鎮西先生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教師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着一集集連續劇一樣,書中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讓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李老師對教師的那份執着,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

書中的觀點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三心”,即童心、愛心和責任心。這對我們低年級的教師尤爲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覺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語和學生有一道無形的隔閡,總是不能學生和很好的溝通,換來的是自己感嘆這是一種代溝。

李鎮西老師在關於童心的論述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作爲一名教師,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儘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當我們努力保持這一份童心時,其實我們已經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我們便夠建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我想當我們懷着李老師所說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時也是如此,因爲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地動機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總是懷着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當是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自己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使學生覺得你親近,具有親和力。

童心決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二、愛心

李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可見教育離不開情感。

常聽到現在的一些教師抱怨說:我付出那麼多,我把心都掏給了學生,可我的學生爲什麼不領我的情,難道我還不具有愛心嗎?其實他們片面理解了愛心的涵義。李老師告訴我們,愛心應該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態的條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和行爲。

對學生的愛,並不一定需要什麼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纔是真。那些常抱怨的教師說這樣的話的原因或許是他並不懂得“愛心”的內涵,他們把愛心建立在成績的高低的基礎上來,“愛心”化作了分數,不會去考慮學生是是否承受的了這種愛之重……其實質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教師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李老師的話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們真心愛學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們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那麼,我們就算成功了。所以讓我們真正做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

李老師書中有一個例子最能說明我們怎樣付出愛心。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一書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蘇霍姆林斯基爲了孩子出去的快樂,自己攢錢買船帶孩子去旅行,他說“買船是出於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愛心”。

三、責任心

常認爲責任心就是從早到晚一直陪着學生,學生成績好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李老師讓我明白,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教師在日常的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緻和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爲習慣。

未來社會需要有責任心的人。爲國家培養現代人才,是我們每個教育者神聖的使命,更應該是教師的自覺意識和行爲。教師每天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談誤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成長,進而影響着國家的未來。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學生,今天作學生怎樣的榜樣,明天的學生就怎樣對待他人,我們手中誕生的是未來的人才,我們的責任重大。

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爲就會培養出怎樣的人,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學生培養成爲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爲目標,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待教師的責任心,我們才無愧於教師的歷史使命。

我想當我們真正懂得了“三心”含義,明白教師是“心”的事業時,我們跟優秀教師的距離就在咫尺之間了。

我知道做教師是很難的,要做一個好的教師就更難。書中以教師作爲座標原點,分別以學生,科任老師,學校,家長爲座標軸來闡述教師的工作。重點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引導。我覺得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心”,我還總結出三個詞語:師愛,耐心,科學。整本書的思想都是圍繞這三個來展開的。

作爲一個老師特別是一個教師,師愛是必不可少的。缺少師愛的老師談不上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我認爲具有師愛就必須至少做到一下:第一,發自內心地關心,保護每一個學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別是對差生。不要放棄每一個學生(除非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之內);第三,要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深入瞭解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第四,對學生的犯錯要準確到位,但是內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耐心也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素質。作爲一個教師,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是根本沒有你想要的效果的。李老師教育學生很有耐心,他從來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的。他認爲,要一個平時習慣遲到的同學改掉這個缺點不是一兩天就行的,要讓學生慢慢適應的時間。特別是對一些問題諸多的學生,更應該要有耐心。要知道教育是需要過程的,欲速則不達。

科學,教師擁有師愛和耐心還不夠,他還要擁有科學的方法。沒有科學的方法即使對學生多愛,對學生多耐心地教育都沒有很好的效果的。只有在擁有師愛和耐心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把學生教育好。

我認爲,師愛,耐心,科學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個教師,就必須擁有這三方面的素質。書中通過例子表達了李老師的育人思想,他的思想就像人們前進的路標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他指出,要做好教師光靠和學生打好交道是不夠的,還要和學校,科任老師,家長他們打好交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是,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所以教師一定要和家長共同合作。教師同樣要和科任老師溝通好,因爲他們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的好壞。教師和學校更要溝通好,因爲學校給你一個自由的環境你纔有發揮的餘地。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每一個想做老師的人讀。

在讀李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

受到書中的啓發,我通過網絡搜尋了一些有關李鎮西其他書籍的資料,還瀏覽了李老師的博客《與青春同行》,以後準備讀一讀他寫的《心靈寫詩》和《做最好的家長》等其他書籍。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李老師教的是中學,我教的是國小,他的方法我們未必拿來就能用。所以,讀他學他,用他的話說就是要評判與超越。對於我而言,我要學的他尋找做教師的幸福感,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說:教師,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篇18:《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啓了老師們的智慧,讀了這本書,自己深受啓發,現就某點談談感想。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啓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班主任們都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在辦公室時常聽到老師們訴苦:“爲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老師,爲這些事情苦惱着,卻不懂得去反思。

可是,自從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在關於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很多話非常很耐人尋味。“ 後進學生”的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覆的長期教育過程。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或聽英模報告,便使“後進學生”從此成爲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

教師因此斥責學生“屢教不改”、“光說不做”、“本性難移”等等,是極不公正的。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我從來不對“後進學生”提“下不爲例”之類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讀了這本書,可以體會到怎樣才叫走進學生心靈,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師。

篇19:《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完了《做最好的老師》,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

在“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和“教師閱讀年”學習活動,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爲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爲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纔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

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看衰”。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纔會有所所爲;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爲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篇20: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啓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閱讀中受啓發、增智慧、長才幹。

“做最好的老師”一直是我一個我夢寐以求的理想與追求,是我不斷孜孜追求的動力,我用整個心靈去品讀這本書,靜靜地去品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故事,我看到了光明,我慶幸自己在這本書裏找到了某種光明。《做最好的老師》爲我指明瞭方向,它像一盞希望的燈塔,一個智慧的寶典,一個你我隨時可以求助的良師時時激勵着我前進,前進,再前進。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我們最應該懂得的是,在應該開花的時候綻放,而且,要努力地開,開出自己心中最美最動人的那朵花。

李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接受一次新的洗禮:是呀,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樣的度過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教學水平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沒有盡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爲學生心目當中最好的老師呢?

