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多篇)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多篇)

國小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篇一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開學初我組以學區教研工作計劃爲指導思想,根據本冊教材的內容和重難點確定了兩個研究專題,將乘法口訣及除法兩部分知識的學習,確定爲本學期重點研究的內容。我們本着加強教學研究,注重課堂實效,紮紮實實地開展教研活動。結合年級、學科特點和教研組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本學期教研計劃。力求加強各校之間的合作,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新問題,挖掘潛能,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本學期我們進行的教研活動記錄如下:

每次活動,老師們都認真準備,積極參加並做好記錄。作爲一名區教研組成員,我積極參加區教研活動,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及時傳達給學區教研組的教師們,使每位教師及時瞭解區教研組活動內容、精神並在教學中努力嘗試,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活動時間9月16日

在此次會上老師們共同探討了教學中的困惑,共同制定出了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

第二次:活動時間9月27日

邱老師講了一節《10以內的加減》;邱老師認真備課,精心準備,經過一次次的試講,兩節課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研組的老師們在活動中積極發言、討論、評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通過活動,大家進一步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解決了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收效還是較大的。

第三次:活動時間10月15日

這次活動老師們聽了三節課:《6的乘法口訣》、《東南西北》、《下棋》。通過聽課,對比自己的教學,找到了差距,例如:《6的乘法口訣》一節,我們在備課時的想法與區研究課的設計思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點:都是從2—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引課,但我們在設計中對學生開放的空間較大,這樣教師不好把握,而且對怎樣在6—9乘法口訣的學習中體現乘法意義的教學還比較模糊,通過活動,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拓寬了教學思路,明確了今後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活動時間10月26日

交流總結提高。在這次活動中,教研組的老師們將參加本學期教研活動的體會進行了交流。

易老師說: 通過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把握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教育特點,設計思路和學習方式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高。

邱老師:通過聽幾位教師的講課,使我深深的意識到上好一節課,提問的重要性。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難預料性。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觀念,才能在實踐中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才能使教學實現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陳老師講:我非常榮幸的在教研組裏承擔了一節研究課。通過這節課,不但鍛鍊了我上課的技能,同時,在我們教研的老師們真誠的提出我這節課的不足時,我又一次感到了收穫的喜悅。尤其是一位老師就我課堂上的估算的處理提出的意

見,使我茅塞頓開,一下子意識到原來在估算是可以有導向的。通過大家的研究,和相互的交流使我對我的課堂又有了新的瞭解,同時,在後來的教學中我也改進不少,這節課使我收益非淺。

第五次:活動時間10月26日

我們五六年級數學教研組開了一次教學研究活動。石老師承擔了本次活動的教研課,她授課的是六上分數乘除法的應用題。整節課,她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巧妙地融合於學生的自創題目情境中。各環節的時間分配較好,尤其是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時,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同時也適當選做題,特別是重點如何突破,難度如何化簡準備充分,符合學情。

當天中午,進行了評課活動。在說課中,介紹了自己教學設計的依據和意圖,說明了自己的觀點。評課的老師分別從學生學情、老師提問及學生回答、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教學各環節用時等方面進行了評議。

第六次:活動時間11月4日

1、外出學習、培訓教師作精神傳達

2、組內研討課的評課活動

第七次:活動時間11月10日

解讀吳亞萍的《國小數學教學類結構的基本課型》

教學類結構:簡單地說,指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其內在結構和特點,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學課型。國小數學教學中主要涉及數的認識、數運算、規律探索、圖形測量、概念形成、知識的整理與複習等教學內容。

運算的教學結構:對數運算教育價值的理解,對數運算教學長段遞進式目標設計的理解,注重結構學習的整體性。

運算的總目標:學生要知道各種運算的意義、基本法則及各種運算之間的關係;能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判斷,並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能根據情境靈活運用估算方法對計算結果的範圍進行準確判斷;能有序地排列算式並發現其中的規律;建立基本的數學敏感。

第八次:活動時間12月10日

參加區“國小數學教研活動月”聽國小數學教研員易虹輝老師宣讀了由教育局頒發的文件“關於在全區開展國小數學教研活動月的通知”,佈置了活動月的具體工作。聽喻沛執教了示範課《分數應用題的整理與複習》,還聽了特級教師盛建武老師結合示範課爲大家作了題爲《怎樣上數學課》的主題講座。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篇二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宋海霞 時間:2017、4、14 參加人員:數學組老師。

