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精品多篇)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精品多篇)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一

第六屆參賽情況

代表地區:江西

上課課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點擊瀏覽)

上課地點:太原

簡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少年閏土的特點,體會“我”與閏土之間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3、運用多種方式(聯繫上下文、藉助背景資料、抓住關鍵詞等)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抓住人物特點(外貌、動作、語言)描寫人物的方法。

5、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內涵及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參賽課時)

一、展示圖片,引出閏土

1.出示魯迅照片,師生交流魯迅資料。引出感嘆詞“啊”。

2.展示“看瓜刺猹”圖,瞭解魯迅筆下的閏土。

二、整體感知,初識閏土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閏土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用筆做上記號。

2.交流印象深刻的內容,並梳理出課文結構,其間注意生字的讀音和長、難句的指導。

3.歸納出對閏土的總體印象,回扣“啊”字。

三、順學而導,瞭解閏土

1. 找出文中帶有“啊”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2.以閏土語言爲突破口體會人物特點:

(1)指名輪讀閏土的話,讓學生明白閏土的話中包含着“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四件事。

(2)自讀閏土的話,邊讀邊想象畫面。問:你最感興趣的是閏土的哪些話?生讀師相機指導。重點指導“雪地捕鳥”和“看瓜刺猹”,採用“情境渲染、聯繫實際、引入背景資料、對應比照”等多種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讀。

3.用上“啊”說說對閏土的感受。

4.出示課文插圖體會兩人對話時的神情、動作,問:閏土和“我”的對話中,“我”的語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據“我”的想法想像出“我”當時說了什麼嗎?寫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讀、指名讀。

四、多元解析,記住閏土

1.師小結引說,比照“我”與閏土的不同。

(1)你從這個“啊”中讀出了什麼,如果用語言表示“我”的感嘆,你會怎麼說?讓生帶着各自體會有感情讀句。

(2)藉助多種方式(聯繫上下文、圖片對比、聯繫生活等)體會“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內涵。

2.引導生回扣第一自然段並背誦。

五、拓展延伸,再識閏土

1.啓發學生想象說話:“我”和閏土分別近三十年後,再一次相見了,見面時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2.讓生快速閱讀《故鄉》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後,我吃過午飯,坐着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着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着;手裏提着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纔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着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着似的,單在腦裏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1.找出閏土和“我”的語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佈置學生讀小說《故鄉》,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結全課,昇華認識

師以“啊”作小結。(主要從魯迅、閏土、學生表現及展望未來等方面去說。)

第二課時(簡案)

一、簡要複習全文,聽寫部分新詞,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尋找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妙處,小練筆實踐:請學生或老師做模特,生口述後寫片段,師生共同評議。

三、結合《故鄉》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作品內涵、瞭解魯迅。

四、簡介魯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其作品,觀看其影視作品。

五、摘錄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可以嘗試背一背。

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想盼羨 (嘆)

(啊!)

熊海濱,現任江西師大附小副校長,國小特高級教師、南昌市名師、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曾先後榮獲“南昌市優秀教師”、“南昌市優秀電教工作者”、“南昌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南昌市教改實驗先進個人”、“江西師範大學三育人先進工作者”、“江西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教育部課改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從教十六年,潛心教學研究,逐步形成“樸實靈動、情滿課堂”的教學風格。1995年獲江西省閱讀教學競賽一等獎;1996年獲江西省作文教學競賽一等獎;2006年6月執教的《匆匆》一課獲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江西賽區第一名。執教的《草原》、《我敬佩的一個人》等12節閱讀、作文教學課作爲全國中國小教改實例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山東教育電視臺通過衛星向全國及東南亞地區播放;多次在省、市上公開課、示範課,反響強烈;多次在省、市舉行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專題講座,獲得一致好評;所撰寫的教學論文、調查報告經驗總結、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多次獲全國、省、市一等獎;撰寫了教育教學論著近50萬字,並擔任多個雜誌社的小語版特約編輯。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小標題概括事情的方法;

2.有感情朗讀瓜地刺猹的對話;

3.有感情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4.通過“瓜地刺猹”的不同寫法的比較品讀,遷移拓展其他三件事情的語言形式轉換;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瓜地刺猹”的不同寫法的比較品讀,遷移拓展其他三件事情的語言形式轉換。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幅圖,因爲我是語文老師,所以通過文字描述給大家聽,請同學們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一幅什麼圖?當然你也可以閉上眼睛欣賞。(師有感情背誦第一自然段)

2.(出示第一自然段)剛纔老師描述的就是這段文字,快速地瀏覽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幅什麼圖?(板書:瓜地刺猹)

3.圖中的這少年便是——閏土(板書課題)。而這幅圖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裏。(板書:記憶)

4.讀題

(二)梳理文章脈絡

1.快速地瀏覽課文,文中除了回憶了這幅畫面,還寫了什麼?(相識  相處  離別)

2.我們重點來看看他們相處的部分,默讀6—16自然段,除了“瓜地刺猹”,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還談了哪些事。(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沙地觀魚)

(三)品讀“瓜地刺猹”

1.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談了這四件事情,閏土把哪件事情介紹得最詳細呢?(瓜地刺猹)

2.出示文字,自由讀,聽了他們的對話,你讀出了看瓜刺猹是怎樣的一件事情?(驚險、緊張、刺激)

3.帶着這種驚險、刺激、緊張的感覺讀一讀閏土的話,待會請同學說給同學們聽。

4.指導朗讀:

現在你就是閏土,請你把瓜地刺猹這件事說給我們聽聽。

5.同學們,閏土講得是那麼地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然而“我”呢?

