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如何創新幼兒教育方法(精品多篇)

幼兒園如何創新幼兒教育方法(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育方法 篇一

首重人格塑造和自信心的培養

英國的幼兒園老師努力創造有利於兒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環境。

上課第一天,老師就要叫出全部學生的名字,以此喚起孩子的自我意識。老師還經常鼓勵孩子們站到舞臺中心表演,介紹自己及自己的家庭、祖國,認識自我,培養自信。

我的女兒剛到英國上幼兒園時,我曾想給她起個英文名,但老師馬上說,名字是孩子自我認知的重要符號,改名會讓孩子對新環境產生懷疑。她讓女兒教全班同學讀她的名字,幫助她在陌生環境中建立自信。

在英國的幼兒園裏,老師會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做好記錄,及時對學生好的表現作出表揚,並鼓勵學生突破性格侷限。老師從不在孩子間作橫向比較,而是將孩子與他的過去進行縱向比較,以體現孩子的點滴進步。

啓示:這樣做是爲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老師的作用是引導孩子塑造自身特點。中國老師和家長總喜歡向孩子灌輸偉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英國的老師卻只是鼓勵孩子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培養其爲此努力的精神。

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拓寬孩子的視野

英國的幼兒園通常設有室外活動空間,那裏有沙坑、遊樂設施、花圃、草坪等,每個班級都要打理自己的自留地。在天氣晴朗時,幼兒園會組織孩子們到公園開展活動,享受明媚陽光,親近大自然。女兒所在的幼兒園幼教中心的老師還在班上孵小雞,讓孩子們瞭解雞蛋是如何變成小雞的。幼兒園還養了一隻兔子,孩子們輪流和老師一起照顧它。幼兒園還不定時組織孩子們到附近的圖書館借閱圖書、觀看展覽,請消防隊、警察局、交通局等單位到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解相關知識,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和對社會生活的興趣。

英國幼兒園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除知識課外,每週都安排有繪畫、音樂、電腦遊戲、做飯、手工等課程。女兒的老師曾告訴我們,別看孩子亂塗亂畫,在他心中其實有一幅幅美好的圖畫,塗畫的過程可以激發他的想象力和創意。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開發創意,老師絕不強迫孩子要做得多好。

英國將國際視野納入啓蒙教育。女兒所在的幼教中心每月教孩子認識一種語言,老師說,教的外語很簡單,不是要讓孩子多精通,而是要讓他意識到世界的多元性,認識到語言是通往另一種文化的窗口。通過美食、歌舞、戲劇、影視、講座等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每逢中國春節、印度新年、東正教聖誕等節日,幼兒園還會出專欄介紹,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形成了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識。

啓示: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既能爲生活創造活力,又可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更有利於發明創造。把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擴展視野、開展創意活動等作爲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這種做法值得借鑑。

學生、家長和老師是等邊三角形關係

在英國幼兒園,學生、家長和老師是等邊三角形關係,家長和老師結成緊密夥伴關係,能給學生創造最佳學習環境。

每個月,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把幼兒園的家校聯繫簡報帶回家,讓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園的動態。每個幼兒園都有家長委員會,負責家校聯繫,每個幼兒園的董事會裏都有家長代表,幼兒園的重大決定都需要得到家長的認可。

幼兒園每學期都會召開一次家長會,而且是一對一的家長會。雖然每個家長只有十分鐘時間可以和孩子的班主任交談,但全部時間都是講自己孩子的情況,老師從不橫向比較學生,而是把每個學生的現在與過去及潛力相比較,老師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每學年結束時,學生不僅會得到一份班主任和校長的評語,還有一兩本厚厚的粘貼簿。粘貼簿記錄了學生這一年的成長經歷,有學生的文字、繪畫、手工作品,有老師的點評、心得和思考,還有老師抓拍的學生精彩照片。每學年老師還會給每個學生記下一篇觀察日誌,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學生在幼兒園裏的點點滴滴、所做所思。

啓示:幼兒園不但要教育學生,也要教育家長,目的是讓家長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教育,這有利於家長教育孩子時更加有的放矢,也有利於培養健康的親子關係。

德國幼兒教育

德國提倡的口是:培養一個完整的人,因爲孩子是一個活潑的、完整的人。德國幼兒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責 任歸之於父母。認爲嬰幼兒階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

