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地理必修二複習大綱【通用多篇】

地理必修二複習大綱【通用多篇】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複習提綱 篇一

學習目標

1、說出人口遷移、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的含義。

2、據相關資料,分析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不同特點及原因。

3、對比分析、說明我國1949至改革開發前與改革開發後,我國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

4、根據案例,分析歸納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人口遷移的概念、主要類型

2、人口遷移的意義

3、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學內容安排

知識結構:

教學思路:

學時建議:2學時

教學資源建議

1、本節教材中的表格數據、圖像及文字資料;以及中圖版教材、地圖冊、影像資料

2、《人文地理學》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相關網站:

5、生活經驗:

1、調查自己家族中每個人的出生地、遷移經歷及原因。

2、調查本區(縣)近幾年人口遷移狀況。

教法與學法策略

1、人口的遷移

(1)讀圖分析法:引導學生閱讀圖、相關圖片,根據圖說明人口的遷移狀況,閱讀教材,瞭解人口遷移的概念;說出人口遷移的類型即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及其含義。

(2)社會調查法:聯繫學生生活體驗,組織學生調查自己家族中每個人的出生地、遷移經歷及原因,得出人口遷移的概念。

2、人口遷移的因素:

(1)講授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和圖像,對比分析講授國內及國際人口遷移的原因和意義。

(2)讀圖分析探究法:閱讀相關歷史資料及圖像,分析、說明我國、美國各主要歷史時期中,國內人口的遷移規模、特點、原因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影響,歸納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學評價建議:

1、調查、收集並整理本市或本區(縣)有關人口遷移的資料,探究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並寫出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2、根據視頻資料討論:“民工潮”討論:民工流動的方向、原因。

.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篇二

(1)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圖、表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

(3)能夠準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那這四大能力怎樣培養形成呢? 篇三

首先要掌握好課本的主幹知識(大綱列出的考試內容);其次,要做較多的題目(培養大綱列出的四大能力);第三,做完題目後要進行回顧總結,特別要注意找到題目與主幹知識和四大能力之間的聯繫,要清楚題目考覈的是什麼知識點和能力點。

有些同學“一聽就懂,一做就懵”,往往就是後面兩點沒有做好。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篇四

(1)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演變

(2)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4)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注意:必修2以人文地理爲主,不像必修1自然地理那麼難,但要考高分卻不容易。必修2與現實中的生產生活聯繫非常緊密,現實是非常複雜的,往往沒有現成可套用的標準答案,必修2的學習也是這樣,非常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三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複習提綱 篇五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記憶]

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10/12);;中國13億人口(2005/1/6)。

過去100多年,伴隨着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範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5(理解記憶)

7(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10、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爲代表)爲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爲傳統型,中國爲現代型,世界爲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記憶]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爲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5、人口遷移的意義[理解]

調節人口空間分佈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係[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記憶]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記憶]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國際社會倡導儘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2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

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理解]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2、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爲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記憶]

3、功能區比較[理解記憶]

注1:高級住宅區分佈城市外緣,多與高坡、文化區相鄰;低級住宅區多分佈城市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注2:中心商務區特徵(建築物高大密集、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很大、是城市經濟活動最頻繁的地方。

4、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

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理解記憶]

6、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OA——商業區(距市中心近,交通便利、有大量的

消費人口)

AB——居民區(介於商業區和工業區之間,便於購

物和上下班)

BC——工業區(遠離市中心,土租低而工業佔地面

積大,可降低成本)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記憶]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8、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章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 篇六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見課本P80圖)

海線),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集裝箱運輸節省包裝費用,便於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且貨物運輸安全)。

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 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爲決定性因素。以南昆鐵路爲例

(1、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發展,2。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穩定,3。地形地勢條件複雜,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作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

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複雜的地段。2、儘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係。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佈,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爲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爲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爲依託。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篇七

(1)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

(2)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

(3)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係,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4)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以上四大能力要求是大學聯考要求,高一不可能就完全到達了這個要求。但因能力需要逐漸培養,所以高一的命題也一定會體現上述四大能力的。

. 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 篇八

(1)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徵,地理事物的分佈和發展變化

(2)能夠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比較、判斷、分析,闡釋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篇九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一、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利潤。

二、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

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

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工業慣性的影響:可能由於工廠搬遷的費用太高,政府的影響,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個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裏,這稱爲工業慣性

三。環境效益

讀課本P61《污染嚴www本站uawen.本站cn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

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四。一個工廠的區位選擇整體分析思路: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環境效益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繫——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繫

(1)投入——產出的聯繫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

(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繫,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繫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繫有的爲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爲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繫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爲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爲兩類: ①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繫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

(3)工業地域的性質

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爲兩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

(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爲主,工業聯繫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繫複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繫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複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佈: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爲主; ⑵以大型企業爲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分佈高度集中。 3、歷史:

20世紀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後開始衰落,之後許多國家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改造。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爲基礎,以鋼鐵工業爲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 1.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A、調整工業結構 B、調整工業佈局 C、發展第三產業 D、優化環境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佈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爲主的工業地域。 主要分佈:在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硅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意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 ①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20世紀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發達的信貸體系

國內條件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發展特點

3(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爲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 、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係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五、美國“硅谷”(讀課本圖)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產品:研發費用高; (3)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2)氣候宜人。這裏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溼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