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多篇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多篇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一

一、說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教材內容所處的地位:本單元教學異分母加、減法以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知識既是分數加、減運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因此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關鍵是把要相異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過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後按照整數的加減運算法則進行計算。在對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單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個整體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單位“1”,然後利用分數的知識來解答。在分數的計算過程中,整數的運算法則同樣適用,例如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這些規律的使用能使分數加、減運算更加簡便,應注意使用。

3、教材的重難點:

(1)能運用運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什麼時候一次通分好,什麼時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數混合運算的法則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設計理念

(1)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並且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穫。

(3)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算法之間的聯繫,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序

一)鋪墊準備: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新課導入:這節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師提問:回憶一下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遇到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裏面的。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打開書136頁讀一下第一段的文字、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爲了簡便,幾個分數可以一次通分,然後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1、出示例1:計算

2、觀察算式:這是一個加減混合運算的等式;三個分數是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麼不同?(有了小括號)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爲什麼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1、填空。【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計算。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採用有意義的接受方式教學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人爲規定的知識(儘管這種規定也賦予了它一定的實際意義),因此,在教學本例的知識點“運算順序”時,直接告訴學生,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引導學生將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運算中來。

2、關注理解題意的教學。

本例的兩個例子,均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其內容,因此,讓學生讀懂表格的意思是本例教學的首要環節。在學生理解了題意的基礎上再來列式解答。

3、根據分母的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是分步通分好還是一次通分好,應根據分母的特點合理作出判斷。同時指出,通分的過程,熟練了以後可以不寫,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4、培養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步驟在兩步以上,學生在按步寫出每一次計算的過程時,應嚴格要求按教科書中呈現的格式書寫,等號一律對齊,分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提醒學生,最後的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對數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爲從數到分數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法和寫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他們都有着差異。本節課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通過直觀操作,使學生逐漸積累分數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分數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讓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數,但並不理解它的含義。所以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的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根據以上學情確立了本課的難點:初步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學目標:

結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制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分數的產生,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2)過程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操作探究、比較發現、推理歸納、互相交流等活動中,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建構數學知識。

(3)情感態度目標: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善於觀察的學習態度,體會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同時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二、說教法、學法

三年級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動手能力比較強,他們雖然對整數已經相當熟悉,卻是第一次接觸比較抽象的分數,而且從認識整數到認識分數是一次飛躍。根據我對教材內容、學生的特徵等深入的分析,注重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爲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本節課的設計的重點放在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發展上,而不是活動的形式上。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好動、好奇等特徵。採用遊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自主探求法、直觀教學法等教法,來完成本節課教學。

國小生認知水平還處在發展的初期,思維發展水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注意力不穩定,受興趣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創設了問題型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通過動手猜一猜、折一折、塗一塗等方法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後交流合作等環節中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三、說重、難點

1、重點:讓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難點:初步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

四、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數學學習的機會。”

1、在每張課桌上都有一張白紙,這張紙是同桌兩個人的,後面我們就要用,現在請你們兩人把這張紙分開,每個人得到的同樣多,應該怎樣分呢?同桌兩人商量一下,把你們的想法折出來,讓大家看看公平嗎?然後我們再分。

2、學生動手摺,展示折法。(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產生過程,體會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具體操作中積累感性認識,形成正確表象的過程)

3、師引導學生說出平均分,提問:進一步讓學生說出你能用一個數表示你拿到的這一份嗎?

