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吳士方孝孺》文言文閱讀多篇

《吳士方孝孺》文言文閱讀多篇

關於勾踐滅吳的文言文翻譯(推薦 篇一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攻越兵敗而亡,死前囑其子夫差復仇。夫差練兵三年,於公元前494大敗越兵,越幾亡。越王勾踐領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外示弱求和於吳,內取十年生聚、富國強兵之策。並利用夫差的弱點,獻出西施。勾踐臥薪嚐膽,西施忍辱負重,以身報國,終於滅掉吳國。下面是勾踐滅吳的文言文翻譯,請參考!

關於勾踐滅吳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曰:“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遂使之行成於吳。

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三江環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於是矣!員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失此利也,雖悔之,必無及已。” 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國之罪,又有美於此者將進之。”太宰嚭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勾踐說於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仇,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行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爲夫差前馬。

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北至於御兒,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歸下也。今寡人不能,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取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其達士,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於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國之孺子之遊者,無不餔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不衣。十年不收於國,民俱有三年之食。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矣,請報之!”勾踐辭曰:“昔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勾踐既許之,乃致其衆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衆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衆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於囿,又敗之於敗,又郊敗之。遂滅吳。

譯文:

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後,就向全軍發佈號令說:“凡是我的父輩兄弟及全國百姓,哪個能夠協助我擊退吳國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向越王進諫說:“我聽說過,商人在夏天就預先積蓄皮貨,冬天就預先積蓄夏布,行旱路就預先準備好船隻,行水路就預先準備好車輛,以備需要時用。一個國家即使沒有外患,然而有謀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將士不能不事先培養和選擇。就如蓑衣斗笠這種雨具,到下雨時,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現在您大王退守到會稽山之後,纔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未免太晚吧?”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麼能算晚呢?”說罷,就握着大夫文種的手,同他一起商量滅吳之事。隨後,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

吳王夫差準備接受文種的意見,同越國訂立和約。吳王的大夫伍子胥勸阻說:“不行!吳國同越國,是世代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國家,三條江河環繞着兩國的國土,兩國的人民都不願遷移到別的地方去,因此有吳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國的存在,有越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吳國的存在。這種勢不兩立的局面是無法改變的。我還聽說,旱地的人習慣於旱地的生活,水鄉的人習慣於水鄉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國家,即使戰勝它們,我國百姓也不習慣在那裏居住,不習慣使用他們的車輛;那越國,如若戰勝它,我國百姓既習慣在那裏居住,也習慣使用它們的船隻,這種有利條件不能錯過啊!希望君王一定要滅掉越國;如果放棄這些有利條件,一定會後悔莫及的。” 越國打扮八個美女,送給吳國的太宰嚭,並對他說:“您如果能寬恕越國的罪過,同意求和,還有比這更漂亮的美女送給您。”於是太宰嚭向吳王進諫說:“我聽說古時攻打別國的,對方屈服就算;現在越國已向我們屈服,還有什麼要求呢?”吳王夫差採納太宰嚭的意見,同越國訂立和約,讓文種回越國去。

越王勾踐向百姓解釋說:“我沒有估計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強大的吳國結仇,以致使得我國廣大百姓戰死在原野上,這是我的過錯,請允許我改正!”然後埋葬好戰死的士兵的屍體,慰問負傷的士兵;對有喪事的人家,越王就親自前去弔唁,有喜事的人家,又親自前去慶賀;百姓有遠出的,就親自歡送,有還家的,就親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惡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時辦好它。然後越王勾踐又自居於卑位,去侍奉夫差,並派三百名士人去吳國做臣僕。勾踐還親自給吳王充當馬前卒。

越國的地盤,南面到句無,北面到御兒,東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積總共百里見方。越王勾踐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說:“我聽說古代的賢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來歸附他就象水往低處流似的。如今我無能,只能帶領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後就下令年輕力壯的男子不許娶老年婦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輕的妻子;姑娘到十七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二十歲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婦到臨產時,向官府報告,官府就派醫生去看護。如果生男孩就賞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就賞兩壺酒,一頭豬;一胎生三個孩子,由官家派給乳母,一胎生兩個孩子,由官家供給口糧。嫡子爲國事死,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免去他家三個月的徭役,並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樣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婦、患疾病的、貧困無依無靠的人家,官府就收養他們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給他整潔的住舍,分給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糧食,激勵他們爲國盡力。對於到越國來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廟堂上接見,以示尊重。勾踐還親自用船裝滿糧食肉類到各地巡視,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輕人,就供給他們飲食,還要詢問他們的姓名。勾踐本人也親自參加勞動,不是自己種出來的東西就決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織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徵收賦稅,百姓中每家都儲存三年的口糧。

