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微課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微課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一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節奏訓練,掌握延音線的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2、通過學習能夠準確找到切分節奏型,並且正確視唱。

二、教學重難點

延音線的靈活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三、教學準備

節奏型、示意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大家看這個譜子,音符上面是一條向上或向

下彎曲的弧線,這個弧線叫什麼?有什作用?

2、新課

(1)這個符號叫作延音線,樂譜標記符號之一。其作用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連。那麼拍值等於所有這些音符的總和。

看實例:這個1上面的線就叫延音線,這個1的音要連續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們看這個譜子5 6 6請同學們爲這個樂譜劃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視唱一遍。

如果把中間相同的音6用延音線連起來,又該怎麼劃拍子?請同學們試一下劃出拍子來。

(3)同學們劃的拍子看和我一樣嗎?

怎麼打拍子?請跟我打一下(老師示範)。

這個音在一小節內書寫的時候也會變化爲:

(4)總結

切分音是旋律在進行當中,由於音樂的需要,

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生了變化,而出現的節奏變化。比如:一個音在弱拍時開始,而且延續到後面的強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強弱規律,使原來的強弱關係顛倒了,這種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

②休止強拍位置;

③弱拍音改爲強拍。

(5)拓展:請同學們在歌曲《鳳陽花鼓》譜子中找出切分節奏,並打節奏正確演唱。

五、本節教學小結

通過本節我們學習掌握了一種新的節奏類型,節奏是一個音樂的靈魂,把握好節奏就能更進一步了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什麼是微課程 篇二

微課程這個術語並不是指爲微型教學而開發的微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爲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微課程具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環節,包含課程設計、開發、實施、評價等環節。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繪本微課程讓孩子自學掌握繪本閱讀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的事項,掌握簡單的讀書方法。

2、體會爸爸對子女的愛,同時也表達出子女也愛爸爸。

3、在聽故事過程中培養學生概括人物特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讀故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父子之間濃濃的愛意並學會珍惜。

教學方法:

想象表達法;圖畫觀察法

教學準備:

《我爸爸》ppt及繪本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結合微課程進行自學小展示。

1、感恩節導入,進入課題。

2、板書課題。

3、出示繪本,交流如何閱讀繪本。

4、觀看微課程,交流繪本是什麼,以及繪本閱讀的三個小遊戲。

5、運動微課程所學,自己使用繪本閱讀猜猜猜的方式閱讀繪本,並進行全班交流。

6、引入繪本作者:安東尼·布朗,曾獲得過安徒生童話大獎。

二、親近文體觀察想象

1、交流我爸爸怎麼樣?說說你的發現。

2、觀看微課程第二段,自學繪本閱讀的幾個注意事項:文字上沒說,圖畫上畫出來了;文字上說了,圖畫上沒畫出來;文字的排列。

3、交流你的新發現:睡衣。總是穿着睡衣的爸爸你覺得他酷嗎?

4、你覺得爸爸有什麼特點?交流:勇敢、力大無窮。

5、交流跑步的爸爸:這一頁上你有什麼偉大額發現?爸爸累的汗都變成了雲朵了。

6、仿寫訓練:爸爸好酷啊,爸他像——一樣——。

7、小結:嘿嘿,這就是我爸爸,這麼搞笑的,這麼溫柔的爸爸,心裏好開心啊,這時候我心裏又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8、主題昇華:同學們,在最後,我們的作者還有一句悄悄話要告訴我們,但需要大家安安靜靜地去聽:這就是我爸爸,我愛他,而且你知道嗎?他也愛我!永遠愛我!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愛我們的爸爸,同時,我們的爸爸也是那麼的愛我們,而且是永遠愛我們!

三、交流感受,傳授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書看完了,回到第一頁,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看了那麼多了,不知不覺中就像在腦子中形成了一個網,等到你們慢慢長大後你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看課外書。

師:同學們,書看完後 當然你不可能在腦子裏把書上的每一個畫面都記住,但是一定能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現在我就請同學們來說說哪幅圖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師:也許還有很多同學想跟老師交流你的感受,那我們等到課外再交流,也希望同學們在平時能多看課外書、愛看課外書。

四、回顧微課程,重溫繪本學習方法。

五、繪本推薦,繪本製作。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嗩吶。瞭解其起源、結構、音色特點。

2、欣賞嗩吶演奏的著名樂曲。

教學過程:

一、簡介

嗩吶,波斯語名稱爲surna,是中華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由波斯傳入(Surna音譯),在西晉時期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中就已經出現了嗩吶演奏的繪畫,最晚在16世紀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了。

