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業生態園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錄

農業生態園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篇:正合農業高效生態園可行性分析報告第二篇:生態園項目可行性報告範文第三篇:觀光農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第四篇:生態觀光農業可行性報告,觀光農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五篇:農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格式和要求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正合農業高效生態園可行性分析報告

正合農業高效生態園可行性分析報告

爲了加快綠色、健康一體化的高效生態農莊,突出體現綠色、環保、健康、休閒,充分利用珍惜每一份土地,使之產生高效,從而帶動就近民衆的致富源。正合農業爲之經過慎重調研,多方位考察,研發出一套完整體系的高效生態園的規劃,這是個跨時代的創舉。

正合農業在東陽市湖溪鎮選擇了依山傍水的閒地250畝。使之能發揮最大效益,突出高效,在閒地上創造財富。分四期工程進行,總投資約計人民幣1000餘萬。首期投資300萬。首期投資分5步進行:

(一) 在閒地上種植各種優質品種水果,按市場價每畝土地可獲水果款4000元/畝。在此基礎上插入休閒房每5畝地建一套,使入住者在免費觀賞生態果園時可隨時品嚐時新優質水果。給入住休閒園帶來的旺氣,效益可提升70%。即均入住價200元/日,年入住率255天/200元=51000元/5畝地x 10=51萬元的效益。

(二) 水面積15畝的水庫裏放養珍貴魚種,年養殖6萬公斤。每公斤按原市價利潤每公斤0.3元計=年利潤1.8萬元。而採用健身休閒垂釣(圍欄亭式)可增效利潤達3元/公斤x 60000=18萬(按常規利潤在5元/斤)

(三) 建一個年養殖生豬2500頭基地需土地2畝。引進優質三元肉豬,使豬仔25公斤/頭長到140公斤,三個月就能出欄。一個豬仔成本200元,月需飼料150元x3=450元。人工工資50元,水電費、雜費50元,成活率98%,即損耗率30元。每頭豬綜合成本是780元而成品毛豬按我地最底價8元計算140*8=1120元。獲利340x(2500x98%=2450頭)年獲利83萬元,而豬糞可成一個100m3沼氣池,所產沼氣可供(相當煤氣2瓶x 65元=130x365)100人用。產生效益46800元。通過沼氣後安全排放作肥料。對生態果園而言完全使用綠色肥料進而提高水果品質。即省化肥年計3.6萬元。

(四) 用2畝土地建一個年產魚糕、魚丸24萬公斤。每公斤摺合利潤2.3元x 240000=552014元/年利潤,而魚鱗、魚肚腸、魚尾可以提供土雞作天然飼料。24萬公斤魚糕丸需24萬公斤鮮魚,可產生18萬公斤的野生飼料可供給土雞。土雞用料爲12公斤/只,可供15000只雞。從而產生的土雞無需飼料成本的神話。按市場價每隻土雞最低價80元(仔雞成本13元)相關費用7元,可產生效益

1.5萬隻x 60元的利潤,綜合效益可達90萬元。

(五) 配套設施,休閒餐廳,一廳二用。在場職工的吃飯問題輕鬆解決。來山莊的客人在垂釣、住宿中可免費吃飯,所用菜餚即有場內的野生土菜,魚糕丸,土雞,中提供。使之客人樂而忘返,在休閒垂釣、觀果園花草,喜採水果品嚐而逍遙,真正做到吃住玩一條龍的優質服務體系。

總結上述1-4項中年產效益250.2萬元,在此綜合折算出每畝可產效益爲1萬餘元,從而使山地打破超過良地的效益神話。而投入的效益回報是原來農業山莊整體投入要三年回收變成

