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精品多篇】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精品多篇】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一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一)整體感知

這首詩寫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2年,詩人戴望舒因爲在報紙上編髮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寫出了《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當時祖國半壁江山淪於敵手,中華民族處於危亡關頭。在詩中,詩人面對現實,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的命運融爲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同時,藉助於詩的想象,表達了對“遼遠一角”的解放區的嚮往。

這首詩以“我”用“無形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想爲抒情線索。“無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則是思緒和聯想的展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

(二)學法引導

這首抒情詩,詩人由“殘損的手掌”展開想象,讓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國地圖,隨着“手掌”的移動,作者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詩作通過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表現出詩人對解放區的申請向往和,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熱切盼望。朗讀本詩,應努力把握它的感情線索,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並仔細品味詩中描寫的具體形象所寄寓的詩人的主觀情感。

(三)審美鑑賞

堅貞不屈的意志美

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親的歌。詩人的手掌是殘損的,祖國的土地也支離破碎,詩人與祖國有着共同的命運。在敵人的黑牢裏,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心目中的祖國地圖。詩中“廣大的土地”,實際象徵的是祖國。“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是寫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所產生的種種感覺,其實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愛於恨,憐與悲,愁苦與希望。“殘損的手掌”是詩人一顆“赤誠的忠心”的物化。

(四)重點難點突破

1、這首詩描寫了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析]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從詩歌中的形象入手,整體把握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詩中描寫的形象有“殘損的手掌”“廣大的土地”“長白山的雪峯”“黃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等。

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的形象化思緒,在想象中再現了他的家鄉、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天氣沒有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2、《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前後通過對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請從詞語的感情色彩的角度,結合原詩作具體分析。

[析]詩歌表達感情的手段靈活多樣,可以將多種表達方式結合使用,可以選用恰當的修辭手法。本題意在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引導學生理解、欣賞這首詩。

[參考答案]

這首詩的前後兩部分對比鮮明,從詞語感情色彩上說,前半部分多用消極的、冷色調的詞,如:殘損、徹骨、寂寞、憔悴、陰暗等,極恰當地表達了詩人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法言表的感情。後半部分多用積極的、暖色調的詞,如: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等,有力地表達了詩人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必勝,解放區是民族復興的所在。

3、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比喻修辭方法有什麼不同,簡要說說其含義。

(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3)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4) 那裏是太陽,是春天。

[析]此題旨在通過對一些重要語句含義的理解,來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侶關係與母子關係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溫柔感情抒發得細緻動人。

(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確民的新生活。

(3)“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廣大的土地”借喻整個中國。

(4)“那裏是太陽,是春”是暗喻,用“太陽和春天”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4、這首詩是怎樣將衆多的形象,貫穿組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

[析]設置此題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加深對本詩所寫形象的認識,另一方面在於體會本詩作者在安排結構上的匠心。

[參考答案]:

《我用殘損的手掌》在想像中展開詩的內容,在想像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微涼”“冷”“滑出”“細”“軟”“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自學階梯評估

達標訓練

1、《我用殘損的手掌》是我國現代詩人 的詩作。詩句“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中, “廣大的土地”象徵 ,“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表明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灰jìn( ) 河堤( ) 憔悴( ) 蓬 hāo( ) 荇( )藻

3、理解下面詩句的含義

(1)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2)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4、找出詩中押韻的字,簡要歸納本詩押韻的特點。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節選詩句,回答問題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嶂,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1、詩中寫自己的家鄉,寫了家鄉春天的哪些景象?是怎樣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詩人如同身臨其境的?

2、哪幾句詩寫的是解放區的景象?作者在選取形象和選用詞語上有什麼特點?

3、詩人是怎樣將解放區和淪陷區對比着寫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詩人往往把自己抽象的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其具有可感性。請借鑑這種寫法,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發自己的一種感情。

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金黃的稻米

金黃的稻米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裏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穫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裏,遠山

圍着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塑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裏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爲人類的一個思想。

1、從這首詩的內容看,該詩所寫的時間是 詩歌中的“而你們,站在那兒”一句中“你們”所指的是 。

2、詩歌中,詩人由金黃的稻米想到了 、。

3、簡要評析詩句“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中“皺”與“美麗”的含義。

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歌以“金黃的稻米”爲中心形象展開聯想,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傳達一個時間性的主題——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詩歌賦予“金黃的稻米”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調,把關注點從外在畫面轉向內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黃的稻米”“收穫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來寫收穫的快慰和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應該是美麗的母親,而不是如雕像一樣站在“秋天的田裏”沉思的“稻米”。

