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第1篇: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或探究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啓發我們去探究某些問題。三篇課文都闡述詩歌鑑賞的知識,《說“木葉”》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範例。着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爲“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作者旁徵博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說理形象透徹,便於接受。學習本文,一面可以使學生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文藝隨筆本身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經過國中和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閱讀了一定量的詩歌作品,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體驗,學習了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具備鑑賞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隨着我校課堂改革的發展,學生普遍適應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對詩歌鑑賞相關的題目存在畏難情緒、惰性思維,對本文的難度預期值較大,影響學習的內動力。而且學生層次水平不一,理解鑑賞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現狀,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各類學生都可以對接文本,同時由淺入深地突破,藉助品味詩句中的審美體驗,於形象中認識藝術的規律。

三、說目標和重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與技能:

1、篩選信息,比較歸納,認識木葉這一藝術形象。

2、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篩選信息法理清作者觀點,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聯繫,理解引用詩詞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味詩句,感悟詩歌語言暗示性帶來的豐富意蘊,喚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作爲議論文體,“木葉”是文章論題,本文主是圍繞古詩中的“木葉”意象對詩歌的暗示性進行分析說理,所以我將認識“木”與“樹”藝術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認識以小見大的`好處作爲本課學習的重點。

新的教材觀強調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最終要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位在:

1、快速閱讀與精度結合,鍛鍊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

2、拓展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應該成爲課堂的主體。因此我一切活動以學生爲中心,主要採用學案輔助法、激趣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歸納比較法、探究討論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進教學生成。

本文圍繞“木葉”這一意象旁徵博引,形象說理,學生學習時要充分接觸文本,速讀與精讀結合,充分運用圈點勾畫法、替換對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詩歌語言的妙處,體會其暗示性特徵。

五、課時與教具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計劃一課時,運用電子白板作爲輔助工具。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既是對文本的閱讀與鑑賞過程,又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樹立學習主體意識,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的過程,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一)課前預習佈置學案,讓學生課前讀一遍課文,特別是細讀4———6節,填比較表。(因爲課文較長,又有很多引用詩詞的註釋,需要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爲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設計了學案的表格,同時也引向課堂鑑賞的重點部分。)

(二)激趣導入提問:讀過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詩句,有何作用?介紹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詩人。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之後先後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爲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在古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懷”和“建安風骨”。(由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點認識文化隨筆的特點,順便解題。“盛唐氣象”、“建安風骨”拉近了作者與學生的距離)

(三)研讀探究

1、讀最後一節,圈點關鍵詞。(改變讀文順序,從最後一段入手,提煉文章觀點,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完善預習作業中的表格,比較歸納“木”與“樹”藝術形象的差別。

3、通過與“落木”的比較完整理解“木葉”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寫作目的,認識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鍛鍊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對比歸納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思考詩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師給的模式答題。這首詩是詩人在()的場合下,通過()這一意象()的暗示性,表達了()的感情。

(本單元課文獨特之處在於學以致用,拓展設計是爲了運用本課所學知識,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對詩歌同類現象進行分析。)

(五)課堂小結像“木”“水”一樣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詩歌中不勝枚舉,如月、鬆、菊、雁。希望同學們蒐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理解詩歌,與詩人做心靈的溝通。

(六)作業佈置完成學案中關於“水”的剩餘的兩道練習。(作業安排依然重在學以致用)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將課堂內容簡潔明瞭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木——空闊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暗示性藝術形象一字千里

樹——飽滿綿密

第2篇: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這就是你要找的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範文,邏輯嚴謹,脈絡清晰。

《說“木葉”》

一、教材分析 :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讀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我首先想到這樣一段話。誠如林先生所言,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答的。於是,“木葉”詩句便“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讀着它,甚至“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之於“樹葉”一字千里的差異。

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我們將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組討論研究。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過詩歌鑑賞實踐,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設計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文的教學目的是:

1、理解中國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潛在暗示性的特質;

3、培養學生把握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詩歌的賞析能力。教學重難點爲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鑑賞實踐 。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杜甫在《登高》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裏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爲什麼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林庚的《說“木葉”》

二、整體感知 把握全文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來理解全文)

1、四人一組討論尋找你認爲能表現文章行文脈絡的疑問句,並加以整理。

2、以小組爲單位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

問題設計:(1)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鑑賞詩歌,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的滋味。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 探究學習: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本植物的通稱。而“木”作爲“樹”的概念的同時,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會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樣,“木”也就給人以落葉之感。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能給人以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

(2)課文說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成爲語言形象的潛在力量,這些潛在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結合起來,就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文中說到的“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有怎樣不同的意味? 探究學習:“樹葉”,“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讓人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木葉”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而“落葉”,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3)第

4、5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探究學習:“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徵:其一,“木”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4)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探究學習: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標題擬爲“說‘木葉”’,文章選取古詩中的“木葉”意象作爲論題,在結構安排上由引古詩到探意蘊,先排除古詩人考慮文字洗煉的因素,再從它用於秋天的情景中探尋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後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並加以闡釋。這樣,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並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並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說‘木葉”’的擬題應該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5)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於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爲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3、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三、探究閱讀 融會貫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

四、佈置作業同學們可以以古詩歌中常用的物象爲例,如:月、鬆、梅、蘭、竹、菊、等進行有目的的詩歌鑑賞,仔細體味詩歌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