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多篇)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多篇)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一

一、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農曆新年,俗稱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爲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爲新年,一般認爲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結束。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爲“年”。春節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爲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爲月,一年劃分爲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爲月首,同時以冬至點迴歸運動的週期爲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爲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一年豐收的慶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一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於歲首(一年開始)時間的確定(換言之,月序的排列)還與天文曆法有關,傳說夏在寅月(今農曆正月),商在丑月(今農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曆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曆正月)爲歲首,一直沿用至今。

二、春節的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驚慌失色,狼狽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噼裏啪啦”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走親訪友。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三、春節的習俗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和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些活動有感恩祈福、閤家團聚、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二)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春節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三)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的習俗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

(五)爆竹

“爆竹聲聲辭舊歲”說的就是過春節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六)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這些傳統的習俗在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四、春節的食俗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中國人歷來很講究吃,到了節慶那就更注重了,春節時地食物就更要精心準備了,而且豐富多樣、寓意很多。比如:在古代地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地食品了。因爲醃製臘味所需地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地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地臘味最爲著名。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地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地應景食品。年糕地式樣有方塊狀地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地意思。年夜飯是春節最重要地活動之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齊聚一堂,早早地就開始忙活準備年夜飯,到了晚上,端上豐盛地美味佳餚,大家相聚一起守歲酣飲,送舊迎新。

中國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地傳統文化,它蘊含了中華民族深厚地文化底蘊,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地精神內涵和魅力並承載着中華民族文化淵源地基因。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二

中國的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儘管隨着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這一節日在城市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但在農村,這幾千年延續的文化仍顯示着它的生命力。那裏有小山村的靜謐,有黃土地的厚重,有春節神祕溫馨的氣氛,有嚴肅莊重的禮儀和濃烈淳厚的人情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則像斷了根的浮萍一樣在社會中漂流,因此人們心中始終有着一種尋根的衝動。

中國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得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淳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徵,並擔負起一種文化的功能:一是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二是祭祀,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責任;四是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宣泄感情之波,體味生活之樂。

春節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沉澱下厚重的含金的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文化的質是歷千年而不變的。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三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這個重要節日,有許多方法。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就拿貼春聯來說吧,它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華人老是喜歡用諧音說一樣事物,爲的就是給大家沾一點喜氣、討一點吉利,在以後的日子裏順順利利,把福字倒過來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家要在過年的時候往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福到家了”。

年文化真是多種多樣,除了這些還有“掃塵”、“貼窗花”、“爆竹”、“拜年”等等,我媽叫我回家吃年夜飯了,下次再跟你們說,再見!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四

每當新的一年開始時,人們都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過年爲什麼要貼對聯、放鞭炮、掛燈籠呢?這裏還有一個奇妙的神話故事。從前,有一個叫作“年”的怪獸,它居住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這個怪獸生性兇猛,樣子可怕。他很聰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種野獸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會跑到村子裏,見人吃人,見獸吃獸。百姓們都很討厭他,但又害怕他,人們都束手無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們只能把門窗關得緊緊的不進不出。

但年這個怪獸還是可以進來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們早早的就把門窗關緊了。這時一個從外地來的人來到村子裏,看見家家戶戶都關着緊緊的,覺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爲什麼一個人都沒有?他連忙走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一位老人問道:“是誰呀?”“我是一個外地人,想借宿一晚。”這個外地人說。

老人便把外地人請進屋裏,並告訴這個外地人年獸的事情,外地人聽了哈哈大笑,說:“我知道年獸怕什麼,我有辦法來整治它。”老人聽了,高興地說:“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來,你跟他們說說。”說着,村裏的村民都來了。外地人說:“年獸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響聲。”有的人說:“我趕緊回家找幾張紅紙貼在門口上。”有的人說:“我趕緊回家燒火去。”到了晚上,年獸又來了,它看見家家戶戶都貼着紅紙,院子裏又燒着大火,嚇得狼狽而逃,又因爲有一戶家人用竹子在燒火發出噼啪聲,年獸被嚇壞了,他逃回了山谷。年獸因爲沒有吃到東西,活活地被餓死了。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現在爲止,放鞭炮、貼春聯、敲鑼打鼓這些習俗都流傳下來,成了我國春節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五

近年來,保留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以增加節日氣氛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專家建言:單純地“禁”或單純地“放”,都行不通,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和管理,規範燃放煙花爆竹,把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點,而不是一禁了事,解決之道在於在“禁”與“放”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有組織限放。

河南大學民俗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高有鵬建議說,“單純地‘禁放’,勢必造成節日文化符號的單調,進而危及傳統文化的延續。政府應選擇爲多數民衆所接受的、社會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時間內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強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執行了這麼多年的禁放規定,把警察放在了‘管’與‘不管’的兩難境地。對原有的民俗,我們既沒有加以正確引導,又沒有進一步改進管理措施,把政府放在了與百姓的對立面上,導致羣衆與政府‘捉迷藏’,損害和扭曲了法律的功能。”朱小光律師分析說。

目前,哈爾濱、成都、杭州、濟南等城市市區內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有所鬆動,由原來的全面禁止調整爲指定地點、指定時間的限制燃放。現全國已有106個城市在實施禁放後重新有限開禁。

張振犁指出,“禁放”的話題讓我們認識到:立法者在制定規則時,除考慮別的因素外,還要認真對待傳統文化。如果法律規則和傳統文化衝突過於強烈,不僅規則不能得到遵守,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響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標籤:多篇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