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實錄及反思(多篇)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實錄及反思(多篇)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啓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難點:理解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爲什麼?

[設計意圖:文本的開篇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創設,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營造一種寬鬆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後,再去領悟文中的選擇時,或許更能感悟作者愛書的人文情懷。]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麼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麼意思?

2、質疑課題。(爲什麼要選擇書爲自己的同伴?)

[設計意圖:就題質疑的方式似乎陳舊,但並不落後、過時,語文教學應講追求紮實、有效。只要能服務教學,有益於學生語文學習,就是好方法。本文圍繞課題質疑,很容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旨:作者只選一本書旅行的原因。]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並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後,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①教師呈現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②教師呈現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③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爲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着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爲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④讀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中,繼續關注識字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避免常規教學中受公開課的影響,尤其是進入高年級後忽視學生生字學習和第一課時的學習,特別強調第二課時學習,以致第二課時,任務重,頭緒多,走馬觀花,無法落實。]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2、自讀自悟。

師:爲什麼作者要以一本書爲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讀文,並結合課文,交流感悟,教師注意評價多樣性的引導。作者把書當作自己朋友,當作自己的家,不論朋友見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們還是會有新的發現。說明“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板書:常讀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爲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穫、想象)

(板書:思考、品味、小結……)

師:你認爲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後……還……最後”的句式)

(這一過程,簡單理解,重點讀中感悟。)

②關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啓發,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後……還……最後”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臺朗讀交流。

④小結。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爲旅行伴侶的原因,也瞭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啓發,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後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過程中,抓住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落。同時,讓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對話,交流自己讀書經歷與方法,讓學生展示自我閱讀的成功,激發學生動腦、動口的表達慾望。讀中學寫,既整合了教學內容,又體現了紮實的語文實踐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瞭解上節課所學內容:瞭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板書:以書爲侶:原因方法)

2、瞭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麼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麼讀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由內容的把握到情感的感知、體會,是閱讀教學中質的飛躍與提升。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定好閱讀教學的“調”(情感),更難得的是這種情感得自於學生自主的暢所欲言與感悟。]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註。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現了哪些句子表現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麼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根據學情安排教學,下面爲預設順序,注意體會以比喻的表達方式爲主。)

(1)假設。(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學生談體會。(作者怎麼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麼調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2)比喻。(重點研讀。)

a.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②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錶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③拓展練習。

師:根據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3)設問(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猶豫”。

②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4)反問。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學生交流體會。(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②體會朗讀,體會反問、質問的語氣。

(5)列舉交流學生自己蒐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6)朗讀全文,迴歸整體。(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着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完善板書: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

以書爲侶熱愛讀書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交流品讀中的思維碰撞,感悟、習得作者的表達方法,重點感悟、學習比喻的表達方式並讀好課文。在這一環節中,作者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但教師心中不可不分輕重,滿盤皆抓。教師應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上(對錶達的方式並不瞭解,更不知道一些俗語。)對教學重點放在比喻的表達方式上,不僅讓學生學習體會,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模擬表達,各抒己見,積累內化。除比喻的表達方式外,其它如假設、設問、反問等的表達方式,學生有所感悟,教師點到即可,把重點放在指導品讀上,讓學生讀出滋味來。]

三、閱讀鏈接,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麼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談你對書、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設計意圖:在學生閱讀感悟有所沉澱內化時,順勢引導拓展新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有喧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實現課堂上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最後的暢談感受,更是實現學生對閱讀興趣與價值觀的新的提升,讓學生心中銘記“走遍天下書爲侶”。]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二

第九冊書上有一篇課文是《走遍天下書爲侶》,寫的是作者在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時,選擇書爲伴侶。他把書比作朋友,溫馨的家,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學完了文章後,正好課後有個小練筆:假如你獨自旅行,你會帶上什麼東西呢?我《以走遍天下何爲侶》爲題,把這個小練筆作爲家庭作業佈置下去。按照以往的慣例,學生都是用一兩句話來應付差事,而這次卻有所不同,雖然在語言表達上有些與課文有些雷同,可學生的作文中寫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書,因爲書書不僅能使我積累了大量的優美詞彙,對我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不管你讀多少遍書,總會從中發現新的知識,書能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能讓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書,因爲書中有豐富的知識。有了這本書,會在你的旅途中,給你帶無窮的樂趣。在沒有人時,獨自一個人在船艙裏,盡情地遨遊在書的海洋裏,津津有味地享受着書帶給你的喜悅。書像一位老師,教會你各種知識;書像一位天使,把你送到知識的天堂。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選擇一支畫筆。美麗的風景、各地的人土風情,都是我要用畫筆所描繪下來的。回到家後,我會細細地欣賞這一路所創作的作品,會好好保管,讓我的子子孫孫都能有機會欣賞這些畫。我會驕傲地對我的子孫說:這些畫是爺爺周遊世界的見證。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個百音盒。一個百音盒!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你在坐船時心情煩躁,可以聽聽音樂緩解你的心情,讓你的心情變得愉快。如果你在心情愉悅時,再聽聽音樂,會讓你隨着音樂翩翩起舞起來。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架照相機。爲什麼呢?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帶上一架照相機,在大海上望着蔚藍色的海水,美麗的紅霞,潔白的海鷗,我會用相機把它拍下來;在森林裏,歌唱的小鳥,涓涓的細流,簾簾的飛瀑,我也會拍攝下來。一路上,我可以拍下許多美景,回到家時,看着這些美景照片,會勾起我對旅行的美好記憶。

如果我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只能帶一樣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古往今來,歷史上涌現出了多少知名的人士,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在閱讀了大量名人故事後,我發現這些名人,並不是有特異功能,也不是天生奇才,他們都是靠勤奮學習,勤奮讀書,最終成爲博學多才、知識淵博的人。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書籍。特別是我,我從小愛讀課外書,那裏的優美的詞句,動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動着我那幼小的心靈。由於小時候愛讀書,所以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我在作文時常常下筆流暢,沒有提筆不知寫什麼的煩惱。漸漸地我發現作文越是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越是寫得生動。我認爲:人類最有知識、最忠實的老師,應該是書籍,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老師,也是我們知識的源泉。

走遍天下何爲侶?很多人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愛物隨之周遊世界,而孩子們卻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選擇。當我批改孩子們的作文時,忽然間覺得孩子們長大了,被孩子的文字所感染。到底走遍天下何爲侶?只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諸君如何選擇走遍天下何爲侶呢?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三

【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書爲侶》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作者環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告訴我們要與書爲友,以書爲侶;善於讀書,常讀常新,其樂無窮,充滿了人文情懷。文章緊密圍繞教材本單元的專題“我愛閱讀”編排,短小精緻,角度新穎,比喻、假設、反問等獨特靈活的表達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感悟、積累與運用的實踐中學習語文。《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重視讀中感悟,讀中積累,以讀促寫。我們在教學中應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個與課內外的融合,努力讓學生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作者“愛書、愛讀書”的熱情,體悟讀書的方法,享受讀的樂趣,讓學生對讀書充滿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啓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瞭解上節課所學內容:

瞭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板書:以書爲侶:原因方法)

2、瞭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麼印象?

