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有關泰山的經典美文(集錦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篇《有關泰山的經典美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有關泰山的經典美文》相關的範文。

有關泰山的經典美文(集錦4篇)

篇1:泰山的美文

生活是極之困苦的一件事,活到某一個歲數,辦事有略有成績,我同你都不期然多多少少有點佩服其自己來,於是,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換言之,在心底下,認爲應當獲得些許特權。

一旦發覺別人仍然把我們當作普通人:不能內進就是不能內進,沒有折扣就是沒有折扣,很容易惱羞成怒,豈有此理,有眼不識泰山!

是否真是泰山已不重要,自尊心受創,不發作幾稀矣,於是雷霆大作,有你無我。

生意人最精此道,()故此開店的一定設貴賓卡,永不落空,人人九折,又雜誌社也作興贈閱,免費派書,以示尊重。

沙丘也當泰山看待,總沒錯了吧,一見人,立刻鞠躬,不管三七廿一,馬上說:“久聞大名,如雷灌耳”,爲什麼不呢,花花橋子人擡人,皆大歡喜。

你高興,我高興,人人高興,大家不必鬧情緒,社會纔會有進步。

篇2:泰山的美文

一家人興沖沖地去登泰山,到了泰安方知,那幾日是泰安的雨季,轟隆隆地雷陣雨隨時會嘩嘩而來下。雨中漫步雖然自有一番浪漫別有一番情趣,可落雨天登山這份浪漫和情趣就無從說起了。只是既來之,則安之。

7月9號是我們計劃登泰山的日子,早晨起來只見地上雖是溼一漉一漉的,可是下了一一夜的雨不知在何時停止了,心中甚感安慰,覺得蒼天有眼,也來助我們登山。

由紅門路往上攀登是最古老的登泰山之路,也是古時候皇帝上泰山祀天的必經之路,風景也是這邊獨秀。邊登山邊觀賞秀麗風景的同時,不妨可遐思一下當年“秦皇漢武”前呼後擁浩浩蕩蕩上山時的盛大場面……

我們因爲有老有小,爲了統一步調,選擇了從天地廣場上山。進得山門,首先從山腳下乘坐了汽車直達中天門,到達中天門後,兵分兩路,父母帶兩個因吹多了空調而受涼的孩子乘坐索道到南天門,餘者從中天門往上攀登至南天門,然後兩支隊伍在那裏匯合直達玉皇頂。

登山的起始,孩子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勁頭十足,沒爬多久就把我們甩在了後頭。小妹夫婦帶孩子事先在家進行過熱身爬山運動,所以他們很快就趕上了孩子們。我自然也不甘心落後,爲了追趕他們,連身邊的風景也顧不上多看一眼,一心往上登登登。可是沒爬多久,我就覺得氣不夠用了,汗是“大珠小珠”落下來了。只能站定休息,待覺得呼吸順暢了,再前行,速度再也不敢多快了,只能爬出覺得自已能夠適應的速度。

於是小妹夫婦和孩子們在我的前面帶路,我們經過了雲步橋,五鬆亭,望人鬆,十八盤在望了。就在這時,本來-陰-着的天更顯-陰-暗了,沒多久就有雨滴從空中飄然而至。稀疏的小雨點落在身上,山澗的清風徐來,可真是讓人覺得涼爽啊!

帶着這份涼爽我們踏上了十八盤的臺階,只是這份愜意沒過多久,轟隆隆的雷聲就在我們的上空炸響了,雨和風都慚慚變大了,於是我們趕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雨衣。不一會兒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昏天地暗,雨衣被吹得在風中狂舞,我們的身上很快就被雨水淋溼了大半。十八盤是泰山盤道中最險要的一段,全長0.8公里,石階1600餘級,盤道兩側崖壁如削,題刻遍佈,遠望如天梯高懸,明代人曾詠歎:“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在這樣地勢險要的十八盤上哪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們躲避風雨?在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陡峭臺階上,我們一家人惟有冒雨前行,纔是唯一的選擇。

從天而降的大雨打在我們身上,更是打在了我們的心上。落在石階上的雨水漫過我們的腳背嘩嘩地往山下流去了。十八盤的石階上游人漸少,這一片天地彷彿只有我們一家人。孩子們再也不敢在前面領路了,而是小心翼翼地跟在我們身旁。我看看同我們一樣溼一漉一漉的孩子們,心中很是擔心,擔心他們着涼,更擔心因大風大雨而停開的索道。沒有索道載我們下山,我們縱是到達了南天門,又如何下得了山呢?至於攀登玉皇頂的事我早就把它拋到了腦後,一心只盼着到達南天門和父母孩子們匯合,然後乘坐索道下山。下了山,就什麼都好說了。