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李老師對學生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只有愛孩子你才能伏下身去給予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生活點滴,你才能爲發現他們成長的歡笑與淚水所影射的點點滴滴,才能與他們的心同步,與他們的心一起跳動,才能理解與傾聽他們的苦惱和困惑,愛而後育,正是因爲有了愛,你的嘔心瀝血,你的殫精竭慮,纔有了意義,才得以昇華。李老師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通過一篇篇文章,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對教育事業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

作爲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爲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爲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

其次,使我強烈感受的是李鎮西同志對學生的一腔愛心。這是所有成功教師的共同經驗。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說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和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了我!教育就是一本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做一個閱讀者,讓自己的教育之花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篇21:《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前階段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着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敢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着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就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對學生評價過高,過於信任他們的控制能力。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還很遠。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班主任,我決心以着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藉着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篇22:《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鎮西老師20__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捧起《作最好的老師 》閱讀的時候,猶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裏,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帶給我的是一次次心靈的震撼與感動。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師的育人之道是那麼得匠心獨具,與衆不同,這裏面凝聚着他多少心血與智慧呀!合上書本,一個個感人的畫面又彷彿浮現在眼前。

開學入學教育,第一次與新學生見面,他早已給學生準備好一份禮物——一本書(他的作品《愛心與教育》)和 一封信。信中鄭重地送孩子們一句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並解釋它的深刻含義,這既是一種偉大崇高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平凡樸實的實踐行爲。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贏得真情。他請同學們在心裏默唸一遍,並在黑板上寫下這行大字,並結合初次見面所見一些學生的具體行爲使學生看到這句話的含義,並希望每一個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動來註釋這句話。他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課。能成爲他的學生,是多麼幸福和榮耀!

爲加強班級管理,他與學生共同制定了班級管理條例,並提議條例對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規定:“凡每月對學生髮脾氣超過一次,或錯批同學,或利用自習課講語文,或下課壓堂兩分鐘以上,罰掃教室一次。”爲了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他嚴肅地對學生講:“紀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師怎能例外呢?”兩年過去了,從第一次“犯規”一個人拿起掃把,在教室裏幹得大汗淋漓而引起轟動,到後來他因各種“犯規”而五次罰掃地,大家都覺得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有一年的教師節,他竟然向同學們索要寶貴的“禮物”,原來他是請同學們對他的工作提出意見,爲了鼓勵和感謝同學們,還要來個“有獎徵諫”,要同學們不要坐失良機。他在學生面前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進,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他與全體同學精誠合作,同舟共濟,創造了七月的輝煌。畢業時,學生送他一句話——“鎮西兄:血脈雖不相連,心靈永遠溝通!”

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爲什麼能做到這些?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更好?……從李鎮西老師的手記裏,我們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啓示。

一、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李老師說的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作爲教師,在學生的面前要保持着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纔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當然,李老師也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二、把問題當成科研課題,做有思想、善思考的研究型教師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和了,教育也從容了。李老師認爲:對於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應該高興,因爲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書中最震撼我的還有李老師對他對工作的執着、對教育的深思。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每一個失誤中都能做深刻的反思,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而不是忽略一個個教育教學細節,也不是滿足於現狀,更不是爲自己的失誤找理由。堅韌、好學、勤奮、思考……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三、在教育的沃土中勤耕不輟,提升素養

從教20餘年,李老師一直不停地閱讀,“閱讀欲”就是他的“生存欲”。閱讀不但賦予他獨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讓他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語文教育。把自己首先定位於文明的傳播者、思想的啓迪者、人生的導航者。他的語文課堂重在開啓學生思想的閘門,點燃學生思想的火炬,學生怎能不喜歡?李老師讀書總是伴隨着思考,而思考總是使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維火花記錄下來。於是,一篇又一篇的讀書隨筆發表出來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教學精華誕生了。同樣作爲教學一線的我們,與其抱怨教育的要求過高,不如靜下心來用心“充電”。擺脫這種困境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和思考。 “厚積”才能“薄發”,這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不做“經師”做“人師”,光讀書還不夠,還要善於思考。李老師建議我們用寫作來進行清晰、完整、有條理的思考,這實在是一條促成教師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之路。願我們都能拿起筆來,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記錄下來,這既不湮沒自己的勞動,也是在幫助別人,更是在收穫做好老師的樂、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作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作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爲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爲我們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作最好的自己。

篇2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無數次地被他的深邃,他的執着,他的激情所打動,更感覺到自己似乎又找到了那久違了的衝動,從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師!

李鎮西校長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爲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爲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爲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也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爲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其次,使我強烈感受的是李鎮西同志對學生的一腔愛心。這是所有成功教師的共同經驗。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

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篇24: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最近,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 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反思自己,深深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篇25:《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xx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xx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過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認清形勢,與時俱進,樹一代良師典範,誓爲人民教育事業甘灑熱血,奮鬥終生。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篇26: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寒假讀完了《做最好的老師》,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在《做最好的老師》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學生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在“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一個教師應該做到: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纔有美好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

1、系統思考

2、自我增進

3、改善心智模式

4、團隊學習。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篇27:《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讀完了《做最好的老師》,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

在“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爲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爲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Q問�}。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纔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e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爲「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爲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F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認爲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M希望與理想。

啓發: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纔有美好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

1、系統思考

2、自我增進

3、改善心智模式

4、團隊學習。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師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師》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體會。

篇28:《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

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

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說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下,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樸實的話,蘊涵着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就應成爲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職責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羣衆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當然,李老師也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下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

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職責“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李鎮西老師說,其實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剛開始看時,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看後明白了,其實有很多時候,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髮生衝突或矛盾!

比如說學生不交作業了,學生上課總是違犯課堂紀律了,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學生不配合你的工作了,等等,反正是隨處可見,有時,我們批評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時,可能會批評的嚴重一點,這個時候,老師的尊嚴顯示出來了,其實這個時候,如果老師控制不好,會在學生面前把自己的尊嚴喪失掉。

有時,學生犯錯了,我會在班裏打發脾氣,狠狠的在班裏批評,這個時候,氣氛就應說很嚴肅的,很緊張的,但是等我罵完了,靜下心來卻發現,其實我的一頓亂髮脾氣卻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有些學生告訴我,老師你在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有的同學還在偷偷的樂呢!這不,老師在這種狀況下還有什麼尊嚴可講,事實上,老師的尊嚴已經隨着威嚴的喪失而喪失了。

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我們自己也不想犯錯啊,只是有時不留意出了錯。就是因爲我沒有容許學生犯錯,結果卻失去了在學生心目中的信賴和威嚴,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有時我們犯錯了,心裏覺得是對不住你的,但是你一批評我們,我們就有了反叛!換句話說,老師的尊嚴就在你的大發脾氣中喪失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取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明白選取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但是當我應對那幫學生時,我覺得我就應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

不明白我將來會不會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至少我此刻一向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做爲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職責。

做一名人民教師,就是要:

多一些書生氣;

多一些書香氣;

多一些天之浩氣;

多一些地之靈氣。

讀懂社會;

讀懂教育;

讀懂學生;

讀懂自己。

離浮躁與平庸:

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做一個閱讀者,爲了教育的發展;

做一個閱讀者,爲了民族的崛起而讀書。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

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

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羣衆大熔爐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用心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職責,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羣衆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

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就應思考的問題。

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明白。在持續不斷的讀書學習中,知識就像一面鏡子,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爲,找出不足,提升自己。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得。

篇29: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今年假期中,我認真閱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

讀後,使我受益匪淺。回想我們從參加工作到現在走過的每一步,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

李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接受一次新的洗禮: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樣的度過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教學水平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沒有盡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爲學生心目當中最好的老師呢?

