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禮記》禮記·大學【新版多篇】

《禮記》禮記·大學【新版多篇】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一

《禮記·學記》開篇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爲先”。自漢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後,中國的教育哲學、教育理論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改變。漢武帝在諸子百家裏選擇儒家的教學思想爲國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們什麼?宋朝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雲:“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大道,這就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教我們平常思維的方法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處事待人接物的綱領有:言忠信,行篤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希望此書真正能幫助大家都獲得一把“啓迪心靈的鑰匙”,能成爲家庭、學校、社會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讀本及參考教材,亦同時啓迪我們父母師長們應從小注重培養兒童的德育。我們常說:“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強國之本。”今天,我們給兒童最好的基礎教育無過於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精髓——儒家聖賢文化,並希望得到各界共同來參與和大力推動。

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位恥。學校是一方充滿了濃郁文化氣息的淨土,在這裏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一棵參天大樹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學習上,你幫我,我幫他,團結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決不亂吐痰,亂扔紙,損人利己真可恥。

姐妹重圓讀書夢。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典型事蹟,“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希望我們大家能攜起手來,讓美德世代相傳。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二

偶讀《禮記》遇到了下面這樣一段話,很值得慢慢體會。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沒有德智體美勞,卻有仁義禮智信。沒有說讓學生畢業後成才,做一番大事業,只是要求學生能夠人格健全,學識通達,能夠成爲榜樣。成爲榜樣後,他人自然能夠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反觀我們此刻的教育,基本上是爲了分數、證書、學位,然後再作爲出人頭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種程度上說,我們很敬業,但不得不提出疑問,我們樂羣嗎

如今的高校,老師給學生打分打的試卷的分,學生給老師績效分。對於這一點我十分反感,並不是因爲學生給我的分數低,而是對於這種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爲了討好學生,甚至放下了師者的尊嚴,對學生容忍放縱,奴顏婢膝。還有,有些學生因爲考不好,甚至在網上罵老師,嗚呼哀哉,今日之‘博習親師’也。

論學取友,我們能夠理解爲有論學的潛力和擇友的原則。但我更願意把這四個字曲解爲以文會友。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沒有知音。而最易成爲知音的,則是同學和同行。期望難忘同學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歡、坐而論道比刀光劍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點,就可達小成,其實並不難。

大成叫做知類通達,強力而不反。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原因很多。我認爲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擁有獨立的思想和誠實的決定。這樣說可能太大衆化了,很多人不會覺得這一點有多麼重要。舉個我經常給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經常這樣問別人:你認爲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沒有獨立思想的人。對一個事物做價值決定時,務必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否則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大成無上限,獨立思想,誠實做人,而已。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三

“有教無類,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這句話出自《禮記》。“有教無類”是孔子提出的教學方法,對現代而言,它的意義就是:身爲師者,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爲一個人過去不好的經歷就在學習上放棄他。“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是講的學習方法,指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不要一味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正如諺語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教師來說,要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學習中的正遷移。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勤於學習。

人的行爲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爲,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爲。教育家斯金納提出外界的強化作用是塑造兒童行爲的基礎。只要瞭解強化效應,操縱好強化技術,及時有效地施加強化,就能控制行爲反應,並隨意塑造出一種教育者所期望的兒童行爲。作爲老師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強化控制理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級時,有幾個小朋友作業很是潦草。針對此,我採取了鼓勵爲主的強化教育:一次作業工整就加蓋一朵小紅花,連續3次小紅花,就加蓋一個“一級棒”的大印章,連續2次“一級棒”就獎勵小卡通畫並上光榮榜。這種積極強化的方式,這種連續的強化刺激,矯正了他們原有的作業潦草的習慣,不斷地向好的方向發展。這與孔子提出的“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善教者,雖逸而功倍,不善教者,雖勤而功半。”

我班邵陽小朋友有着極強的暴力心理問題。經過兩年來的觀察瞭解,我認爲原因在於幼年時的攻擊毛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成爲一種不良的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爲其發泄過剩精力的一個方面。由於缺乏道德意志,他雖然知道不好,但卻控制不了自己。對於這個孩子,我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輕視他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個孩子的可憐和可惜,我也認識到作爲一個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盡心盡力教導每個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

我靜下心來首先分析了家長的問題:對孩子早期教育是失敗的。可能是沒有加以重視,認爲孩子之打架無所謂;亦可能方法簡單,引起孩子的對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於是我與家長聯繫並引導他們對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學校教師繼續做工作,畢竟孩子打架的次數在減少,要給予鞏固;同時找建議他們求助心理醫生,給予矯治;多鼓勵邵陽參加有益的體育鍛煉或公益勞動,使其過剩的精力有正確的渠道排除,同時也可以進行意志力訓練。

令人欣慰的是,進入三年級的邵陽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也有所提高了。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四

暑假裏,我閱讀了許多書,使我印像最深的,是《禮記》。《禮記》中說“禮”的部分,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禮記》中說道:“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可見“禮”是非常重要的。“禮”就是禮貌、禮儀,“有禮”就是講文明、有禮貌、懂禮儀。文明禮貌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標誌。

有禮必須從日常生活的言行做起,做到講文明、有禮貌。比如:不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愛護公物,坐公交車時主動給需要的人讓座;不在公衆場合大聲喧譁,見到熟人要問好,需要別人幫助時用“請”,得到別人幫助時真誠道聲“謝謝”,和別人告別時說聲“再見”,等等。

一個有禮的人,不僅讓人與他相處時心情愉快,而且也能使他自己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反之,一個無禮的人,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我就親眼目睹這樣的例子:有一回,我去圖書館借書,在門口看到有位叔叔問門衛爺爺:“指南書城搬去哪裏了?”門衛爺爺生氣地說:“不知道!”我以爲爺爺是真的不知道,就上前告訴了叔叔,等叔叔走後,門衛爺爺說:“這個人,那麼沒禮貌!連稱呼都沒有!”我這才明白,門衛爺爺不是真的不知道,他是覺得叔叔沒禮貌才故意不告訴他的呢!我想,如果叔叔能夠禮貌用語,門衛爺爺一定會告訴他的!