(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麼讀課題?

(齊讀)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註。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現了哪些句子表現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麼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根據學情安排教學,下面爲預設順序,注意體會以比喻的表達方式爲主。)

⑴ 假設:

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 學生談體會:

作者怎麼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麼調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 指導朗讀:

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⑵ 比喻:

重點研讀:

①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②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③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a、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b、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錶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c、拓展練習:

師:根據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⑶ 設問:

(第三自然段)

① 理解“毫不猶豫”。

② 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⑷ 反問: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 學生交流體會:

(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② 體會朗讀,體會反問、質問的語氣。

⑸ 列舉交流學生自己蒐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⑹ 朗讀全文,迴歸整體:

(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着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

(完善板書: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以書爲侶熱愛讀書。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

三、閱讀鏈接,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麼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談你對書、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4、名人讀書故事: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爲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爲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毛主席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毛主席所藏的書中,許多是朱墨紛呈,批語、圈點、勾畫滿書,直線、曲線、雙直線、三直線、雙圈、三圈、三角、*等符號比比皆是。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拾貝殼的孩子:

十八世紀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一向反對死讀書,濫讀書。

當時社會上有些人,學了一門知識趕學另一門知識,沒一刻停息,只花時間去學別人的思想,卻沒時間鍛鍊自己的思想。結果,知識是學了些,智力卻很少增長。

盧梭對此很看不慣,就在他著的《愛彌爾》一書中說,這種人“就好比在海灘上拾貝殼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貝殼,可是看到其他的貝殼時,他又想去拾,結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貝殼不知道選哪一個好的時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四、推薦作業

1、拿出勇氣: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平靜心態:

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

3、補充能量:

根據課文中的讀書方法以及同學們交流的讀書體會,整理讀書卡。

4、奮力向前:

繼續用學到的讀書方法讀書,注意及時記錄。

《 3、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作者對閱讀的熱愛,並愛到啓發。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爲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2、難點:

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製成課件或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借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呢?

2、大家談得都不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⑴ 理解“毫不猶豫”。這個詞告訴我們什麼?

⑵ 朗讀體會。

3、這個“我”是誰?

(教師簡要介紹人物資料)

這篇文間是她在1974年爲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份感人至深的獻辭!

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爲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⑴ 指名讀,理解“侶”在課題的意思。

⑵ 讀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麼問題?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反覆朗讀難讀的段落。

3、指名分段朗讀,師生共同糾錯。

4、概括課文內容。

三、讀書交流,探究體驗

1、作者爲什麼會如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爲環遊世界的伴侶?現在,讓我們深入到課文的字裏行間,來細細體會其中的道理。

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爲什麼書作爲自己伴侶的原因。

3、書像她的一個朋友,一個家爲什麼呢?

出示: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瘦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⑴ 自由練習讀。

⑵ 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⑶ 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子、一處標點,一段話來談你的體會和發現。

① 出示: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a、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b、對比閱讀,抓住“?”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反問的語氣──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② 出示:

償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再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哪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a、理解比喻寫法的好處:作者把書當什麼?

b、多讀幾遍,聯繫生活談“書”與“家”、“朋友”的相似之處。

c、作者還把書當作什麼?

③ 出示: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讀,談體會。

⑷ 仿寫比喻句: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所有出示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無限喜愛之情。

四、複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書寫,選擇你喜歡的詞或難寫的詞寫兩遍。

3、用“毫不猶豫”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爲侶

伴侶

朋友

書是 家

故地

……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複習字、詞。

2、回顧上節內容,說說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學生所讀第7段,邊讀邊勾劃批註:

⑴ 自由讀,想像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樣向人家介紹你的讀書方法?相互理解“新東西”的意思。

⑵ 梳理寫作順序,抓住“首先、然後、最後”用自己的語言簡介讀書方法。

⑶ 談談“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對我的暗示。

⑷ 挑戰讀,比一比誰的朗讀最富有感染力。

⑸ 你看,讀同樣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說,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爲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⑹ 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⑺ 指導背誦7段。

三、閱讀拓展

1、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中國人稱爲“煮書”。

2、補充閱讀《超談“煮書”》談談你明白了什麼?

3、結合這篇課文,聯繫多人讀書的故事來談談自己對讀書的看法。可仿照第7段的方法。

4、實踐運用:

用我們剛纔學到的讀書方法來學習《神奇的書》。

⑴ 劃一劃書神奇在哪裏。

⑵ 品一品哪兒最讓你感動。

⑶ 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⑷ 談一談你的獨特理解。

⑸ 背一背這首詩歌。

五、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仿寫填空:

你喜愛的書就你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收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2、寫幾條讀書名言。

3、推薦閱讀:

《書比人長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爲侶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讀 然後

最後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作者對閱讀的熱愛,並愛到啓發。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爲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2、難點: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製成課件或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借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呢?

2、大家談得都不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⑴ 理解“毫不猶豫”。這個詞告訴我們什麼?

⑵ 朗讀體會。

3、這個“我”是誰?

(教師簡要介紹人物資料)

這篇文間是她在1974年爲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份感人至深的獻辭!

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爲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⑴ 指名讀,理解“侶”在課題的意思。

⑵ 讀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麼問題?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反覆朗讀難讀的段落。

3、指名分段朗讀,師生共同糾錯。

4、概括課文內容。

三、讀書交流,探究體驗

1、作者爲什麼會如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爲環遊世界的伴侶?現在,讓我們深入到課文的字裏行間,來細細體會其中的道理。

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爲什麼書作爲自己伴侶的原因。

3、書像她的一個朋友,一個家爲什麼呢?

出示: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瘦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⑴ 自由練習讀。

⑵ 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⑶ 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子、一處標點,一段話來談你的體會和發現。

① 出示: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a、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b、對比閱讀,抓住“?”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反問的語氣──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② 出示:

償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再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哪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a、理解比喻寫法的好處:作者把書當什麼?

b、多讀幾遍,聯繫生活談“書”與“家”、“朋友”的相似之處。

c、作者還把書當作什麼?

