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多篇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多篇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1

目標:

1、教師瞭解幼兒的訪問情況

2、鼓勵幼兒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訪問情況,提高表述能力。

準備:

活動前部分幼兒已經對媽媽的訪問活動。教師收回部分記錄表。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教師組織全班聽一聽個別幼兒的介紹。

指導重點:提示幼兒有條理的講述。可以從自己的訪問程序說起:也可以從媽媽和我的不同表現說起;還可以說一說自己特別的收穫。

2、小組活動:幼兒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小組,組內幼兒自由交談。

指導重點:提醒幼兒有順序談話,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

3、個別活動:鼓勵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多與朋友交流。

活動評價

到今天已經有將近十人將"訪問表"反饋到班上,根據家長反映的情況,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有興趣,但是缺乏認真傾聽的習慣,個別幼兒在訪問的過程中似乎還不夠主動。幼兒的講述水平不一,個別幼兒的講述缺乏連貫性,需要教師逐一提問,張茜瑋、王宵的講述比較連貫而且聲音響亮、表達清楚

後續活動設想

進一步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訪問過程,激發其他幼兒的訪問興趣。並考慮讓幼兒開展"我的媽媽"的講述活動,觀察幼兒的講述內容與訪問前的區別。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活動中幼兒通過遊戲體驗盲人生活的不便。

2、欣賞課件幼兒進一步瞭解盲人的生活,萌發關心、幫助盲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黑色眼罩幼兒人手一個、盲杖若干、障礙物(鋼琴凳和繩子)各一個(根)。

2、盲人生活的ppt課件。

3、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初步瞭解到盲人的一些專用物品和標記。

活動過程:

一、遊戲體驗,初步體驗盲人生活的困難。

老師給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眼罩,請你們戴上眼罩來和老師玩個遊戲。

幼兒戴上眼罩扮演盲人聽老師的指令,越過障礙摸到老師得手。

師: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

(聽聲音)師:你們碰到了什麼困難?

(太黑了,我們什麼也看不見,還有東西擋着路)師:你是怎麼做的?

(用手摸、慢慢的越過去和繞過去)小結:小朋友我們眼前的世界是美麗而又多彩的,但是在我們身邊有一羣人,他們的世界卻永遠都是黑暗的,他們是誰?(盲人)我們來看盲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二、欣賞課件,瞭解盲人的生活。

(一)觀看盲人生活的圖片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盲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盲人做事都用手摸,讀書也用手摸、走路需要拐杖、有小狗跟着、還要走盲人走的路,)師:這些盲人專用的物品和標記是有名字的的,我們來看看:

(二)認識盲人專用的標記師:剛剛你們看到了哪些盲人專用的物品和標記?

(盲杖、導盲犬、盲道、盲書、盲文)師:對!盲人什麼也看不見,導盲犬、盲杖都是他們的朋友。還有他們專用的盲文、盲人扶手和盲道,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朋友的幫助。下面我們再來看看:

三、觀看圖片,進一步瞭解周圍的人,給盲人帶來的不便。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盲道被自行車堵上了、有人把小攤子擺在了盲道上、有人把盲道當成了停車場)、盲道上有小水道沒蓋蓋子、盲道上面有柱子、有臺階)師:這樣的現象會給盲人帶來什麼不便?

(盲人什麼也看不見,會撞到的,堵住路他們就走不了了、有臺階盲人會摔跤)師:看到這些你是怎麼想的?你們應該怎麼做?

(提醒他們把車子開走,把忙到讓出來、看到盲人主動去幫助他們)教師小結:盲人是我們身邊特殊的朋友,他們的生活非常困難,我們要關心和幫助他們,扶他們過馬路,爲他們把盲道讓出來,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開心。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糉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糉子——糉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一、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二、做做玩玩:

要求:幼兒分組進行活動,在動手製作中體驗端午節的樂趣。

指導語:

1、剛纔我們瞭解許多關於端午節有趣的事,你們想不想也來過一過端午節呢?今天我們這裏有很多好玩的活動:有包糉子、做香包、編五彩繩、嘗糉子,你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參加,我們就來過個小小端午節吧!