心裏雖這麼擔心着,可嘴裏卻什麼也沒說,在這樣的時刻士氣可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啊!更何況我們還有孩子,大的纔不過十歲,小的七歲。果然十歲的女兒說:“早知這麼大的雨,乘坐索道就好了。”我心裏何償不是這樣想的呢?我甚至想如果不是我和小妹堅持要自已爬上山纔有意思,大家肯定一起乘坐索道上山,在大雨到來的時候,我們說不定早就乘坐索道下山了。可是我不能就這麼說出來,我反而安慰女兒說:“乘坐索道哪有我們自已爬山有意思啊!坐在高高的索道上只能看到泰山上的綠樹,其它什麼景緻也看不到。俗話說的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如果不是自已來爬,又怎能體會得出這慢緊十八的異同?今天我們在十八盤上淋了雨,可是過了好多年,你也會記得今天的“狼狽”,到那時你或許會覺得很有意思的,或許會是你一段難忘的旅行呢!”

女兒不再說什麼,我們一家人互相照應着,在這狂風大作暴風傾盆的時刻依然向上慢慢前行着……走到昇仙坊時,雨竟然慢慢停止了。到了這裏海撥已有1450左右了,風很大了,因爲我們被雨淋溼了衣衫,雨衣竟成了我們防寒的外套。沒有了雨,我們如釋重負,快步向前,很快“緊十八”被我們踩在了腳下,南天門到了。南天門上,是望眼欲穿的父母,因爲響雷,我們全都關閉了手機,可媽媽不放心雨中的我們,一個勁地讓爸爸給我們打電話,問我們身在何方?是否安全?因爲連天大雨,讓分別了只幾小時的家人,相見時竟是那樣的欣慰。

媽媽的包裏有我們衣物,於是我們帶孩子一起到洗手間換下了溼衣,繼續向玉皇頂攀去。其時雨過天晴,能見度很高,泰山腳下的水庫和泰安城清��可見。藍天白雲似乎舉手可得,可這是怎樣的妄想啊!半山腰上綠樹叢間,也有朵朵白雲在那裏歇腳,一切是那樣的詩情畫意,不久前的狂風暴雨就像不曾發生過一樣。

只是經歷過風雨的我們懂得了:不經歷風雨,又怎見彩虹?

篇3:泰山的美文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早上,當我站在泰山一天門前,仰視眼前山勢崔巍的大山,我知道親眼識泰山的時刻到了,因爲火車上一次偶然的聊天,使原本打算與泰山擦肩而過的念想打消,與13位同行一起提前在泰安下了火車,顧不上連日疲勞,定好酒店後火速前往紅門準備登泰山。爲了保證足夠的體力,我們平均每人只帶了兩瓶礦泉水和一些點心零食,鼓足了信心,向泰山極頂出發。

很快來到孔子登臨處,遙想古代先賢曾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試想我輩若能登頂也應有此感懷吧。越過鬥母宮後一路上碑刻不斷,路右側密林中矗立有一座高大的烈士紀念碑。腳下的石板路不是很平坦,須小心邁過石板接縫處的凸起,走上去感覺有點硌腳。平緩曲折的山路上來來往往的遊人不多也不少,迎面走來一位年輕小夥,拄着登山杖,兩膝蓋處彷彿腫痛難受狀,一步一步慢慢往回挪。一問才知,此人費時六個多小時剛從玉皇頂下來,所以才如此疲憊不堪。我們暗想恐怕到時候自己也差不多也會如此艱難挪行。