(1)是的,聽了閏土的話,我的腦海中滿是一個個的大問號。(帶着疑問讀兩個問句)

(2)除了這兩個問號,還能從哪知道我對閏土講得這些事是一無所知的呢?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文章用兩個破折號把三個句子連在了一起,意思非常的緊密,都在說不知道。第一句在說不我那時並不知道,第二句說便是現在也不知道,第三句寫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匆忙,那是他看見的嗎?只是他的想象,還是不知道。雖然不知道,但是卻又是很想知道,他對瓜地刺猹充滿了好奇。

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四)、仿寫

1.多麼驚險而又刺激的事情啊,聽着閏土的話,“我”產生了無盡地遐想,而且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聽着閏土說“月亮地下”,我想到——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聽着閏土說“你聽,啦啦地響了,那是猹在咬瓜了,你變捏了胡猹,輕輕地走去”,我想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聽着閏土說“這畜生很伶俐,反從胯下竄了”,我想到——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這幅畫你覺得美在何處?

交流:

(1)顏色很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指讀第一句,把這份美帶給大家)

(2)幽靜(第一句):不僅顏色美,而且給人一種幽靜的美。(指讀)

(3)少年很勇敢:你看,幽靜的夜晚有了生機,有靜又有動,你能讀好它嗎?(指讀)

(4)能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看到這整幅美麗的畫面嗎?指導朗讀

(5)讀着讀着,你看見這幅圖了嗎?這段話先寫——天空,接着寫——沙地,再寫——少年刺猹,它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從靜到動,從景到人)

(6)背誦(出示圖畫)

3.仿寫

(1)一個介紹、一件事情就是一幅圖畫。同學們,其實不僅僅是“瓜地刺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沙地觀魚”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學着“瓜地刺猹”的樣子,選擇其中一件事情,把它轉化成一幅圖嗎?把事情的場景和動作描寫清楚。

(2)學生仿寫

(3)交流

五、總結

聽着閏土的介紹,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白茫茫的雪地,看到了那海邊五彩的貝殼,看到了那在灘塗上歡蹦亂跳地跳魚兒,這一幅幅的畫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裏,烙下了印記,揮之不去。

上課不是爲了上課 ——《少年閏土》教後反思

蓴湖鎮中心國小 方  靜

一、同課異構,解讀增值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方寸間的藝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裏,展現出無窮的智慧與創意,聽見生命拔節成長的聲音。

三月份,郭老師佈置了任務,師徒同課異構《少年閏土》,以展示不同的文本解讀,不同的課堂教學形態呈現的不同教學效果。對我來說,這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那其中之一,能否從文本中解讀出新的創意。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表達了“我”與閏土的友誼及對他的懷念之情。這篇課文先寫“我”記憶中的閏土,接着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撿貝殼、看瓜刺猹和沙地看跳魚兒四件事,最後寫兩人的分別和友誼。在寫作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通過肖像、裝束的描寫突出人物的外貌特點,通過對人物語言、行動的描寫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徵;通過典型事例寫人物的特點,如“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殼,看瓜刺猹,潮汛看魚”這幾件事,反映出閏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的孩子;通過不同的方法介紹四件新鮮事,雪地捕鳥抓住動作描寫,瓜地刺猹是以對話形式介紹,而且詳略不同,突出重點。於是教學目標便由此產生:

1.學習用小標題概括幾件事情的方法;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同時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在聆聽各自的教學後,互有啓迪,共同促進。果不其然,四位老師上課,雖說能力有高低,見解有深淺,但通過這次活動,產生了“雪可借梅三分白,梅也增雪一段香”的效果,讓我們在比較中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二、思維碰撞,完善教案

課後,大家一起對這節課的最終設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連一個小細節都不放過。看着大家都沉浸在火花的碰撞過程中,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爲了使這次活動的目的真正落到實處,首先就要確定活動主題是什麼。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了“語言轉換”上。因爲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語文課堂應注重實踐性,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學語文。

確定了主題,那麼該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呢?再讀文本。《少年閏土》一課,其中閏土向我講述了四件希奇事,而這四件希奇事中“瓜地刺猹”出現了兩次。一次以 “我”腦海中浮想的畫面形式出現,另一次則是閏土講述給“我”聽的,以對話形式出現,兩次出現的形式不同。那麼可否以學習“瓜地刺猹”爲突破口,感知“瓜地刺猹”從講述到畫面的轉換形式,從而讓學生進行其他三件事情轉換成畫面的訓練呢?