2、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提醒幼兒需要洗手的可先去洗手。

(1)包糉子:糉葉、糯米、棗子、赤豆、花生、綠豆、豆板、血糯米、線

(2)做香包:緞帶、各種形狀的布、訂書器、棉花、縐紙、花露水、乾花

(3)做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夾子

(4)品嚐糉子:各種味道的糉子、白糖、刀叉、溼巾紙、毛巾

(5)畫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泡沫塑料

三、活動分享:

1、教師:“剛纔你在哪裏過端午節了?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2、幼兒介紹或展示,教師做適當小結。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方式以及不同的顏色標誌,學會自己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2、通過趣味兒歌的方式認識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與隨意處置的危害,建立起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

3、通過實踐體驗活動,參與垃圾分類操作,深入理解垃圾分類的方式,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重點難點重點:瞭解垃圾分類的方式以及不同的顏色標誌,學會自己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難點:深入理解垃圾分類的方式,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活動準備

1、手套、不同顏色標誌的垃圾袋、垃圾分類回收提示板,部分垃圾實物。

2、ppt、製作垃圾分類回收視頻。

活動過程

1、聯繫生活引話題,認知垃圾分類好處多(引導幼兒們切實理解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

藉助多媒體設備,展示 “垃圾山”的照片。

師:“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製造垃圾。每天呀,我們這座城市都會製造出山一樣多的垃圾。可是呢,你們知道嗎?這裏面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教師展示垃圾回收廠的圖片,以及垃圾和回收後製作產品的對比照片。

師:“大家看,你們畫完畫的廢紙可以做新的紙,你們丟掉的玻璃瓶可以做鏡子……大家說說,這些垃圾還能用來幹什麼呢?”

幼兒們舉手回答。

師:“按照科學家們的計算,一個城市每天垃圾回收利用完,夠我們幼兒園所有的小朋友家裏用一年以上呢。”

師:“可是,孩子們,你們說,釘子能用來做新的紙箱嗎?”

幼兒回答。

師:“因爲不同的垃圾回收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環衛工人們都需要先分類,才能回收。可是,我想問問大家,如果垃圾桶裏的垃圾都是這個樣子的,工人們該怎麼回收呢?”

教師藉助圖片展示一個未合理回收的垃圾桶,裏面有鐵釘、玻璃片、果皮、塑料袋、廢紙等各種垃圾,隨後展示環衛工人用手給垃圾分類被玻璃瓶割傷的照片。

師:“孩子們,你們說說,我們怎麼樣才能避免環衛工人叔叔們被垃圾傷到呢?”

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最終一起總結出自己丟垃圾時就做好垃圾分類的策略,並且給幼兒們做出總結強調。

2、參照實物來對比,趣味分類好遊戲(藉助兒歌學習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藉助趣味遊戲進行深化。)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怎麼樣給垃圾進行分類回收。今天啊,我們用一首有趣的兒歌來學習。”

教師首先播放兒歌和相關的動畫。

教師結合圖片以及攜帶的垃圾實物,給幼兒們逐句講析兒歌,講解每一種垃圾分類回收的不同標誌,以及劃分的原因。講解完之後,再次播放和幼兒們一起學習並嘗試跟讀。

幼兒們熟悉兒歌,掌握垃圾分類回收的方法之後,教師開展趣味遊戲“我會分類啦!”。教師先爲幼兒發放不同顏色的手牌,藍紅綠分別代表三種垃圾。然後以搶答競賽的形式,每次拿出一件垃圾,讓幼兒舉牌說說應該回收在什麼顏色的垃圾桶裏。當幼兒答對時,教師就藉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的那句兒歌。

(環節評析:藉助兒歌學習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藉助趣味遊戲進行深化。)