德國憲法明文規定:教養兒童是父母的自然權力和義務。政府對幼兒教育站在輔助的立場。真正擔任教育責任 的是父母。幼兒教育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 還未納入學校教育系統, 由少年軍領導管理。他們認爲:

1、孩子是一個人, 但他需要時間去發展成爲一個人;

2、孩子是一個歷史的人, 他總是出生在某個空間, 社會的某個階層以及某個時代背景, 他還面對未來不斷變 化的歷史;

3、孩子是生活在一個與他互動的社會空間, 他需要與同伴、成人、社區以及鄉土文化建立各種各樣的關係非 常重視幼兒的社會性;

4、強調孩子生活在一個與他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中, 海水、太陽、石子、樹林、沙子等等都是他所要探索和 利用的(所以很重視孩子發展與自然、社會的關係);

德國的幼兒教育突出的有兩點:

1、家長是教育的主人;

2、孩子就是孩子,幼兒園是孩子發展的地方, 要對孩子提供幫助, 支持、鼓勵,引導孩子用自已的方式來獲得 自我發展的能力。

日本: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報紙和媒體都曾報導過一次中日中學生夏令營活動,其中兩國學生的表現引起了廣泛關注,更引起了國人關於中國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在活動中,艱苦的訓練使不少中國學生半途而廢;而面對同樣的困難,日本學生卻全部堅持下來。

活動結束後,日本一名帶隊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日本的家庭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遠遠勝過進行天才教育,因此日本孩子的韌性很強。”對於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麼不同認識?

(中)陳晨,是北京某區重點中學高中一年級學生;陳晨父母親都是國小教師。

(日)山井澤二,是東京一所中學高一學生;山井父親是一位公司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

讓孩子學會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中)陳先生:我對陳晨教育的目標是把他培養成能爲社會創造價值的人,能夠獨立謀生的`人。我覺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在學校教育裏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幫助他學會如何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視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學會照顧好自己並且照顧好生活中需要照顧的人。我教他能自己做飯、打掃房間;教他能和同學一起過集體生活;教他能在壓力下保持健康的心態。我覺得這是他今後人生必不可少的訓練。

在自立中學會生活

(中)陳先生:我認爲陳晨和很多獨生子女一樣,最欠缺的就是獨立能力。他國小時候的手工課作業都是我幫他做的,對於他們來說,很多培養動手能力的工作他們都不自己親自做。陳晨高一參加軍訓,從收拾行囊到打揹包都是他媽媽和我幫他幹,結果到了營地,他自己連蚊帳都支不好。現在的孩子因爲缺乏這些訓練,所以生活能力普遍都差。

(日)山井先生:山井5歲的時候,我就讓他去買牛奶和啤酒。上國小開始,他自己學着收拾自己的房間。上中學以後,他每天洗晚餐餐具。日本家庭的地板都要跪在地上一點點擦,他上國小以後就這樣跪着擦地,只有這樣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在禮儀中進行生活教育

(中)陳先生:因爲是獨生子女,現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寵愛,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視禮貌教育。陳晨對我和他媽媽說話的時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這樣稱呼,他覺得這樣更顯得親切。還有,平時我們家吃飯也都是我們給他做好、盛好飯端上桌他只動筷子吃就行了。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禮儀。比如在家裏,他母親做好了飯只有告訴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飯,而且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還要等長輩先動筷後才能自己吃。孩子出門和回家的時候有一套固定的禮儀:每次出門都要和母親、父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家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

重要的防災抗險教育

(中)陳晨:學校每學期開學第一天都對同學進行安全教育,聽廣播講怎樣防雷擊、防火災、遇到地震怎樣避險等等,但我們很多人都不認真聽,有的當時覺得有趣,聽過也就忘了。現在如果我遇到這樣的災害,我真會手足無措。

(日)山井澤二:日本是多地震國家,火災發生機會也多。學校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防災教育,告訴學生遇到危險後第一步做什麼,然後做什麼。我們覺得最有趣的是模擬訓練,在特製的房間裏模擬地震發生,大家學習怎樣有條不紊地逃生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正確理解挫折教育

