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通用多篇)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通用多篇)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

教材說明

這部分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並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並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體重,學習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感受質量單位的活動,教材選取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富有情趣的活動,如稱體重、互相背一背。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增加對千克的感性認識,而且還可以瞭解一些有關的常識,如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同學體重大約是多少、如何看體重表等。

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教材選取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體,如書本、書包。首先讓學生先用手掂一掂,估計一下哪個輕,哪個重,然後再用秤來驗證。通過活動,學生不僅增強了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感受了物體的輕重,而且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了這些測量重量的工具,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體的輕重。

統計的初步知識,教材是通過記錄稱體重的結果的方式來滲透的。教材在這裏是通過一個學生畫“正”字來記錄同學們的體重,也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同學們的體重,比如直接寫下姓名和體重、畫“△”(或○)的方法、使用統計圖(統計表)等。爲了使學生了解收集、整理數據的作用,這裏可以讓學生根據統計圖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24千克的有幾人?25千克的有幾人?”“咱們班多重的人數最多? ”使學生初步瞭解到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意識。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既可以結合第六單元“克和千克”進行,也可以在第七單元后進行。

2、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

3、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於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如感受千克,農村的同學可以通過掂1千克的糧食、蔬菜來體會;城市的同學可以通過掂1千克的水果、飲料來體會。這樣不同環境的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質量單位的觀念,還可以體會到自己身邊的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近感。

4、這裏的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小組的組數可以根據表的個數來確定,有幾個表就分幾組,小組輪流進行各項活動。

5、活動前,教師要演示如何稱體重和看體重表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工具。稱體重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小組先稱出每個同學的體重,並把稱的結果記錄下來,稱完體重的同學可以互相背一背,體驗一下同學的體重。教師巡視時,要注意瞭解學生是否會看體重表,是否會記錄稱體重的結果,並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避免個子小的同學背塊頭大的同學。活動結束後,應讓每個小組彙報一下活動情況。如“小明25千克,我背了背知道25千克有多重,王華24千克,我感覺他沒有小明重。”“我們這一組23千克的有1人,24千克的有3人 ……”也可以先稱出一個學生的體重,比如小明25千克,讓小華背一背,感受一下:“25千克這麼重呀!”然後背一背另外一個並估計一下:“你不到25千克。”再去稱一稱,看看小華估計的對不對。

6、比較物體輕重活動時,小組的每個同學可以輪流做,一個先掂一掂,估計一下,另一個稱一下,判斷他估計的對不對。這裏除了教材中給出的書本、書包以外,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選擇其他的物品。使用測量工具時,物品應放在托盤的中央,讀數時,教師要加以指導。

7、最後,教師組織各小組把他們的記錄表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幾種形式,哪些比較容易看出各種體重的人數。之後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的體重用畫 “○”或別的直觀的方法制成一個大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看一看從表中可以瞭解哪些信息。如,哪個體重的人最多,哪個體重的人最少。等等。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

2、能學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的減少損失。

3、通過讀新聞、模擬表演、交通安全知識搶答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消防安全的重視。

4、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瞭解一些基本的消防規則,知道發生火災後應該怎樣做,平時注意怎樣預防火災。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消防事故的新聞。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

3、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4、瞭解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識。

教學過程:

一、發生自然災害時的自救自護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災害?

學生討論、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災等。

2、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應該怎麼做?

學會小組先討論發生地震時怎麼辦?

交流:

(1)不驚慌失措,不要去陽臺或窗下躲避,不要擁向樓梯。

(2)要迅速躲在桌、櫃、牀等傢俱下面或小房間裏。

(3)在學校要聽從老師指揮,安全疏散。

模擬演示。

二、消防安全教育

1、發生火災時怎麼辦?

(1)看火災資料片。

(2)討論交流。

(3)模擬演示練習

(4)主持小結: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就會發生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建設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消防安全的有關知識。

2、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1)火災的預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應該怎樣放置?

(3)平時用電爐取暖對不對?有什麼影響?

(4)蠟燭爲什麼要及時熄滅?

