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一

《認識人民幣》這個單元是讓學生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解決問題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剛接觸解決問題,對題目的題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當大的難度。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格式與計算方法的選擇上。

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同時,一定要讓孩子獨立讀題。一般我們要讓孩子從“圖”和“文”兩方面獲取信息。這裏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分清數學信息和無關信息。在所獲得的圖文兩方面的信息中,找出哪些是條件,哪些是問題。初步確定是用加法還是用減法解決。使學生明確,根據已經知道的數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的答案也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孩子掌握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是先嚐試,再根據試算的結果進行有方向的調整;另一種是選定一本後,按順序羅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這兩種方法,個別孩子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理解。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有時,我爲了得到想要的答案往往會忽視和越過孩子生成的東西,甚至在出現意料外的生成時變得慌張,這些都是我平時要着重注意的地方。方法之一就是在備課時,先充分研究教材和學生,然後列舉出各種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再有針對性地對此做出準備,達到好的預設,以應對臨時的情況。在最後一道題中,由於時間沒有很好的把握,學生一些不同的思維方式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今後還應該在時間的把握上多下工夫。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二

上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學生剛剛入學,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教材的特點,本學期我在教學中做的以下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現反思上學期教學點滴工作,促進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1、備課方面:

學期初,我認真鑽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教材、教法,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瞭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做好。

2、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必須下一番功夫。由於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爲“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至此,我儘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

3、問題輔導方面:

對後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降低難度,進行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4、不足之處:

對教材的鑽研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和自信心,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把握不到位。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使數學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三

《小兔請客》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對於加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創設具體情境。

本節課我通過創編有趣的故事創設具體的情境,引入對本節知識的學習。創設了具體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小兔請客”是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老師有意地設置“陷阱”:想吃,就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讓學生置身於數學情境當中,學生急於想幫幫小動物,爭先恐後地提出一些問題來,這樣就產生了一種心理內需,這種內需就化爲學生主動探究的動力。

2、讓學生提出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若是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提出,則更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慾望。教學中我只是給了學生一點“催化劑”——“快快幫幫它們吧?”學生們就一下子提出了那麼多問題,這些疑問都是由學生自己產生的,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會更高、更主動。

3、讓學生髮現計算方法。

我們教師在研究教材時,大多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即使在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但最終還是歸爲這種“想”,扼殺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教學中我通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讓學生髮現了多種算法,意在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存在問題與教學困惑:

1、對於介紹加減法各部分名稱時,我費時太長,把問題弄複雜了。一年級的學生只要知道在加減法算式中,哪些是加數,哪些是和,哪些是被減數,哪些減數,哪些是差就夠了。在教學中,我將這些名稱加上運算符號讓學生去讀甚至於去識記,大大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其實在本堂課上既使學生不能熟練掌握也不要緊,可以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強化。

2、正是由於課堂中,我注重了強調算法的多樣性,而忽視了算理的強調,就效果來看,即使不想最終歸爲“這樣想”也得讓學生學會用“這樣想”的方式來計算,不然學生的法離開這種具體的情境後,變得不太適用了。

這讓我感到困惑:到底要不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還是在多樣化的過程後提煉出一種更爲簡便,更爲科學合理的方法呢?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四

《買衣服》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二課。通過本課的教學,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較大面額的人民幣,通過購物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形成了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縱觀整節課的教學,自我感覺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數學學習迴歸生活。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非常熟悉,教師把數學學習置於一個現實的背景之中。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學習活動的組織上,都注重迴歸生活,以學生的經驗爲基礎。引入部分並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學習的內容。本節課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一個親切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活動豐富,循序漸進。本節課在一個情境中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活動,由淺入深,先是提出換錢、算錢的問題,然後學生自己體驗買一件衣服如何付錢,再是幫老師估算100元買兩件衣服是否夠,應該找回多少錢,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以這種學生非常樂於參與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習熱情,同時不斷提高活動的要求,由獨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認識了人民幣,同時練習瞭如何使用人民幣。“換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安排在認識人民幣之後,再進行這個活動就不會感到困難。總之,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鍛鍊了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存在問題:舊版的大面額人民幣在教材中出現了,可是這些人民幣早已不常用,大多學生從來沒見過。課標上要求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這些已經退出人們視線的錢是否有必要再組織學生認識?會否影響學生對新版人民幣的認識?另外,從學生作業反饋上看出,有部分學生對文字題的人民幣換算和計算還是很有困難,很難從形象的表象轉化到抽象的想象。這些問題,有待在教學設計中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