三、資料下載

戴望舒其人其詩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8年後成爲水沫社和其後的《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佔領。次年5月,爲了保持民族氣節,不在日本人手下當“良民”,望舒挈婦將孺跟葉靈鳳夫婦一起乘船前往香港,8月1日,他開始主持當時剛剛創刊的《星島日報》的文藝副刊《星座》。在他的努力下,《星座》很快成爲香港進步文學的中心。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4月27日,在監獄中寫就蕩氣迴腸的詩作《獄中題壁》。在潮溼、陰暗、寂寞而煩悶的地牢裏,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他的情緒開始變得有點反覆無常,要麼不發作,一發作,就顯得不可收拾;這給他的婚姻關係帶來了陰影,使他在不久後經歷了兩度離婚的慘痛。本來就有一點的哮喘病急劇惡化,這導致他沒過幾年就英年早逝了。1949年3月11日,望舒懷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榮一點”的意願,毅然帶着兩個女兒,跟卞之琳一起,冒充押貨員,乘船北上。他死在剛剛解放的生機勃勃的北京。

1950年3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瞭望舒逝世的消息和胡喬木親自趕寫的《悼望舒》一文,說:“我爲中國喪失了一個決定爲人民服務的有才能的抒情詩人而悲悼。

戴望舒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

具代表性的詩有:《雨巷》《我思想》《寒風中聞聲》《偶成》《無題》《我用殘損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時候》《煩憂》。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二

《我用殘損的手掌》

這首詩寫於抗日戰爭的最艱苦年代。當時祖國半壁江山淪於敵手,民族處於危亡關頭。在詩中,作者面對現實,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的命運融爲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同時,藉助於詩的想象,表達了對"遼遠一角"的解放區的嚮往。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於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爲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爲"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誌的編輯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樑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後,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誌。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願》、《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後,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出版的詩集還有《望舒草》(1933)、《望舒詩稿》(1937)、《災難的歲月》(1937)、《戴望舒詩全編》(1989)。

一、學習本文,掌握如下字詞。

1、爲下列加紅字注音

河堤( )錦幢( )荇藻( )徹骨( )蓬蒿( )螻蟻( )

2、詞語積累

灰燼 憔悴 蘸

二、課文內容分析。

1、把握詩中用"無形的手掌"撫摸中國地圖生髮聯想的抒情線索。

這首詩以"我"用"無形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想爲抒情線索。"無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則是思緒和聯想的展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

2、找出詩中的比喻句,分別說明其含義。

(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侶關係與母子關係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溫柔感情抒發得細緻動人。

(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確民的新生活。

(3)"堤上繁花錦障"是明喻,用"繁花錦障"來形容家鄉百花盛開的美好圖景。

(4)"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廣大的土地"借喻整個中國。

(5)"那裏是太陽,是春"是暗喻,用"太陽和春"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6)"無形的手掌"是隱喻,用來比喻詩人的思想、聯想、心理和情感。

3、分別說明詩中運用暗示、烘托、對照手法的語句有何表達作用。

"嶺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敵佔區人民的苦悶憂傷。

"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暗示那裏人民在侵略者的騷擾下無法安居樂業的痛苦處境。

全詩運用對照手法,淪陷區的今昔對比,淪陷區與解放區的對照,鮮明地表現出詩人的愛憎感情。

三、學習本文,要注意詩的前後兩部分感情色彩和描寫手法明顯不同,從感情色彩上來說,詩歌的前半部分是消極的、冷色調的,如詩中的一些詞語: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後半部分是積極的、暖色的調的,如詩中的一些詞語: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三

2  我用殘損的手掌

從容說課

《我用殘損的手掌》是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鐵窗下向苦難祖國的抒懷之作。“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是詩人堅貞不屈意志的寫照。詩歌一方面從實處着筆。描寫淪陷區陰暗。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的明麗。側重於寫意,對象徵着 “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深情讚美。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完美統一,抒情風格變幻多姿。

詩歌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教讀本文,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體會其音樂美。課文在想象中展開詩的內容,其思想感情的表達,主要通過形象的構成來實現。要引領學生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讀中,宜採用聯想想象欣賞法,引領學生把握意象的含義和全詩的感情線索,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

3.感情背誦本詩。

能力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

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感情誦讀,把握全詩的感情線索,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詩人的情感。

2.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 聯想想象欣賞法  引領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蘊含的情感。

3.研討點撥法  用於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主題。教具準備

多媒體CAl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把握全詩的思想感情。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主觀情感。品味詩歌浯言,

領會其藝術魅力。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同學們,提及戴望舒,我們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撐着油紙傘,“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但盧溝橋頭的炮火點燃了民族鬱憤,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紙傘”,而在“獄中題壁”,並且“用我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放聲歌唱“永恆的中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28年在上海與人合辦一線書店,出版《無軌列車》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書店,出版《新文藝》月刊。1931年加入左聯。1932年自費赴法國,在里昂中華大學肄業。一年後到巴黎大學聽講,受法國象徵派詩人影響。1935年回國。次年創辦《新詩》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及詩刊《頂點》。還曾主編過《珠江日報》和《大衆日報》副刊。同時組織“文協”香港分會並任理事。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後被捕入獄,受傷致殘,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1949年回到內地在國際新聞局法文組從事翻譯。1950年因氣喘病去世。

