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宋朝的歷史簡介(多篇)

關於宋朝的歷史簡介(多篇)

北宋領土範圍 篇一

宋朝與遼國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由於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力圖開拓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宋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崇寧三年(1104)宋廷置隴右都護府收復河湟,宣和三年(1121)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金國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也在與大理交界處設立了黎、敘、瀘、黔、邕等州。

北宋規定州郡長官不能兼任一個州郡以上的職務,並且州郡的兵權、財權和司法權也歸朝廷。又規定州郡長官由文臣擔任,長官之外另設“通判”,使其互相牽制。 後來,又把全國州郡劃分爲十五路,陸續在各路設轉運使、提點刑獄、安撫使、提舉常平等司,統稱“監司”,也都由文臣擔任,只是安撫使有時用武人。路、州、縣的官員都由中央官兼攝,屬於臨時指派的性質,所謂“以京、朝官權知,三年一替”。這樣,地方長官的權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無法與朝廷對抗。

宋朝重大歷史事件:乾淳之治 篇二

宋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宋朝相對進入到一個興盛時期,史稱“乾淳之治”。宋孝宗平反岳飛冤獄,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宋孝宗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呈現政治繁榮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而且南宋內部問題多多,士風日下,吏治腐敗。官俸和軍費佔了國家大量的財政收入。宋高宗時期政府加重稅,又使農民造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禪位於趙昚,是爲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後,頗欲有番作爲,改革朝政,力圖恢復,他給岳飛平反,又將秦檜時期製造的冤假錯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戰派,銳意收復中原。重新拜張浚爲相。並且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總體說來,宋朝的內政形勢有所改觀,宋朝相對進入到一個興盛時期。

宋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史稱“乾淳之治”,史稱爲“卓然爲南渡諸帝之稱首”。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宋朝重大歷史事件:靖康之恥 篇三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等,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爲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宋欽宗被廢爲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營。當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時,隨行的李若水抱着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還罵不絕口地斥責金人爲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

1127年4月20日,金人冊封一向主和的張邦昌爲帝,國號“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權,金人在扶植張邦昌的同時,再次搜刮金銀,即使婦女的釵釧之物也在掠取之列。開封府擔心金銀不夠,金人無端挑釁,便在開封城四周設立市場,用糧食兌換金銀。由於京城久被圍困,糧食匱乏,百姓手中的金銀也無所用,便紛紛拿出來換米。這樣,開封府又得金銀幾萬兩。然而,開封城已被搜刮數次,金銀已盡,根本無法湊齊金人索要的數目。金人只好作罷。

此時,金軍統帥得知康王趙構在河北積極部署軍隊,欲斷金人退路,又擔心兵力不足,不能對中原廣大地區實行有效統治,因而,在立了傀儡政權之後,準備撤軍。在撤退時,金人還燒燬開封城郊的房屋無數。“東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漢上,北至河朔”,在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區,金兵“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里”。這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罪行滔天,令人髮指。

四月一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宋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已於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宋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被金人擄去的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北宋王朝府庫蓄積爲之一空。金兵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慘烈的災難,給宋人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傷痛。又因靖康元年爲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爲“丙午之恥”。

靖康恥無疑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更是大宋這個王朝的百年國恥。而這場大劫所產生的根源更是後人必須深刻總結的重大教訓,這個國恥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終得洗雪,在此之間,南宋和金國之間的百年戰爭遍佈關陝黃土、秦嶺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遠比沙漠中打轉的宋夏戰爭更加激烈震撼!

南宋疆域 篇四

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南宋初,金兵一度攻入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紹興九年(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金第一次和議成立,雙方確定以當時的黃河爲界。但次年金人毀約,出兵取河南、陝西。紹興十一年(金皇統元年),宋金議定以淮河爲界。第二年又將西部界線調整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及秦嶺以南。以後雖有局部變動,基本穩定在這條界線。

據趙汝括於寶慶二年(1226年)所寫的《諸蕃志》一書記載,當時澎湖列島已隸屬於福建路的晉江縣。這標誌着大陸政權對海上島嶼行使管轄的加強。

南宋時期全圖畫出金皇統二年、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金泰和八年、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的疆域政區和當時中國邊區各政權以及各族的分佈地。金境內畫出諸京、諸路路治、路界、部分府州治所和邊地部族。宋境內畫出行在所、諸路路治、路界、部分府州治所和西南邊區一些羈縻州、部、土著部族區。西夏、大理、吐蕃地區內容略同北宋,西北邊區的西遼境內畫出其主要城邑和屬部。

南宋歷史簡介 篇五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的其中一個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開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結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南逃至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爲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爲“火”,改元“建炎”意味着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爲都城,史稱南宋,以別於北宋。紹興和議後,大部分時間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爲界。南宋與金朝、西遼、大理國、西夏及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帝國/元朝爲並存政權,直至1279年亡於元朝,共152年。

由於未能收復中原,南宋的統治範圍被迫限於秦嶺淮河線以南地區,與金國長期軍事對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經濟、手工業、航運貿易、武器製造及科技。

宋朝重大歷史事件:王安石變法 篇六

王安石變法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是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

慶曆新政失敗後,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朝廷內外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進京述職,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主張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建議朝廷改革取士、重視人才,請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但沒被仁宗採納。

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遂起用王安石爲江寧知府,旋即詔爲翰林學士兼侍講,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並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王安石認爲,北宋國家貧苦的癥結,不在於開支過多,而在於生產過少;農民之所以貧苦和不能從事生產,一方面是由於官僚富豪兼併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農民身上。因此,最好的理財富國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勞動力去開發自然資源,是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王安石隨後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認爲“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神宗採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並要求其盡心輔佐。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爲參知政事,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爲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統籌財政。同年四月,遣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

熙寧三年(1070年),頒佈募役法、保甲法。

熙寧四年(1071年),頒佈方田均稅法,改革科舉制度

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

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爲目的,以“理財”、“整軍”爲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宋朝歷史簡介 篇七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

宋朝歷史從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開始,一直到1279年趙昺跳海殉國爲止。共計將近320年。

宋朝建於五代末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繼續周世宗時統一天下的大略,最終基本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太祖趙匡胤、太宗 趙光義二帝發動宋代僅有的幾輪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定型。此後宋朝一直採取重內輕外的消極防守策略,很少對北再興干戈。建國之初,趙匡胤爲避免重蹈唐後期藩鎮割據和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將軍權歸於中央,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募兵制和調將指揮制相結合的政法。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一方面宋朝地方兵員極廣極雑,終宋少有權臣豪強亂政,工商業、科技發達,文化極爲繁榮;另一方面,也導致北宋自初立之後武備積弱,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對西夏、契丹用兵屢遭挫敗。

宋於1126年-1127年發生靖康之難,徽、欽二帝皆被金人擄去,宋室被迫南遷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入侵的金國以淮水、大散關爲界,史稱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時期的宋稱作北宋。1276年,都城臨安陷落,南宋亡於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的征服。

北宋歷史簡介 篇八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爲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爲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爲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爲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積貧積弱”的局面。

有人認爲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鹹平三年(1000年)GDP爲265.5億美元,佔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爲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係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係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繫,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