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分析多篇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分析多篇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淺析 篇一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淺析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各種新鮮事物,新觀點,不同的理念層出不窮,而作爲擁有最爲活躍的思想的大學生自然成爲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羣體,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在大學生中有着明顯的烙印,而大學生的價值觀也有着明顯的時代性。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兼有着優點與缺點,積極地進步和突出的問題,需要我們找出對策,提出合理化建議來解決其中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價值觀 現狀 成因 對策

一 相關概念 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爲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爲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羣體而言 ,由於人員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羣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着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爲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及相互影響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着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哲學思想的基礎構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自然或自發狀態下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作用,而通過自覺學習修煉養成的價值觀也可以使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異化和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衆名人的觀點與行爲,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價值觀分爲普適性價值觀和特定性價值觀。人們以追求真善美爲價值取向的觀念是爲普適性價值觀。而個體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是爲特定性價值觀。

二 現狀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問題,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必須首先予以回答的問題,對此問題的正確回答有助於我們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價值觀教育。 主流積極、健康、向上

改革開放以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整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主要體現在: 1.1 政治態度上積極向上

當代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愛國熱情,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和支持黨和政府的方針和政策,對近幾年的政府工作給以充分肯定。他們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心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時也關心社會弱勢羣體,並希望爲社會盡一份公民責任。當代大學生在政治態度上的積極性還表現在他們在校期間積極的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有關學者對國內 9 所高校調查顯示:“29%的學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33%的是入黨積極分子”。由此看見,當代大學生的政治熱情和政治態度是積極向上的。 1.2 道德上認識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認識,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道德規範及履行意義的認識。現在高校基本都設立德育課程,馬克思理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在當代大學校園裏一直是作爲大學生學習的必修內容,因此,當代大學生道德認識水平一般都很高。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宋英巨教授與鐵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周德芹教授關於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問題於 2008 年以問卷、座談的方式對國內 11 所高校大學生作了專題調查工作。在當代大學生道德觀現狀上,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當代大學生的公共道德認識很高,98%的學生選擇會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86%的學生選擇不會在公共場所有亂丟垃圾、吐痰、喧譁等不文明行爲。59%學生對雷峯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與學習的態度,83%的人選擇“別人誠信與否我不管,但是我要講誠信”,19%的人認爲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道德比知識更重要,80%的人選擇知識和道德一樣重要。從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當代大學生道德認識還是比較高的,他們崇尚道德的力量,並親身實踐着社會道德的要求。 1.3 人生價值上注重奉獻,合理索取

人生的價值,主要包含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兩個方面。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集體主義價值觀一直佔主導,“集體高於一切”,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個人利益逐漸被人們認識,特別是我們的黨和國家肯定並尊重個人的正當利益,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多種價值觀,既有重奉獻,輕索取的價值觀,又有輕奉獻重索取的價值觀,也有奉獻與索取一致的價值觀,更有隻爲索取的價值觀。當代大學生具有較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絕大多數的他們在對待奉獻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關係上,其主流精神還是好的。他們既承認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同時又承認人生的自我價值應該得到實現和滿足。據調查,大學生們在就“積極奉獻, 合理索取”這一問題表明態度時, 有27.4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64.06%的人表示“同意”,只有7.21%只有的人表示“不同意”。這說明,絕大多數當代大學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的人生哲學。 1.4 學習意識日漸增強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高校不斷擴招和分配製度改革,出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局面,當代大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發展給他們帶來施展才能的機會時,也給他們帶來了競爭的壓力。爲了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當代大學生一方面在學校努力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另一方面,他們不滿足在校地學習,積極到校外參與各種能夠鍛鍊自己能力的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多學本領,多參與實踐,多掌握幾種技能,適應社會的競爭,這已成爲當代大學生普遍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於他們選擇正確的人生價值無疑具有積極地指導意義。 1.5 思維方式上更加理性

當代大學生擁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知識理性的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例如,他們越來越能客觀、理性的看待國家的各項改革舉措,對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處理意見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又如,在個人成才認識上,當代大學生不再過多的抱怨客觀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從自身找原因,他們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真本領才能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優勢。這充分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越來越理性化。

除此之外,當代大學生在消費方式上日漸理性,婚姻家庭觀念逐漸成熟的,所有這一切使人們相信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羣體。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並不都是積極、向上的,部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集體主義意識淡薄,個人主義意識增強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一般都比較單一,“集體利益至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統攝着整個社會,大學生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係上實現個人利益絕對服從集體利益。改革開放之後,隨着經濟的日益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滲透到人們的思想,人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利益。在處理個人與社會關係上,雖大部分能做到個人服從集體,但是從思想上他們還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夠得到實現,甚至有的當代大學生開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義”。據有關調查顯示,對於 “主觀爲自己,客觀爲他人”這一人生話題,今天的大學生基本持贊成態度。而對代表集體主義的、社會主義的主導觀念:“集體至上”、“大公無私”、“無私奉獻”等持否定態度的大學生已佔很大的比例。這一調查結果說明,當代大學生對集體主義原則不再絕對的信奉,而是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個人主義的意識逐漸增強。

