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試卷考卷

2012年全國卷大學聯考文綜試題及答案(Word版)(多篇)

2012年全國卷大學聯考文綜試題及答案(Word版)(多篇)

對近三年廣東英語大學聯考試卷的分析 篇一

對近三年廣東英語大學聯考試卷的分析

剛看了和做完近三年廣東英語的大學聯考試卷,給我的感覺是考查的內容越來越新穎,具有時代氣息還很符合現在英語科的課改,注重語言綜合運用和注意實際交際能力。以下是我本人的一些看法。

大學聯考英語試卷共六大題型:英語聽力,單項填空,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改錯和書面表達,總分值150分。近三年的大學聯考試卷始終保持了“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立足語篇”的基本命題思路,始終堅持了“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這一命題原則,聽力的語速更高,而且增加了圖片,干擾項的設計更加靈活;單項填空題着重考查了在語境中的語法運用和對詞義的正確理解,不拘泥於單純的知識點,而加強了對知識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完形填空更加註重篇章結構能力的考查,加強對“預閱”能力的考查,要從前後句和前後段的綜合理解、推斷中才能作出選擇;閱讀理解直接從文章中找答案的題目逐漸少了,主觀推測的題目逐漸變了,出現“推測作者意圖”的題目:改錯題逐步弱化語法,增強篇章綜合分析能力;書面表達,廣東已經連續三年考查的書面表達題均爲看圖作文,並且提示給得較少,更多地要求學生去思考。

(一) 聽力

該部分要求考生能夠聽懂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發音清楚、語速正常的簡短獨白和對話考查內容主要有:(1)理解主旨、意義;(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3)對說話的背景、說話者之間的關係能作出簡單的推斷;(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設問的重點主要放在what,where,who,why,how這些事實上。大學聯考NMET聽力理解題的主要設計思路是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主旨是檢查考生在語篇層面上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能力。聽力試題在選材上突出了多樣化,涉及學校、家庭生活、個人愛好、天氣、問路、時間、數字、地點、健康、購物、文化娛樂、體育、租房、旅遊、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可以比較全面地檢查考生對不同生活情境下的語言接受能力。設問的內容大體有以下八個方面:(1)對話發生的地點;(2)對話發生的時間;(3)談話人的職業和身分;(4)談話人之間的關係;

(5)談話的主題及談話人的行爲狀態;(6)簡單的數字計算;(7推論題;(8)原因題。還有在06年的試卷中,聽力題,1~3題均爲圖片題,要求學生聽懂文章內容後,還要對各個圖片做以分析,再以解答,相對新穎的命題方式,不僅給試卷帶來了新的氣息,也無疑在心理上減輕了考生的壓力,在視覺上減輕了考生的視覺疲勞,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單項選擇

單項選擇題中,不再考查簡單的單個項目的語法知識,再也看不到純粹的考查冠詞、名詞、代詞、形容詞等的題目。而更多地在語境會考查英語知識的運用,並且許多題將多個語法知識綜合到一道題目會考查。另外越來越多地考查情景交際、動詞詞組、固定搭配等知識,而這些知識正是我們在平時學外語、用外語中最經常使用到的內容,就拿06年的試卷分析,非謂語動詞2題,從句4題,倒裝句1題,情景對話兩題,時態一題,情態動詞1題,動詞副詞用法4題。從知識點分佈和命題風格來看,結合廣東獨立命題的2005,2004兩套試卷,對於語言知識考查的趨勢已經一目瞭然。對於純記憶性,技術含量低,偶然性高,科學性弱的純粹的考查冠詞、名詞、代詞、形容詞等的題目,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即使依然執着地希望滲入對這些知識的考查。也更多地在語境會考查英語知識的運用,並且許多題將多個語法知識綜合到一道題目會考查。所以,考查方向的改變,也預示着,大量考生癡迷於記憶各種生僻語法點,以做單項填空題目爲樂的備考習慣,必須扭轉。語言知識的內涵,必須在應用中體現。