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李老師對學生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

李老師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通過一篇篇文章,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對教育事業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

作爲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爲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有了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還很遠,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各位老師,雖然沒有最好,但是我們相信可以越來越好,讓我們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許多年後,雖然我們不會都成爲名家,但是許多年後,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的!

篇30: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我是一個急性子,尤其剛做教師的時候,面對學生的錯誤,常常氣得火冒三丈,然後再對學生進行一場“暴風驟雨”式地批評,直到犯錯的學生淚流滿面。但是我知道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來說只有幾分鐘熱度,是個短期效應,起不到治本的效果,況且生氣對自己的身體、心理都會有很大的傷害。

通過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明白了“做最好的老師”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長期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李鎮西老師所謂的“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做更好的老師”,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爲我們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回想自己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當我板着臉,故作嚴肅,裝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時;當我在全體同學面前批評一個同學,殺一儆百時;當我遠遠地看着他們,而不是溶入孩子們中去時,我並沒有獲得他們的多少尊重、愛戴。反之,只是一個充滿笑意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句體貼的話語,無形中拉近了我與學生們的距離。

當讀到李鎮西老師“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本書時,我很震撼。正像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作爲一個任課教師,我努力提高上課的基本功和自身的專業素養,合理設計課堂結構但有時教學實績並不是非常突出,問題到底出在那裏呢?百思不得其解。

當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關於和諧的教育的一些想法”一書,聽過那個不走運的農民奧麥爾柯爺爺的故事後,我知道了我忽略了種子與耕地的關係。不處理好種子與耕地的關係,你講得再精彩,也是孤芳自賞。因此,我們在精心備好課的基礎上,應該花大力氣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把地耕鬆、耕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使每一個學生把追求智力充實的、豐富而完滿的精神生活當做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個學生在從學校畢業的時候都能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並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

讀過這本好書,我想到了高爾基的那句名言: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的平凡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其實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知道的何止這些,應該知道並應該做到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瞄準一個目標,帶着一顆愛心,敞開博大的胸懷,在書海里遨遊,在教海里探索,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帶着我們的學生,一起渡到人生的彼岸。

篇31: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最近,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

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我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篇32: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當今,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教學內容的飛速翻新、教學方法的日益進步、教學手段的逐步現代化都向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業務水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爲了應付這種挑戰,更好的勝任自己的工作,促進幼兒的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認真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我知道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主動投入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我作爲一名年輕教師,孜孜不倦的學習之餘,更感壓力與不足。疲憊時,我也消沉過,迷茫過。好在教育行政部門給我們的專業發展建立了各種導向和激勵機制,科研部門對我們實施了各種形式的引導和培訓,使我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成長。回望自己的成長曆程,我深知自己的進步離不開下面幾個動力源泉。

從小,我的心裏就藏着教師夢。當我充滿欣喜的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就默默對自己說:愛每一個學生,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我把“樂教愛生”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更把這句話刻在了心裏。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看重幼兒的優點,淡化他們的缺點。在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學習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動,一次又一次受教。正是因爲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不僅有了工作的動力,還常常覺得自己的學生是最可愛的學生。這些,無不激勵着我,讓我在教育路上信心百倍。

教師要實現專業成長就需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我慶幸我有一羣真誠合作的好同事,公開課前,我們總能毫無保留地給我許多有見地的建議,課後又給予我客觀的評價,使我的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平時我和大家會進行不定期的信息交換,我們交流自己好的做法,把自己擁有的信息公諸於衆。我們還通過讀書彙報會,交流彼此看到過的書、觀點以及心得體會。

另外,我們還通過經驗交流會,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經驗,借鑑和吸收他人的經驗,這些讓我在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收效。在教研組活動時,我們有深度會談時間,這是個自由的開放的發散過程,誘使我們把深藏於心的甚至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表達出來,當冒出和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時,大家就在一起圍繞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爲自己的意見辯護,同時也不斷思考和質疑他人的意見。大家互相豐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斷地提高自己和同事對問題的認識。我的知識也因此不斷地變更和擴張。

其間,一些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總能帶給我很多啓發,當我工作遇到難題時,他們同我一起解決;當我不知所措時,他們給我指點;當我承擔公開課時,他們和我一起備課。他們讓我養成了邊教邊思考的習慣。除了注重和本校同事的合作,我也很重視同外校老師的交流,這時又能從他們身上獲得新的資訊與方法,爲我的成長注入新的活力。

卓有成效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我注重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善於通過閱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教前反思,我在備課前認真分析教材、通過教學前深思準備出符合班情、生情的個性化教案,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了我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

根據課堂上隨時出現的問題即時反思,抓住契機,調整自已的教學策略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使我的教學得以高質高效地進行,並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並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閱讀反思,通過閱讀教育教學專着不斷的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促進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學與反思的相結合,提升了我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使我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有人說“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經驗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和個人化教育哲學。”我把這句話記在心間,鞭策自己的工作。

作爲一個年輕的老師,我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我的同事,以及《早期閱讀》雜誌,都給了我很大幫助。每當我解決班裏一個矛盾、成功疏導一個孩子的心理問題,我就會把它當成案例或反思記錄下來。越是反思,越是覺得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於是我把目光投入到優秀書籍上。學校爲我們訂閱了《好家長》、《教材參考》、《教學設計》、《瓊海教育》等雜誌,圖書室也有《給教師的建議》、《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學習的基本理論與教學實踐》、《陶行知文集》及一些中外名著等。於是,我就常常穿梭於圖書室與教室間,睡前必看書已成了我的習慣,無論是教育理論書籍,還是名師的教育隨筆,又或者一本小說、一本散文,都讓我領略到不一樣的風光。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做到如下幾點:

1、不斷學習,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並結合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年齡特徵,選擇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積極反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並進行新的實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自身理論水平。

3、勇於實踐,不再害怕公開課,研究課,在磨練中挑戰自我,成爲一名有自己教學風格的語文教師。

4、積極參加各種校本培訓,如教學研討、專題講座、經驗交流會等,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

作爲一名教師,我時刻告誡自己要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創新,拒絕平庸,向著名教育學家李鎮西學習,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華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歌!