大家反覆斟酌文本特點,搭建學習的平臺,探討教學細節,新教學設計漸漸清晰。新設計以體會閏土生活的美好爲依託,以“瓜地刺猹”的語言轉換訓練爲抓手,注重學生言語實踐,着眼“言意兩得”,可以說它是我們大家智慧的結晶。

三、展示吃力,心存疑惑

可是就是這麼一份幾近完美的設計,卻還是讓我覺得力不從心,課堂教學中呈現出了諸多問題:

片段一:帶着驚險、刺激、緊張的感覺讀一讀閏土的話。

整個課堂中,“瓜地刺猹”的教學顯得拖沓,學生沒有真正地進入文本,體會瓜地刺猹的驚險、刺激,一直是以旁關者的身份在學,因此閏土的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朗讀不豐滿,導致學生體會“我”對閏土生活的嚮往不夠深刻,讀的層次沒有提升。這是整節課的最大的一個失誤,導致下面的環節不能有效地進行。

片段二:當學生品位了少年閏土基於切身體會的聲情並茂的描述,進行了有感情朗讀訓練後,教師有感情地描述並媒體出示:

聽着閏土說“月亮地下”,我想到——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聽着閏土說“你聽,啦啦地響了,那是猹在咬瓜了,你變捏了胡猹,輕輕地走去”,我想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聽着閏土說“這畜生很伶俐,反從胯下竄了”,我想到——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原本想通過教師的描述及課件的展示,讓學生明白腦海中的圖片是由於閏土的哪些描述而產生的遐想,爲下面的仿寫做準備。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一部分的鋪墊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從敘述轉換成畫面的過程對學生來說還是模糊不清。

片段三:當有感情朗讀並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後,我直接讓學生進行仿寫:

一個介紹、一件事情就是一幅圖畫。同學們,其實不僅僅是“瓜地刺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沙地觀魚”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學着“瓜地刺猹”的樣子,選擇其中一件事情,把它轉化成一幅圖嗎?把事情的場景和動作描寫清楚。

話音剛落,學生就在下面發難了:“該怎麼寫呢?”呵呵,看來這節課的最終仿寫目標沒有有效地落實,整節課自己的感覺也只是把整個教學過程給走了下來而已。可是爲什麼這麼一節教學設計幾乎完美的課,結果卻是令人大失所望呢?

四、痛定思痛,豁然開朗

課後,張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你們知道爲什麼框架結構清晰,但是細節卻不飽滿嗎?那是因爲你們在上課的時候只是爲了走過程,爲的是自己上課,怎樣使自己更出採,根本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的設計是爲了如何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使其成爲學生的腳手架……”

聽了這句話,我的心裏一怔,回想起每次的試教,因爲時間不夠師傅所說的話,“瓜地刺猹這部分上得拖沓了,只要讓學生體會到這件事情的驚險、刺激、緊張就可以了,爲下面的比較品讀和仿寫做鋪墊……”現在想來其實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如何讓學生一步一步的進行語言形式的轉換。讓學生品位少年閏土基於切身體會的聲情並茂的描述,是爲了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在情境中親身體驗這幅畫面是如何轉換而來的,在此基礎上學生纔會仿寫,把其他的三件事情轉換成畫面。而我呢,就是像張老師所說的爲了走過程,爲了上課而上課。如果在每個過程中,我爲孩子們着想,儘量爲孩子們提供學習的腳手架,那麼學生就會學得輕鬆許多,課堂就會呈現出令一種效果。

閏土講述地津津有味、有聲有色,而“我”由於是少爺,生活空間非常的狹窄,因此對這種生活沒有體驗,在閏土的講述過程中,“我”是非常的羨慕和嚮往。以至於多年之後,想到閏土“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這麼一幅“瓜地刺猹”圖。因此品位對話,僅僅只要讓學生體會到閏土講述地生動,而“我”聽了閏土的講述後對閏土生活的嚮往就足夠了,那樣課堂也不會拖沓,爲後面的防寫也能夠留下充足的時間。當發現孩子們朗讀不到位時,如果鏈接閏土講述的有滋有味,是源於鄉村生活的接觸,那麼朗讀就會更加的飽滿。當學生品位了少年閏土基於切身體會的聲情並茂的描述,進行了有感情朗讀訓練後,把教師的有感情地描述改成和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教師有感情敘述前半句,後面由學生通過思考回答,

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相信會使孩子們更清楚敘述到畫面的轉換是如何而來的。當有感情朗讀並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後,先以“雪地補鳥”爲例,進行點撥,爲下面的防寫作好鋪墊,相信效果便會不同:

閏土說——下雪了,我似乎看到——

閏土說——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我似乎看到——

閏土說——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我似乎看到——

不需學生回答,讓學生產生憤悱狀態,急於表達,相信結果便會水到渠成。

課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從這一次的活動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一節課的前後是貫通的,環節之間是相互鋪墊的,學生知識的習得需要臺階,如果中間某個臺階出現了問題,那麼必將導致其他環節不能有效地實施。同時,上課並不僅僅只是爲了上課,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雖然這是一堂失敗的課,但我卻在這一次活動的歷練中,受益匪淺。“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感慨萬千,我將以此來鞭策自己,吸取失敗的教訓,不斷地進取。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三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文章中刻畫了一個有豐富知識、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閏土的形象,與之映襯的是“我”這個雖然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卻內心苦悶的少爺。課文筆觸生動、語言有趣,人物的形象也很鮮明,再加上魯迅先生原著的補充,學生學來興趣十足,課堂氣氛活躍。

課堂教學將近結束,我作課堂總結,講到“我”嚮往着閏土的生活,希望像他一樣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時,我說:“同學們一定也有相同的感受。”這時候,一個學生在下面嘟囔了一句,雖然很輕,我卻聽清了,我讓他站起來,大聲地說。於是,他說:“我纔不願過閏土的生活,在城裏過少爺的生活,有什麼不好!”