(5)年齡小的同學爲什麼不能自己燃放鞭炮?

(6)發生火災時,要撥打什麼報警電話?並且要說清楚什麼?

(7)國小生能不能參加滅火行動?

(8)從失火的樓房內怎樣逃離危險?

3、看模擬表演,議一議:

(1)表演內容:一名國小生放學回家路上同小夥伴一起到山上玩火?

(2)議一議:

①表演中的小朋友違反了什麼規定?

②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3)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4)談心得體會

4、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當在參加集體活動時意外發生火災應該怎樣做……

5、小結:

(1)同學們小結:

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麼?

(2)班主任小結:

消防知識我們一定要牢記,平時預防爲主,因爲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裏,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發生其餘的自然災害時該怎麼做?

交流討論。

1、演圖片,找錯誤。

2、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傳。

3、小結:要學習自救互救知識,科學救人。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3

一、教學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讓學生通過研究,瞭解讓紙“站”起來的方法,探究影響紙“站”穩的因素,瞭解生活中其他物品的穩定性與這些因素的關係。

能力目標:

在對比實驗中養成學生觀察與傾聽的習慣。在研究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並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能夠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並在生活中加以應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本次活動通過三次由淺入深的實驗,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實驗的操作步驟,能夠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合理設計對比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用實驗法、比較法等科學的方法求證問題的觀念,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團結協作的意識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拴魚線的紙、大小相同的紙、高度不同的紙、重量不同的紙、底面積不同的紙、風扇。

學生準備:

剪刀、格尺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確定主題

教師從一個小遊戲導入本課。由一張拴着魚線的紙“站”在桌面上這一有趣的現象,引起學生對紙的興趣。然後,用一張普通的紙重複實驗,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此引入課題——《讓紙“站”起來》。

2、發現問題,自主探究

(1)讓紙“站”起來

揭示課題之後,首先教師提出讓紙“站”起來的要求。學生根據要求進行活動,想盡一切辦法讓紙“站”在桌面上。教師將比較有特點的作品擺在講臺上,然後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樣一張平面的紙,是怎麼站起來的?”從而得到“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可以讓紙‘站’起來。”這一方法。

(2)讓紙“站”得更穩

①紙“站”得更穩與形狀有關

教師根據前一個實驗內容提出難度更高的要求——“看誰想到的方法能讓紙‘站’得更穩以及爲什麼要這樣做?”。學生完成作品之後,先在組內進行第一輪選拔,然後每組推薦一個作品在全班展示。

接下來,請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個作品站得更穩?爲什麼?”此時,學生提出的看法都是自己的猜測,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證明。”之後,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並在不斷的致疑和完善中,總結出實驗步驟。各組派一個代表按照實驗步驟,對推薦上來的作品加以驗證,並得到結論——紙“站”得更穩與形狀有關。

②紙“站”得更穩與高度、重量、底面積有關

學生猜測“紙‘站’得更穩還與什麼因素有關?”總結歸納成三個因素,分別是高度、重量、底面積。各組選擇一個研究內容,用上一個環節的方法加以驗證。各組演示驗證過程,並揭示結論——讓紙“站”穩的因素有形狀、重量、高度、底面積。

③在生活中的應用

結合讓紙“站”穩的四個因素,聯想到生活中的其它物品。教師首先講述自己遇到一個問題。“前不久我剛剛搬家,爲了裝飾房間,買了一個漂亮的花瓶,還有一些富貴竹。誰知,我把竹子插到花瓶裏的時候,花瓶總是東倒西歪的站不住。”學生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教師出示生活中的其它物品,請學生觀察“這些物品通過改變什麼因素達到穩定的目的?”學生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四、活動延伸

學生通過本次活動了解形狀、高度、重量、底面積這四個方面不但是影響紙“站”穩的因素,而且也影響着其它物品的穩定性。通過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達到更穩定的目的,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4

活動目的:

讓學生明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範。

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傷害事故,提高學生警覺。

2、讀文,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3、交流:

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①燒水時;

②使用高壓鍋時;

③煤氣、燃氣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溼手觸摸電器;

⑤家人觸電時採用的措施;

⑥使用電風扇、洗衣機時;

⑦不要在居室、和陽臺上追逐打鬧;

⑧不要將鈕釦、珠子、圖釘等東西含在嘴裏,說笑吵鬧;

⑨不要拿道具比劃、打鬧;

⑩不要拿飛鏢、棍棒等互相打鬥;

4、我們應當時時注意哪些問題?