③ 出示: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讀,談體會。

⑷ 仿寫比喻句: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所有出示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無限喜愛之情。

四、複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書寫,選擇你喜歡的詞或難寫的詞寫兩遍。

3、用“毫不猶豫”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爲侶

伴侶

朋友

書是 家

故地

……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複習字、詞。

2、回顧上節內容,說說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學生所讀第7段,邊讀邊勾劃批註:

⑴ 自由讀,想像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樣向人家介紹你的讀書方法?相互理解“新東西”的意思。

⑵ 梳理寫作順序,抓住“首先、然後、最後”用自己的語言簡介讀書方法。

⑶ 談談“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對我的暗示。

⑷ 挑戰讀,比一比誰的朗讀最富有感染力。

⑸ 你看,讀同樣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說,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爲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⑹ 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⑺ 指導背誦7段。

三、閱讀拓展

1、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中國人稱爲“煮書”。

2、補充閱讀《超談“煮書”》談談你明白了什麼?

3、結合這篇課文,聯繫多人讀書的故事來談談自己對讀書的看法。可仿照第7段的方法。

4、實踐運用:

用我們剛纔學到的讀書方法來學習《神奇的書》。

⑴ 劃一劃書神奇在哪裏。

⑵ 品一品哪兒最讓你感動。

⑶ 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⑷ 談一談你的獨特理解。

⑸ 背一背這首詩歌。

五、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仿寫填空:

你喜愛的書就你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收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2、寫幾條讀書名言。

3、推薦閱讀:

《書比人長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爲侶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讀 然後

最後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五

五上3課《走遍天下書爲侶》課堂實錄集錦

一堂精彩的語文課,我認爲就兩點:一個是“太學生了”,另一個是“太語文了”。因爲我們是教師,所以要把課上得“太學生”;因爲我們是語文教師,所以要把課上得“太語文”。“太語文了”和“太學生了”都聚焦一個“太”字。精彩的語文課妙就妙在這個“太”字上。“太”字最早源於“太極”一詞,是“大”與“、”(表示“小”)組合而成的漢字,意思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既指極大,又指極小,是“大”與“小”的辯證統一。“太學生了”就是實現了從“以教爲主”向“以學爲主”的轉變,課堂既給予了學生主體地位,使之成爲課堂的“老大”,又着眼於學生視野不寬、認識模糊、見解膚淺或錯誤等“小”處的指導。“太語文了”就是實現了從“泛語文”、“窄語文”向“本位語文”的轉變,課堂既有宏大的語文背景,有“大語文”的境界,又能深入到文本的字詞句、標點符號等“小”處去探究。像這樣,語文課堂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即是小,小即是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並序)》)這就是我追求的語文課堂“太”之境界。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我執教了《走遍天下書爲侶》一文,現實錄和自我剖析如下:

一、素讀

(一)引起閱讀期待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填空遊戲:長滿    的大樹。你會怎樣填?

生:長滿樹葉的大樹。

生:長滿果實的大樹。

生:……

師:可有一位老奶奶不像你們這樣填,她寫了一本小說叫《長滿書的大樹》。夠奇特吧?

生:(點頭,露出驚訝的神情)

師:(出示尤安·艾肯的照片)這位慈祥的老奶奶名字叫尤安·艾肯,是英國著名的兒童作家。1974年獲得了安徒生文學獎。安徒生文學獎被稱爲“小諾貝爾文學獎”。你們想知道她在獲獎獻辭中說了些什麼嗎?

生:想!

師:請打開書,一起讀讀第3課的課題——

生:走遍天下書爲侶。

【學生“小”,理性不足,喜歡感情用事。開課以填空遊戲切入,凸顯“長滿書的大樹”之奇特,激發學生興趣,引起閱讀期待。】

(二)自由閱讀文本

師: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大聲閱讀,遇到生字詞、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爲止。

生:(自讀課文,讀通順後舉手示意)

師:大家真的把課文讀通順了嗎?我們來檢查檢查。(教師出示生字詞和難讀的句子,抽學生朗讀。略。)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頭腦風暴”。請大家再自由閱讀課文,在“收穫卡片”上寫下自己讀懂了什麼,在“問題卡片”上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我給大家10分鐘時間。看誰寫得又多又好。

生:(學生邊讀邊寫)

【學生“大”,首先表現在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這裏,不預設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空“素讀”,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三)交流初讀收穫

師:剛纔,我看了同學們寫的卡片,密密麻麻,精彩紛呈。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說說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尤安·艾肯成爲作家的祕密就是喜愛讀書。

生:我知道了假如要駕舟環遊世界,尤安·艾肯會帶上一本書。(師板書:“帶書出遊”)

生:我知道了作者閱讀一本書的方法。(師板書:“怎樣讀書”)

生:我知道了一本書,不管你看了多少遍,總能從書中發現新的東西。

師:這就是作者駕舟環遊世界帶上一本書的——

生:原因。(師板書:爲什麼帶書出遊)

生:我知道了喜歡讀的書就像朋友,就像家一樣。

師: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還說——

生: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是你自己的東西。(師板書:“書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東西”)

師:“故地”是什麼意思?

生:故鄉。

生:不一定是故鄉。詞典上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都叫故地。

師:這麼說來,故地包括——

生:故鄉。

……

師: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就知道這麼多,真不簡單!請大家看着板書,用一句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帶書出遊

爲什麼帶書出遊

怎樣讀書

書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東西

生:課文先寫了作者駕舟環遊世界一定會帶上一本書,再寫爲什麼帶書出遊,然後寫怎樣讀一本書,最後說喜歡的書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東西。

【此環節,教師既瞭解了學情,又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適當點撥,幫助學生弄清了文章的結構,掌握了主要內容,爲深入閱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摸清學生需要

師:“學貴有疑”。剛纔,同學們在“問題卡”上寫了不少問題。現在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討論,看能不能自己解決。解決了的,就用斜線畫掉。實在解決不了的,待會兒,我們共同來研究。

生:(四人小組討論,相互釋疑,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大”,也表現在學生本身具有學習的本能和創造的天然潛力。讓學生相互釋疑,就體現了對學生這種“大”的尊重和信任。】

師:同學們自學能力真出乎我的意料!不少問題,都在小組內解決了。我發現有兩個問題特別有意思,有價值。請和把你們的“問題卡”拿上來,在投影上展示給同學們看。

生投影:

爲什麼“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這句話爲什麼不用“?”而用“。”?

【教是爲學服務的。教要服好務,必須摸清學生學習的需要,準確把握住學生的“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質疑展示環節,將學生思維之惑充分暴露了出來。】

二、導讀

(一)文本推理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在課文中找到“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個句子。讀三遍,想一想:能用幾個字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出來嗎?

生:(讀後)一本書讀多少遍都有新的發現。

師:這是幾個字嗎?