(中)陳先生:陳晨這一代人很幸福,從小到大沒有趕上什麼大的挫折。陳晨他們軍訓的時候,只是在太陽底下站幾個小時,很多同學就委屈得大哭,還有給家裏打電話要父母來接。現在也有家長特意把孩子送到山區去進行“挫折教育”,這個做法我也不贊成,畢竟那裏的教學質量和條件都跟不上,爲了“挫折教育”而刻意找挫折就沒意思了。

(日)山井先生: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國小生很多在冬天都穿短褲,有的孩子的腿凍得都發紫了,但父母支持孩子那樣做。這就是挫折教育,關鍵是讓孩子面對困難,不逃避,不退縮,想辦法克服。日本小孩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比如山井小時候學走路總是摔跟頭,他媽媽從來不去抱他,我們只在他身後鼓勵他自己站起來繼續走。山井中學有一項傳統獨輪車運動,剛開始他練習時摔得腿都青了,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心疼,堅持要他繼續練習,日本家庭和學校都教育孩子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學校通過這樣的小活動來磨鍊學生的意志。

日本國小的"微笑餐桌"

日本千葉縣本城國小校方調查學童飲食習慣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只買自己喜歡的食物吃。常見的早餐爲海綿蛋糕、便利店的肉包、巧克力、香蕉和乳酸飲料等;晚餐也常以微波食品--炒麪、餃子、豬排飯等爲主。這種營養不均衡的飲食,對兒童健康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統計顯示,日本兒童糖尿病患者20年來增加了2.7倍,每100位國小生中便有一名罹患高血脂,比15年前增加了1.5倍。

2005年7月,日本政府公佈了《食育基本法》,並將每年6月定爲“食育月”,旨在培育國民從國小習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在生活中身體力行。《食育白皮書》揭示,“所有飲食相關的文化、知識、生活習慣、食物安全等,都屬於食育範疇。”

由於父母忙碌,加之缺乏足夠的知識,在家庭中實踐食育有一定難度。於是,就有了日本國小的“微笑餐桌”。

什麼是“微笑餐桌”?以東京千馱谷國小爲例,除了將食育納入各科教學外,也結合小區及家庭,從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對孩子傳達“食”的知識。千馱谷國小的營養午餐,隨餐都附有基本的營養知識、當天所用的食品原料、營養成分分析、烹調技巧等。此外,有時還會設計一些與食物相關的小問題,如“鹿尾菜、昆布、海帶芽,哪一個和褐藻是同類?”學生們通過訊息單和營養師交流,逐漸積累食品和營養的知識,頗爲受益。

千馱谷國小的營養午餐菜單也充滿趣味。例如,一週三次的“午餐自己選”,會提供兩種不同的主菜供孩子選擇、;而“咬咬菜單”則是以有益牙齒的食品原料爲主,讓習慣柔軟食物的孩子練習咀嚼;每個月還有“生日午餐”,當月壽星可以享有特製的甜點,在午餐時間與同學們一起慶祝生日。學校還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接觸生鮮蔬菜,體驗從種植到摘下來清洗與烹煮的全過程。

營養午餐畢竟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爲了改善家庭的飲食,校方還舉辦“營養午餐試吃會”,讓父母通過品嚐,瞭解食物常識,也學到健康均衡的食譜,以便回家做給孩子吃。

澳洲幼兒生活隨感之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我最初到澳洲時,有很多不適應,由於我來這裏要做幼兒教育,要辦幼兒園,我就在很多時候來關注孩子,關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我不禁大吃一驚,如果用中國的家長育兒觀念來衡量,這些家長簡直就是對幼兒漠不關心,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沒有“愛心”,但是這裏所有的家長都這樣,我很是爲孩子們感到委屈,爲什麼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呢?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的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再觀察。

那天我和女兒在公園散步,看到有幾個孩子在玩耍,就停下腳步,澳洲的孩子合作能力很好的,大家能商量着玩,如果你想加入正在玩着的遊戲中,要很有禮貌的請求,得到允許了才能參加,如果得到的是ON,那你就不能生硬的進入。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習慣,也是人做事的原則。

正當我想得入迷時,聽到很強烈的爭論聲,就見一個小男孩很氣氛的樣子,由於我存在語言障礙,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爭執,好像要打架的樣子,我很緊張,並四處尋找他們的父母,只見不遠處有幾個老外在哈哈大笑悠閒的聊着天,就像沒有發生什麼事,連看都沒有看一眼,但我相信他們肯定聽到這裏的爭吵了。這時女兒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沒有事的,在澳洲這樣的事經常發生,父母是不會管的,他們認爲這是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來處理。也怪,過了一會那邊的爭吵也平息了,我再看這羣孩子,已經很和諧高興的玩了起來。原來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問題!