做人須有禮,人有禮則安!有禮的人會成爲一個受歡迎的人,人們更樂於幫助他。同學們!“有禮”不在於嘴上功夫說說而已,而在於真正的踐行,讓我們從國小禮,從我做起,做一個知禮、懂禮、講禮的現代文明人!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五

儒、道、陰陽、法、名、墨、雜、農、小說家九家爲中國最早的九個學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現的最早。儒家的禮儀在周朝時就已經開始實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時就出現了。但《孟子·盡心章句上》中說:“所惡執一者,爲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所以,我覺得還是儒家更主張中道。

我認爲《儒行》這篇文章就是寫君子(儒士)的各種行爲的。我體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爲甲冑,禮義以爲幹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會把它翻譯爲:儒士拿忠信做甲冑,禮義做盾牌;頭戴仁而行,懷抱義而居。這就是自立。可我更願意把它譯爲:儒士用忠信捍衛自己的思考,用禮義來保護自己那顆純潔的心;腦子裏有一種意念是要懷着仁愛去行動,心中懷着義來處事。雖然有暴政,但也無法改變我的想法。這就叫做自立。

舉兩個例子吧!

周朝時,西伯(周文王)不喜歡紂王荒淫無道的統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來治理國家。這可惹怒了紂王,於是紂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終還是打敗了紂王(只不過是把他的大道傳給了他的兒子武王)。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猶太人摩西的。

猶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埃及人便開始排斥猶太人,後來又要把所有剛出生的猶太男孩都殺掉,只有一個叫摩西的小男孩獲救了。他支持猶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後帶領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後來的以色列),自稱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會獨立做飯)本站○(、掃地,這不叫自立,必須有了這顆心才叫自立。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六

閒暇時我常常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書桌旁,一邊品着綠茶,一邊慢慢研讀着《禮記》這部古代經典,那淡淡的茶香與書香頃刻間在心脾間交融、瀰漫、繚繞,足以令我心曠神怡、如癡如醉,讀着,讀着,我彷彿回到了遙遠的古代,正在與古代聖賢品茗與對話。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又遠超於《荀子》。這部書可謂是包羅萬象,它以禮樂爲核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禮記》在唐代就被列爲“九經”之一,到宋代則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爲士者必讀之書,由此可見《禮記》這部書的重要價值。《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爲“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反覆吟讀着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蘊含的那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爲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

孫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爲公”的思想,主張爲了老百姓,建立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會。這段文字,並不會因年長日久而失去光澤,至今讀來,它仍發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對對美滿、公正的大同社會的強烈嚮往。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七

我最喜歡的是《禮記》,它時時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學會去從別人的角度去想,發現錯誤就要去改。這本書,還告訴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意思: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仍然很謙虛,做了很多對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這樣才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雖然知識不是很淵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謙虛,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認爲這樣的人也能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錯誤就應靠自己的主觀努力,不必要求別人,這樣再有缺點錯誤,就沒有什麼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自身也有錯誤,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強求別人,就算沒有改過來,這樣的錯誤,也不會有什麼抱怨的。

‘好學近乎知,知恥近乎勇。’意思:喜歡學習的人,離聰明就很近了,明白恥辱的人,離勇敢就不遠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歡學習,明白恥辱;那麼他就會很聰明,很勇敢了。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都離不開書,因爲我們能從書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說真正的理解了。

讀《禮記》的心得體會 篇八

《禮記》中,孔子這樣說儒者——其飲食不溽。看來不僅“色惡不食”,“臭惡不食”,曾厄於陳蔡之間,飽嘗過飢餓之苦的孔子,如今竟如此苛求飲食了。

是他要求過高,還是身體太嬌貴?

都不是。問題就出在一個“禮”上。

“克己復禮”,孔子一生都在爲禮教奔波。他所在意的不僅是“食”,衣食住行無不在“禮”的約束下。

品格上“儒者”以忠信爲寶,“涅而不緇”,到春秋時一切禮法已成了繁文縟節,倒的確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到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已讓人無暇顧及禮數,見人匆匆問聲好,日日“趨庭”,已然失去了君子風範。

孔子有閒心去較生活的真,他“學而爲己”,修身養性。我們現代人卻是爲考試而學習,爲賺錢而工作,衣食住行已無了“禮”的約束。“禮”已漸漸淡去了。但是,一個不禮的人又如何能心清如水,成爲謙謙君子。一個爲世俗名利所包圍的人又如何能成爲大寫的人?

孔子之所以被稱爲“聖人”,是由於他不變的情操,是由於他“大同”、“復禮”的人生追求,是由於他謙和、端正的生活態度。我們沒有學到他的禮、他的魂。我們只能是忙忙碌碌地終此一生。淡了規矩,棄了品性,丟了原則,因而也淹湮在茫茫人海中了。

穿越千古的塵埃,在古人的心中,尋找那一方淨土。雖身處塵世,但那“繁複”的禮節卻給浮生以寧靜,予心靈以平和,賦人生以感悟。

不知禮者,也枉來人世了。無束縛不成器,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不僅適用於古代,亦適用於現代。

今生有禮今世好,莫笑尼山說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