2.2 社會理想缺失,理想過分注重實際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經濟在發揮調動人們勞動積極性潛能的同時,也使人們更加註重實際利益。部分大學生對遙遠未來的社會理想不再理會,他們關注的是實際的實惠。他們一般以個人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美滿作爲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對共產主義事業這樣的偉大社會理想則考慮較少。據有關調查表明:在要求入黨的大學生中, 信仰共產主義的只佔25%;面對全體學生的抽樣調查中, 認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逐步融合, 走向趨同”的佔33.9%, 對此難以判斷的佔25%, 兩項相加,在這個問題上觀點不正確、思想模糊者佔58.9%;在“ 社會主義終究可以戰勝資本主義”的選項下, 不同意的佔10.7%, 現在難以判斷的佔28.5%, 兩項相加, 在這個問題上觀點不正確、思想模糊者佔39.2%。以上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未來的社會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來共產主義理想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於是,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有利的現實問題上,找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成了他們的人生理想。

2.3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爲脫節

道德行爲並不等於道德認知,道德行爲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有道德意義的活動。從含義中我們看出,道德行爲是個人將自身道德認識外化的結果,即是將道德認識轉化爲行動的結果。當代大學生道德認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在道德行爲實踐中卻不容樂觀,一些有悖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爲在當代大學生中確實存在,如在校園內破壞公物、隨處扔垃圾、考試作弊、吃飯不排隊;公共場合異性互相摟抱、大聲喧譁;在互聯網上散播謠言、發佈不良信息等等。有一項調查顯示,97.74%的大學生自報他們在騎車、駕駛機動車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紅燈(有交通警察)時“不闖紅燈”,但在夜間沒有警察或者無人看見時,這一比例卻是大幅度下降,從97.74%下降到56.44%。這說明,當代大學生雖然在道德認識上比較清晰,但是在現實道德行爲中又缺少自覺性和自律性。當代大學生的這些道德行爲失範之處污染了社會精神文明環境,阻礙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2.4 學習、擇業觀上呈現功利化、世俗化傾向

當代大學生雖然學習積極性比任何一個時代的大學生都高,但是他們的學習卻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他們認爲對自己將來地考學、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課程上,如英語和計算機,而對一些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重視不夠,甚至對一些他們認爲不重要的課程很少問津,對待這些課程,他們考試時“臨時抱佛腳”,突擊強化記憶,只爲 60 分合格。在擇業問題上,當代大學生也主要是從自身利益考慮得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傾向較嚴重。在有關擇業問卷調查中關於“在擇業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問題時,59.7%選擇“發展前途”,15.2%的選擇“單位效益”,9.7%的選擇“福利待遇”,只有14.7%的選擇“專業對口”。以上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在擇業時更多地考慮的是與個人利益相關的地位、收入因素,較少的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 2.5 金錢觀遭遇困境,拜金主義有一定市場

改革開放特別是市場經濟以來,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對物質地需求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金錢和名利,這種變化對當代大學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畢業就14嫁人,要嫁就嫁有錢人。”“找工作看‘錢途’。”這些流行在校園裏的口頭禪,讓不少人感慨當代大學生越來越“拜金”。另一方面,因貧困導致心理問題出現的現象在大學生中也屢見不鮮。2004 年雲南大學“馬家爵殺人事件”就是一起由家庭貧困導致個人心理出現問題,遂產生犯罪行爲的悲劇。據有關機構對中國大學生金錢觀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仍有近三成的大學生‘拜金’”。這充分說明,部分當代大學生對金錢過分看重,把金錢作爲成功的標誌,對金錢的錯誤擺位,日益成爲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上的突出問題。 2.6 節約意識差,鋪張浪費現象嚴重

2006 年 4 月 9 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有這樣一則消息:2006 年 3 月份,武漢科技大學的 15 名學生組成調查組,着手調查學校食堂的浪費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學校一個食堂一年倒掉的飯菜價值上百萬元。這一數字足以讓人觸目驚心,但是這僅僅是全國衆多大學中的一所。在當今大學校園裏,隨處可見的浪費現象我們已經屢見不鮮:學校食堂裏剛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飯菜只吃了幾口;學校洗刷間裏毀壞的水龍頭嘩嘩地流卻無人主動報告管理員;教室裏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此外,大學生生日聚會、老鄉會、同學聚會,請客吃飯現象已成爲校園內的一種風氣,甚至有些同學家庭並不富裕,但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爲了能夠在同學們面前擺闊氣,與同學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錢去請客,一頓飯吃掉自己一兩個月的生活費。此種種浪費現象說明,當代大學生節約意識越來越淡薄,勤儉節約的光榮美德已經漸漸淡忘。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但是,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方面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對於我們進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了依據。