1.5年時間就可以回收成本的奇蹟。同時可容勞動力30人,變成一舉多得。

第二篇:生態園項目可行性報告範文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指: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需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以及社會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並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下是由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xx市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 (二)建設性質:新建 (三)建設單位:xx市良種繁殖場 (六)建設地點:xx市所屬17個鄉鎮 (七)建設年限:2014年4月—2014年12月建設內容及規模:生產繁育、精選加工優質高油大豆種子。生產繁育面積4萬公頃,預計種子產量8萬噸,大豆種子精選加工能力7萬噸。 (九)投資估算:總投資1500萬元。 (十)效益分析:項目建成後,可提供優質高油大豆種子7萬噸,可供140萬公頃耕地生產用種。140萬公頃耕地可生產商品大豆280萬噸,預計實現產值70億元。 二、項目背景 (一)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發展目標相統一。 從政策導向看,按照“十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國務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商品糧基地的重大決策,今年,是國家對糧食主產區扶持政策較多、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國家財政將新增300億元的資金投入,用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重點用於支持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結合樺甸市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提出的“提升工業化、推進城市化、擴大產業化、加速發民營化”的總體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化農業和農村工作,加快發展產業經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效益型農業,這就給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優越的自然條件給該項目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樺甸市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3.9度,有效積溫2765度,年降雨量748毫米,日照2379小時,無霜期130天。土壤主要以灰棕壤爲主,約佔全市土地面積的82.6%。春季寒暖變化大,夏季炎熱多雨,秋季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具有發展大豆生產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資源優勢。 (二)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樺甸市現有耕地面積11.45公頃,其中糧食作物基本穩定在9.5萬公頃左右。在糧食作物中,大豆種植面積約佔50%。大豆主推品種以中晚熟品種居多,如長農13、通農11、九農22、吉豐1等。雖然我市大豆生產在全省及東三省小有名氣,具備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大豆生產中優質品種偏少、種子生產能力低、新品種更新速度慢,從而導致大豆產量低、品質差,較難爲加工企業所用,農民也就難有效益,產生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大豆產業的發展。 近50年來,大豆種植面積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擴大,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爲800萬公頃,佔世界的11.3%。我國生產的大豆僅能滿足國內消費的50%,其餘50%需要從國外進口,國產大豆數量的不足,一方面導致國家花費大量外匯進口,另一方面進口大豆絕大多數爲轉基因品種。 吉林省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之一,全省種植面積常年約在70萬公頃,而我市又是吉林省大豆生產的重要基地。種植歷史悠久,農民種植大豆已成爲習慣,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栽培技術和管理經驗,生產的大豆因其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而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國內大豆生產的突出問題,因此,建立一個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實現大豆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①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是實現農業高效化的需要 長期以來,傳統農業一直存在着“四低”問題。