這下教室裏炸開了鍋,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甚至爲此爭論起來。看到這一情況,我就讓孩子們來了場“辯論賽”: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

(嚮往閏土的生活爲正方,嚮往課文中“我”的生活爲反方。)

正方:我向往閏土的生活。那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捕鳥、撿貝殼、刺猹、看跳魚兒,多有趣。

反方:閏土雖然自在,但他沒能受到教育,是個野孩子,太無聊了,這樣能行嗎?哪像“我”儘管不很自由,但能受到良好教育,很有教養。

正方:誰說閏土沒受到教育?他能根據自己的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廣闊天地間的所見、所聞、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在獲取知識、不是在受教育嗎?

反方:閏土在農村的一些事,對於一個城裏孩子來說難免會有一些好奇;反過來,少爺在城裏的許多事課文沒有寫,如果寫出來,閏土不知道的也一定很多,肯定也會羨慕不已的。

反方:我補充一下,課文中有一句:“閏土說進城後見到了許多從沒有見過的東西。”

正方:請問你想做一隻“籠中之鳥”,還是做一隻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呢?

反方:“我”是“籠中之鳥”嗎?請問“籠中之鳥”能展翅高飛嗎?少爺後來成了偉大的文學家,閏土最後卻變成發一個愚昧的農民?

正方:閏土的愚昧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如果,閏土生活在現在的農村,他照樣可以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

下課鈴響起,可是,辯論還沒有結束。孩子們吵着要我判個勝負,我沒有滿足他們。我對正方說:“你們知道‘少爺’生活的苦悶與痛苦嗎?”又對反方說: “你們瞭解‘閏土’生活的艱辛與悲哀嗎?”“去讀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吧!你會有更多的感受。你自會知道勝與負!”

第二天,午間閱讀時間,我發現許多孩子的手中,捧上了魯迅的著作,從他們專注的神情中,我知道,他們正在體驗,正在感受。

【課後感想】

這是一場多麼精彩的課堂辯論啊!辯論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辯論這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爲了佔得主動,能從課文內容出發,融進自己的理解,盡情爲自己個性化的觀點據理力爭。學生語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鍊。更難得的是,這場辯論給了孩子們一次人生觀的思索,什麼樣的生活纔是自己想要的,讓他們那満是幸福的心靈,開始了對痛苦的思考。

但,最令我欣慰的是,他們知道了要去書本中尋求他們的答案,他們把閱讀作爲了思考的方式。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曾說:“‘職業的讀書’由於‘勉勉強強’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讀書’則‘在每一頁裏,都有着深厚的趣味’。”何爲“嗜好的讀書”?他認爲“主動的讀書即爲“嗜好的讀書”。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心靈上產生需要時,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讀書中。此時的孩子們需要閱讀,他們的心靈需要從文字中尋求答案。這不正是我們的新課程教學所追求的麼?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四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復華國小

課文

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摸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跨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裏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裏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爲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纔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日裏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刺蝟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裏,潮流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裏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裏,哭着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閏土喜愛的感情

1.(多媒體出示圖片)教師描述畫面後板書課題:少年閏土

師:一提起少年閏土,在老師的腦海中就浮現中這樣一幅神祕的畫面(出示多媒體圖片):在深藍的天空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三十年過去了,在文中我的記憶裏面閏土的印象還是這麼深刻,相信你們也會和老師一樣。打開書我們邊讀邊標記,看看作者都寫了哪些事情,邊讀邊說說你們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

師:我們共同來學習少年閏土。

板書:少年閏土

2.快速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講了幾件事?

生:講捕鳥,拾貝殼,管西瓜的事。

師:什麼是管西瓜?說準確一些。

生:就是看西瓜。

師:爲什麼要看西瓜?

生:因爲瓜地裏有刺蝟,有獾豬。

師:講了三件事,還有沒有補充。還有什麼事,你說說?

生:還跟作者捉了跳魚兒?

師:海邊的時候,還可以去看跳魚兒。閏土講了四件事,讀完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有趣。比如說捉鳥,以爲把鳥打過去就可以捉,他捉鳥的時候是掃出一塊空地來,給鳥來吃秕穀,遠遠地將竹筐一拉就可以捉到了;拾貝殼也很好玩,雖然只是講怎樣拾,但貝殼有紅的,綠的,非常有趣。

師:誰再來說說?

生:我對第四件事跳魚兒非常感興趣。在沙灘退潮時,有些地方會留下小動物,但我從沒見過什麼是跳魚兒?

師:還有誰想說說。老師看出來了,大家對閏土的四件事都很感興趣。這樣吧,每個小組選擇你感興趣的一件事來討論。誰來選擇捕鳥?這組。誰來拾貝殼?你們組,老師在筆記本里還準備了許多貝殼的資料,一會你們可以來查一查。好,你們組第三組選擇跳魚兒,這件事需要咱們想象力豐富才行,你們行不行?