(三)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共有20個小題,計分30分,旨在全面考查考生英語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識詞能力、閱讀及理解能力、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本題不僅要求考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求考生具有獨立分析、對比取捨及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其題材廣泛,它涉及了日常生活、文史知識、科技小品、政治、經濟、人物、社會、故事等。從最近幾年的完形題來看,絕大多數的小題都需要從全文角度甚至逾越句子通篇理解纔可找到答案。平常訓練時,我們一定要強調對文章的大意的理解、句子結構的掌握以及對上下文邏輯關係的把握,確保選出從文意、詞彙意義與用法甚至語氣都能經得起推敲的“最佳”答案。

(四)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題是歷年大學聯考英語試卷的重頭戲,它集中、全面地檢測了考生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的準確性。該大題約佔全卷分值的三分之一,考生能否在英語科目中獲得高分,該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都是五篇,其所選短文材料的題材、體裁多樣,均取材於英文原版書籍,語言地道,內容時新,文化韻味濃厚。既有地理、歷史方面,又有關於人文、社會現象及科普內容、信息技術變革。它們都來源於實際生活,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內容既生動有趣,又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閱讀詞彙量相對穩定。但統計表明,短文詞量逐年有所下降。這樣可使短文、題干與選項更加言簡意賅,使考生相對多一些時間體會文意。 語篇結構較爲複雜,試題的設計發生了變化,表層意義理解有所減少,而深層含義試題有所增加,重視了思維能力的考查。還有,時代氣息濃厚,例如06年的閱讀理解中,A篇講的是科技性的文章,極具時代性。而書面表達講到的是一個通信方面的變化。手機、網絡等是廣大學生都知道的,也是非常具有時代氣息的事件。這種具有時代氣息的文章,對於瞭解身邊事件的學生來說,瞭解得很多。所以,這種也是素質教育的方向,命題人在命題的時候會考慮到這一點。

(五)短文改錯

一般短文篇幅都不長,但考生必須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才能判斷、糾正短文中用詞、詞的搭配、句法及行文邏輯等方面的錯誤。

改錯文中常見的錯誤類型有冠詞用錯,平行結構,動詞非謂語形式,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形容詞與副詞的混用,主謂一致,漏詞,多詞,單複數形式,轉折,關聯詞,動詞的時態、語態等。

(六)作文

書面表達旨在測試考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看其是否能夠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進行思想交流。廣東已經連續三年考查的書面表達題均爲看圖作文,並且提示給得較少,更多地要求學生去思考。要求考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根據所給的圖畫,用英文寫一篇100詞左右的短文。它是一種融內容、形式、文體三位一體的試題。

縱觀近三年的大學聯考英語試題,給出我們的提示是它突出了對英語學科運用能力的考查,體現了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着力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利用所學英語各項基礎知識進行初步的語言運用,在情景語言交際活動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我們今後英語教學的方向和重點。

c

廣東新課標大學聯考試卷分析 篇二

廣東新課標大學聯考試卷分析

——潮南實驗學校鄒家驤 2010大學聯考試卷知識分佈表

201

1大學聯考試卷知識點分佈表

2012大學聯考試卷知識點分佈表

2013大學聯考試卷知識分佈表

2014大學聯考試卷知識分佈表

知識分佈百分比

構沒有變化,由於廣東大學聯考不考選修3-4,因此光學和機械波部分沒有出現在試卷中。

一、試卷結構分析

力學,兩年試題比較可以看出,考查共點力的平衡在試卷中都有體現,並且是單獨命題,實驗題中都是紙帶數據的處理,計算題爲動力學綜合題,主要考查能量觀點分析問題;

熱學,兩年試題都考查了熱力學第一定律,單獨命題,而另一部分氣體和分子運動論交替出現;

電磁學,選擇題中均有考查電磁感應定律,另一個選擇題爲電場的基本概念問題,實驗題變化大,計算題均爲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