4、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兩個人分一張餅,分一個蘋果,分蛋糕……這時的一份我們無法用整數表示,這時就要用到一個新的數:分數。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個新朋友—分數(板書)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三

一、說教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在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五年級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並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據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爲:

1、知識技能目標:複習同分母分數的相加減,讓學生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正確的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感受到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體會到數學的內在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遷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運用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前一個單元裏已經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幾節課裏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明確了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減。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爲構成計算法則的兩個重要成分都已學過,在這節課,無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爲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爲同分母分數來溝通新舊知識,好在學生已從“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裏學會了這一招“化異爲同”所以在這節課裏要求學生再用“化異爲同”來解決問題並不難。

三、說學法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明白: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基於新課標的上述理念,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爲:

(一)導入

1、複習同分母分數的相加減及其運算規則

2、課題的引入

(二)教學新課

1、新授

2、鞏固和複習

3、課堂總結

(三)練習

1、做一做

2、判斷計算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複習同分母分數的相加減及其運算規則

首先我給出一組題目,讓同學們回顧同分母的加減法及其運算規則,爲後面傳授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起了很好的引導。(2/95/9=1/83/8=5/6–3/6=4/5–3/5=)其中還有複習了約分的知識,檢驗同學們課後的學習。

2、課題的引入

根據課本的知識,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用學生的慣性思維讓他們自己提出“1/43/10=”式子,這就與我們以前所學的內容不同,讓他們發現其中的問題。然後同學們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教學新課

1、新授

這一環節是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讓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爲同分母”這個關鍵點,然後讓同學們動手做一做。

2、鞏固和複習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然後再鞏固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這其實都貫徹着“只有相同的單位才能相加”

3、課堂總結

讓同學自我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首先通分化爲同分母,然後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

(三)練習

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方法後,還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拓展、創新,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1、做一做

讓同學瞭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最關鍵是通過通分把異分母轉化爲同分母

2、判斷計算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讓學生找出解題過程中的錯誤,學生會仔細查看每一道題的每一步,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改正,有助於鞏固正確的解題方法。題中的錯()誤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通達改正練習,引以爲戒。學生指出錯誤後,可要求完整地寫出正確的解題過程,以形成正確的概念

五、教學效果分析

回顧本節課的授課過程,本次對課堂評價實效性的探索還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學環節都較好地體現了評價的服務性、導向性和激勵性等功能。

複習引入環節中,在收集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階段,針對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渴求讚揚和鼓勵的心理特點,給予合理的,積極的,肯定的課堂即時評價。教師主要應用準確、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滿真情的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熱情地給予褒獎。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四

一、說教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中的第一節。

從整個章節看,由於在實際計算中經常遇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所以它是分數加減法教學的重點,也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這節課是在學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後,並且整合了分數的基本性質、通分、約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不但是對“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回顧和鞏固,更爲“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作好準備。因而,本節課的教學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異分母”化爲“同分母”也是數學“化歸思想”一次很好的滲透。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上一個學段已經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道分數單位相同纔可以直接相加減,又在前一個單元裏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這些都是學習本節課的基礎。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並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教學法”, 即設置問題情境,發現和提出問題,論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小結法則——鞏固應用。力圖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開放教學全過程,教師主要着眼於“引”,啓發學生“探”,利用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掌握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用數學趣味故事引入,並讓學生根據故事中的數據提出問題。並且由他們提出問題,學生會感到分外的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積極性,並調動了學生去積極思考。然後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列出算式,並觀察所列的算式與以前所學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有什麼不同,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二、自主探索、探求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爲此在新授部分我着力創設民主氣氛,提供參與機會,滲透學習方法,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新知。

1、擺一擺: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從直觀上得出1/2+1/4的答案是多少。

2、算一算:

教師首先拋出問題:“像這樣分母不同的分數應怎樣相加呢?”並適當提示:“可不可以轉化成我們以前所學過的知識?”學生會馬上想到剛學完的通分,然後讓學生獨立算一算,算後交流算法。此時的算對學生來說已非難事,而且在自主探索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並突破了教學重點。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擺一擺、算一算,並結合教師的提示,在頭腦中已有了基本的計算方法,對於算法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

3、說一說:

在學生自主算出答案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在學生彙報後,我在此加了一個環節:老師的算法跟同學們的。不一樣,我是這樣算的:1/2+1/4=2/6=1/3。我這樣算對嗎?針對我的算法,學生進行了反駁,指出“只有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這一算理。此處看似不經意的一問,對於明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從而突破了難點。

4、總結算法:

學生有了計算1/2+1/4和1/2-1/4兩道題的基礎,所以此時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自己總結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培養了學生自學與合作的能力。

三、總結回顧:

首先讓學生交流、彙報:本節課你有哪些新收穫?你是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進而組織討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小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這不僅使學生主動總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適時溝通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繫。

縱觀本節課,我本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探索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併爲後繼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五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分數除法單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而本課的學習將爲統一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打下基礎。

例1先是整數除法回顧,再由100克=1/10千克,從而引出分數除法算式,通過類比使學生認識到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教學,意在通過讓學生進行摺紙實驗、驗證,引導學生將圖和式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發現算法,感悟算理,同時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根據剛纔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2.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原理,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和歸納的過程,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並從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分數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這是因爲要將除以一個數轉化爲乘以它的倒數,在運算形式上由除法轉化爲乘法,變化較大,而學生往往由於思維的定勢,一時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課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驗和驗證中自主體驗和感悟。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達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必須貫徹以學生爲主體,堅持啓發與發現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動手實踐,在體驗中、在交流中發現規律。

學習方法上強調以探究學習法爲主。認知結構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內化過程。只有通過主動參與獲得的知識,纔是有意義的。因此,在重難點的學習上,通過摺紙實驗與驗證,數形結合,從而實現真正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一)類比遷移,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1.乘法意義對照。

(出示3盒標註100克的水果糖)問:共重多少千克?

這個問題的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問:共重多少克?藉此引出整數乘法、整數除法算式,然後通過100克=1/10千克引出相應的分數乘除法。根據我以往教學的經驗,這樣的處理不少學生在類比遷移時有一定的障礙,並不容易實現。

而在問題中直接以千克爲單位,首先因爲問題更有挑戰性而能更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還能引出三種形式的算式:

1整數形式:1003=300(克)=0.3(千克)

2小數形式:100克=0.1千克 ;0.13=0.3(千克)

3分數形式: 100克=1/10千克 ;1/103=3/10(千克)

這樣的處理不僅有利於學生系統建構整個乘法的意義,而且,還能促使學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數除法意義與整數除法、小數除法意義統一起來。這樣一來,接下去的理解就顯得水到渠成啦。

2.除法意義對照。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六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內容及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 一4 題。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並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2 .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 .養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三  重點難點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四  教具準備投影。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師指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 2 )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 3 )提問:森林部分指什麼?怎樣列式?

( 4 )請學生試着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方法一:+一          方法二: +一

=+一                   =+一

=一                       =

=                           =

( 5 )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佔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 l )先讓學生看懂表格內容,然後老師提問:在這個問題中,把什麼看作單位“1 ” ?是什麼意思?

( 2 )請學生列出算式:1 --或1 -(+)

( 3 )請學生試着計算,並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1 --                1 -(+)

=--              =1 -(+)

=                      =1 -

=

提問: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麼不同?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

3 .小結。

提問:你能說一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嗎?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頁的“做一做。

學生試着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看運算順序及書寫美觀情況。

5 .完成教材第120 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 — 4 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2 — 4 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維訓練

某市舉辦一次數學競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獲一、二等獎的佔獲獎總人數的,獲二、三等獎的佔獲獎總人數的。獲二等獎的佔獲獎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綜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第二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二)教材第119 頁的內容及第121 頁練習二十三第5 ? 8 題。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並能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培養學生計算的靈活性。

3 .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三  重點難點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四  教具準備投影。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並說出簡算的依據。

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

2 .全班學生獨立完成,並說出加法運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師板書:

加法交換律:a + b = b 十a

加法結合律:a + b +c = a 十(b +c)

(二)教學實施

1 .老師設疑:當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數時,這個定律還適用嗎?

