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幼兒園教育方法(多篇)

新版幼兒園教育方法(多篇)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一

隨着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和行爲習慣,形成一種有益於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勢或反射,它包括個性心理品質、情緒情感、社會適應等方面。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幼兒的成長,而且對其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幼兒的成長,受制於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幼兒理解、認知等方面能力皆處於較低水平,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過分強調觀念的形成,而應通過各種遊戲活動的方式方法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創設良好環境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必須“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爲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物質環境在要求上應具有安全、舒適、衛生、實用等特點,應做到綠化、美化、淨化、兒童化、趣味化和教育化;心理環境應具備適合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全部空間、氛圍。良好的生活、學習、活動環境,有助於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以及與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使幼兒能夠健康成長。

2、組織開展各種遊戲活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的教育活動是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來實施的,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掌握各種知識、技能,積累生活經驗。孩子在遊戲活動中,會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如何遵守各種規則,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羣體意識、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會化和個性化協調發展,身心需要獲得滿足和愉悅。

3、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每個主題教育中,可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結合幼兒認知特點以及發展水平,選擇有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教學方式或方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4、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活動、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利用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觀察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

5、密切家園合作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幼兒園、社會同家庭的協作配合。這幾個因素之間積極地協作配合有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家庭、幼兒園要密切配合,及時反饋幼兒在家、在園的各種發展狀況,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時提供幫助和指導,及時矯正孩子的心理問題,防止孩子產生心理障礙,有的放矢的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6、重視個別差異,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來進行。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個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心理也同樣存在差異。因此,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重視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水平都能夠有所提高、健康發展。

幼兒教育的方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爲加強校園安全“精細化”管理的力度,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師生安全防範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根據江寧區教育局的《關於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宣傳週”活動》的安排與佈置,通過“安全教育宣傳週”活動,切實抓好我園的安全工作,進一步增強全園師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識,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確保校園安全,師生平安,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嚴防各類事故發生,特制訂“安全教育宣傳週”活動方案

二、活動主題: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

三、活動時間:3月26日-3月30日

四、主要活動安排及具體措施

1.全園活動:

(1)安全環境宣傳,通過橫幅標語、展板等形式宣傳安全的重要性。

(2)進行一次徹底安全隱患大檢查。對戶外玩具、室內電路、食堂、教室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不留死角,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整改。

(3)請法制副校長爲家長及教師做一次關於安全知識的講座。

(4)加強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加大幼兒入園晨檢和班級午檢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全園教師開展“我爲盛幼安全進一言”活動。

2.年級組及班級活動:

(1)各班級上一堂安全教學活動,並辦一期以安全爲主要內容的家園聯繫欄。

(2)大班幼兒及教師進行消防演習;中班幼兒設計安全標記;小班幼兒尋找安全標記。

3.家園合作

(1)安排家長安全員維護好園門口接送幼兒時的秩序。

(2)要求家長教育幼兒注意飲食衛生,不買三無食品,不帶危險物品入園。

(3)家長在接送幼兒途中遵守交通規則,保證安全。

幼兒園教育的方法 篇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說,兒童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兒童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時下,正縫幼兒園貫徹《綱要》的時候,我們應該充分領會《綱要》精神,真正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時教育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適合本園實際的安全教育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但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藥安全”、“玩具安全”、“用電安全”、“用火安全”、“着裝安全”、“保健自助”等等。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可以採取如下的方法:

一、環境教育法

環境創設是幼兒園最直觀的教育方法,通過有趣的圖片、漫畫、標誌符號、照片等佈置安全宣傳欄或牆飾,讓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薰陶、感受安全教育。如,“過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紅綠燈和交通標誌”、“不能玩火,不能玩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爬窗戶”、“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門我不開”、“遇到火警、生病和壞人應該打什麼電話”,“上下樓梯要靠旁邊走”等,定期更換。還可以利用大量的廢物和玩具、資料,創設“警察崗亭,公共汽車,救護中心,消防大隊”等區角,讓幼兒在角色遊戲中模擬扮演,從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規則、火災或生急病的報警電話和搶救方法。