生:多讀都新。

師:四個字!語言簡潔了,能不能再準確一點?

生:舊書多讀也新。

師:六個字,走回頭路了。用“常讀常新”這個詞好不好?

生:好!

師:作者是怎麼推出書常讀常新這個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生:(默讀)

師:能說說作者的推理過程嗎?(學生沉默)這樣吧,我們一起來讀讀。(引)如果你坐船周遊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最終你能把它背誦下來。對此,我的回答是——

生:(讀)是的,我願意讀上一百遍,我願意讀到背誦的程度。

師:(引)這有什麼關係呢?

生:(讀)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師:(引)朋友和家都太熟了,怎麼還能發現新東西呢?

生:(讀)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師:(引)因此——

生:(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師:誰來用更簡潔的話說說作者是怎樣得出書常讀常新這個結論的?

生:一本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朋友見過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還會有新的發現。家每天都回,不管過了多少年,也會有新的發現。所以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師:你把意思說得很清楚,很好!可不可以再簡潔一點?

生:喜愛的書是朋友和家,朋友和家再熟悉,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都會有新發現,所以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師板書:

書是朋友、家

朋友、家再熟,都可以有新的發現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師:請大家看着板書,把作者的推理過程說一遍。

生:(齊說)

師:說得太好了,言簡意賅!作者通過比喻推理讓我們明白了常讀常新這個道理。

【語文之“小”,可以小到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小到一聲唏噓,一個表情,一次心跳,一絲細微動作。這裏讓學生把“大”書讀“小”,用一個詞來概括問題,用一個句子來表達推理過程,追求的是“小語文”之精進幽微,培養的是學生聚焦概括之能力。】

(二)互文印證

師:書真是“常讀常新”嗎?不光尤安·艾肯有這樣的體會,古今中外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來讀讀——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在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司馬光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朱熹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趙樹理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生:(熟讀)

【小課堂,“大語文”。閱讀既要收得攏,更要放得開。這裏引入名言警句,不但可以拓展學生視野,更可以加深學生對常讀常新的理解和深信度。】

(三)喚醒體驗

師:同學們,你有常讀常新的體會嗎?誰來說說?

生:我喜歡讀圖畫書,一本圖畫書要讀好幾遍,越讀越想讀,有時晚上躲在被窩裏還在讀。

生:我讀《豬八戒的故事》,讀了三遍。開始讀只覺得好笑,後來慢慢覺得豬八戒有很多好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生:我讀《唐詩三百首》,開始只是覺得好玩,讀久了覺得寫得很美,越讀越想越,不知不覺就能背誦了。

生:……

師:這都就叫常讀常新!由此看來,同學們並不比作家、名人差,你們一樣有常讀常新的感受。我相信,有書爲伴,有書爲侶,你們的人生一定很輝煌!讓我們再讀讀這精彩的句子——

生:(齊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大”即是“小”。“大”道理往往表現在“小”體驗中。這裏讓學生談自己讀書的體會,既是爲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是爲了讓常讀常新的思想“入腦入心”,點燃孩子讀書的熱情,正所謂“讀書也是讀自己”。】

三、研讀

(一)巧設“支架”

師: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這句話爲什麼不用“?”而用“。”?這個問題的確提得非常好!我給同學們一些參考資料,先讀讀,看能不能讀懂?

出示:

問號的三種用法:

1.用於疑問句末尾。疑問表示有問題提出來。一般會在句子末尾加上“嗎”、“呢”等語氣詞,有時也不加。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2.用於設問句的末尾。設問是明知故問,以引起人們對問題的注意。設問要作回答,一般是自問自答。如,“難道我們就萬事不如人嗎?不是。”

3.用於反問句的末尾。反問又叫激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答案已包含在反問之中。如,“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隸們的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嗎?”

生:(默讀)

師:這裏介紹了問號的三種基本用法。大家真的讀懂了嗎?請在我們的語文書中找出每種用法的例子來說說。

生:“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是疑問句。

生:“這有什麼關係呢?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是反問句。

生:“怎麼辦呢?我就放學回家以後,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是設問句。

……

(二)自我探究

師:看來,同學們真讀懂了問號的三種基本用法。下面分組討論,“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這句話爲什麼不用“?”而用“。”?

生:(小組討論)

師:說說你們討論的意見?

生:這個句子雖然用了“怎麼”這個詞,但不是在提問題,所以不能用問號。

生:這個句子既沒有疑問,也不是反問,更沒有設問,所以不用問號。

師:同學們真有學問,一下子就把這個難題攻克了!今後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家可以自己先找找有關方面的知識來探究,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三)朗讀深化

朗讀課文,讀好問號是關鍵。請大家只有朗讀課文1-6自然段,注意讀好問句。

生:(自由朗讀)

師抽學生朗讀,並指導讀出感情。

【“小”即是“大”。“小”問題背後往往有“大”學問。這裏藉助學生的“小”問題,補充關於問號的知識,給予學生探究的“支架”。學生很快解決了問題,不但獲取了語文知識,而且語文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四、延讀

師:這節課,我們重點閱讀了課文的1-6自然段。弄清了“走遍天下書爲侶”的道理。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次旅行的話,需要有好書爲侶嗎?請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出示:

《沉思錄》是總理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他說這本書“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生:(齊讀)

師:誰來說說讀了這句話的想法?

生:總理工作那麼忙還堅持讀書,一讀就是100遍,很了不起。

生:我們不光是旅行需要帶本喜愛的書來讀,平時一樣需要讀書。

生:好書值得天天讀,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師:是啊!讀到這裏,我們可以把“走遍天下書爲侶”改爲——

生:走完一生書爲侶。

生:書是我們一生的朋友。

生:一生一世書爲侶。

生:書啊,我一輩子的朋友。

師:的確如此,書是我們一輩子的朋友!有好書陪伴的日子是充實的、美好的。同學們,課後給自己選一本枕邊書吧。常常翻翻,好嗎?

生:好!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讀書,要基於文本,但不能“螺螄殼裏做道場”,侷限在豆腐乾大小的文本上。“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而應該讓語文課立於所身處的歷史文化、社會人心之中。課尾,之所以讓學生從“走遍天下書爲侶”引申出“一生一世書爲侶”,是因爲我深知:只有讓語文課在宏大的疆域中馳騁,才能讓學生越學越聰明,培養出語言和精神的“操盤手”。】

二、省優課賽課堂實錄:《走遍天下書爲侶》

課前談話:

老師說一句詩,學生來猜節日):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中秋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

其實我們剛纔猜的這些節日,都是——傳統節日

一年的很多日子都是節日,今天就是一個節日——國際消除貧困日,你說重要嗎

你還知道哪些節日?

生:十一國慶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國際兒童節

師:還會想到什麼節日?

