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賞析精彩多篇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賞析精彩多篇

賞析: 篇一

這首詩,滿滿的兒時回憶啊,毫無疑問,這是李白最的一首詩,至少覆蓋全球10億人口。作爲一首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了明靜醉人的秋夜之意境。詩中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心是境,情是意,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不已,妙絕古今。

背景: 篇二

詩人在客居洛陽的一個夜晚,聽到笛子吹奏《折楊柳》的曲調。此時此地聽到這首曲子,誰能不思念自己的家鄉或親人呢? 《春夜洛城聞笛》一詩創作的地點在洛城,也就是洛陽,它是唐代的東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喧譁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平靜下來了,千家萬戶大大小小的燈盞,也漸次熄滅了,偌大的城市已經進入了睡夢。然而就在這個萬籟俱寂的、燈火闌珊的時候,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傳出了一陣玉笛之聲。笛子,原來是羌族的樂器,到了唐朝時,已經在廣大中原地區非常流行了。詩人在這裏着意刻畫的就是題目中的“聞”字。在一開始,詩人並沒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麼曲調,但是慢慢地細聽,這悽清婉轉的笛聲隨着春風在夜幕中聽得越來越清楚了,原來是一曲思鄉懷家的《折楊柳》呀,“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故園,即是故鄉。

本來李白只是在被動地欣賞着一曲從不知什麼地方傳來的悠揚的笛聲而已,但當他一旦聽清了曲子之後,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楊柳》的情調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沉思,是誰人在這連空氣中都蘊含着無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這令人感傷的曲調呀!這笛聲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夜空,這就是“暗飛聲”,是“隨風潛入夜”,也許有的人會無動於衷,那是因爲她或他,此時正在與家人同處一室,甚至已經安然入夢,當然無由聽得,但是“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的人啊,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遊子的心絃,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眠。從折柳,回憶起離別時的情景;從春風,想起家人的親情。“何人不起”,這是一個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心態的句式,口氣反而更加強烈,也就是說,只要是聽了這春夜中的玉笛之聲,每一個離家的人都會被它勾起對家的懷念。中華民族是一個故土難離的民族,李白也是一個和你、和他、和我們大家一樣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這首詩也就使得那些不論是古時,還是現代的遊子們,經常掛在嘴邊心頭的詩篇之一了。

李白的詩詞原文及賞析 篇三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詩詞《春夜洛城聞笛》的詩意賞析 篇四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靜夜思》 篇五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賞析: 篇六

在詩人李白的筆下,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碧水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峯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爲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着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你看!“掛”字很妙,它化動爲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