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年詩歌多寫個人的孤

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

《我用殘損的手掌》作於1942年?月3日,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歌。

三、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學生默讀全詩。掌握下列字詞。

投影

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螻蟻(lóu yī):“螻蛄和螞蟻,用來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師感情誦讀,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提示:這首詩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很確切地表現了詩人的情懷。誦讀中要注意體會停頓和重音。

我/用殘損的手掌                     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陰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遼無、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子手中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於手掌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因爲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3.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思考:(1)詩歌從內容上町分爲兩部分。每部分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體會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的種種感覺,說說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變

化起伏。

學生誦讀體會後回答,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部分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雖然自己的手掌已經“殘損”,卻仍然要摸索祖

國“廣大的土地”。觸到的只是“血和灰”,從而感覺到祖國籠罩在苦難深重的“陰暗”之中。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於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爲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詩人對這塊象徵着“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了深情讚美。

(2)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消極的、冷色調的前半部分與積極的、暖色調的後半部分形成明顯對比,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

4.學生集體朗讀,整體領悟詩意。

四、精彩賞析,理解藝術形象

1.學生配樂誦讀全詩。合作研討:

(1)詩中兩種不同的色調給讀者以強烈刺激。請畫出文中起標示作用的修飾語,體會其表

達效果。

(2)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蕪雜,這是爲什麼?

(3)詩歌兩部分的寫法各異,試作簡要分析。

四人學習小組研討、交流,教師明確:

(1)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詩人之所以這樣用這些詞語,是爲了更好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2)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

)本站○(

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 “微涼”“冷”“滑出”“細”“軟”“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

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3)描寫淪陷區,從實處着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徵的小畫綴連;描寫解放區,側重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摸,加之一連串親切溫馨氣息的比喻,凸現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學生熟讀背誦全詩,深層領會詩中藝術形象的內涵。

3.拓展延伸。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鑑這種寫法。聯繫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先在小組內交流、修改,然後請學生有感情誦讀自己所寫的優美語句,教師點評歸納。

五、課堂練習

閱讀聞一多的《發現》,回答問題。

發  現

聞一多

我來了,我喊一聲,進着血淚,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着懸崖,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來了,因爲我聽見你叫我;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總問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裏是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裏!

注:罡(gāng)風:道家語,高空的風。又作“剛風”。

1.詩歌中的“發現”有什麼含義?詩人“發現”了什麼?

2.詩人說:“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裏是你?”又說:“那是恐怖,是噩夢掛着懸崖。”據此說說這個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下面對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我來了,我喊一聲,進着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詩人懷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國返回,但看到的卻不是理想中的祖國,因此“進着血淚”,痛心到了極點。

B.“我來了,因爲我聽見你叫我/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前一句表達了詩人聽到祖國召喚,要爲建設祖國而奮鬥的感情,“時間的罡風”“火”都比喻返回祖國的急切心情。

C.“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追問”的內容是祖國爲什麼會變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達詩人急於知道這原因的心情。

D.“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裏!”這句詩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和把祖國建設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膽忠心。

4.這首詩在形式上有哪些特點?“拳頭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爲何要加括號?

參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中國的黑暗。

2.表達了詩人悲痛欲絕的感情。

3.B(“火”喻指詩人對祖國火一般的熱情)

4.每行11字,兩句一韻,句式整齊勻稱。這句話是“問”時表情動作,不加括號,容易被誤認爲是“問”的內容。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在抗日戰爭中覺醒和振奮起來的戴望舒,“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廣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鬱中愛國精神的昇華。恰是這一片丹心,撐托起了民族的脊樑。吟詠詩歌,我們在感念中生髮的是對祖**親的一份深情、一份責任。“祖國在我心中”,讓我們在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唱響心曲。(音樂起)

七、佈置作業

閱讀聞一多的《一句話》,寫一篇精彩的賞析文章。

一句話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    這話叫我今天怎麼說?

有一句話能點得着火。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那麼有一句話你聽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等到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板書設計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四

金立羣

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把一批現代派詩人打出了象牙塔。他們再也沒有閒情“站在橋上看風景”,“裝飾了別人的夢”。現代派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這樣,是一批精神貴族關起門來的自我欣賞。因此,當戴望舒寫下他那首感人至深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時,人們發現了與其早期作品的纖細、精緻、憂傷、神祕截然不同的寬廣、博大、深沉、明朗。許多評論家認爲他走向了現實主義。也有一些外國文學造詣很深的學者兼詩人,如袁可嘉,看出了其中骨子裏的現代派手法,但似乎同意這種觀點的是少數。我認爲,一個人也許在不同的時候說出不同的話,而這些話背後的言說方式卻未必改變。《我用殘損的手掌》之所以有着強烈的感染力,原因也正在於此。

