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9 說木葉解析精品多篇

9 說木葉解析精品多篇

說木葉 篇一

說“木葉”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4.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詩的熱情,使學生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喚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而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分析:詩歌的暗示性是一個詩歌理論問題,而學生對詩歌只有淺近的知識,也容易爲文題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突破認識的難點,幫助他們理解、學會暗示這一表達技巧,汲取寶貴的藝術營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並做一個簡要的分析。(意在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輕鬆的回顧,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爲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着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別,探究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特徵。

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麼?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爲什麼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邊顯示文中所引詩句邊引導學生思考:

引1:

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考: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

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考,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並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展及其關鍵之處。(爲幫助學生體會,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誦。)

明確:蕭瑟、淒涼。關鍵之處在於“木”字。

顯示:木

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討論後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予人以一種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則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

小結: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特徵。

提問:爲什麼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爲“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幹燥,無飄零之意。

結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乾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這就是“木葉”的藝術特徵。請同學們再結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爲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徵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爲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啓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爲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爲簡單,化抽象爲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四、思考同類文學現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師: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鑑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意味。

思考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特點。(顯示《一剪梅》《相見歡》兩首詞及其畫面)

討論,結論:望月懷遠

思考2:請根據你所熟悉的梅花詩,說說“梅”這個意象的特點。顯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討論,結論:高貴,聖潔,堅貞。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盛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再如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就境界迥異。

 月:寄託對家鄉、親人思念;懷古之情。  梧桐:悲秋,愁,悽苦之情。  折柳:喻送別。

 杜鵑:悲苦,渲染哀怨悲悽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鄉愁鄉思。  鴻雁:指書信。相思之情。  鬆:象徵孤直的品格。  梅:象徵高潔的品格。

 竹:象徵君子的品德修養。

 菊:表現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  荷花:象徵純潔、清高。

 白雲:見月懷人,望雲思友;寓歸隱。  蟬:指餐風露宿的雅士高人。高潔象徵。  芳草:常喻離恨;喻離別憂愁。

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

和對於死亡的焦慮、憂傷。  南浦:水邊送別之所。喻離別。

 長亭:陸上送別之所。喻離別漂泊。  西樓:相思之所。喻思念、憂愁。

五、佈置作業: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鑑賞性小論文。

六、小結: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裏,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後,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爲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的小詩人。最後,請讓我把下面這首詩獻給同學們,作爲今天的結束:

風雅頌是詩,古樂府是詩;

三閭大夫的狂放是詩,詩仙太白的神遊是詩;

大江東去是詩,把酒臨風也是詩;

詩,可以靜靜的坐下傾聽;也可以在微雨街頭溫柔吟唱„„

愛詩,其實是在愛着,我們的生活。

探究活動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鑑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說木葉 篇二

高中語文必修《說木葉》說課稿優秀

53、《說木葉》 教材分析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讀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我首先想到這樣一段話。誠如林先生所言,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這篇詩論中所給的結論是: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這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成爲一種“潛在的力量”,詩人“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成爲令人玩味無窮的“精妙”的詩歌語言。在吟詠之間,那些“潛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着讀者,感染啓發着讀者,讓人情思靈動,視通萬里。就比如文中所說的“木葉”,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然而,“木”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起了葉子”,這樣,也就有了“落葉”的暗示,還有顏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於是,“木葉”詩句便“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讀着它,甚至“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之於“樹葉”一字千里的差異。 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我們將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組討論研究。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過詩歌鑑賞實踐,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文的教學目的是:

1、理解中國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潛在暗示性的特質;

3、培養學生把握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詩歌的賞析能力。教學重難點爲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鑑賞實踐 。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裏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爲什麼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林庚的《說“木葉”》來解開這個迷吧。

二、整體感知 把握全文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來理解全文)