三 成因的探究

1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與不足,會產生許多消極影響:首先,市場經濟是自主性經濟。它強調個體的主觀意識,這本身是對人自身的一次解放,但這也容易造成個人本位主義乃至極端個人主義,使得社會責任感缺乏。其次,市場經濟是求利性經濟。他強調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期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但這反映到思想領域中,則易誘使人們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產生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最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它講求公平交易、平等競爭、等價交換等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也把經濟領域中的這些原則誤用到其他領域,造成人們價值觀念的混亂,導致人際關係的嬗變,出現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傾向。

市場經濟的這些消極影響時刻侵蝕着人們的頭腦。當代大學生作爲一個社會羣體,其價值觀同樣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成爲當前大學生價值觀失範的一個重要原因。

2 社會轉型影響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轉型期。這種轉型不只發生在經濟或政治領域,還發生在思想領域,伴隨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機和認同危機。社會轉型從來都是與人們觀念變化和道德變遷相輔相成的,社會轉型是“一種心理態度、價值觀念和思想的改變過程”。作爲一個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國家,我國在發展中需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但同時,西方的一些消極、腐朽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也被販人了中國。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的傳統文化、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文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響着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極易使其價值觀的選擇發生矛盾、混亂。

此外,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導向也出現了失衡的現象。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大衆傳媒片面誇大金錢的作用,對經商、發財、高消費等進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論也通過各種途徑在社會上廣爲傳播。在這種氛圍下,大學生深受影響,其價值觀取向容易出現功利化、享樂化傾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不足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特定時代的價值觀,而高校作爲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理應成爲這種價值判斷的窗口。但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卻存在許多不足,其主渠道作用的發揮受到影響,表現爲:

其一,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一些教師卻把課程當成了純粹的理論課去講。教師講得枯燥,學生聽得乏味,根本沒有達到教學目的。

其二,理論聯繫實際不夠,針對性不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最根本的方法應是理論聯繫實際,特別是聯繫社會熱點和大學生的實際。但當前的教學卻存在着脫離實際、內容空泛以及教師對學生思想狀況瞭解不深、不透而無法進行個別性教育等諸多問題,使得教學成效不大。

其三,高校德育機制不健全,加之網絡文化的衝擊,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高校舊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而新的體系尚未健全,存在諸多弊端。此外,網絡文化的開放性、無序性使得不良思想文化氾濫,這勢必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 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影響其價值觀的變化

從大學生的年齡來看,他們一般處於18至23歲之間,社會經驗較少,在考慮人生和社會時,其價值觀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難免絕對化、帶有片面性。從大學生的心理來看,他們正處於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其心理髮展逐漸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緒波動大,極易導致行爲選擇上的偏差。但這也說明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須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四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對策 建設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1.1 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任何一個社會在一定的歷史階段都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主導全社會思想和行爲的價值體系,即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充分發揮其引領和帶動作用,能夠有效地維護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推動大學生價值觀沿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首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在當今思想觀念多樣化的社會中,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能夠使全國人民統一思想,避免思想動盪和社會混亂,也才能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極大地堅定了全國人民實現共同理想的信念,也有利於大學生擺脫功利化的理想,樹立起爲共同理想而奮鬥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價值目標。再次,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融合,能夠使中華民族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也會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營造良好的民族氛圍。最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它爲在社會生活中確定價值取向、作出價值判斷提供了基本準則,有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爲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1.2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有着無形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對其價值觀的形成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會環境有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一,加強社會輿論氛圍建設。江澤民同志曾指出:“輿論導向正確,人心凝聚,精神振奮;輿論導向失誤,後果嚴重。正反兩方面經驗告訴我們,引導輿論,至關重要。”閉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不能單靠學校。它涉及到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戰線,包括新聞、理論、出版、文藝等等。因此,這些行業應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弘揚社會主旋律,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加強網絡德育管理工作。當前,網絡文化充斥社會,但網絡德育管理工作卻十分薄弱,這對大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不可低估。因此,要加強網絡德育管理工作,保證各類網站把握好正確的價值導向,堅決抵制消極、腐朽、不健康信息的傳播,優化網絡環境。 高校積極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高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其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說,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是全面、系統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須將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2.1 注重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

高校教師是實施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體,其素質如何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高校要注重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切實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

高校教師擔負着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任,其教學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是實施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其業務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師要在尊重不同國家、民族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鑑其先進的價值文化,同時,又要大力弘揚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滲透和侵蝕。其次,新時代的教師要以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說教,並要結合社會熱點和學生實際進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最後,教師要以爲人師表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在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教師的觀念態度、言談舉止等都深刻地影響着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高校教師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以自己的示範行爲成爲學生價值觀的嚮導、道德的楷模。 2.2 培育校園文化,營造育人環境

大學之所以爲大學,除了大樓、大師、大學生外,主要的還是其文化環境。校園文化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影響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滿足大學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對其正確價值觀的養成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培育校園文化,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既要加強校園精神氛圍的建設,又要規範校園秩序、美化校園環境。這樣,自然美和人文美融爲一體,往往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需求,爲淨化學生心靈創造條件。

2.3 積極開展實踐鍛鍊,實現“知行合一”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實現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社會生活接軌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可以在與社會的接觸中學到社會規範和公共道德準則,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有助於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鍛鍊,使大學生感受社會現實,使其價值觀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從而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

