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夜洛城聞笛》全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春夜洛城聞笛》全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詞句註釋 篇一

⑴洛城:即洛陽,今屬河南。

⑵玉笛:玉製或鍛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⑶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

⑷聞:聽;聽見。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曲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雲:‘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內容多寫離情別緒,一方面又暗含一種習俗:人們臨別時折柳相贈。柳:暗指“留”。

⑸故園:指故鄉,家鄉。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篇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詩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爲什麼詩人聞折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

答: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聞折柳。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裏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2)詩中的聞折柳是什麼意思?

答: 聽到《折楊柳》笛曲(1分,意思對即可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閱讀練習二:

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是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爲什麼?

答案:折柳是古代關於惜別的一首名曲,後人在送別中常有折柳的習俗。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本詩的關鍵。

2、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散字的妙處。

答:散字準確的表現了笛聲散入春風,隨着春風傳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

答:柳和留是諧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別,有挽留、不捨之意,在這首詩裏折柳應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4、從詩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從故園情三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

背景:

這首詩是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遊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起思鄉之情。

賞析:

此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爲主體。暗字爲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因爲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爲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於爲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着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彷彿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佈。笛聲散入春風,隨着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爲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爲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爲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辭》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爲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爲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之切。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衆,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餘韻嫋嫋,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爲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纔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註釋 篇三

洛城:今河南洛陽。

玉笛:笛子的美稱。

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聞:聽;聽見。

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故園:指故鄉,家鄉。

鑑賞 篇四

此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衆,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餘韻嫋嫋,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裏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閒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裏。“玉笛”,指玉製的笛,或笛子美稱,或羌笛的代稱。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一句雖帶有藝術的誇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惟其如此,纔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裏,折柳既可理解爲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爲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種習俗,也代表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繫第一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爲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瀰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爲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纔是它感人的地方。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白話譯文: 篇五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翻譯賞析 篇六

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

聽到陣陣悠揚的笛聲,到底是從誰家發出的呢?隨着春風盡情的飄散,整個洛陽城都被傳遍了。

在今晚聽到了《折楊柳》的曲子,試問誰又不會思念家鄉呢?

賞析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爲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悽清婉轉的曲調隨着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着“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着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捨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着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衆,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彷彿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象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爲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纔是它感人的地方。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原文 篇七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篇八

【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閱讀訓練】:

一、

1、詩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爲什麼詩人“聞折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

2、詩中的“聞折柳”是什麼意思?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二、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是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爲什麼?

2、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散”字的妙處。

3、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

4、從詩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一、1.答: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聞折柳”。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裏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2、答: 聽到《折楊柳》笛曲(1分,意思對即可

3、答: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二、

1、答案:“折柳”是古代關於惜別的一首名曲,後人在送別中常有折柳的習俗。“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本詩的關鍵。

2、答:“散“字準確的表現了笛聲“散入春風”,隨着春風傳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答:“柳”和“留”是諧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別,有挽留、不捨之意,在這首詩裏“折柳”應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4、答:從“故園情”三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篇九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題目

21、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 (2分)

22、觸發詩人故園之戀的句子是: (2分)

23、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試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4分)

24、“折柳”在詩中指《折楊柳》曲,“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之情,請你默寫一句古詩中含有“柳”的詩句。(2分)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21、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22、此夜曲中聞折柳。

23、“暗”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衆,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後的孤寂心情。(寫全一個字各得2分)

2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