即資源利用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科技含量低,整體效益低,加之千家萬戶共同生產,互相模仿,一哄而上,大起大落現象十分突出,並且結構明顯不合理。近年來,作爲我國大豆主產區之一的吉林省,因普遍存在大豆經濟價值低,銷售渠道不暢,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大豆良種供應不足是主要因素,致使效益好、市場需求量大的高油大豆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因此,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由傳統農業向質量效益型農業轉變,儘快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大力發展經濟效益高的高油大豆生產勢在必行。 ②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需要 目前,專用大豆產業已成爲吉林省發展訂單農業的龍頭產業,全省已建成10餘個大中型糧食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可達250萬噸以上,而當前專用大豆生產嚴重滯後,一方面制約了專用大豆產業進程,另一方面造成大豆種子品種繁雜、良莠不齊,影響了企業和農民的經濟效益,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基地,能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企業的需要,使廣大農民加入到農業產業化行列中來。 ③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是實現農業生產標準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國農產品品種繁多,僅大豆一項,就有數百個品種。在傳統農業中,沒有標準化的概念,多數生產單位對品種沒有嚴格區分,造成農產品品種混雜,無法用統一標準檢測,致使其市場競爭能力低下。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能從源頭上滿足農業集約化、標準化的需要,並輔以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爲農產品加企業提供優質原料,從根本上提高大豆的市場競爭能力。 ④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是實現農業生產國際化的迫切需要 傳統農業是效益低下的弱質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正在向結構優化的商品農業轉化,但還帶有明顯的自給自足、自我循環的小農經濟印跡。隨着中國加入wto,中國的傳統農業必然要受到衝擊,迫切需要組成農業產業集團,實現與國際經濟接軌,在世界農業經濟市場中佔一席之地。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有利於組建種養加、貿工農、育繁推、科工貿一條龍一體化的大豆產業集團,從而組建以農產品加工爲龍頭企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開拓國際市場,實現農業生產國際化。 2、可行性 在樺甸市建立優質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一是國家今年加大了對糧食主產區的資金投入,爲建立和發展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和資金保證。二是樺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搶抓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振興國家商品糧食基地的歷史機遇,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並由一名政府主管市長親自掛帥,組織實施,從而爲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保障。三是技術力量雄厚,有較健全的市、鄉、村三級科技推廣網絡,高、中、初級技術人員比例協調,生產實踐經驗豐富,有比較系統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同時,以吉林市農科研院校爲依託,爲該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四是農民對種植大豆恢復了信心。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下,我省的大豆科研和生產已取得迅速發展,大豆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加工企業和產業化經營體系初步形成,國外進口大豆受到抑制,農民恢復了對大豆生產的興趣和信心。五是項目建設的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田所轄鄉鎮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好、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農戶科技意識強、栽培水平高,所產大豆品質好。 