五 結語

價值觀是人的思想認識上較高層次的東西,它關注和解決人的價值與精神、道德與信仰等具有哲學意味的形而上的問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對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響。它決定着一個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靈魂的安寧與歸宿,社會的安定與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決定着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思考、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對精神信仰的關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當代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有意義的生命、有價值的人生、有信仰的靈魂,必須重視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與發展,必須致力於塑造、重構和優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作用時刻體現在大學生個體的成長與發展之中。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世界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也需要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和塑造,要根據時代特點、世界形勢、社會現實、個體特徵等來選擇取捨和實施堅持。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遠,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創新。關於當代大學生價值觀重構的研究,作爲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理論課題必須長期堅持、繼續深入開展下去,不僅因爲它可以豐富和完善價值觀研究的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我們期望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成爲道德高尚和信仰堅定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期望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加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 李萍。趙允玉。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及其引導。蘭州學刊。2004(2)。196. 2 英格爾斯。人的現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 3王興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解析及正確價值觀的構建。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116. 4張亞靜。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變化原因及對策研究。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06)。197 5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與教育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70501 6 張宗新。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及其教育[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O03(3)。23-26 7 汪曉紅。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演變的分析與思考[D]。東北師範大學。20050501 8 李德馨。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特徵及正確引導途徑[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5(4)。65 9 周俊波。江蘇省大學生道德知行現狀調查分析[J]。江蘇高教。2004(4)。91-92 10 武豔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狀況及特點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2)。34 11 陳偉,羅仲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報。2007-09-02(7)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分析 篇二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分析

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創新,新事物的不斷產生,新觀點,新理念的層出不窮,作爲擁有最爲活躍的思想的大學生自然成爲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羣體,社會生活的發展與變化在大學生中留下了明顯的烙印,從而影響着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我們同樣存在着優點與缺點,面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找出對策,提出合理化建議來解決其中的問題。

(一)現狀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問題,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 也是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必須首先予以回答的問題,對此問題的正確回答有助於我們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價值觀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整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主要體現在:

1。政治態度上積極向上

當代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愛國熱情,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和支持黨和政府的方針和政策,對近幾年的政府工作給以充分肯定。他們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心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時也關心社會弱勢羣體,並希望爲社會盡一份公民責任,積極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看見, 當代大學生的政治熱情和政治態度是積極向上的。

2、道德認知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認知,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道德規範及履行意義的認識。現在高校基本都設立德育課程,馬克思理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在當代大學校園裏一直是作爲大學生學習的必修內容,因此,當代大學生道德認識水平一般都很高。很多學生會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不會在公共場所有亂丟垃圾、吐痰、喧譁等不文明行爲。超過半數學生對雷峯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與學習的態度,認爲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知識和道德一樣重要。由以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當代大學生道德認識還是比較高的,他們崇尚道德的力量,並親身實踐着社會道德的要求。

3、人生價值上注重奉獻,合理索取人生的價值

主要包含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兩個方面。當代大學生具有較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 絕大多數的他們在對待奉獻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關係上,其主流精神還是好的。他們既承認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同時又承認人生的自我價值應該得到實現和滿足,絕大多數當代大學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的人生哲學。

4。 學習意識日漸增強

恢復大學聯考制度30多年來,高校不斷擴招和分配製度改革,出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局面,當代大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發展給他們帶來施展才能的機會時,也給他們帶來了競爭的壓力。爲了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當代大學生一方面在學校努力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另一方面,他們不滿足在校地學習,積極到校外參與各種能夠鍛鍊自己能力的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多學本領,多參與實踐,多掌握幾種技能,適應社會的競爭,這已成爲當代大學生普遍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於他們選擇正確的人生價值無疑具有積極地指導意義。

5。 思維方式上更加理性

他們越來越能客觀、理性的看待國家的各項改革舉措,對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處理意見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在個人成才認識上,當代大學生不再過多的抱怨客觀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從自身找原因,他們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真本領才能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優勢。這充 分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越來越理性化。除此之外,當代大學生在消費方式上日漸理性,婚姻家庭觀念逐漸成熟的,所有這一切使人們相信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羣體。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並不都是積極、向上的,部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集體主義意識淡薄,個人主義意識增強

隨着經濟的日益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滲透到人們的思想,人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利益。在處理個人與社會關係上,雖大部分能做到個人服從集體,但是從思想上他們還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夠得到實現,甚至有的當代大學生開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義”。當代大學生對集體主義原則不再絕對的信奉, 而是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個人主義的意識逐漸增強。

2。社會理想缺失,理想過分注重實際

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經濟在發揮調動人們勞動積極性潛能的同時,也使人們更加註重實際利益。部分大學生對遙遠未來的社會理想不再理會,他們關注的是實際的實惠。他們一般以個人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美滿作爲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對共產主義事業這樣的偉大社會理想則考慮較少。當代大學生對未來的社會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來共產主義理想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於是,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有利的現實問題上,找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成了他們的人生理想。學習、擇業觀上呈現功利化、世俗化傾向

