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試卷考卷

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多篇

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多篇

高三語文複習知識點 篇一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

3、篳路藍縷:駕着柴車,穿着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着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衆望:不能使羣衆信服。

7、不爲已甚:指對別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爲然:不認爲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爲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併。

15、分庭抗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髮: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髮,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28、樑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隻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行法令。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數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緘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慎,不敢或不肯開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覆,就有使人信以爲真的可能。

37、色厲內荏:外表強硬,內心空虛。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隻言片語當作自己的話。

40、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1、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官,他的同夥也相互慶賀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爲人真誠,忠實,爲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43、爲淵驅魚、爲叢驅雀:比喻不善於團結或籠絡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

44、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

45、五風十雨:形容風調雨順。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

47、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名聲威勢很盛。

48、虛與委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49、一傅衆咻:一人教,衆多的人干擾。

50、餘能可賈: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高三語文閱讀專項訓練試題 篇二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導學號 26690203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一上一下,以和爲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爲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D )

A.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B.舍於故人之家 舍:寄宿

C.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 明日:第二天

D.弟子志之 志:志向

【解析】 志:通“記”,記住。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B )

A.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

B.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

C.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

D.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

【解析】 先通讀大意,語段主要講“材與不材之間”這種人生態度,所以“材與不材之間”後面可以停頓;“也”用於句末錶停頓,“故”表結果,所以在“也”之後可以停頓;“若夫”爲發語詞,前面可以停頓;“無譽無訾”與“一龍一蛇”結構相同,所以“訾”和“蛇”後面可以停頓;“與時俱化”是一個完整結構,後面可以停頓。所以選擇B。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鳴卻被殺,莊子看來只有處於“材”與“不材”之間,才能免於累。

B.山木和雁的命運,給人的啓示就是:人生於世,兇險太多,有很多時候我們也很難判斷出怎麼做才能避免危險。

C.莊子認爲,人生最高的境界應該是超脫於世俗生活之外,徹底擺脫現實社會的羈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

D.人類與萬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說賢能就可能受到謀算,無能又會受到欺侮,所以說不可“得而必”。

【解析】 “處於‘材’與‘不材’之間,才能免於累”錯,原文說“物物而不物於物”才能免於累。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

(2)役使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勞累呢?

【參考譯文】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爲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

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遇見山中的大樹,因爲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爲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樣對待呢?”莊子笑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於天道卻並非真正與天道相合,因此還是不能免於受累。至於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動就不會有所拖累。對讚譽與詆譭都無所謂,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不願偏執於某一方面;時而進取時而退縮,一切以和順爲標準,活動於虛無的境界,役使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勞累呢?這就是神農、黃帝的處世原則。至於說到萬物的真情,人類的習俗,就不是這樣的。你想聚合,別人就使你離;你想成功,別人就要破壞;你窮困,別人就壓抑你;你尊貴,別人就非議你;你要有所作爲,別人就要損害你;你賢,別人就會謀算你;你不肖,別人就欺負你:怎麼能得到並一定如願呢?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只有天道無爲的境界纔是最美好的。”

(二)

閱讀下文,完成5~9題。導學號 26690204

八大山人①,明寧藩宗室,號人屋。“人屋”者,“廣廈萬間”之意也。性孤介,穎異絕倫。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事。嘗寫菡萏②一枝,半開池中,敗葉離披③,橫斜水面,生意勃然;張堂中,如清風徐來,香氣常滿室。又畫龍,丈幅間蜿蜒升降,欲飛欲動;若使葉公見之,亦必大叫驚走也。善詼諧,喜議論,娓娓不倦,常傾倒四座。父某,亦工書畫,名噪江右④,然喑啞不能言。

甲申國亡,父隨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啞。左右承事者,皆語以目;合則頷之,否則搖頭。對賓客寒暄以手,聽人言古今事,心會處,則啞然笑。如是十餘年,遂棄家爲僧,自號“雪個”。未幾病癲,初則伏地嗚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⑤踊躍,叫號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於市,一日之間,顛態百出。市人惡其擾,醉之酒,則顛止。歲餘,病間,更號曰“個山”。既而自摩其頂曰:“吾爲僧矣,何可不以驢名?”遂更號曰“個山驢”。數年,妻子俱死。或謂之曰:“斬先人祀,非所以爲人後也,子無畏乎?”個山驢遂慨然蓄髮謀妻子,號“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爲大,而無大於我也。”