近代物理,兩年都爲一個雙選,考查內容上也較簡單。

二、試題分析

物理試題結構採用“4、5、1、2”的模式,即4道單項選擇題,5道雙項選擇題,1道實驗題,2道計算題。

單項選擇題2010年的相對簡單,各題考查知識點單一,選擇項矛盾突出,學生較易篩選出正確答案;2011年基本沿襲2010年的方式,仍然是重基礎,針對單一知識點的考查。

雙項選擇題這兩年明顯出現變化。雙項選擇題2010年以考查基礎爲主,多爲基本概念、基本規律,計算少,辨析多;2011年則突出了考查能力,題目難度加大,17題的平拋、19題的交流電和20題的萬有引力的計算都較爲複雜。

實驗題分兩部分,一題爲力學實驗,均爲紙帶數據的處理,2010年計算的是瞬時速度,而2011年計算的是加速度,考查了刻度尺讀數問題、結果的數字有效位保留,屬於力學實驗的常規問題;另一題爲電學實驗,2010年考查的是“測乾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2011年考查的是“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也都是電學的基本實驗,重在考查對電路基本規律的掌握,沒有涉及創新設計。

計算題爲力學綜合與電磁學綜合,2010年爲先力學後電磁學,2011年爲先電磁學後力學。力學計算均涉及了摩擦力做功和動能定理,但2010年的還涉及了動量守恆;2010的電磁學計算沒有電場只有磁場,2011的電磁學計算雖然既有電場又有磁場,但問題的分析卻都是隻在一個場中的問題,帶電粒子仍是隻受單一的電場力或磁場力的問題。

三、教學建議

1、針對廣東大學聯考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基礎知識爲主幹,強化學生

對基本規律、基本技能的掌握,對一些典型常規題型,要加強練習;

2、按大學聯考試卷題目的設計模式,強化平時的訓練,使學生及早適應大學聯考,能合理的配置考試時間,提高得分能力;

3、加強考綱的學習和認識,不以主觀意識來隨意拓展知識或加深題目的難度,從而造成學生的學習障礙。

近三年大學聯考語文試卷總體分析 篇三

近三年大學聯考語文試卷總體分析

近三年的語文試卷,10年簡單,而11、12年相當較難。

一、基礎題部分

1、讀音:2010、2011年河北省考卷均考了讀音,並且是常見誤讀字音。而2012年河北省用的是新課標試卷,除去了讀音這部分內容。

2、成語:近三年大學聯考全考了成語,每年的四個選項中,最多有一個是不常見的,其餘三個平時模擬題常見。

3、修改病句:搭配不當三年都考。成分殘缺和贅餘三年全考,其中10、11年考的成分殘缺,12年考的成分贅餘。結構混亂中的句式雜糅10、11年考。詞序不當12年考。

4、排序題:考學生的語言連貫能力,每年考試內容不定。相對簡單。

5、現代文閱讀:每年必考。12年新課標把現代文閱讀放在了第一題。現代文閱讀以說明文或者科技文爲主。

二、文言文和詩歌部分

1、文言文閱讀:

近三年文言文全部是人物傳記,而且相當簡單。考得實詞都是重點實詞,課本學過的文言文中都有相關實詞;分析人物某一性格特徵和總結文言文內容兩個題,只要讀懂文言文,基本不成問題。

文言文翻譯部分,10年比較簡單,11、12年相對比較

難。

2、詩歌鑑賞11、12年考的是周邦彥和晏幾道的詞,屬於名家作品,相對簡單。10年考的則不是名家名篇,因爲作者不瞭解,理解起來相對較難,而且但情感比較容易理解。

3、名家名篇默寫

近三年默寫側重考的是文言文中的名句,詩歌默寫相對較少,平時應側重背誦文言文。

三、閱讀10、11年依舊是雜亂的閱讀,文學作品分類不明顯。12年開始則分文學類閱讀和實用類閱讀兩部分,二選一來做。文學類一般是一篇小小說或小說選段,實用類閱讀則一般是人物傳記。學生做題有了選擇權,可根據自己特長來選擇,其實降低了考試的難度。