這時,全國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踐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們越國也已經上軌道,請允許讓我們報這個仇吧!”勾踐辭謝說:“過去我們被吳國打敗,不是百姓的過錯,是我的過錯,象我這樣的人,哪裏懂得什麼叫受恥辱呢?請大家還是暫且不要同吳國作戰吧!”(過幾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踐請求說:“越國四境之內的人,都親近我們越王,就象親近父母一樣。兒子想爲父母報仇,大臣想爲君王報仇,哪有敢不竭盡全力的呢?請允許同吳國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踐答應大家的請求,於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聽說古代賢能的國君,不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卻擔心軍隊士兵不懂什麼叫羞恥,現在吳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鎧甲的士兵十萬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擔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麼叫羞恥,只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現在我要協助上天滅掉吳國。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進就共同前進,命令後退就共同後退。前進時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時想到會受到懲罰,這樣,就有合乎常規的賞賜。進攻時不服從命令,後退時不顧羞恥,這樣就有合乎常規的刑罰。”

於是越國就果斷地行動起來,全國上下都互相勉勵。父親勉勵他的兒子,兄長勉勵他的弟弟,妻子勉勵她的丈夫。他們說:“哪有象我們這樣的國君,我們哪能不願戰死在疆場上呢?”所以首戰就使吳國在囿地吃敗仗,接着又使他們在沒地受挫,在吳國國都的郊野又把吳軍打得大敗。 於是越國就滅掉吳國。

吳士好自誇文言文翻譯 篇二

吳士好自誇這篇文言文可經常讀,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吳士好自誇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查看!

吳士

方孝孺

吳士好誇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

遇元季亂,張士誠①稱王姑蘇,與國朝②爭雄,兵未決。士謁士誠曰:“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於姑蘇,粟帛莫富於姑蘇,甲兵莫利於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今大王之將,皆任賤丈夫,戰而不知兵,此鼠鬥耳!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於勝小敵何有!”士誠以爲然,俾③爲將,聽自募兵,戒④司粟吏勿與較嬴縮⑤。

士嘗遊錢塘,與無賴懦人交。遂募兵於錢塘,無賴士皆起從之。得官者數十人,月靡粟萬計。日相與講擊刺坐作之法,暇則斬牲具酒燕,飲其所募士,實未嘗能將兵也。

李曹公⑥破錢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⑦。搜得,縛至轅門誅之。垂死猶曰:“吾善孫、吳法。”

【注】①張士誠:出身鹽販,曾與朱元璋爭天下。朱元璋破平江時被擒,自縊死。②國朝:指明朝。 ③俾:使。 ④戒:告誡。⑤嬴:同“贏”。嬴縮:盈虧,這裏指多少。 ⑥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封曹國公。⑦格:抗拒。

2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①謂舉世莫及( ) ②士謁士誠曰( ) ③士誠以爲然( )

25.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

26.文中的吳士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24.(3分)①沒有誰 ②拜見 ③ 對

25.(2分)(他)尤其喜歡談論兵法,每次說起必定推崇孫子和吳起。

26、(3分)吳士是一個自誇、大言不慚、只會紙上談兵的人。

【附參考譯文】

吳地有個讀書人喜歡誇誇其談,自以爲才能很高,號稱當世誰也比不上他,尤其善於談論兵法,言必稱孫武、吳起。當時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在姑蘇自稱吳王,與本朝爭奪天下,戰事還未決出勝負。

那讀書人拜見張士誠說:“我看當今天下形勢沒有比姑蘇更便利的了,物產沒有比姑蘇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沒有比姑蘇更精銳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稱霸天下,是因爲將領太無能了。現在大王的將領都任命那些淺陋的人擔任,指揮作戰而不知道兵法,這簡直是鼠類相鬥罷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爲將軍,便能奪取中原,至於戰勝那些小敵就更不在話下了。”

張士誠以爲他說得對,便拜他爲將軍,聽任他自行招募兵士,並告誡管理錢糧軍需的官員不要計較他支取的多少。那讀書人曾遊歷過錢塘,與錢塘的一些無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於是就到錢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蕩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選拔了幾十個人給予官職,每月花費的軍餉以萬石來計數。他們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談論行軍作戰的兵法,餘下的時間就殺牛宰羊大擺酒宴,宴請那些招募來的人:實在是不能率領兵士作戰的呵。

