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李將軍列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通用多篇)

李將軍列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通用多篇)

《李將軍列傳》 篇一

作者:司馬遷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爲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徒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爲漢中郎。廣從弟李蔡,亦爲郎,皆爲武騎常侍,秩八百石。嘗從行,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廣爲隴西都尉,徙爲騎郎將。吳楚軍時,廣爲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樑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徙爲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爲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於是,乃徙爲上郡太守。後廣轉爲邊郡太守,徙上郡,嘗爲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爲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遺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爲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爲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爲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餘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爲漢有伏軍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翻譯

李廣將軍,隴西成紀人。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時做過將軍,就是追獲燕太子丹的那位將軍。他們老家在槐裏,後遷徙到成紀。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入侵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因爲精通騎馬射箭,殺敵斬首和虜獲多,做了漢朝的中郎。李廣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們都是武騎常侍,俸祿八百石。李廣曾經隨從皇帝出行,有衝鋒陷陣抵禦敵寇和與猛獸搏鬥的事,因而文帝說:“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時候,假如讓你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哪還用說呢!”

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廣任隴西都尉,後調爲騎郎將。吳楚起兵叛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隨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敵人軍旗,立了大功,以此名聲顯揚。但因樑王授下授給他將軍印,還師後,沒有給予封賞。調爲上谷太守,天天與匈奴交戰。典屬國公孫昆邪哭着對皇帝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伏本領高查強,屢次與敵虜肉搏,恐怕會失去世他。”於是調他爲上郡太守。後來轉任邊郡太守,曾爲陵西、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

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時,天子派親近的宦官跟隨李廣整訓士兵,抗擊匈奴。一次,這位宦官帶了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與他們交戰。那三個人轉身射箭,傷了宦官,那幾十名騎兵也被射殺將盡。宦官跑到李廣跟前,李廣說:“這一定是射鵰的人。”李廣於是帶一百名騎兵,急追這三個人。那三個人沒有馬,徒步行走,走了幾十裏。李廣命令騎兵散開,從左右兩面包抄,並親自射擊那三人,結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鵰的人。待捆綁好俘虜上馬,望見匈奴有數幹騎兵。他們看見李廣,以爲是誘敵的騎兵,都吃一驚,上山佈陣。李廣的一百騎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馳轉回。李廣說;“我們離大軍幾十裏,現在以一百騎兵這樣逃跑,匈奴一追趕射擊馬上就全完了。現在我們若留下,匈奴一定以爲我們是爲大軍來誘敵,必然不敢來襲擊我們。”李廣命令騎兵說:“前進!”進到約離匈奴陣地二里許停了下來,又下令說:“都下馬解鞍!”他的騎兵說:“敵人多而且離得近,如果有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人以爲我們會走,現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敵人更加堅持認爲我們是來誘敵的錯誤判斷。”於是匈奴騎兵就沒敢襲擊。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將軍出陣監護他的兵卒,李廣上馬與十幾名騎兵奔馳前去射殺了這個匈奴白馬將軍,然後又返回到他的騎兵中間,解下馬鞍,命令士兵把馬放開,隨便躺臥。這時剛好天黑,匈奴兵始終覺得很奇怪,不敢出擊。夜半時,匈奴兵還以爲漢軍有伏兵在旁邊準備夜間襲擊他們,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廣回到大軍駐地。大軍不知李廣在哪裏,所以沒有派兵去接應。

李將軍列傳原文 篇二

廣既從大將軍青①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並於右將軍②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 自請曰:“臣部爲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得一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 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將軍廣。廣時知之,固自辭於大將軍。大將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幕府,曰:“急詣部,如書。”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③,遇前 將軍、右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鞴醪④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爲垂涕。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李將軍列傳》

註釋:①大將軍青:即衛青,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②右將軍:主爵趙食其時爲右將軍;③南絕幕:絕,橫渡;幕,通“漠”,沙漠。 ④糒醪:糒(bèi),乾飯;醪(láo),酒漿。

拓展閱讀:閱讀答案 篇三

1.《李將軍列傳》選自《史記》,這是我國第一部 體的史書。(1分)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乃自以精兵走之

