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駱賓王《易水送別》全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駱賓王《易水送別》全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易水伊人 篇一

易水伊人

我一直在想,關於我和遙的故事會有怎樣的結局。我的心底爬滿了恐懼的騰蔓,潮溼而陰冷。直到遙說,濘,我們結束吧。

我的天空劃滿了支離破碎的傷痕。我不明白遙怎麼能這樣直白的向女生說分手這兩個字。

藍說我突然開始懷念起從前的自己,那樣的純真,不黯世事。

時間散落了滿地的憂傷,我被碎片勒得生疼,卻發不出一點喘息的聲音。我看着回憶不斷從我的指縫中溜走,只能無聲的掉着眼淚。

雪下了一夜,迅速而龐大地覆蓋了整個城市。這個冬天就要過去了。如果土地可以留住冬天,那麼冬天就可以留住雪,可事實是,我已經看到了太陽,很快,積雪就會被融化,蒸發成汽,終於再看不見它。它以某種方式潛藏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或許會再次化作雪,但那些分子的聚集永遠不會再是原來的顆粒。就像兩個陌生的人,彼此靠近過,互相溫暖,然後,再分開,人生中這樣的輪迴就像玩笑。然而,他們畢竟是靠近過的。總有些什麼因此而改變。我穿着寬大的毛衣走在雪地裏,咯吱咯吱地響。擡頭看陽光,那麼刺眼,我扳着手指數着日子,冬天快要過去了,總算要過去了。

遙一天一天的淡出我的生活,我們都是雪的分子,當冬天過去時,就是離開的時候了,從此註定要天各一方。

我最後一次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藍在我身旁,她問我,濘,還記得你和遙在這裏發生是事嗎。我和遙,哦我想起那些遙遠的日子,那些忽明忽暗的光影,遙溫柔模糊的容顏,我的極致而矛盾的心緒和夢境一切的一切都在逝去的光陰中走成一個決絕的背影,皮膚上還有疤,卻不再痛。

我想我已經徹底忘了遙的一切。痛苦只是一種儀式,堅持得太久,就變成了虛僞。

是什麼與我打了照面,誰和誰來不及說再見,是哪一年讓一生改變,又是什麼,遠離我一光年。

易水歌教案設計 篇二

日有所誦《易水歌》教案設計

南山路國小

左夢虹

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經過我們一年多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不少的唐詩、宋詞,並且還有一些早期的古詩。今天我們要接觸一種全新的體裁,它就是——楚辭。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易水歌》。

二、字詞學習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縣,當時爲燕國的南界。 蕭蕭:秋天的風聲。

兮:語氣助詞。

壯士:在這裏指荊軻。

三、課文學習

1、文意理解:

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史書上說,高漸離擊築,荊軻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唱得太悲壯了,以至於聽者嗔目,發盡上指。 一段唱畢,只聽見荊軻仰頭長嘆一聲,天空中居然出現一道七彩虹。高漸離趁勢變了一個調,樂音顯得更爲激昂,荊軻繼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後被徹底地感動了,跪在地上向荊軻敬了一杯酒。

2、鑑賞

這是一個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還的壯士的慷慨悲歌。 全詩僅兩句。第一句寫臨別時的環境,蕭瑟的秋風,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壯蒼涼的氣氛。景物描寫中滲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現了英雄赴難義無反顧的獻身精神。 這首詩語言十分平易、簡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一曲絕唱。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詩乃永垂於千古。在詩裏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時感情的後面蘊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衝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僞,於是字裏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事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爲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於那永久的情操。 對荊軻的行爲,自古以來評價不一。有人說荊軻是捨生取義的壯士,有人說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還有人說他是中國古代的恐怖分子。

2、各小組互相背誦,推舉出最好的同學展示。

四、課外拓展

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逐步背誦該首詩歌。

易水送別 篇三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 裝飾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一、解讀了解詩人

駱賓王:字觀光,初唐詩人,擅長七言歌行,對唐代七言的古詩的發展很有影響。與詩人楊炯、盧照鄰、王勃、合稱“初唐四傑”。

二、談話引入:

三、學習詩歌

1、全體起立,準備誦讀。 2. 學生齊誦 3. 理解詩歌大意 4. 師範讀全詩 5. 領讀詩歌 6. 同桌互讀 7. 小組賽讀 8. 男女對讀 9. 背誦古詩 10. 指名背誦

四、談談你學了這首詩有什麼感受?

易水送別詩歌翻譯賞析(共 篇四

《易水送別》作者爲唐朝文學家駱賓王。其全文古詩如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前言】

《易水送別》是初唐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註釋】

⑴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於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爲戰國時燕國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別荊軻的地點。《戰國策·燕策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⑵此地:原意爲這裏,這個地方。這裏指易水岸邊。

⑶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⑷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裏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

⑸發衝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髮直立,把帽子都衝起來了。冠:帽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⑹昔時:往日;從前。《東觀漢記·東平王蒼傳》:“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親疏,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

⑺人:一種說法爲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爲當時在場的人。

⑻沒:死,即“歿”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猶:仍然。

【翻譯】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髮衝冠。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賞析】

公元679年冬,駱賓王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他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對武則天的統治深爲不滿,期待時機,要爲匡復李唐王朝幹出一番事業。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於易水送人》一絕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着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爲一體。從而爲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爲成功之處。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題爲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但“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爲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全詩融爲一體。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詩的構思是極爲巧妙的。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題目雖爲“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爲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着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爲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易水送別》教學設計 篇五

《易水送別》教學設計

-------《日有所誦》三年級

欒川縣第五實驗國小

王志娟

教學目標:

1、

2、能做到多種形式的有感情地誦讀,並進行吟誦誦讀。 瞭解駱賓王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礎上仔細品讀,理解詩人對英雄荊軻的仰慕以及自己心中懷才不遇的感慨。 教學重點:

多種形式的誦讀,吟誦誦讀。 教學難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仔細品讀,理解詩人對英雄荊軻的仰慕以及自己心中懷才不遇的感慨。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

2、播放荊軻刺秦王的視頻,激發學習興趣。

以故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荊軻刺秦王的的故事背景,並從這歷史故事導入駱賓王的生平故事,讓學生在瞭解作者的基礎上更準確的把握文章所蘊含的感情。

二、進入文本,進行多種形式的誦讀:

1、

2、

3、

4、自由讀響文章,讀出自己體悟到的感情。 個別展示讀,並由學生進行誦讀評價。 師指導讀中的不足點,並進行帶讀。

小組配合讀,可以齊讀,可以一人領誦,其他人組合齊讀,可以組內對讀,進行多種形式朗讀。

5、

6、小組多形式朗讀展示,並由學生進行組組評價。 班內齊讀、班內男女對讀,師生配合對讀。

三、仔細品讀

1、

2、

3、男生進行誦讀表演。

自由表達:你讀出了作者內心的什麼情感? 帶着你理解的感情進行誦讀表演。

四、進行吟誦、吟唱表演。

1、

2、

3、

4、

5、

6、教師進行吟誦展示。

指導吟誦規則,及本首詩裏的入聲字提示。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吟誦練習。 學生進行吟誦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嘗試進行帶感情的吟唱。 進行吟唱表演。

五、全班一起進行誦讀、吟誦、吟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