曹國公李文忠攻佔錢塘以後,那讀書人及部下都逃跑離去,不敢稍微抵擋一下。後來被搜索捕獲,捆綁到轅門誅殺。臨死前還在說:“我熟讀孫、吳兵法。

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 篇三

吳士選自《遜志齋集》,明方孝孺撰。文中的吳士十分自大,自以爲是,最後落得一個慘死。作者想要告誡喜歡吹噓的人:驕傲自大終會一敗塗地。下面是關於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文言文

吳士好誇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與國朝爭雄,兵未決。士謁士誠曰:“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於姑蘇,粟帛莫富於姑蘇,甲兵莫利於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今大夫之將皆任賤丈,夫戰而不知兵,此鼠鬥耳!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於勝小敵何有!”士誠以爲然,俾爲將,聽自募兵,戒司粟吏勿與較嬴縮。士嘗遊錢塘,與無賴懦人交,遂募兵於錢塘,無賴士皆起從之,得官者數十人,月糜粟萬計。日相與講擊刺坐作之法,暇則斬牲具酒燕飲,其所募士實未嘗能將兵也。李曹公破錢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蒐得縛至轅門誅之,垂死猶曰:“吾善孫吳法。”

右《越巫》、《吳士》二篇,餘見世人之好誕者死於誕,好誇者死於誇,而終身不知其非者衆矣,豈不惑哉!遊吳越間,客談二事類之之書以爲世戒。

——選自《四部備要》本《遜志齋本》

翻譯

吳地有個讀書人喜歡誇誇其談,自以爲才能很高,號稱當世誰也比不上他,尤其善於談論兵法,言必稱孫武、吳起。當時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在姑蘇自稱吳王,與本朝爭奪天下,戰事還未決出勝負。那讀書人拜見張士誠說:“我看當今天下形勢沒有比姑蘇更便利的了,物產沒有比姑蘇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沒有比姑蘇更精銳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稱霸天下的原因,是因爲將領太無能了。現在大王的將領都任命那些淺陋的人擔任,指揮作戰而不知道兵法,這簡直是鼠類相鬥罷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爲將軍,便能奪取中原,至於戰勝那些小敵就更不在話下了。”張士誠以爲也說得對,便拜他爲將軍,聽任他自行招募兵士,並告誡管理錢糧軍需的官員不要計較他支取的多少。那讀書人曾遊歷過錢塘,與錢塘的一些無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於是就到錢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蕩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選拔了幾十個人給予官職,每月花費的軍餉以萬石來計數。他們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談論行軍作戰的兵法,餘下的時間就殺牛宰羊大擺酒宴,那些招募來的人實在是不能率領兵士作戰的呵。曹國公李文忠攻佔錢塘以後,那讀書人及部下都逃跑離去,不敢稍微抵擋一下,後來被搜索捕獲,捆綁到轅門誅殺,臨死前還在說:“我熟讀孫、吳兵法。”

上面是《越巫》、《吳士》二篇。我見世上之人喜歡虛妄的死於虛妄,喜歡吹噓的死於吹噓,而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是很多的呵,這怎麼不讓人感到困惑呢!我在遊歷吳、越時,有客人談起這二件事,就把它們歸爲一類,寫出來作爲人們的戒鑑。

註釋

(1)孫吳:指孫武和吳起。孫武,春秋時齊人,著有《孫子兵法》。吳起,戰國時衛人,著有《吳子兵法》,其書已佚。兩人都是著名的軍事家,並稱“孫吳”。

(2)張士誠:泰州白駒場(今江蘇東臺境)人。出身鹽販。1353年(至正十三年)起兵謀反,次年據高郵稱誠王。1356年(至正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蘇蘇州),次年降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破平江,被擒,自縊死。姑蘇:即今江蘇蘇州市。

(3)國朝:指明朝。

(4)嬴縮:盈虧。這裏指多少。

(5)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6)懦人:猶言“懦夫”,畏怯軟弱的男人。

(7)擊刺坐作:擊刺、坐作,都是古代訓練士卒的科目。坐作指臥倒起立。

(8)燕飲:即“宴飲”。燕同“宴”。

(9)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以戰功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國公。