這首詩首先運用了一種超現實的手法:“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全詩的靈魂。戴望舒說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象。”殘損的手掌本來是很小的,但它能摸索廣大的土地,一會兒“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一會兒又讓“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這一大一小的強烈反差構成了獨特的語境,在這種語境的作用下,“手掌”的內涵與外延之間產生一種張力。“手掌”已不單是個人的手掌,同時還是整個民族的受傷的、“殘損的”手掌;它受了傷,但依然是博大的,和廣大的土地一樣博大。它超越個體的有形的手掌而化爲民族的“無形的”手掌:“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無形的手掌“粘了”同樣無形的“陰暗”。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也要創造超現實,但它們主要依靠虛幻誇張的形象。而現代派作品中這種超現實效果主要是通過語言獲得的,強調通過悖論、反諷等反常搭配的運用,使語義在某種獨特語境的作用下拓展或變形,從而達到一種“不合理中之合理”的效果。

作品對主觀的感情,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隱匿,將它們寄於一個生活化的形象與相應動作上,即“殘損的手掌”和以手掌“摸索”。內心的創痛化爲殘損的手掌;對祖國的摯愛與對河山淪落的痛惜化爲深情的摸索,猶如母親撫摸着孩子,又像孩子愛撫着母親。正是通過這既超越現實又非常生活化的形象和動作,作者與現實之間形成了一種審美距離。當“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時,當“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時,當“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時,都彷彿是一個靈魂從更高的地方觀照,審視着這種苦難、依戀和信念。這樣,詩中就出現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是廣大的土地上生活的一員,殘酷的戰爭與生活給他一雙殘損的手掌,他是生活的體驗者;另一個自我是我們民族受傷的靈魂,具有普遍性、永恆性,他超越時空,用深邃的目光注視着這歷史的一頁,既看到苦難,也指出希望和力量。仔細體會後一個自我,似乎還能隱隱感到一絲與作者早期作品相通的神祕主義氣息。

中國現代抒情詩大體上可以分爲三種抒情方式:浪漫主義(主情主義)、象徵主義和現代派。浪漫主義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以飽含感情的語句直接撞擊讀者的心胸,如和《我用殘損的手掌》幾乎誕生於同一時期,同樣傳誦一時的高蘭的那首《哭亡女蘇菲》:“你哪裏去了呢?我的蘇菲!/去年今日/你還在臺上唱“打走日本出口氣”!/今年今日啊!/你的墳頭已是綠草悽迷!……”短短的五行詩裏就用了四個感嘆號和一個問號。艾青及其受他影響的七月派詩歌則更多采納了象徵主義的抒情方式,賦予某個意象,某種光、色以普遍性內涵。如艾青的“灰黃”的色調,“土地”、“太陽”,以及阿壠的“縴夫”等。要領會其中的意蘊、感情,主要靠讀者的聯想。而現代派的抒情方式,儘管與象徵主義有類似之處,也包含了象徵的成分,卻更爲含蓄,強調通過某種日常經驗的再現,喚起讀者相應的記憶表象,使讀者通過對自己的類似經驗的追憶和體驗,體會到這種經驗背後的感情。這種感情既是作者的,也是讀者的,它並非作者施加於讀者,而是作者以某種日常經驗爲媒介,從讀者心中喚起的。這種感情一旦從讀者心中喚起,它就是發自內心的,內在的,深沉的,持久的。

我們不妨將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大地上》的中心句“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着中國呀”和“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做一比較。前者就是一種象徵主義的抒情方式,以大自然的現象象徵中國社會的現狀,以自然界的寒冷象徵心理的寒冷,讀者通過聯想,眼前會呈現出日寇鐵蹄下的中國生靈塗炭的悲慘景象。而後者呢,在當時的中國,有多少人在抗敵的戰場上,在逃難的道路上,在敵人的監獄裏(如作者本人),在被焚燬的村舍旁,用自己那“沾了血和灰”的殘損的手掌撫摸着自己的親人、戰友、土地和土地上的殘垣斷壁。這兩句詩正是當時中國人普遍經驗的再現,是最具體最細節化的,又是最普遍最抽象的。這兩句詩的語氣十分平靜,而在這平靜的語氣中,卻蘊涵了中國人在這樣的日常經驗背後所飽含的極爲豐富、複雜、深厚的感情。中國現代派詩歌追求“華美而有法度”,力圖將西方的新詩學與中國傳統詩學相結合,在強調“親切與暗示”的同時,又要與中國“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詩歌傳統相通,從這首詩的情感表達效果來看,這個目標得到了實現。

現代派藝術是對現實、人生、自我的更加深刻與獨特的揭示。它同樣也可以成爲“批判的武器”,比如畢加索爲抗議法西斯暴行而創作的《格爾尼卡》和爲和平而作的《和平鴿》。在戴望舒30年代的現代派風格作品中,他所再現的日常經驗或是陰暗的,如《我的記憶》;或是寂寞的,如《獨自的時候》;或是晦澀而詩化的,如《夜》。而當他在《我用殘損的手掌》中寫出了中國人的普遍經驗,從而顯現出強烈的現實性時,不少人就認爲他的創作道路轉向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這首詩裏,作者仍然運用了現代派的抒情方式,而且正是這種抒情方式,使讀者與作者之間,讀者與讀者之間產生了內在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從而使這篇作品獲得了巨大而持久的藝術感染力。

附:我用殘損的手掌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經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指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