篇3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走進書店,在”教育名著“附近停留了片刻,望眼過去,一下子被”做最好的老師“幾個字所吸引,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拿下這本書,一看作者李鎮西,我想起了這些年教育界流行的一個說法:”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能有幸拜讀李鎮西老師的書,真是欣喜若狂。讀完了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對教育的執着,他對學生的熱愛讓我震撼,我時時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特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爲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幫我詮釋了”愛學生“的最高境界。在剛畢業的那一年,我承擔了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那時的我熱情滿懷,躊躇滿志,對學生也充滿了愛心,立志做一名受學生喜歡和家長愛戴的好老師。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不但當初的熱情減少了很多,而且還抱怨這,抱怨那,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怨天尤人,這種心情有時也影響自己的教學。李老師是這樣想的”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爲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李老師又提供了方法: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一直以來我也堅信自己是個有愛心的老師,讀完這本書,我對教育中的”愛心“問題也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書中他談到”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這幾年我一直比較困擾猶豫,對那些調皮搗蛋生到底要不要懲罰?如今我明白了這其實只是一個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師用愛心去把握的”度“的問題了。因爲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做最好的老師。坦然地說,在我們學校我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努力更好,使得自己向更高的人生境界邁進。

篇34:《做最好的老師》的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的讀書心得

最近我讀了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專著《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在閱讀中,我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幼兒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幼兒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我是爲誰而工作;爲同事的好評嗎;爲校長的表揚嗎;爲獎金嗎;爲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可見我也並未”脫俗“),但如果這些與幼兒的評價產生了衝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於幼兒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幼兒的評價。

教師因幼兒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幼兒而存在。 培養幼兒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幼兒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幼兒的成長。在讀完《做最好的老師》後,我的收穫極大。,李老師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幼兒,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幼兒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幼兒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篇35:《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後,感觸頗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將他多年的教育體會分門別類地做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幾十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做最好的老師》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做最好的老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爲最好老師的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於懷着“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爲達成所願“做最好的老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像李鎮西老師那樣,把教育作爲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師”。

篇36:《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錄像,學校要求每位老師在網上看,作爲自修團隊學習內容。

我有幸借到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最喜歡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當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這段話給我的感覺,就像一盞指路的燈塔,在我茫然沒有方向的時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爲,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 “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謂“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爲一個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愛學生,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章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這個觀點我久久不能忘懷,而且非常喜愛。 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老師對愛的那份執着,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就想哪個章節給我的觸動最大。我馬上想到的就是《給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一小節。當時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板着臉,故作嚴肅,裝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時,當我在全體同學面前批評一個同學,殺一儆百時;當我遠遠地看着他們,而不是溶入孩子們中去時,我並沒有獲得他們的多少尊重、愛戴。反之,只是一個充滿笑意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句溫馨的話語,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就是李老師所說的“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在讀李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這也是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想李老師那樣,在每一個失誤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個個教育教學細節,也不是滿足於現狀,更不是爲自己的失誤找理由。

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 做一名人民教師, 多一些書生氣; 多一些書卷氣; 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 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 遠離浮躁與平庸。 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做一個閱讀者,爲了教育的發展,做一個閱讀者,爲了民族的崛起。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把童年還給童年;要學會感動,因爲生活在感動中是幸福的;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李老師教的是中學,我們教的是國小,他的方法我們未必拿來就能用,關鍵是要領會他的教育精神,教學生愛的能力、有自信心、上進心,這是孩子後續發展動力的來源。讓我們向李老師學習,一起努力來感受教育的美麗。如何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

篇37: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闡釋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等等。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知道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是擁有高學歷和豐富的經驗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愛每一位學生的心。李老師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而我們的老師做到的往往是對自己所教的學生的愛,那對外班的、其他年級的、外校的學生的愛,我們老師做到了嗎?會不會像李老師所說的爲了自己班的學生而對其他班學生唾罵或動手呢?如果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學校紀律、學習的負責人當然更開心了……)。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爲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爲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纔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爲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李老師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給我極大的鼓舞。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耐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我會不斷努力的。

閱讀此書,我在讚歎、折服的同時,受到了激勵、鼓舞,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還是用李鎮西老師的話結尾“做最好的老師”。

篇38:《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師提出的“民主教育”。民主教育首要表現在教育方式方法的民主,也就是教師要對學生講民主,對真理的認識不能硬灌輸,千萬不要讓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即認爲教科書、老師的話都是對的,不可違抗的,跟教科書、老師的話不一致的就是謬誤。

如果學生有這樣的習慣,說明我們的教育和教師是不民主的;班級管理要民主,要學會讓學生自治,教給他們選舉班長、組長的方法。新的課程標準比原來有了很大進步,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創新,就要有適合創新精神的.土壤和空氣

其次是李老師提出的“在平等中培養平等”。這是一個既普通又真實的故事:課間休息,一女生到辦公室借杯子,李老師指了指角落的書櫃,讓學生自己拿。學生拿了杯子後向老師說聲“謝謝”。而李老師闡述了當自己在教室裏向學生借紅筆時,學生都是爭先恐後地拿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筆伸向我們,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給我們。但我們往深處想,爲什麼學生向我們借杯子,我想都沒有想過親自把杯子遞給他或倒好水呢?由此,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要求校園裏師生相逢學生都能熱情地打招呼,面對學生的熱情,我們也應該熱情地回禮,這一點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好。

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向我,我也跟平時一樣回了禮,只聽這位學生說:“還是這位老師好,哪像有的老師都不迴應。”我想:假如是我們老師先看見學生,或認識的學生,是否應該我們先打招呼呢?基礎教育界流行一句話:“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蹲下來”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體的蹲下”而是“心靈的蹲下”,即老師要在心靈深處平視學生。要讓我們的學生意識到,同在藍天下,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相等的。