山人既嗜酒,無他好。人愛其筆墨,多置酒招之,預設墨汁數升、紙若干幅於座右。醉後見之,則欣然潑墨廣幅間,或灑以敝帚,塗以敗冠,盈紙骯髒,不可以目。然後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不入妙。如愛書,則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灑灑,數十幅立就。醒時,欲求其片紙隻字不可得,雖陳黃金百鎰⑥於前,勿顧也。其顛如此。

外史氏曰:山人果顛也乎哉?何其筆墨雄豪也?餘嘗閱山人詩畫,大有唐宋人氣魄。至於書法,則胎骨於晉魏矣。問其鄉人,皆曰得之醉後。嗚呼!醉可及也,其顛不可及也!

(選自陳鼎《虞初新志八大山人傳》)

注:①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寧王的後代。清初著名畫家,擅長山水花鳥竹石,筆墨恣縱,獨具一格,對後來的寫意畫影響很大。 ②菡萏:荷花的別稱。 ③離披:散亂。 ④江右:這裏指江西一帶。右,古時西方稱右。 ⑤跿跔(tú jū):跳躍。 ⑥鎰: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鎰爲20兩,一說爲2斤4兩。

5、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C )

A.性孤介:孤傲,有骨氣

B.穎異絕倫:獨一無二,無人能比

C.娓娓不倦,常傾倒四座:十分佩服

D.名噪江右:長江下游以西地區

【解析】 傾倒:使……十分佩服。

6、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D )

A.或鼓腹高歌,或混舞於市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B.斬先人祀,非所以爲人後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C.子無畏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合則頷之,否則搖頭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解析】 A.前者:有時,後者:有的人;B.前者:用來……的辦法,後者:表原因;C.前者:表反問,可譯爲“嗎”,後者:表感嘆,可譯爲“呢”;D.均爲副詞,譯爲“就”。

7、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八大山人“性之顛”與“精繪事”的一組是( B )

A.性孤介,穎異絕倫張堂中,如清風徐來,香氣常滿室

B.初則伏地嗚咽,已而仰天大笑若使葉公見之,亦必大叫驚走也

C.既而自摩其頂曰:“吾爲僧矣,何可不以驢名?”欣然潑墨廣幅間,或灑以敝帚,塗以敗冠

D.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灑灑,數十幅立就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 不入妙

8、“個山驢遂慨然蓄髮謀妻子”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斬先人祀,非所以爲人後也。

9、把文言文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左右承事者,皆語以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雖陳黃金百鎰於前,勿顧也,其顛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身邊跟隨的奉命辦事的人,都用眼睛給他示意。②即使將百鎰黃金陳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顧,他就癲狂到這樣的程度。

【參考譯文】

八大山人,是明朝寧藩的宗室,號人屋。“人屋”就是“廣廈萬間”的意思。他生性孤傲,有骨氣,聰明絕倫,無人能比。八歲便能作詩,善於書法,長於篆刻,尤其精於繪畫。曾經畫一枝荷花,半開於池中,敗葉散亂,橫斜在水面,生氣勃勃;張掛在堂中,好像有清風徐徐吹來,香氣常充滿整個屋子。又曾畫龍,在丈幅之中蜿蜓升降,想要飛動一般;如果葉公見到了,也一定會大叫着驚慌逃跑的。他言語詼諧,喜歡議論,總是娓娓而談,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爲之傾倒。其父某某,亦長於書畫,在長江下游西部地區名聲很響,然而喑啞不能說話。