玩小動物應注意的問題;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裏的處理;獨自在家時怎麼做;發現屋內有效透時:不能按時到家是怎麼做;課間活動怎麼做;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麼做?

5、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裏的處理、課間活動怎麼做……分組練習。

6、總結:

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範能力。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5

活動目的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2、使學生知道回收垃圾、變廢爲寶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培養垃圾回收意識,自學進行垃圾分類。

3、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垃圾處理的方法,並能自主設計更多的處理方法。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辨別分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其創新、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相、口香糖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觀看錄相:參觀廢紙加工廠,明白回收一噸廢紙並把它加工成紙的意義非同小可:把一噸廢紙加工成再生紙比生產一噸紙可節約用水100噸,減少水污染35%,少砍大樹17棵,製成再生紙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導學生走出校門,進行社會調查,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瞭解垃圾處理的基本方式。

三、說一說:研究垃圾的處理辦法:

1、提問:那麼如何來處理這些垃圾呢?

2、分組討論,並設計處理垃圾的方案,由組長負責寫下來。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組的方案最科學合理?

4、上網瞭解世界上對垃圾的處理辦法。

1)垃圾分類。

垃圾混裝是把垃圾當成廢物,而垃圾分裝是把垃圾當成資源;混裝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場,侵佔了大量的土地,分裝的垃圾被分送到各個回收再造部門,不佔用土地;混裝垃圾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污染土地和大氣,而分裝垃圾則會促進無害化處理;混裝垃圾增加環衛和環保部門的勞作,分裝垃圾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

2)垃圾回收。

生活垃圾中,鋁製易拉罐再製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污染;廢玻璃再造玻璃,不僅可節約石英砂、純鹼、長石粉、煤炭,還可節電,減少大約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可使燈泡發亮4小時。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辦公用紙、舊信封信紙、筆記本、書籍、報紙、廣告宣傳紙、貸物包裝紙、紙箱紙盒、紙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後,可再造紙印製成書籍、稿紙、名片、使條紙等。第二次回收後,還可製成衛生紙。

3)垃圾變寶(堆肥、發電等)。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向社會公佈了處理城市垃圾的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後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並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4)垃圾填埋。

5)垃圾焚燒。

四、做一做

課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處理實驗,課後到學校和社區宣傳正確的垃圾處理方法。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6

一、激發興趣,引入正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誰家有電話呢?請舉手。

(十幾位小朋友舉起了手)

教師:誰打過電話?請說說你是怎麼打電話的好嗎?下面請打過電話的小朋友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注意聽。

二、初步瞭解打電話的知識

教師:請王淳小朋友先講。

學生1:那天,我大舅來電話,找我媽有事,媽媽跟大舅說話後,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跟大舅說幾句話好嗎?”媽媽把話筒給了我。我拿到話筒放在耳邊,就聽到大舅的說話聲,“你是淳淳嗎?”我高興地說:“是我。”“你要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過年我就獎勵你。”我說:“我記住了。”

教師:誰還能說一說?

學生2:星期天,我正在做作業,電話鈴聲響了,是爸爸來電話了。囑咐我在家聽媽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

學生3:我看見媽媽跟我小姨通電話。媽媽先撥通了號碼,然後拿起話筒:“喂,你是秀麗嗎?請你有時間到我家來玩吧!”小姨說:“姐姐,下星期天,我一定去。再見!”“再見!”