這就是李老師所說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去對待他人。

篇39: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濃烈的過年氣息隨着爆竹聲聲而來臨,千家萬戶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處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羣。閒暇之餘,我靜靜學習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寬容中有嚴謹,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穩,沉穩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慾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潤學生乾渴的心田;激情如風,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學生懵懂的迷夢。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書中李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雖然教師在教育中富有愛心早已不是什麼新潮觀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但我還是被李老師對學生那份深深地愛折服了。

李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優秀學生的愛,而且包括難教兒童的愛;李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直接教的學生的愛,還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級的,甚至是外校的學生的愛;李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剛踏上工作崗位初爲人師時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貫穿着他的以前,現在,甚至是將來的教育事業,愛心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前提和保證。

李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爲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說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樸實的話,蘊涵着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爲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篇40: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是着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闡釋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等等。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知道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是擁有高學歷和豐富的經驗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愛每一位學生的心。李老師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而我們的老師做到的往往是對自己所教的學生的愛,那對外班的、其他年級的、外校的學生的愛,我們老師做到了嗎?會不會像李老師所說的爲了自己班的學生而對其他班學生唾罵或動手呢?如果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己的“高明”而“喝*”。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悲哀。因爲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爲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纔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爲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李老師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給我極大的鼓舞。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耐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我會不斷努力的。

閱讀此書,我在讚歎、折服的同時,受到了激勵、鼓舞,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還是用李鎮西老師的話結尾“做最好的老師”。

篇41: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近日,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爲之激動、讚歎、折服!

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提到做最好的老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責任心,具有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的情懷,需要自己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每天上好一堂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等要求。

名師的成長經歷,讓我看到了差距在哪裏;名師的經驗體會,開啓了我智慧之門;名師的獨到見解,引發起我的認識與反思。

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往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想當年,自己剛剛踏上工作崗位,那時的我熱情滿懷,立志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好老師,上課激情飛揚,下課跟着他們一起做遊戲。休息天,我會帶他們到我家玩,去大明湖公園拍照、划船。在他們生日時,我也不忘送上一張小書籤,那時,每個孩子收到禮物是那麼開心。當我聲音嘶啞的時候,孩子們偷偷地將金嗓子放在講臺上。多麼純真的孩子們,我用童心換來了孩子的童心,換來了學生對老師的愛,那一刻,我是那麼的幸福。而現在,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已好久沒寫祝福語給學生,也沒再帶學生去我家玩,也沒而學生也早已不稀罕這種小卡片了,他們對於我,更多的則是一份敬重!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直接教的學生的愛,還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級的、甚至外校的學生的愛。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纔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篇42:《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近段時間,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認真地閱讀了中國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着實眼界大開、受益匪淺。

“要讓我們的學生意識到,同在藍天下,都是大寫的人!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才能、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家庭經濟狀況等等存在着客觀差異,但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絕對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去對待他人!”這是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最好的老師的標準是什麼?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李老師在這本書裏,以他獨特的視角,25年教學的精華給我們做了以下的詮釋。

一、熱愛教育

“熱愛教育”這一詞語,在教育界司空見慣,在我們的各類總結、報表中,它似乎已成了思想政治的敷衍,但在李鎮西老師這裏,他絕不僅僅是一種虛構的精神外衣。他是如此地摯愛他的教育事業,愛的紮實愛的深入,對教育的愛真真切切地表現在他對學生的愛上。他愛學生沒有師道尊嚴常以兄長自居;他愛學生不分休息日常與學生同樂;他愛學生尊重每個人轉化後進生不遺餘力;他愛學生持之以恆教育日誌層出不窮。李鎮西老師25年的教育耕耘一步一個腳印,他的每一個教育細節都折射着他對教育事業的博大無私的愛。他說教師不僅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且是地球上最光輝的事業,這是李老師用自己的愛換來學生真情回報之後所發出的感慨。

記得自己曾經撰文《守望幸福》,面對這個自己要終生堅守的職業,難道我們不應該用幸福的心態去面對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將它經營得風生水起、愜意瀟灑嗎?教師究竟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職業?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嗎?是疲於應付還是真誠地付出?這不僅關係到我們的教育事業,也關係到個人的職業幸福生命指數。

二、不斷創新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生涯是辛勤跋涉、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正是一個個創新試驗、一次次大膽實踐才讓李老師的教育生命迸發出耀眼的火花。他吸納了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等大教育家的教育精華,又在工作中因地制宜形成獨特的班級管理模式。他實行輪流執政的幹部制度,採用易於競賽的小組結構,發展個性的興趣社團,創立陶冶心靈的口琴樂團,學生填寫在校表現卡,給班級取名字……一切管理方法的運用都在集體教育這片肥沃的土壤中開展,所以他的教育之花纔開得燦爛奪目。即使他去開會的日子班級依舊井然有序,學生成績斐然,發展全面。這,不得不說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一個人的四維空間有多大,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熱愛教育事業,不斷思考,不懈追求是李老師一切創新活動的源泉。在他所執教的樂山中學,他大膽設立“後進班”,並且身兼“優等班”和“後進班”兩個班的班主任。在繁重而複雜的工作中,他堅持寫教育日誌,特殊的學生非但沒有成爲他的`負擔,反而給他帶來了寫作的靈感,提供了改革創新的方便。他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挖掘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也成就了他一生中最好的教育科研。

讀李老師的教育手記,常常令我熱血沸騰、感慨萬千。正如他所說,很多老師都熱衷於教學科研,對於班主任不屑一顧,對其工作也是被動敷衍,這是一個教育誤區。細細思之,在我的工作中,雖稱不上敷衍,但撞鐘似的心態多少還是存在的。讀《做最好的老師》,思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我漸漸明白:沒有對學生的激情,便終究不會有一切,包括自我的幸福。

三、直面自我

閒時翻看教育書籍,看到的大多數教育隨筆和教育手記都是記錄對學生的教育軌跡,其過程曲折,但真理總是掌握在老師手中,最後差生也好,另類也罷,縱然你七十二變,也終究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最終都被老師制服。而從《最好的教師》裏,我讀到了一個真實的李鎮西,他從不隱瞞他在教育工作中的遺憾和失誤。

讀着他長篇大段的教育事實和那些剖析內心、自我反省的文字,起初我也不理解,甚至認爲這樣的教育家名不符實,但是隨着深入的閱讀和思考,我漸漸明白這纔是真實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對我們有切實的指導意義。吹慣了素質教育的號子,便不敢把學生當作人而是看作神,那麼老師自然升格爲“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當賞識教育的泛濫僅僅成爲一支麻醉劑的時候,形形色色的問題便令人無從下手。