1、四人一組討論尋找你認爲能表現文章行文脈絡的疑問句,並加以整理。

2、以小組爲單位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

問題設計

(1)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鑑賞詩歌,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的滋味。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 探究學習: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本植物的通稱。而“木”作爲“樹”的概念的同時,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會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樣,“木”也就給人以落葉之感。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能給人以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 (2)課文說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成爲語言形象的潛在力量,這些潛在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結合起來,就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文中說到的“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有怎樣不同的意味? 探究學習:“樹葉”,“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讓人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木葉”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而“落葉”,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3)第4、5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探究學習:“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徵:其一,“木”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4)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探究學習: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標題擬爲“說„木葉”‟,文章選取古詩中的“木葉”意象作爲論題,在結構安排上由引古詩到探意蘊,先排除古詩人考慮文字洗煉的因素,再從它用於秋天的情景中探尋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後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並加以闡釋。這樣,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並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並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說„木葉”‟的擬題應該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5)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於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爲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3、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三、探究閱讀 融會貫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 作業;可以以古詩歌中常用的物象爲例,如:月、鬆、梅、蘭、竹、菊、等進行有目的的詩歌鑑賞,仔細體味詩歌的精妙。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鑑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參讀作品: 曹操《短歌行》,劉禹錫《石頭城》,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孟郊《古怨別》,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

(1)閱讀古詩,找出一兩個常見意象 (2)作比較賞讀。 (3)召開詩歌鑑賞研討會 參讀書目: 《詩集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詩集。 3.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找出一些,試辨析並交流.

9 說木葉解析 篇三

說木葉說課稿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5冊第3單元,本單元所選都是文藝評論和隨筆,或探究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啓發我們去探究某些問題。 《說“木葉”》着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 本文內容比較單純集中,圍繞古詩中的意象“木葉”深入到“木”的藝術特徵,談詩歌的精微之處的表達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較清晰。

一、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古代詩歌語言富於暗示的特點 ,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並積累古詩句。

2、能力目標: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方法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3、情感目標:藉助在品味詩句時的審美體驗,喚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

二、本文的教學重點就定爲

1、走進課文,引導學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詩文,準確體察語言的富於暗示的特點,來解讀詩歌語言的內涵和意境。

2、走出課文,淡化教材,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只把教材做爲一個例子。本課教材的淡化體現爲課外的內容將要佔到課時的一半。

三、本文的課時爲1課時

四、教學方法爲:歸納總結,討論交流,拓展延伸 教學流程 :

一、導語:我設計的導語是:“嫋嫋兮秋風,洞庭兮木葉下”“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遼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見長江滾滾來”……衆多名句,爲何如此青睞木葉呢?什麼是“木葉”呢,由木葉又可嗅出怎樣的氣息呢?此導語在於用書中優美的詩句入題,創造一種美的意境,再進行設疑,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第二個環節是提出問題,確定學習重點。

課前學生做過預習,提出的問題採用先宏觀,後微觀的方式,這樣便於學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細枝末節上去深入地求證、印證中心,進而對課文有個準確的理解。 宏觀問題是:

1、作者發現了一個文學現象,是什麼。 中國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

2、文章題目爲“說‘木葉’”,爲了說得有序,說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標義法,每段開頭都用一句話領起下文,容易讓讀者把握“說”的要領。請默讀全文,抓住一些關鍵語句,理清文章結構。 1-3段:“木葉”爲詩人所鍾愛。 4-6段:“木”被人喜歡的兩個原因 7段:總結

經過四個到六個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這樣處理教材可以練習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讓他們能夠高屋建瓴地來把握文章,提綱挈領,切中肯綮。 微觀問題是 :

1、我們可以看出“木葉”與“樹葉”相比,有兩個藝術特徵,請大家在文章中找出來。

(1)木葉,本身就含有落葉的因素。

(2)木,不但讓人想起樹幹,還能讓人想到木的顏色。

2、這兩個藝術特徵,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3字詞語概括一下? 暗示性

3、我們大家一起把眼睛閉起來,想象一下“木葉”給我們的暗示,(輕念)斑白的樹幹、枯黃欲落的樹葉、冷風中瑟瑟飄零……爲什麼“木葉”是那麼突出地成爲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現在你明白了麼? 因爲“木”有“疏朗”和“枯黃”的暗示內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樹”則沒有。