當代大學生雖然學習積極性比任何一個時代的大學生都高,但是他們的學習卻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他們認爲對自己將來地考學、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課程上,如英語和計算機,而對一些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重視不夠, 甚至對一些他們認爲不重要的課程很少問津,對待這些課程,他們考試時“臨時 抱佛腳” ,突擊強化記憶,只爲合格。在擇業問題上,當代大學生也主要是從自身利益考慮得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傾向較嚴重。當代大學生在擇業時更多地考慮的是與個人利益相關的地位、收入因素,較少的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 金錢觀遭遇困境,拜金主義有一定市場

改革開放特別是市場經濟以來,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對物質地需求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金錢和名利,這種變化對當代大學生也產生了一定的 影響。“畢業就 14 嫁人,要嫁就嫁有錢人。“找工作看‘錢途’”這些流行在校 ”。園裏的口頭禪,讓不少人感慨當代大學生越來越“拜金” 。對金錢的錯誤擺位,日益成爲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上的突出問題。

5。 節約意識差,鋪張浪費現象嚴重

在當今大學校園裏,隨處可見的浪費現象我們已經屢見不鮮: 學校食堂裏剛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飯菜只吃了幾口; 學校洗刷間裏毀壞的水龍頭嘩嘩地流卻無人主動報告管理員;教室裏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此外,大學生生日聚會、老鄉會、同學聚會,請客吃飯現象已成爲校園內的一種風氣,甚至有些同學家庭並不富裕,但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爲了能夠在同學們面前擺闊氣,與同學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錢去請客,一頓飯吃掉自己一兩個月的生活費。此種種浪費現象說明,當代大學生節約意識越來越淡薄,勤儉節約的光榮美德已經漸漸淡忘。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但是,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方面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對於我們進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了依據。

三 原因分析

1 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與不足,會產生許多消極影響。但這反映到思想領域中,則易誘使人們急功近利、一切向錢 看,產生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也把經濟領域中的這些原則誤用到其他領域,造成人們價值觀念的混亂,導致人際關係的嬗 變,出現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傾向。市場經濟的這些消極影響時刻侵蝕着人們的頭腦。當代大學生作爲一個社會羣體,其價值觀同樣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成爲當前大學生價值觀失範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轉型影響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社會轉型不只發生在經濟或政治領域,還發生在思想領域,伴隨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機和認同危機。社會轉型從來都是與人們觀念變化和道德變遷相輔相成的。作爲一個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國家,我國在發展中需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但同時,西方的一些消極、腐朽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 主義等也傳入了中國。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的傳統文化、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文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響着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極易使其價值觀的選擇發生矛盾、混亂。 此外,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導向也出現了失衡的現象。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大衆傳媒片面誇大金錢的作用,對經商、發財、高消費等進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論也通過各種途徑在社會上廣爲傳播。在這種氛圍下,大學生深受影響,其價值觀取向容易出現功利化、享樂化傾向。

3 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影響其價值觀的變化 從大學生的年齡來看,他們一般處於18至23歲之間,社會經驗較少,在考慮人生和社會時, 其價值觀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難免絕對化、帶有片面性。從大學生的心理來看,他們正處於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其 心理髮展逐漸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緒波動大,極易導致行爲選擇上的偏差。 但這也說明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須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 引導,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四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對策 建設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充分發揮其引領和帶動作用,能夠有效地維護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推動大學生價值觀沿着正確的方向發展。首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在當今思想觀念多樣化的社會中,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能夠使全國人民統一思想,避免思想動盪和社會混亂,也才能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再次,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融合,能夠使中華民族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也會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營造良好的民族氛圍。最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它爲在社會生活中確 定價值取向、作出價值判斷提供了基本準則,有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爲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2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會環境有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一,加強社會輿論氛圍建設。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不能單靠學校。它涉及到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戰線,包括新聞、理論、出版、文藝等等。因此,這些行業應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弘揚社會主旋律,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發揮積極作用。第二,加強網絡德育管理工作。保證各類網站把握好正確的價值導向,堅決抵制消極、腐朽、不健康 信息的傳播,優化網絡環境。

3 高校積極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高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其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說,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是全面、系統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須將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注重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高校教師是實施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體,其素質如何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直接的影響。高校要注重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切實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教師必須重視其業務水平的提高,要在尊重不同國家、民族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鑑其先進的價值文化,同時,又要大力弘揚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滲透和侵蝕。其次,新時代的教師要以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說教,並要結合社會熱點和學生實際進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最後,教師要以爲人師表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以自己的示範行爲成爲學生價值觀的嚮導、道德的楷模。

培育校園文化,營造育人環境

校園文化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影響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滿足大學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對其正確價值觀的養成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既要加強校園精神氛圍的建設,又要規範校園秩序、美化校園環境。這樣,自然美和人文美融爲一體,往往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需求,爲淨化學生心靈創造條件。