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

帶來蘇生,

因爲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五

王文彬

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嫩柳林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行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爲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以上是詩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我用殘損的手掌》(下面簡稱《手掌》)。這首詩標誌着詩人寫實和超現實手法交融的新的抒情方式的確立,達到了他詩歌創作的巔峯。不僅如此,這首詩也是中國現代詩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近年來得到治史專家的相繼推重。戴望舒本人也偏愛這首詩,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曾多次(包括在政務院舉行的抗美援朝動員大會上)向聽衆朗誦此詩,表達他愛國的赤誠。

《手掌》最初發表於《文藝春秋》第3卷第6期(1946年12月15日),尾註創作時間爲“1942年7月3日”,後依據尾註時序編排收入詩集《災難的歲月》(星羣出版社,1948年2月)。然而,在詩人已經去世近半個世紀的今天,我們發現,這首詩的真正寫作時間與發表時所注的時間並非一致。在深入考察這一矛盾現象時,我們既看到一些歷史的風雲際會,也看到詩人激烈的內心衝突和痛苦,甚至關乎一代詩人和知識分子的命運,不禁令人掩卷深思、心潮難平。

事情的緣起是,我在整理編輯《戴望舒全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中,讀到了戴望舒保存的一份剪報。這份剪報共47頁,收錄詩人發表的自1941年1月至1946年1月創作和翻譯的詩文一百三十多篇。這裏的詩作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淪陷時期發表的,有《過舊居》、《示長女》、《天晴了的時候》、《贈內》、《墓邊口占》(作者自注:原題爲《蕭紅墓邊口占》,蕭紅二字被檢)、《偶成》等。另一種是剪報最後一頁所輯錄的,自注爲“是淪陷中不曾發表而在勝利後發表的”。包括《題壁》、《願望》、《等待》、《口號》,總題爲《舊詩貼抄》,發表於1946年1月5日《新生日報》《新語》副刊,署名林泉居士(這些詩篇後來均收入詩集《災難的歲月》)。

剪報中沒有《手掌》一詩,但卻另有一首《斷篇》,未標發表的刊物和時間(和《舊詩貼抄》編排在一起),署名“易魚”,以後也未收入詩集(現已被筆者編入《戴望舒全集》(詩歌卷)中)。全詩如下:

我用無形的手掌摸索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破碎,那一角是和着血的泥,/那遼遠的地方依然還完整,硬堅,/我依稀聽到從那裏傳來雄壯的聲音。//遼遠的聲音啊,雖然低沉,我仍聽到,/聽到你的呼召,也聽到我的心的奔跳,/這兩個聲音,他們在相互和應,招邀……/啊,在這血染的島上,我是否要等到老?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首詩與《手掌》的相似,由此推斷,它只能創作於《手掌》之前,而不能在其後。從剪報所提供的材料來看,至遲到1946年1月,《手掌》一詩還未問世,只有構思運句與《手掌》相近的《斷篇》。因此,戴望舒在《手掌》發表時(1946年12月)註明原作寫作時間是“1942年7月3日”,應該是不真實的。

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方面進一步得到證明。

(二)

1946年10月,戴望舒打破了由港回滬近半年的沉默,在《文藝春秋》第3卷第4期發表組詩《虜居詩抄》。1946年12月,《文藝春秋》第3卷第6期又發表《詩二章》,《手掌》就是其中之一(另一首是《等待(二)》)。

從兩組詩的標題來看,前一組詩標明是“虜居”即淪陷時所作,後一組未標“虜居”,但尾註創作時間則又屬於“虜居”。標題和尾註的差異,爲我們留下疑竇。因爲:第一,如果按照《詩二章》的尾註所標的時間,屬於“虜居”時所作,應列入《虜居詩抄》之中發表;第二,如果是舊作(以尾註時間來看),修改可能沒有按時完篇,則可以把前一組詩稱爲《虜居詩抄(一)》,後一組詩列爲《虜居詩抄(二)》,如同他爲兩首《等待》分別標上(一)和(二)。出現這種情況,不可能是詩人的疏忽所致。詩人在同時期的俗文學研究和考證中十分嚴謹,甚至連一句讀都不放過,作出了卓然的成就。具有這種嚴格的學術素養的學者是不會對自己的創作掉以輕心的。

這種有意在寫作時間上的模糊,可以說明詩人的一點苦心。因爲,戴望舒後來也沒有像《過舊居(初稿)》和《過舊居》、《等待(一)》和《等待(二)》那樣,把《斷篇》作爲《手掌》的“初稿”來處理,作單獨發表。否則,人們便能夠根據《斷篇》推斷出作於其後的《手掌》的寫作時間。在《手掌》發表後,《斷篇》沒有再次發表,也沒有編入詩集,其意圖明顯是讓人們遺忘《斷篇》。由此可見,《手掌》的實際創作時間,是故意被戴望舒模糊的,原作“1942年7月3日”是不可信的。

