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立春時節傳統故事新版多篇

立春時節傳統故事新版多篇

傳統習俗 篇一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數千年曆史。古代立春時,天子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立春節氣的習俗包括迎春、春遊、鞭春牛、咬春等。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到東郊去迎春是因爲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爲官吏之間的互拜。

時令食品—田艾籺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爲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七年級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2022年立春的禁忌 篇二

1、忌搬家

立春當天不能搬遷,因爲搬遷意味着動盪,動盪則寓意着沒有安寧日子,所以不宜在這天進行搬遷。且立春是交接之時,氣息駁雜,此時搬遷違背天地,所以非常不吉利。

2、忌理髮

立春之時,春回大地,草長蔭飛。俗話說:發乃人身之草木,所以剛出生的草木就去損壞它,不符合自然五行規律,因而這天不宜理髮。一直都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所以想要理髮者,應擇其它時間進行。

3、忌躺着

立春伊始,此時一派生機盎然、勃勃生機,在太陽初生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做好迎春的準備。不要一直在家裏躺着,可以去外面多走動走動,感受一下新鮮空氣和春天帶來的好氣象,非常利於養生。

4、忌回孃家

立春是一年的開始,古代認爲嫁出去的女子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屬於婆家人了。一方面是會把婆家的運氣帶到孃家來,二是意味着來年立春會再嫁人,非常不吉利,所以立春這天不宜回家。

5、忌看病

立春當天,如果是生病或者久病不愈者,千萬不能去看病,意味着一年到頭諸事不順、黴運纏身。雖然沒什麼科學依據,但我們也要秉承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畢竟關乎着自己的身體健康。

6、忌吵架

立春當天,要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不要與別人發生口舌之爭,這是非常不吉利的,寓意着全年是非不斷,沒有好運氣。所以在人際關係上要尤爲注意,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免遭致不必要的麻煩。

立春時節傳統故事 篇三

傳說一

中國各地農村人總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這天,鄉人又有一個習俗,就是在立春時刻,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幾口蘿蔔,這習俗叫啃春。要說這啃春習俗的來歷,還有個神奇的傳說。

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擡擡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裏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箇中年人,連聲問究竟,中年人擡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閤眼靜坐,口中唸唸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蔔,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紮在了地上。

道人閤眼祈告着,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蔔,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紮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着:“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蔔。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蔔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裏還有許多蘿蔔,大夥帶着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着蘿蔔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蔔。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蔔,以求平安。啃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傳說二

每當春節期間,農村中到處能聽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鑼春鼓聲,並還伴有節拍的唱詞,原來是有人在打春。

傳說,在明朝年間,有個知府,在上任的頭一年的春天,氣候非常寒冷,而且時間也冷得很長,雖說立春已有個把月了,花草樹木都未看見發芽。知府心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急於想見到樹草花木發的芽。於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尋找發了芽的樹枝送到知府裏。如誰送得早,就有獎賞。次日,便有一個姓吳的和一個姓周的兩個人,找到了幾枝發了芽的楊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門。知府見了,心裏自然大喜,認爲是送來了吉祥。吳、周兩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賞。知府又要他們兩人明年更早些來報春。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較暖和,正月七年級立春,周、吳兩人手持發了芽的楊柳,各入還拿了一面小鑼半邊特製的鼓,一齊來到知府衙門報春。他們一邊敲鑼,一邊唱起自己編的一些好聽的吉利奉承話。知府格外高興,又給了周、吳二人雙倍的獎賞。這樣一來,周、吳受賞的消息傳到了其他老百姓那裏。來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吳二人的樣,成羣結隊地上衙門報春。知府見到這樣多的百姓都來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銀錢賞給百姓。知府便對大衆說:“報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早,是萬民之福。你們可以拜吳、週二人爲師,到各地村莊的鄉親們家裏去報春。本府從今後,在立春時節辦個盛大的迎春大會,與民同樂。”自從那時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風俗。