積極開展實踐鍛鍊,實現“知行合一”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實現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社會生活接軌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可以在與社會的接觸中學到社會規範和公共道德準則,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有助於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高校必須重視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鍛鍊,使大學生感受社會現實,使其價值觀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從而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

五 結語

價值觀是人的思想認識上較高層次的東西,它關注和解決人的價值與精神、道德與信仰等具有哲學意味的形而上的問題。 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對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響。它決定着一個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靈魂的安寧與歸宿,社會的 安定與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決定着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思考、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對精神信仰的關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當代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有意義的生命、有價值的人生、有信仰的靈魂,必須重視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與發展,必須致力於塑造、重構和優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價值觀對當代大學 生的影響作用時刻體現在大學生個體的成長與發展之中。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世界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也需 要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遠,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創新。更重要的是,我們期望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成爲道德高尚和信仰堅定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期望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加繁榮昌盛。作爲東大學生,應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從而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因此我們應當學習好思想道德修養,從而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在培養我們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 增強心理承受力, 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應當勞記“ 成由節儉,敗由奢 ”、“ 生於憂患 ”、“ 死於安樂 ”、“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這些古訓,用自己的雙手去打造我們美好的人生。爲祖國的繁榮和發展獻上自己的力量。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 篇三

淺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

大學生,長期以來就是社會上的一個特殊羣體,大學時期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大學是一個半校園化半社會化的環境。在大學時期,大學生能夠及時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決定今後的人生去向,這不僅關係到大學生自身的發展而且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我們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由於社會經驗還不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都還存在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隨着學識的積累,我們這羣大學生也遇到了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困惑,感受到了龐大的隊伍給自身帶來的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是我們脫胎換骨的時期,很多人在大學蛻變,日趨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墮落。所以,大學生決定價值取向刻不容緩。現在大學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地影響我們大學生以後的發展。

隨着改革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金錢萬能論和貪圖享受成爲許多學生的通病。網絡曰:“寧願躲在寶馬車裏哭泣,也不願意騎着自行車微笑”;託·傑弗遜有言:理智、正義和平等都沒有足夠的力量統治地球上的人類,唯有利益有這種力量。在當代許多大學生眼裏認爲“讀萬卷書不如腰纏萬貫”。大學學習更多地是60分萬歲和所謂的學習無用論。一詞學習簡而言之一個字“混”。而學校這樣如此純潔的地方也成爲了婚姻介紹所和時尚的T臺。對於某些大學生的價值誤區基本可以歸結爲以下幾點:

(1)、金錢至上。有的大學生崇尚拜金主義,一心只爲掙大錢而忽視學業,甚至於唯利是圖,忘記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拿大學生做兼職一事來說。適當的兼職活動不僅讓我們體會到錢來之不易的重要性,而且鍛鍊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拓寬知識面。但是有些人卻將其視爲高於學業的主業,學習反而成爲了副業。大學文憑也成爲謀取金錢的跳板。

(2)、享樂至上。在2010年中國婦女網上廣東曾發佈《女大學生價值觀調查紅皮書》中明確指出貪圖享樂成爲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價值誤區。正所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在這一點也算深有體會。現在的大學男生DOTA、女友基本可以覆蓋其全部生活;化妝品、靚衣、男友也基本結束了大學女生的青春生涯。

(3)、功利至上與個人至上。許多大學生說話辦事以個人利益爲出發點,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比如在入黨問題上,加入中國共產黨本來是一件要求積極進步的事情,卻變成了他們日後擇業競爭的籌碼。這種帶有功能性的選擇令人堪憂。

我們只有勇敢的面對以上大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們才能實現我們自己的價值,纔不會爲我們的青春蒙上一層陰霾。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考慮,即所謂的學校教育和大學生自我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對於學校來說,第一,學校應該加強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堅持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是市場經濟體制和招生分配製度改革的產物,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但是我們應該明確,只有將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起來的事業纔是成功的事業,纔可能獲得個人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第二,加強大學生的技能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能是人們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工具,沒有一技之長,任何人都不可能獲得生活與事業的成功;第三,培育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尤爲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現代社會,道德素養在社會的個領域運用人才方面都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下的中國需要的就是具有高素質、高教育德才兼備的人才。

對於我們來說,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每一個人都想創造一個有價值的人生,也正是因爲如此,人生最值得回味的地方並不是在功名成就之時,而往往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人生的困境如何選擇時,纔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困難和挫折原本是一塊試金石,測試着人生意志的硬度。因此, 遭遇坎坷時,悲觀失望,隨波逐流,都不可取;只有迎難而上,牢牢把握人生的航向纔是明智之舉。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其中,我認爲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其次我們要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大學生們要明白怎樣去‘奉獻’,有人認爲現在的大學生缺乏責任感,沒有集體觀念,很少有奉獻精神,其實,他們完全不瞭解當代大學生。青年人大都滿懷報國激情和人生理想,在這一羣體中弘揚奉獻精神,其實特別容易引起共鳴,但前提應該是方法得當、形式務實。現 在的年輕人對唱高調、說空話特別反感,形式主義的“奉獻”是不可能引起他們共鳴的。每個大學生必須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爲科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等大名鼎鼎的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太陽星星月亮,那麼不能發巨大光亮的人,可不可以心裏想着‘只做一支蠟燭也好’,照亮身邊的一圈人,照亮身