二、起源

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三、發展

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四、音域音色傳統嗩吶的管身一共有八個孔,分別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來按(慣用手不同者可換左右),以控制音高。發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蘆葦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氣使之振動發聲,經過木頭管身以及金屬碗的振動及擴音,成爲嗩吶發出來的聲音。

五、民間嗩吶

人們婚喪嫁娶,操辦紅白喜事的禮儀由來已久,早成爲民間傳統的一大習俗,尤其在農村廣爲盛行。那些陳舊的儀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續了多少年,讓人追憶起來,彷彿就在昨天。

六、《百鳥朝鳳》分析。

樂曲開始,嗩吶奏出舒展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樂句和悠長的樂句,如同對歌一樣交替應答,形成逗趣詼諧的音樂,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前奏之後,嗩吶先吹出一段熱情歡快的旋律,渲染出熱鬧的氣氛,而後在固定曲調伴奏下,奏出百鳥鳴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熱情歡快的旋律和百鳥鳴叫兩個樂段作基礎,進行循環變化、反覆再現,前後總共反覆再現六次。百鳥鳴叫時而悠揚,時而短促,時而明亮,時而暗淡,把百鳥啼鳴刻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呈現出一幅百鳥鬧春圖和大自然萬物爭榮的繁茂景象。 嗩吶是耗氣量很大的吹管樂器,在《百鳥朝鳳》的華彩樂句段落,嗩吶在高音區內快速雙吐演奏和幅度循環換氣方法,把樂曲推向激動人心的高潮。華彩樂句中頻頻出現的長音,奔騰激盪,一瀉千里,聽衆聽不出演奏者的悄悄換氣,以爲是不透氣的一氣呵成。高潮過後是快速的尾聲,再次出現百鳥爭鳴的熱烈景象。樂曲在高亢迅捷的演奏中有了一個完美的結束。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靈璧石的成因、種類及審美特徵。

2、初步嘗試爲奇石命名。

3、學會欣賞自然美,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靈璧石的審美特徵。

難點:對賞石文化的理解。

教學方法

通過精選實例進行知識講解,講解中不斷設疑,促使學生思考,激發探究慾望,最終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實現自主學習。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

一、導入:

展示上海世博會上安徽館前的迎客鬆靈璧石。

提問:

1、你認識它嗎?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爲藝術品進行欣賞嗎?

通過提問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討新知:

(1)初識賞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稱“觀賞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頭,大多形狀奇特,色澤瑰麗,紋飾美觀,質地堅韌,具有觀賞、收藏價值。如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圖例)

(2)提問:你知道清朝乾隆曾經爲哪種奇石親筆題寫了“天下第一石”嗎?

“發現之旅”——探尋靈璧石的成因、種類及其審美特徵。

(靈璧石的成因很複雜,這裏只概括了主要原因;靈璧石的種類也很多,只能選擇幾個典型石種稍作講解;靈璧石的'審美特徵更是牽涉到許多美學概念。本微課主要任務是把學生引領到賞石文化的門前,學生還需自己邁進門檻,做進一步探究,並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

(3)奇石的命名

先舉例說明命名的方法,再請學生嘗試爲奇石命名。

(4)小結:

靈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質樸,美在含蓄。

三、課後拓展:

賞石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流傳着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愛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後主李煜不愛江山愛美石的傳說等等。

如今,賞石逐漸成爲國際潮流。除了靈璧石,還有許多著名的石種,請同學們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更多的賞石知識。

思考:你對賞石文化有沒有自己的見解呢?

希望同學們在課外繼續探索大自然饋贈我們的奇美,請參考中國靈璧石網。

(通過欲揚先抑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並提供相關網站,作有效引領。)

測試題:

1、奇石又稱(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頭,大多形狀奇特,色澤瑰麗,紋飾美觀,質地堅韌,具有觀賞、收藏價值。

A、觀賞石 B、巧石 C、石玩 D、雅石

2、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靈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 B、雨花石 C、大化石 D、英石

3、清朝乾隆曾經爲(A)親筆題寫了“天下第一石”。

A、靈璧石 B、太湖石 C、英石 D、昆石

4、靈璧石種類很多,主要有(AC)、五彩靈璧、白靈璧等。

A、磬石B、呂梁石C、龍鱗石D、菊花石

5、靈璧石的審美特徵主要體現在形、(ABCD)等方面。

A、聲 B、色 C、質 D、紋。

進階練習:

1、蒐集1—2首描寫、評價靈璧石的詩詞。

2、蒐集1—2個歷史名人與靈璧石的小故事。

3、通過自主探究,瞭解其它觀賞性奇石。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六

(一)基本描述

課程名稱:微機械電子系統

英文譯名:Micro Electrom Mechanical System 總學時:16 講課學時:16

實驗學時:0

上機學時:0 適用專業: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動化專業、其它相關專業 開課教研室: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系 課程要求:選修 開課時間:第七學期

先修課程: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電工電子學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劉廣玉,樊尚春,周浩敏。《微機械電子系其應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3年2月

徐泰然(著),王小浩等(譯),周兆英等(較)。《MEMS和微系統-設計與製造》。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1月

李德勝,王東紅,孫金瑋,金鵬。《MEMS技術及其應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2年3月

(二)課程的性質、研究對象及任務

《微機械電子系統》是一門關於微機械電子系統的概述課程。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MEMS的組成與應用、MEMS功能材料、微機械製造技術、微機械執行器及微機械傳感器等五部分。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瞭解MEMS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加工工藝及基本的系統設計理念,拓展對機電系統設計製造的認識,併爲將來從事MEMS的相關領域的研究打下基礎。

(三)教材的選擇與分析

針對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對本科生培養計劃的要求,本課程將以現有教材爲主,結合當今MEMS領域的最新技術資料,力爭使學生在瞭解MEMS設計和製造方面的基本知識的同時,能瞭解MEMS技術的最前沿的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現在關於微機械電子系統的書籍主要有劉廣玉等編寫的《微機械電子系統及其應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等。這三本書分別面向不同的對象,在涵蓋了本課程所要求的主要研究內容的基礎上,又各有不同的側重點。其中,

1) 劉廣玉等編寫的《微機械電子系統及其應用》一書,介紹了當今微機電系統的核心內容及其發展,重點放在微機電系統和器件的工作原理、結構形式、設計參數、製造技術、輸入到輸出的微弱信號檢測、使用特性及應用場合等方面。這本教材是面向檢測與控制等電類專業的,教材用了相當篇幅來講述各種接口和信號處理電路,不適合作爲面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課程的主要教材。

2) 徐泰然著的《MEMS與微系統 – 設計及製造》一書,在介紹了MEMS的基本概念、組成及工作原理、功能材料、製造方法等內容的基礎上,更加側重於MEMS相關的科學理論的介紹,如物質的分子理論、量子物理、電化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尺寸效應等。同時,本書提供了大量的MEMS元器件的設計實例。這是一本理論性和實踐性均非常強的優秀的MEMS領域的教材,可以作爲本課程首選的參考書籍,但是由於其大部分內容超出了本選修課的教學要求,故不選其作爲主要教材。 3) 李德勝等編著的《MEMS技術及應用》一書,在概述微機電技術(MEMS)的發展背景、現狀及應用前景的基礎上,介紹了MEMS基本理論,對MEMS相關工藝做了詳盡的講述,作爲MEMS應用,分別介紹了數種典型的物理量傳感器和化學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製造工藝,對各類微操作器(執行器)、微機械零件及微機電系統也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述。本教材很好地兼顧了所涵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適合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教學要求。

因此,選用李德勝等編著的《MEMS技術及應用》作爲本課程的主要教材。

(四)本課程各章的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重點與難點、學時分配第一章

微機械電子系統的基本概念及應用(講課2學時) 瞭解MEMS的概念、發展現狀。熟悉幾種典型的MEMS產品及其應用

第二章

微機電系統功能材料(講課2學時)

瞭解常用的微機械電子系統功能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掌握針對特定功能的微型元器件設計時的功能材料選擇方法。 第三章 微機械製造技術(講課4學時)

瞭解微機械製造技術,包括硅微機械加工技術(化學腐蝕、離子刻蝕、薄膜生成技術等)、LIGA技術(LIGA技術、SLIGA技術)、特種精密加工技術、固相鍵合技術等。 第四章

微機械執行器(講課3學時)

瞭解微電機、微泵和微閥以及微驅動器的特點、作用原理、設計製造以及應用前景。

第五章

微傳感器(講課3學時)

瞭解微傳感器的基本物理效應,掌握壓力微傳感器、加速度微傳感器、角速度微傳感器(微陀螺)及熱式溫度微傳感器等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應用。

第六章

微機電系統設計實例(講課2學時)