其次,《手掌》是戴望舒詩作的一個高峯,此作若屬於1942年作品,則與同時期作品反差甚大,其他詩作難以與之比肩,可謂孤峯突起,鶴立雞羣。從1942年7月至1944年間,詩人僅寫了《心願》和《等待(一)》兩首水準一般的詩。1944年以後,儘管還有《過舊居(初稿)》、《過舊居》、《示長女》、《贈內》、《蕭紅墓邊口占》、《偶成》等幽婉深致的佳構,形成後期創作高潮,但也無出其右。這些詩章雖然吸收了現代派詩歌的某些手法,基本上還是採用結情於景或於事的傳統現實主義手法,沒有沿着《手掌》一詩探索,向西方現代派借鑑的道路上作進一步的拓展。這裏是存在矛盾之處的。

相反,如果我們把《手掌》當作戴望舒1946年後的新作,以上疑慮即會冰釋。此間,他正致力於洛爾迎、波特萊爾、阿波里奈爾、魏爾哈侖和梅特林克等西方現代詩人詩作的翻譯,詩人的藝術視野更爲開闊,代表他譯詩的重要成果《<惡之華>掇英》和《洛爾迎詩抄》,也正在凝聚中。他的既有詩人的明麗又有學問家的精審的俗文學研究,已經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同,收入《小說戲曲論集》中的論文,大都是在此時發表的。中西文化和文學傳統的融匯業已走向更深層次。他有着較豐富的藝術積累,應該會在《過舊居》等佳構之後產生新的超越。《手掌》在此時出現,是瓜熟蒂落,應運而生。

第三,從《手掌》所表現的情感內容來看,屬於1946年後的新作也很符合戴望舒的境遇。在淪陷期間,詩人抒寫的情緒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仇恨,二是等待。淪陷初期,面對日本佔領軍的鐵窗烈火,詩人寫道:

我們之中一個死了,/在日本佔領地的牢裏,/他們懷着的深深仇恨,/你們應該永遠地記憶。

(《獄中題壁》)

詩人在更多的詩篇中抒發了“等待”的心情:

我等待了兩年,/你們還是這樣遙遠啊!/我等待了兩年,/我的眼晴已經望倦啊!(《等待(一)》)

苦難的歲月不會再遲延,/解放的好日就快到……(((口號》)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偶成》)

啊!在這血染的島上,我是否要等到老?(《斷篇》)

相比之中,《等待(二)》和《手掌》二詩抒情的重點則有了轉移。《等待(二)》在再現鐵窗腥風血雨的畫面中,融入了詩人現實的體驗:

你們走了,留下我在這裏等,/看血污的鋪石上徘徊着鬼影,/飢餓的眼晴凝望着鐵柵,/勇敢的胸膛迎着白刃,/恥辱粘着每一顆赤心,/在那裏,熾烈地燃燒着悲憤。刀把我忘在這裏,讓我見見/屈辱的極度,沉痛的界限,……

詩中迴盪着兩種聲音,一是“等待”,二是感到“恥辱”,以後者爲基調。日本兵的殘酷,激起詩人深深的仇恨。淪陷時的梗桔,詩人默默沉靜的等待,並沒有使詩人感到人格的失落,如今光復了,解放了,詩人卻因“朋友”和“同志”的所謂舉揭而蒙受恥辱。

日本人佔領香港時,詩人戴望舒曾坐了七個星期的地牢,受了種種酷刑,“做柔道的呆對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聽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飛機在樑上蕩”,他沒有供出一個人,只在奄奄將斃時被保釋出獄,並且落下了致命的哮喘病。如今卻蒙上“附敵”的罪名,詩人當然無法理解。他在給港粵文協會員的“申訴函”中說:“有時我慘然的想,如果我遲一個星期不釋放而死在牢裏,到現在的情形也許會不吧。一也許諸君會問我:你爲什麼不早點走了呢?不是每一個有良心的文化人都離開了這個魔島嗎?...一戴望舒沒有說明他留下來的原因,他有不能公開說明的原由。

夏衍當時曾針對葉靈鳳、戴望舒“附敵”的說法,指出香港淪陷後葉靈鳳對勸他離港的友人表示“有事不能邃離”,因而建議“經過詳情恐怕要等他脫險後自己來說明,我們希望暫時不作過早的結論。”四十二年後,他在回答有人詢問說:“他(指葉靈鳳一一筆者)說有事’,則是1939年潘漢年交給他的‘事’。後來(解放前的47,48年)潘說過,要他(指葉)保持超然的態度不直接介入政治,留待將來‘爲我們幫忙’。潘案以前不讓說,案後更不能說了也。”①馮亦代也證明,是潘漢年讓戴望舒在香港淪陷時留下來。②然而,現在卻天旋地轉了。望舒在詩中抒寫自己現實中強烈感受到的恥辱、悲憤、沉痛,自是題中之義。

不過,在對生與死作深沉的哲理思考後,他還是以寬廣的胸懷和勇敢的決心,把苦難當作自己的命運來承受:

做個證人,做你們的耳、你們的眼,/尤其做你們的心,受苦難,磨鍊,/彷彿是大地的一塊,讓鐵蹄蹂踐,/彷彿是你們的一滴血,遺在你們的後面。(《等待(二)》)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承受苦難(恥辱)和再次等待苦難(恥辱)洗刷的心情。