生:清明節、9月10日教師節

師:你沒有忘記我們老師的節日。同學們,我再給大家猜2個。4月1日?第二天4月2日是什麼節日?老師把它寫下來,你們看仔細了。

師板書:世界兒童圖書節

每年,安徒生獲得者要做一個講座。

一、感受作者義無返顧的選擇

1、揭題、解題

師:在1974年的世界兒童圖書節上,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她作了熱情洋溢的獻辭,在獻辭中她做了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呢?

她選了一本書,並且以此作爲獻辭的題目,那就是——生:走遍天下書爲侶

師:老師把題目寫下來,請大家認真地看。

師:侶是一個生字,很有意思,右邊緊挨着2個口,看到侶字你會想到什麼?

生:伴侶、情侶

師:你會想到哪些四字詞語?

生:形影不離、情比金堅 你的詞彙量非常豐富

師:比如“如影相隨”把這些詞語放到題目中去,你會怎麼理解課題?

師:理解到了這裏,誰願意來讀讀題目。讓我們一起來讀

師:課文都已經預習了是嗎?課文圍繞“走遍天下書爲侶”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注意把生字讀準了,課文讀順了。

學生交流。

2、初次讀課文,我們要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深入學習課文,我們就要儘量走進作者創設環境中,去體會作者的情感。現在讓我們走進作者創設環境中。她要去環球旅行,要多少時間呢?

出示資料:

麥哲倫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

日本一位71歲老翁獨自完成環球航行歷時234天。

XX年,中國人首次完成帆船環球航行歷時185天。

二、感知作者以書爲友的理由

1、創設情境,質疑:你們心中是否有什麼想問問作者?

師:跟隨這一葉孤舟到達這茫茫大海

音樂響起:

當第一縷晨曦穿破雲霧,我靜靜地讀這本書

當月光伴隨孤獨揮灑,我靜靜地讀這本書

當鄉愁如薄霧纏繞,我靜靜地讀這本書

當暴風雨即將襲來,我還是靜靜地讀這本書

多少個白天、多少個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這一本書

師:此時你們心中是否有什麼想問問作者?

生:你要讀那麼多遍不厭煩嗎

生:爲什麼選擇一本書

生:不覺得孤單嗎

2、作者是怎麼回答的呢?讓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自由地讀讀作者的回答吧!

三、領悟作者與衆不同的觀點

1、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作者的態度、語氣表達出來。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句。

2、交流

生: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師: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平時不太會做菜的妻子做了一桌美味的菜,感覺家特別的溫馨

你們有這樣的感受?

生:我知道這是爸爸買給我的新書。

師:此時,你的心情怎樣?把這份心情送到書中讀。

生讀

師:高興的心情請你帶上笑容來讀。你自己感受到了嗎?帶着微笑讀,不僅要體會心情,還要帶着表情來讀。誰還願意來讀一讀?

師:我從你的朗讀中聽出的是?

師:回到這樣的家,除了驚訝、高興,你還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生讀

生:我還會非常激動。[國小教 學 設計 網--更多課堂實錄]

師:那就激動地讀,再激動一點。

師:比第一次激動多了。還願意讀讀其它的句子嗎?

生:是的,我願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

師:讓我們一起堅定地說。你從哪個詞語聽出來的?

師:誰願意再來讀讀?照顧下後面同學,你來

生讀

要是稍微讀得再快一點,再堅定一點

師:讓我們一起來堅定地說——生齊讀

師:還願意讀讀哪個句子?

生:“這有什麼關係呢?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

師:你發現這是什麼句子了嗎?反問句的語氣特別強烈,誰還願意把反問句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還有願意讀讀其他句子嗎?

生:見到了朋友,發現朋友居然還懂這個。

師:見到了朋友,發現朋友居然還懂這個。你會有怎樣的心情?

生:驚訝

師:把驚訝送進去讀

生:興奮

師:興奮送進去讀

生:激動

師:把激動送進去讀

生讀

師:的確是非常地激動。

3、練習

朋友經常相見,可總是還能有新的瞭解,那叫——常見常新;家每天都回,可也總有新的發現,那叫——常回常新。其實,我們讀一篇文章,不僅要體會作者情感我們要觸摸作者思想,作者用這些生動形象的比喻,其實要說的是什麼?

生:要說的是一本書

師:一本書能夠怎樣?你可以找到書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也可以用自己概括的話來說一說。生:能讓你找到快樂

師:作者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觀點呢?能找到書中的語言嗎?

生: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師: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叫做常看——常讀常新。

師:那麼一遍又一遍讀這本書,能發現什麼東西呢?你已經讀了一百遍了,第一百零一遍讀這本書,你還會說什麼?或者不經意的發現,或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你會說什麼?

生:這段句子的什麼這麼好?

生:我怎麼從來沒有發現小草的生命力是那麼地頑強

師:是啊,你多讀就發現了

生:我還會說,我怎麼才發現作者還有這種打算

師:這樣的發現的確是不容易的

師:當你擁有了新的發現,此時你會擁有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興奮

生:新奇

生:喜悅

生:歡快

引讀,迴歸課題:

師:所以,我相信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十遍,因爲——(引讀)你總是能發現新東西。

我想,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五十遍,因爲——(引讀)

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一百遍,因爲——(引讀)

你願意像作者一樣——“走遍天下書爲侶”,因爲——(引讀)

4、多麼獨特的觀點,老師多想與尤安艾肯有一番面對面的交談,你們願意當一回尤安艾肯女士嗎?你們現在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你們要把作者的毫不猶豫、義無返顧,通過你的朗讀、回答表現出來。(師生對讀)

四、存疑結課

1、作家畢淑敏用一生的精力來讀一本書《人魚公主》,師配樂朗讀畢淑敏《常讀常新》。

師:每一遍讀都有的新的感受,每一遍讀都有的新的發現,這就是——

生:常讀常新

2、寫話: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歡的書又是什麼呢?

一本好書能讓人“常讀常新”,就像                ,就像                  。

3、通過大家的體會,你們已經深深地明白,書是能夠——(生:常讀常新,)但是怎樣才能常讀常新呢,怎樣一遍又一遍地去讀一本書呢?相信我們下次還能從這獻詞中有新的發現。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長滿書的大樹》,裏面收錄了每年在世界兒童圖書節的獻詞,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並且能從中常讀常新。

三、《走遍天下書爲侶》課堂實錄

漢川市馬口國小 喻琴

教學目標:

⒈認識文中出現的生字,正確拼讀。

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4.通過多種形式地讀,領悟作者的觀點,感受作者對書的熱愛,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漫談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行嗎?如果現在給你一次機會獨自駕船環繞世界旅行,你們願意嗎?你知道這一趟下來得用多長時間嗎?