2.出示教材第119 頁的例2 ,學生計算兩邊是否相等,集體交流結果。

板書:+=+

(+)+=+(+)

提問:① 兩組算式的特點各是什麼?(兩組算式中,左右兩邊的加數都相同,第一組中加數交換了位置,第二組中改變了加的順序。

② 這一特點與整數加法的什麼運算性質相同?(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3 .結論:整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4 .完成教材第119頁“做一做”的第l 題及第121 頁的第5 、7 題。學生在教材上填寫,集體訂正。

5 .完成教材第119 頁“做一做”的第2 題。

學生根據數的特點,想想應用什麼定律進行簡算。集體訂正計算過程,並說出簡算的依據。

6 .完成教材第121 頁練習二十三的第8 題。

學先計計算出3 個算式的結果:-=      -=      -=。然後讓學生觀察,找規律,歸納出:-=(≠0)再應用規律計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四)思維訓練

1 .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     5 --      -+

-+-     +- -   -(+)

2 .請將、和填在圓圈中,使每條線上的三個數的和都相等。

3 . 計算。

(1) ++++

(2) 1-+-+-+-+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瞭如何應用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簡便計算分數加法。今後,在計算分數加法時,要注意認真審題,根據題目中數的特點,靈活應用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從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的速度。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七

教學目標 

(一)通過教學,學生能比較正確地計算的式題。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對比、觀察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的計算方法;帶有小括號的。

教學用具

教具: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設計

(一)複習準備

1.教師: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麼?

2.計算下面各題:

教師:分數連加、連減爲什麼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二)學習新課

嘗試計算例1。

通過訂正找出簡便的計算方法。

教師:

①的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嗎?

②例1與準備題比較哪相同?哪不同?(討論)

③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板書:

明確: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爲了簡便,幾個分數可以一次通分,然後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加減計算。

說明:虛線框的部分,我們在計算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題時這一過程可以省略不寫,而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教師:計算結果要注意什麼問題?

教師:①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②分兩步計算,是一次通分好,還是分步通分好呢?

學生嘗試計算並訂正。

教師:①怎樣計算簡便?

②爲什麼分步通分簡便一些?

說明:虛線框的通分過程,以後計算熟練了可以不寫,或寫在草稿紙上,也可以直接寫出結果,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教師:結果要注意什麼?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2.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3.按照下圖的計算步聚列出綜合算式,並算出得數。

4.思考題:

華和王英比,誰高一些?高多少米?

(四)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爲了簡便,幾個分數可以一次通分,然後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加減計算。如果有小括號,用分步通分的方法比較簡便。

教師: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最後結果要化爲最簡分數。

(五)佈置作業 課本140頁練習三十一,1,2。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一方面把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推廣到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另一方面,爲學習小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做好準備。通過學生親身嘗試,學生髮現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並且掌握靈活通分的方法。藉助準備題與例1的對比,學生自己學會了新知,培養學生對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新課教學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不帶括號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通過學生對比、嘗試,發現其計算方法。

第二部分:教學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通過學生嘗試,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出靈活通分的方法。

板書設計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八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本課是六年級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

2、教材分析:本課是分數的運算得第二節,是在學生學了“通分”和“約分”的情況下進行的,緊接着本課後的內容是“分數的乘法”、“分數的除法”以及“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因此本課在這其中承上啓下的作用。所以,掌握好分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對提高學生的運算準確率起着舉重輕重作用。

3、教學目標:

(1)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則,能利用法則進行計算

(2)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概念,掌握假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方法。

(3)利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則計算帶分數加減法

4、教學重點:異分母加減法

教學難點:利用異分母加減法則計算帶分數加減法

二、說學情

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對學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知識點,知識量比較大,包含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帶分數相加減以及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對學生來說計算量比較大,考覈的內容也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一旦學生懂得了方法,那麼就是在計算過程中個人計算能力的鍛鍊了。

三、說教法

本課內容分爲三個層次,在每個層次環節讓學生體會歸納總結。首先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通過學生會計算同分母加減法的算式,引導學生將異分母加減的算式轉化爲同分母的算式,利用剛剛學過的知識點通分。這樣對學生來說接受的比較自然。第二帶分數相加減,引導學生利用剛剛學過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將帶分數轉化爲假分數然後再按照同分母或者異分母分數加減算式的法則進行計算,在學生自己體會歸納計算題目。同時帶分數代表一個整數與一個分數相加,利用這樣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推導出另外的計算方法,即整數部分與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的方法。最後是舉例兩道關於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題目,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特點,然後採用交換律計算來體會計算的簡便。