山路漸漸擡升,上臺階也有了爬樓梯的感覺。三官廟、經石嶼在不知覺間被甩在身後。路兩側山高林幽、水流潺��、佳木蘩蔭,清脆的鳥鳴聲在林間時隱時現。可喜的是天氣微陰不雨,免去我們雨中登泰山的艱難。我將外衣反扎腰間,加快了上山的步伐。穿過水簾洞石坊,來到古柏蔭深的“柏洞”路段,前方一棵直徑2米左右的四角槐橫臥路上方,相傳是魯國公程咬金種的。繼續前行,臺階越發陡峭,經過壺天閣、回馬嶺、峯迴路轉後就到了藥王殿和觀音殿。短暫停留繼續前行,在步天橋路段,漸漸感到臺階又高又陡,不免氣喘吁吁。路邊有幾位市民拿長鉤在探身鉤取槐花,不小心將長鉤掉落山澗,看到的路人不約而同“呀”的叫出聲來。過了步天橋我已是大汗淋淋,腿腳微酸,登山的步伐逐漸慢下來了。正當我稍感疲乏之時,擡頭一看中天門已然出現在眼前,不覺長吁了口氣。纔到中天門,一起來的同行就只剩一人還能跟上我的速度。休息片刻我們離開中天門,過快活三裏、迎天坊、斬雲劍等景點向步雲橋挺進。路邊山崖上的碑刻令人目不暇接,或筆勢遒勁,或飄逸靈動,或行雲流水……令人觀爲嘆止,感受古韻崖刻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魅力。在衆多石刻中,一副似字又像畫的神祕石刻吸引了不少遊人在此猜測不已,我近前仔細看了一會,同樣百思不得其解。

邊走邊想之間很快來到步雲橋頭。北面斷崖如削,細細的山溪水跌落下來,水花四濺、起雲化霧,別有一番詩意和雅興。過了步雲橋,山路九曲迴轉,移步換景,處處別有洞天。諸如五大夫松、望人鬆蒼翠如雲似蓋,頗有道骨仙風之遺蹤。經過朝陽洞就到了對松山,此處即可遠觀萬丈碑,亦可遠眺十八盤,令人不禁雀躍心歡,信心大增。偶然聽到有下山遊人說泰山景色不如黃山,我卻不這樣認爲,如果單憑山光雲影,黃山自有超然之處,要說松柏松濤氣勢,也比不上伊犁森林公園中的雪嶺雲杉。但泰山作爲五嶽之首,是以文化氣韻爲主的名山,備受歷代文人甚或帝王推崇的文化之山、精神之山。如果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麼不登泰山也必會是喜歡遊山者的人生憾事。

千山聞鳥語,萬壑走松風。左手山崖,右手山澗,巨石嶙峋,怪柏懸空,山花爛漫,芬芳怡人。對面走來一位老者,六十開外,精神矍鑠,笑容滿面。我們上前詢問:“十八盤快到了嗎?”老者爽口答曰:“就在前面了,不要老想着有多遠,越往上走風景越美!”。我們聽後連忙打起精神繼續登山,沒多久就看到路邊立有十八盤的標牌。我摩拳擦掌,做好最後闖關的準備。當然我根本不打算用什麼登山杖或藉助路旁邊的鋼管扶手,就是靠雙腿登山,爲了保護膝蓋,採用側着身子的方式擡腳登山,動作要緩,多走“之”字路線。剛開始的臺階走上一段還能遇上一段平路緩衝一下,隨着一盤比一盤險峻,一階比一階陡直,漸漸地感到一擡腳腿就發軟發抖,好像喝酒後微醉的狀態。仰望南天門就在不遠處,呼吸越來越沉重,走幾步就喘一下,正是緊張又吃力。忽然身後一位年輕人咿咿呀呀長叫着從我旁邊衝過直奔南天門方向,大家看到後不由得邊喘息邊捧腹笑起來。當我奮力跨過最後一個臺階,站在南天門下,感到如釋重負,飄飄欲仙。“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當時正想放聲長嘯,一舒心中塊壘。

南天門後面就是未了軒大殿,內供奉東嶽泰山神,殿名就是從“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千古佳句中引出。附近還有碧霞元君和送子娘娘等殿宇。隱隱從送子娘娘殿中傳出婦女的抽泣聲,人生百態煩惱,不一而足。

從南天門轉上臺階就到了天街,看到街名我首先想到郭沫若寫的《天上的街市》,其次聯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當然,這裏的天街與天河、長安城無關。站在天街邊向下觀望,遠處雲霧蒼茫,近處懸崖峭壁,令人頓生高處不勝寒的絲絲寒意。我趕緊穿好外套,微微的寒氣早已籠罩全身,此時山下的暑熱全消,隨山風一陣陣掠過,我不禁打了個冷顫。走過白雲亭,不知不覺來到一處白花盛開的無名樹林旁,樹林邊緣有口聖水井,裏面深五米的地方可以看到有井水輕輕晃動,井口下方一米處佈設了網狀鋼筋結構,可能是爲了防止小孩不小心跌落下去。我隨衆多遊客繼續向南登山,來到一處相對集中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蔚爲壯觀、大氣磅礴,很多遊人都選擇在此合影留念,久久沉思在精美書法藝術的薰陶中。