3、自制環保垃圾袋,對照兒歌做標記(藉助手工遊戲,記憶垃圾分類回收的方法。)

幼兒們學習完兒歌之後,教師一邊繼續播放兒歌,一邊爲幼兒們發放不同顏色的垃圾袋,然後和幼兒們一起對照着兒歌圖片上的垃圾分類標記。自己選擇不同顏色的彩筆或者蠟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垃圾分類的標籤,然後粘貼在相應顏色的垃圾袋上。

師:“剩飯剩菜瓜果皮,?廚餘垃圾放藍桶。兒歌裏是這麼唱的。大家看看,圖片裏藍色垃圾桶是什麼標誌呢?這些就是廚餘垃圾,我們來自己仿照着,畫一個相應的標記,然後粘貼在垃圾袋上好不好?”

(環節評析:藉助自己動手製作環保垃圾袋的手工遊戲,讓幼兒們再次複習兒歌,記憶垃圾分類回收的方法。)

4、變身分類宣傳員,一起上街去實踐(動手參與中深化對於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對兒歌的內容進行踐行,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師帶領幼兒們攜帶着自己製作的分類回收環保垃圾袋,一起走出校園,自己動手去踐行垃圾分類回收。

師:“我們一邊唱《垃圾分類歌》,一邊去附近的社區,幫大家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吧”

教師帶領幼兒向社區內居民發放宣傳單,唱兒歌,作表演,宣傳垃圾分類回收,講解垃圾分類回收的好處。同時,教師讓幼兒們以“套圈”的形式,邀請家長們玩垃圾分類回收的小遊戲,藉此繼續宣傳垃圾分類回收的方法。

活動總結

幼兒通過《垃圾分類歌》幫助認識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理解垃圾分類回收與自己個人和家庭的關係。在教師的後續引導下,幼兒們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回收習慣,在園內園外進行踐行堅持。同時,這種行爲將會被幼兒帶動拓展到家庭之中,在園內掀起一股“垃圾分類回收從我做起”的風氣活動。同時,因爲本次教學活動的帶動,我們也會注重在園內進行相關教育活動的開發和引導,多帶領幼兒開展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活動,從園內到園外推廣教育成果。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瞭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溫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麼啦?他們怎麼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這些人都是因爲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後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麼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麼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小心燙傷了,怎麼辦?怎樣處理纔是最好。

(2)教師小結:燙傷了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 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脫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安全活動——我不挖耳朵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集體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耳朵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師: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1、師:你的耳朵長在哪裏呀?

2、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3、師:誰來說說,耳朵有什麼用?沒有耳朵會怎麼樣呢?

三、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1、師:耳朵可以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交流已有的經驗。)

2、教師小結:不能往耳朵裏放東西,不能隨意地挖耳朵,輕輕地和別人說話,不要對着耳朵喊叫,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地走開,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乾,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1、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看你的耳朵靈不靈!

2、介紹遊戲玩法:請一幼兒彎腰趴在教師腿上,蒙上眼睛,再請一個幼兒走到他身後輕輕拍他,同時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說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後請趴在腿上的幼兒站起來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誰?幼兒猜出後,再換幼兒繼續玩猜人遊戲。

(遊戲玩熟後,可以讓說話的人變換聲調,加深遊戲的難度。)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安全活動——製作安全標誌

活動目的:

1、通過製作安全標誌,粘貼安全標誌,引導幼兒知道要保護自己身體的安全。

2、初步懂得避開危險物,不做危險動作。

活動準備:安全標誌一個、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講講:

出示安全標誌

a.小朋友,這是什麼?

b.這是安全標誌,有了這個標誌,可以提醒大家這個地方要小心

c.這是警告標誌,有了這個標誌,代表這裏有電,要小心!不要碰。

d.上個月,孫豔小朋友在廁所摔了一跤,如果,廁所裏貼了這個安全標誌,她肯定會小心的走上臺階,就不會摔跤了。

e.現在我們把這個標誌貼在廁所門上,提醒大家小心好不好?(請一幼兒去貼)

f.我們教室裏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大家動動腦筋自己來做一個安全標誌。

(二)做做:

1、幼兒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提醒園點在下方。

2、鼓勵幼兒製作與老師不同的安全標誌。

3、幫助個別完成作品。

(三)貼貼:

1、貼到你認爲不安全的地方。

2、請幼兒說說自己設計製作的標記,爲什麼貼在這裏?