噢,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原來中國一直喊得最響的是:給孩子留下成長的空間----給孩子自己做事的空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可是外國人從來沒說,但他們卻在做了。中國的家長替孩子做的太多了,是在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我永遠記住了:那是孩子他們自己的事!

“美國人教子法則”值得借鑑

美國人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一起來學學他們的“教子法則”吧。

●希望法則:即永遠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評】:孩子就是未來,就是希望。當然要讓孩子看到希望。但我們在平時是否有意無意讓孩子失去希望。當孩子的成績不好時,我們有沒有對孩子施以粗暴的打罵行爲?我們又沒有對進行“心靈施暴”,給孩子冷言冷語?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評】:這做得到嗎?在某個問題上,孩子冒犯了我們的尊嚴,我們是與之講道理,還是以家長的身份來壓孩子?我們是不是經常想把孩子壓下去,讓孩子無條件服從你,以滿足你作爲家長的自尊心?

●管理法則:就是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評】:管非強制,要管而有放。我們掌握“管”的原則了嗎?

●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評】:我們都知道,健康家庭環境對教育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孩子需要在健康家庭的氛圍中得到潛移默化。可是我們捫心自問:我的家庭是健康的嗎?

●聲言法則: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評】: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高度爲孩子想問題?我們學會了嗎?更多的時候,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高度去爲孩子“想當然”,這孩子豈能高興!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評】:最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他們也是個大寫的人。理當尊重他們。而尊重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孩子的心思難猜,如果猜不透,先尊重了再說。

●後果法則:就是要讓孩子瞭解其行爲可能產生的後果。

【評】:後果自負,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僅靠說教是不夠的,讓孩子吃吃苦頭,還是必要的,這樣容易使孩子長記性。

●結構法則:教會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評】:這對孩子的成長起着多大的作用。而這一點被我們絕大多數所忽視。

●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評】:給孩子獨立的空間,這是孩子的呼聲。讓孩子擁有隱私,這是現代孩子的起碼要求。我們給了他們了嗎?我們不要以崇高的名義剝奪他們的自己空間。不客什麼理由,孩子都是不喜歡的。

●四W法則:父母在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是跟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回家。

【評】:這很重要。現在的社會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爲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動向顯得尤其重要。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是巨大的。

【評】:寬以待自,嚴以待孩子,怎麼能讓孩子心服口服?言傳身教這道理誰都懂,而做起來很難。但爲了孩子,爲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還是該時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國外從小培養兒童理財理念

有一句話叫做“投資致富勝過勤勞致富”。東亞銀行理財師介紹說,兒童財商教育是一項極爲細緻和龐大的系統工程,社會、學校和家庭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要強調內容的實用性和故事性,從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導兒童親身體驗、觀察和認識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的各種作用,喚起兒童的好奇心以激發他們對理財的興趣和熱情,以小見大、由淺及深。同時也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讓他們在家庭財務中擁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發兒童的理財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壓歲錢和零用錢爲切入點,逐步在實踐中擴充理財知識。

英國:1/3兒童有銀行賬戶

英國人的理財教育方針是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並且把他們這種理財觀念傳授給下一代。在英國,兒童儲蓄賬戶越來越流行,大多數銀行都爲16歲以下的孩子開設了特別賬戶,有1/3的英國兒童將他們的零用錢和打工收入存入銀行和儲蓄借貸的金融機構。

英國政府最近又公佈了一系列新的教學改革計劃,根據這一系列計劃,從2011年秋季開始,儲蓄和理財將成爲英國中國小學生的必修課。

英國兒童事務大臣保爾斯說,兒童從5歲開始就要接受理財教育,搞清楚硬幣和紙幣的區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並懂得錢可以用於多種目的;7歲到11歲的學生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於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學習如何管理銀行和儲蓄賬戶,如何做預算。