繼續上行來到泰山的孔子小天下處,我三下兩下快速跳到山頂岩石的最高處,旁邊遊人好心提醒我小心別掉下山崖。此處山風呼嘯,周圍羣峯兀立,腳下山澗深不見底,“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登山情懷在這裏得到了最真實的映證。在去玉皇頂的臺階轉角處,有兩塊高大的碑刻處始終遊人不斷,那就是“五嶽獨尊”和“昂首天外”二碑。走到石階盡頭進入玉皇廟,院子中間的極頂石旁“泰山極頂1545米”的標誌牌非常醒目。不過,一想到賽里木湖20xx米的海拔比泰山極頂還高半公里,不由感嘆祖國萬里江山的廣闊和神奇造化之功。

出了玉皇廟向東不遠就到了孔子廟,廟不大,顯得有些冷清,遠沒有玉皇廟的人聲鼎沸可比。“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這句話倒是一心普及平民教育的儒家先驅孔子一生的寫照。離開泰山極頂下到南天門處,與我同行的朋友因爲腳疼選擇坐纜車下山。我算了一下時間還綽綽有餘,便選擇了徒步下山原路返回。此時天空陰雲遍佈,不時傳來隆隆的悶雷聲。我有些擔心,要是真下起雨來,雨中下泰山可是件危險重重的難事。還好,天公作美,我一直下到中天門也沒遇到落雨,直到步天橋才勉強落了一陣小雨,不到一刻鐘雨就戛然而停,連地皮都沒完全打溼。下到三官廟附近,遇到兩位中年夫妻也在返回途中,在聊天中得知,他們兩個登山下山已經用了9個多小時了,現在做最後的堅持努力,到紅門就是勝利。還有一對年輕情侶,拄着登山杖,無比艱難的姿勢表明他們也在咬牙堅持着返回紅門,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英勇氣概。到紅門時,我算了一下自己上山下山的總時間,剛好六個小時,除了有些腳疼腿疼,膝蓋基本沒事,真是萬幸,不過今天的登山行動也爲後面一週的其他活動帶來了稍許不便。

離開泰山回到酒店,我一直沉浸在今天的艱難登山見聞和思索體味中。泰山是一座濃縮感悟人生追求的山,登泰山如讀萬卷書,如聽萬人言,令人長精神,見智慧。泰山深厚積澱的文化底蘊和險峻秀美的清幽山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都說泰山如坐,做人當如泰山,做一個智慧、大度、堅強、沉穩的有德之人。

篇4:泰山的美文

出行了,似乎總想記錄些什麼,爲了若干年後的回首,也爲與可心的朋友分享點滴,不善寫景,記錄一些雜七雜八的思緒吧,真實的心之旅。

出遊前,搜索了不少資料來看,構成印象中的不少詞串:泰山,道教,封禪,碑刻,雲海,觀日……但終究還是雲裏霧裏啓程,邊走邊看吧。

7月19日早八點許,車至泰山中天門,我們開始拾級而上,二百多米,到中天門索道。雖然很陡,但路程還是很簡潔,沒想到花費了很多時間。年邁的李老師一開始就體力不支,臉色*發白,嘔吐,領隊不想落下她,開始等。幾個男教師逐個上前扶,最可敬的是我們王軍老師,索性*背起李老師往上爬。全體鼓掌。一團一隊就應該是這個概念。隊中幾個不大的男孩子也開始接過媽媽手中的揹包,媽媽們似乎覺得還沒這個必要,執意不同意,但還是沒扭過孩子們。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那粘身又嗲嗲的兒子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人就是那麼容易由人及己,推己及人,習慣而又近似虛榮的比較,總讓我們的教育忽略個體個性*。

我們的導遊,一個黑黑瘦瘦的山東小夥子,姓衛,普通話不是很標準,會把很多脣音念成脣齒音,舉例,他把自己的姓讀成“肺”。他的導遊詞背得很溜,中氣又足,細細聽,參雜着不標準音後,經常會覺得好笑。衛導見時間“浪費”嚴重,明顯有些心急,以致於後來忽略清點人數,發生了小小的事故

坐在纜車裏,窗外一片白茫茫,是雲是霧,我們還在饒有興致地談論着剛纔的初步登程。經過一個陡坡,纜車穿越雲霧,眼前一片明淨,望見了南天門,碧霞祠,日觀峯,玉皇頂……遊人如織,心也變得迫不及待。回望,白茫茫的雲海煞是壯觀。衛導說,今天運氣不錯,前兩天還下雨,今天還報告有雨,看來不然,天公作美。

每次出遊總有一種不爲賞景而是湊熱鬧的感覺,南天門擠得特厲害,但仍有不少人爭相照相,大家都有同一種思維,留念最佳就是捕捉代表性*的東西。我今天也裝嫩一回,紮了兩小辮,難得在鏡頭前扭幾回腰,“咔嚓”幾下,唏噓!

