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傳統端午節由來簡介(通用多篇)

傳統端午節由來簡介(通用多篇)

端午節的簡單介紹 篇一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習俗有:吃糉子、驅瘟疫、瘟神、划龍舟、懸香草(菖蒲、艾草等)等。

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伍子胥是被夫差賜屬鏤之劍自殺後,用鴟夷之器(一種革制酒器)裹了軀體投入江中,這與糉子的形象特別符合。伍子胥在吳越也被視爲濤神。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糉子,通常來說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也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

相關諸說: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爲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爲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說作爲“起源”。

但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因近代前對歷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於某些歷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於是便產生了“紀念說”,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

端午節的真正來歷 篇二

1、源於紀念屈原

民間傳得最多的,端午節的真實來歷是,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船隻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說端午節的真實來歷也是有一些根據的。

2、龍的節日

古代的吳越族爲顯示他們是“龍”的傳人,就以龍爲圖騰,有着斷髮紋身的風俗。他們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祀活動,將裝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樹葉裏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獻給圖騰神吃,一面自己吃,並划着那刻有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表演給圖騰神看。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明,端午節的真實來歷與吳越族祭祀圖騰的說法是比較科學的。

3、源於惡日

對於端午節的真實來歷有多種說法,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爲沐浴”以浴驅邪,認爲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照這樣一說端午節的真實來歷跟這也有關係啊!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端午節的真實來歷真的是來源於此嗎?《荊楚歲時記》這樣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踏百草,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還認爲糉子只不過是一種民間普通食品,龍舟競賽是一種節日活動,最初並不固定在端午舉行。

4、源於夏至

其依據是在《後漢書·禮儀志》中所記載的漢代五月五日用“朱索、五色印爲門戶飾”的做法,是兼用夏、商、週三代有關夏至的一些習俗,一直到唐代的《歲華紀麗》對端午的解釋仍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意思是隻有在夏至太陽才能完全合於正陽之位。端午又稱天中節,所以,端午始源應該是夏至。四種端午節的真實來歷說法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說。

端午節的由來 篇三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篇四

端午節的由來一:“惡日”說

漢代人認爲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爲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爲“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二:浴蘭節說

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爲豆實也蓄蘭爲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爲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爲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端午節來歷傳說 篇五

一說端午起源於春秋時,爲紀念晉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晉文公)曾落難逃亡,介子推跟隨。沒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復國後,賞賜隨從,介子推獨無所得,與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東南)。重耳請他出山,他終不肯出。於是重耳燒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燒死。於是重耳爲紀念他,規定晉國以五月五日爲寒食(不用火)之節。

東漢邯鄲淳《曹娥碑》則說,端午節是起源於吳人紀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於吳,反被吳王夫差殺害,拋屍於江,靈魂不死,化爲錢塘江江濤之神。故吳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爲紀念節日。

《會稽典錄》則記浙人之俗,認爲端午是爲了紀念漢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絃歌爲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江沂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爲紀念曹娥,乃稱端午爲“女兒節”。

但是流傳影響最廣的,自然還是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此說始見於樑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篇六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古代有一個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愛他的國家。突然有一天,他的國家被另外一個國家包圍了,他想爲國家報仇,可又覺得自己太弱,於是就跳河自殺。

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糉子投到河中,讓小魚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於是這一天也就稱爲“端午節”,人們這一天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七

月經不調介紹月經不調也稱月經失調是婦科常見病?表現爲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詳細]月經不調的病因|月經不調的症狀|月經不調的治療|月經不調的預防搜索:月經不調腹痛介紹腹痛(abdominal;pain)是臨牀常見的症狀,也是促使患者就診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內組織或…[詳細]腹痛的病因|腹痛的症狀|腹痛的治療|腹痛的預防搜索:腹痛

【物種名稱】艾草

【別名】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艾葉

【科屬分類】菊科,艾屬

【出處】魯迅《故事新編·非攻》:“墨子讓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卻取火石和艾絨打了火,點起枯枝來沸水。”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釐米,莖直立,圓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的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託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稀疏白色軟毛,背面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爲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爲兩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種不同,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裼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