以色列:更重視智慧與責任

很多中國人都知道猶太人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很有一套。據介紹,他們並沒有明確地按年齡段劃分爲小孩子專門開設的理財課程,但是在猶太家庭教育中關於錢的教育有幾大基本原則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物權概念,要保護自己的財產,同時要尊重別人的財產,損害要賠償,侵佔要付出代價。第二,對於錢或者個人財產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費,猶太人講究節儉,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猶太人的理財教育最爲重要的還是教授孩子們關於錢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責任。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也就更進一步地知道了節儉。不光要節儉,還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爲個人,也是爲社會。

美國:號召孩子從幼兒園學儲蓄

美國兒童的理財教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同時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重視。由美國教育部資助,全國34個州的3000所中國小生參加了一項儲蓄計劃――“爲美國而儲蓄”計劃。

美國兒童理財教育最主要還是來自家庭和學校。從孩子踏進幼兒園起,孩子們就會接受有關理財概念。他們會知道錢是什麼以及錢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國,鼓勵孩子打工是教會孩子處理財務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中國小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國人常常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拿出來拍賣或者捐贈,而小孩也會將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剩餘物品全部捐給慈善機構。此外,許多學校都在開設相關的課程同時,鼓勵學生研究證券市場、投資理財、信貸業務,其中捐贈免稅的理論也在課程中體現。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二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指對幼兒的良好品行和行爲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鞏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兒的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但他們對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爲表現,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對正確的行爲而獲得的正面強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來,而逐漸養成行爲習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乾淨手後,教師及時在班級進行表揚,從而使孩子們逐漸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二、故事引導法。

故事引導法實際上也是一種榜樣教育,但這種教育方法主要是運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向幼兒介紹遵守常規的典型,啓發幼兒向文藝作品中的榜樣學習,以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方法。幼兒喜歡聽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師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載體,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爲了強化教育效果,教師有時還組織幼兒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進行表演,使幼兒在遊戲的模仿實踐中學習和養成良好的社會性行爲品質。

三、生活體驗欣賞法。

生活體驗欣賞法是指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務活動,在活動達到目的之後,組織幼兒觀賞和評價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從中欣賞規範生活的美感和進行良好的情緒體驗。當幼兒能夠正確欣賞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時,不僅會對生活常規教育要求產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夠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從而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當幼兒通過自己的小手把棉被疊整齊,使休息室變得整潔時,教師再組織其他班級的幼兒來參觀,使幼兒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產生自豪感。這種良好的生活體驗欣賞教育對幼兒養成良好行爲習慣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之,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這些方法是從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煉出來的,並經過許多幼教工作者的實驗,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和較大的推廣價值。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三

隨着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和行爲習慣,形成一種有益於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勢或反射,它包括個性心理品質、情緒情感、社會適應等方面。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幼兒的成長,而且對其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幼兒的成長,受制於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幼兒理解、認知等方面能力皆處於較低水平,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過分強調觀念的形成,而應通過各種遊戲活動的方式方法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創設良好環境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必須“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爲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物質環境在要求上應具有安全、舒適、衛生、實用等特點,應做到綠化、美化、淨化、兒童化、趣味化和教育化;心理環境應具備適合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全部空間、氛圍。良好的生活、學習、活動環境,有助於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以及與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使幼兒能夠健康成長。

2、組織開展各種遊戲活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的教育活動是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來實施的,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掌握各種知識、技能,積累生活經驗。孩子在遊戲活動中,會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如何遵守各種規則,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羣體意識、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會化和個性化協調發展,身心需要獲得滿足和愉悅。

3、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每個主題教育中,可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結合幼兒認知特點以及發展水平,選擇有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教學方式或方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4、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活動、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利用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觀察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

5、密切家園合作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幼兒園、社會同家庭的協作配合。這幾個因素之間積極地協作配合有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家庭、幼兒園要密切配合,及時反饋幼兒在家、在園的各種發展狀況,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時提供幫助和指導,及時矯正孩子的心理問題,防止孩子產生心理障礙,有的放矢的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6、重視個別差異,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來進行。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個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心理也同樣存在差異。因此,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重視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水平都能夠有所提高、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育方法 篇四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爲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啓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爲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爲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育調皮的科學方法

第一,清楚明白的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她)怎麼做。

態度要堅定,語調要嚴肅平緩。中途表情不要出現緩和,不要微笑什麼的,不然孩子會以爲你在和他開玩笑,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第二,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調皮的孩子一般都是在某件事情上觸動他了纔會有行動,所以當她(他)調皮的時候,給她(他)選擇,是要調皮玩耍還是做好某事,得到誇獎或者獎勵。