3、我們幼兒園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以後,我們在多做幾個安全標誌去提醒其他小朋友,好嗎?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討論、調查、記錄、繪畫等活動,初步瞭解媽媽們的生活、工作,增強幼兒對媽媽的自豪感。

2、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並進行講述,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以及主動爲媽媽分擔的意願。

3、能大膽的介紹自己眼中的媽媽,清楚講述一件與媽媽有關的事情。

4、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6、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形式: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我對媽媽知多少”記錄表。(501班和505班)——週四完成,週五展示在kt板上。

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媽媽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你最愛吃媽媽做的哪道菜?

媽媽的願望是什麼?

3、我爲媽媽來分擔。(503班和506班)——週五中午前展示出來。

幼兒先講述媽媽每天要進行的工作、家務等,再運用繪畫形式表現出願意未媽媽分擔的場景,如爲媽媽過生日、拿超市購物袋、講故事等等。

4、我爲媽媽尋找歡樂。(502班和504班)——週五中午前展示出來。

請幼兒帶來一張6寸大小的和媽媽一起的歡樂照片,粘貼在繪畫紙上利用粘貼、繪畫、簡單文字的形式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家庭作業可以是幫助媽媽完成一個心願,並記錄在作業本上。

課程推薦:

詩歌《媽媽的手》

視頻《母親的故事》

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讓瞭解“母親節”,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更加愛自己的母親。

2、感悟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所付出的艱辛,讓孩子懂得感激身邊的親人。

3、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知道愛自己的媽媽,懂得回報。並能爲媽媽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禮物。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體驗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提問導入活動主題。

1、教師開場白:

教師手拿母親之花——康乃馨,隨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響起。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花?(康乃馨)

你們知道這個星期天是什麼節日嗎?(母親節)

2、母親節是誰的節日?這朵花就是要送給媽媽的花。

3、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對媽媽的愛?

4、如果我們想在媽媽進門的時候,給媽媽遞上拖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關鍵步驟。

1、由老師示範正確的方法,邀請一位幼兒或教師一起做示範。

老師可向示範者提示表演的步驟:媽媽開門進來,雙方互相注視對方微笑、問好: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

小朋友從鞋櫃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媽媽):您辛苦了,我幫您拿拖鞋。

2、幼兒學習朗誦《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幼兒討論。

1、平時你都幫媽媽做些什麼?

2、在什麼時候做的?

3、你還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4、除了幫媽媽做事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

(送一個自己做的小禮物、給媽媽表演個節目等)

三、活動結束

1、結合主題“媽媽,我永遠愛您”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學活動:如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社會活動《媽媽愛我我愛她》、藝術活動《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圍繞感恩話題進行“媽媽,我永遠愛您”的主題談話。

3、這段時間在班級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積極營造感恩氛圍。

4、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5、結合教學活動《給媽媽的心願卡》,幼兒繪製簡單的心願卡送給媽媽。

6、回家開展“我送媽媽一個吻”活動,唱一首感謝媽媽的歌曲,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開展的慶祝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刻地體會到媽媽工作很辛苦,要從內心去體諒媽媽,理解媽媽的付出,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也是讓孩子體會愛、接受愛,讓孩子更多的去愛他人,從小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主動參與此類活動的主動性。我們感受到德育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家庭抓起,讓孩子從小懂得關愛、懂得回報……讓感恩教育多溶於生活學習中!讓家長漸漸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標籤:教案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