甲申年明朝滅亡,父親隨着去世。人屋繼承父志,亦喑啞不能說話,他身邊跟隨的。奉命辦事的人,都用眼睛給他示意:如果合其心意,人屋就點點頭,如果不合心意,人屋就搖搖頭。對賓客他用手錶示寒暄之意,聽人講古今的事情,聽到會心處,則不出聲地發笑。這麼着過了十多年,他便拋離家庭去做和尚,自己起了個號叫“雪個”。沒有多久就生了癲狂病,起初是伏在地上低聲哭泣,過了一會兒就仰天大笑,笑完,忽然又不斷跳躍,大聲叫號痛哭。有時敲着肚皮高歌,有時在市上亂舞。一日之內,癲狂之態種種不一。市上的人討厭他的擾亂,就用酒將他灌醉,他的癲狂也就停止了。過了一年多,他的病有了好轉,就更號爲“個山”。過了不久又自己撫摸着頭頂說:“我已經做了和尚,爲什麼不用驢命名呢?”便改號爲“個山驢”。過了幾年,妻子兒女都死了。有人對他說:“斷絕對先祖的祭祀,這可不是用來做先祖後代的辦法,您難道不有所害怕嗎?”個山驢便感慨地蓄髮娶妻生育後代,並號爲“八大山人”。他自己說:“所謂八大,就是四方四角,都是我爲大,而沒有比我大的。”

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沒有其他的嗜好。人們喜歡他的畫,大多置辦了酒來讓他作畫,預先準備幾升墨汁、若干紙張在座右。山人酒醉後見到了,便高興地潑墨在寬大的畫紙上,有時候用破笤帚灑,用壞帽子塗,弄得滿地骯髒,不堪入目。這以後他提筆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鳥竹石,無不入妙。如果碰到他愛畫,那就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提起筆來,狂叫大呼着,數十幅畫片刻就畫成了。他酒醒來了,要想求他片紙隻字都無法得到,將百鎰黃金陳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顧,他就癲狂到這樣的程度。

外史氏曰:“山人果真顛狂嗎?爲什麼他的筆墨那樣雄豪呢?我曾經閱看山人詩畫,覺得大有唐宋人的氣魄。至於書法,則是從魏晉脫胎而來的。問他的同鄉人,都說那些書畫是從他醉後得來的。唉!他的醉可以比得上,他的癲狂卻是無法比得上的!”

(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導學號 26690205

王維右丞①,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嫺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爲岐王②之所眷重。

時進士張九皋,聲稱籍甚。客有出入於公主之門者,爲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試官③,令九皋爲解頭④。維方將應舉,具其事言於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貴主之強,不可力爭。吾爲子畫⑤焉。子之舊詩清越者,可錄十篇;琵琶之新聲怨切者,可度一曲。後五日當詣此。”

維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謂曰:“子以文士,請謁貴主,何門可見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維曰:“謹奉命。”岐王則出錦繡衣服,鮮華奇異,遣維衣之;仍令齎⑥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曰:“承貴主出內⑦,故攜酒樂奉燕。”即令張筵。諸伶旅進⑧。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立於前行。公主顧之,謂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獨奏新曲,聲調哀切,滿座動容。公主自詢曰:“此曲何名?”維起曰:“號《鬱輪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於詞學,無出其右。”公主尤異之,則曰:“子有所爲文乎?”維即出獻懷中詩卷。公主覽讀,驚駭曰:“皆我素所習誦者。常謂古人佳作,乃子之爲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維風流蘊藉,語言諧戲,大爲諸貴之所欽矚。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爲解頭,誠爲國華⑨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應舉?”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薦,義不就試,然已承貴主論託張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預兒⑩事,本爲他人所託。”顧謂維曰:“子誠取解,當爲子力。”維起謙謝。

公主則召試官至第,遣宮婢傳教。維遂作解頭而一舉登第矣。

及爲太樂丞,爲伶人舞《黃獅子》,坐出官。《黃獅子》者,非一人不舞也。天寶末,安祿山初陷西京,維及鄭虔、張通等皆處賊庭。自克復,俱囚於宣楊裏楊國忠舊宅。崔圓因召於私邸,令畫數壁。當時皆以圓勳貴無二,望其救解,故運思精巧,頗絕其藝。後由此事,皆從寬典;至於貶黜,亦獲善地。今崇義裏竇丞相易直私邸,即圓舊宅也,畫尚在焉。

(選自薛用弱《集異記》)

注:①右丞: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後世稱他爲“王右丞”。②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範。③“爲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兒,當時她聲勢顯赫。是岐王的長輩。邑司:爲公主掌管地租、財物的官員。牒:書札,這裏用作動詞,寫信。京兆試官:京城的主考官員。④解頭:即解元。唐朝時科舉鄉試的第一名稱爲解元。⑤畫:通“劃”,謀劃。⑥齎:攜帶。⑦出內:從皇宮大內出來。⑧旅進:共同進入。旅,共同。⑨國華:國家的光榮。⑩兒:古時青年男女的自稱,即“我”的意思。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性嫺音律,妙能琵琶 熟習