第三,在外出或者做事之前和孩子約定好。

家長要有意識地去約束孩子的調皮行爲,也就是在孩子準備做出舉動之前就要給孩子“打預防針”,和孩子做出約定,打勾勾之類的。

第四,對孩子的做的好的行爲要給予獎勵。

如果對於約定或者沒有約定就能做的很好,沒有調皮,沒有玩鬧,特別有禮貌,這樣的行爲一旦發生,家長就要給予獎勵,所以,孩子平時有想買的玩具之類的家長可以偷偷買回來等着獎勵。

第五,對孩子已經做出的調皮行爲做及時處理。

如果孩子約定或者沒有約定,做出調皮的行爲,如果無關緊要當然是隨便他了,這樣也能促進他的活潑,如果是比較要緊的,就要及時處理,比如態度嚴謹教訓他,或者小小懲罰做家務之類的。

幼兒園教育方法 篇五

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文章介紹國外幼兒園如何如何好,教育是多麼的符合孩子的天性。其實,不同文化背景和 生活習慣後的教育特色各有不同。對這一點,感觸最多的也許是那些旅居海外的媽媽。

一、小蝌蚪幼兒園實戰記

前傳:爲了順利入園,我特地帶小蝌蚪回國,在一家公立省標園“培訓”了一下。在花巷幼兒園“實習”一個月,實際21天,因爲其他的小皇帝們9月1日便進去了,我們9月21日才 回國,錯開了入園的時間,小蝌蚪進園的第一天,小皇帝們已經很棒了,於是4個老師,分出一個老師專門負責這名新生。老師就是老師,蝌蚪哭了半小時就搞定了。整個過程是三天,第四天只是不停地說:“我吃完飯你就來接 我啊!”不再鬧了!――真棒!

說實話,我真不想讓孩子去新加坡上學,國內的幼兒園多好了,獨立的院落,寬敞的教室,小傢伙才上了 21天回家就表演了一段運動操和兩首兒歌。可是爲了讓他與父親呆在一起,於是我們啓程回新加坡。

尋找與發現:回到新加坡,我們新搬了個公寓,重新適應環境,尋找適合的幼兒園。新加坡幼兒園有公立私立之分,也有半天制和全天制區別。公立半天制約是140~160新幣左右,全天制是250~300左右,這是公立的價位,也是公民的 價位,外國人要多付100-150新幣。但全天制的不放假,新加坡人管全天制的叫託兒所,半天制的叫幼兒園。全天制一般是爲有工作的父母設 置的。新加坡是每年12月和6月放假。

新加坡幼兒園老師和學生的比例是:

BIRTH~12MTHS 1:5

13~18 MTHS 1:5

19MTHS~3YRS 1:12

4YRS 1:15

5~6YRS 1:25

所以上學是要預約的,如果名額到了就不可以收了,如果沒滿,每月1日和15日前可申請入學。私立的價位就更貴了,我碰上的一個是全天制要720新幣/月,這是外國人的收費標準,本國人減 150元。當然也有便宜的。還有就是教會幼兒園,聽說天天要上傳教課,我頭立刻擺個不停--NO!

詢問了一位鄰居,他們一般把孩子去私立幼兒園,並且支付校車費用,因爲是公民,他們有政府補助,全 天制的學費是300多+校車100元左右。但我發現校車一般都10點左右纔開至小區接,這回去不是直接就吃午餐?!況在國內我只送半天……

運氣不錯,在我們公寓邊的組屋區裏找到了一家託兒所,公立的,很近,步行5分鐘。教室比前面私立的 還要好,一打聽,6月才重新裝修的,新來的校長是從私立所聘來的。費用380元/月。如果是公民,WORKING MOTHER減150元/月,NON-WORKING MOTHER減75元/月。參觀滿意入學!