生:行。

師:有沒有對其他小組感興趣,可以迅速調整座位。

無人應答。

師:看來大家都對自己小組選擇內容感興趣,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學習方法,誰來給大家讀讀。

多媒體出示:

選擇合適的方法學習喜歡的段落。再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感受。

一、讀一讀談談感受,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

二、讀一讀,查找有關資料,把查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

三、讀一讀,根據畫面想象畫一畫,把你的想象講給同學聽。

四、讀一讀,交流感受或想法,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全班同學聽。

師:好,各小組先讀課文,再讀的基礎上再互相交流感受。

小組交流,師各組指導。

師:接下來彙報各組學習成果,這組已經做好了。這組還沒做好,咱們稍稍等他們一會兒,請稍稍快點。好,請坐好。請組長組織好本小組,準備好。先從捕鳥說起。

生: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通過實驗瞭解怎樣捕鳥。

師:這組不錯,不但自己動腦還能想出實驗的方法來學習捕鳥。請到前面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生:首先,在雪地找出一塊空地,然後找竹匾和小木棍,在木棍上綁條線,撒個秕穀,鳥來吃的時候就拉繩子。

師:拉開繩子就怎麼樣?

生:就捉住了。

師:拉繩子的同學離多遠?

生:大約在十米之外可以拉,怕被鳥發現。

師:通過實驗的方法講捕鳥好不好。

生:好。

師:閏土講捕鳥時會是什麼樣的神情?

生:他會很自豪,因爲閏土生在鄉村,城裏人不知道,他會說我告訴你……

師:你體會得很好,能不能讀給我們聽。邊聽邊看,老師給你們播放畫面。

生讀:我們沙地上……

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

師:讀得多神氣,尤其是鳥撞到竹匾裏,這麼容易就捕到那麼鳥,讓我們像他那樣讀一讀。

師生同讀:我們沙地上……

師:聽了他的講述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他說,說什麼了,我們接着讀讀。

生讀。

師:閏土的生活多有趣,老師在電腦裏面也準備了資料,通過電腦展示給大家。誰來介紹一下?

生:通過查電腦資料知道了貝殼的顏色多種多樣,紅,黃,藍,金,等

師:貝殼這麼多顏色,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

生:五顏六色。

生:五彩繽紛。

師:誰來再介紹一下?

生:貝殼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

師:形狀也是千奇百怪的。還有什麼?

生:樣子很多,有的像……有的像……我給大家介紹一種貝殼——觀音手鬼見怕。這種貝殼已經被人們認識的就有二百五十多種,看,這就是其中一種。

師:貝殼還有什麼作用?

生:可以做手鐲,可以做小食品,讓人愛不釋手。

師:這組同學多了不起,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資料,還可以四人合作學習。通過他們的介紹,讓我們知道在海邊的生活豐富多彩,白天撿貝殼,晚上看瓜,刺猹,一起說說,

生:看瓜,刺猹。我們從課文中找出這樣一些句子,知道他晚上要到地裏看西瓜。

師:你們用什麼方法來學習。

生: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很好,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四人分角色讀。

晚上……

師:這小組分角色讀,合作學習,也值得我們學習,誰來評評他們讀得怎麼樣?

生:讀到西瓜地停了一下,好像把我們帶入了閏土看瓜的地方。

師:彷彿把我們帶到月下刺猹的情境中了,我們也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自己練習讀一讀,看能不能超過他們。剛纔的那一組也要好好的讀,看看有沒有新的感受,把你的閱讀感受讀出來,看看能不能讀得更好。誰願意讀,請你來讀。

生讀。

月亮地下……

師:你爲什麼要這樣讀?

生:我感覺刺下去很滑,非常的靈活,敏銳,如果你慢慢地走過去,就不會被發現。

師:這個捏還體會得差一點,還能換成什麼詞?

生:握。

生:拿。

師:還有嗎?

生:抓。

師:抓也行。

生:我想換成拎。

師:有這麼多詞語,可不可以換?

生:不可以。

師:爲什麼?

生:動作要小一點,捏的動作很小,很輕。動作大一點了,猹就跑了。就要輕輕走過去,就不會跑。

師:好,用捏我們可以體會閏土躡手躡腳的樣子。誰還有不同的感受來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好不好。

生:好。

師:讀得真不錯。爲什麼要這麼讀?

生:因爲猹很靈利,要輕手輕腳走過去牽,纔不會被發現。

師:他反應是那麼的敏捷,都是文中的我所不知道的,他還不知道海潮退的時候還有許多跳魚呢?來,你們組來展示一下跳魚兒這一段。

多媒體展示學生畫的跳魚兒。(一張一張展示學生作品)

一張

生:這是我們根據想象畫出來的。

師:多可愛的跳魚啊!

二張

師:畫了這麼多跳魚,這個跳魚怎麼感覺像小白兔啊。

生樂。

三張:

師:跳得動作這麼可愛。

四張

師:這是小魚還是小雞?

五張

師:這是誰畫的,你來講講。

生:因爲書上說跳魚長兩隻青蛙似的腳,我就畫了青蛙似的腳。

師:同學們,閏土有着無空無盡的希奇事令我們難忘,更令文中的我難以忘懷,讓我們一齊朗讀這一段,做爲這一課的結束吧。

師生共同讀。

師:老師相信這幅畫一定會留在我們的腦海裏,把一段背下來,還有一些難以理解深刻的語句我們回去讀一讀,下節課再討論。

結束!