四、主觀題(小題)

1、仿寫句子:每年都考,10、11年是考察比喻的修辭手法、12年考擬人的修辭手法。

2、選詞填空:只有11年考。

3、補充句子:

10、12年都考,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和邏輯能力。11年則考察了學生的長句變短句的能力。

五、作文

10年是看漫畫寫作文,11、12年是材料作文。10年相對比

較難,增加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11、12年則比較切合社會熱點、因此學生必須要關注每年的熱點。

近三年大學聯考歷史試卷分析 篇四

近三年大學聯考歷史試卷分析

2012年:

石門六中

楊敏

一、試卷基本情況

(一)注重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

試卷中所有的試題都採用材料設置情境,這就需要學生能準確解讀材料,由此可見對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來源廣泛,有原始文獻、史學論著、統計報告,同時也有學生熟知的神話故事;材料的選擇也比較新穎,不拘泥於教材。比如40題,試題立足於考查科技發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材料以交通信號燈的發展歷程作爲切入點,既與科技進步有關,同時又與學生生活體驗密切相關,“小視角,大視野”更是當今史學界研究的趨勢。由此可見命題的立意高遠。

(二)考查內容突出主幹知識

2012年新課標歷史卷考查明顯以主幹知識爲主,如中國古代監察制度、明清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特點、羅馬法、經濟體制改革、工業革命與城市化等等,並且注重知識的整合和遷移,如材料分析40題以交通信號燈爲例,整體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知識點的掌握,而第三問突出工業革命對城市化的影響;就考查知識的比例而言,對政治經濟兩大模塊的考覈要明顯多於思想文化部分;對中國史的考覈也明顯多於對世界史。

(三)注重能力考查,體現大學聯考導向 試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問題,重在檢查學生研讀史料、分析史料、知識遷移、運用史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讀懂史料的基礎上,準確遷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如26、27、34、45、48題。同時也能注重學生多元史觀的養成,如材料分析題41題提供的“衝擊——反應”模式材料是“西方中心主義”的產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掌握,但題型是開放式的,實際考覈的卻是考生多元史觀的積累。這樣的命題也反映了當下大學聯考對多元史觀培養、史學思維養成和史學方法運用的要求。大學聯考命題對能力考覈的重視可見一斑。

總體而言,今年文綜卷歷史部分的命題更能秉承新課標的理念,“史料”、“史觀”統領整個試題,所謂“見微知著,睹始知終”,鑑於大學聯考命題的強勢導向,今後的中學歷史教學將更具學科特點,專業性將更加明顯。

二、2012年試卷基本結構及試題分析

在試卷結構方面,中國古代史的考查部分,古代政治、古代經濟、古代思想和古代文化的分佈繼續沿用了2011年的平衡結構,各考察兩個題目,而且考察內容緊扣課本重點。中國近現代史也考查了書本中的重要內容且結合了熱點知識。世界史依然選取了古代史具有代表性的希臘羅馬的知識點和現代史中重要的戰後經濟格局。考題選用的材料比較簡單,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量,減輕了負擔。本次大學聯考選擇題部分難度中等,在基礎知識的把握上着重考查學生的材料理解與分析能力,每道題的答案均需要通過材料分析得到,沒有直接可作答的知識點問題。學生做題中需要仔細審題,全面思考。

本次大題保持新題型“四選一”選作部分和小論文評述部分,注重考查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與歸納能力,難度中等。兩道必修題所考知識點跨度較大,需要考生有較爲紮實的基礎知識,同時也結合了近幾年比較熱的幾種史觀來進行考查,例如社會史觀、全球史觀、近代化史觀和文明史觀。選做題較爲容易,考生在材料中就可找出部分答案,所結合的知識點也都與重要知識點相關。整體而言非選擇題部分入手不難,但得高分也不容易。

2013:

一、試卷結構分析

1、試卷結構

2013年大學聯考新課標文綜卷【歷史】試題命題範圍涉及到高中新課標歷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發展史)、必修二(經濟文明發展史)、必修三(科技和思想文化發展史)、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和選修四(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歷史試卷總分100分,閱讀量爲4104字;參考答案913字。題型:選擇題共12小題,計48分。其中,原始文字材料型選擇題3道,話題文字材料型選擇題8道,地圖材料型選擇題1道。非選擇題,共6題,計52分,其中必做題第40題25分,第41題12分,選做題爲第45、46、47、48題15分,要求考生從四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

題型、模塊、題量、分值分佈 選擇題:

①必修一:第24、26、27、29、30、34題,共6道,24分。 ②必修二:第31、32、33、35題,共4道,16分。 ③必修三:第25、28題,共2道,8分。 非選擇題:

第40題涉及到中國古代與近代對海洋的利用。,共25分。 第41題涉及到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區劃,共12分。

第45題涉及【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需要運用必修一中清末“新政”與選修一中戊戌變法的背景、內容、結果等。共15分

第46題涉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考查近代中國報業的發展。共15分。

第47題涉及【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考查朝鮮戰爭與海灣戰爭不同,共15分。

第48題涉及【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考查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和必修三中的儒學復興運動,共15分

二、命題意圖與試題特點分析

試卷堅持以能力立意,根據教材主幹知識,創設新情境,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和文科綜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概括問題的能力。

與2012年湖南新課標文綜歷史試題相比,2013年湖南新課標文綜歷史試題具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1、選擇題部分,試卷較多利用話題材料來創設新情境,所引用原始材料少、材料都短小精練,材料的閱讀量不大。如第25、26、28、30、33題。

2、選擇題突出考查歷史現象的背景、原因、目的。如第24、25、26、27、28、32、35題

3、注重史觀考查及歷史發展進程時序性的考查,如第29、34題 4.注意歷史地圖的考查,歷史地圖反映歷史進程,能很好的考查考生從地圖中獲取歷史隱形知識的能力。如第34、41題。 5.不迴避社會熱點,將熱點與考試隱形結合。 關注社會時政熱點,非選擇題第40題就體現了這樣的特點。此題突出海洋、海權問題。以中國古代與近代對海洋的利用,考查我國古代海洋利用的特點,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變化及啓示,很好的實現了社會熱點與教材主幹知識的結合。

6、注意歷史比較能力的考查,如第31、35、41、45、46、47 7.第41題題型有變化,擯棄了前兩年課標卷觀點評價考查模式,但是沿用去年的圖表分析,內容上考察中國古代的地方機構設置。一方面考察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一方面考察考生對於考點的把握和融匯貫通的能力,突出主幹知識的同時體現大學聯考的選撥性功能 2014:

一、試卷題型與知識分佈

與去年試題相比,今年大學聯考試卷題型沒有發生變化,但是,知識分佈由去年的5道中國史題目和7道世界史題目改爲8道中國史題目和4道世界史題目。

試卷題型分爲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總分100分,其中選擇題佔48分,非選擇題佔52分。

知識分佈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個部分的內容。其中12道選擇題中,中國古代史4題16分、中國近代史3題12分、中國現代史1題4分、世界古代史1題4分、世界近代史1題4分、世界現代史2題8分。非選擇題40題爲中西科技文化比較學科內綜合試題,25分;41題爲新史觀模式下考查中國近代史創新試題,12分;四道選做題選做一題,其中,45題考查了歷史上的重大改革,46題考查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47題考查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48題考查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

二、試題特點

2014年的歷史試題與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應的穩定性,體現出“重視基礎,考查能力,關注熱點,材料靈活”的特點。堅持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相結合,同時又側重了分析和解讀材料信息及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命題設計注重歷史學科素養培養和綜合能力考查。

1、從考查內容上看

①依託主幹知識,重視基礎性

注重考查學生對所學歷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這一原則,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都是課程中的基礎知識,例如儒學的發展歷程、宋明理學、清朝海禁政策、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小農經濟、維新變法、“一五”計劃、美國1787年憲法、蘇聯新經濟政策、歐元、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世界近代自然科學的建立、抗日戰爭、清末新政等等,這些都是重大歷史問題,爲考生所熟知,試題用主幹知識考查學生的能力水平,有利於考生水平的發揮。 ②關注社會現實,體現時代特點