二、課程設置

蝌蚪是02年生的,所以應於明年元月進入N2學習,類似中國的小班。之前就先放N1班。

觀察了幾次,發現與校長描述的有點區別。

學校是7:00AM至7:00PM的時間,但老師基本是九點上班,九點半正式上課,五點半正式下 課,之前之後的時間段由值班老師把孩子統一放在PLAYROOM讓早來和遲接的孩子自行玩耍。

九點至九點半是孩子的早點時刻,九點半至十點半基本在組屋區的遊戲區比如滑滑梯或是空地上騎車等 等,有時上電腦課。

區別1:十點半到十一點,老師要給每個孩子洗澡!之後便是午餐半小時,而後孩子們進入音樂室看 VCD,老師收拾教室。

區別2:老師直接把每個孩子的牀褥鋪在磁磚地上睡!

區別3:沒有做操,課程安排很鬆。蝌蚪上了三星期了,什麼也沒學會!甚至於一首兒歌或是一個英文單 詞。倒是我教他的記住了一些。

三、有關孩子上幼兒園的知識

1、你要明白: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不是看護機構

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主要對寶寶起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2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以看護爲主,而幼兒園的教師大多比較年輕,有很多是沒有孩子的,因此看護的經驗不足。有時孩子拉了、尿了、衣襟溼了,老師缺乏看護寶寶的敏感性,不能及時發現,對寶寶的生活照顧難免不夠周全。

2、氣候上來講春秋入園最合適

幼兒園通暢在每年9月招新生入園,但也有春季入園和隨時入園的。從氣候來看,春秋兩季的天氣非常好,涼熱適中,寶寶不易生病。寶寶着裝也輕便,穿脫衣服及大小便都相對容易,但有哮喘、過敏等情況的寶寶,最好還是選擇最不易發病的季節隨時入園。秋季逐漸轉涼,有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寶寶,如果再加上入園焦慮就會更容易感冒,這種情況下,春季入園比較合適。

幼兒園如何創新幼兒教育方法 篇六

一、幼兒園管理創新模式的創建

幼兒園要有所發展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自身發展是該發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論。一所高質量的幼兒園,一方面應該要具備完備的配套設施。如遊戲設施,教學設施,飲食設施、啓蒙設施、休息設施以及交通設施等,從外部着手,首先就要把幼兒園的硬件環境提高,給孩子提供一個開放、輕鬆、安全、快樂的保教環境;

另一方面應該要具備高素質的教管隊伍,從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識,施教者的文化意識,後勤部的服務意識等。把幼兒園的軟件實力更新,給孩子創造一個平等、活躍、開心、積極的學樂環境,如:定期對保教人員進行培訓,定期召開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活動,加強他們自身的素質。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量變與質變相統一、內外矛盾相結合的發展觀點。

在教育發展中,我們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則是順應政策發展的具體反映。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等不斷的快速發展,幼教事業也異軍突起,國家對幼教事業的政策援助也不斷增加,根據《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這對於很多幼兒園來說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實際挑戰。

幼兒園如何打造自身建設使其成爲符合國家標準的事業單位是幼兒園的重要課題。順應政策發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關係到幼兒園未來的發展方向。何去與何從、機遇與挑戰,是現今幼兒園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適時合理的運用政策的發展,必須堅持機遇與挑戰相統一的原則。

二、“尊重”是幼兒教育創新的靈魂

在制定幼兒園管理制度時,既要達成規範化化。又要體現人性化,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賢師良母”,具備天使般博愛的心胸。對於幼兒來說老師的愛有如溫暖的陽光,播撒在他們的心上。

孩子的行爲千變萬化,性格迥然,這就需要老師具有獨到的愛心,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和關愛。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需要,選擇幼兒所感興趣的內容,把內容和任務設計到幼兒的實踐活動之中,讓幼兒通過自主的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教師設計的活動和任務應該是可供幼兒探索的、有趣的、具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希望他們發現的某種現象、某種規律或某些問題等。同時,幼兒在完成有難度的活動和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鍛鍊。

對於孩子,我們都可以一視同仁,那麼我們的老師也一樣需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來表示對他們關注、接受和鼓勵。那麼,作爲領導者更應該時刻的去關注教師,幫助他們、鼓勵他們、關心他們,在關注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改進管理的辦法,昇華我們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層次。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會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在狠抓“硬件”配套的同時,注重“軟件”的建設。組織教師研究新形勢對幼教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幼兒教育的規律。

