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銜接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報告

縣位於豫東平原西部,與開封蘭考杞縣、山東曹縣接壤,交通便利,縣域面積1238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2個街道,523個行政村,總人口102萬人。在2020年全面取得脫貧攻堅勝利後,**縣委、縣政府及時轉型,以銜接資金爲抓手,以“四個不摘”爲引領,以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爲依託,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爲目的,加強產業謀劃,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取得了較好成績。

銜接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報告

一、過渡期以來(2021-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資金使用管理情況

(一)銜接資金使用管理總體情況

1、統籌整合資金情況

2021年至2022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0100萬元,分年投資情況如下:

2021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41600萬元,其中:中省財政資金32935萬元,市級財政資金2665萬元,縣級財政配套資金6000萬元。其中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9915萬元,中省銜接資金11230萬元,市級銜接資金2685萬元,縣級銜接資金配套6000萬元。銜接資金用於優質糧食、果蔬、特色加工等產業發展9888.91萬元,佔比49.7%;用於就業培訓等1411.15萬元,佔比7%;用於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7014.94萬元,佔比35.2%;用於垃圾清運等公共服務項目1600萬元,佔比8%;用於項目設計、監理等管理費用482.34萬元,佔比2.4%。

2022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38500萬元,其中:中省財政資金3048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2020萬元,縣級財政配套資金6000萬元。其中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8714萬元,中省銜接資金10394萬元,市級銜接資金2320萬元,縣級銜接資金配套6000萬元。銜接資金用於優質糧食、果蔬、特色加工等產業發展11491.9萬元,佔比61.4%;用於就業培訓等1105.95萬元,佔比5.9%;用於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4120.95萬元,佔比22%;用於垃圾清運、人居環境整治等公共服務項目1995.2萬元,佔比10.66%。

2、專項銜接資金情況

2021年至2022年,**縣共收到各級專項銜接資金35102萬元,其中2021年度16388萬元(中央9280萬元、省447萬元、市661萬元、縣6000萬元),2022年度18714萬元(中央7448萬元、省2946萬元、市2320萬元、縣6000萬元)。

其中:2021年度中央財政銜接資金9280萬元,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8957萬元,以工代賑資金193萬元,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30萬元。

2022年度中央財政銜接資金7448萬元,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7058萬元,以工代賑資金248萬元,少數民族發展資金90萬元,國有貧困林場資金52萬元。

3、支持方向及內容

2021年至2022年度,**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0100萬元,其中:中省財政資金63415萬元,市級財政資金4685萬元,縣級財政配套資金12000萬元。共安排項目141個,其中產業類項目42個,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67個,公共服務項目6個,其他類26個。截止目前,已經全部完成項目工程建設。其中:2021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41600萬元,共安排項目59個,其中產業類項目23個,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17個,公共服務項目1個,其他18個。2022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38500萬元,共安排項目82個,其中產業類項目19個,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50個,公共服務項目5個,其他8個。收到良好效果。

(二)支持產業發展情況及取得成效

**縣不斷加大產業投入,2021年銜接資金用於產業就業資金11300.06萬元,佔總銜接補助資金的56.7%;2022年,用於產業11491.9萬元,佔比61.4%。兩年來,**縣共落實發展產業項目49個,其中:種養業2.9億元,項目30個,佔比64%,主要發展葡萄、果蔬、食用菌、奶牛、生豬等特色種養產業;加工業1.2億元,項目12個,佔比26.7%,主要發展葡萄酒土豆、蔬菜加工產業;文旅倉儲服務業等4105萬元,項目7個,佔比9.3%,主要用於冷鏈物流等產業。目前上述產業項目運營正常,績效明顯。產業項目的實施,激發了羣衆的內生動力,較好發揮了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實現了脫貧羣衆和監測對象持續穩定增收,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推動了鄉村振興。

在產業發展上,**縣堅持以有實力、誠信經營企業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爲主,依託現有確權的設施蔬菜基地,探索建立了“三金”資產收益產業模式,實現了脫貧羣衆收入大幅增長。聯農帶農具體形式有:一是土地流轉租金。建立涉農企業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脫貧戶利益聯結機制,鼓勵採取轉包、租賃、互換、轉讓等形式,把缺乏勞動力、外出務工等無力耕作的脫貧戶進行土地流轉。目前,我縣零散土地租金一般爲每畝600元,流轉規模經營土地租金一般爲每畝1000元,土地流轉脫貧戶土地租金財產性收益每畝可增加400元。全縣產業項目共流轉土地2.5萬畝,其中200畝以上的18家,500畝以上的4家,直接帶動脫貧戶增加土地資產收益1000萬元。二是融資入股分紅。在入股分紅方面,脫貧村脫貧戶以確權登記生產設施折股量化,入股到企業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底按照所佔股份比例進行效益分紅。比如:人和鎮雙飛種植專業合作社與150戶脫貧戶合作,將前期政府投資且已確權給他們的的105座扶貧大棚(每座棚投資建設資金8000元)折資量股併入到合作社,共同發展食用菌種植,脫貧戶每年獲得2500元淨收益。在融資收益方面,全縣共有289個行政村每村安排產業資金50-100萬元,融資到合格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或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年收益率不低於5%,有效穩定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於開發公益崗位、村公益事業等,從而帶農脫貧戶穩崗就業,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三是務工收入薪金。充分發揮前期利用財政涉農整合資金或銜接資金建設的蔬菜產業基地用工優勢,進一步加大基地吸納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的工作力度,提高脫貧戶的務工收入。目前,全縣已通過合作、合股、聯營等方式建設蔬菜產業園區19個,投入財政涉農整合資金或銜接資金1560萬元,安置2210名貧困農戶務工就業,人均月增收達到3000多元。