2.猜不出來了吧,別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數據,請看(出示課件)可以小聲地讀出來。

3.從這些數據上你發現了什麼?

4.是呀,最快都得185天呢!這麼長的時間,你會選擇帶上一樣什麼東西供自己娛樂呢?

5.看得出大家都願意帶上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一個人她是這樣選擇的。

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誰來讀讀?(指名朗讀。)

6.這個人就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這是她在1974年爲世界兒童讀書節所寫的獻詞裏講到的一段話。她選了一本書,並以此作爲獻詞的題目,那就是走遍天下書爲侶。(板書課題)

7.注意侶是一個生字,很有意思,單立人,右邊緊挨着兩個口,給這個字組幾個詞。(伴侶,情侶)看看字型,想一想字義,由此你能聯想到哪些四字詞語?把這些詞語帶到題目中去,你會怎樣理解課題?理解到這,一起讀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創設情境感知理由

1.課題讀得這樣好,相信你們等一會學課文也一定很棒。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篇熱情洋溢的獻詞吧!一邊聽一邊思考:看看作者圍繞“走遍天下書爲侶”寫了哪些內容呢?

播放錄音

2.說說你得到的答案。

3.初次讀課文,我們要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深入學習課文,我們就要儘量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現在讓我們跟隨作者揚帆啓程,開始這段環球之旅吧!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4.多少個白天、多少個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這一本書。看看課題,此時你們心中是否有什麼想問問作者的?

是啊,老師也感到驚訝!我也想問問她:如果這一趟下來,你能把它讀上一百遍,最終你能把它背誦下來,你也願意嗎?

5.請大家打開課本,看看課文哪一個自然段是作者的心裏話,她是怎樣回答我們的。(第5自然段)自由讀讀,看看作者到底做了怎樣的回答。(學生自由讀)

那作者是怎樣回答我們的?誰來讀讀作者的心裏話?

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肯定的)從哪些詞可以看出肯定?抓住重點詞指導學生讀出肯定的語氣。

6.在這一段回答中有這樣幾個句子,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句子了嗎?

出示反問句:

這有什麼關係呢?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

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誰來讀讀?(指名讀)反問句的語氣特別強烈,誰能再試試?還有誰試試?

7.三個反問在這裏起到了什麼作用呢?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把你體會到的情感帶到文中再來讀讀

8.反問句中的朋友和家在這裏喻指什麼呢?你能找出作者的原話嗎?

指導朗讀比喻句,慢讀,讀出依戀與溫馨的感覺。

作者的比喻多貼切呀!在作者的眼裏書如友,書似家。(板書:書如友 似家)

9.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有要好的朋友,每個人都有溫馨的家,同學們說說你對朋友和家的感受。

(可以讓學生討論交流後發言)

學生自由暢談感受。

10.大家都說的非常好。生活中有一個好朋友,會給你很多幫助,遠在千里的遊子總是眷戀自己溫暖的家,下面讓我們帶着對朋友和家的依戀之情再來讀讀下面的句子:

出示: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加以朗讀指導2-3遍,語氣要緩,慢,有陶醉與溫暖的感覺,)

11你們讀得真好,你們的朗讀讓我陶醉,你們的朗讀讓我體會到了書裏的溫馨。同學們,你們都喜歡讀書嗎?說說平時你都讀過哪些書?同一本書讀過兩遍以上的同學請舉手。你最多讀過幾遍?讀了那麼多遍,每一遍的感覺是一樣的嗎?

12.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感覺厭倦,每一次新的接觸反而會給我們新的感覺,會讓我們的情感更深一層,書亦如此。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出示: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就叫常讀常新。(板書常讀常新)

13.引讀,迴歸課題:

是呀,常讀常新,每一次讀都有新的發現,每一次讀都有新的收穫,每一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我相信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十遍,因爲--(引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我想,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五十遍,因爲--(引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你願意把一本書讀上一百遍,因爲--(引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你願意像作者一樣“走遍天下書爲侶”,因爲--(引讀)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一本好的書不僅要讀十遍百遍,而且要用人的一生去讀,去體會。

三。存疑結課

1、《海的女兒》看過嗎?作家畢淑敏就是用一生的精力來讀它,並寫下了這樣的詩篇:(課件配樂朗讀畢淑敏《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

師:每一遍讀都有的新的感受,每一遍讀都有的新的發現,這就是--生:常讀常新

3、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已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怎樣才能常讀常新呢,怎樣才能做到十遍百遍地讀同一本書而不感到厭倦呢?下節課作者會在這篇獻詞中告訴我們很多她讀書的方法,相信我們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長滿書的大樹》,裏面收錄了每年在世界兒童圖書節的獻詞,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並且能從中常讀常新。

板書:

3. 走遍天下書爲侶

如友

書 常讀常新

似家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六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啓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爲友”的習慣。

5.讓每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學習重點: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學習難點: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學習準備:收集讀書的名言,整理自己讀書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呢?爲什麼?

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後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字詞和較長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帶書旅遊的理由。(在書中批批畫畫,寫下自己的感受)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要求: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別人在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抽查情況)

1、小組內學習展示。

(1)這節課,我學會了“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等詞語;

(2)我會用其中的一些詞語造句;

(3)我能夠流利地讀通讀順課文。

(4)我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解決了每課一練中的一些題目等。

2、抽查生字的讀、說或寫的情況。(主要是針對中差生)

(二)學文悟情展示。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深入品讀文本

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讀了這一句話,我體會到就是讀同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我從“總能”和“不管”體會到的。

b、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讀了這句我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歡讀書,就是同一本書,他也是百讀不厭。我從“一遍又一遍”體會到的。

c、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讀了這句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書,因爲他把書當作了朋友一樣,當作了人似的,讀書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說話一樣。而且書也是想讀就隨時能讀的。我是從“就是”和 “隨時想去就去”體會到的。

3、朗讀能力展示。

生1:“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要讀出感嘆與驚奇的語氣。

生2: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是的,我願意讀上一百遍,我願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這有什麼關係呢?……棄家而去吧?” 要讀出作者堅決、肯定的語氣。

(三)創作性展示

1.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展示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感受;

3.展示自己創作的一段話。

三、激發知識衝突(適時進行)

書到底有怎樣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它作爲自己唯一的夥伴呢?

四、知識拓展延伸

展示課前自主收集的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瞭解了作者的選擇,你有什麼深刻的感受?

