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靈山大佛導遊詞新版多篇

靈山大佛導遊詞新版多篇

靈山大佛導遊詞 篇一

遊客朋友們,歡迎到靈山勝境,靈山勝境坐落於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濱,作爲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其歷史源遠流長,相傳,唐玄奘受馬跡人氏杭惲之約來到馬山,看到秦履峯之東峯與印度的靈鷲山頗爲相似,於是賜名爲“小靈山”,自後,杭惲將軍修建了“小靈山剎”,並由玄奘的大徒弟窺基出任第一任主持,因而這裏也就成爲慈恩宗的發祥地之一。北宋祥符年間,改爲“祥符禪院”,徽宗宣和四年升爲寺。1992年在小靈山上建靈山大佛,20xx年建造九龍灌浴、阿育王柱等,成就了今天令人稱道的靈山勝境。靈山也於20xx年被特批爲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我們今天的遊覽線路是從靈山大照壁開始,沿中軸線拾級而上,依次經過五明橋,佛足壇,五智門,走過菩提大道,經過大型動態音樂景觀九龍灌浴,繞過降魔銅雕、阿育王柱,會看到天下第一掌和百子戲彌勒,走過大覺橋,瞻拜過千年古剎祥符寺後,就來到杏壇廣場,這裏也是觀瞻大佛的絕佳處。

各位遊客,現在在我們前方的被譽爲“華夏第一壁”題名是已故的原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題寫的湖光萬頃淨琉璃。

現在我們所走的橋叫五明橋,從左開始分別爲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和工巧明,現在我們走上內明橋,內明是由內而修,明悟內心的學問。

經過佛足壇,五智門,走過菩提大道,現在來到的是九龍灌浴。這是佛祖四道成像中的出生。佛祖釋迦牟尼在農曆四月初八誕生,因此我國佛教界爲了紀念佛祖誕辰把這一天定爲浴佛節。佛祖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最後他站在一朵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裏忽然出現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爲其沐浴淨身。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頂端六瓣蓮花緩緩綻開,這尊高7.2米,重12噸的金身太子佛像從中冉冉升起,我們可以看到整座羣雕高27.5米,分爲四部分,從下往上看,依次爲四大天王背靠須彌山,倒扣蓮花,獅子鼓和七寶蓮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大型銅雕展現的就是佛祖“降魔”的過程。我們有些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佛祖顯得有些憔悴,對不對?這是因爲佛祖剛剛經歷了六年的苦行,但沒有悟出解脫之道,於是他放棄苦行,到了河中洗去了六年的污垢,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羊奶之後,稍微恢復了一些原氣,便坐在一個菩提樹下,靜思了七天七夜,就在他將要成佛的剎那間心魔來襲,最終佛祖把它們一一降服,得道成佛。佛祖右手的手勢,稱爲降魔印。

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根石柱稱爲阿育王柱,阿育王柱最頂端的四隻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也象徵着要把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獅子下面刻有法輪和四種動物,分別爲獅子、牛、馬及大象。

經過天下第一掌和百子戲彌勒,看到的這座寺廟就是祥符禪寺。分佈着天王殿和大雄寶殿。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杏壇廣場,這裏也是觀瞻大佛的絕佳處。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這一神州大佛坐落於太湖之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背靠小靈山,北踏青峯,南面太湖,地理環境十分優越。

靈山大佛爲釋迦牟尼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在佛教中稱“旃檀佛像”。傳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用旃檀木按照佛祖的形象雕成這樣的像,後來仿製的也叫作旃檀佛像。下垂手勢名“與願印”,表示能滿足衆生願望,給予快樂;上伸手勢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衆生苦難。均爲祝福之相,以滿足百姓“祛病消災,保佑衆生”的普遍心理需求。

用材方面,靈山大佛採用錫青銅材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耐用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古典藝術的精粹,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中極爲燦爛的一部分,青銅的古樸典雅和優美細緻,在世界藝術上享有崇高地位,這爲大佛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再者,青銅時代正是佛祖誕生、佛教形成的時代,代表着佛教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的建造採用了高新技術,設有煙警和溫警兩套報警系統,可以自動噴淋降溫和防火,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是由設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而名揚海外的華東建築設計院承擔設計的。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並且大佛頭上安裝的避雷針是內置式球形避雷針。

另外,靈山大佛的建造,在我國神州大地上形成了五方五佛的格局,分別是東方的無錫靈山大佛,南方的香港天壇大佛,西方的四川樂山大佛,北方的山西大同雲岡大佛,中原的洛陽龍門大佛。靈山大佛的建造,無論從宗教、文化、藝術、科技或旅遊的角度看,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