執教老師簡介:王傳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復華國小教師,國小高級教師。93年開始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工作。黑龍江省語文學科最佳教師,哈爾濱市語文學科骨幹教師。所作公開教學多次獲得哈爾濱市語文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在省市教學活動中多次作示範、觀摩教學。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五

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主背誦第一自然段。

3、學習課文寫的四件希奇事,瞭解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幹、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發展目標:

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補寫課文中“我”的外貌,體會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穿着和外貌。

教學的重點:學習四件稀奇事,瞭解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文章中的感情。

教學的難點:理解:“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天空。”等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補寫“我”的外貌。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大家瞭解魯迅嗎?看過那些魯迅寫的作品和有關與他的故事。(生說……)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與我們年齡相仿的朋友。出示課題“少年閏土”本篇課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

二、啓發定向,選擇目標。

老師引導:請大家根據課題,想象課文中的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再根據課題、單元的主要目標和課後的習題,確定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

學生列舉,老師歸納出主問題:a:課文寫了少年閏土的那幾件事,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b:課文是怎樣寫閏土的?c:根據單元目標,課文的幾句難理解的句子,我們採用怎樣的方法去理解,含義又是什麼?d: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老師引語:魯迅的文章中有許多我們不常見的字詞,文章也比較長,讀課文時,請同學們抓住課文敘述的主要事例

三、整體感知,小組合作,自主釋疑

1、選擇幾個問題讀課文,利用字典,自學生字和新詞。

2、選擇自己最喜歡交流的小夥伴,討論自己學不懂的生字和新詞。

3、在老師發下的卡片上,選自己認爲最難的生字和新詞,說說那些地方需要注意,那些需要提醒同學們,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點交流一些不常見的字詞(視學生掌握的情況而定):祭祀 忙月 秕穀 鵓鴣……

四、重點學習四件事,品讀、感悟。

1、選擇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交流。出示:“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

2、稀奇事在課文中是指那些事?閏土的什麼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學習。

師引:快速讀課文第四段,看看講了幾件事?交流板書(雪地捕鳥 瓜地刺猹 海灘拾貝 海邊看魚)

3、說說“稀奇”的意思,對我們來說,什麼樣的事是稀奇事?

4、說說你準備怎麼學這幾事?可以用什麼方法學?(有感情地朗讀,邊畫邊讀,角色扮演互相說……)(學生選擇學習方法)

5、讓學生按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法學這四件事。用上學習記號,並選擇自己最喜歡交流的夥伴進行交流。可以按課文的順序來學,也可以先挑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先來學。(選擇學習內容)彈性填空: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師引導,集體評議:

a:雪地捕鳥(角色扮演)

師:閏土啊,你會捕鳥嗎?能不能幫我捕鳥呀?

生:……

師:快教教我怎樣捕鳥?

生:……

學生評價,評價標準:說清楚,有感情,能吸引人。

有感情朗讀

b: 用類似的方法學習瓜地刺猹、海灘拾貝、海邊看魚

教師引導,朗讀瓜地刺查時要讀得輕一些,讀出當時的

情景,讀其餘兩件事要有聲有色。學生評價。

c: 說說少年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用課文中的話

來說。

五、小結,作業

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選擇生字、新詞抄寫的遍數。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四件稀奇事,“我”對那件事印象最深,爲什麼?(是瓜地刺查,因爲課文一開始就寫,而且寫了兩處,寫得最詳細。)

二、自主背誦第一自然段

1、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感情地試讀。(啓發引導:月夜下,少年閏土怎樣去刺查?)

2、出示插圖,仔細觀察,劃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插圖的?

3、自由練讀。

4、回憶背誦的方法,選擇自己最擅長的一種背誦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裏,把第一段背下來。

5、指名背得最快的同學,介紹背誦的經驗。

6、全體嘗試背誦。

過渡語:閏土真是見多識廣,那麼,“我”和“我”的朋友們的生活環境和經歷又是怎樣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

三、引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結合引導課堂爭議:“課文中的‘我’與閏土相比,到底誰的知識更多?”

1、質疑問難,根據句子,你有那些問題?(他們指誰?……)

2、聯繫上下文,自由獨立思考。

3、找自己在班級裏最喜歡的同學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綜合意見。(“四角天空”說明“我”和那些地主少爺們生活小,知識面狹窄。這些話表達了“我”對閏土這種生活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

得出結論:

“我”:書本知識豐富。

少年閏土:生活經歷豐富,見多識廣。

四、理解閏土的外貌

1、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想一想:外貌與生活環境有什麼聯繫?

2、教師讀:“他正在廚房裏,一張圓臉,頭戴一頂帽子……”讓學生聽,把老師漏讀的字用鉛筆輕輕劃去,比較着讀,仔細品味有何區別。

3、討論交流(紫色說明閏土生活在大海邊,身體十分健康;小氈帽說明閏土生活在農村;銀項圈說明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

4、師生小結:人物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環境、身份有密切的關係。

五、引導進行自主遷移。

過渡:“我”生活在高牆大院裏,閏土生活在大海邊,生活環境有很大差別,除了這一點,“我”與少年閏土之間還有那些區別?

