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譯文 篇一

《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酈道元認爲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餘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爲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後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這是爲什麼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裏的和尚讓小童拿着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着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間發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並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伕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裏面,水波激盪因而發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於是我笑着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願用小船在夜裏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伕,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爲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賞析 篇二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並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餘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爲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後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爲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鍾而得名的,今人經考察又認爲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並不高大,但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爲旅遊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鍾。由於山體是石灰岩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纔會發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鍾。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發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音的岩石,或碳酸鹽再沉澱時形成的形態奇特的岩石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鍾。石鐘山下部山體,由於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鍾”的形象。

創作背景 篇三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爲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石鐘山記賞析譯文 篇四

《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酈道元認爲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餘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爲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後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這是爲什麼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裏的和尚讓小童拿着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着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間發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並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伕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裏面,水波激盪因而發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於是我笑着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願用小船在夜裏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伕,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爲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藝術特點 篇五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爲依據。這就爲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爲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爲得之矣”,緊接着陡然一轉——“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着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餘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