(三)支持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脫貧人口就業增收情況及成效

2021年以來,**縣在支持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脫貧人口就業增收方面加強投入。一是支持外出務工,發放外出務工補貼和縣內就業補助,2021年、2022年度分別發放外出務工補貼和縣內就業補助資金276.51萬元和368.78萬元。二是開發公益崗位,通過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設立農村小型農業水利設施管護、非貧困村農村公路管護、人居環境垃圾收集、非貧困村公益崗位等,兩年安排資金5713.2萬元。三是實施“雨露計劃”培訓,兩年安排資金1197萬元,培訓補助7582人。

通過以上努力,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脫貧人口就業增收情況良好,沒發規模返貧等情況。

(四)支持必要的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補短板情況及成效。

兩年來,**縣積極投入必要的小型公益設施,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兩年來,投入農村道路建設資金22708萬元,修建平原四級農村道路283公里;投入資金19149萬元,配合其它資金建設高標準農田25萬畝;投入銜接資金1181.8萬元,新打農村飲水安全水源井7眼,更新改造管道89.5公里;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資金821.27萬元,改造農村危房370戶,深受農民喜愛。

(五)資金項目管理情況及經驗做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充分借鑑脫貧攻堅形成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監督體系、考覈評估體系等制度體系,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21名縣級領導幹部任副組長,縣直相關行業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領導小組,定期對資金使用管理、幫扶政策有效落實及檔案資料規範完善等重點工作實行專項研判、專班推進,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指揮體系。二是落實銜接資金投入保障。2021、2022兩個年度縣級財政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均安排鞏固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6,000萬元,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三是穩步加大產業發展資金投入。2021年銜接資金用於產業就業資金11300.06萬元,佔總銜接補助資金的56.7%;2022年,用於產業11491.9萬元,佔比61.4%,用於就業培訓等1105.95萬元,佔比5.9%。四是全面加強資金使用和績效監管。對銜接資金使用全過程管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縣積極探索資金績效管理新道路,聘請第三方專業人員“河南鼎越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懿德財稅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機構,對全縣各單位所有項目資金重新進行了“一筆一筆”審覈,督促完善各項手續,查找問題與不足,確保了入庫項目績效合理和可操作性。五是督促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充分利用《河南省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利用系統中抓取的項目資金追溯功能,實時監控各項目管理單位扶貧資金撥付動向,實時掌握全縣資金撥付情況,督促項目實施單位資金到賬後3天內支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面臨問題和挑戰

1、銜接資金使用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資金投入仍顯不足。隨着羣衆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人均純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上級銜接資金下達量在減少,且各行業資金都在要求實施其原渠道項目,資金有捉襟見肘之嫌;二是產業發展規模小。雖然當地有了花生、葡萄酒等一些有影響的產業,但主導產業不明顯,沒有形成區域發展、規模發展,產業集中度不高,沒有形成區域化品牌,效益較低,難以引導羣衆致富。三是企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縣涉農龍頭企業1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接近2000家,規模性產業基地70多個,但知名企業不多,帶農聯農的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不多,發展後勁不足,輻射帶動作用有限。四是發展不平衡。脫貧攻堅以來,大量資金特別是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原貧困村,而對原非貧困村投入很少,雖經這些年補短板加大投入,但對於400個行政村來說,發展仍舊落後,仍有個別自然村內不通硬化路,多數原非貧困集體產業爲0。

2、考慮到“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隨着工作形勢的變化,其它各項涉農資金需迴歸本位,資金不再統籌整合,銜接資金在貧困縣與非貧困縣間將重新分配,**縣作爲原貧困縣,銜接資金的分配估計會較目前減少。在目前經濟下行,縣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無法進一步加大對銜接資金的投入,維持目前的投入也已困難,不利於對原非貧困村的支持和發展。

3、優化財政支農政策體系,銜接資金與其它財政支農資金方面,應採取統一的政策體系,取消原脫貧攻堅時臨時採取的一些地方上臨時措施,如對原貧困戶發放各項臨時補貼,造成一些原貧困戶怕得不到這些所謂的補貼資金而不願意脫貧;目前有些單位仍爲脫貧羣衆算賬而要求發放各項補貼,造成資金浪費。

三、有關政策建議

一是圍繞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和脫貧羣衆內生髮展動力,把資金繼續用在加強集體經濟產業扶持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方面,去除一些不切實際的補貼,讓政策理性迴歸。

二是加強銜接資金與其它涉農資金支持內容相對接,採取“各兌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策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

三是增強項目管理部門職責,加強項目前期考查調查和績效管理,以安全高效使用銜接資金。

202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