《手掌》則顯現了詩人精神品質的另一方面一一對永恆中國的熱愛和憧憬。他相信祖國的春天,“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自己再也不會像“牲口一樣活”,“縷蟻一樣死”,個體的生存價值因祖國的光昌明麗而得到真正的肯定。詩人於此又一次表現了隱含於中的個體與歷史、民族、祖國之間的聯繫。這是經過苦難冶煉後得出的人生哲學和思考,比起《斷篇》中“在這血染的島上,我是否要等到老?’的心境,明顯是一個昇華。

據戴望舒的朋友回憶,詩人當時一方面對誣衊他在香港當過漢奸的人憤憤不平,另一方面又咀嚼自己的苦難和恥辱,認爲“一個人既要抗日救國,獻身民族解放事業,遭受一些苦難,承受殘酷的身心折磨,自在情理之中’。③可以說,《等待(二)》和《手掌》就是這種胸襟的詩意寫照。

因此,《手掌》作於1946年,是完全符合情理和歷史的。

(三)

既然是新作,卻又在尾註標明是淪陷時所作,時間的故意錯置,當然不是文字遊戲。戴望舒是認真的,《手掌》的創作時間故意錯置,是詩人藉此強調自己淪陷時期的錚錚氣節和愛國赤誠。

戴望舒戰時曾爲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的負責之一,香港淪陷後,因種種原因,滯留香港三年零八個月。長時間的阻隔,“文協”和文藝界的朋友都不太瞭解他的情況。1945年9月,戴望舒向茅盾寫信表明心跡。9月25日,“文協”發函慰問戴望舒,並託其調查附逆文化。11月15日,戴望舒根據“文協”的要求,主持召開了“文協香港會員通訊處”第一次會議,12月17日恢復出版《文協週報》。

與此同時,懷疑附逆的陰雲卻慢慢向望舒身上匯攏。1946年1月1日,有何家槐等二十一人簽名的《留港粵文藝作家爲檢舉戴望舒附敵向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重慶總會建議書》發表。④不久“建議書”得到採納。1月21日,出至第6期的《文協週刊》停刊。1月29日,由港粵兩地作家選出理事,宣佈文協港粵分會成立。在分會主編的《港粵文協》第1期的《敵佔期間香港文化活動》一文中,多處提及戴望舒的名字。2月6日,戴望舒向港粵各位會員發送申訴函,未果。這樣,使經過災難歲月剛剛獲得解放和光明的詩人蒙受了人格的恥辱。

1946年4-5月間,戴望舒依據“文協”總部的指示,回到上海向“文協”報到。其間,他寫了自辯書,稍後,得到了“文協”的認可。1946年11月18日《華商報》刊登馬凡陀(袁水拍)的“文聯社’,特稿《香港的戰時民謠》,其中約略可見詩人的陳述和“文協”審查的某些細節。與其同時,他開始在《文藝春秋》上發表詩作。《手掌》一詩,即是在這種政治背景下面世的。

詩人的靈魂受傷太多,負荷太重。他的人格受到的傷害,不是來自對壘的另一方,而是來自昔日的朋友和同志,來自詩人所參與並信賴的組織。面對這一嚴峻的境遇,戴望舒可能有三種選擇,一是因爲心靈脆弱導致自殺。戴望舒曾分析過葉賽寧的自殺,認爲他的自殺“我們可以拿舊傳統和新生活的衝突下的逃世來解釋。’,⑥戴望舒以此作參照,又着重分析了馬雅可夫斯基的自殺,認爲他是未來主義者,一個最缺乏可塑性的靈魂,但又是一個革命者,他想把個人主義者的我熔解在集團的我之中是不可能的。“他將塑造革命呢,還是被革命塑造?’,僅有兩條路,但決不是爲他而設的出路,於是“沒有出路’,的他,不得不採取自殺。⑥但依現時而言,戴望舒並沒有對政治信仰和感情產生絕望,因此也不會輕生的。

二是可能遊離於這一組織及其價值觀念。1926年秋冬之際,他在震旦大學讀書時參加了共青團,其後擔任團支部的負責人,出席祕密會議,散發傳單曾被逮捕。“四·一二”政變後被國民黨上海清黨委員會通緝,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詩人和他的幾個朋友停止了革命活動。後來,馮雪峯曾希望他們恢復黨的關係。施蟄存回憶說:“我們自從‘四·一二’事變以後,知道革命不是浪漫主義的行動。我們三個(包括戴望舒、杜衡一筆者)都是獨子,多少還有些封建主義家庭顧慮。再說,在文藝活動方面,也還想保留一些自由主義,不願被動的政治約束。’,⑦馮雪峯懂得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和寬容,理解知識分子在追求自己價值的認識過程中的艱難,把他們“看作政治上的同路人”。⑧“左聯”成立時,馮雪峯通知戴望舒他們參加,表達對戴望舒他們的期待。戴望舒參加了“左聯”,並創作了《流水》一詩,抒寫他對“水流的集體”的嚮往,對“在同一個方向中奔流到太陽的家鄉去”的喜悅。但時過境遷,他又悄悄離開了“左聯”,執着於“忠實於自己的藝術”,推進“純詩”,高高地浮游於社會和人生之上。