(10)格:抗拒。

勢利鬼吳生文言文翻譯 篇四

文言文是相對本站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爲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爲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勢利鬼吳生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有吳生者,老而趨勢。偶赴廣席,見布衣者後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見主人代之甚恭,私詢之,乃張伯起也。吳生更欲殷勤致禮,張笑曰:“適已領半揖,但乞補還即可,勿復爲勞。”時人嗤之。———選自馮夢龍《古今譚概》

譯文:

有一吳姓人,老是趨炎附勢。有一次的聚會,見到一位穿著普通的人,只是馬馬虎虎地向他作了個揖,神情非常傲慢地打了個招呼。然後卻看到主人非常恭敬地對待他,偷偷的問起旁人,這人是誰?得知原來是著名戲曲家張伯起,於是便想向前彎曲身體敬禮問候。張伯起笑笑,說:“你剛纔已經鞠過半個躬了,只希望向你討還另外半個就可以了,不要再辛苦了。”人們都譏笑他。 上文“老而趨勢”中的“趨勢”,可用成語“趨炎附勢”來表示。

《吳百朋》文言文翻譯 篇五

文言文翻譯在語文考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吳百朋》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吳百朋,字維錫,義烏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永豐知縣。徵拜御史,歷按淮、揚、湖廣。擢大理寺丞,進右少卿。四十二年夏,進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改提督軍務,巡撫南、贛、汀、漳。與兩廣提督吳芳討平河源賊李亞元、程鄉賊葉丹樓,又會師破倭海豐。初,廣東大埔民藍松山、餘大眷倡亂,流劫潼、延、興、泉間。官軍擊敗之,奔永春。與香寮盜蘇阿普、範繼祖連兵犯德化,爲都指揮耿宗元所敗,僞請撫。百朋亦陽罷兵,而誘賊黨爲內應,先後悉擒之,惟三巢未下。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據岑岡,龍南謝允樟據高沙,賴清規據下歷。朝廷以倭患棘,不討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繼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進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上疏曰:“三巢僣號稱王,旋撫旋叛。廣東和平、龍川、興寧,江西龍南、信豐、安遠,蠶食過半。不亟討,禍不可言。三巢中惟清規跨江、賡六縣,最逆命,用兵必自下曆始。”帝採部義,從之。百朋乃命守備蔡汝蘭討擒清規於苦竹嶂,羣賊震懾。隆慶初,吏部以百朋積苦兵間,稍遷大理卿。給事中歐陽一敬等請留百朋剿賊,詔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如故。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聽撫帝從之尋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終養不許改刑部右侍郎。父喪歸,起改兵部。萬曆初,奉命閱視宣、大、山西三鎮。百朋以糧餉、險隘、兵馬、器械、屯田、鹽法、番馬、逆黨八事核邊臣,督撫王崇古、吳兌、總兵郭琥以下,升賞黜革有差。又進邊圖,凡關塞險隘,番族部落,士馬強弱,亭障遠近,歷歷如指掌。以省母歸。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刑部尚書。逾年卒。

(選自《明史吳百朋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聽撫帝/從之/尋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終養/不許欣刑部右侍郎。

B. 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聽撫/帝從之/尋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終養/不許欣刑部右侍郎。

C. 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聽撫帝/從之/尋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終養/不許改刑部右侍郎。

D. 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聽撫帝/從之/尋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終養/不許改刑部右侍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巡撫,意爲巡視安撫;也是職官名,明代開始設置,職責是代替君王來巡視天下。

B. 會師,行軍之時,各路人馬在某一地點聚集起來,也可比喻幾個方面人員的會合。

C. 僭號,冒用上級尊號;“僭”,古代指雌在下的胃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D. 屯田,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漢以後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餉稅糧。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吳百朋能文能武,頗有戰功。吳百朋是嘉慶二十六年進士,先後擔任了御史、右少卿等職務,後來改任爲提督軍務,與兩廣提督共同討伐河源賊寇。後二人又在海豐打敗倭寇。

B. 吳百朋有勇有謀,衝鋒陷陣。對廣東的三處盜賊巢穴朝廷有近十年沒有徵討,吳百朋認爲他們接受招安後會馬上反叛,若不快速征討會招致大禍,就上書獻計並親自率兵征討。

C. 吳百朋嫺於軍旅,屢受升遷。朝廷認爲吳百朋長時間在軍旅很辛苦,就任命他爲大理卿,但歐陽一敬等人上奏求朝廷留下吳百朋剿滅亂賊,皇上就任命他爲兵部右侍郎等官職。

D. 吳百朋考覈官員,做事認真。萬曆初年,吳百朋巡視宣、大、山西三鎮,用糧餉、險隘等八事考覈邊地大臣,並根據官員情況對督撫總兵以下的官員進行升降獎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百朋亦陽罷兵,而誘賊黨爲內應,先後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2) 又進邊圖,凡關塞險隘,番族部落,士馬強弱,亭障遠近,歷歷如指掌。