B.吾爲子畫焉 策劃

C.即令張筵,諸伶旅進 俱,一齊

D.自克復,俱囚於宣楊裏楊國忠舊宅 能夠

【解析】 克,攻克或被攻克。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D )

A.客有出於公主之門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

B.子有所爲文乎? 於衆人廣坐中,不宜有所過

C.公主則召試官至第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D.畫尚在焉 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解析】 兼詞,於此;語氣助詞,不譯。A.助詞,表定語後置。B.代詞,表示“……的東西、人等”。C.副詞,就。

12、全都屬於說明公主欣賞王維的原因的一項是( C )

①性嫺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 ②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 ③即令獨奏新曲,聲調哀切,滿座動容 ④皆我素所誦習者,常謂古人佳作,乃子之爲乎

⑤令畫數壁。運思精巧,頗絕其藝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遊歷諸貴之間”不是原因。⑤指王維等人在崔圓家中精心繪畫。

13、公主爲什麼“因令更衣,升之客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公主沒想到,自己平時所讀的所謂“古人”佳作,竟是王維的作品,對他刮目相看。

14、將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子以文士,請謁貴主,何門可見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生非止音律,至於詞學,無出其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生不得首薦,義不就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你憑着文士的身份,進見公主,哪能有門路見到她呢?②這個人不僅擅長音樂,提到詞學,沒有能超過他的。③這個人不被推爲第一名,就決不參加考試。

【參考譯文】

尚書右丞王維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以文章著名,熟習音律,琵琶彈奏得很精妙。在達官貴人之間交遊,尤其被岐王寵愛看重。

當時參加進士考試的張九皋名氣很大。有一個經常出入太平公主府上的客人,替他請求邑司以公主的名義給京城的考官寫一封推薦信,命令推薦張九皋爲(京兆府)的解頭。王維正要參加進士考試,(就)把這件事情全部告訴了岐王,也請求靠着庇廕而獲得幫助,岐王說:“公主勢力強大,我的力量不能與她相爭,我替你籌劃這件事。你可以把你清越的舊詩抄錄十篇,譜一支哀怨悽切的琵琶新曲,過五天到我這裏來。”

王維依照岐王李範的吩咐做了,按期來到岐王府。岐王李範說:“你以文士的身份進見公主,哪能有門路見到她呢?你能按我教的去做嗎?”王維說:“聽從您的吩咐。”岐王李範就拿出錦繡衣服,鮮豔華麗奇特,讓王維穿上,還讓他帶上琵琶,一同來到公主的府第。岐王進去說:“趕上公主從皇宮回來,所以我攜帶酒和席樂隊來宴請公主。”他命令擺上酒席,樂隊藝人一起進來。王維年輕,長得潔白,風度翩翩,姿態俊美,站在(樂隊)的前排。公主看見了他,對岐王說:“這是什麼人?”岐王回答:“通曉音樂的人。”就命令他單獨奉獻一首新曲。新曲的聲調哀婉悽切,所有的人都被感動了。公主親自問道,“這支曲叫什麼名字?”王維站起來回答說:“名叫《鬱輪袍》。”公主感到驚奇,岐王說:“這個人不僅擅長音樂,再提到詞學,沒有能超過他的。”公主更加感到驚奇,就說:“你有所作的詩文嗎?”王維就拿出懷中的詩卷獻給公主。公主讀過以後,驚訝地說:“這都是我平時背誦和熟悉的,(還)常常以爲是古代人的傑作,(原來)竟然是您所作的啊!”就命令他把藝人的奇裝異服換下來,坐在客人中最尊貴的座位上。王維風流瀟灑,語言詼諧幽默,很受達官貴人們的欽佩和矚目。岐王說:“如果說京兆府今年推薦這個人爲解頭,他確實可以成爲國家的精英。”公主就說;“爲什麼不讓他去參加進士考試。”岐王說:“這個人不被推爲頭名,就決不參加考試。然而(解頭)已經蒙公主論點推薦張九皋了。”公主笑着說:“與我有什麼關係,本是受別人所託。”回頭對王維說:“您實在想爭取解頭,我一定盡力爲您爭取到它。”王維站起來謙恭地拜謝公主。