二、活動體驗法

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主渠道,通過活動

讓幼兒親身經歷整個過程,增加體驗,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如,開展“注意飲食衛生”主題活動,通過討論“路邊的小吃能吃嗎?”“三無食品能吃嗎?”告訴幼兒不吃路邊的小吃,不吃“三無食品”,使幼兒懂得要吃清潔的食物,飯前便後要洗手等衛生習慣知識,讓幼兒初步感知飲食衛生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再如,開展“發生火災怎麼辦?”的主題活動,通過觀看錄像、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火對人們的幫助和害處,通過模擬逃生的遊戲,使幼兒瞭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識,學習保護自己。還可以開展“保護自己辦法多”、“小小安全員”等類似主題活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讓幼兒親身體驗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強安全防護意識。

三、趣味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充分利用遊戲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自救技能訓練。如,針對幼兒對“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開展角色遊戲《交通警》,讓幼兒扮演他們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失時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幫助,學會較熟練地說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或用電話求救。又如,在情景表演遊戲《你知道怎麼辦嗎?》中創設一些情景:“你一個人在家,有個陌生人敲門怎麼辦?”、“夏天很熱,容易中暑,你知道怎麼辦嗎?”、“發現廚房有煤氣的味道怎麼辦?”、“如果你的手劃破了怎麼辦?”引導幼兒設想出各種各樣自救自護的方法並進行演習。同時組織幼兒討論哪種方法更好,讓幼兒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培養幼兒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四、日常滲透法

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時機,如,晨檢、午餐、散步、盥洗、戶外活動、自由活動等。幼兒教師、保育員、保健員、廚師等都應成爲安全教育員,時時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晨檢:保健員要注意檢查幼兒口袋是否帶尖銳的器具或小珠子之類的東西入園,以防自由活動或午睡時戳傷或異物塞進耳、鼻、口等;再如午餐:保育員要注意提醒幼兒餐前要洗手,以防病從口入;吃飯時不說話、玩耍,以防噎着、燙傷。而戶外活動時:教師在組織幼兒出活動室前要告訴幼兒整理好衣冠、鞋帶,上下樓梯要靠右走;活動時要注意控制活動量不狂奔亂跑,不因活動量失控而摔傷、跌傷;告訴幼兒玩大型玩具時不越規、不擁擠、不倒滑滑梯、不猛搖搖籃等,以免發生不測;而自由活動時: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玩玩具時不相互甩、拋、扔,不攀爬欄杆、窗戶,以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五、隨機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抓住偶發事件進行隨機教育,及時抓住幼兒生活活動中瞬間的偶發事件進行隨機安全教育,也不失爲安全教育的好方法。

如:幼兒對教室裏的錄音機很好奇,自由活動時有一個幼兒玩弄錄音機的開關、電線。我抓住這一事件,結合常識活動,進行一些通電小實驗,使幼兒瞭解電、電器的危險性,教育幼兒不要亂摸亂掀電源開關、插座、電線、電器等,讓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有危險,會傷害身體,不能亂摸,使幼兒懂得既要玩得自由開心,又要注意安全。再如,喝開水時發現有一幼兒把杯子裏的熱開水拿去水龍頭下衝冷水喝,及時的結合保健自助常識活動“喝生水會生病。”告訴幼兒喝生水的危害性。時時處處提醒關注幼兒安全,保護幼兒生命。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意義 篇四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中的重要工具,語言教育更是幼兒的基礎教育,讓幼兒在想說、敢說、會說、喜歡說的同時得以更好的培養和發展。幼兒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如何運用科學、有效的語言教學模式對幼兒進行培養,讓幼兒能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獲得語言的技能和語言交往能力,是值得每個教師去關注的一個話題。多數幼兒上課時不太願意發言,不敢大方地面對集體發言,而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幼兒想說,自己有了說的慾望,他們才能忘卻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說的話大膽地表達出來,這樣語言也就會在這種自然的交流和溝通中慢慢發展。

一、多給幼兒提供機會

首先讓孩子想說。在幼兒心目中,老師是神聖而偉大的,老師說的話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老師親切的撫摸會給幼兒的心理產生鼓勵和巨大的影響。幼兒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運用一些獎勵、激勵的方式讓幼兒產生說的慾望。爲了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幼兒時常會刻意地表現自己,老師對於能夠積極發言的幼兒應及時地給予五角星、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的肯定,同時以激勵其他孩子也一樣能積極發言。對於個別性格內向、不願意說的幼兒,不要急於要求其能和其他幼兒一樣,而是進行個別交談,捕捉幼兒的心理動態,一步一步地去疏導,慢慢地讓孩子從個別交談到和別的孩子一起說話。當然,發展幼兒語言的課堂隨處可見,並不侷限於語言課,教師可以在其他領域的課上也創設輕鬆、愉快的情境,這樣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想說的可能會多一點,增加其表達欲。可以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聯想感覺,然後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出來;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語言來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和含義;在數學活動中,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等。要讓每個幼兒在輕鬆愉快的自然氣氛中獲得良好的語言發展。