教研主題:評陳老師的複習課《按比例分配》 教研內容:

陳老師說課:《按比例分配問題》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比與分數的聯繫,已掌握簡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它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生產中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爲以後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礎。教材提供了兩種解法,一是轉化爲歸一應用題,運用歸一應用題的解題方法解答。二是把比轉化成份數,注意聯繫生活工作實際導入例題,使學生從再轉化成分數,使題目成爲分數乘法應用題,然後按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方法來解答。這樣安排使得學生容易接受,不僅加深對前面分數應用題的理解,還有利於加強知識間的聯繫。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材中體現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現實意義,並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評課:陳老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教師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併力求通過數學教學,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1、教學中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在生產生活中要把一個量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分配,從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價值。

2、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按比例分配地合理性,理解什麼是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特點掌握按比例分配這類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3、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學習爲主動研究性學習。

4、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

5、陳老師的教態親切自然、極具親和力。

6、注重細節、提問精煉、引導得當。

總之,這節課注意把數學與生活相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活力。

探討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複習課效率

如何上好複習課?六年級下冊教材有50%的內容都是對整個國小階段的有關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怎樣用好教材?怎麼樣上好每一節複習課以達到複習的最佳效果?”早已成爲畢業班老師的熱門討論話題,也是大部分畢業班老師的頭痛問題。

複習課既要讓優生“吃得飽”,也要讓中下生“吃得消”。每個班都有優生和差生,我常常聽到一些成績好的同學抱怨:“老師,上覆習課真的很無聊,上課講的內容我們都學過了,都會了。”可是,對於成績差的同學卻不一樣,雖然都是學過的知識,但他們卻有很多知識都沒掌握好,甚至有些知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複習的時候,部分中下生還是“一頭霧水”,一個問題反覆習問了好幾個同學還是回答不出來。這樣一來,成績好的同學就覺得不耐煩了,他們上課無精打采,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複習過程中往往出現保證了一部分學生,而忽視了另一部分學生外的情況,造成了學生的"失業"現象。因此,我感到只有在複習課中做好"兼顧",解決好"失業"現象,才能切實提高課堂複習效率,做到增效減負。那麼,如何上好複習課,既讓成績好的學生“吃得飽”,又讓中下生“吃得消”?怎麼樣才能提高學生整理、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呢?怎麼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地參與複習的過程呢?帶着這些問題,大家來談談複習課的教學經驗。

總結:俗話說,教無定法。不同類型的複習課採用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我們應根據課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上好複習課,有賴於老師們在實踐中積累教學經驗,總結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複習課的教學質量,以達到複習的最佳效果。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篇三

張莊中心國小教研組活動記錄 數學組

時間: 9月28日

活動主題: 提高學生兩位數乘法一位數的計算能力

參加人員; 全體數學教師

活 動 內 容 :1.學生的計算水平較低,對於兩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問題,討論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各位教師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主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A:在訓練中注意習題的精而少,儘量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利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B:對於學困生,在開始訓練時注意速度要慢,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算理。

張莊中心國小教研組活動記錄

數學組

時間: 11月2日

活動主題: 如何系統地搞好期中複習

參加人員: 全體數學教師 活 動 內 容

1、期會考試將近,組織數學教師討論如何系統的有計劃的搞好複習工作;

2、有的教師認爲可以把知識以填空、選擇、計算、應用題的分類進行系統練習。組內教師一致同意。

3、有的教師認爲,我校學生基礎較差,我們應以課本爲主線,以課本爲陣地。

4、我們對於稍難的題,訓練上應重視,但應注意量的掌握應該少。難度不能太大。

張莊中心國小教研組活動記錄

數學組

時間: 11月18日 活動主題: 期會考試總結 參加人員: 全體數學教師 活 動 內 容:

1、本次期會考試各個年級學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學生的整體水平正常。

2、學生存在問題:計算能力差,理解應用題能力差、基礎一般的學生多,學優生少。

3、試卷難易程度來說,比以前較有難度,並增加了稍難的題。

4、以後我們應努力的地方: A:加強計算、速算能力訓練; B:繼續努力管理、輔導好學困生; C:提高課堂效率,注意學優生培養、訓練; D:落實課外小組活動。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篇四