三、第三個環節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設計了一道關於填補“樹或木”的一組詩歌。意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青青

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碧玉妝成一

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野曠天低

,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

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一

寒梅白玉條,迥離村樹傍溪橋。 碧玉妝成一

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磨痕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唐•韓愈 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賒

草木無情亦可嗟,重開明鏡照無涯。

(二)和學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進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處“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句詩寫屈原看到秋風中飄零的樹葉感傷自己的;“后皇嘉樹,橘徠服兮”這個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樹,自然而然讓人想到一棵形態美好、儀態萬千的樹,這是屈原對自己高潔品格的暗示。這時教師儘量少數或不說,讓學生自己品味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分析意象,準確把握意象表達的情意,這個環節意在通過練習咬文嚼字使學生感悟詩歌語言精妙的表達效果,提高學生文學鑑賞能力,鼓勵學生談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達到共鳴。

四、第四個環節是課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緒。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穩定的感情色彩,這時引入梅和柳兩個意象。 比如說梅的意象,讓學生說出它代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品質和情緒。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

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爲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淨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

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讓學生看這幾句詠梅的詩歌,對梅的意象進行分析討論。

第二個意象是柳,柳,又名楊柳,可種可插,極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從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麼旺盛。柳樹姿態優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 柳是春的使者。

韓翃在《寒食》中寫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人賀知章有一首《詠柳》名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歌問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傳神,洋溢着春天的氣息,充滿了對春的喜愛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這樣描繪春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歌前兩句寫草長鶯飛、醉柳拂堤的景色,後兩句寫一羣活潑兒童飛紙鳶的情景。短短四句詩,爲我們描繪了一幅饒有趣味充滿生活氣息的鄉村圖景。 柳條藤蔓系離情。

最早寫柳的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的《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作者以輕柔優美的楊柳,反襯辭別家園的依戀傷感之情。從此,柳就與送別結下了不解之緣,加上“柳”與“留”諧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習俗。

隋代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詩歌先寫青青的楊柳,再寫漫漫的飛絮,然後以折盡柳條來表達希望親人早日歸來的美好願望。

唐代山水詩人王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場雨過,輕塵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後的楊柳清新翠綠。後兩句筆鋒一轉,以美酒勸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別情景。

送別時要折柳相贈,所以柳便成了分別時的見證。離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會勾起無窮無盡的思念。 三首詩,每個組任選一首。讓學生任選主要考慮學生可能願意選簡單熟悉的那一首詩,這時鼓勵學生知難而上,也是爲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五、最後佈置作業。在課件中展示鬆、竹、月“烏(鴉)”“昏鴉”“寒鴉”“輕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讓學生任選一個意象,課下蒐集幾首詩寫成一篇小文章,談這個意象的藝術特徵(相同或不同)。這個環節想對本課知識進行強化,也是對本課知識的檢驗。最後這兩個環節是在運用斯金納的強化律,對學習行爲進行及時強化。

本課的板書設計爲 : 意象

藝術特徵

木-------空闊黃色 樹-------飽滿綠色

梅-------高潔堅貞

柳-------柔美依戀

本課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首頁以樹葉的畫面切入,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能夠開啓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會想到枯黃葉子表達什麼情意。中間部分用了一組詩歌讓學生思考,在拓展部分,用梅等圖象,達到視覺上的美感,使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從而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思考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探索詩歌意象所表達的情意。

教學設計:《說“木葉”》(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由“木葉”而闡釋的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特點;

2、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相對穩定的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古典詩歌素養,領悟國學奧妙。

教學難點

1、如何理解古詩中“木葉”的藝術形象;

2、古詩人爲什麼用“木葉”而不用“樹葉”的道理。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主要信息讀懂課文,掌握知識;

2、比較閱讀法;