試題充分關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適度關注時代主題和社會熱點,做到了學科特點和時代特點的有機結合,科學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例如41題考查1960年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既體現當下熱點中日關係、明年抗戰勝利70週年,也契合當下的教改問題——不僅改革教學形式,而且改革教學內容;45題考查魏晉時期的法律改革,體現當下熱點民主法制建設;46題考查清末新政,體現當下熱點政治體制改革;47題考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訂及作用,體現當下熱點朝核問題、伊核問題及核安全問題,凸顯和平與安全這一時代主題。

2、從考查目標上看 ①強調能力

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查,但絕非單純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試題以知識爲載體,把考查重點放在系統掌握課程知識的內在聯繫上,放在看待過程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放在從不同思維角度和思維層面去認識和理解歷史問題上。例如45題魏晉時期的法律改革是全新的歷史信息,要求考生結合所學知識,即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所學,對歷史事件作出綜合的描述和正確的闡釋,在探求推理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雖然魏晉時期的法)本站○(律改革對考生是全新信息,但是,第一問考查法律改革的特點,考生必須根據材料概括歸納,並結合在改革模塊中所學的相關知識遷移,從而更好的組織好答案。第二問考查儒學對西漢、東漢、魏晉時期法律的影響,在所給材料中可以找到答案,考生概括歸納即可。

②重視對考生情感、世界觀、價值觀的考查

這一要求對中學歷史教學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26題考查人性的認識,33題考查世界近代資本主義民主價值觀“天賦人權”,40題考查中西科技文化比較,41題考查不同歷史時期對“抗日戰爭”的認識,48題考查中國古代史上爲官清廉的包青天,引導考生思考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認識世界文明的多元化與統一性,感悟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體脈絡,從中外歷史發展中汲取積極進步的養分,樹立正確的文明觀、民族觀、國家觀,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③運用各種史觀探討歷史

近現代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唯物史觀、社會史觀等不同史觀,在近幾年大學聯考當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體現,對中學歷史教學有很強的指導意義。30題從上海與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考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體現社會史觀;40題以宋應星和牛頓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17、18世紀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較,體現全球史觀;41題以1960年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入手,考查不同歷史時期對同一歷史事件(抗日戰爭)的認識,體現唯物史觀。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史觀對歷史發展進程進行總體把握。

3、從考查形式上看

①靈活運用材料,創設新情景

試題不拘泥於主幹教材知識的具體表述,而是突破教材,從新的角度和視角重新整合相關知識,靈活運用材料創建情景,搭建一個測試學生學科能力的平臺,試題的選擇和運用既有以前風格的繼承,也體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和特點。

材料閱讀量適中、文字通俗易懂,減少了考生的閱讀障礙,更有利於考生髮揮。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對材料內涵的把握和利用。例如41題以1960年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入手,考查不同歷史時期對同一歷史事件(抗日戰爭)的認識。抗日戰爭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歷史知識,但考查方式非常新穎,既有情理之中,又有情理之外,設計的很巧妙,考查考生的基本功底和學科素養。

②注重學科內綜合

試題突出考查學生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階段特徵的掌握情況,引導考生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例如40題以宋應星和牛頓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17、18世紀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較,不僅是中國史和世界史的綜合,而且是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的綜合,考查考生對這一階段歷史發展的總體把握。此外,每道材料題都不是針對某一知識點的考查,而是讓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及綜合、比較、概括等基本能力,作出解答,並從總體上認識和把握歷史食物的基本特徵。

2015年大學聯考文綜歷史命題趨勢

1.以教材爲知識背景的試題多,直接依據教材表述的試題少。或難或易的試題多,難度適中的試題少。

2.歷史基礎知識是實現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仍將是大學聯考歷史命題的指導思想之一。