2.作者對書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麼,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的根據,然後反覆讀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悟

(1)假設

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設來貫穿全文,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一步步表明觀點說明方法。開始作者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然後又進一步假設別人感嘆,自己的回答是願意讀上一百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最後假設自己坐在船裏,如何反覆地讀書,如有人爲伴。在假設的情境中,作者彷彿在與人交流,把自己對書的獨特情感以及自己在書中體會到的樂趣表達的淋漓盡致。

(2)設問

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毫不猶豫地回答直接顯示了自己對書的情有獨鍾。

(3)反問

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連續兩個有理有力的反問讓你不得不點頭稱是,朋友越見越親,家越回越依賴,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我們情感更深一層,書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4)比喻

作者還運用了許多生動貼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書比喻爲家。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作者把書和家相比,表示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另外,作者將書比喻爲家,不僅表達了喜愛之情,還說了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覆去讀。

②作者將書比喻爲朋友。朋友,是你孤單寂寞時的陪伴,是你傷心難過時的安慰。朋友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願意與朋友在一起呢。把書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珍愛。

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作者以常見的事物爲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明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③作者還將書比喻爲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書已讀多遍,瞭解並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現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2.我會讀(在領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將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覆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

(三)創作性展示

1.展示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感受;

2.展示仿寫的句子: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  ,也________ 。

3.展示自創詩歌等。

4.展示收集到的有關讀書的名言及名人愛書的故事。

三、激發知識衝突(可與成果展示結合)

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愛書的這種情感?

四、知識拓展延伸

1.閱讀《神奇的書》體會書的神奇體現在哪,並體會作者的寫法。

2.完成課後小練筆。(假如你獨自旅行,你會帶上什麼東西呢?仿照課文,寫一寫你自己的想法。)

《 3、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 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着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爲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四、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

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麼。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⑴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⑵ “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⑶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繫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一、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3、聯繫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

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說一說。

4、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二、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試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

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啓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佈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小練筆”。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八

今天,我執教了《走遍天下書爲侶》一課,共2課時。

第一課時實錄:

一、導入

師:採訪一下,你們讀課外書,一本書一般讀幾遍?

生:2遍。

生:3遍。

師:英國作家尤安。艾肯讀書跟咱們不一樣,他一本書可以讀一百遍。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走遍天下書爲侶》。看老師板書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

師: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題目?

生無人舉手。

師:難度有點大,降低一點,誰說說你哪個詞不懂。

生:侶

師:誰來解答一下?

生:伴侶。

師:對,侶就是伴,同伴的意思。天下什麼意思?

生:世界。

師:整個題目什麼意思?

生:走遍全世界,帶着一本書。

師:沒寫着帶一本書呀。就說帶着書就可以了。

師:誰能讀好這個題目?

生讀得一般。

師:通過你的讀,聽不出你在強調什麼?想一想應該突出哪個詞?

生:書。

師:現在你來讀。

生讀得不錯。

師:大家一起讀。

生一起讀。

二、質疑題目,激發閱讀課文的興趣

師:讀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生:爲什麼以書爲侶?(教師板書)

生:作者是怎樣寫的?(教師板書)

師:還有嗎?

生無人舉手。

師:我這有問題,作者是讀一本還是讀許多本?怎樣以書爲侶?(教師板書)

師:你們想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想

師: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怎樣?

生:讀書。

三、明確課時目標

師:這節課我們的第一個學習目標就是練習正確流利的朗讀,此外,我們還要學習生字新詞,解答一部分問題。

四、初讀課文

師:下面大家帶着問題讀一遍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

生讀。

師:讀一遍,行了嗎?

生:不行。

師:咱們再讀第二遍。

生讀第二遍。

師:認爲能夠正確流利朗讀的舉手?

大部分同學都舉了手。

師:下面大家展示一下讀書成果。誰來讀一下生字。

指生讀生字。

師:誰來說一說,這些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

生說,教師補充。

師:下面大家給每個自然段標註一下順序號。

生標號。

師:我們輪讀課文。教師給學生分工。

學生輪讀課文。

師:誰從洪亮、正確、流利的角度評價一下這幾位或某一位的朗讀呢?

學生評價。

師:在讀書的過程中,誰遇到了不理解的詞語。

生:忽略

師:可以用不加反義詞的方法解釋,誰來說一說。

生:不重視。

生:老師,什麼叫品味呀?

生:品嚐。

師:那可不對,怎能說品嚐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段呢?解釋詞語要注意聯繫語言環境。

五、理解第一部分

師:下面,我們來解答第一個問題——作者是讀一本,還是讀許多本?是讀一遍,還是讀許多遍?大家在書上圈劃一下答案。

師:誰說說。

生: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師:對。

師:下面大家自由朗讀一遍。

生自由朗讀。

師:我再找一名同學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指一生讀書。教師指導學生讀好“我會選擇一本書”“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等句子。

師:作者說是讀一本書,還是許多本?

生:一本。

師:讀多少遍?

生:一百遍。

師:一個如果,表明作者並不是真的去周遊世界,通過作者創設的情境,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作者對讀書的喜愛。

師:程度深不深?

生:深。

師:帶着這種感受再來自由朗讀一下第一部分吧。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如果第一部分我直接寫“我喜愛讀書,一本書我可以讀上一百遍”好不好,爲什麼?

生:無語。

師:作者沒有直接表達,而是創設了一個情境,這樣寫,顯得很形象,很有情趣。你們說是不是?

生點頭。

師:文章第一部分又把題目擴展開來,具體進行了解釋,這些有何作用?

生:點明中心。

師:不對,應該是點題。

六、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走遍天下書爲侶。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解決剩下的問題。(教師手指板書)

二、感悟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

師:作者的讀書跟咱們不一樣,很有個性。一本書,作者爲什麼他能夠讀上一百遍呢?大家在樹上圈出答案。

生圈劃。

師:誰說說?

生:第4自然段。

生:第5自然段。

生:第6自然段。

師:概括地說,就是第6自然段;具體地說是5、6兩個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不是。

師:爲什麼這樣說,可能有的同學還不明白。沒關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嗎,大家可以通過多讀,加深感受和理解。下面大家自由讀一遍,用心地讀一讀,仔細地體會。

生自由朗讀。

師:下面,我請一個同學讀,大家認真聽。

一生讀。

師:讀得不錯,很有感情。

師:下面我再找一個同學來讀。

指一生讀書。

師:讀得也不錯。下面大家看一下第六自然段,標註一下重音詞。

學生標註。

指一生讀這一句,評價指導,讓學生再讀。學生齊讀。

師:下面咱們師生合作讀。師生合作讀5、6自然段。

師:下面大家一起讀一下。生齊讀。

師: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理由?