培文國小數學教研活動記錄

(共五次)

活動時間:2015年3月12日 地點:會議室

主題:學習《國小數學課程標準》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活動內容:

一、學習《國小數學課程標準》

1、提高學生的教學素養,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

數學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教育以及自學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獲得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和觀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數學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總合。

2、構建所有學生必需的共同基礎和加強數學的應用和實踐

應與時俱進地重新審視數學基礎,根據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以及構建簡明數學知識結構的要求,確定數學課程的內容,應抓住數學知識的主幹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實加強數學課程的基礎性。

3、關注不同學生的數學需要,提供選擇和發展的空間

學生羣體中存在個性差異,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數學發展,。應提供具有差別性和多樣性的數學課程設計,增加課程的可選擇性,使數學課程適應與全體學生。

4、充分關注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認識心理髮展的規律,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要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和應用的過程,加強數學學習的活動,提供學生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

5、強化評價的教育功能,鼓勵學生奮發進取

數學學習評價是對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所取得的成果和達到的水平作出評判,同時對學生改進學習和完善自我進行導向;它又是實施教學反饋、評估和策略的重要環節。

6、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數學課程必須大力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課程改革的積極作用,使現代信息技術成爲學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爲獲得信息資源和開展學習交流的廣闊平臺。

二、對各年級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1、三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診斷中關於“根據問題把所需的條件用直線連起來”中的“每本相冊可以放幾長照片”應該連幾項。

結果:學生如果能列出相對應的算式,就應該算他的是正確的。

2、用兩種方法比較,並說明理由。這題比較速度大小與計算速度差是否屬於一種方法。

結果:這屬於一種方法,這裏只能比較“路程”作爲第二種方法。

3、五年級數學教學中,解方程的錯誤率非常的高,必須藉助於驗算才能提高正確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較容易出錯的環節,因爲沒有正負數加減乘除作爲基礎,學生很難正確解比較複雜的方程。可以用“移負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補充解題方法。

活動時間:2015年3月26日 地點:會議室

主題:《小數的初步認識》評課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潘濤:聽了吳老師《小數的認識》這節課,首先我們來對比分析一下教材:老教材中的這節課有小數的讀法和寫法的介紹及小數意義的介紹,而新教材中卻把讀法和寫法給 “模糊”教學了,難度降低了許多,只要求學生能口頭會讀,也沒特別地指導寫法,還要求小數的意義不能脫離現實背景(主要以價格和長度單位)抽象地去學小 數。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差不多按照教學書中的過程來進行教學,注重紮實,有效。

課堂上在教學小數的讀法、找生活中的小數(課外資料)、小數在價格表示中的含義,這幾個環節,學生學得還比較紮實。但在教學長度單位中的小數含義時,設計比 較牽強,學生對分數與小數的關係理解也不夠透徹,以至於在找一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及後來的兩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時,學生雖能講出,但應該指出是這樣規定的,是否可以這樣設計:把元角分和長度融合在一起,在價格中就安排分數與小數的關係教學,然後針對發現的規律,讓學生思考,爲什麼在長度單位中可以這樣或 者爲什麼應該這樣?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其利用以前學過的分數知識幫助解釋,到達認識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針對分數與小數的關係安排了相對應的練習,老師讓學生說出分數再說出小數,說出小數再說出分數,如果這個練習做過後,我想對本節課難 點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整分米、整釐米的數先寫成分數,在寫成小數。然後讓孩子觀察,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怎樣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怎樣 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通過表格的對比,孩子們馬上就能回答出來。我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十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一位小數。

葉華:《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三年級學生首次接觸小數,比較抽象的,殷老師通過介紹超市裏的常見物品價格顯示的數字,引入小數,非常貼切。對於這節課感觸頗多,現談談自己幾點看法;

1、注重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學生,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殷老師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用商場裏商品的價格,讓學生感悟小數。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數學的應用,又把學到的新知應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好學的內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

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地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空去體驗和探究,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畫一畫,分一分代表1元的正方形,初步感知了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還充分調動學生自己任意製造小數,自主探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使學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

3、重視知識延伸

數學知識百變莫測,不能只站在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光從價格數字上說明小數的含義,只會讓學生以爲小數只能表示價格,殷老師準確的引導學生從長度當中尋找小數,從把1米分十等份,引導學生把每段表示成分數,再利用新知試着表示成小數,引入了小數在長度當中的應用。

