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新版考點(多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新版考點(多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 篇一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

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體積質量適中,地球內部物質運動促進海洋的形成

2、太陽活動標誌:黑子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干擾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3、自轉地理意義:

①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②產生地方時差異;

③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

④地球橢圓體的形成。

4、公轉地理意義:

①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時空變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帶的分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自然環境對人活動的影響 篇二

3.1地形對聚落分佈的影響:

1聚落:人類從事生產和生活而聚居的場所,包括房屋建築的集合體,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聚落分爲城市和鄉村兩大類型。

3.2分佈特點:

我國北方平原,村落的規模一般比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的格局,聚居人數比較多;

南方丘陵地區,村落規模一般比較小,空間分佈相對分散,聚居人數少;河網密度大的平原地區,村落多呈帶狀。

二、地形對交通線路分佈的影響

佈局    形態    走向    平原    密度高    網狀    限制少,造價低    山區    密度低    線狀(山區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佈局的限制不斷降低。

總之:選擇有利地形,避開不利地形,儘量降低工程造價,少佔好地,注意保護生態。

3.3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1自然資源:存在於自然界,在一定的時間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及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物質與能量的總稱。(必須同時具備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

自然資源的特徵:有限性、整體性、地域性、多用性、社會性

2分類: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除礦產資源爲非可再生資源外,其餘均爲可再生資源。

3自然資源利用的歷史進程—以煤炭爲例

前煤炭時期    煤炭時期    後煤炭時期    能源時代    木柴時代    煤炭時代    石油時代    時間    18世紀中期以前    20世紀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紀60年代以後    主體能源    木柴、水力爲主    以煤爲主    石油、天然氣爲主,能源結構多樣化  

4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農業社會時代——人類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國的分佈。

工業社會時代——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佈局有決定性的影響。如大慶、鞍山等城市的發展

後工業化時代——自然資源的作用相對下降,後天性資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資源、信息網絡)的地位上升。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範圍日益廣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產業佈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減小。

3.4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1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能夠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

分類:按成因和過程,可將自然災害劃分爲: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氣象災害(洪澇、乾旱、暴雨、寒潮、颱風等)、生物災害(病蟲害等)、海洋災害(海嘯等)。

自然災害的特點:複雜性、週期性、突發性、多因性、羣發性、潛在性

2自然災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有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發生頻率最高、影響範圍最廣的自然災害是洪澇和乾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我國東部鋒面雨推移規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進入雨季;

六月(D),長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華北、東北多雨;

九月,雨帶迅速南移;

十月,大陸雨季結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徵(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植被分佈(森林覆蓋率)

人類活動:濫墾濫伐,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萎縮。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 篇三

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後,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於河流改道。隨着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爲沙、礫,隨着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爲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擡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源於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佔優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海口處,由於流速極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託,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 篇四

知識點總結

本部分內容主要考點有:大氣受熱過程;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氣壓帶風帶的分佈、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低壓、高壓系統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等。

常見考點考法

運用等值線分佈圖(如等溫線、等壓線、等高線等)考查地面狀況對氣溫、氣壓的影響,以及對風向、風力大小及天氣狀況的影響。20l1年大學聯考大綱全國卷9—10題以座標圖爲切人點考查了熱力作用的時空差異及其影響等方面的知識和相應的讀圖能力;提供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或表格數據、文字、座標圖等材料,考查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成因、分佈規律、特徵等的影響。20l1年大學聯考福建文綜10—12題通過提供北極地區等壓線分佈圖的形式綜合考查了風向判別、海陸分確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等;以圖像或等壓線分佈圖爲載體,考查鋒面或低壓(高壓)過境時的天氣變化特徵。2011年大學聯考江蘇地理5-6題、安徽文綜第34題、北京文綜第7題、廣東文綜第6題和天津文綜地理部分lO—11題都側重考查了鋒面、低壓、高壓等主幹知識和天氣系統圖的分析判讀能力

常見誤區提醒

通過繪製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削弱作用;大氣保溫作用原理重在理解大氣逆輻射的意義;熱力環流的成因要注意理解大氣受熱差異與氣壓差異、氣流運動之間的關係;風向的判斷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通過繪圖的方法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利用讀圖分析法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佈的規律;熟悉氣候類型的判讀方法,並注意通過分析統計數據理解和掌握各氣候類型的特徵;通過列表比較的方法,理解氣旋和反氣旋、各氣壓帶之間、風帶之間、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之問的異同。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篇五

2.1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

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

礦物:岩石構成的的最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等

積聚岩漿岩:有侵入岩和噴出巖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崗岩;噴出巖:玄武岩

岩石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等)

變質岩: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的岩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需注意岩石轉換過程中(箭頭)作用的名稱。推動地殼物質循環的能量: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能(地球內能)

地殼物質的循環

沉積岩

2.2地球表面形態

一: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爲內力作用(地球內能)和外力作用(主要爲太陽能)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於外力作用。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爲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佈)。

(2)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邊界類型    地區    交界處板塊    生長邊界(板塊張裂)    東非大裂谷    非洲板塊內部    紅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亞歐、非洲-美洲    冰島(屬大西洋海嶺)    亞歐-美洲    消亡邊界(板塊碰撞)    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亞歐    阿爾卑斯山脈、地中海    非洲-亞歐    西太平洋海溝-島弧鏈    太平洋-亞歐    落基山脈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脈    南極洲-美洲  

