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試卷考卷

高一語文必修二期末試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必修二期末試題及答案

真正的夢想,永遠在實現之中,更在堅持之中。累了,就停一停,讓手貼着手,溫暖冷漠的歲月;苦了,就笑一笑,讓心貼着心,體味至愛的撫摸;下面好範文小編爲你帶來一些關於必修二期末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4題,每題3分,第5題8分,共2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有誤的一組是()(3分)

A.點綴(duō)掂(diān)量喝彩(cǎi)酣(hān)睡

B.嫋娜(nuó)斑駁(bó)踱(duó)步參差(cī)

C.回溯(sù)璀璨(càn)縈(yíng)繞吐哺(bǔ)

D.曖曖(ài)阡(qiān)陌脈脈(mò)澄(chéng)江

2、下面語段中加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雙節”長假首日,全國各地相當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費通行成爲中國式擁堵中的一道別樣風景,專家認爲中國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費必須循序漸進,不能企求一揮而就。相關機構應該關心的是,免費之後該怎樣治理擁堵?不能因噎廢食,讓擁堵成爲繼續收費的理由。

A.別樣B.循序漸進C.一揮而就D.因噎廢食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爲緩解企業用工燃眉之急,增加城市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吸引力,政府推出了面向優秀農民工、異地務工人員積分制入戶和技術工人招調入戶。

B.新華社在報道中指出:由於發生外灘踩踏事件,一些地方稱要取消類似大型活動,這是因噎廢食,關鍵是相關部門的預案、保障應對措施要跟上。

C.在“神十”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中,“天宮一號”能否扮演好一個引導者和指揮管理者的角色,是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的關鍵。

D.據交通安全部門統計,近日發生在全國各地高速路上的多起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駕駛人超速、超載、酒駕等不文明行爲導致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朱光潛先生說過,詩是培養趣味的媒介。不懂得詩,人生便無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譬如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不見到它的詩,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

②同樣,不懂得詩,文學的趣味也必然低下

③因爲一切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文學的各種樣式都可當成一首詩看

④如果對詩沒有興趣,對於別的文學作品的佳妙處終不免有些隔膜

⑤所以,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必須從讀詩入手

A.③④⑤①②B.②③①⑤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③④⑤①

5、在語文必修2的課文中,我們隨着幾位作者遊覽了不少風景名勝。

假如你到下列景點中的其中一處去旅遊,請你在景點的留言簿上寫一段話。要求運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能夠體現出該景點的自然、人文景觀特點,表達要鮮明、生動,不超過40個字。(8分)

①浙江省紹興市蘭亭景區

②湖北省黃岡市東坡赤壁景區

③安徽省含山縣褒禪山景區

二、現代文閱讀(36分)

(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

蘇軾是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文人們最喜愛的對象,因他是一個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才。其實,蘇的文藝成就本身並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遜色一籌。然而他在中國文藝卻有巨大影響,是美學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裏呢?我認爲,他的典型意義正在於,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矛盾雙重心理髮展到一個新的質變點。

蘇軾一方面是忠君愛國、學優則仕、抱負滿懷、謹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蘇東坡留給後人的主要形象並不是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這另一面纔是蘇軾所以爲蘇軾的關鍵所在。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空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爲,蘇軾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它不是對政治殺戮的恐懼哀傷,而是對整個人生、世上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個根本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捨棄。這當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層了。對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對社會的退避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便成了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

正是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脫而未能,欲排遣反戲謔,使蘇軾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事而頗作玄思;於是,行雲流水,初無定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蘇軾在美學上的追求是一種樸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反對矯揉造作和裝飾雕琢,並把這一切提到了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無怪乎在古今詩人中,就只有陶潛最合蘇軾的標準了。蘇軾發現了陶詩在極平淡樸質的形象意境中,所表達出來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峯。但與陶淵明、白居易等人畢竟不同,其中總深深地埋藏着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無怪乎朱熹最不滿意蘇軾了,他寧肯讚揚王安石,也決不喜歡蘇東坡。他感受到蘇軾這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性。蘇東坡生得太早,他沒法做封建社會的否定者,但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卻對從元畫、元曲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直到《紅樓夢》中的“悲涼之霧,遍佈華林”,更是這一因素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成果。蘇軾在後期封建美學上的深遠的典型意義,其實就在這裏。

(節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6、下列關於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因其多才多藝、異常聰明敏銳,而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讀書人的喜愛。

B.作者認爲,雖然蘇軾的文藝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國美學卻有重要的影響。

C.因爲蘇軾在中國文藝有巨大影響,所以作者認爲,他的典型意義正在於,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

D.作者認爲,蘇東坡留給後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謹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比前人任何退隱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7、根據原文內容,不能說明蘇軾在中國文藝史和美學的意義和影響的一項是()

A.蘇軾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矛盾雙重心理髮展到一個新的質變點。

B.蘇軾的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無法超脫,難以排遣,使蘇軾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事而頗作玄思。

C.蘇軾在美學上的追求是一種樸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並把這一切提到了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

D.蘇軾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對從元畫、元曲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直到《紅樓夢》中的“悲涼之霧,遍佈華林”。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文章中表達出來的“退隱”心緒,已不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但他對社會的退避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B.蘇軾在文藝領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對整個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