陳學文:《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教學這部分內容是通過藉助“元、米”爲單位的小數作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小數。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小數是比較抽 象的數學概念,對第一次接觸小數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學習的負擔。但孩子們對小數尤其是表示價格的小數並不陌生,讀寫小數也相對簡單,因此 老師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用米表示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爲了能降低難度, 殷老師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爲基礎,營造和諧課堂。

吳老師在以下幾方面把握的比較好。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小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創設較爲豐富的,貼近學生生 活實際的情景,藉助學生熟悉的商場價格標籤,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生活的氣息。再通過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 材,導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2.利用課堂生成資源,促進有效教學

整節課內容比較多,大致分爲三個知識點:小數的讀法、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學生較難理解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幾釐米 的含義環節中,周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經熟悉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來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同時及時抓住生成資源,利用米尺引導學生分析、發現用米 表示的小數的含義,從而達到學生將新知識內化爲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目的。整個教學中有以下的不足:

加強小數的認讀,促進有效教學在完成了學生對小數的基本認讀過後,由於學生是初步接觸小數,部分學生對小數部分的認讀易犯錯誤,因此在此環節結束後,還應結合課本教學插圖加強學生對小數的認讀,理解以元爲單位的小數的實際意義,加深理解,爲完成後面以米爲單位的小數化寫打下基礎。引入數軸,可以在數軸上方便表示小數。使學生明白小數還可以在多方面的領域起着重要作用,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多樣性。

教學中,教師倡導教學民主,始終把學生擺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上,促使課堂學習活動熱烈展開。整節課沒有教師的說教,只有師生間的探討和學生間的交流、討 論、爭辯;沒有教師的尖刻批評,只有教師激勵性的評價。教師語言風趣幽默,及時捕捉學生學習的錯誤,機智地加以引導。學生在這樣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到新 知,在愉悅的氛圍中提升了數學素養。

活動時間:2015年4月9日 地點:會議室

主題:學習吳亞萍老師的《國小數學教學類結構的基本課型》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會議內容:

一、學習吳亞萍的《國小數學教學類結構的基本課型》,相關內容如下: 教學類結構:簡單地說,指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其內在結構和特點,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學課型。國小數學教學中主要涉及數的認識、數運算、規律探索、圖形測量、概念形成、知識的整理與複習等教學內容。

數運算的教學結構:對數運算教育價值的理解,對數運算教學長段遞進式目標設計的理解,注重結構學習的整體性。 數運算的總目標:學生要知道各種運算的意義、基本法則及各種運算之間的關係;能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判斷,並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能根據情境靈活運用估算方法對計算結果的範圍進行準確判斷;能有序地排列算式並發現其中的規律;建立基本的數學敏感。

數運算教育價值取向的轉變。“新基礎教育”認爲:數運算除了可以使學生掌握各種運算方法,形成相關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外,還可以使學生學會有序、結構性地思考,養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學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數學算式以及運算中的一般規律,從而瞭解數學發現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從而建立判斷與選擇的自覺意識,形成靈活和敏捷的思維品質。

二、教師討論。老師們對吳老師的見解感覺有點高深,理解難度有點大,需要更多的案例來配合理解。 數運算教育價值取向的轉變。“新基礎教育”認爲:數運算除了可以使學生掌握各種運算方法,形成相關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外,還可以使學生學會有序、結構性地思考,養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學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數學算式以及運算中的一般規律,從而瞭解數學發現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從而建立判斷與選擇的自覺意識,形成靈活和敏捷的思維品質。

活動時間:2015年4月30日 地點:會議室

主題:《研討期中質量檢測的問題》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活動內容:

(1)兩級分化嚴重,優生數上升,中間斷層,差生數目增加。 (2)學生的主動性不強,沒有學習興趣,動力不行,行爲習慣不好。 (3)平常落實不到位。 (4)學生完成不了作業不好處理。 (5)學生訓練時間不充分。 採取措施:

(1)、學習行爲習慣的培養 思品教育――→內驅力(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意平時觀察,及時與學 生溝通談話,注意“節點”的培養。)