2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變形一褶皺,變位一斷層)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岩層形態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一般狀況)    地形倒置現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與人類生產關係    背斜    岩層向上拱起中心老,兩翼新    成爲山嶺    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氣構造建隧道    向斜    岩層向下彎曲中心新,兩翼老    成爲谷地    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爲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地壘:華山、廬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塹: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魯番盆地、東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設遇斷層須加固或避開  

三:火山、地震活動與地表形態

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

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及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沉積    流水作用    沖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寬,形成溝谷縱橫的流水侵蝕地貌    泥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風蝕蘑菇、雅丹地貌等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等  

2.3大氣環境

一、大氣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厚: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薄: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象複雜多變,與人類關係最密切  

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雲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②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3影響地面輻射大小(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導致地面受熱面積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程長短,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同時,它的大小受下墊面因素(反射率)和氣象因素等的影響。

三、全球大氣環流

(一)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於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佈,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佈:7月前後,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後,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五)季風環流(亞洲東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區    東亞(東亞季風)    南亞、東南亞及我國西南(南亞季風)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冬季向夏季    西北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    東北季風(源地:亞洲大陸)    東南季風(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風(源地:印度洋)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大風、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好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雨過天晴    降水的分佈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    降水只出現在鋒前    天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塵暴  

(二)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系統與天氣(以北半球爲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    颱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三)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處。對於鋒面氣旋而言,東側一般爲暖鋒,西側一般爲冷鋒。

2.4水循環和洋流

一: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循環、海上內循環

主要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分地表和地下徑流)等。

意義:①聯繫四大圈層,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塑造地表形態②使各種水體相互轉化,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③更新陸地水資源。

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及對小範圍的蒸發、降水環節進行影響,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佈

中低緯度海區,副熱帶環流:

北半球: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爲暖流

南半球:逆時針旋轉大陸西岸爲寒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副極地環流: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爲寒流

大陸西岸爲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自西向東流,順時針;冬季自東向西流,逆時針

西風漂流:自西向東環繞南極洲一週

2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溼。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高,降水較多。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

氣候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溼。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低,降水較少。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祕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形成的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漁場:祕魯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淨化的速度,但也擴大了污染的範圍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自然地理環境由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類圈組成的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環境五要素:氣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表現:①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發展的,每一個要素都是作爲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包括對其他地區的影響)。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陸地疏鬆表層。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

成土母質: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礦物養分的最初來源。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有重要影響(繼承關係)。

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最多。(溫帶半溼潤環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過影響岩石的風化過程、地貌形態以及生物的活動,間接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如:溼熱條件下風化殼最厚,土壤層厚度大。乾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

生物: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沒有生物的參與(生物循環),就不會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質→低等植物生長→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長→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要低於草地土壤。

地形: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作用於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帶分佈。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難發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質的侵蝕速度慢,穩定的氣候生物條件發育深厚的土壤。陽坡:溫度條件好,但蒸發旺,水分較差,陰坡反之。

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改造自然土壤爲各種耕作土壤;消極影響—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環境的整體性要求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有綜合的考慮和對策。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自然帶:自然屬性相一致的條帶狀區域。地域分異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自然帶的分佈:以氣候類型定自然帶。

(3)分佈規律

分異規律    主要分異因素    地理位置    分佈規律    表現明顯的地區    緯度地帶分異    熱量。根本原因:太陽輻射    緯度位置    東西延伸,南北更替    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    經度地帶分異    水分    海陸位置    南北延伸,東西更替    中緯度地區    垂直地帶分異    熱量、水分隨高度變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與緯度地帶分異類似    海拔較高的山地。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帶越豐富。  

地方性分異:較小尺度的地域分異,地帶性分佈規律和非地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影響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氣候、巖性和土質的差異等。表現規律:有序性和重複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知識點 篇六

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偏移規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2、判斷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爲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

四、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⒈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參看課本P18)如右圖:

⑴太陽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

⑵太陽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

⑶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地均爲6:00時日出,18:00時。

⑷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規律(如上圖,以北半球爲例):春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晝,春分到夏至極晝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夏至到秋分極晝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秋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夜,秋分到冬至極夜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極夜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

★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⑴緯度變化: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⑵季節變化: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⑴計算公式:H = 90°- 緯度間隔

說明: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間隔計算遵循同減異加——所求點與直射點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減,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比較: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即與直射點緯度間隔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知識點 篇七

一、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爲內力作用(地球內能)和外力作用(主要爲太陽能)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於外力作用。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爲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佈)。

(2)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2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變形一褶皺,變位一斷層)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動與地表形態

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

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及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與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篇八

★㈠晝夜交替

1、⑴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⑵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係: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係: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爲0度。

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範圍:0°~ 23°26′

6、太陽高度的分佈: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線上 =0°。

7、晝夜交替的週期:一個太陽日 =24小時

★㈡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爲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爲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

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鐘)

2、地方時計算方法: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經或同爲西經相減;一爲東經一爲西經相加。

③計算步驟: 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

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

㈢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說明: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爲東時區一爲西時區相加。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爲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爲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時區偏東時間早)

★㈣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和步驟

1、標自轉方向,判斷晨昏線

2、定日期:

⑴北極圈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出現極夜)爲6月22日;

⑵北極圈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出現極晝)爲12月22日;

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爲3月21日或9月23日。

3、時間計算:

⑴ 找特殊時刻點:

①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6點點;

②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18點;

③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24點或0點。

⑵依據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推算時間。

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座標

⑴由日期定直射點的緯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是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地方時爲12點的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