3、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

教學設計

總 體 構 思

《說“木葉”》是高中語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紹古典詩歌鑑賞知識的文章,讓中學生對古典詩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應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鑑賞詩歌的示範作用,以“木葉”說開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理解古典詩歌中意象相對穩定的特點,提高中學生理解和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潛心鑽研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理解古詩中“木葉”的藝術形象,弄清“木葉”、“樹葉”、“落木”這幾個意象的特點及區別。然後,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通過鑑賞例解,教會學生明確理解古詩的關鍵是解讀意象。最後,將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引向深入:教師將自己平時的詩詞作品給學生示例,要求學生課外學習仿寫古典詩詞,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和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爲主動進取,領悟國學奧妙,傳承國學文明

研 讀 課 文

一、讓學生潛心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摘錄出所引用的下列詩句,並揣摩老師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書或多媒體顯示)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木葉下,江連波,秋月照浦雲歇山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皎皎雲中月,灼灼葉中華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處征戍憶遼陽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午陰嘉樹清圓

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上述詩句,初步領會作者引用詩句闡明問題的寫法:

1、比較一下,看上面兩列詩句按什麼規律排列?

(1) 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

(2) 教師明確:

左邊的詩句中全有“木葉”或“落木”這樣的意象,反映的是秋天的景象,而

右邊的詩句沒有“木葉”或“落木”這樣的意象,有的只是“樹”、“綠葉”、“落葉”一類的意象,反映的是夏季枝繁葉茂的景象。

2、上述左邊一列運用了“木葉”或“落木”的詩句,有什麼共同特點?

(1) 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 (2) 教師明確:

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風掃落葉”的意境;③“木葉”和“落木”給人的感覺

是乾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氣息;④有色彩上“幹黃”的感覺。

3、上述右邊一列運用了“樹”、“綠葉”、“落葉”的詩句,有什麼共同我處特點?

(1) 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

(2) 教師明確:

① 都是樹葉茂密的感覺;②都是潮溼的感覺,都是屬於雨的、沉沉的陰天;③色

彩上是“溼綠”的特點。

三、要求學生跳躍式閱讀課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歸納“木葉”、“樹葉”、“落木”這幾個意象的特點:

(1)學生思考,然後指名學生試答;

(2)教師歸納明確:

①“木葉”往往形容秋天幹黃的落葉,與秋風緊密相連,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樹葉”一般是不在古詩中出現的,“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詩中往往要表現“枝繁葉茂”的意境就用一“樹”字直接表達了;

③“落木”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木葉”與“落木”還有着一定的距離:“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是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曠的”,是“乾燥的枯葉”即將落完的意境。

鑑 賞 例 解

一、運用本文所學知識,賞析杜甫的《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聯繫課文解說的“落木”這一意象的含義,請同學們思考該詩表達了杜甫怎樣的思想情感?

(1) 學生思考、試答;

(2) 教師講解明確:

首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頷聯則以傳神會意的筆法進一步渲染秋天的氣氛:秋意甚濃甚濃了,無邊的枯葉紛紛落下,一片蕭殺淒涼的景象,爲下文鋪墊張本。頸聯表現情感,從時間、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又從白髮日多、抱病斷炊,歸結到時世艱難、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憂民、感時傷懷之情,便躍然紙上,使主題更爲鮮明,意境更爲開闊。

理解該詩最爲關鍵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課文中所說,“落木”不是從天而降的木頭,而是比“木葉”更加乾燥的、乾枯的樹葉,杜甫用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風掃落葉”及“乾燥的枯葉”即將落完的意境(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遠望,滿眼的蕭殺淒涼,爲下文的憂國傷時做好充分的鋪墊。

(3)知識小結:

由此可見,同學們在鑑賞古詩時,如果詩中出現了“木葉”、“落木”這樣的意象,一般來說,表達的都是蕭殺淒涼、悲秋的意境。

二、上面一再提到“意象”一詞,那麼意象是什麼呢?意象就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所以鑑賞詩歌,要把握詩人的情感,關鍵是揣摩意象,而古詩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穩定的特點,如“木葉”、“落木”表達的都是蕭殺淒涼、悲秋的意境。又如:

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常把水與時間的流失結合起來,由花落而感嘆人生的無常,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典型主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對死亡的焦慮憂傷。此外,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則用流水這一意象來比喻愁怨的濃厚和不絕。

鴻雁

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鴻雁傳書”。所以“鴻雁”常借指書信。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李清照詞雲:“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相識。”大雁沒帶來盼望已久的書信,引起了女詞人無限的思念。

鬆、梅、竹、菊

鬆、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志向、氣節。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樹常用來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是高潔品質的象徵,自然是謳歌的對象。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王安石用梅花寄託高潔的品格,凌雪傲霜堅強之意;人們認爲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如堅守自我的氣節。王維《竹館裏》:“獨做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入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子、竹林深爲隱者所愛:“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荷花以無擎雨蓋,菊殘尤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詩人們用菊表現追求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

梧桐 、芭蕉

古語常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說得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徵,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悽清,聽之無不爲之動情。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

鷓鴣鳥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象“得不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羣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而是寄託了詩人無限愁緒的意象了。

寒蟬

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了悲涼的同義詞了。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念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離愁,悽悽慘慘慼戚之感已充滿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月光、夕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年來,人們總是用月來寄託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杜甫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則是用月來表達思婦對遊子的思念。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包括斜陽殘陽)多給人以失落淒涼之感。古人常用夕陽發思古之幽情,《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白的《憶秦娥》詞末:“西風殘照,漢家陵闋”,都以寫夕陽懷古,充滿歷史滄桑感。古人還常用“夕陽”寫男女相思,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范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莫不是藉助夕陽來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見的傷感情思。

當然,古詩中的意象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注意積累這樣具有相對穩定意義的意象的常見含義,這樣纔會在鑑賞古典詩詞時,準確把握詩人的內心情感,讀懂古詩蘊含的深刻含義。

三、詩歌鑑賞題型示例: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詞二首

劉禹錫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秋天,但各有側重,請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1) 學生思考、試答;

(2) 教師講解明確:

前詩側重描寫秋天的生氣和活力,從而鼓舞人們要振奮精神,頑強奮鬥;後詩

詠歎秋天令人敬肅的色彩,從而喚醒人們要情操清白意志堅定。

2、這兩首詩都描寫了春天,那麼作者對“春”的感情評價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爲什麼?

(1) 學生思考、試答;

(2) 教師講解明確:

不一致。前詩並沒有否定春的生氣和活力,並且用春來襯托秋的生氣和活力更

勝一籌;後詩否定了繁華濃豔教人輕浮若狂的春色,詩中用春來反襯秋色的清淨高雅。

學 以 致 用

一、導入:

同學們在語文課上已經學了很多古典詩詞,現在,又通過這樣的理論性知識小結,大家應該對我國的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認識。今天,我們就把對古典詩詞的學習引向深入:由原來的只是讀古詩上升到學寫古詩,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歌頌我們的新生活,歌頌我們家鄉建設的新成果,或者抒發自己想要抒發的情感。我們姑且就稱之爲“舊瓶裝新酒”吧。這方面啊,毛主席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此,課後的作業是:每個同學都學寫一首古詩。要求:主題積極向上,以歌頌家鄉美景、歌頌家鄉建設爲佳,詩體(古風、近體詩、詞、曲)不限。

二、教師示例:

老師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偶有感悟,填詞幾首,現在願與大家共勉:總之,就一個目的,把學習國學、領悟國學之妙的活動落到實處,引向深入。

詠 秋 三 首 西江月

野炊

戊子八月,餘與國中時代同學數人驅車佛坪沙窩,聚於天花山麓農家樂。時山風柔漫,煙嵐在嶺。宴酣之餘,又行野炊樂事。同學似回少年,暢訴別情,興盡晚歸,遂有感懷,塗鴉記之。