(踊躍發言的一個接着一個……)

教師:剛纔,小朋友們說得很好。那麼,打電話應注意什麼呢?請你們認真聽講。

三、創設情景,讓學生嘗試打電話的樂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跟誰玩電話遊戲呢?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更不是給叔叔阿姨,而是給你的好朋友小亮打電話。爲什麼要打電話呢?因爲今天是小亮的生日,你要通過電話來表達對好朋友小亮生日快樂的祝願。請小朋友記住,通話時要熱情大方,用禮貌語言,並且語言要簡潔明瞭。講話時要面帶微笑,聲音不要過高。不要忘了開頭問好,結束說再見。

小朋友,打電話時注意的問題,記住了嗎?

學生:(齊)記住了。

教師:好,下面我們來玩打電話的遊戲。

四、模擬表演,嘗試成功的喜悅

教師:小朋友們請觀看王淳和王健的表演。

(王淳表演小亮,王健表演小亮的朋友)

學生:王健拿起話筒用手比劃一下,表示撥通了電話。

“喂,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學習進步!”

“謝謝你!”

“再見!”

“再見!”

(教室裏響起了掌聲。頓時,教室裏熱鬧非凡)

“喂,你是小亮嗎?”

“我就是。”

“今天是你的生日,在你過生日的'日子裏,我代表我們全組的同學向你表示祝賀!”

“謝謝!”

“不客氣!”

“再見!”

“再見!”

(參加表演的一對接一對,小朋友們真正陶醉了。可是王彩雲小朋友始終未敢向前參與,在老師的示意和鼓勵下,王彩雲終於拿起了話筒。開始說話不連貫,心情有些緊張,經老師的一再鼓勵,她才大膽地與好朋友小亮通了電話。全體師生爲她鼓掌,加油。)

(課後,小朋友們深有體會地說:“老師,這節課,我玩得真開心哪!”)

評析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爲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爲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爲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爲自己動手。這堂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7

一、指導思想

一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爲指導,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着眼於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狀,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培養學生成爲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辦學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爲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動目的要求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等。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擇力求從本地資源入手,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時間安排 :每週安排1課時

製作動物的標本————千姿百態彩蝶飛

準備階段:

1、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

(1) 回憶課外自己在哪些地方見過蝴蝶以及自己對蝴蝶知識的瞭解。

(2) 課前收集蝴蝶的圖片和標本。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各種蝴蝶的標本和圖片, 瞭解蝴蝶標本的製作 方法, 瞭解各種蝴蝶的相關知識。

(2)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中蝴蝶的喜愛。

(3) 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 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大自然中的各種蝴蝶圖片, 師生共同欣賞。

2、教師導言: 自 古以來, 蝴蝶就是美麗的代名詞, 它的體態輕盈、舞姿優雅。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 在祖國的原野、溪畔、山谷和花園, 到處都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爲大自 然的春光平添許多景色。 今天, 讓我們一同走進大自 然, 走進蝴蝶的王國。( 出示課題: 千姿百態彩蝶飛)

(二) 探究活動一: 收集蝴蝶的標本和圖片。 (課前收集, 課堂上彙報展示)

1、聯繫實際談談自己對蝴蝶的認識。你在哪兒見過蝴蝶? 蝴蝶有什麼特點? 你還知道關於蝴蝶的哪些知識?

2、介紹自己收集的蝴蝶標本和圖片。蝴蝶的圖片可以從書籍、明信片、郵票中收集, 也可以上網去收集。 你還可以走進大自 然, 捕捉美麗的蝴蝶,

把它夾在書頁裏, 製作成一個簡易的“蝴蝶標本” 。全班交流: 你收集了哪些蝴蝶的圖片和標本?