C.陶淵明詩歌中極平淡樸質的形象意境中表達出的美,被蘇軾看作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峯。

D.朱熹感受到的蘇軾思想中埋藏着的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對當時社會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性。

(二)(27分)

《囚綠記》(節選)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裏。……這房間靠南的牆壁上,有一個小圓窗,直徑一尺左右。窗是圓的,卻嵌着一塊六角形的玻璃,並且左下角打碎了,留下一個大孔隙,手可以隨意伸進伸出。圓窗外面長着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裏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才選定這房間的。當公寓裏的夥計替我提了隨身小提箱,領我到這房間來的時候,我瞥見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悅,便毫不猶疑地決定下來,這樣了截爽直使公寓裏夥計都驚奇了。

……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於這片綠色。我開始瞭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瞭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摺疊着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

④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瞭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爲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爲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繫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9、選文以作者對長春藤的感情變化線索安排行文:________→觀綠→________,表現了作者對“綠”的酷愛之情。

(2分)

10、在作者眼裏,綠枝條有着怎樣的特點?寫出其中兩點並舉例說明。

(6分)

11、選文第④段對於“綠”在我案前生長,“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

”請結合選文說說你對“生的歡喜”一詞的理解,並說說“綠”還可以用來象徵什麼?(8分)

12、選文第⑤段說“植物是多麼固執啊”,從文中找出表現其“固執”的理由,並分析這樣描寫表現力長春藤什麼精神品質。

(8分)

13、下面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①段“當公寓裏的夥計替我提了隨身小提箱,領我到這房間來的時候,我瞥見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悅,便毫不猶疑地決定下來,這樣了截爽直使公寓裏夥計都驚奇了。”這句話是從側面反襯我愛綠之深。

B.第④段第一句“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是個過渡句,在結構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C.“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

D.“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這句細膩地描寫了青藤顏色的變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對青藤綠色漸消的心急和憐愛。

三、名句默寫

14、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

(11分)

(1)恰同學少年,__________;書生意氣,_________。(《沁園春·長沙》)

(2)________,悠悠我心。但爲君故,__________。(《短歌行》)

(3)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戶庭無塵雜,_________。(《歸園田居》)

(4)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赤壁賦》)

(5)蘇軾《赤壁賦》中從側面描寫客之簫聲幽怨感人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三歲爲婦,靡室勞矣。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8題。(23分)

蘭亭集序

①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②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③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15、書法,作者被稱之爲“___________”;《蘭亭集序》被譽爲“____________”(2分)

16、文章第1、2段概述了蘭亭集會的情況,說說作者爲什麼會有“信可樂也”的感受?(8分)

17、對“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更何況生命的長短,隨時變化,最終走向滅亡。

B.更何況生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終都要死亡。

C.更何況生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終歸結於滅亡。

D.更何況生命的長短,隨時變化,最終歸結於死亡。

18、“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4分)

19、簡析本文的情感變化。

(6分)

五、作文(60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可又有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關於這兩句話(或其中一句),你有什麼見聞或想法、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於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4題,每題3分,第5題8分,共20分)

1、A2、C3、B4、C

5、答案略。

修辭手法運用正確、表意通順得2分,能體現出人文特點(與所學課文的關聯)得2分。字數超出或不足20字視具體情況扣1分以上。

二、現代文閱讀(36分)

(一)

6、C7、B8、A

(二)(27分)

9、愛綠囚綠

10、①它具有美的特點,“伸開柔軟的卷鬚”“舒開摺疊着的嫩葉”,下雨時帶着“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

②它是青春、愛和幸福的象徵,就像作者說的,“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猗鬱的年華”。

11、“生的歡喜”是指對於生命成長的喜悅,表達了作者對於充滿生機的綠的喜愛,對充滿活力的生活的嚮往。

【示例】“綠”的其它象徵意義:綠色是植物的顏色,在中國文化中有生命的含義,也是春季的象徵。性格色彩中綠代表和平、友善、善於傾聽、不希望發生衝突的性格。

12、“固執”指“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或“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表現了長春藤對光明的嚮往,執着的追求,不屈不撓的精神。

13、C

三、名句默寫

14、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

(11分)

(1)風華正茂揮斥方遒

(2)青青子衿沉吟至今

(3)雞鳴桑樹顛虛室有餘閒

(4)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5)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6)夙興夜寐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8題。(23分)

15、“書聖”“天下第一行書”

16、作者產生“信可樂也”的感受的原因是:一、前來聚會的人多。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二、聚會的地點環境優美。“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三、聚會時的活動雅潔有趣。“流觴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歡的遊樂形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四、聚會時天氣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

17、C

18、作者認爲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

而壽命的短長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於結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後一切皆無,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齊觀。

19、文章開頭敘遊宴之事,以“樂”字起筆;

接着由樂生憂,感慨死生之大,道出心中之“痛”;最後抒寫在悲傷深沉的感嘆中蘊含對人生的珍惜之情,歸結於一個“感”字。作者的情感變化跌宕有致,自然天成。

五、作文(60分)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