沙窩雲霧怡人,村舍田疇水濱。

觥籌聲中話別情,圖取熱鬧十分。

七八個人結伴,二三輛車飛奔。

熱情農家備木榛。

點燃篝火香噴。

天淨沙•中秋夜遊山城①

柳堤幽徑棧橋, 碧水霓虹曲謠, 仙街晚風車轎。

中秋月皓, 遊人情漫山坳。

踏莎行•登韓盤山②

綠瘦郊野,紅葉漫山,途中登者頻頻見。

落木飄飄秋風寒,高階層層接碧天。

憑欄思緒,絕頂目斷,朝陽隱曜神怡遠。

平素幽恨生無緣,此日竟得開心顏。

三、教學反饋:學生作品選錄、交流

喜己丑年二月二初雪

戊子一冬,佛坪無雪,天旱人怨,急盼甘霖。歲進己丑,天竟有情,二月八年級,雨夾雪飛。人們莫不拍手,餘亦感慨萬端,打油一首以抒懷。

去歲整冬天氣暖,暖冬病蟲無收管。

農人心憂盼天寒,來年豐收糧倉滿。

往昔一冬雪滿天,風光無限人歡顏。

眼看冬暮春即臨,無雪乾燥心不安。

正月正,年過完,春旱日暖伴愁眠。

二月二,氣溫變,天竟有情烏雲翻。

雨雪兄妹攜手來,普降人間如霖甘。

民俗二二龍擡頭,預示風雨順來年。

滿心歡喜將發剪,祈求上蒼保平安。

環境惡化地球暖,人人有責御污染。

發展莫丟環保念,人類長青萬萬年。

桂枝香•登佛光寺③ 谷底瞻望,與山頂大佛,對接目光。崎嶇雲階萬仞,碧空朗朗。登天征程始晨曦,踏朝露,心潮昂昂。極頂人聚,梵語盈耳,輪燎沉香。

喜今朝,經濟發展,念太平盛世,百姓福享。自古閒遊,但爲平民奢望。極左思想不復返,乃貧富官民相仿。旅遊興縣,至今纔有,佛事盛況。

[注] ①即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城,2009年6月9日遭特大洪水襲擊,在溫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現已建設得非常秀美。②佛坪縣城郊的一處遊覽景點,有通幽曲徑盤山而上。③佛坪縣城後山上新近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山頂有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雕像,俯瞰全縣城,是全縣佛教信仰者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是市民登高休閒的好去處。

說木葉 篇四

獲獎課例 【教學目標】

1.學會尋找關鍵句,準確把握作者觀點。

2.比較“木”與“樹”、“木葉”與“樹葉”在詩歌中不同的意蘊。 3.在詩歌鑑賞中,引導學生做一個敏感而有修養的鑑賞者。 【教學重難點】

1.根據林庚先生對“木葉”形象暗示性的分析,探究鑑賞詩歌語言的方法。 2.運用作者的觀點與方法,探究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酷愛書畫的宋徽宗要求大臣以師:

古詩意爲題畫一幅畫,畫的題目是“深山藏古寺”,有兩幅畫脫穎而出,但是桂冠只有一個,你認爲宋徽宗會給哪幅畫呢?(投影展示兩幅古畫《深山藏古寺》,略。) 生:沒有畫古寺的那幅畫好。因爲它給了人豐富的聯想。(板書:聯想)

師:真是一語中的啊,宋徽宗也是這樣評價的,但是他還細心地爲大臣們具體作了解釋。這幅畫哪些地方給了你豐富的聯想呢?