師生討論、小結,教師板書。(身份不同;穿着、打扮不同;外貌不同……)

1、引導遷移

作者在課文中爲什麼沒有寫“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魯迅忘了寫呢?請你根據剛纔我們討論的結果和課文中“我”的身份,把“我”的外貌補寫完整。

2、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展開討論。

3、補寫。

4、交流、修改。

5、教師出示下水文:“瞧!那不是地主家的小少爺嗎?頭戴瓜帽,長得又白又胖,腦後拖着一條長辮子,走起路來大搖大擺的。脖子上掛着一塊小巧玲瓏的玉佩,一雙烏黑的眼睛,似乎提不起一點精神……”

6、說說爲什麼這樣寫?“

六、結課,拓展。

選做題:★完成作業本中的作業。

★★ “我”與閏土分別之後,會不會再見面呢?三十年後,“我”和閏土又見面了,想象一下,可愛的閏土會變成什麼樣?

投影片:一眼就認出走進來的人,灰黃的皮膚,尖長的臉,又腫又紅的眼睛配着一張毫無生氣的嘴,他就是閏土。

——節選自《故鄉》

說說健康、活潑、可愛的少年閏土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以小組爲單位,自主選擇夥伴,進行研究,尋找當時社會的背景資料,研究少年閏土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課後寫一份研究文章。

附板書:

少年閏土 “我”

出身 農家少年 地主少爺

外貌 紫色圓臉

戴小氈帽 ?

項戴銀圈

生活經歷 瓜地刺猹

海灘拾貝

雪地捕鳥 四角天空

海邊看魚

自我評析:本片教案採用選擇式教學法,在教學的實踐中,讓學生自主地 選擇學習的目標、學習的負荷、學習方法、學習的夥伴等等,其核心就是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地選擇學習的進程,真正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培養他們自主選擇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着也是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另外,本課也是選擇是教學法的變式之一——主導選擇課型的範例。

寧波市實驗國小 黃鐵成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六

之三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市場國小 鳳鈴

教學目標 :

1、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找出閏土與“我”所說的4個小故事;

2、學會“閏”字,並感受第1小節,的語言美;

3、能試背第1節。

重點(難點):以讀爲主,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

課時板書:

少年閏土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瓜地刺猹――――→印象 景: 美 (靜)

少年: 機智 勇敢 (動)

猹: 機靈

海邊看魚

教學過程 :

一、直接導入  ,激發興趣。

1、介紹朋友: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個新朋友,他叫閏土。板書:閏土

2、打招呼:與朋友初次見面,誰能與閏土打個招呼?指名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人會打招呼,想不想趕快了解我們的這位朋友?)

二、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並理清課文事件。

1、自由讀課文(初讀)

2、指名交流:你知道了什麼? (適時板書:“少年”)

(過渡:看來,我們對閏土的瞭解的……,問一下,閏土與我們以及文中的“我” 都談了哪些事情?)

3、快速讀課文:(1)用序號標出相應的事情。

(2)小組交流→小組反饋→歸納板書:

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瓜地刺猹、海邊看魚

(過渡:文中的“我”對哪件事印象最深刻?)

4、瀏覽課文,找出理由並與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範讀:(配樂)(注意:大家要閉上眼睛,把耳朵調到最佳狀態,一邊聽,一邊在腦中想像,你都看到了什麼,甚至還 會聽到什麼?)

2、指名交流:看到什麼了?

3、欣賞插圖,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指導。也可分男女生讀 。並板書:

景 美景: 美

少年:機智 勇敢

猹: 機靈

4、試背這一自然段

點明動靜寫法 板書:動 靜

四、簡介作者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與閏土初次見面,對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瞭解,到下一節我們再與他繼續好好的交流。

六、作業

1、仿寫第一自然段的動靜寫法,根據《鋤禾》的投影一圖,寫一段話。

2、背誦第一自然段。

3、課外查找有關魯迅的作品,感興趣的可先一睹爲快,也可相互交流。

(以上2、3兩題任選一題做)

設計理念:

一、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看法之後,讓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交流,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注重以讀爲主。本節課採用較多形式的讀,其最終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讀的能力,更是希望通過讀,使學生在讀中促理解,促感受,讓學生真正地與教材作者相互交流。

三、注重知識積累。讀一篇文章能讀懂是目的之一,但重要的是要把知識進行積累達到運用,因此,教學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在讀→背→仿寫。就是在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學會對知識的積累,從而達到運用。

四、注重課內外的知識的延伸。在課堂上學習一篇課文只是一篇。老師找的資料也不是包羅萬象,更重要的是要促動學生自己的興趣。這節課最後的網址,實際就是一種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他要的東西,也是對課外的學習能力的一種培養。還有像一開始的打招呼也是一種形式。

總之,這節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指教。

★附作者的簡介:

魯迅 (1881--1936)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浙江紹興人。選入國小課本的作品有:

1、《少年閏土》節選《故鄉》;

2、《在仙台》節選《藤野先生》;

3、《經顏黎明的信》。

主要作品簡介:

1、《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小說:《藥》、《孔乙已》、《祝福》、《傷逝》、《阿q正傳》。

3、雜文:《三閒集》、《且介亭雜文》。

課後感 2003.12.26

今天,教完了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是不錯的,最起碼我沒有過多的怯場,教態也比較的自然。

現在想想,這節課我的設計應該來說是比較適合上第一課時,我的設計分以下幾個環節:直接導入  、初讀課文、細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簡介作者、小結、佈置作業 。上完課後,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生朗讀上的水平還不夠,這應該是以後我努力的方向之一。