邊這個社會的角落?我認爲這樣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遠大的志向。

再者,勇於創新,積極實踐。大學裏,我們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此外,我們也要勇於創新,在自己的專業方向深入研究,我們要敢於大膽的提出問題,敢於深入的研究問,這樣才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樹。大學生的我們除了在學校學習學習專業課程外,實踐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我們而言,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如寒暑假、大的幾個傳統佳節到社會上找點兼職做,這樣也對自己今後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無論是在人際交往、個人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好處。目前的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我們大學生只有把自己培養成爲專業技能過硬、專業知識淵博、綜合素質過高的人才,才能夠在這個大千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還有,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人是生活在現實和理想、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則是人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取向。推動任何一個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的是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我們提倡的是將理想和現實、精神和物質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融入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當中,把個人的奮鬥融入到爲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奮鬥當中。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應萬分地珍視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或許我們沒什麼大出息,可是我們畢竟考上了大學,前途光明。家很溫暖——這份親情是財富,終生值得珍惜。雖然我們沒很想發財卻沒有,但我們沒偷沒搶沒騙沒胡作非爲,雖然不富裕,可我們還是樂於助人,人際關係融洽——這種善良品德、氣節操守、爲人處世也是彌足珍貴的財富。我們也許沒覺察到它們的重要,但它們終究會給你一份回報。

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張田欣同志曾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含的基本內容,結合我們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精闢地用“愛黨愛國、立身做人,勤學善思、立志成才,歷練本領、立業爲民”這24個字作爲我們大學生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人生只有這短暫的幾十年,青春更是短暫,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我們實現價值觀的保障。其中,我認爲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端正自己的價值觀,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啓超先生這一名言震盪着一代又一代年輕大學生的心靈。而鄒韜奮先生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光溜溜地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光溜溜離開這個世界,一切個人的名利都是假的,唯獨對社會的貢獻纔是真的。” 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所要實現的自我價值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知識儲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去迎接未來的挑戰,爲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調查報告 篇四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調查報告

班級:城市規劃101班

姓名:

學號:

日期: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問題調查報告

摘要:當代大學生是一羣生活在社會上的特殊羣體,隨着時代社會的變遷,大學生的價值觀以及價值取向就會隨社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以求適應社會。他們的政治觀、人生觀、道德觀、擇業觀都表現出當前這一時期大學生所特有的表徵,針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缺失,本文提出教育對策,以期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 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取向

當代大學羣體,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羣體,他們主要是由“80後”成員和“90後”成員組成的。他們思想活躍,意氣風發。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的身上寄託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的歷史重任。適時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個任務,因爲這關係到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關係整個中華民族的建設。

一、價值觀的概念與價值觀的當代闡釋

從理論上講,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爲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爲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羣體而言 ,由於人員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羣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着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爲的心理基礎。

價值是天生的,包括真、善、美等在內的人類的古老價值,以及後來的愉快、正義和歡樂等價值,都是人類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質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後天獲得的。價值觀念則是後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起來的。家庭、社會、學校等社會環境等對個人價值觀念都有很大的影響,對個人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

1.七八十年代大學生價值取向

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以非凡的毅力和努力,去彌補流失的光陰,他們勤奮的看書到深夜,並且真誠而積極的互相辯論自己關心的人生與政治等問題。

當年的大學生在價值上,更加純粹一些,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更加成熟一些。今天,當年77、78、79屆的學生已經成爲中國學術界,甚至政界的中流砥柱,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爲當仁不讓的權威。他們當年的革命的,勤奮,對於世界重新看過來,特別是對於文革反思和中國未來道路走向的思考,已經成爲我們今天中國進步與發展的動力。

毫無疑問的是,當年的價值取向,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這是因爲,價值取向是和客觀的社會環境緊密相連的,在當年那樣物質與精神同樣貧瘠的社會環境下,進取的反思的價值觀念與取向,在今天看來,是如此的珍貴。

2、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中國高等教育大合併大擴招,似乎在今天看來已經問題多多了,但是似乎沒人願意相信這是不好的,更多的人涌進了本來是寂寞的大學校園裏,大學校園成爲了社會上最熱鬧的一方土地。社會上有了什麼,大學校園裏也相應的有了什麼,甚至彼此刺激,彼此助長。

這個時期的大學生被認爲是沒有信仰的一代,其實信仰到底是什麼,可能誰都說不清楚,你看蘇聯都垮臺了,你還叫我監守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光榮崗位嗎?大學生羣體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不理智不成熟的狀態,有殺人的,代表爲馬家爵,甚至還有虐待動物的,比如向人的身上潑硫酸,把貓的眼球挖出來等等。這樣的從人到動物的排列順序,似乎讓你懷疑動物比人