3、瞭解蝴蝶標本的製作方法。 (出示蝴蝶標本)一些同學帶來了精緻的蝴蝶標本, 你知道它是怎樣製作的嗎? (出示製作方法和圖片) 捕捉: 用蚊帳布做一個漏斗狀的捕蟲網。 用網捕捉時動作要輕快, 這樣才能保證被捉的蝴蝶體形完整。 特別注意不要損壞它的觸角。壓制: 把蝴蝶用紙夾住, 用手輕捏頭部使之死亡。 捏時要注意保持體形和各器官完整無缺。 用吸水紙或皺紋紙將蝴蝶腹部的內臟全部擠出( 也可用注射器吸出) 。定型: 將擠去內臟的蝴蝶用大頭針固定在紙板或木板上。 固定時可以保持它展翅飛翔的形狀, 也可以保持它停留在花朵時的靜止形態, 然後放置陰涼通風處風乾。入盒: 準備一個紙盒, 在盒蓋中央挖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孔, 用 透明紙或玻璃將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孔蓋嚴。 在紙盒的底部平放一些脫脂棉花, 買一個樟腦球搗碎, 遍撒在棉花上。 最後將風乾的蝴蝶平放在棉花上, 蓋上盒蓋, 標本就完成了。 如果你在盒內放一些風乾了的花草, 標本將更富有自 然生態之美。同學們瞭解了蝴蝶標本的製作方法, 有機會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也來做一隻蝴蝶標本。

(三) 活動二:

1 、同桌合作完成“蝴蝶板報” 。剛纔, 大家展示自己的蝴蝶圖片和標本, 現在請同桌兩位同學把圖片和標本彙集起來, 辦一張“蝴蝶板報” 看那兩位同學的板報辦的最好。評一評誰的板報最好

2、下面, 請每人提供一幅蝴蝶圖片或一個標本, 按下圖粘貼標明蝴蝶名稱、資料來源、製作者建成我們的“蝴蝶王國” 。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

(四) 作業:

1 、蒐集至少3 個蝴蝶網站。

2、建一個你自己的“蝴蝶王國” 文件夾, 建立蝴蝶圖片資料庫。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8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過國小。

2、自帶書包、學習用品。

3、國小的環境、國小生學習的圖片,相應的字卡。

4、音樂《玩具兵進行曲》;課件;禮物若干。

活動過程:

1、回憶參觀情景,比較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師:上次我們小朋友去參觀了國小,你看到了什麼?你覺得國小和幼兒園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兒自由講述,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評析:活動一開始讓幼兒回憶參觀國小的情景,然後再比較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有利於幼兒記憶智力與分析比較智力的發展。

2、翻圖講述,知道怎樣做個國小生。

(1)老師:小朋友觀察的可真仔細,國小和幼兒園有這麼多不同。你們喜歡上國小嗎?要想成爲一名國小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應該做到哪些事呢?請和好朋友說一說。

(2)個別提問。

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並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話。

(3)除了剛纔小朋友講到的這些,還需要做到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補充沒講到的)

(4)老師完整的小結一次。(出示字卡:國小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遲到;愛學習、勤動腦;愛勞動、講禮貌;團結友愛不忘掉;小書包、整理好,高高興興上學校。)

評析:這個環節通過先讓幼兒說說怎樣做個國小生,再結合圖片老師把他們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利於

幼兒的理解智力的發展。對於一個人的知識,是以理解爲準,理解了的纔算認識,才成爲有用的知識,纔是開發智力的基礎知識。不同的幼兒對與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爲學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識水平,提高思維能力。

3、認識書包,瞭解書包的結構。

(1)相互介紹書包,認識書包的結構。

師:書包可是國小生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也即將成爲國小生了,你們的爸爸媽媽已經爲你們準備了一個書包,那你們的書包是怎樣的呢?請你拿出來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

(2)請1—2個幼兒介紹自己的書包。認識書包的各個部分、顏色、圖案。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老師通過讓幼兒自由、大膽地講述自己書包的特點,給幼兒開創了一定的思維與語言空間,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智力。

4、操作探索,學會整理書包。

(1)師:書包有什麼用?(放書和本子、一些學習用品)那你們會自己整理書包嗎?我們去試一試。

幼兒自由整理書包,老師巡迴觀察,注意幼兒整理書包的不同方法。

(2)請兩位用不同方法整理書包的幼兒示範一遍大家看,要求邊整理邊講述並解釋這樣整理的原因。

(3)然後討論:你覺得誰整理書包的方法好?爲什麼?