三是直麪人生苦難。詩人走過了長長孤獨而寂寞的路,直到抗戰爆發以後,經過民族危亡的血與火的鍛鍊,他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擔任了香港分會的負責人,主編《星島日報》《星座》副刊,本着“盡一點照明之責”的決心⑨,投身於抗日洪流之中。

應該說,戴望舒在整個抗戰時期,包括淪陷時期他的言行都無愧於“文協”集體的規範和民族大義。他以一己之心,爲萬衆服務,以個體生命承擔民族和歷史的責任,用“苦澀的詩節”,“爲災難豎里程碑”(《贈內》)。他把《手掌》一詩寫作時間前移,就是爲了張揚和坐實這一價值,對污陷他“附敵”之說,作更有力的駁斥。

值得體味的是,這種張揚和坐實是在詩人的“自辯”得到文協認可以後去做的。詩人完全可以不這樣做,即便標出真實的創作時間,也無損於詩人。另外,如果不是有機緣讀到詩人收存的剪報,讀到《斷篇》一詩及其編貼剪報時的有關說明文字,可能永遠不知道這首詩尾註的時間錯置,詩人創作的流變會永遠成爲難解的謎。詩人良苦的用心,是出於一種防禦性的心理,其中還能看出有難以言明的顧慮。人民革命已經勝利,歷史面臨一次全新鑄造,民族新生不再遙遠,這些當然鼓舞着詩人沿着業已行進的道路義無返顧地走下去,“迎接花一樣重開的日子”(《偶成》)。革命具有巨大的號召力,但可能又成爲鋒利的雙刃劍。或者對思想領域的問題缺少應有的認識和經驗,不能正確自如地判別對立鬥爭中種種複雜問題;或者因大潮中魚龍不分,“左”和姦詐的小人,利用革命過程中某些失控的環節和空隙,濫用革命的權威和權力。種種情況,給許多善良正直的人們帶來苦難和坎坷。詩人已經遭受了一次,只要這種機制還存在,難免不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他要有所預防。他的這種顧慮也並非祀人之憂。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召開時,他的代表資格受到嚴格審查,並向更大的範圍取證。後來即使通過了審查,在會議期間,仍然有人再次提出。但他的“顧慮”卻在他的朋輩身上,不幸而成爲事實。他的許多朋友(包括曾經呵護過他的長者)在擴大的反右鬥爭和十年浩劫中,都無法自保,蒙受了無妄之災。當年曾一次又一次舉揭戴望舒的人當中,有的也被捲了進去。十年浩劫期間,更多的人,以至我們整個民族都陷入沉痛的恥辱和苦難中。

經過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再來體味戴望舒當年創作《手掌》的過程,不能不爲詩人的敏感和苦心所動容。

①姜德明《夏衍爲戴望舒、葉靈鳳申辯》,《文藝報》1988年9月24日。

②參見黃宗英《盈盈望望舒》,《文藝報》1999年2月23日。

③孫源《追憶良師益友戴望舒》,《香港文學》1990年7月。

④公開刊登於《文藝生活》第2期《光復版》, 1946年2月。

⑥《詩人瑪耶闊夫斯基的死》,《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⑦⑧《最後一個老朋友──馮雪峯》,《沙上的腳印》,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⑨《<星座>創刊小言》,《戴望舒全集》(散文卷)1999年版。

10 1980年10月筆者曾走訪蔣錫金先生,據他說,在第一次文代會代表資格審查時,他曾爲戴望舒出具抗戰時期毀家纖難的證明。

11 1999年4月筆者走訪戴望舒長女戴詠素女士,據她說,第一次文代會結束,父親和她姐妹住在北平錢糧衚衕,徐遲來聊天,說到在會上提出戴望舒“附敵”問題,是茅盾講了話,才告罷休。

《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 篇六

新詩鑑賞練習《我用殘損的手掌》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爲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1.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到了哪兩種不同的土地?

答:

2.指出詩中起過渡作用的句子。

3.指出下列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分析其作用。

(1)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2)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3)因爲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擬題/王延學)

參考答案:

1.一爲淪陷區,遭受敵人蹂躪、變成灰燼、充滿血和泥的土地;一爲解放區,溫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遼遠的一角。

2.“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領起,“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是第一層內容的總寫,“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是第一層內容的小結,“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是向第二層內容的過渡,“那裏,永恆的中國!”是熱情的禮讚,結束了第二層內容。

3.(1)對比。今昔對比,控訴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惡。(2)擬人。詩人移情於景,抒發了詩人因爲大好山河、美麗景色橫遭欺凌的悲苦心情。(3)比喻。用“太陽”和“春”比喻解放區,形象地表明解放區將給中國的大地帶來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