3.更加註重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學科能力,其採用的新材料和營造的新情境將更具人文色彩,考古發現、館藏文物、影視片斷、報紙通訊報道、圖表數據、人物言論摘錄、電影戲劇、名著、圖片漫畫、票證、標語、口號、廣告、路牌、印章、紀念章、紀念碑、餐具、服飾、諺語、兒歌、俚語、外來語、新詞彙、網絡語言、對聯、建材、民俗、觀念等鮮活素材,都將成爲大學聯考命題的載體。

4.將充分關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社會問題和時代主題,強調歷史學科“學以致用”“資政教化”“以史爲鑑”的社會功能。

5.將更具有開放性,把歷史學科能力作爲考查重點,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品質的考查。

6.將進一步體現學術性。新的史學研究範式和史學新成果會被大量引進大學聯考命題。同時會要求學生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或要求並結合所學知識,撰寫歷史小論文,體現出較強的學術性。

2015年大學聯考文綜歷史複習策略

以“導向正確、方法科學、全面紮實、問題中心、主題鮮明、訓練高效”爲指導,立足基礎,着眼能力;立足“綱標”,活用教材;突出重點,強化主幹。在重視使學生建立全面、紮實的基礎知識,構建科學、系統的知識結構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歷史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樹立“三新”,即關注新理念、新史觀、新成果。既需要了解傳統的階級分析等觀念,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生產力標準、實踐標準、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等新觀念。拓展歷史學的視野,引入概念史、閱讀史、心態史等國際前沿的研究領域。

2.對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即對社會影響較大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思考研究;對現實問題的歷史分析。從歷史的視角分析社會現象,看待現實問題,明確自身的責任。

3.挖掘課程資源,補充背景材料。實現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在“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方面,通過新材料,考查對史實的掌握情況,引導教學更多地關注時代性,提高歷史洞察力,鼓勵學生在歷史中學會思考,同時,通過新材料傳達對情感價值觀的關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解釋問題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突破思維的定勢。這主要是教材的相對穩定性和大學聯考要求學生突破因教材的穩定性而形成的某些思維定勢,以新的視角思路、觀察思考問題和解析問題。

4.多研究新課標省份的大學聯考典型題,從中瞭解命題的思路、方法、規律與趨勢,瞭解這些題目是如何體現考覈目標與要求的,從中學會舉一反三,學會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適度更新觀念;創設新穎情境,選擇與考生的生活和現實緊密相關的材料,並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關注歷史時空與階段特徵,引導考生按照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歷史。

5.加強學科能力培養。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對學科能力培養目標有明確的要求,即“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認識歷史的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等,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和闡釋歷史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6.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現實,關注社會熱點。從社會現實中尋找題眼“以史爲鑑”,通過借鑑歷史的經驗,來反省自我、認識自我,來加深對現實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從而科學地預見未來。將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與書本知識的有機結合,突出社會熱點問題的隱性介入,從而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014廣東大學聯考英語試卷參考答案 篇五

2014年廣東大學聯考英語試卷參考答案

By JuliaCheung

一.完形填空

1-5D B C B C6-10A D A A C11-15D A D B C

二。 語法填空

16、it17. earlier18. were told19. but20. why

21、for22. surprisingly23. the24. where25. sunburnt

三。 閱讀理解

26-30D B C B B

31-35B A D C B

36-40A A D C A

41-45B C A D C

46-50B C D F E

四.寫作

(1)基礎寫作

Richard Avis, a British born on December 1st, 1974, has been on his action to look for time twin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2011. His purpose is to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successful liv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With the help of local media, he has found out 32 time twins, among whom are 17 males and 15 females from 13 countries. Their jobs vary from government officers, athletes, drivers, teachers, artists and so on. Richard Avis intends to find out 40 time twins before his fortieth birthday and he plans to write a book about based on his experience of searching.

(2) 任務型寫作

Oseola McCarty, a normal laundrywoman living a modest life, donated a great amount of money to a University, gained big national attention and pubic praise. She also received a sense of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34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