(4)老師小結:把鉛筆、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裏,再放到書包裏,拉好拉練,這樣不會弄斷鉛筆、弄丟橡皮和尺了,用的時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練習本疊整齊後再放入書包的外層,而書疊整齊了放在書包的裏層,大小分開來放找起來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會把書本弄破、弄皺了,最後別忘了拉好拉練。

(5)再次練習整理書包。

師:現在我們再來整理一次,看看誰會用剛纔的好方法又輕又快地整理。

表揚整理快的幼兒,鼓勵動作慢的幼兒。

評析:幼兒從以往“老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在讓幼兒自由整理書包的過程中,爲幼兒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的空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整理,雖然在活動中幼兒整理書包的方法都不同,但也有利於幼兒自學智力的發展。再讓

幼兒比較不同整理書包的方法。也有利於幼兒的比較和判斷智力的發展。最後再次操作過程,提高了幼兒的運用智力。

5、贈送禮物,表達師幼互愛之情。

(1)邊放課件邊朗誦兒歌《禮物》。

老師:小朋友都學會了整理書包,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爲又聰明、又能幹的國小生,雖然你們即將離開幼兒園,老師不會忘記你們,你們會忘記幼兒園裏的老師和和小朋友嗎?你們要離開幼兒園了,老師要送一份禮物給你們。你們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好,請大家一起來看。

(2)找禮物。

老師的禮物喜歡嗎?現在呀這些禮物已經悄悄的藏到了你們的課桌下,你們趕快把它找出來吧,看看你得到了什麼禮物。(幼兒找禮物)

(3)老師的禮物都收到了嗎?那你們想不想也送份禮物給老師和小朋友?現在就背上我們的書包,排好隊回到教室去做一做吧。

評析:最後這一環節通過贈送禮物,讓幼兒在愉快興奮的氣氛中感受老師的熱愛之情,提高幼兒的愛心智力。

活動延伸:

製作禮物,互相贈送禮物。

繼續培養幼兒的構思智力、想象慧力等。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將要成爲國小生,瞭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認識書包,學會整理書包,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3、積極嚮往國小生活,同時不忘幼兒園的老師和同伴。

4、增強理解智力、分析能力、愛心智力等。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9

飲食與健康活動由來:一日三餐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俗話說:民以食爲生。健康的飲食能提供人體生長、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讓人們擁有強健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擁有健康的人生,對於處在生長髮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就尤爲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學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衛生、不合理、不科學的飲食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開這次活動對學生來說,既比較實用又非常有價值。活動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飲食與健康的密切聯繫,瞭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健康。活動準備:

一、提出活動主題:

不管是胖還是瘦,都與飲食有直接的關係。你瞭解我們的飲食情況嗎?我信的飲食是否科學?飲食是否均衡?我們的身體健康嗎?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生長有好處?哪些食物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在班裏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學與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學想研究的主題與你的有一定聯繫,組成一個活動小組,明確小組的活動主題。

二、制定活動方案師:

活動主題出不了,那還是第一步喲!要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與小組同學一起,對活動過程中主要研究什麼,怎樣活動、人員分工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安排,相信你們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詳的活動方案。小組在書上填寫小組活動方案。

三、活動準備:

1、利用課餘時間,收集、整理飲食與健康方面的資料。

2、向父母、老師或身邊的廚師瞭解各種菜譜中的營養搭配技巧。

3、編制調查表。

4、關注身邊肥胖或消瘦或體重正常的人員,確定調查對象。

活動過程:

一、交流、整理資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價值的資料?與同學們分享吧!