公主就把主考官招到府第,派宮中侍女傳達命令,於是王維就做了解頭,而且一舉考中進士了。

到了王維當太樂丞的時候,因爲(沒有皇帝在場時)他允許了藝人演出《黃獅子》,被判罪貶官。《黃獅子》這種舞蹈,沒有皇帝在場就不能演出,天寶末年,安祿山剛攻陷西京長安,王維和鄭虔、張通等人,都在叛賊的朝廷中當了官,到了唐朝軍隊收復長安時,把他們都關押在宣楊裏楊國忠的舊宅院裏。崔圓把他們召到自己的宅第,命他們給畫了幾牆的壁畫。當時,他們都認爲崔圓的功勞、地位最高,希望得到他的解救,所以都用盡了構思技巧,發揮出所有的繪畫才能。後來因爲這件事,他們都被從寬處置了,至於被貶,也都貶到了較好的地方。現在崇義裏竇易直丞相的私宅,就是當年崔圓的舊宅院,壁畫還在那裏。

(四)

閱讀下文,完成15~19題。導學號 26690206

趙溫叔丞相,形體魁梧,進趨甚偉。阜陵①喜之,且聞其飲啖數倍常人。會史忠惠進玉海,可容酒三升。一日召對便殿,從容問之曰:“聞卿健啖,朕欲作小點心相請,如何?”趙悚然起謝。遂命中貴人捧玉海賜酒,至六七,皆飲釂②。繼以金盤捧籠飲百枚,遂食半。上笑曰:“卿可盡之。”於是復盡其餘,上爲之一笑。

其後均役③閩南,暇日欲求一客伴食不可得。偶有以本州兵馬監押某人爲薦者,遂召之燕飲。自早達暮,賓主各飲酒三鬥,豬羊肉各五斛,蒸糊五十事④。趙公已醉飽摩腹,而監押屹不爲動。公笑雲:“君尚能飲否?”對曰:“領鈞旨。”於是再飲數杓。復問之,其對如初。幾又飲鬥餘,乃罷。臨別,忽聞其人腰腹間砉然有聲,公驚曰:“是必過飽,腹腸迸裂無疑!本善意,乃以飲食殺人!”終夕不安。

黎明,亟遣鈴下⑤老兵往問,而典客⑥已持謁⑦白曰:“某監押見留客次謝筵。”

公愕然延之,扣以夜來所聞,跼蹐⑧起對曰:“某不幸抱飢疾,小官俸薄,終歲未嘗得一飽,未免以革帶束之腹間。昨蒙宴賜,不覺果然,革條爲之迸絕,故有聲耳。”

(選自《癸辛雜識》)

注:①阜陵:指宋孝宗,因宋孝宗葬在浙江紹興寶山永阜陵,後人常稱孝宗爲阜陵。②釂(jiào):喝乾杯中酒。③均役:掌管地方軍民事宜。這裏指趙溫叔任福建總理州郡政事。④事:枚、個。⑤鈴下:侍從、門卒。⑥典客:這裏指管通報會客的吏役。⑦謁:名帖。⑧跼蹐:行動小心戒懼的樣子。

1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現象的一句是( C )

A.且聞其飲啖數倍常人

B.遂命人捧玉海賜酒

C.遂召之燕飲

D.而監押屹不爲動

【解析】 “燕”通“宴”

16、與“君尚能飲否”一句中“尚”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 )

A.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

B.謝公宿處今尚在

C.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D.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

【解析】 還

17、宋孝宗“欲作小點心相請”丞相趙溫叔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趙溫叔“飲啖數倍常人”,二是“會史忠惠進玉海”。

18、爲什麼說這個比食量的故事看似笑談,實則充滿辛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看似笑談,實則在笑聲中飽含辛酸。它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同時,從兵馬監押平時吃不飽只好用皮帶束緊腰腹和難得有機會吃飽一次又把皮帶繃斷了的情節中,我們也看到了兵馬監押這個小人物的悲哀。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是必過飽,腹腸迸裂無疑!本善意,乃以飲食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蒙宴賜,不覺果然,革條爲之迸絕,故有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定是吃得太飽了,腸子撐斷了。我本來是一片好意,不料卻因飲食而害命。②昨天承蒙大人賜宴,吃飽了也沒感覺,皮帶被崩斷了,因此而發出聲音罷了。