其次讓孩子敢說。其實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通過爲幼兒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心理,增強幼兒表現的慾望。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講故事活動,如我班每天午睡前會請上一至兩名幼兒爲大家來講自己準備好的故事,講完後由孩子自己來評價,但是不管孩子講得怎樣都會得到老師和小夥伴的表揚、鼓勵。這是一個輕鬆的時刻,沒有孩子會在這個時候緊張,就連平時膽小的孩子也很願意來講。我班還利用晨間談話時間,讓幼兒學會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通過自己的表達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快樂;根據主題的開展、特殊的節假日等讓幼兒有話可說,提高表達能力,樹立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傾聽的習慣。

最後要讓孩子喜歡說、會說。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怎樣說好話、說完整的話,要讓孩子把話說清楚、講得生動貼切。平時在帶幼兒散步的時候,可讓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四周各種環境和自然的變化。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幼兒創造一些條件,如戶外活動、談心等都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有利資源,課堂上可以採用比較直觀的方法。例如在給幼兒講秋天的故事之前,先給幼兒灌輸一些必要的提示:“秋天到了,樹木、植物、小動物呀都有什麼變化?”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會發現事物的改變,老師可以讓幼兒在觀察、討論、想象中自由地表達。我們要善於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展語言。

二、重視提問,爲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發展條件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們要注重的是,要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提問誘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提供良好的語言發展條件。

1、巧提問題,激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在語言活動中,啓迪幼兒智慧、引發幼兒思考提問是關鍵。教師提問要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以達到思維和語言的有機整合。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是教師不可能替代卻能施加強有力影響的過程。當一個問題出現後,教師要不斷鼓勵幼兒積極開動腦筋,大膽回答問題,同時啓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如在講述《三隻小豬》的故事時,教師在引入時引發幼兒思考:“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去蓋房子,可是能用哪些材料來蓋房子呢?”幼兒會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思考,引發幼兒討論。

2、改變方式,促進幼兒主動積極地學習。兒童是獨立的、發展着的個體,只有在主動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價值,更好地獲得發展。我們根據幼兒在環境中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主體地位,提出了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和個性發展的基本觀點,把培養幼兒“想說”、“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作爲語言培養的目標。

開放式的提問,沒有現成答案,不受語言和情節的。限制,既可爲幼兒提供創造性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又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搜尋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繫實際進行分析、判斷、推理,以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語言講述活動《救小鴨》中,讓幼兒想想說說:小動物們會怎樣幫助小鴨呢?開放性的問題,能讓幼兒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發展其擴散思維的能力。

除了理論上的教育理念,語言的學習環境也不可忽視,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因此,區角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幼兒能在較寬鬆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比如:圖書角和表演角相結合,把已經學過的故事的圖片、看過的書還有幼兒喜歡看的圖畫書放在圖書角,讓幼兒自己選擇翻閱、講述,並提供相應的材料、道具等讓幼兒自己演一演,不管成功與否,孩子們都是高興的。而且同伴的帶動作用是很有效的,大家一邊看一邊講,語言表達能力在無形中又得到了鍛鍊,不怎麼愛發言的孩子也膽大了些。自信建立起來後,在課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幼兒自信地與你互動,自然願意說、想說,慢慢就會說了。

幼兒園語言教育方法 篇五

語言學習與語言交往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可以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交往習慣,讓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創設這個語言環境則要靠教師的言傳身教和榜樣示範的作用。要堅持使用普通話與幼兒交談,給幼兒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利用個體優勢,積極鼓勵班上一些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以少帶多、以強帶弱,並利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活動進行語言練習,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進行交談,使幼兒真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二、要採用多種遊戲方法,刺激幼兒的語言行爲

