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精選多篇)

目錄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精選多篇)
第一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第二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思路第三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第四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建議第五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設計

《走遍天下書爲侶》

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書爲侶》是一篇散文,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一遍又一遍地讀”。用比較的手法向我們闡明瞭作者的觀點——走遍天下書爲侶,文章以細膩獨特的筆觸,精練而準確的語言,具體寫出了讀書給作者帶來的樂趣,穿插介紹了讀書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針對目前兒童喜歡看漫畫卡通,電視等,本文是一篇極富教育性的課文。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採用聯繫比較策略,讓學生將作者對書的看法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通過“朋友”“家”,讓學生暢談感受,喚醒學生心靈上的共鳴,對於文章談到的讀書方法,更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讀書實際,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書,只有將讀書與思考相結合,纔有收益。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而舒適,書,讓這個世界充滿真善美,當學生真正感悟到這一點時,讀書的慾望是從心底迸發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講想法轉化爲行動,號召他們加入讀書的行列。

一、教學(推薦訪問範文網)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作者爲什麼以書爲侶,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手不釋卷。

三、教學時數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

出示相關生字詞、句子。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同學們,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並且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帶哪一樣呢?(指生說)是呀,錢?不行,這東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機?不好,這麼多的景點,哪裝得下……這道題還真讓我們很難做出選擇。可是有一個人卻很堅定地說出他的選擇,想知道他選擇的是什麼嗎?

2.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板書課題:走遍天下書爲侶)指名學生讀課題,正音、理解“侶”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3.他爲什麼選擇書作爲他一路上的伴侶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學習: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並且標好自然段的序號,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是否正確,你發現了哪個生字容易寫錯,給大家提個醒。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正音。

4.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5. 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 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爲什麼會選擇書陪伴自己旅行呢?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隨着回答出示句子:

(1)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2)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3)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2.自由讀這幾句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讀了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體會到的?

預設(1):讀了第一句話,我體會到就是讀同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我從“總能”和“不管”體會到的。

你能把體會到通過朗讀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

預設:讀了第二句我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歡讀書,就是同一本書,他也是百讀不厭。我從“一遍又一遍”體會到的。

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指導學生朗讀)

預設(2):讀了第三句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書,因爲他把書當作了朋友一樣,當作了人似的,讀書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說話一樣。而且書也是想讀就隨時能讀的。我是從“就是”和“隨時想去就去”體會到的。

預設(3):作者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而且書可以隨身攜帶,你想讀的時候就能拿出來。如果是一本人物傳記,就好像是你在交一個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紹名勝古蹟的書,那就好像是到那個地方旅遊了一趟似的。)

能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

4.把三句話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加深體會。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會帶上一本書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爲他把書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2.引導學生提問。讀了這三句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比一比,誰提的問題最有價值。

(預設:爲什麼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爲什麼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爲什麼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二、探究品味語言

1.自由讀課文,用”“劃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

2.學生彙報交流,指導朗讀

(1)彙報交流“爲什麼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2)指名讀有關的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真想不到你懂這個!”這裏把書比作了朋友,每次見到朋友,感覺都是不一樣。特別是“真想不到你懂這個!”好像是又對朋友發現有了一個的發現,這個發現非常的意外,叫人驚訝。

b.你對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指名說,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c.“你每天都回家……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這句把看書比作是回家一樣,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還會有新的發現。

(3)指導感情朗讀。

(4)出示三個反問句

a.讀了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麼?(都是反問句)

b.給它們換一個說法。

c.從三個反問句中你體會到什麼了?交流,相機指導朗讀。小結:讀書也是這樣,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你有這樣的感受嗎?交流。

過渡語:就因爲這樣,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4)彙報交流:怎樣一遍又一遍的讀?齊讀第七自然段。作者這樣一遍又一遍的讀書方法,劃出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對我們有什麼啓示嗎?全班交流。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過渡語:這一趟下來,都可以把書讀上一百遍,最終能背誦下來。

(5)彙報交流“爲什麼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a.這句話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把書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b.作者爲什麼這樣比?