【參考譯文】

丞相趙溫叔形體魁梧,行動舉止很威猛。皇上素來很喜歡他,而且聽說他飲食數量都超過常人好幾倍。正好有一個叫史忠惠的人獻上一種玉海,可以盛得三升酒。於是有一天,皇上就將他召來,語氣平和地問道:“聽說你很能吃,朕想做些小點心請你,怎麼樣?”趙溫叔慌忙起身拜謝。於是皇上就讓人拿大碗盛了六七碗酒,他都喝光了。又端了近百個精細炊餅,只吃了一半。皇上笑着說:“你可以吃完。”於是他又將剩下的都吃光了,皇上朝他笑笑。

後來,趙溫叔到閩南地區掌管地方軍民事宜,暇閒之餘想找一個能陪着一起吃飯的人,但找不到。偶然有一個本地的兵馬監押小官來應徵,於是就讓他來一起暢飲。從早上到傍晚,他們各自喝了三斗酒,吃了五斤豬羊肉,蒸飯五十碗。趙溫叔已經吃飽喝足有醉意在按摩肚子了,那個監押官卻還坐着不動。趙溫叔笑着說:“你還能喝嗎?”監押回答道:“遵命而爲。”於是又喝了幾杯酒,再問他,還說是能喝。這樣又喝了一斗多才停止。臨到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監押官腰腹間譁然有響聲。趙溫叔大吃一驚,說道:“一定是吃得太飽了,腸子撐斷了。我本來是一片好意,不料卻因飲食而害命。”於是整晚都不安寧。

一大早趕緊要派一個老兵去詢問情況。可是已有人前來替監押官回覆說:“他對大人的招待表示非常感謝。”

趙溫叔感到很驚訝,就問來者昨晚是怎麼回事。來人有些侷促地站起來說:“監押他不幸患有飢餓症,加上官小薪水少,終年也沒吃飽過一回,只好以皮帶勒緊了腰。昨天承蒙大人賜宴,吃飽了也沒感覺,皮帶被崩斷了,因此而發出聲音罷了。”

大學聯考提升語文成績的方法 篇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

轉化觀念,從今天做起。改變對語文不重視的觀念,改變語文學習方法。堅持每天學習語文40分鐘。學好語文還要感興趣。如果本身對語文不夠感興趣,把它當做一種任務或者是負擔去學,不僅學起來很累,也很難把語文學好。相反,如果很喜歡學語文,會越學越好,成績也會很高。

2、學好語文重點二

提前預習,認真面對課文,將容易寫錯和不理解的詞語首先劃出來。能查字典弄清楚的,就自己查字典。查完後,仍然難解其意的,準備好,第二天問老師。還要學會背基礎知識。除了要求背誦的課文以外,語文還會涉及到很多基礎知識要背,這些也都有無條件地背誦下來,不管考試會不會考到,但作爲語文常識也需要會。比如成語、字音、字形、文學常識等等。還有所有課後標註要求背誦的古詩詞、文言文以及作者簡介全部背下來,並且不能出現錯別字,爲默寫奠定基礎。

3、學好語文重點三

課下整理基礎知識後,能夠堅持寫聽課感悟,感悟中可以寫:在課堂上,自己領悟了哪些,在哪些地方收到了啓發,轉變了什麼,老師與其他同學的精彩在哪裏?

4、學好語文重點之四

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學會理解。語文雖然需要背誦的比較多,但做題時還是需要理解才能更好地做對題目,閱讀找答案需要定位,但進一步確定答案就要分析,這時理解纔是最主要的,理解出現偏差,題目就做錯了,分數也就沒了。

5、學好語文重點五

多閱讀。課內文章無論是選修還是必修,最好都通讀一遍,課外卷子和資料短文也儘量多閱讀,擴展知識面,增強語感。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6、學好語文重點六

多做題多總結。語文題目做多了就會發現,很多類型的題目是有規律可言的,這些規律技巧如果直接拿來看可能理解不深刻,自己總結出來運用會更自如,答題的準確率也更高。

7、學好語文重點七

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可以提前背一些作文素材及語段。這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方法,作文提分不光靠平時多寫,也要多背,背多了變成自己的才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