其二、我在聽完其他老師上的課後,自我認爲有以下幾點應該是我今後學習的:

1、在上課時,我的語速應適當地慢一點。

2、在激發學生的情感方面應該注意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巾山國小的翁海涌老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他在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人民的冷漠這一點上,他不是直接講,而是說“學到這裏,我不僅爲小女孩而感到鳴不平,有不平就要鳴,誰知道我爲什麼而不平?”翁老師這樣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說:“小女孩的爸爸對她這樣不好,還要打她,我爲她鳴不平”、“這個小男孩不該拿走她的最後一隻拖鞋,我爲小女孩而不平”、“街上的的人竟沒有一個人買火柴。”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理解了課文。我想對學生的情感的激發,應該是建立在學生對課文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而翁老師在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後,又進行朗讀的指導,在不知不覺中上學生理解了課文,這是多麼的不容易。

3、一定要多學習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是支撐我上課的設計框架,所以我一定要多學習。還有也要有機會多聽一些好課才行。這樣才能更好的充實自己。

總之,在教學的這條道路上,我應該不斷的深入學習、探索和研究,並加強和其他老師的溝通和交流。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七

筆者以《少年閏土》一文第四段爲例,具體闡述“學”、“思”、“樂”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

一、“學”的落實

本單元讀寫例話是:抓住人物特點寫具體。整個課堂應圍繞“指導寫作”來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學文,而且更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寫文的。教學《少年閏土》第四段時,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通過“動作”、“鳥名”、“天氣”三個方面來寫“雪地捕鳥”之後,可總結:作者正是這樣抓住閏土的特點,借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用詞準確,使人覺得閏土的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是真實可信的。接下來在學習“看瓜刺猹”之前,可提示學法,使學生能夠學法遷移。學完“看瓜刺猹”,教師再小結:作者抓住猹的兇猛伶俐與閏土的勇敢機智這對矛盾(猹越是兇猛越顯示出閏土的勇敢;猹越是伶俐越顯示出閏土的機敏),通過具體準確的動作描寫,再次使人覺得閏土的勇敢和機敏是真實可信的。

二、“思”的落實

有句教學名言是:“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這裏“跳”即是思維運動的形象比喻。但“思”得有動力,這個動力就是“疑”。明代陳獻平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翻覺悟一翻長進。”古人提出的治學過程是:無疑有疑無疑。這種以科學批判爲根據的質疑精神,是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堂課上得好不好,重要標誌之一就看課堂上產生多少“問號”,以及這些“問號”的質量高不高。例如,教學“雪地捕鳥”時,師問:“‘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爲什麼?”生答:“大雪下了,作者就可以讓閏土帶他去捕鳥。”本來問題已經解決了,但師又追問:“爲什麼要大雪下了纔可以去捕鳥?”從而理解:大雪下了,鳥兒無處覓食。鳥兒餓了幾天,餓急餓慌餓昏了頭,飢不擇食,所以冒險來吃。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層次發展,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又如教學“看跳魚兒”時,師問:“‘兩個腳’後面的省略號在這裏指什麼?”生答:“指閏土還講了很多話。”師又追問:“講了什麼話?”這一下學生愣住了,一時答不上來。作爲一堂縣級公開課,這樣的情景是尷尬的。但這位教師並不着急,沒有直接把答案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當學生們讀到作者發出了這樣的內心感嘆:“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頓然領悟,這裏的省略號應當指閏土還講了很多希奇的事。否則,課文僅敘述四件事,怎能說是“無窮無頸呢?這樣,以疑激思,以讀代講,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有疑、解疑,方能有所創新,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三、“樂”的落實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把語言文字演化成色彩鮮明的畫面。

“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輕輕地走去……”其中,“你聽”輕而短;“啦啦地響了”輕而緩;“輕輕地走去……”的“輕輕”躡手躡腳地;“它不咬人嗎?”提心;“有胡*呢”果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中“看見猹了”和“你便刺”之間幾乎不停頓,且“你便刺”緊而促。同時,課文中“月亮地下”四個字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體會語言文字的簡約美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柔和美妙的月光灑滿海邊的沙灘,沙灘上的西瓜地裏。“月亮地下”四個字就把“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如此豐富深刻的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簡直是一幅鮮明的畫,一首簡練的詩!教師指導得法,學生自然興趣大增。

你嚮往閏土的生活嗎?──《少年閏土》教學札記 篇八

佚名

一、泛讀分段,直奔中心。

通過泛讀,根據課文後第2題分段。明確第四段是本文重點段,其中最後一小段是全文的中心段。

二、繞心畫圓,系列設問。

圍繞中心段提問:閏土心裏有哪些稀奇事?文章是怎樣生動地寫這些事物的?着重寫了哪件事?這件事在第一段裏也作了描述,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通過這些事反映了什麼?“我”爲什麼對這些事感到稀奇新鮮?“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爲什麼不知道這些事?“他們都和一樣……”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用閏土的生活同“我”進行對比,有什麼作用?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嘗試討論,點拔指導。

先讓學生帶着上述問題閱讀課文,思考,嘗試解答,再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點拔、指導。

四、心圓相照,文道統一。

由道返回,因道學文:讀了這課,閏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爲什麼?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特點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