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一

本課我在練習設計上比較有特色。

1.第一題,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聾啞青年”愛魚的特點進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課文中找根據,具體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據的過程中,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從能力培養的角度講,該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與表達的能力。 2.第二題在第一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聾啞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應讓學生分別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的意思,然後緊扣一個“先”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弄清“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之間的關係。在理解的過程中,凸現聾啞青年勤於觀察、刻苦練習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鍛鍊。 3.第三題,重在語言的積累。在朗讀與抄寫中,體會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自主性練習] 一、讀句子,回答問題。 說他“特別”,因爲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1.“忘我的境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先認真讀課文,找出相關的部分。把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說說,再簡要地寫下來。 二、讀課文,自由分組研討以下問題後選出發言人全班交流。 1.“金魚游到紙上來啦”是誰說的?爲什麼這樣說? 2.“魚先游到我的心裏”是誰說的?是什麼意思? 3.魚“游到心裏”與“游到紙上”有什麼關係? 三、聾啞青年的外貌是怎樣的?他看魚、畫魚時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再體會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並選擇其中的兩三句抄寫下來。 引導學生圍繞課後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首先看是否正確地理解了兩句話的意思,再考察對兩句話之間的關係是否理解,是否能對“先”字的含義作出正確的解釋。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二

這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八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文章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爲線索,隨着“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勞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深。課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寫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入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啓發。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整堂課我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思路展開教學的:

(1)初讀課文,瞭解內容,感知人物形象。我首先讓學生自瀆一遍課文,在學生自瀆的基礎上,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位聾啞青年的初步印象,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

(2)細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出描寫青年人觀魚、畫魚的語句,在讀議中,通過對這些句子的理解,認識到聾啞青年勤奮專注、執著追求、做事一絲不苟的品質,進而啓發學生從青年人身上學到了什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3)美讀課文,表達情感,積累運用語言。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採用指名讀、教師範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通過朗讀,從而加深了學生對青年人美好品質的認識。

反思:一節課下來,我有許多感想,雖然能根據教材的要求,能按自己預設的思路完成教學任務,但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評價的語言欠缺,讀中感悟落實不到位。同時也認識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機智十分重要。我們一直說: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但是,我覺得,教師的備課,除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自己。因爲,教師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必須準確地把握教材,瞭解學生學習的特點,才能採取合適的教學手段,設計精彩的課堂語言,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老師牽着走。同時,教師還要有收放自如的應變能力:當課堂中出現問題時,要及時解決,讓課堂教學始終圍繞一條主線,把教學目標貫穿在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語文,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雖然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人,只有自省,才能常新。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篇文章是敘事文章,主要是讚美一個殘疾人勤奮好學的精神。

1、我在教學過程中能把握文章重點,體現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不足的是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還摳得還不夠深,比如說在對“融爲一體”進行換詞練習時,不要僅僅只是讓同學知道可以換爲“渾然一體”,“渾然不知”,而應該再往前走一步,爲什麼用“融爲一體”,而不用其它的詞?從而讓學生對這些詞的用法有更明確的認識。在爲“賞心悅目”解釋時,可以創設多種語境讓學生明白在什麼情況下用賞心悅目。

2、對課文適當進行延伸和擴展效果更好,比如開始教學時對西湖八景作簡單的介紹。

3、我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緊扣課題,問“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引導學生抓住青年畫魚的句子進行感悟,體會到句子意思是說青年魚畫得像真的一樣。爲什麼能畫得這麼像呢?然後引導學生抓住青年認真觀魚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這樣條理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學生回答得散亂,師花很多時間去引導了,從而也能更好的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魚先游到了我心裏,又游到了紙上”

這一重點問題上就非常的得心應手,順利完成。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四

在經過緊張的一番磨課、評課後,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還無法放鬆下來。其實磨課已不是第一次了,從一次次的磨課中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從最初迷茫地面對課堂到逐步找到了點上課的門道;從被批得體無完膚到漸漸聽到了肯定的話音。