立春的<>氣象變化 篇四

立春時,中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立春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立夏時入春。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立春,古時確定的標識是東風解凍;立冬的標識是水始凍。所以古人是以封凍、解凍界定冬春。但如果按照現代氣象學標準來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實際上是在迎春。立春期間,氣溫開始趨於上升,日照、降雨開始趨於增多。但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出現了春天的前奏。立春是所有節氣中,寒冷程度排在第三位的。以氣象學的季節標準衡量,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

農事活動 篇五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爲“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

廿四節氣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廿四節氣與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上古時代人們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創制八卦、曆法等,文明肇始。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廿四節氣原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它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斗柄回寅”,新歲開啓。據《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從立春起進入了寅月,陰陽轉發,陽氣初生,萬物復甦。新輪迴由立春開啓,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干支紀元,以立春爲歲首,亦即歲節。作爲傳統的農耕社會,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一些地方便傳承着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歲、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爲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農事週期就是慶典週期,有些節氣也就是節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的歲節是百節之首,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雖然此後由於在歷史發展中陰陽合曆曆法制度的推廣,節氣與節日發生了分離,但許多節令民俗仍舊保留了下來。在秦漢以前,各地風俗時歷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歲首慶典活動是在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立春。秦漢後各地曆法統一,立春“歲節”民俗被挪到了陰曆元月朔日。自立春歲節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元月朔日後,立春成了單純的節氣。先秦時期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歲首節慶的民俗不同,曆法不同其歲首日期亦不同。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漢之後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節日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春節”爲什麼不在“立春” 篇六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而把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爲“元旦”,在1920__年之前,中國的春節就是從立春這天開始算的。

1920__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他在將“元旦”調到公曆1月1日後,並沒有動“春節”,因爲春節的存在對農業生產相當重要,具有標誌性意義。但兩年後,“春節”也被移到了農曆一月一日。

民國三年(公元1920__年)一月二十一日,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啓鈐致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定四季節假呈》:“擬請定,陰曆元旦爲春節,端午爲夏節,中秋爲秋節,冬至爲冬節……”,這份“四季節假呈”很快獲得袁世凱批准,於次年(1920__年)起開始實行。因爲“春節”移植給以前的元旦,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立春節慶活動逐步消失,立春變身爲普通的節氣。

有人怪袁世凱和朱啓鈐把中國重要的“春節”搞亂了,實際上袁世凱的初衷是想保留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在《定四季節假呈》中說得很清楚:“乘時布令,當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應從社會之習慣。”

新的春節安排頒行後,民間很快流行起“過春節”,以前的“歲節”徹底變成了“年節”,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的做法就一直相沿至今,我國從那時開始決定使用公曆的算法,並從曆法上正式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爲“春節”,把公曆1月1日定爲“元旦”,也就是“公曆新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曆年從正月七年級開始沒有爭議,但是人們使用的農曆生肖年從何時開始卻一直有爭議,目前多數人都認爲“立春”節氣是農曆生肖年的開始,因爲在中國古代曆法中,十二生肖的計算與天干地支有很大關係,所以在“論天干地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立春”節氣應該是新生肖的開始。

其實公曆與農曆的時間是相差較大的,一般相差一個月左右或以上。我國現在的歷法通常是雙軌制,即是既採用公曆紀年,也延用農曆紀年。而從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等方面來看,農曆紀年更能反映天象與農時,更利於播種收穫,更符合國人習慣。

而在民間頗爲流行的命理風水理論中,農曆紀年更是用來判斷人生運勢的重要依據,比如人們排出的生辰八字就都是農曆的干支時間,正是根據這些干支的生克關係,才能判斷人的運勢如何。

由上可知,每年的公曆1月1號,只是公曆的交接,表示進入了公曆的新年,但它不是農曆的交接,農曆的春節,也不是進入新一年的標誌,農曆的交接,是按立春來計算的,只有每年公曆2月4號左右到來的立春節氣,纔是新舊農曆年份的分界,至此農曆年份才進行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