語言與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語言在思維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幼兒許多時候有了強烈的表達願望,但由於語言發展沒有跟上思維的發展,因此,頭腦中想的問題不能很好的用語言表達清楚,使幼兒當衆表達沒有把握,容易出現膽小、羞怯的心態,有的更是不愛回答。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表現得無拘無束、輕鬆愉快,作爲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的語言,遊戲爲幼兒提供了語言實踐的良好機會和最佳途徑。因此,我們要嘗試採用多種遊戲方法,刺激幼兒的語言行爲,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效果。

三、要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良好的語言習慣最主要是使用禮貌用語。從小讓幼兒學會使用禮貌語言,具有良好的語言習慣,會使幼兒獲益終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教育幼兒尊敬長輩、成人。對待長輩應主動、熱情的打招呼、稱呼人。讓幼兒知道別人說話時不能隨便打斷,自己說話時聲音不能太大,但要讓大家都能聽見;語速要適中;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

作爲教師我們要爲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孩子從小就會使用禮貌語言,有良好的語言習慣。進行文明禮貌的言行規範教育時,我們應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與具體行爲相結合,”使孩子直觀地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並會正確使用。此外,還要培養孩子的“語言美”,可以利用故事、詩歌等,向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從中學到禮貌言行,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我們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處處以身作則。

四、要鼓勵幼兒說完整話

如何引導幼兒說完整話關係到教師本身的語言教學習慣,假如教師上課時不注意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往往運用簡短的詞表達自己的意願,一旦形成習慣,就不利於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因此,要重視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對於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幼兒,要利用一些遊戲來引導和幫助他們說完整話。如:在做角色遊戲《愛心醫院》和《百貨商場》時,利用具體地問題引導幼兒的思維,“請問你要買什麼?”“我要買……”,“請問你哪裏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

就這樣,幼兒在說完整話的基礎上,不斷得到鍛鍊,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另外,還可利用創編詩歌的方法,讓幼兒把話說得更加連貫、流暢。如仿編詩歌《雲彩和風兒》、《梳子》,通過欣賞優美的詩歌,讓幼兒對詩歌產生興趣,然後抓住幼兒這一學習的契機,引導他們初步學會按詩歌的格式創編自己想到的雲彩的樣子。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從更多方面去做,這就要靠教師不斷地在教學中去發現、去總結。

由於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發展又水平各不相同,在聽和說的過程中表現也不一樣。那麼教師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應如何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呢?在做好五要的同時,我認爲教師應做到以下五不:

(一)當幼兒回答不出問題時不過於着急

幼兒答不出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改變教育的方法,如有的幼兒站起來不敢說,教師可採取鼓勵的方法;有的幼兒站起來了,但回答吃力,這時教師應降低問題的難度;有的幼兒忘了教師提問的問題,或根本就沒有聽教師講話,教師也同樣要採取恰當的方法加以引導,絕不能用“快快說”、“沒想好就別舉手”這類的語言,會大大挫傷幼兒說的積極性。

(二)當幼兒回答錯問題時不急於否定

在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回答錯問題也有多種原因:有的沒有理解問題,有的沒有聽清楚老師在問什麼,有的是站起來一時緊張,有的根本就沒有聽老師的講話。因此,教師遇到這些情況時應敏銳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可以用引導的方法……“你再好好想一想”,可以用重複的方法……“老師再把問題說一遍”,也可以用安慰的方法……”不要着急,想一想再說。不急於否定幼兒,批評幼兒,就是讓幼兒敢說,給幼兒鍛鍊的機會,使幼兒在嘗試錯誤的同時,使語言得到發展。

(三)對錶達能力強的幼兒不過多地表揚

大多數老師都比較喜歡錶達能力強的幼兒,往往在教育中過多地偏愛、過多地表揚。但幼兒的個體差異有所不同,我們絕不能把這些幼兒與其他幼兒表達能力上的差距作爲表揚的依據,而應看這些幼兒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是否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因此,教師表揚的依據應是幼兒語言水平的實際提高。另外,教師表揚時應指出幼兒進步的地方,說明白好在哪裏,以便更好地激勵幼兒,使他們的語言水平得到更好地發展。

幼兒時期是語言教育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日常教學各工作中要學會把握時機,做幼兒語言教育的引導者,讓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由被動變主動,教師要改變以往“代言人”的角色,由說者變爲聽者,從根本上改變語言教學中的一些習慣,促使幼兒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方法 篇六