過南天門,上天街,居然我們開始天上人間,人間天上之旅了,也沒有太奇妙的感覺。到摩崖石刻,越來越覺得自己像個文化白癡,遛馬來的,而我,竟是那馬!隨之想念他的情緒越來越重,牽着他的手,徐徐登臨,聽他在耳畔娓娓傳說……然而,他不可能在我身邊。

出門沒有燒香拜佛的習慣,一聽說進碧霞祠還要另交五塊錢,我比誰溜得都快。雜沓之地終成不了淨土,倒不是我摳門得算計這五塊錢。

登上玉皇頂,又是一廟,香火繚繞,供的是玉皇大帝,我和幾個老師卻繞到廟的後背喊山去了。滑稽得很,本想釋放心情,終因太清靜,把自己定作了異類。擺幾個PS,拍幾張照片,比較自在些。隨波逐流的日子不需要費大腦,做大家都認爲對的事,也是中庸之道吧,算是沒白來泰山一趟,總算總結到孔老夫子邊上去了

下山,有同事指點回頭看:繚繞的雲霧開始被氣流向上擡起,絲絲縷縷,不斷蒸騰。哈,我們居然沉浸在雲霧裏了,估計仙境充其量也就這情景了,所以告誡自己,已成仙一回,凡事要知足,奢念莫太重,累己傷人!

返回至南天門,有個女同事在哭,找不到孩子了。我的心也猛地一緊,整個人開始軟塌塌的,彷彿丟一了自己的孩子,看來母親的心思都是一樣的。開始分頭找孩子,一個圈子下來,心情變得越來越急躁。衛導示意我先下山,留他們幾個男教師找吧。於是,獨自一人下山,估計能追得上前面的人。

彎彎曲曲十八盤,不緊不慢,腿腳不停地輪流運動,下,下,下。“上山氣管炎,下山關節炎”,還真那麼回事。邊走邊四下張望,希望能遇上孩子。

半路,看見挑山工,兩個挑夫擡着一個肥碩的女人,一顛一顛地向上攀登。忍不住回望,想起馮驥才筆下的挑山工,人的生存狀態真是截然不同,兩根竹竿中間的帆布上坐着的女人悠哉悠哉,換我,總是不忍心如此安然坐着的,所以,註定我只能是窮人!

心裏牽掛着孩子,更無心賞那鬆,那坊,那橋,終於追上一同事,見我就問:孩子找着了沒?無奈地搖頭。又遇上一撥人,見面還是那句。媽媽們聚在一起,三步一擔憂,五步一嘆息,孩子啊,可知母親的心在被時間撕扯。快到中天門,那媽媽快步趕了上來,我們擁上去,希望聽到好消息。孩子已在車上,他早就下山了。好一場虛驚!再看那媽媽,脖頸與手臂,凡裸露在外的肌膚,都紅得刺眼,泰山頂上的紫外線傷的,紅腫的眼睛卻含一着笑。

原來,孩子從玉皇頂下來,告訴媽媽先下山了,媽媽誤以爲就下到南天門,卻不曾想一個四年級的孩子會獨自從山頂回到車上,那段路程,我們可是走了兩個小時哪!一個弱弱的孩子在我們的意想中他會無助地尋找媽媽,而不會獨自孤單啓程。孩子不認爲自己錯了,因爲他已經跟媽媽打過招呼了。首先下山的同事見到小男孩也問,怎麼一個人?孩子答,跟媽媽說好先下山了。於是,那位同事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爲所有人都知道孩子下山了,卻不曾想,我們在山頂來來回回急翻了天。確實如此,大家都活得太聰明,很多的理所當然便鑄成了錯過。

原先中午十二點坐車吃飯的計劃整整推遲了兩個小時,山東司機惱火地摔小板凳,整車人默默地笑。想起昨晚還在泰安街上晃悠,想要一睹山東大漢風采,只見得幾個光膀子的小男人後,還遭人戲謔:山東大漢那是指人的脾性*,你還真想看猛一男啊!飢腸轆轆,再笑而歸。

流水賬記完,似乎還遺漏了好多,兩日一隔,心情都餿掉了,終不能原汁原味地找回,馬馬虎虎留點痕跡,也不枉踩過一回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