也許是我對自己過於自信,這次無論從教案還是上課準備中我都相信自己能把這堂課上出彩。但是在上後感覺沒有自己起初預料的那種成功感,留下的是對自己的一點點失望。在上今天這堂課前,我還借班上了一下,而由於怕壓力太大,只叫了胡老師來聽。在上這堂預演課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感覺上得比較好,因爲這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朗讀能力還是發言時的口頭表達能力都讓我很驚訝。經過這堂課的熱身後我對今天的課可以說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在上完今天的課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上前應該聽聽更多的人的意見,不斷改進,害怕壓力就是害怕面對自己的不足!

今天的磨課與以往不同的是多了十幾個其他兄弟學校的老師,也許由於外在的壓力比較大,整堂課下來學生和我都沒能放開膽子。原本我班學生平時上課很活躍,但是今天課堂上的表現不如平常。我覺得這也是我自己應該反思的地方,平時對於鍛鍊學生膽量的培養還不夠重視。話雖如此,但是學生一堂課中的表現跟老師自身問題設計及提出問題方面的表達是息息相關的。針對這堂課上後的效果及其他老師評課的結果,我做出瞭如下反思:

第一、這堂課中抓住了“遊”字作爲線索,並從“遊”字展開內容,體現主題。(本來教案的設計是這樣,但是由於準備的時候沒有多加揣摩,再加上課堂發揮不佳,致使後半節課的教學內容有點偏離教學主題,致使顯得有點散亂。)

第二、上課中對於學生的評價語在經過預設後能夠比較完整的表現出來,比之前也嫺熟的多了。但是個別評價語還不夠精彩,我想這跟平時我積累的不夠多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第三、在這堂課中很多環節出現學生冷場,這是由於我提出的問題缺乏一定的鼓動性、啓發性。很多問題由於預先設計時還不夠多加揣摩,致使造成問題不清晰,學生無從回答。

第三、這堂課中朗讀還不夠多,還不能做到從讀中讓學生感悟,做到水到渠成地體會到主題。(比如文中“青年靜靜地觀魚”這一場景,我在上課時抓住了“靜靜”一詞,讓學生通過換詞的方法幫助理解,但是在教學環節中僅僅是做到了“換詞感悟”,在學生感悟後未能帶領學生回到原句,細細品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我懂,只是在語文教學中我還不能真正做到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味,這在我平時教學中做的也還是不夠的。

“吃一塹,長一智”,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教訓,儘管是“摸爬帶滾”地在前進,但是我相信自己走路的腳步會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自信!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五

《魚游到紙上》這篇課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讚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爲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啓發性,令人回味無窮。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青年的外貌、觀魚、畫魚動作神態的相關語句,再依據這些文字,在空白處作一定的批註,寫下一些自己的點滴體會,並談談自己通過朗讀體會到的人物形象。最後談對“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理解,然後再進行交流、探討、達到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的目的。在學文,美讀之後,我還引導了學生積累運用文章寫作方法,完成課後小練筆,做到讀寫、讀思結合。

《魚游到紙上》這一節的教學比較成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設計中,故意把課題錯寫成“魚畫到紙上”,由此產生疑問,啓發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疑問?學生會紛紛提出:魚應該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是誰使魚游到紙上來的?他是怎樣使魚游到紙上來的?通過對課題的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通過魚“游到紙上”,“游到心裏”的原因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

在此基礎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將課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爲教學的'“內核”部分,這些內核往往居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處,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一個情感點。我抓的是題眼“魚爲什麼會游到紙上?” 課堂上就將此做爲教學的切入點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深入研讀,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創新點、發展。當然這一課特殊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不止一處,還可以抓“舉止特別”“忘我的境界”“融爲一體”,這些點,都能夠引出本文的重點詞句,但不管抓哪一個,目的就是提煉教材精華,使教學內容更簡約。