四、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決定在教學中採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課件中的動畫演示自己歸納、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的同時,自己嘗試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並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將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條思路。

3、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增強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

4、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充當老師的角色,自己出題,學生自己解答。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向學生展示一段關於中國古代分數加減法的歷史,來導入本節課的內容:分數加減法

2、在ppt上展示一組算式,讓學生根據分母特點,首先將算式進行分類,分爲兩類:一類是同分母算式相加減,另一類是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學生會計算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算式,再引導學生聯繫剛剛學過的知識通分,來推導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算式的計算方法。

3、帶分數相加減的算式。帶分數相加減有兩種方法,引導學生先用兩種方法分別計算每道題目,然後體會計算過程哪種方法更適合相應的題目

4、分數加減的混合運算,首先展示兩道題目,讓學生觀察每道題目的特點,並利用整數加法運算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來計算題目。

5、板書設計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 篇九

一、說教材:

本課是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25頁-26頁的內容。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倒數的認識。教材中呈現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的共同點是都把4/7平均分,第(1)題是平均分成2份,第(2)題是平均分成3份,第(1)題的算式是4/7 ÷2,被除數4/7的分子式能被除數整除的,而第(2)題的算式是4/7 ÷3,被除數4/7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無論哪一種方法,目的都是就是讓學生在塗一塗、算一算的過程中,藉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從中總結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分析,我認爲這節課應該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藉助操作活動,探索並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2、探索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3、在分數除法算理探究中,滲透轉化思想。

三、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

五、教學過程:

一、舊知複習,蘊伏鋪墊

(1)求下列各組數的倒數。

(2)把2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把1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學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並說出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二、感知分數除法的意義

課件出示:把一張長方形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1、提問:4/7表示什麼意思?(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

2、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圖上的哪一個部分平均分成2份?得多少呢?

3、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大膽猜想,舉例驗證

1、提問:想一想,如果不看圖,你會計算4/7÷2=2/7嗎?你能提出你的大膽猜想嗎?

學生可能會得到“分母不變,被除數的分子除以整數得到商的分子”的結論,舉例驗證。

師:大膽地猜想是一種非常好的數學思考方法,但還要經過科學的驗證。

2、課件出示:把一張長方形紙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師:可以列出算式嗎?

四、激發矛盾,再次探究

1、提問: 4/7÷3這道題與剛纔那幾道有什麼不同?(分數的分子不能被除數整除)

如果要算4/7÷3剛纔的方法還能用嗎?

師:看來我們要換一個思維方式探索能普遍運用的方法。

2、提問:把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請同學們用課前準備的圖形分一分、塗一塗。塗好後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一下怎樣分。

3、你是怎樣分的?

(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這張紙的4/21。)

4、把4/7平均分成3份,這其中的一份實際上就是4/7的幾分之幾?求4/7的1/3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板書)

5、對照這兩道算式,你有什麼想法嗎?

師:把4/7平均分成3份,就相當於求4/7的1/3,結果都是4/21。因此,中間我們可以用等號連起來。你們看,這樣,原來的除法算式就轉化成了什麼算式的?什麼變了?什麼沒變?這樣有什麼作用?

師:分數除以整數,就等於分數乘以整數的倒數。

6、小結:同學們真能幹!會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以舊學新是我們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7、在今後的分數除法計算中,我們常用這種方法。因爲無論分數的分子能否被整數都可以進行計算,不受什麼條件限制,它的應用更普遍。當然,分數的分子如果正好能被整數整除時,我們也可以應用第一種算法計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題時要合理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

五、鞏固提升

1、引導學生完成填一填,想一想。(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引導學生完成試一試。

六:課堂總結:談一談這一節課你有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