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文章介紹國外幼兒園如何如何好,教育是多麼的符合孩子的天性。其實,不同文化背景和 生活習慣後的教育特色各有不同。對這一點,感觸最多的也許是那些旅居海外的媽媽。

一、小蝌蚪幼兒園實戰記

前傳:爲了順利入園,我特地帶小蝌蚪回國,在一家公立省標園“培訓”了一下。在花巷幼兒園“實習”一個月,實際21天,因爲其他的小皇帝們9月1日便進去了,我們9月21日才 回國,錯開了入園的時間,小蝌蚪進園的第一天,小皇帝們已經很棒了,於是4個老師,分出一個老師專門負責這名新生。老師就是老師,蝌蚪哭了半小時就搞定了。整個過程是三天,第四天只是不停地說:“我吃完飯你就來接 我啊!”不再鬧了!――真棒!

說實話,我真不想讓孩子去新加坡上學,國內的幼兒園多好了,獨立的院落,寬敞的教室,小傢伙才上了 21天回家就表演了一段運動操和兩首兒歌。可是爲了讓他與父親呆在一起,於是我們啓程回新加坡。

尋找與發現:回到新加坡,我們新搬了個公寓,重新適應環境,尋找適合的幼兒園。新加坡幼兒園有公立私立之分,也有半天制和全天制區別。公立半天制約是140~160新幣左右,全天制是250~300左右,這是公立的價位,也是公民的 價位,外國人要多付100-150新幣。但全天制的不放假,新加坡人管全天制的叫託兒所,半天制的叫幼兒園。全天制一般是爲有工作的父母設 置的。新加坡是每年12月和6月放假。

新加坡幼兒園老師和學生的比例是:

BIRTH~12MTHS 1:5

13~18 MTHS 1:5

19MTHS~3YRS 1:12

4YRS 1:15

5~6YRS 1:25

所以上學是要預約的,如果名額到了就不可以收了,如果沒滿,每月1日和15日前可申請入學。私立的價位就更貴了,我碰上的一個是全天制要720新幣/月,這是外國人的收費標準,本國人減 150元。當然也有便宜的。還有就是教會幼兒園,聽說天天要上傳教課,我頭立刻擺個不停--NO!

詢問了一位鄰居,他們一般把孩子去私立幼兒園,並且支付校車費用,因爲是公民,他們有政府補助,全 天制的學費是300多+校車100元左右。但我發現校車一般都10點左右纔開至小區接,這回去不是直接就吃午餐?!況在國內我只送半天……

運氣不錯,在我們公寓邊的組屋區裏找到了一家託兒所,公立的,很近,步行5分鐘。教室比前面私立的 還要好,一打聽,6月才重新裝修的,新來的校長是從私立所聘來的。費用380元/月。如果是公民,WORKING MOTHER減150元/月,NON-WORKING MOTHER減75元/月。參觀滿意入學!

二、課程設置

蝌蚪是02年生的,所以應於明年元月進入N2學習,類似中國的小班。之前就先放N1班。

觀察了幾次,發現與校長描述的有點區別。

學校是7:00AM至7:00PM的時間,但老師基本是九點上班,九點半正式上課,五點半正式下 課,之前之後的時間段由值班老師把孩子統一放在PLAYROOM讓早來和遲接的孩子自行玩耍。

九點至九點半是孩子的早點時刻,九點半至十點半基本在組屋區的遊戲區比如滑滑梯或是空地上騎車等 等,有時上電腦課。

區別1:十點半到十一點,老師要給每個孩子洗澡!之後便是午餐半小時,而後孩子們進入音樂室看 VCD,老師收拾教室。

區別2:老師直接把每個孩子的牀褥鋪在磁磚地上睡!

區別3:沒有做操,課程安排很鬆。蝌蚪上了三星期了,什麼也沒學會!甚至於一首兒歌或是一個英文單 詞。倒是我教他的記住了一些。

三、有關孩子上幼兒園的知識

1、你要明白: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不是看護機構

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主要對寶寶起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2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以看護爲主,而幼兒園的教師大多比較年輕,有很多是沒有孩子的,因此看護的經驗不足。有時孩子拉了、尿了、衣襟溼了,老師缺乏看護寶寶的敏感性,不能及時發現,對寶寶的生活照顧難免不夠周全。