三、市場供求分析及預測 全省現有以大豆爲原料的大型加工企業10餘家,如德大公司、黃龍公司、東高油脂公司等,年需加工原料300萬噸左右,而我省目前生產大豆能力約150萬噸,僅佔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其中優質高油大豆少之又少,遠遠滿足不了加工企業對大豆總量及優質高油大豆的需求。4萬公頃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滿足省內所有大豆加工企業對原料總量及優質高油大豆的需求,而且還可供給遼寧、黑龍江兩省大豆加工企業一定數量的大豆原料,從而可有效地緩解目前我國商品大豆緊缺的局面。 四、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樺甸市良種繁殖場始建於1960年,屬全民事業單位,位於樺甸市永吉街轄區,距市區2公里,距長大公路100米。該場現有職工181人。其中:技術人員58人,在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21人。現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負債200萬元。自有耕地100公頃,辦公樓500平方米,庫房5000平方米,晾曬場10000平方米,精選加工設備3臺套。自建場以來,主要承擔着全市農業生產所需的三大作物種子培育、生產、精選加工工作,43年間已累計生產三大作物種子4萬餘噸,其中大豆種子1萬多噸。多年來,在全省農墾系統評比競賽中多次被評爲先進單位。按照市場運作機制,在管理體制方面實行 的現代化企業管理體制。 五、項目建設地點選擇分析 1、地理位置及區域範圍:4萬公頃優質大豆良種繁育基地主要安排在自然條件較好、基礎設施完備、土質肥沃,交通便利的十個鄉鎮,這十個鄉鎮地理位置優越,區域合理、範圍集中,便於技術指導和管理。 2、社會經濟狀況:樺甸市現有耕地面積11.45萬公頃,主要作物爲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糧食總產30萬噸左右,大豆平均單產2.0噸,總產8萬噸左右,玉米單產9噸,總產18萬噸左右,水稻單產7.5噸左右,總產5萬噸左右。總人口45萬,勞動力8.6萬。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糧經面積比例穩定在7:3,國內生產總值2014年實現72億元,2014年要達到83億元。財政收入2014年實現2.11億元,2014年要達到2.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014年實現3620元,2014年要達到3800元。 承擔該項目的10個鄉鎮總耕地面積8萬公頃,約佔全市耕地面積的70%,,糧食單產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個百分點,大豆種植面積5.5萬頃。總人口 17 萬人,勞動力6。2人,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56億,約佔全市的78%,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5億元;2014年財政收入1。6億元,約佔全市財政收入的76%,2014年財政收入達到1。75億元,約佔全市的70%;2014年人均純收入3636元,比全市人均純收入高出16元,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3830元,比全市人均純收入30元。 3、自然條件:全市地勢較高,地貌起伏多樣,主要土壤類型有灰棕壤、白漿土、衝擊土,其中灰棕壤居多,約佔82.6%,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1.5%以上。全市水域廣闊,河流水系發達,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9條,3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條,松花江流經本市9個鄉鎮,回曲彎轉,源遠流長,地下水資源豐富,貯量2.5億立方米,可開採水量3000萬立方米,地下水的開發方式主要有井、泉兩種形式。多年平均降水748.1毫米,日照2379.3小時,年平均氣溫3.9度,無霜期130天,有效積溫2765℃。承擔項目的鄉鎮大多數位於松花江、輝發河和金沙河等流域,屬吉林省東部山區半山區的小氣候,氣候資源和土壤肥力均優於全市平均水平。 4、現有農業設施:全市共有中小型水庫51座,塘壩、較大型攔河壩110座,總蓄水能力爲5480萬方。全市交通便利,提前一年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電力供應充足,境內有白山和紅石2座發電廠。通訊網絡遍佈城鄉,村村通電話工程早已實現。市場體系建設基礎較好,商品流通順暢,城鄉市場活躍。 六、生產(操作、檢測)等工藝技術方案分析 1、品種選擇:九農22、九農26、長農12、長農13、吉豐1、吉林35、吉林39等十餘個品種,這些品種的脂肪含量均在22%以上,蛋白質含量在40%左右。 2、生產規程: 3、生產設備、作業機械選擇: ①種子加工線二條(廠家:中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②小型播種機:100臺(廠家:中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③大型大豆收割機:10臺(廠家:中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④大型大豆脫粒機:50臺(廠家:中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⑤種子檢測化驗設備一套 4、節能及生態與環境保持措施: 4萬公頃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項目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均安排在25度坡度以下的熟地上,不破壞原有植被和生態環境,相反,由於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在肥料選擇上,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中明確提出,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禁止使有含氯元素的化學肥料。