紀律教育――→明確課前、課堂、課後學生學習行爲,建章立制,課堂教學 中滲透強化學生培訓和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2)、及時反饋,分層優化 A、加強疑難反饋卡的使用。

B、科學分層設計導學案,分層進行教學,把工作做到前頭。 C、以訓練爲主,充分發揮黑板的作用。教師的示範引導作用要加強。 D、注意課堂評價激勵功能的使用。

(3)、備 課 要 充 分,題 型 設 計 要 多 樣,加

強 “預習本 ”的 課 前 督

查,課 中 筆 記 本的互查互糾,課後糾錯本和達標測評卡的檢查。 (4)、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實、細、精) 要更爲全面細緻的備課

備學案時首先要考慮這節課準備安排幾個學生的活動,每個活動怎麼安排; 其次要考慮在活動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 第三要考慮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或遇到哪些問題。

老師怎樣進行調控,怎樣評價等;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老師要進行巡視指導,並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要好好把握教材

從整體上去認識教材,用聯繫的觀點系統地分析教材,瞭解全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明確各部分教學內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體系中的地位,瞭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研究全冊教材的所有知識點在各單元的分佈情況;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出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爲教師的認識結構,只有到了這一步纔算把握 了教材,教學中才能駕輕就熟,寓繁於簡。 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

要抓住教材中本質的、主要的東西,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然後在教學活動中 突出出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方面上去,同時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學新 知識就必須注意提用學生的已有的舊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 知識的銜接點和轉化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突出重點。 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可以根據情況重新調整知識的順序;可以結合本地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提出能達到同樣教學目的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尤其要可以擴大例題的思維空間,體現知識的整體效應,突出知識的內在聯繫和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補充有關教學內容,也應注意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不要隨意降低或撥高教學要求。 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教學中的智力因素很豐富,例題中有,習題中也有。要有意識地挖掘,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在教學中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推理、遷移等能力。注意導向。

活動時間:2015年5月21日 地點:會議室

主題:研討《如何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會議內容:

陳學文:如何提高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我們數學教師長期探討的一個焦點問題,依據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要求來看,以關心,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一個學困生的學習成績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本人的學習興趣,喪失了學習動力,而且也會影響整個班級,整個年級乃至整個學校的學習成績。我們都知道: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他們做一百個題目還不如教給他們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

盧靜: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最強,學困生由於前後知識銜接不起來,給思維造成了困難而喪失了信心,因此,我們在講授新知識的前一天,要針對性在佈置複習、預習的內容或提綱,課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啓發學困生回答基礎性的舊知識,這樣掃除了學習新知識的障礙。

譚崗:學困生在課堂上一般是不太愛舉手的,教師應主動叫他們回答問題,並通過表揚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長此以往,他們就逐步轉入主動思維的狀態。積極爲學困生創造思維的條件。

潘濤:課堂上安排適當的一段時間讓學生議論重點、難點,同一小組程度不同的學生都有,這樣既有利於學困生髮表自己的見解,促進他們的思維,又有利於他們聽取優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開拓思維視野。

葉華:課堂練習題安排成階梯式,既不妨礙優生的拔尖,又兼顧了學困生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通過一些基礎題,使他們有成功感,進而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魏長青:經常接近他們,瞭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聽取他們在學習中的困難和對老師授課的意見,這樣做教師既能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與他們溝通,使他們毫無顧忌地發展自己的思維。

吳麗紅:數學教學中多舉實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實際讓學困生大膽地抽象概括爲數學語言,要求他們多讀教材,教師多輔導,使學生正確把握概念的內涵、關鍵詞、句,以便在解題中能準確無誤,舉一反三地適用。

許校:對,我們要指導他們認真審題,明確題目的所有條件和隱含條件,逐步使他們學會分析題意,應用已知條件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綜合性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逐步過度到獨立完成思維的全過程,從而使思維水平有新的提高。

彭家印:其實,培養學困生縱向、橫向比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較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要引導學困生學完一單元、一章後自己小結內容。並把這一部分內容與前一部分內容、整章內容進行比較,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郎少勳:對於他們在演題中出現的問題,利用自習時間或第二課堂活動,自己組織辨析,讓他們從誤解辨析中去領略正確的數學觀點。 譚豔蓉: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應用上述方法,不僅使學困生逐步愛學數學,會學數學,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興趣,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標籤:教研 多篇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