A.其李將軍之謂也B.令長史封書與廣之幕府

C.百姓聞之D.及死之日

3.請結合選文, 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書評, 感受司馬遷的“奇”氣。字數150字左右。(4分)

參考答案

1、(1分)紀傳體

2、(2分)C

3、(4分)例:司馬遷對李廣的傾心和讚美,是以平實的方法顯示出來的(總說某一角度給1分)。比如李廣“引刀自剄”以後, “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爲垂涕。”在這貌似平淡的敘事裏,從士兵和百姓的哭聲中,我們分明感到了李廣在軍中、在民間的巨大威 望和影響,分明認識到了李廣的無辜和冤枉,分明看到了司馬遷對李廣的稱讚和同情(舉例及分析各給1分)。這是平常的敘事語,但它卻表現出了不平常的感情, 不平常的功過評價。李廣在士卒的。心中、在百姓的心中,同時也在司馬遷的心中、在後代讀者的心中的形象,反而因此顯得更高大、更完美,也更動人了。司馬遷用 冷峻的態度、平實的語言,卻創造出了豐富的形象和深厚的意蘊,實在讓人歎爲觀止,激賞不已(總括作用給1分,意思對即可)。

二: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①今乃得一當單于當:_______

②其勢不屯行屯:_______

③固自辭於大將軍辭:_______

④軍亡導導: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將軍乃徙令臣以東道

B、爲中將軍從大將軍無老壯皆爲垂涕

C、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 且廣年六十餘矣

D、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

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4、請概述選文第一段的內容。

5、太史公司馬遷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諺語來高度評價李廣將軍,這一諺語的意思是什麼?你能列舉出某一類人物來說明嗎?

參考答案

1、①當:抵擋;②屯:駐紮;③辭:不接受;④導:嚮導

2、C

3、①李廣沒有辭別大將軍就出發,十分惱怒地到達指定的軍部。

②衛青打算上書報告天子這次軍隊(失利)的委曲詳細情況。(意對即可)

4、李廣出塞後併入右將軍趙食其軍中,因迷路(失道)貽誤戰機,憤而(含冤)自殺。

5、諺語意思:桃李不能言語,可樹下踩出小路來。比喻爲事業默默奉獻並作出貢獻的人,自然會被人們廣爲稱頌。人物列舉:如教師等。

李將軍列傳翻譯 篇四

李廣不久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出邊塞以後,衛青捉到敵兵,知道了單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帶領精兵去追逐單于,而命令李廣和右將軍的隊伍合併,從東路出擊。東路有些迂迴繞遠,而且大軍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勢必不能並隊行進。李廣就親自請求說:“我的職務是前將軍,如今大將軍卻命令我改從東路出兵,況且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與單于對敵的機會,我願做前鋒,先和單于決一死戰。”大將軍衛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認爲李廣年老,命運不好,不要讓他與單于對敵,恐怕不能實現俘獲單于的願望。那時公孫敖剛剛丟掉了侯爵,任中將軍,隨從大將軍出征,大將軍也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于對敵,故意把前將軍李廣調開。李廣當時也知道內情,所以堅決要求大將軍收回調令。大將軍不答應他的請求,命令長史寫文書發到李廣的幕府,並對他說:“趕快到右將軍部隊中去,照文書上寫的辦。”李廣不向大將軍告辭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惱怒地前往軍部,領兵與右將軍趙食(yì,義)其(jī,基)合兵後從東路出發。軍隊沒有嚮導,有時迷失道路,結果落在大將軍之後。大將軍與單于交戰,單于逃跑了,衛青沒有戰果只好回兵。大將軍向南行渡過沙漠,遇到了前將軍和右將軍。李廣謁見大將軍之後,回到自己軍中。大將軍派長史帶着乾糧和酒送給李廣,順便向李廣和趙食其詢問迷失道路的情況,衛青要給天子上書報告詳細的軍情。李廣沒有回答。大將軍派長史急切責令李廣幕府的人員前去受審對質。李廣說:“校尉們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現在親自到大將軍幕府去受審對質。”

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爲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爲李廣落淚。

太史公說:《論語》裏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爲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爲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這就是說的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開口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爲他盡情哀痛。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了將士們的信賴呀!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講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