整個實施過程均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組織生產。同時,技術監督部門要長年跟蹤監督,確保大豆生產實現標準化 。 七、項目建設目標任務、總體佈局及建設規模 (一)建設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搶抓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振興國家商品糧基地的歷史機遇,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全面加快中等城市建設步伐 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和農村經濟,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突出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縣域經濟突破,大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全面繁榮。 達到的目標:項目建成後,4萬公頃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年可生產大豆良種8萬噸,加工精選國標一級大豆良種7萬噸。3000平方米庫房可貯存1萬餘噸大豆種子;5000平方米曬場可晾曬和暫存大豆種子5萬餘噸。 (二)總體佈局 建設4萬公頃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總體佈局本着規劃科學、佈局合理、注重實效的原則,重點選擇在鄉鎮班子組織領導能力強、農民參與積極性高的金沙、樺樹、紅石等10個鄉鎮,共計126個村。其中: 金沙鄉:5000公頃 樺樹鄉:5000公頃 常山鎮:5000公頃 橫道河子鄉:5000公頃 八道河子鎮:4000公頃 榆木橋子鎮:3000公頃 北臺子鄉:3000公頃 公吉鄉:3000公頃 紅石砬子鎮:4000公頃 二道甸子鎮:3000公頃 (三)建設規模 10公頃試驗田、50公頃示範田和4萬公頃生產田,年生產優質高油大豆良種8萬噸。 年精選加工國標一級大豆良種7萬噸 種子庫房:3000平方米 種子晾曬場:5000平方米 種子檢測中心樓:3000平方米 八、項目建設內容 (一)田間工程 1、大豆新品種試驗田:10公頃(增加排灌設施) 2、大豆新品種示範田:50公頃(增加排灌設施) 3、大豆種子生產田:4萬公頃(種子補貼) (二)土建工程 1、大豆種子庫房:3000平方米 2、大豆種子晾曬場:5000平方米 3、種子檢測中心樓:3000平方米 4、種子加工線廠房:1000平方米 (三)配套儀器設備 1、種子加工線:2條 2、種子檢測化驗設備:一套 (四)配套農機具 1、小型播種機:100臺 2、大型大豆收割機:10臺 3、大型大豆脫粒機:50臺 九、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依據 1、建設行業估算指標。 2、編制工程內容、設備購置及其他措施數量 ①田間工程:大豆新品種試驗田10公頃、大豆新品種示範田50公頃、大豆種子生產田4萬公頃以及增建的排灌設施。 ②土建工程:種子庫3000平方米、種子晾曬場5000平方米、種子檢測中心樓3000平方米、種子加工線廠房建設1000平方米。 ③配套儀器設備:種子加工生產線設備二套、種子檢測化驗儀器設備一套。 ④配套農機具:小型大豆播種機100臺、大型大豆收割機10臺、大型大豆脫粒機50臺。 3、農業部下達的文件 4、地方配套文件 5、自籌能力 按照我市經濟發展現狀和財政實力,完全可以保證該項目的配套資金足額到位,我市已將此項配套資金列入2014年財政預算之中。 (二)投資估算 經測算,該項目總投資爲1500萬元。其中: ①田間工程:總投資400萬元(大豆新品種試驗10公頃10萬元,大豆新品種示範田50公頃20萬元,大豆種子生產田4萬公頃370萬元) ②土建工程:總投資500萬元(種子庫房3000平方米150萬元,種子晾場5000平方米50萬元,種子檢測中心樓3000平方米250萬元,種子加工線廠房1000平方米50萬元) ③配套儀器設備:總投資200萬元(種子加工線二條150萬元,種子檢測化驗設備一套50萬元) ④配套農機具:總投資280萬元(小型播種機100臺50萬元,大型大豆收割機10臺100萬元,大型大豆脫粒機50臺130萬元) ⑤項目預備費:45萬元(1500x3%) ⑥項目不可預見費:75萬元(1500x5%) (詳見附表) (三)項目資金籌措方案 國家財政投入:1000萬元 地方配套:500萬元 十、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 建設期限: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實施進度:2014年1—2月立項申報;2—4月技術培訓,備足種子、化肥、農藥; 5—9月完成庫房3000平方米,晾曬場5000平方米,加工生產線廠房1000平方米,種子檢測中心樓3000平方米的土建工程;5-8月份完成大豆新品種試驗田和示範田新增排灌設施的建設任務;4—10月份配套的農機具、儀器設備採購、安裝、調試完畢。