好了,朋友們,靈山大佛就爲您介紹到這兒,下面請大家登上雲梯,抱抱佛腳,俗話說“摸佛手,添福壽;抱佛腳,保平安”,願靈山大佛保佑您一生平安。

靈山大佛導遊詞 篇二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峯南側的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爲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爲保存古蹟,弘揚文化,落實宗教政策,由修復祥符禪寺建造大佛立像籌建委籌劃,在恢復祥符寺的同時,興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從靈山大型果園停車場步行至照壁廣場,可見三山環抱,靈山大佛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壯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爲難得之佛國寶地。靈山大照壁長41。6米,高6。63米,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神仙道偉,千人千面書包範文,栩栩如生;背面爲“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這尊宏偉莊嚴的大佛是中國佛教界近百年來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時也將成爲太湖明珠——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佛經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經過開光,其神聖意義方始具備。靈山大佛開光盛典由當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現場由萬盆鮮花,千米黃絹妝點。五百米朝聖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級登雲道滿植金菊,千棵喬木黃布裹身,萬羽信鴿繞佛飛翔。

梵音嫋嫋,鼓樂交鳴,再現佛佗住世之景;信衆雲集,焚香頂禮,盡顯我佛歸心之德。開光當日,從凌晨四時起,各地信衆絡繹而來,自市區至馬山,車流綿延二十餘公里,持續近四個小時。是日,瑞靄低垂,隨着輕風在大佛周圍緩緩舞動,隨着大法師曼妙的經聲,祥雲飄升,霧靄盡散,佛祖慈顏顯現:雙眉半彎,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閉,欲語先聞。數萬信衆虔誠禮拜,默許心願,法喜盈會,盡顯吉祥。現在,大佛開光現場均原樣保留,開光錄相不久將循環播放,以使更多未能親臨開光現場的參拜者得以領略開光盛況,共結法緣、同沾法喜!

大佛採用錫青銅材料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永恆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源於石器時代的古典藝術精粹,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爲燦爛的一部分。青銅藝術的古樸素雅和優美細緻,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大佛的鑄造是一項大規模、高難度的工程,籌建委決定由南京晨光集團承建此項工程。南京晨光集團有令人信賴的技術,並曾在建造香港天壇大佛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佛的建築結構設計由設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而名聞海內外的華東建築設計院承擔。大佛藝術造型由南京藝術家吳顯林負責雕塑設計。

靈山大佛的主要數據資料如下:1、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2、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里。3、靈山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4、由於高科技的運用,靈山大佛能抵禦14級颱風和8級地震的侵襲。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大佛慈顏微笑,廣視衆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爲祝福之相,整個佛像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

靈山勝境距無錫市區17公里,有旅遊專線公路相通,位於滬寧高速公路與京滬大動脈之上,交通十分便利。近來開通的高速遊艇將靈山勝境與黿頭渚、三國城、水滸城等新老景點在15分鐘內聯成一體,並有遊船與蘇州、湖州、杭州相通,環太湖一帶從此形成更加緊湊的旅遊板塊。另外,大佛正面對太湖;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後面對靈山,佔吉位。

靈山大佛導遊詞 篇三

大家好,那裏就是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 0 。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 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着你,關注着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爲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那裏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齊,使它到達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那裏麪包含着多少技術資料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儘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明白要省多少事了!

由於時間緊迫,我在那裏只能談兩個爲什麼

第一個爲什麼是:安裝好的大佛,爲什麼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爲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透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於有四、五千隻手從裏面加以託着和拉着。這樣,銅壁板能夠鑄得儘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爲什麼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爲什麼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裏,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髮髻。人們都明白避雷針務必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範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狀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爲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爲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於構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髮髻的頂端,豈不正好適宜!

正由於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資料。因此我們能夠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徵。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樣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靈山大佛導遊詞 篇四

靈山大佛,國家5A級景區無錫市靈山景區組成部分。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峯南側,1997年建造而成。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是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下面是靈山大佛的導遊詞,希望幫得上大家。

大家好,這裏就是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着你,關注着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爲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這裏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這裏麪包含着多少技術內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儘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由於時間限制,我在這裏只能談兩個“爲什麼?”

第一個“爲什麼”是:安裝好的大佛,爲什麼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爲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於有四、五千隻手從裏面加以託着和拉着。這樣,銅壁板可以鑄得儘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爲什麼”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爲什麼?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裏,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髮髻。人們都知道避雷針必須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範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爲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爲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於形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髮髻的頂端,豈不正好合適?!

正由於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徵。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麼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