2、氣候上來講春秋入園最合適

幼兒園通暢在每年9月招新生入園,但也有春季入園和隨時入園的。從氣候來看,春秋兩季的天氣非常好,涼熱適中,寶寶不易生病。寶寶着裝也輕便,穿脫衣服及大小便都相對容易,但有哮喘、過敏等情況的寶寶,最好還是選擇最不易發病的季節隨時入園。秋季逐漸轉涼,有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寶寶,如果再加上入園焦慮就會更容易感冒,這種情況下,春季入園比較合適。

幼兒園教育教學方案 篇七

設計意圖

平日看到幼兒特別喜歡玩梯子、山洞、輪胎等,我在看到課本上合作運寶這個體育遊戲時就想到何不將這些幼兒喜歡的器材與這個體育遊戲結合到一起,既達到了課程目標,又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於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競爭性開始加強這一特點,設計了本節課。

一、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和跨跳能力。

2. 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競爭和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籃球;小椅子;布袋;梯子;小山洞;輪胎;圓筒;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2.接力比賽:將幼兒分成紅、黃、藍隊,幼兒每人抱一球。

走平衡木(梯子豎放,走兩邊)—爬過山洞—跨過小山(兩個小椅子)—跳過輪胎—將球放入圓筒。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遵守遊戲規則。

3.接力比賽

走平衡木(梯子豎放,走兩邊)—爬過山洞—跨過小山(兩個小椅子)—將球放入輪胎—用木棍將球夾入圓筒。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遵守遊戲規則。

4. 接力比賽:幼兒兩人合作運寶(用布袋裝球)。

合作將球裝入布袋—走平衡木(梯子豎放,走兩邊)—爬過山洞—跨過小山(兩個小椅子)—跳過輪胎—將球放入圓筒。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遵守遊戲規則。

5.放鬆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坐放鬆動作。

6.結束,師生共同收拾器材。

當前幼兒園語言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篇八

一、目標表述不當

自從新《綱要》頒佈以來,就有專家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技能、情感態度、過程體驗。具體到語言領域,有時就不得不將一些空泛的諸如“體驗與人用語言交流的樂趣”等等之類的廢話充當第二個維度的目標。這麼寫的時候就總是在懷疑,作爲教師又如何可能確定孩子“體驗”到了什麼呢?看起來是從兒童的角度在提出所謂的“發展性”目標,實則是太過籠統而很難在教育過程中操作並對教育結果加以評價。

其實,早在九十年代,就有人指出在確定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時,有必要將兒童語言發展的目標轉化爲教育目標,從而使教育目標在實踐中具有可觀察、可操作、可評價的特性。但自從學習新《綱要》以後,好像不寫上那麼一句帶有“體驗……”字樣的目標就是守舊的表現。但從定量的研究範式來講,如果要對語言教學進行評價,還是應以教育目標作爲參照依據。

二、目標內容不細

雖然目標要從三個維度來提,但是又不是完全按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內容來的,而是僅採用了其前兩項,即認知和情感,但在動作技能方面,則以過程體驗置換了。我至今不太明白這種改動背後的理論基礎。在細讀布魯姆的分類之後,卻發現我們的前兩維其實也並未借鑑到位。就拿第一維度的知識技能來說,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包括了六個不同水平的層級,即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而我們的通常做法是將這些不同水平的目標混在一起。可以說有些教材編寫者本人,對每一篇語言材料,在認知方面幼兒應達到怎樣的水平,有時也未必真的非常明晰。

三、內容選擇西化

兩篇不同時期的對不同版本語言教材價值對比的研究顯示,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有西方價值取向的文化傾向。

也許是受經濟發展的影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對於人的“階級性”問題的探討已漸漸聽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快速致富:炒股、炒基、炒樓;黑心棉、劣質米因爲其低成本、高利潤而成爲無良商人的賺錢法寶。有錢人受到青睞、重視,已成了不爭的事實。這幅在西方几十年前所發生的場景如今在中國越來越普遍。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和意識形態在這個歷史轉型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幼兒園課程中的主角——語言教育領域,通過甄選而送到孩子們眼前的大多數是西方的經典著作。

雖然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使其體驗到了多元文化,但“中國的幼兒園課程改革不是按照某些西方人的價值取向,去做好他們倡導的事情,而是應該更多地考慮中國人該做些什麼。”我們已曾有淪落到“半殖民地”的歷史,如今有什麼必要在文化上打開大門讓人來“殖民”!