12月份聘請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組織專家驗收。 十一、環境保護 爲保護生態環境,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環境要求組(更多請關注)織生產,不破壞植被、不使用高劇毒農藥、不使用含氯元素肥料,在種子精選加工過程嚴格控制粉塵排放量,不超過規定標準,噪音污染要低於環保規定分貝標準,確保環境安全。 十二、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 (一)建立項目法人制 項目負責人段維啓,樺甸市良種繁殖場場長,大學學歷,高級農藝師,有着多年的生產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曾多次參與長農12、長農13、九農22、九農26、吉豐1、吉林35等多個品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累計推廣面積10萬公頃以上,增產大豆20萬噸,直接經濟效益達4億元。該項目實行法人管理機制,項目法人段維啓,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 (二)組織管理機構 成立樺甸市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領導小組。 組長:朱喜民(市委副書記) 副組長:劉奇志(市政府副市長) 成員:齊佔文(市農業局局長) 王 萍(市財政局局長) 姜寶仁(市糧食局局長) 布佔生(市科技局局長) 郝銀生(金沙鄉黨委書記) 張瑞平(樺樹張黨委書記) 包德庫(常山鎮黨委書記) 錢玉文(橫道河子鄉黨委書記) 鄒鐵民(八道河子鎮黨委書記) 苗載宇(榆木橋子鎮黨委書記) 馬士臣(北臺子鄉黨委書記) 高政忠(公吉鄉黨委書記) 陳 輝(紅石鎮黨委書記) 馬志富(二道甸子鎮黨委書記)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局,辦公室主任:齊佔文(兼) (三)項目施工質量管理 1、項目合同管理 2、項目招標管理 3、項目施工管理 4、項目監理管理 (四)資金管理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國家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以提高資金的使有和效果。具體如下: 1、地方配套資金足額及時到位並統一存入良種繁育建設基地單位帳戶,堅持先到先啓動、後到後啓動、不到不啓動的原則,保證地方匹配資金同國家投資同時到位。 2、項目建設的前期預備費及管理費,嚴格按照項目建設程序的規定管理使用,並從地方配套資金中支出。 3、項目建設資金的使用一律實行報帳制,將國家投資和地方匹配資金按標準進行報帳覈銷,搞好項目資金記帳、原始評證管理,做到“四專” :即專款、專人、專帳、專戶,保證資金的正確使用和不被擠佔挪用。 4、本着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的原則,遵循預算程序,嚴格按照確定的項目內容、規模、投資額度專款專用,避免超計劃、超標準、超規模濫建無效投資。 5、加強審計、檢查、監督工作,防止挪用、串項及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 (五)項目經營和運行機制 1、實行產業化經營 2、建立首席專家負責制 3、建立股份合作制 十三、效益分析與風險評價 (一)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項目建成後,4萬公頃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可生產良種7萬噸,除滿足我省現有70萬公頃大豆種植需求外,還可新增大豆種植面積70萬公頃,每年可獲直接經濟效益2800萬元,是項目投資總額的180%。 2、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企業加工大豆,原料中含油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噸就可爲企業增加43元的收入。高油大豆的含油量比我省目前生產大豆的含油量高3個百分點,每噸就可爲企業增收129元,若按我省大豆生產較好時期70萬公頃計算,每年可生產高油大豆15億公斤,即150萬噸,按每噸增收129元計算,共可增收1.9億多元。 在我市實施該項目,參與農戶3.8萬戶,戶均可增收500元左右,累計增收1900萬元,同時,可有效地推動我市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3、生態效益分析: 隨着全省大豆生產品種高油化,必然爲企業和農戶帶來高效益,從而進一步促進我省大豆生產,給我省輪作制度、作物佈局、用養地結合方面帶來一系列的良性循環。 大豆品種高油化,爲企業和農戶帶來效益的同時,可以很好地抑制國外大豆的進口,有效防止轉基因大豆對農業生態及人民健康方面造成可能的危害。 (二)風險評價 建設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通過市場分析預測,該項目屬無風險項目。 (十四)結論和建議 在樺甸市建立優質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符合國家的農業產業政策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商品糧基地的扶持政策,有豐富的資源保障、科技依託和企業依託,更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將會對樺甸經濟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本站範文網[]