三、積累語言,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啓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四、閱讀鏈接

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

因。

五、佈置作業

“小練筆”: 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六、板書設計

走遍天下書侶【英國】尤安〃艾肯

1、字詞通關

2、分析課文

3、體會佳句

4、學習寫作手法

第二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思路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思路

1.本文是一篇說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正是本文的特點。可以採用以下教學步驟:

(1)初讀全文,重點交流對主要內容的把握,作者走遍天下以書爲侶的理由和方法。然後再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還可提出不懂的問題。(2)“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作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3)反覆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啓發。

2.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書的情感,對閱讀的熱愛。教師要以作者的假設爲線索,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開始作者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然後又進一步假設別人感嘆,自己的回答是願意讀上一百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最後假設自己坐在船裏,如何反覆地讀書,如有人爲伴。在層層遞進的假設中,一步步表明觀點。還可以讓學生在本文中學習一些讀書方法,用於指導課外閱讀。

3.對於讀書之樂、愛書之情,作者的表達很獨特,要引導學生體會。除通篇都用的假設外,作者還善於運用設問、反問、列舉等修辭方法,尤其是一些靈動鮮活的比喻,增強了文字的表達效果。“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走遍天下書爲侶”等,將書喻爲家、故地、人、朋友、伴侶這些美好親切的事物,顯得活潑而又形象,簡單而又深刻。生動地傳達了愛書人與書之間的關係親密,閱讀所帶給人的豐碩收穫和精神享受。 在教學時要重視語言的積累。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還要讓學生仔細品味、欣賞,並抄寫下來,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第三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

語文備課大師 目錄式免費主題備課平臺!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

第一堂語文教研課,我選擇了一篇短的散文《走遍天下書爲侶》,文章比較簡單易懂,可正是簡單的文章要上的出彩也不容易。40分鐘下來,我由一個當局者變成一個旁觀者,冷靜下來,細細回味,感觸很多。

一、語文課應該以讀促悟,而不應該是教師支離破碎的講解。課堂應該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而且尤其以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最爲重要。可是真正上起課來,發覺自己領會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課上,我給了孩子們讀書的時間,但我清楚,那只是爲了讀而讀,是做給人看的讀。草草讀過兩遍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進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我爲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內涵,上課之前,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包括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想從中受到一定的啓發,或許是因爲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漸漸的多了,竟然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既想讓學生讀懂課文,又想講課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實證明,這樣的備課是失敗的。在文章的重點部分,學生讀得不夠,而且感覺讀的方式比較單一,對於文章的內涵體會得就不到位,現在想想,就是缺少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所致。如果我不剝奪學生讀書的時間,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而是給孩子深悟文本的時間,也許孩子們自身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二、擺正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今天的課堂使我深深認識到,課堂不是教師的舞臺,而是學生的園地。我是引領者、點撥者,卻不應該是包辦者。在以前的講課中我真的知道,自己講得過多,但就是找不到癥結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裏。現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錯了位置,我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們出現偏差。可是我應該知道,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學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爲代替學生的行爲。課堂上,學生纔是主角。

三、課堂的靈活性。也是因爲課前準備的不充分,其實,在設計導語的時候,我也想到了讀過書的學生,會跟着課文的內容走,或許會貼着書這方面的內容來交流,但實在是也沒有想出更好的,所以我仍然沒有修改導語,也沒有將過渡語設計好,以至於在學生交流書中的內容的時候,我甚至有種不安的感覺。我想在教學上自己還是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要多多學習。

語文備課大師 今日用大師 明日做大師!

第四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建議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建議

1、教學前,可安排一次“以此爲侶,其樂無窮”的活動:

如果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爲什麼?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辯論。然後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本文是一篇說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正是本文的特點: 可以採用以下教學步驟:

⑴初讀全文,重點交流對主要內容的把握,作者走遍天下以書爲侶的理由和方法。然後再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還可提出不懂的問題。

⑵“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作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⑶反覆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啓發。

3、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書的情感,對閱讀的熱愛: 教師要以作者的假設爲線索,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開始作者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然後又進一步假設別人感嘆,自己的回答是願意讀上一百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最後假設自己坐在船裏,如何反覆地讀書,如有人爲伴。在層層遞進的假設中,一步步表明觀點說明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在本文中學習一些讀書方法,用於指導課外閱讀。