在書中,李鎮西老師明確指出老師不是神,教育學生首先要把他們看成一個完整的人。素質教育不需要體罰,但不能缺少懲罰,它是在建立一套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基礎上的,學生自我警示自我鞭策的一種教育行爲。模糊的教育觀念造成許多老師談“罰”變色,稍“懲”便錯,導致班級工作癱瘓疲軟,老師工作積極性大減。李鎮西老師說:“教育不能沒有懲罰,但懲罰不是體罰,而且我們提倡的教育懲罰應當充滿現代民主精神。這樣的教育懲罰是民主精神真正深入學生心靈;學生與班主任享有一樣的權利,班主任與學生具有同等的義務。”簡短的一番話,不僅糾正了錯誤觀念,也深化了民主的程度,明確了教師的責任,暗示了一套嚴格細緻的管理制度在班級工作中的重要性。

正因爲教師是人而非神,所以,他在工作中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只要我們反思我們自己並勇於認錯改錯,與“民”同“罪”。我們就一定能減少錯誤,完善自我,最終成爲學生心中的“神”。相反,如果我們在學生面前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文過飾非,那隻能自行墮落,恐怕在學生心中想當“人”都難了。

做最好的教師,我佩服李鎮西老師直面自我的勇氣,有了這樣的勇氣,纔會有深刻的反思,纔會有更大的改進,纔會有前所未有的創新。

篇4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讀完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感慨頗深。這本書是李老師用自己的心血寫成的,裏面包含了他漫長25年的教學生涯中的點點滴滴,雖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於懷的痛苦經歷,但更多的那麼是他與學生之間那種純粹的友誼之情。我認爲,李鎮西老師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那麼他對學生無私的愛。他說:“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來,要做最好的老師,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有這樣一那麼寓言: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翻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爲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輕而易舉地就把它翻開了呢?”鑰匙說:“因爲我瞭解它的心。”是啊,“愛”就是翻開心靈的鑰匙,愛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細,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師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正是這種無私的愛,纔會無悔的付出。我們也是教育者,當我們面對着我們眼中的差生,我們是怎樣對待的。對他們,我們輕那麼嗤之以鼻,重那麼挖苦挖苦。還記得書中列舉的那個經常遲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師當時的做法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李老師當時對後進生的態度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現在依然存在的態度。想想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樣,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去關心他,愛他。而我們的後進生,他們的父母也會像我們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着這些孩子——我們眼中的這些後進生。當我們對這些後進生大發脾氣甚至把他們說的一文不值的時候,請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請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一天也會被別人說的一無是處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感受。魯迅先生有句話說的好:“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讀書就是在讀人生。這次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篇44:《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600字

“在平等中培養平等”,“讓後進生享受成功”,“把更多的關愛給後進生”,是讀完李老師的書之後,給我感受最深的。聽完教師朋友的評價,我開始有所改變,對於上課愛睡覺的那位郭同學,在後面一次課堂上,我特地關注了他,他上課沒有睡覺,我感覺很欣慰,當時,我就當着全班同學的面鼓勵他,“郭同學這節課有非常大的進步,大家說是嗎?

來,掌聲鼓勵一下”,這時,我從他的表情上看到了暗自的欣喜。就這樣,他後來歷史課,都沒有再打瞌睡,有一次,我還特地找他回答了一個問題,他回答正確了,又來了鼓勵的掌聲。在一次檢查作業當中,我看到他的作業都完成了,我私下跟他說,很不錯哦,他說:“老師,不要表揚我了,我會驕傲的”。在一次期會考試中,他有了很大的進步,那次考試比較難,很多同學都不及格,其實我也沒有想到他能考到及格的,他竟然及格了,我在班上鼓勵他說,“郭同學都考到及格了”,他倒是說了句“低調低調”,引得全班都笑了。在晚自習下班輔導中,他還會私下問我問題,還問我怎麼學習英語,我想,這就是“後進生”的進步。看到他的進步,我感到非常開心,我想,這就是在“平等中培養平等”吧,教師給他多少關心多少愛,他就會用幾分努力來回報你。

李鎮西老師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理,也是指學生的心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感染、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回想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學生既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老師。在一次課堂上,我讓學生上講臺講題目,學生的表現讓我很震驚,有些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講解地非常清楚,甚至超過了老師。在一次課後,一個學生跑過來問我,老師,能不能給我一節課,我專門講一位中國古代的歷史人物,我說,當然可以啊。後來,我把一節晚自習的時間“讓”給了他。

篇45:《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600字

懷着激動的情緒,我一口氣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畢,感觸頗豐。因爲李校長的很多觀點我都很贊同,讀他的書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是那樣的樸實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內心在交流,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從這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音樂老師!

翻開序言,裏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能夠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能夠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能夠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能夠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這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到達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作爲一名音樂教師,一向以來我都很自卑,認爲自己不管在哪方面都不如別人,唱、彈、跳、吹、拉什麼都不行,還阿Q似的安慰自己不是學專業的。雖然我也曾努力過,雖然我也曾迷茫過,雖然和別人比我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讀了李老師的這本書後,我能夠自信的對自己說,和昨日的我比,我在進步,我在超越,今後我要做得更好!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爲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愛孩子就就應尊重每一位孩子學習音樂的不同方式、潛力和感受;愛孩子就就應讓每一位孩子喜歡音樂,喜歡音樂課,讓音樂在孩子的心裏生根發芽。

一、純真的愛心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就應做到愛學生。這些話聽得多,看得多,而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我以前對我的學生說過,在音樂課中,沒有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學生,沒有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令人頭疼的後進生,有的只是對音樂課的態度,一切都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因此在我的課堂,每個學生的起點都一樣,都是平等的,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簡單快樂地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量不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春天播下師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更重要的是,“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二、真摯的情感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能夠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爲表達出來,師生間透過精神的交流,到達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以前有個同學上課總是不太專心,之後有一次稍微表現得較好時,我立即表揚了他,還請他當小老師,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從此在音樂課中他大變樣了,同學們也都說他只有上音樂課表現得最好。