更寶貴,其實對於這個時期的大學生,對於生命等終極價值的思考幾乎極少,更多的關注的是就業,愛情,娛樂享受等等潛層次的方面。

擴招之後的大學生似乎在繼續自己中學的生活,只是,這樣的生活更加沒有控制,在今天中國的大學校園裏,可以出現任何你想到或是想不到的事情。現在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成爲了一個碩大的迷題,似乎也很簡單,就是單純的動物的快感或者是純粹的生理與心理需要。中國的大學生似乎終於完成了去政治化的過程,再沒人真的關注所謂的什麼主義,但是也產生了一些所謂的“憤青”叫罵與網絡之上。

矛盾的綜合體。這可能是對於現在的大學生最好的一個評價。於是,他們的價值取向的問題,成爲了一個橫跨教育學、政治學、論理學等諸多領域的複雜問題。但是我們似乎可以聞到其中的一些信息,那就是,缺乏信仰與自我方向的一代人,即將成爲中國未來的主人„„

三、影響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因素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的形成不只是受單方面因素所影響的,其中包括社會文化因素,教育體制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個人因素等。

1、社會變革和經濟的發展

社會大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首要因素,也是大學生價值觀變化的時代背景。我國社會正發生着廣泛深刻的變革,經濟體制上的轉變引起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變革。大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容易搖擺,在社會急劇變化和轉型的特殊環境下,他們無所適從,產生困惑。在彷徨的思考中他們轉向崇尚自我,主體意識由社會本位轉向個人本位,關注個人得失。

2、多元文化的衝擊和影響

90年代以來,我國文化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不良的文化產品,也直接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大學生可以快速而直接地接觸到各種文化和文化現象。特別開放的網絡文化使大學生的價值觀趨於多樣化,長期接觸網絡未經過濾的消極信息給他們的身心健康、人際交流和社會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粗製濫造、違背社會主義道德的文化作品使得大學生價值觀扭曲,失去正確的價值判斷。

3、教育體制的改革

爲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高等教育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使青年學生成爲受益者。同時,改革措施也促進了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如今高校的雙向選擇就業措施使畢業生走向社會的機制更加科學合理,但是如今就業的壓力也使他們戰戰兢兢,特別是就業市場滲入的權利、金錢因素使大學生們的產生了不平衡的心態,引起他們個體價值取向的調整,甚至動搖他們的理想信念。

4、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是人成長的起點。作爲孩子成長的自已所學校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

5、大學生的自身因素影響

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是主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既是社會價值觀念的一種反映,也表現出他們作爲自身觀念的反映。大學生自身的生理結構、心理特點以及自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等等都影響着自身價值觀念的形成。

四、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要培育途徑

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層次分明、各有側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價值觀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領大學生,是高等院校的神聖職責。

1、知識傳播途徑。所謂知識傳播,就是通過正確的知識傳播,使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心目中內化。通過正面知識傳播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當前,高等院校一

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教育。二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在堅定理想信念、端正價值追求、純潔思想道德等方面狠下功夫。三要着重啓發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重要地位與肩負的神聖使命,克服各種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相背離的思想和行爲。

2、深入社會途徑。所謂深入社會,就是通過深入社會實際來培育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社會實際是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現實根據,是檢驗培育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成效的根本標準。只有深入社會實際,才能使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內心得到提煉和昇華。高校要根據各自的實際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際活動。例如有的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到西柏坡、白洋澱、延安、瑞金、井岡山等革命聖地參觀,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的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農村、工廠做社會調查,以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教育。當代大學生必須堅持從點滴做起,踐行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知識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3、情感錘鍊途徑。所謂情感錘鍊,是指通過各種文化滲透途徑培育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雖然能夠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快速獲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們涉世較淺,分析和判斷問題多侷限於個人的視角,對世界、未來與現代化的理解比較窄,因此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須充分根據學生的思想現狀和實際需要,採取適當的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一是高校教師在傳授文化知識時,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教師在教學中將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傳授給學生,使他們在學習知識之中潛移默化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二是高校要努力營造培育和踐行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儀式、標誌符號以及重大場合來宣傳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夠深刻認識和理解核心價值觀,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三是高校要運用現實中的可歌可泣的事蹟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爲事蹟是教育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教材。

4、調節規範途徑。所謂調節規範,就是從心理上和制度上培育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心理學原理表明,任何正確的價值觀都有認知、情感、意志、信念接受程度等差異,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也如此。在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時,一要注重思想調節,要營造公平、公正、平等、關愛的氛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識。二要制度規範,就是通過制定一系列體現核心價值觀的管理規章制度。鄧小平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規章制度是以服從和強制力爲前提的,具有規範、引導、懲戒等作用。隨着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就更需要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爲。對於高校來說,必須培育大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如果個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與核心價值觀不符,那就需要用規章制度規範大學生的行爲,使其朝向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方向發展。

總之,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才能抓住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只有樹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只有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才能把握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只有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打牢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只有不斷加強知識傳播、深入社會、情感錘鍊和調節規範等培育途徑,才能使當代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