4、抓重點詞,經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進行語文字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樣的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後蘊含的東西。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5、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爲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本節課孩子學習興趣很濃,回答也很積極但細節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對於學生的評價還不夠準確豐富,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進行朗讀方面還未很好地體現出人物的情感。還需激勵學生在思考上逐層深入。在這一點上要繼續努力。

通過這節課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收穫很多,感受也很多。語文,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因爲只有不斷自省,才能常新。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 篇六

1、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展區”,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問題提出來以後如何解決,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具體的語境中去找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自己的感悟,從而又提高了學生的解疑能力。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讀書中解決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長期堅持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學生勇於探究的心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爲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的基礎。

3、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

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魚是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呢”並用彩色粉筆在“遊”字下面重重地畫了個“…”符號,留給學生一個懸念。在引導學生反覆討論、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大屏幕顯示出幾條金魚遊動的姿態,教師邊演示邊做小結。一個“遊”字,畫龍點睛,學生比較輕鬆地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同時悟出了課題的深刻含義,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中心思想。

4、加強了讀的訓練。

教學過程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讀的訓練。自讀課文給以足夠的時間,全體學生帶着問題反覆讀書,邊讀邊思,真正地讀書,不是走形式,培養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和讀書習慣。當理解了內容,學生爲聾啞青年忘我、專注的品質所感染,情感的閘門打開的時候,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渲染了氣氛,加深了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思想教育。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七

上過這節《魚游到了紙上》第一課時後,我認爲我的教學設計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引導學生反覆以各種方式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從而引導學生從“遊”字切入,以帶“遊”的句子貫穿全文,以“遊”字爲線索,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文章的內容和情感,在40分鐘的課堂裏學生都是愉悅主動地學習,談出了自己的理解,讀出了自己的體會,簡單地悟出了文章的含義,學習了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由此來體會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

我認爲在這節課中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遊”動全身

以“遊”字爲出發點。當學生通過自由讀書並找出帶遊的句子,自由朗讀比較難讀的句子,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了帶“遊”字的句子後,我又通過引讀與七名學生借“遊”字通讀課文,把整篇文章的大意很巧妙的展現出來。這樣的讀文形式新穎,別緻,避免了泛泛的枯燥讀文,也激起了學生的讀文興趣。

二、別出心裁的導入,讓課堂“活”了起來

通過送給孩子們一份猜謎禮物(一缸金魚),不僅讓孩子們積極地去動腦思考及學習,還讓孩子們感受到本篇課文題目的新意,讓孩子們體會到“魚游到了紙上”和“魚畫到了紙上”這兩種題目的不一樣,從而使孩子們學會引人入勝的寫作題目的好方法。金魚與孩子們一起上課,一起回到青年看魚畫魚時的認真與忘我。

三、品味重點語句

我在教學中抓住了表現青年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忘我的境界”的語句,進行語言文字的品析。通過讓學生看魚並和全班同學互動表演,在讓孩子們體會到“呆呆地、靜靜地、忘我的境界”這些詞語的深層含義之餘,也讓孩子們領會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在表演的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魚互動,由表及裏,即懂了句意又挖掘了生成點,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與此同時也達到了課堂的高潮。

本節課我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閱讀課文,通過自由讀、引讀、默讀、品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文使學生在朗讀中,培養了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朗讀中受到了情感的薰陶,學生明白了這是一個細心觀察、全神貫注、勤奮專注的青年。

我認爲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

雖然我這節課按自己的預設思路完成了教學目標,但也有一些遺憾。

例如:在課的後半部分引導得不夠深入,出現了急於求成的現象,有個別學生沒能真正體會到青年的品質,應該多請幾位同學回答,層層深入就更好了。

這節語文課我一共講了四次,教案和課件都有四次改動,每一次改動都讓我多思考一次文章的內涵。雖然講課後還是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我覺得自己每一次都在慢慢地進步。