生舉手的不多。

師:看來理解得還不是很好,下面大家再反覆讀幾遍,直到能向別人講明白這個問題爲止。

生過一會停了下來。

師:現在,誰能給我講一講。

一部分同學舉手。

生:因爲每次讀書都有新的發現。

師:這就好像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

生: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師:“真想不到你懂這個”含着的意思是——

生:對朋友有了新的認識。

師:每次讀書,都有新的發現,就像過了多少年後又回到家,你會說——

生: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差!

師:這句話含着的意思是——

生:無語

師:對家有了更新的發現。

師:看大家的神態,好像還沒有完全理解作者的觀點。沒關係,以後你可能對此有更深的感悟。

師:作者在講述理由的時候,實際上第六自然段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我能否把第5自然段刪去呢?

生:不行

師:爲什麼?

生無語。

師:這樣可以把爲什麼說每次讀書都會有新的發現,講得很明白。

師:第五自然段,用了什麼方法呢?

生: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方法。

三、感悟讀書的方法

師:以書爲侶,一本書要讀上一百遍,那究竟怎樣讀呢?大家在樹上標記一下記號。

師:誰說一說。

生:第七自然段。

師:對。誰來把第七然段讀一下。指生讀。

師:下面我們合作讀。(教師讀首先,然後,最後等詞語)

師:作者寫了幾遍讀書呀?

生:5遍。

師:那也不夠一百遍呀?

生:作者用了省略號。

師:作者爲什麼用上“首先”“然後”“最後”等詞語呀?

生:條理清楚。

師:說得非常到位。

師:這段話裏前面謝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最後一句又寫同船而行。這是爲什麼?

生無人舉手。

師:聯繫上文的內容和題目想一想。

生:和上文相聯繫,點明題目。

三、學習結尾

師:我們一起把結尾讀一下。

生齊讀。

師:結尾寫得很簡短,但是含義很深刻。第一句中的朋友,表明作者與書的感情怎樣?

生:感情深厚。

師:朋友就不能有一次交往,說明這本書讀多少遍?

生:許多遍。

師:隨時想去的故地,“故地”說明原來讀過這本書嗎?

生:讀過。

師:作者在結尾再次強調一本書可以讀上許多遍。大家注意一下,上文都是書像什麼,這裏變成了書是什麼,由此,你能感悟到什麼?

師:作者與書的感情在步步——

生:加深。

師:最後一句有不明白的嗎?

生:我不明白。

師:因爲人與人不一樣,讀書的方法不一樣,讀書的感受和收穫也不一樣,所以作者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

(學生似有所悟)

四、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感受到作者與衆不同的讀書個性,也學到了作者巧妙的寫法:創設情境,寫得富有情趣;巧用比喻,寫得形象、生動;注意點題;前後貫通,結構嚴謹等。在讀書方法上,相信大家都能得到啓發。

【反思】

這兩節課,感覺是在“讀”上有所加強了,讀的次數增多,形式上也有變化。通過讀來加強感受,尋求理解。朗讀與感悟結合在了一起。第二,我用問題串起課堂結構,增強了學生閱讀的動力。第三,在寫法滲透、讀法指導上有所加強。

不足之處:1.句子訓練不明顯。有的句子雖然孩子們讀了許多遍,但並未真正的理解,這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來。如“一本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這句話的含義孩子們真懂了嗎?此外教師的訓練目的也不明確,到底訓練哪個句子,訓練學生應用哪種方法品味,教師心中都不明確。2. 有感情地朗讀還不是很充分。3.寫法的滲透點太多。4.課後第三題,仿寫句子和背誦第七自然段的任務沒有完成。

自己細讀文本的功夫還要再加強!

領悟表達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案例 篇九

本冊第一組課文的主題是:我愛閱讀。書中選編的四篇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緊密地圍繞着閱讀。我也是愛閱讀的人,所以書中選編的四篇課文所講的我深有同感。我也希望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能讓學生愛上閱讀。

課前通過調查,我發現,喜愛讀書的同學有不少,問他們爲什麼喜歡?有的說是爲了寫好作文;有的說是喜歡裏面的故事:有的乾脆說是父母規定要讀的……我又問他們讀書以後有什麼收穫?有的同學把握了故事情節;有的同學記住了裏面人物的言行……感覺學生讀了,但是真正熱愛書,並能真正讀進去的人不多,這可能也跟學生的年齡和閱歷有關係。所以在進行這一單元教學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情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比如在教學《走遍天下書爲侶》一課時,,我採用聯繫比較策略,讓學生將作者對書的看法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通過“朋友”“家”,讓學生暢談感受,喚醒學生心靈上的共鳴,對於文章談到的讀書方法,更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讀書實際,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書,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只有將讀書與思考相結合,纔有收益的道理。將課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學生會理解的更快,體會的更深刻。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而舒適,書,讓這個世界充滿真善美,當學生真正感悟到這一點時,讀書的慾望是從心底迸發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將想法轉化爲行動,號召他們加入讀書的行列。

課講完了,但我要把學生求知的慾望和讀書的熱情化作他們的行動。但學生們家庭狀況都不是很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做的圖書目錄,我發現學生手裏的圖書少得可憐。於是我又充分發揮同學們做的書目的作用,讓同學們傳閱每人的書目,開展“互借互讀”的讀書活動,大大拓寬了學生讀書的空間。

《 3、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 篇十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篇散文,它用比較的手法闡明瞭作者的觀點——走遍天下書爲侶。同時,全文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精煉而準確的語言,具體地寫出了讀書給作者帶來的樂趣,穿插介紹了讀書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啓示,概括出讀書的方法。

4、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聯繫自己讀書的感受,體會作者獨具匠心的比喻。

教學重難點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具 掛圖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讓你獨自駕舟環遊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

好,讓我們一起到文中看看作者的選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

2、誰來說說作者獨自駕舟環遊世界旅行,選擇什麼東西供自己娛樂?(書)

3、板書課題;走遍天下書爲侶

“侶”是什麼意思?(生查字典:同伴)

4輕聲讀文,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二部分:3-9自然段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作者爲什麼選擇書作爲自己的伴侶?劃出有關的句子,並在句子旁寫下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交流討論

3、品讀課文並指導朗讀

4、齊讀第二部分

5、課堂小結

四、佈置作業

閱讀課文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作者爲什麼選擇書作爲自己的伴侶?

二、繼續閱讀課文,感悟學習方法

(一)感悟方法

1、齊讀第七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2、你認爲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繼續讀文,劃出有關詞語。

(體會“首先…然後…還…最後”的句式)

3、小組合作概括出作者讀書的方法

(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穫、想象)

(二)思考說收穫

你反覆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嗎?有什麼收穫?

(三)學方法,談怎樣認真讀書

課文最後兩個問句是否需要回答?如果需要,你想怎樣回答?

三、總結全文暢談感受

四、佈置作業

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