三、幼兒教師必須具備各種綜合能力

幼兒在活動中會出現各種表現,教師要善於觀察幼兒,認真地做好記錄。在幼兒遇到困難時,要巧妙地進行引導,向幼兒提出一些互不相容的或缺少某些因素的問題,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然後給予指導,使他們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旁觀者,活動的任務要隨時根據幼兒的反映。及時的進行調整,給幼兒提供自主發展的教育環境,放手讓幼兒大膽地思考探索,讓幼兒在實踐中發展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培養自信、自強等品質。

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教師就必須參與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運用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相關的科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探索新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努力積累有效的指導活動的理論和技術。積極撰寫經驗論文,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科研能力。

創新作爲人類發展與進步的永恆主題,在新的世紀。在未來的知識化社會,它將有着深遠的意義。創新體現在社會羣體中的每個個體中,應該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現代創新教育的提出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幼兒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教育,對人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爲幼兒教師。我們擔負着巨大的責任,爲了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我們必須成爲一名創造型的幼兒教師。

四、拓展:幼兒教育方法

一、培養愛國、愛園的情感

1、培養幼兒熱愛祖國我們除了在課程中滲透愛國主義的情感,還通過了各種活動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如每週一的升國旗活動;七一、清明節教育活動;我們還經常和孩子們討論國家大事、時事新聞,如奧運會、楊利偉遊太空等,從小讓幼兒樹立遠大目標,激發他們作爲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2、培養幼兒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愛心教育應從一點一滴抓起。我們教育幼兒愛護幼兒園的一草一木,愛護桌椅、玩具,爭當環保小衛士、愛園小標兵。我們把幼兒園的每一物都賦予生命,用擬人化、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教育、效果很好。

二、培養師生、夥伴之間的情感這幾年,我非常注重與孩子進行情感培養。

不放過任何與孩子情感交流的契機:

1、身體接觸不時改變花樣:抱一抱、親一親、轉個圈、騎大馬、坐飛機、拔蘿蔔、拉鉤、擊掌、手指碰碰等來接近孩子。

2、特殊的見面儀式幼兒早來園,師生有個特殊的見面禮,即小鳥要張開翅膀撲到鳥媽媽溫暖的懷抱裏。

3、寫表揚信用有香味的小紙、有圖案的小紙片,或把小紙片剪折成各種形象,有時在小獎品後面寫上一句表揚的話,獎給有進步的幼兒,激勵他們改掉缺點。

4、爲幼兒唱生日歌每當孩子要過生日時,總是提前好幾天就告訴我們,他們對自己的生日總有一種深深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祝福。我們也總是把過生日當成一件大事,讓大家爲其唱生日歌,讓老師和小夥伴一起分享她的快樂,不要小瞧這短短的一首生日歌,它曾深深震撼着一個孩子的心靈,也許若干年後,當孩子回首住事時,這首生日歌會是一段最珍貴的'回憶。

三、培養幼兒與父母的情感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

一年中,有許多節日,可利用各個節日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三月八日婦女節,我們開展了給媽媽做賀卡對媽媽說一句話、幫媽媽做一件小事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知道媽媽工作的辛苦。而且懂得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媽媽,激發了幼兒更加愛媽媽的情感。每年的重陽節,我們組織幼兒帶着禮物、節目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更加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並且體會到:關心幫助別人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使幼兒從小養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四、拓展幼兒的交往範圍,培養表達愛心的能力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裏,是培養不出真正的愛心的。因爲在家裏,孩子總會受到各種“特權”和“優惠”,大人總是不知不覺地讓着孩子。父母必須得把孩子帶出去,讓孩子在社區裏活動,讓他自由地與同齡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

父母要做的,就是注意觀察孩子在沒有“特權”和“優惠”的情境下,能否識別他人的好意、迴應別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喜好。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現了不順利的情況,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應變能力。這些都能反映孩子“愛心情商”的高低,幫助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愛心。五、走進大自然,培養愛心大自然中充滿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是一個活生生的課堂。把孩子帶入大自然,讓他們接觸各種動物,植物,並且和它們和諧相處,也是培養孩子愛心不可缺少的內容,是鍛鍊孩子愛心遷移能力的途徑。讓孩子學會愛護花草,愛護小動物,做父母的也要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大自然是人類的好朋友,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是一種美德。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植物園、郊外走走,讓孩子領略大自然的美好,讓孩子在輕鬆愉快中培養愛心。讓孩子餵養小動物對孩子愛心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