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工作計劃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怎麼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1

一、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爲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爲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爲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爲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爲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爲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爲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爲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爲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爲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爲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爲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安排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國小低年級階段是兒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爲了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地爲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等打好基礎,必須充分關注低年級課程在形態、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構建符合本階段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素質教育精神的課程。

二、基本情況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他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等基本特性。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二年級的學生對社會的認知還非常膚淺,要求教師利用活動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

三、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1、“自己拿主意”這個單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要求學生按時作息,做事用心;

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獻出我們的愛”這個單元教育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要求學生誠實友愛,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說謊,做誠實的孩子;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殘疾人。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

3、“我們去發現”這個單元教育學生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要求學生能夠自己動腦、動手,養成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

能夠應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4、“你好,祖國媽媽”這個單元教育學生愛家鄉、愛祖國;

要求學生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爲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崇敬人民英雄,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5、“愉快的收穫”這個單元教育學生積極向上,要求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爲此而高興;

願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3

一、本班德育工作的目標任務

本學期結合學校校情,形成德育教育網絡體系;依據班級總體工作目標,確立充實的德育教育內容,注重實效,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狠抓常規教育及班級工作管理,建立健全班級德育工作制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建立科學的德育教育序列,落實學生的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基本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二、全面加強班級德育工作

1、德育工作要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2、要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合格學生。

3、要圍繞“國小生規範養成教育”和“學困生轉化策略”這兩個主要德育研究課題,積極開展各類研究活動。

4、構建立體化德育教育網絡

建立健全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全社會齊抓共管,社會、學校、家庭多元參與的德育網絡體系,爲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和社會環境。繼續抓好法制法規、安全常識、自保意識等教育,定期開展家庭聯繫。

三、拓寬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徑。

1、以師表形象,身教示範

要積極倡導“立師德”——加強師德修養,以教師的崇高形象影響學生;“鑄師魂”——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完美的人格塑造學生;“樹師範”——樹立教師典型,以教師的崇高敬業精神感染學生;“倡師風”——倡導教師爲人師表,以教師的表率作用鼓勵學生。開學初、期會考後組織兩次紮實有效的學風教育,鞏固和發展德育教育成果。

2、堅持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與價值觀滲透教育

(1)、要發揮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育功能;

(2)、二要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少先隊活活動及升旗儀式及一些重大節日活活動,積極引導教育學生,本期要積極組織策劃好、校園文化周。

(3)、要積極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確立相應的德育目標和內容要求和教育活動、方式、方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增強德育教育的活力。

3、加強班主任工作,強化班級管理

要認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紮實做好班級工作,要積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對學生要充滿愛心,要以活活動爲載體促進班風建設,抓好學風、教育,促進後進生的轉化,在家校聯繫活動中與學生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形成齊抓共管的全方位教育結構。

4、狠抓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

切實做好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提高工作。要圍繞《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等,培養好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特別要抓住文明禮貌行爲習慣的培養不放鬆。要做好班級工作的重點內容,積極圍繞學校安排的學風整頓活動,切實抓好對學生的安全紀律、學風教育。

5、抓好班級文化建設

積極開展“文明班級”創建活動,要充分利用黑板報等,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國小德育綱要》爲依據,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中心,以養成教育爲基本內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推進素質教育,爲培養跨世紀的合格建設者和_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要點

(一)抓好德育教育

1、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訪工作,提倡上門家訪。

2、舉辦新生家長學校,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

3、結合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瞭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

(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1、組織學生開展好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

2、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線,當前,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十分迫切,我們不僅要告訴學生爲什麼愛國,更要告訴學生怎樣做纔是愛國,愛國首先要從愛父母、愛親人、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做起。

(三)加強隊伍建設

1、班主任之間介紹經驗,取長補短。

2、學習《國小德育綱要》、《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範。

愛生樂教、勤奮工作、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全面關心、愛護學習困難的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現象,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

(四)加強學生的根基品格教育

聯繫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深化根基教育的研究,幫助孩子們發展出受益一生的品格,使這些美好的品格記在孩子們的心坎上,讓他們明白:感恩、勇敢、忠誠、接納等這些最美好的品格,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五)加強養成教育

1、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要抓好《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開創我校的德育特色。

圍繞學生“知識、能力、魄力”的培養目標,實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育人工程。

2、把養成教育有機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之中。

學生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創造美的過程,設想通過各種學科的教學和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受到美的薰陶,發展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3、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如信息角、爭章園、作品展示角、榮譽角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

國小二年級思想品德工作計劃5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教師利用思想品德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在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由上所述,根據課程特點,我制定了本學期個人的工作計劃: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同學角度動身,以人爲本,尊重差別,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爲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出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同學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爲主要出現形式,力爭使同學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着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同學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規範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繫、互相貫通、整體出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和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同學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爲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動身,在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通過同學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同學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爲同學自覺的道德行爲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繫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

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佈置: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佈置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7課時

複習2課時

總計: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時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時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爲、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考慮、多實踐。

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爲自身生活的一局部,不時空虛自身。同時通過網絡、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身,創新自身,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

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爲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同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