篇46:《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讀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專著,收穫極大,書中的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啓示。本書爲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點燃了一盞明燈,也爲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讓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作爲一個老師想做到最好,對孩子、對教育事業的愛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純真的愛心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愛的力量是無窮”。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二、真摯的情感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爲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班裏有個同學,罵人、惡作劇、作業經常不做,上課經常遲到和做小動作,批評教育他當耳邊風,嘴上說改,事後還是屢屢犯錯,真讓人頭疼。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這個學生勞動起來竟那麼積極,不怕髒不怕累。我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回家後他把我表揚他的事告訴他媽媽。不過我私下裏又把他叫到一邊,指出他的許多不足之處,最後我還充滿信心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採取“先揚後抑”的辦法教育他,這樣在表場之後批評,他進步了很多,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其實就是給學生最大的鼓勵。後來他變了許多,紀律明顯好轉,作業也完成了,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向同學請教。

三、尊重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爲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爲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醜、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你這位老師,才能成爲他們學習的動力,纔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篇47:《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在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有一篇文章叫《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文中寫道:師愛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教師應儘量(只能做到儘量)不要傷害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並談到自己曾爲傷害過學生的自尊心而感到深深的內疚,自責。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也同樣的感受。

人無完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多多少少會傷害到一些犯了錯誤的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師的生氣,一不小心下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與孩子的個性有關,也與老師即時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有關。這也造就了兩個方向的孩子,絕大部分孩子不會因此記恨老師,而極少部分孩子真的會對老師產生“恨”。這樣的現象也讓我們認識到在對待不同性格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儘量不傷害學生的自尊。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作爲家長和老師需要保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如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不使他們自尊心受到傷害呢?

首先,在遇到問題時與其對孩子大吼大叫,還不如耐心跟孩子講道理,別看孩子小,他們真的很懂事。我們要給孩子改過自新的信念,要相信他們,用鼓勵的手段,幾句“我相信你能改正錯誤”、“我真的看好你”,簡單的拉鉤都能讓你成爲孩子信服的老師。慢慢地孩子改變了自己之前的壞習慣,你也成爲了孩子們信服的人。教師想直截了當地幫助學生改正缺點,把他的缺點公之於衆,以使其他學生從中吸取教訓,不犯類似的錯誤,這種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爲這無異於開“批判會”,把孩子心靈中敏感的地方——自尊心、個人尊、自豪感統統暴露於外,並使之受到傷害,這種教育所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無法彌補的。

其次在批評中做到不傷害學生。沒有批評的教育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但過分的批評難於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更容易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批評的意義。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對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老師都要一視同仁,並且評語要準確,真誠,使學生欣然接受。總之,在批評學生時,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爲前提,然後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還有人們常說的:“欣賞和鼓勵是最好的教育”和“愛是最好的教育”。在與學生閒談,教師語言要文明,語氣平和,態度可親。要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怨言。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指責。特別是對後進學生的談話,更要注意語言分寸,你表揚幾句,他會高興得不得了;你幾句否定的評價,他就會自暴自棄,甚至怒氣沖天。因此,與後進生談話時,更應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談,既能讓學生暢所欲言,拉近師生的距離,又能使談話產生教育效果。

篇48:《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的精華集萃,全方位闡釋了李鎮西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變語文教學爲語文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是中學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權威轉化爲學生的集權威”“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班級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師愛之源”“變應試語文爲生活語文”“德育觀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吸民主、科學、個性”“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民主是教育的靈魂”……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哲服,“未來班”的模式演繹着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嚮往,很多身處“迷茫”中的教師表示從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本書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要主和具體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個個跌宕起伏、典折動人的故事裏,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演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 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 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 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 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 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篇49:教師《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教師《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1000字

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後,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特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爲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

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師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教育者就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犯紀律了,寢室扣分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爲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爲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爲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爲犯錯是爲了下次不犯錯。

總之,我們應該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篇50:數學組《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數學組《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今年署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李老師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篇51:《做最好的老師》教師讀書心得

《做最好的老師》教師讀書心得

人的理想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地變化,免不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聽着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授,心想:老師這麼偉大,懂得這麼多,將來我也要做一名知識淵博的好老師。漸漸地懂事以後,明白了老師其實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沒有那麼威風,於是就對別人說:“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做老師。”說的時候還特別堅決,生怕別人不信。再後來,屈從於現實的社會隨波逐流。很多人都說教師是個鐵飯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當一名老師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師的路上擠破了頭,於是我也加入了這隻雄壯的隊伍中去了。同時,當我瞭解到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趁着各種假期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心中豔羨不已,心想,這樣的生活多麼自在瀟灑,只要我成爲老師,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這個崗位,才知事實並非如此,生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不知不覺踏上工作崗位三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時而爲了學生的調皮跳腳不已,時而爲了孩子的天真充滿驚喜,時而爲了工作的難題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時而爲了家長理解的笑容滿心歡喜。雖然我是一個新人,依然是雄心壯志,心想着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着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怎樣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這似乎是一個難題。直到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個謎題才漸漸被解開。

並不是你認認真真的備課上課了你纔是好老師,也並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你纔是好老師,真正的老師是教書育人,而我們往往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說到底我們頂多算是一個還算稱職的教書匠,卻不是一個好老師。

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當我看到別人的優秀時,會忍不住的跟別人學習,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儘快的成長,卻一直在重複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僅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都是如此,他們是一顆顆幼小的樹苗,需要我們的愛和呵護才能茁壯的成長,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中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公正的無私的愛,是對每一個孩子的愛。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調皮的愛惹事或者成績差的孩子,他們更需要關心。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幼苗,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回想過去,在工作中,我有這樣無私的愛嗎,我用心的去愛每一個孩子了嗎?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尤其面對成績不好又特別搗亂的孩子,有時真恨不得狠狠地罵他們一頓,哪裏談得上愛呢?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懷着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調皮好動,上課的時候與其他同學說話,或者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與同桌打鬧嬉戲惹得老師生氣不已,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既然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小時候乖巧懂事,遵規守紀,又如何要求現在的孩子能夠多麼的聽話,老實。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有時換一種方式,用心的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裏,弄清楚楚他們行爲背後的真正目的,然後再像朋友一樣去和他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愛教育事業,愛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綻放自己的美麗。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不已。讀了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爭取做最優秀的自己!