生:和尚挑水暗示有寺廟,石臺階暗示寺廟就在深幽之處。

五、激情結課,引領學生愛詩歌,愛生活 師:同學們,如果說看100年的中國文化看上海,看1000年的中國文化看北京,那麼,看3000年的中國文化應當看陝西、

看西安。王維官至尚書右丞,卻亦官亦隱,沉醉於秦嶺輞川山谷的美景中,過起了超然塵世的優遊生活。杜甫多次沿着秦嶺山路踽踽西行,朝着他詩歌創作的巔峯而去。有太多的詩人因長安而喜,因長安而悲,解讀詩歌就是解讀陝西文化。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看看我們的詩人是如何用一支生花妙筆表現他們對陝西的詩情與哲思的。 (播放電視紀錄片《大秦嶺》視頻片段。 )師(伴着視頻的尾聲):三千多年來,中國古典詩歌以它浩然長存的民族正氣、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憂國憂民的責任意識、天下爲公的博大胸襟深深融入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成爲我們民族心靈的給養,成爲中華民族不斷繁榮昌盛的精神力量!同學們,愛詩歌就是愛着我們祖國的文化!愛詩歌,就是愛着我們美好的生活!

《說“木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鑑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瞭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並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領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徵。 大學聯考導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語,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大學聯考常見意象的含義。 學法指導: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緻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動平時閱讀文學作品的藝術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評論做一番比較。

3、總結並掌握課文中的一些帶規律性的鑑賞方法,並且嘗試用這種方法去鑑賞詩歌。 教學媒介:多媒體、導學案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雲南富源。”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麼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經算得是雲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麼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林庚先生的《說“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麼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象——中國古代詩人鍾愛“木葉” 【提問】文章的題目是《說“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麼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木葉”的什麼現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象:中國古代詩人鍾愛“木葉”一詞。 【PPT展示】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謝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 ——陸厥《臨江王節士歌》 【提問】一般來說,我們“木葉”可以理解爲“樹葉”,爲什麼古代詩人幾乎不使用“樹葉”一詞呢?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於“樹”與“木”,那麼,二者有什麼不同呢? (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後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裏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於“木”;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

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

木葉——不僅強調了樹葉落盡,樹幹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着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幹,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於“木” 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爲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着這個形象,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過渡】由於“木葉”一詞更生動形象地詮釋了秋天疏朗乾燥的特點,所以古代詩人就特別鍾愛“木葉”一詞了,甚至推陳出新,在詩中運用“落木”一詞。比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比起“木葉”又有什麼暗示性的信息呢? (3)“木葉”與“落木” 【朗讀】書包範文第六段倒數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屬於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於“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三)下結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領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後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裏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改爲“一字千里”。 【大學聯考鏈接】把握常考成語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隻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蘊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形象領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爲何鍾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誇處,日傍東籬拾落英。”秦觀《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爲何在當用“落花”時而棄之不用,卻鍾情於“落英”“落紅”呢? 【結論】

一、花字出現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於北朝(見《辭源》)。

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緻,後者通俗。

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落紅”盡顯花的明豔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麼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度。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著名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於清華大學,與季羨林等人並稱清華園“四劍客”。後一直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爲學生最後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雲,燕園爲之擁塞。整整一節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初學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們每人根據兒歌《春天在哪裏》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裏》。 春天在哪裏呀 春天在哪裏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裏 映出紅的花呀 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過渡語】:

老師根據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濛濛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裏噙滿了淚水;

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 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 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及板書 《說“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上,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說“木葉”》 . 樹葉——木葉 . ..

落葉——木葉 木葉——落木

六、課後作業

1、蒐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徵。

2、閱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裏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

說木葉引用詩句解析 篇五

《說木葉》引用詩句解析

1、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譯文:嫋嫋,形容微風吹拂,波,微波泛動。萬物不住搖啊,秋風吹拂,洞庭湖波浪涌起啊,落葉紛飛。

2、洞庭始波,木葉微脫。——(南朝)謝莊《月賦》

譯文:洞庭湖的湖面開始有了波浪,於是樹葉就開始漸漸脫落了

3、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南朝)陸厥《臨江王節士歌》譯文:枯黃的樹葉隨着秋風緩緩飄落,微風吹動着江水泛起一波波無盡的漣漪,深秋的圓月照在河邊從從的浦草上,些微的雲朵停歇在山腰上 這首詩由秋天的肅殺之景引發出內心的慷慨之情,秋思與壯心相互生髮, 唱出了一曲悲壯的節士之歌。詩的開端即以“木葉”、“江波”、“月浦”、“雲山”等景物組成一幅氣象開闊、氣韻悽清的秋景圖。