2、通過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你瞭解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二、調查與分析

1、同學們,你平時的飲食衛生嗎?有沒有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有沒有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你的飲食習慣科學嗎?你周圍的人呢?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一次調查,瞭解一下你和周圍人的飲食衛生。

2、分小組設計調查表。

3、學生調查。師:在我們周圍的同學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們平時吃些什麼呢?他們的胖與瘦和他們的飲食有關係嗎?請你作一個小調查,現試着分析一下原因。活動地點:學校、家庭、小區。活動時間:一週。分散在平時。

4、調查彙報:你是用什麼方法進行調查的?觀察分析小組成員的調查結果,你從中發現了什麼?師介紹方法:《學會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

5、撰寫調查報告通過以上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調查與分析,前後聯繫起來看,你發現了什麼?撰寫小組的調查報告。

三、實踐活動針對學校菜餚的實際情況,結合有些同學偏食、厭食等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開展一次科學飲食宣傳活動,可自由組合進行設計,以建議、提醒食堂工作人員合理搭配膳食,確保學生的均衡營養,提醒、教育身邊的同學吃飽、吃好、吃出健康的身體。

1、分組討論,動手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或擬寫一份倡議書。

2、收集整理有關飲食與健康的資料,下發給食堂工作人員。

3、在學校、家庭或社區等場所進行宣傳。

四、拓展性活動。

以小組爲單位,開展一次“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活動,比比哪組的設計棒!五、活動總結1、彙報與展示(1)組內交流收集的資料,調查的內容,分析的結果,展示活動方案和活動資料,整理活動所得、改進之處。(2)班級彙報,互相學習,共同分享。(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議書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成果。

收穫與體會。

通過參與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親身體驗到了資料收集、調查分析、設計宣傳等活動,一定有許多收穫與體會,把它們寫下來吧!學生寫“我的收穫”並交流。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0

活動背景:

春天到了,樹木重新煥發了生機,它們爲城市增添了綠色,它們爲了人類帶來了清新的空氣。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走近樹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熱愛科學的精神;

2、進一步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3、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品質;

5、引導學生熱愛樹木、保護樹木,與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準備:

1、明確活動目的和意義;

2、查找相關資料;

3、紙、筆、捲尺、三角板。

一、導入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文化小點心,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

(放音樂,激發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和情感體驗)

閉上你的眼睛,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你的腦海裏出現了怎樣一幅景象呢?跟着老師一同走進這個世界吧!

在清晨的山林裏,陽光透過樹木傾瀉而下,一層層,像薄薄的沙,四周幽幽靜靜,偶爾幾聲鳥叫,打破了山林的寂靜。漫步山林之中,樹木鬱鬱蔥蔥,百花奼紫嫣紅,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採擷幾朵,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音樂結束)

同學們,談一談你剛纔漫步山林的感受吧!

二、過程

(一)師:這的景色可真美啊!想着想着,我們就沉醉其中了。真是令老師嚮往啊!同學們,你喜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活呢?

預設:綠樹成蔭 百花爭芳 沒有風沙 環境優美

師:同學們和老師一樣,都喜歡在美的環境中生活,那麼,我們生活的家鄉的是什麼樣子的?

生: 有美麗的五里河公園

有綠樹成蔭的棋盤山……

師:上一週我們去了棋盤山森林野生動物園,在路上,你都看見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呢?

生答。

師:連續的綠化工程已經使我們的城市達到了百米見綠的目標,尤其是在棋盤山一帶,更是蔥蔥郁郁,儼然一個小興安嶺。

我們的家鄉已經夠美了,可是,如果不注意保護,就會功虧一簣。

同學們,你願意爲家鄉的綠化做貢獻嗎?你想了解家鄉綠化的哪些方面呢?

(二)師生共同總結出研究主題

學生討論彙報,教師指導。

預設:1、家鄉樹木的種類

2、家鄉的市樹和市花

3、家鄉的森林覆蓋率

4、樹木對環境的影響

小組命名,設計宣傳口號。

活動作業:測量樹的高度的方法。

利用直角三角板、捲尺等工具。

原理:三角形相似性、等腰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相等。

同學們,我們前一段時間在學校種了自己的樹,你種的是哪一種樹呢?它長的怎麼樣呢?你給它澆水了嗎?下課後研究一下自己種的那種樹種的屬性,測量一下自己的那棵樹長到了多高?