第三篇:觀光農業可行性研究報告

在景觀設計中,由於個體的參與而使其環境發生變化,這種極力強調個人意圖的行爲稱之爲參與性設計 (participatory design)。設計的結果取決於參與,需要給參與者充分的設計空間,可根據自己的生活萬式、生活需求和生活觀念完善設計。因此,觀光農業園參與性景觀設計是實現“以人爲本”的重要途徑,將

使園區設計更加合理,並提高大衆的主人翁意識和環保意識。

觀光農業園中影響遊客參與性活動的因素分析,空間佈局 觀光農業園景觀設計的目標是塑造“可覽、可遊、可居”的農業景觀,構築出“城市一郊區一鄉村一田野”的空間休閒系統。

適宜參與性活動的佈局,不僅要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更要考慮各區之間的關聯性,使不同的功能區有機連接。觀光農業園空間是由道路、廣場、建築、植物、小品等要素組成。影響遊客的行爲活動因素主要表現道路組織上,除了滿足一般遊園基本的交通功能外,還要豐富遊線網絡,合理組織景觀空間序列布局、標誌性建築、豐富的植物景觀,以引導遊客進入農業園勝境

活動安排與策劃 活動策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遊客對於目的地的選擇。觀光農業園能爲遊客提供觀光、遊憩和休閒的同時,可以爲不同參與者提供具有時

令性、特殊性和針對性的遊憩活動,吸引不同年齡段和階層的遊客前來參與,形成園區的活動品牌,使觀光農業園的美學價值和遊憩價值充分發揮。

遊人的心理需求 選擇活動前,遊客會對活動場所進行心理評定,景觀內部構成的好壞、分佈的合理性,是活動是否有參與價值的重要評定標準。此外,完善的服務設施如建築、坐凳、引導指示牌、衛生間等,可以讓遊客在園區中根據自己的需求支配行爲,達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滿足,從而影響遊客的參與性。

觀光農業園參與性景觀的定位與屬性,參與性的活動項目 觀光農業園參與性活動具有較強的認知性,遊客在遊覽過程中,通過精神參與和身體參與來實現認知過程。精神參與是指遊客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景觀的信息,以增強遊客對景點的理解和感知,從中獲得美感或知識;身體參與是指遊客親身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使感官或心靈獲得或靜謐、或刺激的享受。 觀光農業園參與性活動設置應在符合園區整體功能特色的基礎上,從利於遊客遊覽,便於遊客參與,滿足遊客心理和行爲需求的角度出發整體把握,按層次進行設置

第四篇:生態觀光農業可行性報告,觀光農業可行性研究報告

國內觀光農業園發展狀況

臺灣省的生態觀光農業園發展狀況 我國臺灣地區吸收歐洲、日本等國家的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生態觀光農業,認爲生態觀光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爲人們休閒旅遊、體驗農業、瞭解農村提供場所。生態觀光農業是將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功能綜合於一體的產業。

臺灣生態觀光農業園的發展原因首先是由於城市化程度比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在上世紀80年代末已超過80,農民收入與市民收入之間差距縮小,人們的旅遊需求迅速增加。但受地理條件限制,城市中的戶外休閒遊憩的空間不能成比例地增加。因此,旅遊市場產生缺口。這就爲傳統農業向觀光農業的轉型提供了一次市場契機;其次,臺灣的農業成本偏高,農業面臨提高經營效益的需要,而生產性的、初級的農業在臺灣的發展空間也己被縮小,特別是穀類糧食作物農業受到很大影響。消費和獨具地域特色的臺灣生態觀生產兩方面的需求,也推動了農業的轉型。

臺灣省的生態觀光農業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利用農業資源,發揮地方特色,形成多樣、精緻、獨特的觀光旅遊資源。並且將自然景觀、農產品及農村人力等各項資源結合並動員起來,產生資源的疊加效應,促進生態觀光農業產業進一步發展。 臺灣省自2014年起開始推動“休閒農漁園區計劃”。

該計劃在增強園區內的軟、硬件建設的同時,整合園區內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軟、硬件兼顧並互相配合,園區居民積極參與,同時注重產品開發與創意,最後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生態觀光農業園區,供遊客前來旅遊消費,以增加園區居民的收益以及地方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臺灣觀光農業園區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的 “社區”理念來進行生態觀光農業園區的規劃設計,走在了生態觀光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前列,對大陸地區生態觀光農業園區的設計有着較大的借鑑意義。

第五篇:農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格式和要求

農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格式和要求

我們整理了以下相關範文:

農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農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農業產業化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福地農業網站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觀光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