4、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

解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懷念和羈旅他鄉的感慨。詩歌開頭兩句用“因

物興感”的手法來引出對江南故國的悠遠思念。黃河邊上的“木葉”在秋風中紛紛飄落,想來此時此刻,那浩蕩的秋風也同樣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還 似”二字把詩人的懷念之情極其委婉地表達出來了。

5、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戰國楚)屈原《橘頌》

譯文:橘啊,你這天地間的佳樹,生下來就適應當地的水土。后皇:地和天。 橘徠服兮:橘啊。後面三字是語氣詞。

6、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楚辭﹒招隱士》 譯文:桂樹叢生在那深山幽谷,枝條糾纏樹幹盤繞彎曲。天上的桂花在蟾宮裏,人間的桂樹在山谷中,“桂樹生兮山之幽;偃蹇連 兮枝相 ”(《楚辭;招隱士》),桂花是與隱士相聯的,有着“雖處僻遠亦自芳”的品性和甘於淡泊、不求聞達的風格

7、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古詩十九首》譯文:在春天的庭院裏,有一株嘉美的樹,在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出了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生氣勃勃。

8、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南朝)蕭綱《折楊柳》譯文:葉子太密了,鳥飛起來就不方便,風如果吹得輕一些,那麼葉子就不會那麼快落下來了。

9、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東晉)陶淵明《擬古•其七》皎皎,光明的樣子,灼灼,花盛的樣子。華,同花。一時好,指一時之美好。指“雲間月”圓而又缺,“葉中花”開而復凋。月和花美在一時,不能長久。

10、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南朝)柳惲《搗衣詩》譯文: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 陝西、甘肅之間。 水邊平地上的樹葉,紛紛飄落;隴首山頭上的秋雲,飄飛在空中。

11、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東。——(初唐)沈佺期《古意》譯文:時間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涼了,窗外頻頻傳來撩人心緒的搗衣聲和秋風催落樹葉的聲音。《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盧家少婦:南朝樂府民歌《河中之水歌》(一作梁武帝詩):“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爲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爲樑,中有鬱金蘇合香。”這裏是借用其意,描寫一個青春少婦。詩中“鬱金堂”一作“鬱金香”。遼陽,今遼寧省遼陽一帶。白狼河,在今遼寧凌源縣境,又稱大陵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遠戍遼陽一去就是十年!

1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賞析: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 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13、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賦》 譯文:如同凋零的樹木一般離開了洞庭湖,去往涔陽到那最遠的水濱。

14、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南朝)吳均《答柳惲》賞析:秋月照在層層的高嶺之上,令人感到悽清而幽冷,寒風吹拂着高高的木,枯黃的樹葉紛紛飄零。

15、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三國)曹植《野田黃雀行》 譯文:高高的樹木不幸時常受到狂風的吹襲,平靜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16、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宋)周邦彥《滿庭芳》 賞析:寫春光已去,雛鶯在風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午陰嘉樹清圓,則化用劉禹錫《晝居池上亭獨吟》中‘日午樹陰正’句意。“ 清圓”二字繪出綠樹亭亭如蓋的景象。以上三句寫初夏景物,體物極爲細微,並反映出作者隨遇而安的心情,極力寫景物的美好,無傷春之愁,有賞夏之喜。

17、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三國)植《美女篇》譯文:年青的姑娘美豔優雅,在岐路採桑,桑樹枝條柔動,落葉輕飄。

18、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註釋:見宿,留下住宿。寧靜的夜晚四周沒有近鄰,我荒居舊屋家道早就赤貧。枯黃的老樹在風雨中落葉,昏暗的燈光映照白髮老人。

19、日暮風吹,葉落依枝。——(南朝)吳均《青溪小姑歌》譯文:太陽落山,微風輕吹,飄落的樹葉思念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