【答案】10. B 11. C 12. B

13、(1)吳百朋也佯裝罷兵,利誘亂賊的黨羽作爲內應,先後將他們全部抓獲,只有三個賊寇的巢穴沒有攻下。(2)又進獻邊防圖,凡是關塞險隘處所,少數民族的部落,兵馬的強弱,亭障設置的遠近,都清晰分明得指着手掌看一樣。

【解析】

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的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11、試題分析:“冒用上級的尊號”錯誤,應爲冒用帝王的尊號。

點睛: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

12、試題分析:“親自率兵征討”錯誤,原文有“百朋乃命守備蔡汝蘭討擒清規於苦竹嶂”,意思是吳百朋下令,蔡汝蘭擒獲賴清規。

點睛:解答此類題目要將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13、試題分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爲主,意譯爲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後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罷兵”、“誘”、“悉”及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點:“進”、“指掌”及句子大意。

點睛:對於文言文翻譯要先確定關鍵字再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等。

【參考譯文】

吳百朋,字維錫,義烏人。考中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授職爲永豐知縣。受徵召,就任御史,歷任淮州、揚州、湖廣的按察使。後來,晉升爲大理寺丞、右少卿。嘉靖四十二年夏天,他升任右僉都御史、在鄖陽任巡撫。後調任爲提督,負責軍務,巡視南昌、贛州、汀州、漳州。與兩廣提督吳桂芳討伐、平定河源的亂賊李亞元、程鄉的亂賊葉丹樓,又會師一處,在海豐打敗倭寇。起初,廣東大埔的百姓藍松山、餘大眷發動叛亂,在漳州、延平、興州、泉州之間流竄、搶劫。官軍擊敗了他們,他們逃到永春,與香寮的盜賊蘇阿普、範繼祖聯合侵犯德化,被都指揮耿宗元打敗,他們假裝請求招安。吳百朋也佯裝罷兵,利誘亂賊的黨羽作爲內應,先後將他們全部抓獲,只有三個賊寇的巢穴沒有攻下。三個巢穴是指和平的李文彪所佔據的岑岡,龍南的謝允樟所佔據的高沙,賴清規所佔據的下歷。朝廷因爲倭惠棘手,十年沒有討伐三股亂賊。李文彪死後,他的兒子李珍與江月照摟替他,更加猖獗。嘉靖四十四年秋天,吳百朋晉升爲右副都御史,依然巡防上述地區。他上奏說:“三個巢穴的亂賊冒犯尊卑之禮而稱王,即刻招安即刻又叛亂。廣東的和平、龍川、興寧,江西的龍南、信豐、安遠,被蠶食過半。不趕緊討伐,禍害不可言說。三個巢穴中只有賴清規的勢力跨江西、廣東六縣,最違逆聖命,討伐必須從下歷開始。”世宗將奏章交給部中議論,並依從了他。吳百朋使命令守備蔡汝蘭在苦竹嶂討伐並擒拿了賴清規,震懾了衆賊。隆慶初年,吏部因爲吳百朋頗受兵營之苦,漸次升他任大理卿。給事中歐陽一敬等人奏請穆宗仍將昊百朋留任負責剿滅亂賊,穆宗下詔將他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依舊巡撫故地。吳百朋上奏,春天用兵妨礙農田的耕作,應該進行招安,穆宗聽從了他的建議。不久,他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請求回鄉終養天年,穆宗不同意。改任爲刑部右侍郎。父親去世後回鄉服喪,再度做官時改任兵部職。萬曆初年,奉命巡視宣州、大同、山西三鎮。吳百朋以糧餉、險隘、兵馬、器械、屯田、鹽法、番馬、逆黨等八件事情考覈邊疆大臣,督撫王崇古、吳兌,總兵郭琥以下的官吏,分別受到升官賞賜或罷免的處理。又進獻邊防圖,凡是關塞險隘處所,少數民族的部落,兵馬的強竭,亭障設置的遠近,都清晰分明得像指着手掌看一樣。後由於探視母親回鄉。又出任南京右都御史,升任刑部尚書。過了一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