四、組織形式單一

我國以往的語言教學組織形式上幾乎都是以集體教學形式爲主。後來雖然有人大力倡導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接着加入了早期閱讀(分享閱讀亦爲其中一種),但因爲此時又一邊倒地向小組和個別教學等形式傾斜,令不少教師變得不敢組織集體語言教學活動了,擔心會被人家說成是“滿堂灌”。而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實則不可能達到提升幼兒口頭零散語言、促進生生互動的效果。因此由於導向問題而產生的組織形式單一,幾乎成爲另一種“中國特色”。

五、原創性活動類型狹窄

雖然我國曆來有談話、講述、討論、遊戲等多種類別的語言活動,但由於印刷業的發達,圖書等資源較易獲得,因此那些僅用簡單教具,但又對教師本身語言水平要求較高的開放性活動幾乎看不到了。教師過多地依賴圖、文等書面材料進行語言教學活動。如一篇對幼兒園語言教育實踐中活動類型失衡的調查報告指出:談話活動的比率大大下降、文學欣賞活動的比率大大增加。

六、書面語言教學缺少依據

新《綱要》雖已將“前閱讀、前書寫”等寫入語言領域的教育要求中,但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在學前期對書面語教學的排斥,導致這方面的實證研究非常寥寥。因此,當教師面對家長的要求、孩子的現狀(有許多三歲時新入園的幼兒已在家中認識了不少漢字)、社會的發展,不知該如何把握書面語教學的目標。如果僅僅停留在“引起興趣”,實則已無法滿足可以初步進行自主閱讀的幼兒需要,而如果將識字作爲教學內容之一,那又該以怎樣的方式、要求來進行?如何處理好漢字學習與拼音學習之間的關係?如果做到拼音與英語字母的有效區分?……

我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理論研究滯後於社會、幼兒和家長髮展的表現。而作爲一名實踐工作者,如何能夠以等待的狀態去面對這些問題呢?是到了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幼兒教育的方案 篇九

目標:

1.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練習四散跑。

2.提高靈活躲避、互不碰撞的能力。

準備:

1.“蘿蔔”教具(數量爲幼兒人數的兩倍)。

2.場地佈置:小橋(平衡木)小水溝(牛皮筋拉成)

3.小兔頭飾人手一個,大灰狼面具一個。

4.場地佈置

指導方案:

一、開始部分

1.教師扮作“兔媽媽”,幼兒扮“小兔”在場地中間“小兔跳”。

2.準備操:邊念兒歌邊活動身體。“早上天氣真正好,我們大家起得早,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1.遊戲:種蘿蔔

(1)師:兔寶寶們跟着兔媽媽走過小橋,跳過小水溝,來到蘿蔔地。

師:蘿蔔地到了,我們一起來種蘿蔔吧!(兔媽媽和小兔在種蘿蔔)

師:孩子們,如果大灰狼來了,我們應該怎麼樣?(逃跑、躲起來)

(2)示範跑:請2-3名幼兒示範跑的動作,師:跑時要注意什麼?

(3)教師講解:很多人跑時要看好方向,儘量不與別人碰撞,如果快碰到了要馬上閃開。

(4)音樂起,“大灰狼”出現了,師:孩子們快跑,大灰狼來了。(幼兒四散跑)

2.遊戲:給蘿蔔澆水

師:大灰狼走了,媽媽要和你們一起給蘿蔔澆澆水。(“兔媽媽”帶“小兔”到地裏給蘿蔔澆水。)音樂起,“大灰狼”再次出現,“小兔”四散躲起來,“兔媽媽”邊保護小兔,邊給予指導(快跑,跑的時候不要碰到小兔子,不然摔倒了,要被大灰狼抓走的)(遊戲進行兩次)

3.遊戲:收蘿蔔。

蘿蔔長大了,“兔媽媽”回家拿筐裝蘿蔔。“大灰狼”又出現了,“小兔們”四散逃跑以躲避“大灰狼”的追逐。大灰狼還是沒有抓住小白兔,這時正好兔媽媽回來了,把大灰狼趕走了。

三、結束部分

1.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去拔蘿蔔吧!(“兔媽媽”帶小兔去拔蘿蔔。)

2.音樂響起,“兔媽媽”與小兔們擡蘿蔔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