瞭解微系統的設計依據:設計約束、材料選擇、製造工藝選擇、信號變幻和轉換、機電設計及封裝。

以微壓力傳感器硅芯片的設計爲例,對微機電系統的設計有初步的認識。

(五)教學環節

教學主要是課堂講授。

1) 根據教學大綱,認真備課,做好教案,熟練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

2) 課堂講授表達要準確,板書要整齊,書寫要符合規範,並注意運用直觀形象教學。教學手段要完備,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恰當運用圖片、掛圖、CAI課件和多媒體等,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習積極性。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 教書育人,爲人師表,上課精神飽滿,以人格的魅力和精神氣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思維活動。

4) 講課思路要清晰,包括: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條件、建立模型、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解題和總結等;概念要準確,重點要突出。

5) 採用啓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學習的同時,通過互聯網等相關渠道,瞭解MEMS技術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內容儘量與實際應用背景相結合,使教與學均有更明確的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信息交流,教學相長學內容要做到與學生溝通,授課中及時瞭解到學生的興趣,並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把握教學的重點。鼓勵並要求學生積極查閱有關文獻,及時瞭解最新技術進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配合完成教學任務。

(七)考覈方法

1、考試方法:

考試成績評定採用累加式,總成績由二部分構成:平時測驗:開卷,不限時,成績佔30%; 期末考試:開卷,命題,限時,成績佔70%;

2、考覈成績只記“合格”或“不合格”。

微課程設計方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定理的表達式。

2、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處理有關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對動量定理的探究過程,嘗試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通過對例題的分 析和講解,得到動量定理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3、能夠應用動量定理處理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動量定理的推導以及利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

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理解合外力的衝量等於物體動量的變化;如何正確應用動量定理分析打擊和碰撞這類短時間作用的力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創設實驗情景)

【問題一】

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塊海面墊,儘可能把雞蛋舉的高高的,然後放開手,讓雞蛋落到海面墊上。

首先讓學生猜想可能出現的現象。

實際操作:觀察到雞蛋並沒有被打破。

引入:雞蛋從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墊上,雞蛋卻沒有打破,爲什麼呢?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問題二】(情景暗示創設問題情境)

我們在上節課知道,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新的物理量來研究運動物體對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時刻物體有一個速度,對應有一個動量。如果說物體速度發生了變化,那麼動量也會發生變化:=p-p=mv`-mv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問了:一個運動的物體,它的動量爲什麼會變化呢?這個變化有什麼規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問題三】(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

汽車剎車(坐公交車,我們就有這樣的體會)在停下來的過程中動量變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時間長;急剎車阻力大,作用時間短。 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定量關係呢?

二、新課教學

(一)引導學生推導動量定理,並理解其特點

〖問題〗一個質量爲m的物體,初速度爲v,在合力F的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t,速度變爲V`,求:物體的初動量P和末動量P`分別爲多少?物體的加速度a=?

〖推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

即:F合t=mV-mv=p`-p

〖討論〗在這個表達式中,各個物理量分別是什麼?

〖結論〗物體所受合外力的衝量等於物體的動量變化,這個結論叫做動量定理。

〖理解〗

公式中F合是指包括重力在內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恆力,也可以是變力, 當 合外力爲變力時,F合應爲變力在作用時間內的平均值

此公式是一個矢量式,運用時要取正方向。

(二)應用動量定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師生共同歸納,學生舉例)

第一類:在動量變化一定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須縮短作用時間,常見的情形是“硬碰硬”。

例如:用鐵錘釘釘子、衝牀衝擊鋼板、雞蛋碰石頭等。

第二類:在動量變化一定的情況下,如果需要減小作用力,必須延長作用時間,常見的情形是“緩衝”。

例如:體操運動員落地時的下肢彎曲、汽車座椅上的安全帶、蹦極的橡皮繩、雞蛋落在海面墊上。

第三類:在合外力一定時,力的作用時間越長,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越明顯,力的作用時間越短,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越不明顯。

例如:以快慢兩種不同的速度抽放在桌子邊緣木塊下的紙條,木塊落地點距桌子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同(快時近,慢時遠)。

(三)通過例題讓學生歸納利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和運動過程。

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狀態分析,找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和初速度。

3、選定正方向,表示出合外力的衝量和初末動量值。

4、列式計算。

(四)鞏固練習

學生列舉生活中可以利用動量定理解釋的現象。

學生列式計算(先分析解題思路再做題)

質量是60的建築工人不慎從高處跌下,由於繫有腰間的彈性繩安全帶的保護,他被懸掛起來。已知彈性安全帶伸長相對很小,安全帶長5m,安全帶的緩衝時間爲1、2S,求安全帶所受的平均衝擊力是多大?(g=10m/s2)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理解了動量定理內容特點,並會利用其解釋一些生活現象,也可以利用其求解一些打擊和碰撞類力學問題問題,進一步體會到動量定理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