4、要注重有感情的朗讀:

文中雖沒有人物對話,但在作者的假設中卻有着人物間充滿情感色彩的問答甚至辯論,字裏行間洋溢着對書的熱愛之情,要指導學生讀好。第一自然段假設的提問,所羅列的事物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作者的兩次回答要讀得肯定、堅決,給人以勿庸置疑的感覺。“這有什麼關係呢?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爲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要讀出反問的

語氣。作者設想的“你”的語言,要讀出感嘆與驚奇,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將自己的感受融進去。

5、對於讀書之樂、愛書之情,作者的表達很獨特,要引導學生體會: 除通篇都用的假設外,作者還善於運用設問、反問、列舉等修辭方法,尤其是一些靈動鮮活的比喻,增強了文字的表達效果。“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走遍天下書爲侶”等,將書喻爲家、故地、人、朋友、伴侶這些美好親切的事物,顯得活潑而又形象,簡單而又深刻。生動地傳達了愛書人與書之間的關係親密,閱讀所帶給人的豐碩收穫和精神享受。

在教學時要重視語言的積累。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還要讓學生仔細品味、欣賞,並抄寫下來,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閱讀鏈接”中的詩歌《神奇的書》,以對比、誇張和想像,寫出書的神奇:能開闊眼界,領略人生真諦,是人類文明與精神的傳遞。詩歌是對課文學習的拓展。可以讓學生邊讀邊畫一畫書都神奇在哪裏,體會作者的寫法,然後結合實際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並有感情地朗讀,最好背誦下來。

6、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字的字形:

如“豫”的左邊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邊是“令”不是“今”,“某”的上邊是“甘”不是“廿”。一些筆劃較多的字,可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

7、在學生充分感受到以書爲伴的樂趣,明白反覆讀一本書的方法後,可相機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找到自己喜愛的書反覆讀,每一次試着從不同的角度去讀,看有什麼新的收穫,還可以做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爲“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做好準備。

第五篇: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學反思

第一堂語文教研課,我選擇了一篇短的散文《走遍天下書爲侶》,文章比較簡單易懂,可正是簡單的文章要上的出彩也不容易。40分鐘下來,我由一個當局者變成一個旁觀者,冷靜下來,細細回味,感觸很多。

一、語文課應該以讀促悟,而不應該是教師支離破碎的講解。課堂應該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而且尤其以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最爲重要。可是真正上起課來,發覺自己領會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課上,我給了孩子們讀書的時間,但我清楚,那只是爲了讀而讀,是做給人看的讀。草草讀過兩遍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進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我爲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內涵,上課之前,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包括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想從中受到一定的啓發,或許是因爲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漸漸的多了,竟然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既想讓學生讀懂課文,又想講課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實證明,這樣的備課是失敗的。在文章的重點部分,學生讀得不夠,而且感覺讀的方式比較單一,對於文章的內涵體會得就不到位,現在想想,就是缺少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所致。如果我不剝奪學生讀書的時間,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而是給孩子深悟文本的時間,也許孩子們自身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二、擺正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今天的課堂使我深深認識到,課堂不是教師的舞臺,而是學生的園地。我是引領者、點撥者,卻不應該是包辦者。在以前的講課中我真的知道,自己講得過多,但就是找不到癥結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裏。現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錯了位置,我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們出現偏差。可是我應該知道,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學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爲代替學生的行爲。課堂上,學生纔是主角。

三、課堂的靈活性。也是因爲課前準備的不充分,其實,在設計導語的時候,我也想到了讀過書的學生,會跟着課文的內容走,或許會貼着書這方面的內容來交流,但實在是也沒有想出更好的,所以我仍然沒有修改導語,也沒有將過渡語設計好,以至於在學生交流書中的內容的時候,我甚至有種不安的感覺。我想在教學上自己還是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要多多學習。

我們向你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走遍天下書爲侶》

走遍天下書爲侶

走遍天下書爲侶

《走遍天下書爲侶》

走遍天下書爲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