板書:

保護家鄉樹木

一 我想了解:

1、家鄉樹木的種類

2、家鄉的市樹和市花

3、家鄉的森林覆蓋率

4、樹木對環境的影響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1

活動思考: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點,對國小中年級的學生,怎樣實施研究性學習呢?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使用力所能及的辦法和簡單的實驗材料,模仿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辦法,對問題加以解決,就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檢驗蔬菜中維生素C的簡易方法。

2、使學生在檢驗蔬菜裏含有維生素C的實驗中,體驗解決生活中問題的過程。

3、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燒杯、滴管、試管、攪棒、紗布、研鉢等;按四人一組配備。

2、實驗材料:醫用Vc藥片、稀釋的碘酒、澱粉、西紅柿、其他蔬菜兩三種、清水等。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做一做:檢驗維生素C

基本活動安排了三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是學生已經比較瞭解的檢驗澱粉的實驗(將澱粉製成澱粉清液,然後放人稀釋的碘酒)。這個實驗需要學生明確澱粉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同時應該指導學生推理分析:當碘酒滴到某種食物上顏色變爲藍色時,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澱粉。在上過科學課後,這個實驗一般學生都應該知道。

第二個實驗,是把維生素C藥片研碎後放人澱粉清液中,混合在一起進行觀察。這時澱粉清液沒有發生顏色變化。

第三個實驗,是將碘酒放人維生素C與澱粉的混合液中,觀察顏色的變化。結果也沒有發生顏色的變化。

學生根據三個實驗的結果進行推理分析,說明碘酒與澱粉接觸會發生顏色變化,而加人了維生素C顏色就不發生變化;沒有發生顏色變化的原因是維生素C的作用。如果把三個實驗綜合在一起,就是一種檢驗維生素C的方法。

2、研究西紅柿裏有沒有維生素C

拓展與延伸活動,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將掌握的檢驗方法運用到實際中,檢驗食物中的維生素C。選取的典型食物是西紅柿。西紅柿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這是學生都比較瞭解的。將西紅柿汁做成清液,可以認爲是含有維生素C的液體。學生要根據上面的實驗過程思考:需要在清液中加人澱粉,然後再滴入碘酒;如果沒有發生顏色的變化,說明是西紅柿清液中含有維生素C。學生需要對這個過程進行一系列的聯想、推理、分析後,才能設計出檢驗過程,得出結果。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葉子,能分辨出它們的形狀。

2、知道各種葉子的特點用途及變化。

3、會用幾種葉子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激發學生熱愛花草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知道各種葉子的形狀及隨季節變化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各種葉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新課,板書課題

二、讀小詩

當葉子星星點點出現在枝頭的時候,

它告訴我們,

春天來了!

三、認識各種葉子

1、出示各種葉子

(1)說說自己收集的是什麼樹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2)用“()葉子像()”練習說話

2、互相欣賞各自帶來的葉子

3、說一說:

(1)這些美麗的葉子在不同的季節裏,顏色一樣嗎?

有許多植物的葉子,到了秋天就會變色,並慢慢落掉,說出這些植物的名字,再畫一畫。

(2)還有一些植物,它們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說出這些植物的名字,再畫一畫。

四、巧手製作坊

1、方法:

(1)把卡紙上的兩張個圓盤分別剪下來,並把圓盤上劃有斜線的部分挖去。

(2)根據落葉樹木的生長特點,把這些樹葉在一年中的顏色變化用彩筆描畫出來,剪下,貼在下圓盤的四個圓圈內。

(3)將上、下圓盤放在墊紙板上,用錐子在圓盤中心處鑽孔,然後用撳扣把兩圓盤整合在一起。

2、學生動手製作,師指導。

五、操作與欣賞

1、用手指在做好圓盤缺口處撥動圓盤,看看一年四季中樹葉的變化。

2、同桌比賽:看誰能準確、快速地把四季中樹葉的變化找出來。

3、轉的快的,說得好的獎勵一顆五角星。

4、比一比,誰的星星多。

六、攜手共享

這麼美麗的葉子,能拼出許多漂亮的畫面來,下面我們看一看誰的小手最靈巧。

1、用自己收集的葉子剪拼畫面。

2、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