篇52:《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800字

人說書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正是對李鎮西老師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詮釋。它展示了李老師教育的思想、藝術和具體的案例,是李鎮西老師25年來教育智慧的精華。一句句樸實中浸着詩意的句子,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師對學生的真摯的愛,以及對教育事業熾熱的忠誠。

“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便是許多從教多年的的老師們大概也有着同樣的疑問,畢竟誰也不敢肯定地說自己就是學生們遇到的最好的老師。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李老師說:“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奮的;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其實教育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爲“最好”都是相對的,它只是每個老師心中的一個理想。然而每個人心中對理想的追求又都是無止境的,雖說我們無法做到“最好”,可我們卻可以做到更好。我們經常會說“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去戰勝自己,不斷地去爭取每一個“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每一個“更好”融會在一起時,我們就已經做到了“最好”。

在現實的工作當中,我們需要怎樣地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呢?

一、愛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這句話也是李老師的最好印證。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絕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是充滿人情味……”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學習李老師那種關愛,讓學生在關愛中學習、成長,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有的老師卻爲了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尊嚴,卻在不經意中拉開了師生間的距離,只能讓學生越來越疏遠,感情也越來越生疏。

愛,是通向學生心靈深處的通道;愛,是創造優化的教育環境和心理環境的瑰寶。因爲有愛,我們纔會關心;因爲有愛,我們纔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所以,我們要時時地保持着一顆愛心,要嘗試着放下自己心中所謂的尊嚴,多以學生的`視角同他們零距離接觸,要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去贏得學生們的尊敬與愛戴。

愛同時也是一種責任,而非一年、兩年短時間的愛。然而,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着愛的深度和廣度。如果我們把對學生的那種有限時間的愛稱作“小愛”的話,那麼李老師賦予學生的愛就應該稱作“大愛”,我們的愛需要學習李老師那種“大愛”,要有時間的深度和空間的廣度,讓讓我們的愛延伸到學生的一生和學習中的方方面面。

二、自我反思

讀完李老師的書,我們會期望成爲李老師樣樣思維敏捷、知識豐富、功底深厚的大師。在他的書中,教育名言隨處可見,教育理論,他都能隨手拈來。我們既要學習李老師的博學,也要學習他的細緻入微。其中最讓人受益的就是他的熱愛讀書與反思。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品味,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養。讀一本好書,我們不僅可以從中收穫知識,還可以受到心靈的洗禮。要成爲一名好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基本素養,這些都是最起碼要求。沒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和理論修養,我們很難想象境界能提升到何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和思考是分不開的。教師的反思能力決定了工作中開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其工作中重要的事情。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結合工作的現實去思考、總結,這樣,我們就會在讀書與思考中逐漸成長起來。

三、善於研究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是促進學生和教師共同進步的根本動力。我們應該學習李老師的研究精神,積極主動的將遇到的一個個問題都當做科研的課題,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做研究對象來看待。這樣,當面對那些“後進生”、“考試作弊”、“早戀”等各種問題的學生時,心態就會平靜下來,用解決矛盾的心態去研究,對孩子們的教育也就從容了。

對於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正如李老師所說,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應該高興,因爲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天都有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頓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我們應該學習李老師將教育中的難題看作研究的樂趣,學習他執着的研究精神。爲此我們注意轉換角色,使自己從一名教育者向一名研究型學者轉變。這種轉變是一種境界的提升,是我們通向教育自由境界的階梯。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心態,一種激情的行動,一種對慾望的放棄,一種對理想的宣言。將我們的愛賦予到教育過程中去,不斷的研究與反思,超越自我,我堅信,我就是最好的老師!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一口氣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畢,感觸頗豐。因爲李校長的很多觀點我都很贊同,讀他的書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是那樣的樸實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內心在交流,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從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音樂老師!

翻開序言,裏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作爲一名音樂教師,一直以來我都很自卑,認爲自己不管在哪方面都不如別人,唱、彈、跳、吹、拉什麼都不行,還阿Q似的安慰自己不是學專業的。雖然我也曾努力過,雖然我也曾迷茫過,雖然和別人比我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讀了李老師的這本書後,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和昨天的我比,我在進步,我在超越,今後我要做得更好!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爲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愛孩子就應該尊重每一位孩子學習音樂的不同方式、能力和感受;愛孩子就應該讓每一位孩子喜歡音樂,喜歡音樂課,讓音樂在孩子的心裏生根發芽。

篇5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800字

讀了《做最好的教師》一書,讓我激動不已,茅塞頓開,更讓我耳目一新。

做最好的老師要有愛心!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對待後進生更應該如此,李老師向後進生伸出了溫暖的雙手,獻出了真情和愛心,幫助他們一步步成長。李老師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轉化後進生還有什麼困難呢?

做最好的老師,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與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慼慼過日子,不如輕輕鬆鬆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

我認爲李老師的做法很實用,因爲我們班是一年級學生,有些孩子學習習慣差,對老師又有一定的牴觸情緒,課上出現一些不好的表現,使我的心情也很鬱悶,但我還是心平氣和地找部分同學談心,讓他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通過一段時間對他的關愛和鼓勵,他們的學習習慣有了好轉。可以說,對待學生特別是後進生如果用真情和愛來感化會你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通過對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的學習,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無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給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熱情。

一個人雖然永遠達不到所謂的“最好”,但是我們要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會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斷地超越自己,一定會匯成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朋友,你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嗎?不斷努力,不斷超越,您一定行!

篇54: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800字

從成爲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告訴自己,我要當一個好老師,當一個讓學生愛戴的好老師,可是,工作已經三年了,問題重重,當一名教師並不是想象那麼容易,那怎樣當一名好的教師,帶着這樣的疑惑,我買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希望從李老師哪裏,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爲今後的工作指明一些方向。讀了這本書,我認爲要做最好的老師,要做到這樣三點: 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幸福開心每一天!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與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慼慼過日子,不如輕輕鬆鬆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 其次要有童心。李老師說:“愛學生就應該要有一顆與孩子一樣的“童心”。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啓示,也許只有童心才能滋潤童心。當我們擁有一顆童心時,我們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學生,當我們有了童心和愛心之後,自然我們就會很容易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和他們一塊來分享快樂與煩惱,學生就會視你爲他們的知心朋友,對你的愛自然也就會流露出來,因爲學生是最單純、最可愛的,他們也是最容易感動的。 最後是尊重學生。在《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個章節給我的.觸動最大,

當時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讀書就是在讀人生。這次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一個人雖然永遠達不到所謂的“最好”,但他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會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斷地超越自己,一定會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篇55: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800字

寒假期間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感受頗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從這本書中讓我深深體會到要構建和諧師生關係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後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爲重要。因爲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爲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爲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願,隱私權等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

4、改變自己。師生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鍵在於教師。作爲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爲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